![2023-2024学年安徽省六安市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3/39/39/wKhkFmYVhL-AD7XoAAJu5dSdCpM017.jpg)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六安市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3/39/39/wKhkFmYVhL-AD7XoAAJu5dSdCpM0172.jpg)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六安市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3/39/39/wKhkFmYVhL-AD7XoAAJu5dSdCpM0173.jpg)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六安市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3/39/39/wKhkFmYVhL-AD7XoAAJu5dSdCpM0174.jpg)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六安市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3/39/39/wKhkFmYVhL-AD7XoAAJu5dSdCpM01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六安市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7分)
1.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3.0x107〃病,则完全燃烧0.4册的天然气可放出的热量为—人
2.如图,斜面长5m,高3m。用80N的拉力F将100N的物体从斜面底部匀速拉
到顶部,则该过程中斜面的效率是—o
3.小明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均为0.5kg
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对比实验,并用图象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
实验过程中,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象可以得出:(选填“甲”或
乙”)物质为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这种液体在。〜15min内放出的热量为
4.某同学在烧杯中装人质量为lOOg、初温为20汽的水,然后用酒精灯给水加热一段时间后,水的温度升高
到70。。此过程中水的内能增加了J,水增加的内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酒
精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已知c次=4.2x1。3J/(kg.久)。
5.如图所示的内燃机是机,此冲程将内能转化为能。
6.现探明中国南海海底有大量的可燃冰,已知可燃冰的热值比煤气的热值大得多,则完全燃
烧相同质量的可燃冰和煤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多.1kg的可燃冰,燃烧一半后,剩
余可燃冰的热值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如图是我国古代发明的取火器的模型图,把木制推杆迅速推入牛角套筒时,杆前端艾绒推杆
的艾绒立刻燃烧起来,这是通过的方式,使筒内空气内能,温度升高,&「।J(
达到艾绒的着火点。套筒
8.一台汽油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消耗了0.02kg汽油,这些汽油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是9x1057,则汽油的热
值为]/kg,已知该汽油机热机效率为20%,则一个冲程汽油机输出的机械能为J.
9.为了减少污染,可对秸秆进行回收加工制成秸秆煤,完全燃烧200g秸秆煤可放出的热量若可以全部被水
吸收,则可使kg的水温度升高50。5[C次=4.2X103j/(kg秸秆=2.1X107J/kg]
10.如图,用滑轮组将一重物竖直向上匀速提升2m,所用拉力尸=100N,若该过程中滑轮
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滑轮组对重物做的有用功为J。若增加所提物体的重力,滑
轮组机械效率(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不计绳重和摩擦)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14分)
11.下列事例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A.用300N的力推石头,石头没动B.举着杠铃原地不动
C.扛着米袋慢慢登上楼梯D.提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
12.初温相同的铁块,甲的质量是乙的2倍,使它们分别放出相同的热量后立即接触,则()
A.热量从甲传到乙B.热量从乙传到甲
C.甲、乙之间无热传递发生D.温度由甲传到乙
13.春节期间,学校开展了“寻根同源,记住年味”的活动,如图所示是同学们晒的“年味”照片,下列描
述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
A.图甲中,玉润饱满的汤圆温度升高时,内能一定增加
B.图乙中,红糖梭耙入嘴时很烫,是因为粮耙含有的热量很高
C.图丙中,与盒子摩擦引燃的“擦炮”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
D.图丁中,刚上桌继续沸腾的砂锅米线,说明沸腾不需要吸热
14.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风力发电将空气的动能转化为电能
B.乙:拉开的弹弓将石子弹出的过程,弹性势能增大
