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二(上)开学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二(上)开学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二(上)开学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二(上)开学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二(上)开学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二(上)开学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35.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今天,各种艺术门类互融互通,各种表现形式交叉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更是催生

了文艺形式创新,拓宽了文艺空间。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都是为内容服

务的。科技发展、技术革新可以带来新的艺术表达和渲染方式,但艺术的丰盈始终有赖于生活。

要正确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激发创意灵感、丰富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情感,使文艺创作呈

现更有内涵、更有潜力的新境界。

在互联网技术的赋能之下,传统文艺与新型“云端”文艺紧密''牵手";在媒介融合的加持下,

网络文学和网络短视频、网络直播齐头并进;在数字化生态环境的作用下,特殊时刻以艺战“疫”

的坚守激起强大力量……当前,文艺与互联网的“联姻”,迸发出强劲的活力,透露出无限的潜

能。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活动的各领域和全过程,给生产和生

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网络空间为艺术鉴赏和消费提供了自由的空间场域,同时也为文艺创作和评价提供了重要的阵地。

“用户生产内容”“人人都是艺术家”唤醒社会各领域的文艺力量,为文艺爱好者提供展示才华

的舞台和机会。“互联网+文艺”模式的开放性,为网络文艺创作主体的多元化与全民化提供了

可能。不同年龄、职业和地域的个体,都可成为网络文化创作和传播的主体。

参与者实现圈层突围的同时,网络文艺“受众”的概念也发生变化。传统文艺中的受众是文学作

品的读者、影像的观众和音乐的听众,他们作为信息传播和文艺审美的接受者而存在。但网络文

艺领域,“受众”被视为“用户”。他们在进行信息读取和艺术审美之外,还参与内容的生产、

传播、消费和评价,包括点赞、弹幕互动、直播连麦、众筹影视创作等方式。他们是创作者、参

与者,也是消费者、评论者,是“复合型”受众。

互联网时代,传统的“传播一接受一反馈”信息接收模式受到系列挑战,传播者和接受者转而趋

向双向互动模式。这种改变脱胎于媒介融合的技术赋权,同时又作用于影像的创作理念,更为影

像创作主体带来自由的创作空间。比如,时下比较热门的短视频平台,尝试将不同地区、行业、

类型和层次的文化艺术资源进行整合,助推文艺作品与互联网的融合进程,通过线上线下互动、

虚拟成像、全息影像等形式推送作品,以各种展演活动、网络直播、创意工坊等作为传播平台,

传递符合广大人民群众诉求的文艺作品,彰显文化的整合力和影响力。

(摘编自欧阳一菲《变的是外部形态,不变的是价值坚守一一对当下网络文艺生态的一点观察与

思考》)

材料二:

每个时代都有与其“时代精神”、文化风尚协调共振的文学艺术,相应地,每个时代也有独具特

色的文艺理论话语体系与之相配套。21世纪以来,依托于互联网、数字信息与人工智能等技术变

革而急剧融合的网络媒体,为文艺创作、传播和接受的实践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当然也对

文艺学学科体系与话语范式的建构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不过,就科学规范的学术共同体建设和理

论话语范式的创新而言,当前的网络文艺学特别是我国网络文艺创作、传播、文本和接受的理论

与批评研究还很不成熟,主要问题表现在理论视野局限、研究方法单一、话语创新不足、研究范

式错位、审美定位偏差、遴选机制不灵活、评论生态不健全以及专业研究队伍建设不到位等方面。

网络文艺理论学科体系建设的滞后与当前网络文学创作、传播和接受的火热状况之间构成了某种

“失位”或不平衡,这是新时代文艺学学科体系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网络文艺学是一个指向宽泛的学术概念。从研究范围看,其关注的应该是网络媒体或者更宽泛意

义上的新媒体语境之下的文艺理论和文艺评论问题,涉及网络文艺的创作、传播、文本阅读及其

跨媒介、跨学科、跨专业与跨文化的意义生成语境等研究内容共同构成的“泛问题域”。这种理

论研究在本体论层面可以被理解为网络文艺的基本概念辨析、研究范围界定、理论方法创新和批

评话语阐释,在现实操作层面则应该是通过网络和新媒体发布、呈现、传播和再生产的文艺理论

研究成果。生产机制与功能高度融合、意义传播与转化跨界互动的网络媒体生态,为网络文艺作

品的创作、传播、接受与再生产提供了远比传统文艺生产更加丰富多元的阐释前景,当然它也为

网络文艺学的学科专业建设和话语范式转型提供了前提条件。

(摘编自鲍远福《网络文艺学话语范式与学科体系构想》)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当今时代,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互融互通,既催生了文艺形式创新,又拓宽了文

艺空间。

B.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特征的数字技术,已经全面融入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和

全过程。

C.媒介融合的技术赋权带来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双向互动,赋予影像创作者最大的自由创作

空间。

D.当前我国网络文艺创作、传播、文本和接受的理论与批评研究还很不成熟,有一些问题亟

待解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空间不仅为艺术鉴赏和消费提供自由的空间场域,还为文艺爱好者提供了展示才华的

舞台。

B.在“互联网+文艺”模式下,地处偏远地域的中学生都有可能成为网络文化创作和传播的主

体。

C.某短视频“用户”因为只观看并点赞他人作品而从未发布过自己的作品,所以不是“复合

型”受众。

D.某地利用互联网平台,线上线下互动,推送作品,因而能传递符合广大人民群众诉求的优

秀作品。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文艺学范畴的一项是

A.通常情况下,“语图文一体”“视听触同步”与“技术手段赋义”是网络文艺作品存在的

方式。

B.在新技术和跨媒介的文艺生产中,网络文艺学可借助网络和新媒体来实现所谓的“数字化

生存”。

C.网络文艺学是指向宽泛的学术概念,可从研究范围角度对其进行理论层面和现实操作层面

的阐释。

D.文学、影视、动漫的文本形式、主题内容和思想价值必须依靠读者阅读和影众观看来传播。

4.材料一和材料二阐述的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5.当前,“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发展迅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现象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保卫延安

杜鹏程

三月十九日断黑,团部的骑兵通讯员王少新,从前沟跑上来。他经过第一营驻地的时候,几个认

识他的战士拦住问:

“少新,干什么去?”

