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热污染及其控制第六章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水体热污染第三节热岛效应第四节温室效应第五节热污染评价与标准第六节热污染控制技术第2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节概述
一、热环境
二、热污染
第3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环境热学
环境物理学分支
热环境
研究影响
人类活动
人体健康影响热环境又称环境热特性,是提供给人类生产、生活及生命活动的生存空间的温度环境。自然环境城市环境建筑环境
一、热环境
第4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表6-1热环境的分类名称热源特征自然热环境主要热源是太阳热特性取决于环境接收太阳辐射的情况;与环境中大气同地表间的热交换有关;受气象条件的影响人工热环境房屋、火炉、机械、化学等设施人类为防御、缓和外界环境剧烈的热特性变化而创造的更适于生存的热环境;人类的各种生产、生活和生命活动都是在人工热环境中进行的第5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定义:地球大气圈外层空间垂直于太阳光线束的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的大小数值:约为8.15J。太阳辐射通量(或称太阳常数):图6-1太阳辐射通量分配状况图
第6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表6-2大气中主要物质吸收辐射能量的波长范围物质种类吸收能量的波长范围/μmN2,O2,NO<0.1短波距地100km,对紫外线完全吸收O2<0.24短波距地50~100km,对紫外线部分吸收O30.2~0.36短波在平流层中吸收绝大部分的紫外线0.4~0.85长波8.3~10.6长波对来自地表辐射少量吸收H2O0.93~2.85长波4.5~80长波6~25km附近,对来自地表辐射吸收能力较强CO24.3附近长波12.9~17.1长波对来自地表的辐射完全吸收第7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热环境中的人为热量来源
电动机、发动机和各种大功率的电器机械装置在运转工程中,以副作用的形式向环境中释放的热能。
放热的化学反应过程,如化工厂的化学反应炉和核反应堆中的化学反应,太阳辐射能量实际就是化学反应氢核聚变产生的。
密集人群释放的辐射能量,一个成年人对外辐射的能量相当于146W的发热器所散发的能量。①设备散热②化学放热③人群辐射第8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二、热污染
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中排放出的废热造成的环境热化,损害环境质量,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一种增温效应。
(一)热污染的类型
(二)热污染的成因
第9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一)热污染的类型
水体热污染污染源备注热电厂、核电站、钢铁厂的循环冷却系统排放热水;石油、化工、铸造、造纸等工业排放含大量废热的废水。燃煤火电站热能利用率仅40%,轻水堆核电站仅为31%~33%,核电站冷却水耗量较火电站多
50%以上。废热随冷却水或工业废水排入地表水体,导致水温急剧升高,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类型大气热污染城市和工业大规模燃烧过程产生废热,高温产品、炉渣和化学反应产生的废热等。
目前关于大气热污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热岛效应和温室效应。温室气体的排放抑制了废热向地球大气层外扩散,更加剧了大气的升温过程。
第10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各行业冷却水排放量对照图6-2各行业冷却水排放量对照第11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二)热污染的成因
环境热污染主要由人类活动造成,主要成因
向环境释放热量
改变地表形态
根据热力学原理,转化成有用功的能量最终也会转化成热,而传入大气。能源未能有效利用,余热排入环境后直接引起环境温度升高;改变大气层组成和结构
第12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二)热污染的成因
改变大气层组成和结构
CO2含量剧增
CO2是温室效应的主要贡献者。
颗粒物大量增加
对流层水蒸气增多
平流层臭氧减少
反射太阳辐射,吸收地表长波辐射对环境温度的影响与颗粒物粒度、成分、停留高度、云层和地表反射率等因素相关白天吸收地面辐射,抑制热量向太空扩散;夜晚向外辐射能量,使环境温度升高。氟氯烃(CFCs)和含溴卤化烃哈龙(Halon)是造成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第13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二)热污染的成因
改变地表形态
地表蒸发强度增强,反射率提高降低植物吸收CO2和太阳辐射的能力减弱了植被对气候的调节作用
植被破坏
下垫面改变
海洋面受热性质改变
城市化地表的反射率和蓄热能力改变地表和大气之间的换热过程破坏石油泄漏可显著改变海面的受热性质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降低,吸收能力增加
第14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二)热污染的成因
表6-6城市下垫面对热环境的影响项目与农村比较结果项目与农村比较结果年平均温度高0.5~1.5℃夏季相对湿度低8%冬季平均最低气温高1.0~2.0℃冬季相对湿度低2%地面总辐射少15%~20%云量多5%~10%紫外辐射低5%~30%降水多5%~10%平均风速低20%~30%第15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水体热污染