C.丙:“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返航,返回舱在减速着陆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D.T:水平路面上疾驰的汽车,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15.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
B.功率大的机器比功率小的机器做功多
C.利用机械时可以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省功
D.机械做功时,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大
16.2022年6月5日上午,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搭载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3名航
天员将在太空进行为期6个月的科学实验探究和生活。长征二号F遥运载火箭用了液态氢作燃料,主要原因
是液态氢的()
A.密度大B.热值高C.沸点高D.燃点高
17.如图所示,在试管里盛适量的水,用带玻璃管的胶塞塞住试管口,加热试管使水沸^4
腾,玻璃管口冒出的“白气”推动管口处的小叶轮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B.实验过程中通过热传递使试管内水的内能增大—
C.玻璃管口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D.“白气”使小叶轮转动的过程相当于汽油机的压缩冲程
三、综合题(共39分)
18.为了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在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入质量、初温都相同的两种液体力、B,
并且用相同的装置加热,如图甲所示。
丙
(1)实验中,可以通过比较(选填“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来反映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2)加热到4min时,液体B的温度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示数是℃;
(3)冬天,如果你想自制暖手袋,应选液体(选填“力”或"B”)作为供暖物质,其效果更佳;
(4)上述实验中,主要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有转换法和法。
19.在探究“燃料热值与燃料种类关系”的实验中,组装了甲、乙两套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每隔1分钟记
录一次烧杯中的水温度。
(1)为了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性,实验时应控制两灯具内所盛酒精和煤油的质量相同,两个相同的烧杯内盛
有初温和质量相同的水。
(2)通过观察水温的高低,由此判断两种燃料的热值大小。当两灯的燃料完全燃烧后,甲装置中水温度为8(TC,
乙装置中水温度为90。&由此可以初步判断(选填“酒精”或“煤油”)的热值更大一些。
(3)根据Q^=cmZt计算出水吸收的热量,再根据Q=mq计算出煤油的热值,发现结果与资料中给出的煤油
热值相比(选填“偏大”或“偏小”),理由是:
20.涪江大桥建筑工地上矗立的塔吊,是用电动机来带动滑轮组提升重物的设备。
如何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节约电能呢?为此同学们进行了“影响滑轮组机械效Ilj1
率因素”的实验探究,用到的装置如图,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JdJ\
实验钩码钩码上升绳端拉力绳端移动机械91:
次数重G/N高度八/mF/N距离s/m效率??
甲乙丙
120.11.20.355.6%
220.21.20.655.6%
340.11.90.370.2%
440.11.30.561.5%
(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4次实验是用______图所示装置来完成的。
(3)通过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____无关。
(4)通过比较______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机械效率越高(填实验次数
的序号)。
(5)通过比较3、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______。
21.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10s内将重为120N的物体匀速提升1m,不计绳重和摩擦,
求:
(1)此过程中克服物体重力做功是多少;
(2)若动滑轮重力为30N,则该滑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22.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一质量为2千克的金属块,被加热到500冤后,立即投入质量为1千克,温度为20久
的冷水中,不计热量损失,最终水的温度升高到80冤.“次=4.2*103//佻9.。0】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金属块的比热容。
(3)取出金属块后,给80汽的水继续加热,水又吸收了1.05x1。5/的热量,求水的末温。
23.参加今年国庆阅兵的运20是我国自主发展的大型运输机,它的发动机是一种热机,通过航空煤油在气室
中燃烧,从喷口向后高速喷出气体,使发动机获得向前的推力。若运20在高空中飞行时在恒定的水平推力F
作用下,以720km/力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匀速航行1九,需要燃烧的航空煤油4800kg。已知飞机发动提供的机
械功率是3.2X1。7皿,航空煤油的热值为4xIO,/"。。试求:
在这1%内:
(1)航空煤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2)发动机获得水平推力F是多大?
(3)该飞机发动机的热机效率是多大?