王少新勒住马,说:“到旅政治部拿报纸去!”

战士们问:“有什么消息?”

“听说敌人进了……延安……还有什么来……反正我说不上来!”

战士们脸色嬲地变了,都拥到王少新跟前,问:“你这倒楣的家伙,延安到底怎么样?”王少新

又急又气,说:“真是逼住哑巴要说话。我又不是司令员,哪里会知道很多事!”他猛扯马缰绳,

双腿猛磕马肚子,马像疯了一样,顺沟飞去了。狂奔的马蹄磕碰冰冻的土地,就像磕碰着战士们

的心。

“延安……放弃了?……”这震惊人的消息风一样快地传遍各连队。战士们都在焦灼地议论。

有的战士说,我们党中央和毛主席住的延安,就能松松活活让敌人占了?有的说,我们是来保卫

延安的,八字没见一撇,延安就能放弃?有的战士说,敌人确实打到了延安城边,但是还没进城

有的说,有一股敌人冲进延安,又被我军反击出去了。有的说,放弃延安的消息是特务造的谣,

那个特务让纵队保卫部捆起来了。……

夜里,刮起了大风。大风吹熄了星星月亮,扯起满天黑云彩。远处传来的爆炸声,有时候很清晰,

有时候又很模糊。

第一连举行军人大会。战士们在河边一个小场子里,方方整整地坐了一片。往天开会前,大伙亲

亲密密挤在一块,低声地开玩笑,亲切地骂着。有的战士,还趁开会前的空子,顺便念几段自己

编的“快板”“练子嘴”。各排互相拉着唱歌子。现在呢,大伙都紧张严肃地坐着,每一个人的

心里都沉甸甸的。

第一营教导员张培站在队列旁边。连长周大勇靠一棵树干站着,低着头说:“教导员!我们指导

员到团政治处去开会,过一会才能回来,不等他了,你先讲吧!”

“你讲吧,我不一定讲。”

周大勇这个小伙子是性情爽快的人,他平时开言动语嗓门总是洪亮的,可是目下讲话开头说了声:

“同志们……”喉咙里就憋了一团东西。

他看不见战士们,听不见风吼声,也不知道自己要讲什么。停了一两分钟,直到教导员提醒他,

他才从牙缝里挤出了这几个字:“我军退出延安……”

战士们像听到什么命令一样,哗地一齐站起来。

一阵阵的大风,沉重地滚转过山头、沟渠,呜呜地吼叫着。风沙漫天,天昏地暗。会场鸦雀无声,

战士们呼哧呼哧地出气,心脏孔咚孔咚地跳动像擂鼓一样响。他们都两眼发黑,脑子里轰轰作响,

脚下的土地像春天的雪在溶化着。

周大勇也像木头人一样站在那里,脑子里乱成一片。他觉得,好像有谁用铁锤敲着他热腾腾的心。

滚热的眼泪,忽撒撒地落下来!

有脯人上低、冰声冷哭的了枪!眨托眼上工!夫,全场人都恸哭起来。有的战士还跺脚,抽噎着哭。眼泪滴在手上,胸

张培看周大勇讲不下去,他走到战士们面前。他寻思:有许多战士亲眼看见自己的家乡放弃了,

可是谁淌过一滴泪呢?自己参加人民军队十年开外,也没见过战士们这样哭过!……今天上午旅

长把我们退出延安的意义讲得多详尽啊!是的,党中央和毛主席把一切早都规划好咯。我们主动

撤出延安,诱敌深入。这样,一方面便于我们集中兵力在运动中各个歼灭敌人;一方面使西北战

场成为一个战略箝制区,拖住敌人几十万机动兵力。……从全国跟西北战场的情况来看,这些办

法都蛮好。是的,我军退出延安是为了保卫延安;退出延安是为了打到西安,打到南京。

“同志们,坐下!同志们,我们确实退出延安了……今天是三月十九号,我们永远会记住……”

战士马长胜站起来,喊:”报告!……延安是我们的……我们党中央和毛主席在延安住了……延

安……党中央……毛主席……”他用拳头猛烈地捶打自己的胸膛,像是胸膛里有什么东西要爆炸

似的。

张培说:“同志们,不要难过,不要流泪,听我说。同志们!我们爱党中央和毛主席,我们就应

该……”战士们一哇声地喊:“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喊声像滚雷一样响。山头上,

沟渠中滚转的大风,把这吼声带到远方去了。

张培说:“同志们!我们是不死守一城一地的……只要我们把敌人的有生力量消灭了,延安能收

回来,西安也会解放。美国走狗蒋介石匪徒侵占延安,这不是他们的胜利,而是他们更快地走向

死亡……同志们!不要伤心,不要落泪,而要磨快刺刀,磨快刺刀……

他的话音没落点,二班长马全有举起枪,说:“教导员!我们发誓,……我们发誓:我们战到最

后一个人也要收复延安!”