答案和解析
1.【答案】1.2x107
3737
【解析】解: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2成=Vq=0.4mx3x10//m=1.2x107o
故答案为:1.2x107。
已知天然气的热值和体积,利用公式Q^=Vq计算完全燃烧0.4巾3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
本题考查了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的应用,注意固体(液体)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Q^=Mq、热值单位/"g;
气体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2放=Vq、热值单位〃小3。
2.【答案】75%
【解析】解:拉力做的有用功:
W^=Gh=100/Vx3m=300/,
拉力做的总功:
w=Fs=80Nx5m=400/,
斜面的机械效率:
〃=肛x100%=瑞x100%=75%。
故答案为:75%。
知道物体的重力、斜面高,根据W=Gh求出有用功;知道拉力大小、斜面长,根据川总=Fs求出拉力做的
总功,斜面的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之比。
本题考查了使用斜面时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的计算,属于基础题目。
3.【答案】甲;2.1x1037/(k5•℃);4.2x104/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比热容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能从温度-时间图象得出相关信息是本题的关键。
(1)选同样的放热时间,甲和乙放热相同,根据温度变化的多少判断,温度变化多的比热容小,温度变化少
的比热容大,据此分析判断。
(2)根据甲、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的大小判断出哪一种液体是水,由题知,分别用质量相等的水和另一种液
体进行了实验,相同时间水和液体放出的热量相同。而水和液体的质量相同,根据比热容公式求液体的比
热容;
(3)根据Q^=cm△t可求出乙液体放出的热量。
【解答】
(1)时间相等时,两种液体放出的热量相等,由图示可以看出,乙液体的温度降低的快,甲液体温度降低慢:
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放=cm△t可知,在质量相等、初温相同、放热也相同的情况下,谁的温度降低得多,
它的比热容小:
所以,甲液体的比热容大,所以若4、B两种液体中,一种液体是水,则甲液体一定是水,
(2)由图可知:甲液体(水)的初温是60。&放热15分钟后水的末温是40。(2,
3
则水放出的热量:Q放水=c水m/Ht=4.2x10J/(kg•℃)xmx(60℃-40℃);
由题知,水和液体的质量相同,即壮乙=山次=小;
相同时间内乙液体放出的热量等于水放出的热量:Q放乙=Q放水
3
Q以乙=c乙znx(60℃-20℃)=Q放水=4.2x10J/(kg•℃)xmx(60℃-40℃)o
解得Cz=2.1xlO3//(kg.℃)。
(3)读图可得,乙在15nl讥内由60。(:降低到20汽,降低的温度是60冤-20℃=40℃,
所以乙放出的热量Q成乙=CRn△t=2.1x103〃(kg-℃)x0.5kgx40℃=4.2x10,
故答案为:甲;2.1x103J/(kg■℃);4.2x104;»
4.【答案】2.1x104小于
【解析】解:(1)水吸收的热量(水的内能增加值):
34
Q吸=c次m次(t-t0)=4.2x10J/(kg■℃)x0.1kgx(70℃-20℃)℃=2.1x10/;
(2)由于酒精不可能完全燃烧,有热量散失,且烧杯也会吸收一部分热量,
所以,水增加的内能小于酒精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
故答案为:2.1x103小于。
(1)根据Q般=c水讥水(t一%)求出水吸收的热量(水的内能增加值);
(2)由于酒精不可能完全燃烧,有热量散失,且烧杯也会吸收一部分热量,进而判断水增加的内能与酒精完
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的关系。
本题主要考查吸热公式的应用,知道在热传递过程中存在热损失,只要细心应该容易解答,比较简单。
5.【答案】汽油机械
【解析】解:图中气缸的顶部有个火花塞,是汽油机;
两个气门都关闭,火花塞打出电火花,同时活塞向下运动,所以这是做功冲程。
故答案为:汽油;机械。
内燃机是利用内能做功的机器,其在工作时有四个冲程,即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其中压缩
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此题主要考查了内燃机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情况。压缩冲程与做功冲程发生了能量的转化,转化情况正好相
反。
6.【答案】可燃冰不变
【解析】解:已知可燃冰的热值比煤气的热值大得多,则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可燃冰和煤气,燃烧可燃冰
放出的热量多;
因为热值是燃料的一种性质,1何的可燃冰,燃烧一半后,剩余可燃冰的种类没变,状态没变,故其热值不
变。
故答案为:可燃冰;不变。
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和状态有
关。
本题是一道基础题,知道热值的物理意义和性质即可正确解题。
7.【答案】做功增大
【解析】解:封闭的气体被推杆压缩过程中,活塞对气体做功,所以气体内能增加,则温度升高,达到艾
绒的着火点,使艾绒燃烧起来。
故答案为:做功;增大。
猛推推杆时间较短,气体来不及吸、放热,主要是外力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本题是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考查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是基础题,难度不大。
8.【答案】4.5x1071.8x105
【解析】解:(1)根据Q或=qm得汽油的热值为:
5
。放9X107._ln7f/1
<?=V=oW=4-5xlOW:
IV
(2)由热机效率公式〃=六得有用机械能:
Q版
5s
此方=4Q放=20%x9x10/=1.8x10/o
故答案为:4.5x107;1.8x105o
(i)根据Q^=qm算出汽油的热值;
(2)求有用机械能,首先要考虑用到热机效率的公式,代入数值即可求得。
本题重点考查了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计算和热机效率公式的应用,难度不大。
9.【答案】20
【解析】解:(1)秸秆煤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
Q放=m秸秆潮秸秆=200x103kgx2.1x107J/kg=4.2x106/;
(2)由题意可知,水吸收的热量为:Q级=Q成=4.2x106/;
由Q股=czn/t可得水的质量:
6
Q吸4.2xio7„n.
m=——=--5------------------=20kg。
c水加4.2xlO7/(^℃)x5O℃"
故答案为:20。
(1)知道秸秆煤的质量和秸秆煤的热值,利用公式Q成=mq可计算秸秆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知道水的初温度和末温度、水的比热容,根据、放=<2级=。小上可计算出水的质量。
本题考查学生对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公式和吸热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
10.【答案】320变大
【解析】解:⑴由图知,承担物重的绳子有2段,即n=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1=2x2m=4m,
拉力F做的总功为:
W,..=Fs=100/Vx4m=400/,
w
由〃=铲可得滑轮组对重物做的有用功为:
Ml有=V皿总=80%x400/=320/.
皿有用小有用GhG1
(2)不计绳重和摩擦,由〃=而一=忆二诉=诉==声=二知若增加所提物体的重力,滑轮组
总有用额动动14•卫
机械效率变大。
故答案为:320;变大。
(1)由图知,承担物重的绳子有2段,己知物体上升的距离,可以得到绳子拉下的距离:根据勿忌=代计算
拉力F做的总功,再根据机械效率的变形公式计算拉力F所做的有用功;
“有用"有用GhG1
(2)不计绳重和摩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访一=w,+W=瓦荷F=d1=F,据此判断出若增
总有用额动动14.-
5G
加所提物体的重力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变化。
此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时总功、有用功的计算,需熟知拉力做的功为总功。
11.【答案】c
【解析】解:力、用300N的力推石头,石头没动,石头没有移动距离,人对石头不做功,故A错误;
8、举着杠铃原地不动,杠铃没有移动距离,所以人对杠铃不做功,故B错误;
C、扛着米袋慢慢登上楼梯,米袋在力的作用下,移动了距离,人对米袋做功,故C正确;
。、提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水桶移动方向和力的方向垂直,人对水桶不做功,故。错误。
故选:Co
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条件:一是力,二是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此题考查的是力对物体做功的条件的判断,特别要好好理解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例如B选项,有力
也有距离,但是因为物体的运动方向不是沿着力的方向,而是与力的方向垂直,这样力就没有做功。
12.【答案】A
【解析】解:材料相同,初温相等,甲的质量是乙的2倍,Q成相同,则由Q厩=cmAt知,乙的比甲的At
大,即甲的末温高,热量由甲传向乙。
故选:A。
材料相同,初温相等,甲的质量是乙的2倍,由。成=。小^£可得出甲的与乙的的关系,得出哪个末
温履1。
热量是从高温的物体传向低温物体,解题的关键是由热量公式确定出谁的末温高。注意在热传递的过程中
传递的是热量,不是温度。
13.【答案】A
【解析】解:4、煮汤圆时,汤圆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故A正确;
8、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故B错误;
C、图丙中盒子与擦炮摩擦时,克服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故C错误;
刚上桌的砂锅米线能继续沸腾是因为砂锅的温度较高,米线能从砂锅中继续吸热而沸腾,故。错误。
故选:Aa
(1)影响内能的因素:质量、温度、状态;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
(2)热量是在热传递的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
(3)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它们的主要区别是:做功是能量的转化,而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