战士们纷纷举起枪,呼喊着……

(节选自《保卫延安》第一章第三节)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王少新面对战士们的问话“又急又气”,是因为他认为这些战士觉悟不高而且说话很不客

气。

B.“远处传来的爆炸声,有时候很清晰,有时候又很模糊”,说明上文中提到的传言是有根

据的。

C.“脚下的土地像春天的雪在溶化着”体现了战士们听到消息后两腿发软,对前途感到迷茫。

D.马长胜“用拳头猛烈地捶打自己的胸膛”,表现了他对革命圣地延安,对毛主席的深厚感

情。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擅长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心情,比如“一阵阵的大风,沉重地滚转过山头,沟渠,

呜呜地吼叫着”就烘托出战士们听到消息后的沉痛心情。

B.小说在后半部分才交代了我军主动撤出延安的原因,体现了作者对叙事节奏的把控,也更

能吸引读者。

C.小说的人物语言口语化,极富生活气息;而叙述语言则多用比喻、拟人、夸张,通感等修

辞手法,富有文采。

D.作者在不长的篇幅里综合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塑造出了性格各

异的多个人物形象。

8.小说中有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在文中找出两处并分析其作用。

9.优秀的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对人物的描写一定会符合人物的身份。请以小说中张培这

一人物为例,分析作者在描写这一人物时,是从哪些方面做到这一点的。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20.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与人论谏书

[唐]杜牧

①某读书,每见君臣治乱之间,兴亡谏铮之道,遐想其人,舐笔和墨,则冀人君一悟而至于治平,

不悟则烹身灭族,唯此二者,不思中道。自秦汉已来,凡千百辈,不可替数。然怒谏而激乱生祸

者,累累皆是;纳谏而悔过行道者,不能百一。何者?皆以辞语迂险,指射丑恶,致使然也。夫

以诞妄之说,激怒之辞,?半季辱,以下干上。是以谏杀人者,杀人愈多;谏治宫室者,宫室愈

崇。观其旨意,且欲与谏者一斗是非,一决怒气耳,不论其他。是以每于本事之上,尤增饰之。

②今有两人,甲谓乙曰:“某物慎勿食,食之必死。”乙必,管之。甲若谓乙日:“汝好食某物

第一少食苟多食必生病。”乙必因而谢之,减食。何者?迂险之言,则欲反之;循常之说,则必

信之,此乃常人之情。

③汉成帝欲御楼船过渭水,御史大夫薛广德谏曰:“宜从桥。陛下不听,臣自刎以血污车轮,陛

下不庙矣。”上不说。张猛曰:“臣闻主圣臣直,乘船危,就桥安,圣主不乘危,御史大夫言可

听。“上白:“晓人不当如是耶?”谓谏净之言当如猛之详善。乃从桥。近者宝历中,敬宗皇帝

欲幸骊山,时谏者至多,上意不决,拾遗张权舆叩头谏曰:“昔周幽王幸骊山,为犬戎所杀;秦

始皇葬骊山,国亡;玄宗皇帝宫骊山,而禄山乱;先皇帝幸骊山,而享年不长。"帝曰:“骊山

若此之凶耶?我宜一往,以验彼言。”后数日,自骊山回,语亲幸曰:“叩头者之言,安足信哉!”

④友朋骨肉,切磋规诲之间,尚宜旁引曲释,使人乐去其不善,而乐行其善。况于君臣尊卑之间,

欲因激切之言,而望道行事治者乎?故《礼》称五谏,而直谏为下。

(有删减)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汝好食A某物B第一C少食D苟多E食F必生病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可悉数”与成语“数见不鲜”中的“数”字含义不同。

B.“以卑凌尊”与成语“盛气凌人”中的“凌”字含义相同。

C.“必倍食之”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两句中的“倍”字含义不同。

D.“尚宜旁引曲释”与“其曲中规”(《劝学》)两句中的“曲”字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古以来臣子进谏,往往比较喜欢走极端而不能适中,所以能使君主纳谏改过的很少,引

发祸乱的却比比皆是。

B.耸人听闻的话,让人抵触;遵循常理的话,则令人信服。如张猛劝谏时,陈明利害而不偏

激,让汉成帝欣然接受。

C.薛广德劝汉成帝不要乘船,张权舆劝敬宗不去骊山,都使用激切之言,不仅未达目的还因

此失去了皇帝的信任。

D.文章引用《礼记》,指出直谏不值得推崇。《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用了比直谏更好的

方式才说服秦伯退兵。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遐想其人,舐笔和墨,则冀人君一悟而至于治平,不悟则烹身灭族。

②上曰:“晓人不当如是耶?”谓谏铮之言当如猛之详善。

14.杜牧的文章以富有气势著称,请以第①段为例加以赏析。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2小题,共9.0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听蜀僧潘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气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儿重。

[注]①绿绮,古代著名的琴。②霜钟,《山海经•中山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钟鸣。”

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五言律诗主要写蜀僧弹琴,首联说明琴师来自四川峨眉山,简短的十个字,把弹琴

者写得很有气派,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倾慕之情。

B.三、四两句正面描写蜀僧弹琴,“为我”二字表明弹琴者与听琴者的友情。“挥手”是

抚琴的动作,描写出了蜀僧抚琴姿态的潇洒。

C.颈联中“客心洗流水”一句借用了“高山流水”的典故,李白表现蜀僧和自己通过音乐

的媒介所建立的知己之感,率真直白,毫不艰涩。

D.尾联两句写音乐结束后,作者举目四望,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青山已罩上一层暮色,

秋云灰暗,诗人的心情也随之变得惆怅、沉重起来。

16.音乐是一种难以言传的艺术,但许多大诗人在他们的作品中都描绘过音乐,像同学们熟

悉的白居易的《琵琶行》,这首诗李白又是如何描绘琴声之美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四、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运用对比句“,”写出了团结他人与轻视他人会造

成不同的结果。

⑵杜牧《阿房宫赋》中,以“,”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他们伫立远眺,

盼望皇帝临幸。

(3)小强到南京旅游,站在城墙之上,看到江水流淌,日暮西风下,秋草残留一丝青绿,不禁

感慨,。

五、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各具功用的镜子:望远镜一一放眼远方,显微镜一一揭微显隐,

太阳镜一一抵挡强光,哈哈镜一一开怀一笑。

这些镜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也颇有寓意和启发。作为新时代的学子,如果想给自己的心

灵配装两面必需的“镜子”,那么,你怎么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选择与思考。

【要求】①选准角度,确定立意;②明确文体,自拟标题;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

泄露个人信息;⑤不少于800字。

六、其他(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腊梅,花开春前,为百花之先。因为是隆冬,小小腊梅就枝头芬芳馥郁的春意、萌动的香气悄悄

拉开了春天。和许多在春天开花的木本植物一样,腊梅也是先开花后长叶。开花初期,枝头还有

少量黄叶留存;待到盛花期,①,只剩金灿灿的满树繁花。弥漫在空气里的花香,隔着老远都可

以闻到。

当然,腊梅令人陶醉的香气本意并不是为了吸引人类,②。但是在冬季,因为气温极低和昆虫活

动的减少,大多数的花通常不会选择此时绽放;腊梅却选择了在最冷季节开花,开花后,腊梅花

被片基部的蜜腺会分泌花蜜。飘散在空气中的花蜜气味,对于寒冬食物匮乏型的昆虫来说,极具

诱惑力。③,而这些昆虫也帮助了腊梅传宗接代。

虽然说腊梅的芳香并不是为了人类而散发,但人类却被腊梅的芬芳深深吸引,中国“赏梅”的传

统足以为证。我们在赏腊梅时,偶尔会发现枝头上零星生长的腊梅果实,形如小坛子模样,那是

上一年还未完全干枯脱落的果托。

19.下列句子中的“那”和文中加点处的“那”,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既然他不来,那我就不再等了。

B.那时候的广州,不叫广州,叫番禺。

C.才刚抹眼泪,又装没事人,那熟练那专业,真让人佩服。

D.回南天结束,抽湿机己经派不上用场了,还买那干啥?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12个字。

2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

不得改变原意。

22.“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这几句诗

出自哪部名著的哪首诗?吟诗是谁?这几句诗表现了她怎样的思想性格?

答案和解析

1~5.【答案】D、B、D、、

【解析】(1)A.“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互融互通,既催生了文艺形式创新,又拓宽了文

艺空间”错误,曲解文意,根据材料一第一段“各种艺术门类互融互通,各种表现形式交叉融合。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更是催生了文艺形式创新,拓宽了文艺空间”可知,互相融合的是

各种艺术门类,不是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而催生文艺形式创新,拓宽文艺空间的则是

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

B.“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特征的数字技术”错误,曲解文意,原文只是说“数字技

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活动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并不表示新理念,新

业态,新模式就是数字技术的主要特征。

C.“赋予影像创作者最大的自由创作空间”错误,无中生有。根据原文“这种改变脱胎于媒介融

合的技术赋权,同时又作用于影像的创作理念,更为影像创作主体带来自由的创作空间”可知,

原文没有表达“最大的自由创作空间”的意思。

D.正确。

故选:D。

(2)A.“不仅为艺术鉴赏和消费提供自由的空间场域,还为文艺爱好者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

错误,混淆关系,根据原文“网络空间为艺术鉴赏……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和机会”可知,前后

两个句子不存在递进关系。

B.正确。

C.“因为只观看并点赞他人作品而从未发布过自己的作品,所以不是‘复合型'受众”错误,曲

解文意,根据原文材料一第四段,“点赞”也被归为网络文艺领域的参与方式,并不是一定要创

作作品才能算“复合型”受众。

D.“因而能传递符合广大人民群众诉求的优秀作品”错误,强加因果。原文是“通过线上线下互

动、虚拟成像、全息影像等形式推送作品,以各种展演活动、网络直播、创意工坊等作为传播平

台,传递符合广大人民群众诉求的文艺作品,彰显文化的整合力和影响力”,可见,“某地利用

互联网平台,线上线下互动,推送作品”和“能传递符合广大人民群众诉求的优秀作品”不存在

因果关系。

故选:B。

(3)材料二第二段阐释了网络文艺学的概念。

A.体现网络文艺作品存在的方式。

B.体现网络文艺学可借助网络和新媒体来实现所谓的“数字化生存”。

C.体现网络文艺学理论层面和现实操作层面的研究。

D.是传统文艺的传播方式,不属于网络文艺学的范畴。

故选:De

(4)材料一,第一段提出论点“要正确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激发创意灵感、丰富文化内涵、

表达思想情感,使文艺创作呈现更有内涵、更有潜力的新境界”,第二段领起下文,提出“数字

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活动的各领域和全过程,给生产和生活带来广

泛而深刻的影响”;由“网络空间为艺术鉴赏和消费提供了自由的空间场域,同时也为文艺创作

和评价提供了重要的阵地”可知,第三段阐述了在互联网技术的赋能之下,网络文艺的创作者的

改变;由“参与者实现圈层突围的同时,网络文艺'受众’的概念也发生变化”可知,第四段陈

述了受众在信息传播和接收模式方面的改变。

材料二标题是“《网络文艺学话语范式与学科体系构想》”,围绕这一中心,第一段阐述了我国

网络文艺学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当前的网络文艺学特别是我国网络文艺创作、传播、文本

和接受的理论与批评研究还很不成熟,主要问题表现在理论视野局限、研究方法单一、话语创新

不足、研究范式错位、审美定位偏差、遴选机制不灵活、评论生态不健全以及专业研究队伍建设

不到位等方面……这是新时代文艺学学科体系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二段主要阐述了“网络

文艺学是一个指向宽泛的学术概念”,重点陈述概念的研究范围,在现实和理论层面的做法等。

(5)由“21世纪以来,依托于互联网、数字信息与人工智能等技术变革而急剧融合的网络媒体,

为文艺创作、传播和接受的实践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当然也对文艺学学科体系与话语范式

的建构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可知,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为文艺创作、传播等提供了可能性,因