(4)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本题是一道热学综合题,主要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方法、热量和内能的区别以及沸腾现象,难度不大。
14.【答案】A
【解析】解:
A、风力发电工作时将空气的动能转化为电能,故4正确;
8、拉开的弹弓发生了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当放开石子时,弹弓的弹性形变程度变小,所以弹性势能
变小,故B错误;
C、当飞船减速着陆时,飞船的质量不变,速度减小,动能减小;质量不变,高度越来越小,重力势能越来
越小,机械能减小,故C错误;
。、水平路面上疾驰的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也不变,则汽车的重力势能不变,故。错
误。
故选:4。
(1)风力发电机可以将风能转化为电能;
(2)影响动能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被举高的高
度;影响弹性势能的因素是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的变化。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能量的转化的理解和掌握,属于常见题型,是一道基础性题目。
15.【答案】C
【解析】解:
A、功率越大,表示机械做功越快,单位时间内做的功越多,但机械效率不一定就高,故A错误;
B、从勿=Pt可知,做功的多少,不仅与功率有关,还与工作时间有关,故8错误;
C、使用机械可以省力或省距离,根据功的原理可知,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故C正确;
D、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不一定越大,因为由■X100%可知,机械效率的大小还要看总功的大小,
故。错误。
故选:Co
(1)使用机械时,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2)物体在单位时间完成的功叫功率;
(3)由功的原理可知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该题考查学生对机械效率的理解,特别要注意功率与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关
系。
16.【答案】B
【解析】解:长征二号F遥运载火箭用了液态氢作燃料,主要原因是液态氢热值高,相同质量的液态氢和其
它燃料相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更多。
故选:B。
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热值高的燃料,放出的热量多。
本题考查对燃料热值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17.【答案】B
【解析】解:4、水在沸腾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故A错误;
8、对水加热过程中是通过热传递使水的内能增大的,故8正确;
C、玻璃管口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错误;
。、“白气”使小叶轮转动的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相当于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故£>错误。
故选:B。
(1)液体沸腾的特点: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2)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3)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4)蒸气推动轮机转动过程中,对外提供动力,相当于做功冲程。
本题考查了沸腾的特点、液化现象、能量的转化、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属于综合性题目。
18.【答案】加热时间42A控制变量
【解析】解:(1)实验中选用相同电加热器,相同的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同,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2)温度计分度值为0.1。&读数为42冤;
(3)由丙图可知吸收相同的热量,4的温度变化慢,说明4的比热容大;冬天要选比热容大的液体作为供暖物
质,故选A;
(4)上述实验中,主要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有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
故答案为:(1)加热时间;(2)42;(3)4:(4)控制变量。
(1)相同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加热器放出的热量相等,甲乙吸收的热量相等:
(2)温度计读数要注意分度值,并注意液面在(TC上方还是下方;
(3)由丙图可知吸收相同的热量,4的温度变化慢,说明4的比热容大;
(4)我们使用相同的加热器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温度的变化,温度变化小的吸热能力强,
这种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本题考查了控制变量法来探究比热容的相关实验,难度一般。
19.【答案】煤油偏小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未被水完全吸收