此,“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发展迅猛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体现了如今的“时代精神”。

由“要正确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激发创意灵感、丰富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情感,使文艺创

作呈现更有内涵、更有潜力的新境界”可知,快手、抖音正确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能激发

创作灵感,丰富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情感,使文艺创作呈现更有内涵、更有潜力的新境界。

由“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更是催生了文艺形式创新,拓宽了文艺空间。我们必须明白一

个道理,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都是为内容服务的。科技发展、技术革新可以带来新的艺术表达和

渲染方式,但艺术的丰盈始终有赖于生活”可知,快手、抖音虽然适应时代且发展迅猛,但其艺

术创作的本质是不变的,科技发展、技术革新可以带来新的艺术表达和渲染方式,但艺术的丰盈

始终有赖于生活。

答案:

(1)D

(2)B

(3)D

(4)①材料一围绕要正确运用数字技术使文艺创作呈现更有内涵、更有潜力的新境界的观点,阐

述了在互联网技术的赋能之下,网络文艺的创作者和受众在信息传播和接收模式方面的改变。②

材料二围绕“网络文艺话语范式与学科体系构想”的话题展开,主要阐述了我国网络文艺学发展

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以及网络文艺学的学术概念。

(5)①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每个时代都有与其“时代精神”、文化风尚协调共振的文学艺术,

快手、抖音短视频的发展即是与时代精神、文化风尚相协调共振的艺术形式。②快手、抖音能激

发创作灵感,丰富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情感,使文艺创作呈现更有内涵、更有潜力的新境界。③

快手、抖音虽然适应时代且发展迅猛,但其艺术创作的本质是不变的,即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都

是为内容服务的。科技发展、技术革新可以带来新的艺术表达和渲染方式,但艺术的丰盈始终有

赖于生活。

(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

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

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说法是否属于相关概念的辨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关于相关概念的内容,

然后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选择。

(4)本题考查学生对几则材料重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答题时要读懂几则材料,比较材料的内容,

区别其重点,并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内容,结

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选择题干扰项设置常见错误类型:

1.扩大范围。2.偷换概念。3.无中生有。4.已然未然混为一谈。5.强加因果。6.答非所问。7.相互矛

盾。8.张冠李戴。9.过于绝对。

6~9.【答案】D、C、、

【解析】(1)A.“认为这些战士觉悟不高而且说话很不客气”错误,他主要是因为自己不清楚情

况,内心很焦急。

B.“说明上文中提到的传言是有根据的”错误。爆炸声只是战场上的正常现象并不能体现”传言

是有根据的”,而且从下文可知我军是主动撤出延安。

C.“两腿发软,对前途感到迷茫”错误。夸大其词,战士们是听到消息后心情沉重,一时无法接

受。

D.正确。

故选D。

(2)C.“通感等修辞手法,富有文采”错误。小说中没有用到通感手法,“富有文采”也不妥,

本文语言的主要风格是质朴、生动。

故选C。

(3)第一处对比:

“往天开会前,大伙亲亲密密挤在一块,低声地开玩笑,亲切地骂着。有的战士,还趁开会前的

空子,顺便念几段自己编的‘快板''练子嘴'。各排互相拉着唱歌子”“现在呢,大伙都紧张

严肃地坐着,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沉甸甸的”,这是第一连举行军人大会时,战士们前后不同的态

度进行对比,往天“轻松、兴奋”,现在“严肃”,而这种态度的变化是因为听说“我军退出延

安”的消息,此处对比突出了战士们听到了“我军退出延安”的消息后心情的沉重。

第二处对比:

“周大勇这个小伙子是性情爽快的人,他平时开言动语嗓门总是洪亮的,可是目下讲话开头说了

声:‘同志们……’喉咙里就憋了一团东西”,开会的时候,周大勇这个性情爽快、平时嗓门洪

亮的人现在却“喉咙里就憋了一团东西”,从“牙缝里挤出了这几个字:'我军退出延安……’”

把周大勇平时和现在讲话不同状态进行对比,突出了周大勇即将宣布“我军退出延安”这一消息

时心情的难过。

第三处对比:

“有人低声哭了!眨眼工夫,全场人都恸哭起来。有的战士还跺脚,抽噎着哭。眼泪滴在手上,

胸脯上、冰冷的枪托上!”“有许多战士亲眼看见自己的家乡放弃了,可是谁淌过一滴泪呢?自

己参加人民军队十年开外,也没见过战士们这样哭过!”,战士们看到家乡放弃、离家多年的“不

落泪”和听说“我军退出延安”时的痛苦进行对比,突出了延安在战士们心目中的地位之重。

(4)由“第一营教导员张培站在队列旁边”“你讲吧,我不一定讲”“张培看周大勇讲不下去,

他走到战士们面前……是的,我军退出延安是为了保卫延安;退出延安是为了打到西安,打到南

京"''张培说:'同志们,不要难过,不要流泪,听我说。同志们!我们爱党中央和毛主席,我

们就应该……'”可知,张培开会时他先不发言,看到周大勇讲不下去时,就主动出来发言,安

抚战士们的情绪。可见他为人沉稳睿智。

由“张培说:‘同志们,不要难过,不要流泪,听我说.同志们!我们爱党中央和毛主席,我们

就应该……'战士们一哇声地喊:'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喊声像滚雷一样响。山头

上,沟渠中滚转的大风,把这吼声带到远方去了”可知,会场上的战士们因为要撤出延安而情绪

低落,而张培给战士们讲清了我军撤出延安的道理,做通了战士们的思想工作。可见他善于做思

想工作。

由“张培说:‘同志们!我们是不死守一城一地的……只要我们把敌人的有生力量消灭了,延安

能收回来,西安也会解放。美国走狗蒋介石匪徒侵占延安,这不是他们的胜利,而是他们更快地

走向死亡……同志们!不要伤心,不要落泪,而要磨快刺刀,磨快刺刀……'”,张培的发言展

望了胜利前景,鼓励战士们奋进;在他的鼓舞下战士们发出了齐声呼喊“他的话音没落点,二班

长马全有举起枪,说:'教导员!我们发誓,……我们发誓:我们战到最后一个人也要收复延安!'

战士们纷纷举起枪,呼喊着……”,可见张培讲话富有鼓舞性和感染力。

答案:

(1)D

(2)C

(3,①把战士们之前开会时的轻松、兴奋与这次开会时的严肃进行对比,突出了战士们听到了“我

军退出延安”的消息后心情的沉重。

②把周大勇平时讲话时的嗓门洪亮和这次发言前的说不出话进行对比,突出了周大勇即将宣布

“我军退出延安”这一消息时心情的难过。

③把战士们看到家乡放弃、离家多年的“不落泪”和听说“我军退出延安”时的痛苦进行对比,

突出了延安在战士们心目中的地位之重。

(4)①张培为人沉稳睿智。比如开会时他先不发言,看到周大勇讲不下去时,就主动出来发言,

安抚战士们的情绪。

②张培善于做思想工作。他给战士们讲清了我军撤出延安的道理,做通了战士们的思想工作。

③张培讲话富有鼓舞性和感染力。他的发言展望了胜利前景,鼓励战士们奋进,在他的鼓舞下战

士们发出了齐声呼喊。

(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读懂全文,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

确的判断和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时要对小说整体通读后,针对每个选项

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中对比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找出相关内容并

结合语境进行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文本,根据题干的提示,结合具

体内容进行分析。

解答对文本赏析的选择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

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

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

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

点,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

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10~14.【答案】D、C、、、

【解析】(1)句意:你喜欢吃某种食物,最好少吃,如果多吃的话,肯定会生病。

“汝好食某物”中,“汝”是主语,“好食”是谓语,“某物”是宾语,句子结构完整,“某物”

后断开,即B处;

“苟多食”和“必生病”是假设关系分句,分别单独成句,在“苟多食”前后分别断开,即DF

处。

故选:BDF。

(2)A.正确。计算/多次。句意:不能全部计算。/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B.正确。都是侵犯,凌辱。句意:(让)地位卑微的人凌辱地位尊责的人。/傲慢的气势逼人。

C.正确。倍数/通“背”,背叛。句意:乙一定会加倍吃它。/希望你详细地(向项王)说明我不敢

背叛项王的恩德。

D.错误。委婉/弯曲度。句意:尚且应从侧面引导委婉解释。/它的弯曲度合乎圆规画的圆。

故选:D。

(3)C.“因此失去了皇帝的信任”错误,薛广德的话令皇帝不悦,但文中看不出他由此失去皇帝

的信任。

故选:Co

(4)①“遐”,远;“冀”,希望;“治”,太平。

译文:我远想那些进谏的人,对着墨舐着笔(书写谏言),希望君主能一下子醒悟从而实现天下

太平,(如果君主)不醒悟就(情愿)自己被杀,家族被灭。

②“晓”,开导;“谏铮”,劝谏;“详善”,详细友善。

译文:皇上说:“开导人不应当像这样吗?”说劝谏的话应当像张猛那样详细友善。

(5)①由原文“是以谏杀人者,杀人愈多;谏治宫室者,宫室愈崇”可知,多用整句;

②由原文“然怒谏而激乱生祸者,累累皆是;纳谏而悔过行道者,不能百一”可知,铺陈夸张;

③由原文“唯此二者,不思中道"''凡千百辈”“不能百一”可知,多用四字句和数词。

答案:

(1)BDF

(2)D

(3)C

(4)①我远想那些进谏的人,对着墨舐着笔(书写谏言),希望君主能一下子醒悟从而实现天下

太平,(如果君主)不醒悟就(情愿)自己被杀,家族被灭。

②皇上说:“开导人不应当像这样吗?”说劝谏的话应当像张猛那样详细友善。

(5)①多用整句;

②铺陈夸张;

③多用四字句和数词等。

参考译文:

与人论谏书

[唐]杜牧

①我读书时,经常读到在君王与大臣之间、当太平或动荡之时,(臣子)讨论兴亡、进诛规动

的方式,我远想那些进谏的人,对着墨舐着笔(书写谏言),希望君主能一下子醒悟从而实现天

下太平,(如果君主)不醒悟就(情愿)自己被杀,家族被灭,只有这两种(方式),从不思考

折中的办法。自秦、汉以来,这样进谏的例子大概有成百上千,不能全部计算。然而激切进谏从

而激发政乱、发生灾祸的情况,比比皆是;接受进谏从而悔改、奉行正道的,不能达到百分之一。

为什么呢?都因为进谏的话迂腐、耸人听闻,一味抨击缺点、弊端,(从而)造成这个样子。那

些荒诞狂妄、激想别人的话,(让)地位卑微的人凌辱地位尊责的人,下级冒犯上级。因此,进

谏不要杀人,杀人反而更多;进谏不要大修宫室,宫室却修得更加高大。看在位者的意图,(似

乎)想要和进谏者一争谁对谁错,分出脾气谁大谁小,其他方面就不管了。因此每次对于本分的

事,都要变本加厉。

②今有两人,甲对乙说:“某种食物不要吃了,吃了一定会死。”乙一定会加倍吃它。甲如果

对乙说:“你喜欢吃某种食物,最好少吃,如果多吃的话,肯定会生病。”乙必定因此感谢他并

减少进食。为什么呢?迂腐、耸人听闻的话,就(让人)想抵触它;遵循常理的话,就必定相信

它。这是大家的心理。

③汉成帝想乘大船通过渭水,御史大夫薛广德进谏说:“应该从桥上过,陛下不答应的话,我

自杀用鲜血来溅你的车轮,陛下就不得入庙祭升祖先了。”皇上不高兴。张猛说:“我听说,空

上圣明大臣就忠直,乘船危险,走桥安全,圣明君主也不该冒危险,御史大夫的话可以听取0”