【解析】解:(2)当两灯的燃料完全燃烧完后,甲装置中温度计读数是80汽,而乙装置的读数是90。*由Q^=
知道,煤油灯加热的那杯水吸热多,说明在质量相同时煤油放出的热量较多,由。成=如?知道,煤油
的热值大于酒精的热值;
(3)由于热量的直接散失、烧杯未加盖等,所以煤油燃烧放出的热量大部分未被水吸收或煤油燃烧不充分等,
则由Q级知道,计算出水吸收的热量偏小,由。放=加?知道,计算出的煤油的热值偏小。
故答案为:(2)煤油;(3)偏小;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未被水完全吸收。
(2)根据水温的变化情况结合Q级=cmdt比较酒精和煤油放出热量的多少,然后根据Q^=niq判断热值的大
小;
(3)在此实验中,酒精和煤油燃烧放出的热量有部分未被水吸收。
此题探究“燃料热值与燃料种类关系”,考查了热量公式、燃料燃烧放热公式的应用,并能够对实验做出
合理的评析。
20.【答案】匀速丙重物上升高度1、3低
【解析】解:(1)为了准确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使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2)在第四次实验中,s=0.5m,h=0.1m,由$=n/i可得n=5,即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5,所以第4次
实验是用丙图所示装置来完成的:
(3)通过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知,滑轮组和提升物体的重力相同,绳子段数相同,重物上升高度不同而机
械效率相同,故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重物上升高度无关;
(4)1、3两次实验,s=0.3m,h=0,1m,由s=n九可得n=3,使用同样的滑轮组,即使用的甲、乙两图,
通过得出的实验数据可知提升的物体重力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得出结论: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
体越重,滑轮组机械效率越高;
(5)通过比较3、4两次实验数据知,提升物体的重力相同,而丙中动滑轮的重力小于丁中动滑轮的重力和,
丙的机械效率较大,故可得出的结论: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机械效率越低。
故答案为:(1)匀速;(2)丙;(3)重物上升高度;(4)1、3;⑸低。
(1)实验时应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物体;
(2)由s=n/i确定n的大小,据此第4次实验是用哪个图所示装置来完成的;
(3)(5)通过比较1、2(3、4)两次实验数据,找出相同量和不同量,分析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变化量的关
系
(4)研究滑轮组机械效率与提升物体重力的关系,要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改变提升的物体重力,据此选择。
本题考查了实验注意事项、实验数据处理、影响滑轮组效率的因素等问题,认真分析实验数据是正确解题
的关键。
21.【答案】解:(1)物体重力G=120N,提升高度八=lm,
此过程中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有用功):“有用=Gh=120Nxlm=120J.
(2)图中,使用动滑轮时,动力作用在轴上,拉力端移动距离s=;/i=;xlm=0.57n,
动滑轮提升的高度无动=s=0.5m,
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做的额外功:中额=G济动=30NX0.5m=157,
拉力做的总功:
小总=证有用+”颁=120/+15/=135/,
该滑轮的机械效率:
X]=彳则X100%=黑x100%«88.9%。
答:(1)此过程中克服物体重力做功是1201;
(2)若动滑轮重力为30N,则该滑轮的机械效率约是88.9%。
【解析】(1)知道物体重力、提升高度,利用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慧城市建设施工劳动力计划
- 学校体育场馆建设施工措施
- 施工现场技术员的岗位职责
- 市政工程冬季施工及风险控制措施
- 蒙牛纯牛奶HACCP计划书
- 标准化厂房(一期)场平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 2025年住宅小区物业服务维修施工合同范文
- 2025年度文化产业发展贷款合同(含版权质押)
- 2025年度环境监测技术支持服务合同书
- 清远2025年广东清远市公安局第一次警务辅助人员招聘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GB/Z 30966.71-2024风能发电系统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第71部分:配置描述语言
- 脑梗死的护理查房
- 2025高考数学专项复习:概率与统计的综合应用(十八大题型)含答案
- 产后抑郁症讲课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紫苏市场深度局势分析及未来5发展趋势报告
- 销售人员课件教学课件
- LED大屏技术方案(适用于简单的项目)
- 2024智慧城市数据采集标准规范
- Lesson 6 What colour is it(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接力版英语三年级下册
- 历年国家二级(Python)机试真题汇编(含答案)
- 第五单元任务二《准备与排练》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