皇上说:“开导人不应当像这样吗?”说劝谏的话应当像张猛那样详细友善。于是从桥上走。较

近的宝历年间,敬宗皇帝想要到骊山去游玩,当时进谏的人很多,皇上主意没定,拾遗张权舆磕

头进谏说:“以前周幽王到骊山游玩,被犬戒杀害:秦始皇埋葬在骊山,国家灭亡;玄宗皇帝在

骊山修建宫室,而安禄山叛乱:先皇帝游玩骊山,寿命不长。”敬宗皇帝说:“骊山有像这样危

险吗?那我应该前往一次,来验证他的话。”数天后,敬宗皇帝从骊山回来,告诉身边亲近宠幸

的人:“叩头人(张权典)的话,哪里值得相信!”

④朋友亲人讨论规劝教诲时,尚且应从侧面引导委婉解释,让人乐于抛弃不足,并且乐于发扬

优点。更何况在君与臣、尊与卑之间?难道(反而)想要通过激切的话言,来达到大道施行、国

家太平的目的吗?所以,《礼》中谈到五种进谏的方式,直谏是下等的。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要结合出处、语境,整体把握语句含意,从易入手,各个

突破。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

认真分析,进行判断。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抓住关键词,直译与意译相结合。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语言特点的分析能力。可以从内容、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方面思考,

解答时要注意结合全篇进行分析。既有整体的把握,又要注意仔细辨析局部细节。

翻译文言首先要有语境意识,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

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

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15~16.【答案】B、

【解析】(1)A.“这首五言律诗主要写蜀僧弹琴”错。这首五律主要写的是听琴,听蜀地一位

和尚弹琴。

B.正确。

C.“率真直白”错。“客心洗流水”五个字运用典故,很含蓄,又很自然。

D.“诗人的心情也随之变得惆怅、沉重起来”错。这里是说诗人沉浸在音乐声中,不知不觉已

经暮色降临,感觉时间过得真快,并非心情惆怅沉重。

故选B。

(2)此诗写听蜀地一位和尚弹琴技艺之高妙,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极力来描摹琴声的优美动人。

第一种,比喻手法。颔联中“如听万壑松”,用大自然的万壑松涛之音来比喻琴声,用大自然宏

伟的音响,来状写琴声的铿锵有力,令人感到琴声之不凡;颈联中“客心洗流水”一句,就字面

讲,是说听了蜀僧的琴声,自己的心好像被流水洗过一般地畅快、愉悦,把乐曲声比喻成潺潺的

流水,以此来状写琴声的清越、动听.

第二种,侧面烘托的手法。诗人为了表现琴声的优美,从听众欣赏的角度来写,进行侧面烘托,

如听琴时诗人写到“客心洗流水”,意思是说这如流水般清澈的琴声能洗涤人的尘心俗念,使人

心旷神怡,以诗人听琴后的具体感受来表现琴声之优美。再如尾联写到“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

重”,因听琴入太过投入而忘记了时间,不知天暗云重,已经到了薄暮时分,以听者感觉时间过

得飞快来表现琴声对人的吸引力之大和旋律的美妙。

第三种,用典的手法。“余响入霜钟”,“霜钟”二字点名时令,与尾联的“秋云暗几重”照应。

琴声停止以后,余音袅袅,久久不绝,和秋季傍晚时分寺庙的钟声汇聚融合在一起,余韵更加悠

长,更加动人心神。以致在琴声终止以后,作者依然沉浸在美妙的艺术旋律之中,不知不觉天色

已晚,借此来表现其旋律的优美动人。

答案:

(1)B

(2)①比喻。“如听万壑松”,以大自然的万壑松比喻琴声,状写琴声之铿锵有力;“客心洗流

水”把乐声比喻成流水,状写琴声的清越。②侧面烘托。听琴时“客心洗流水”,这如流水般清

澈的琴声能洗涤人的尘心俗念,使人心旷神怡,以诗人听琴后的感受来表现琴声之美。“不觉碧

山暮,秋云暗几重”,因听琴入迷而忘记了时间,不知天暗云重,以时间之快表现琴声之美。③

用典。“余响入霜钟”,“霜钟”二字点名时令,与尾联的“秋云暗几重”照应。音乐终止以后,

余音久久不绝,和薄暮时分寺庙的钟声融合在一起,琴声终止以后,作者依然沉浸在艺术享受之

中,借此来表现琴声之美。

译文:

四川僧人抱弹名琴绿绮,

他是来自巴蜀的峨嵋峰。

他为我挥手弹奏了名曲,

好象听到万壑松涛雄风。

高山流水音调一洗情怀,

袅袅余音融入秋天霜钟。

不知不觉青山已披暮色,

秋去也似乎暗淡了几重!

赏析:

此诗是写听蜀地一位和尚弹琴,极写琴声之入神。开头两句,写他来自故乡四川,表达对他

的倾慕。颔联写弹琴,以大自然的万壑松涛声作比,令人感到琴声之不凡。颈联写琴声荡涤胸怀,

使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尾联写聚精会神听琴,而不知时日将尽,反衬弹琴之高妙诱人。全诗

一气呵成,势如行云流水,明快畅达。

(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

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

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从诗句中找出关键性信息

进行分析,联系前后句子进行分析。

理解诗歌的方法:

(-)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

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

理解诗歌。

(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

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

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三)关注注释隐含意

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

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

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四)关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

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

17.【答案】【小题1】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小题2】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小题3】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解析】故答案为:

(1)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重点字:竭)

(2)一肌一容尽态极妍(重点字:妍)

(3)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重点字:凝)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古诗文默写要做到以下几点:准确无误地背诵和记忆,书

写时不添字,不掉字,不写错别字。

高考默写答题时要关注四点:

1.理解题干的情境特征。

2.把握词语语句的指向。

3.体会涉及词句的暗示。

4.细致分析各种手法。

18.【答案】人生中的“望远镜”与“显微镜”“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英国诗人西格夫里•萨

松如是说。诚然,“猛虎”与“蔷薇”正如“望远镜”与“显微镜”,在显性与隐性世界里折射

出人性中两种相对的本质,但同时更表现出这两种相对本质的调和。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穴居着一只猛虎,忙碌而远大的雄心是对世界的征服和个人欲望的填满。

它规训着我们登高望远、睥睨天下,怀揣着“我欲乘风归去”的潇洒气度,笑傲江湖。“世界是

由尖峰和海角组成的,我们的弱视症使我们只能看见薄薄迷雾。”佩索阿曾在《惶然录》中怀此

喟叹。诚哉斯言,遭逢“迷雾”,我们理当摒弃“短视”,手持“望远镜”一览众生动态、群体

风波,以“天生我材必有用"之气魄横扫四方,畅叙抒怀。这也意味着“望远”不应停滞于“望”,

而是脚踏实地,不尚空谈,让“凌云壮志”真正落在实处,如《鼠疫》所言:“对未来的真正慷

慨,是把一切献给现在。”

然而,登高望远不能作“壁上观”,更需纵身其间,为时代拨云见日.在如今这个已历经“祛

魅”的时代,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多元价值的冲击,面对“反智狂潮”迭起的社会现实,我

们不应染指于“酱缸文化”的暗流,而效加缪笔下的塔鲁,秉持着“人道主义”精神,为“无穷

的远方、无数的人们”扛鼎,成为世界的“谏铮者”未尝不是实现个体价值更好的选择。此所谓

“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谓谬”。

但是,个体价值单凭“望远镜”即可实现吗?孔子的回答是“未可也”。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孔子的识人之术常萦绕耳畔。诚然,当我们手握“望远镜”

并俯身社会之时,也需执“显微镜”视他人之优细,明千人之长短;在观察他人“所以”“所

由”“所安”的同时,也同时为自己的人生擎一盏明灯。“识人”如此,“知己”亦如此。当我

们孜孜吃吃求取“狮性”精神之变的同时,也会体会“狮子的孤独”。这时,不妨暂时停下脚步,

用“显微镜”完成对自我的体认。“前路迢迢,我该奔赴何方?”“我该如何缝补缺陷,弥合自

我与他人、社会的落差和错位?”诸如此类,皆是理性审度自己的坐标,觉察自我之暇玷,唯其

如此,方能细嗅蔷薇,行稳致远。

心怀“显微镜”,并不意味着无限计较于小节,也绝非对自我与他人的过分苛求,而是作为

理想与现实的黏合剂,扮演着垫脚石的作用。当我们囿于理想主义的窠臼,懊恼于现实的不尽人

意,“显微镜”能让我们静心而听,省察自我,而不至于走向虚无与达达主义。“有蔷薇才能烛

隐显幽,体贴入微;有蔷薇才能看到苍蝇搓脚,蜘蛛吐丝,才能听到暮色潜动,春草萌芽,才能

做到‘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这是一道材料型作文题。

材料中给出生活中的几面镜子,我们先来理解下几个提到的镜子的寓意。

望远镜的寓意:看的高,看得远。只有拥有远见的人,才能看到未来。如果只关注眼前的一亩三

分地,又怎能看到远方的星辰大海?

显微镜的寓意:看的清,看的细。圣人能谋大事,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学会以显微镜般的细

致,去深挖细节,逐个击破,从而成就伟业。

太阳镜的寓意:保护自己,抵御外界的侵扰。看世间争争吵吵,纷纷扰扰,熙熙攘攘,利来利往,

如果没有一颗足够淡然的心,那将被世事携裹,永无宁日。

哈哈镜的寓意:笑对人生,难得糊涂。人生清醒并不难,难得的是糊涂。糊涂与不明事理的真糊

涂截然相反,它是人生大彻大悟之后宁静心态的写照。

除了这几种镜子,还可以写放大镜、平光镜、墨镜等我们熟悉的镜子。

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道理和可以上面提到的镜子的作用和寓意结合起来认识,比如要未雨绸缪,

制定计划等话题可以和望远镜联系在一起论证分析;要深入分析问题的细节本质,剖析找问题原

因等可以和显微镜解决问题的原理类比;要学会保护自己,拥有钝感力,善于在困窘中发现幽默,

敢于自嘲等可以和哈哈镜划归在一起;而平光镜就是能让我们看清楚事物的本质,不忘记初心,

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让我们看到最真实的自己.

写作的时候可以就一种镜子写一类问题,也可以就一类问题从多个角度发掘多种意义。可以正面

写,也要适当反面论证,辩证地写。具体论据可以结合II常生活,更要将眼光投射到社会问题和

公共热点上,不仅要有生动和具体的一面,更要让我们的写作有深度和广度,有可以思考的空间

和余地。

参考立意:

I.不畏浮云遮望眼,登高才能望远(望远镜)。

2.细节决定成败(显微镜)。

3.抗压抗挫折,锻炼一颗强大的心(太阳镜)。

4.笑对人生,难得糊涂(哈哈镜)。

材料作文,审题是关键,而阅读材料又是审题的前提。在阅读过程中,要通过概括材料大意,找

出关键语句,确定立意角度,进而提炼出中心论点。

由于“析材料”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的一环,所以可运用如下的做法:

①发现法。主要用于意义显豁、中心明确的材料。发现的目标,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题中

关于中心的提示,三是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立意的突破口。

②设想法。主要用于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的材料,如续写的材料。设想的内容,或是与材料合理

衔接的情节,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论述。设想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