一、水体热污染的影响
二、水体热污染的防治
第16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水体升温,水中溶解氧降低(表6-7)
一、水体热污染的影响
(一)威胁水生生物生存
7.637.777.028.078.228.388.538.868.83DO/(mg·L-1
)302928272625242322水温/℃8.999.109.359.549.749.9510.1510.3710.6010.8311.08DO/(mg·L-1)2120191817161514131211水温/℃11.3311.5911.8712.1712.4812.8011.1213.4813.8414.2314.62DO/(mg·L-1
)109876543210水温/℃表6-7不同温度下氧在蒸馏水中的溶解度在0~40℃内温度每升高10℃,水生生物的生化反应速率会增加1倍,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增强,导致水体缺氧加重。第17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水体升温还可提高有毒物质的毒性以及水生生物对有害物质的富集能力,改变鱼类的进食习性和繁殖状况等;热效力综合作用容易引起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死亡;温带地区废热水扩散稀释较快,水体升温幅度相对较小;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夏季废热水扩散稀释较为困难,水温升高,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大。
(一)威胁水生生物生存
第18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热污染可使水体严重缺氧,厌氧菌大量繁殖,有机物腐败严重,水体发生黑臭。
(二)加剧水体富营养化
温排水还会促进底泥中营养物质的释放,导致水体离子总量,特别是N、P含量增高,加剧水体富营养化。水温超过30℃,硅藻大量死亡,绿藻、蓝藻迅速繁殖第19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水体升温给致病微生物滋生繁衍提供温床,引发流行性疾病。(三)引发流行性疾病
澳大利亚曾流行的一种脑膜炎是由于电厂排放的冷却水使水温增高,变形虫大量滋生繁衍,污染水源,经人类饮水、烹饪或洗涤等途径进入人体,导致发病。
第20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水温升高会加快水体的蒸发速度,使大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从而增强温室效应,引起地表和大气下层温度上升,影响大气循环,甚至导致气候异常。(四)增强温室效应
第21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二、水体热污染的防治
热污染是不可能彻底消除的综合防治的目标:减少热污染,将其控制在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及其资源化利用。防治措施:
(一)减少废热入水
(二)废热综合利用
(三)加强管理
冷却水循环利用或改进冷却方式,减少冷却水用量、降低排水温度,从而减少进入水体的废热量。合理设计取、排水方式和选择取、排水位置,如采用多口排放或远距离排放等,减轻废热对受纳水体的影响。二次能源再利用。养殖鱼、虾或贝类(表6-8)废热水灌溉,温室蔬菜或花卉种植。废热水调节污水处理系统水温排入港口或航道以防止结冰实施时须考虑夏季气温的影响和成本效益分析。冬季供暖,夏季作为吸收型空调设备的能源。应尽快制定水温排放标准将热污染纳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中各地方部门需加强对受纳水体的管理第22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热岛效应
一、城市热岛效应
二、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
三、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
四、城市热岛效应的防治
第23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城市热岛效应在人口稠密、工业集中的城市地区,由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热量与其他自然条件共同作用致使城区气温普遍高于周围郊区的现象。强度表示方法以城区平均气温和郊区平均气温之差表示。
一、城市热岛效应
第24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城市热岛效应导致城区年平均气温高出郊区农村0.5~1.5℃左右;一般冬季城区平均最低气温比郊区高1~2℃,城市中心区气温比郊区高2~3℃,最大可相差
5℃;夏季城市局部地区的气温有时甚至比郊区高出
6℃以上。
目前我国热岛效应最大的城市是北京(9.0℃)
和上海(6.8℃),世界最大城市热岛为加拿大的温哥华(11℃)和德国的柏林(13.3℃)。第25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
图6-3城市热岛效应形成模式图
白天,在太阳辐射下构筑物表面迅速升温,积蓄大量热能并传递给周围大气。夜晚向空气中辐射热量,使近地继续保持相对较高的温度。由于建筑密集,地面长波辐射在建筑物表面多次反射,使得向宇宙空间散失的热量大大减少,日落后降温也很缓慢。第26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引起城市热岛效应的原因
(一)城市下垫面的变化
(二)城市大气成分的变化
(三)人为热的释放
第27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城市下垫面的变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自然生态地表逐渐被人工地貌取代,使城市下垫面的热力学、动力学特征改变:城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低(10%~30%),导热率高,热容量大,蓄热能力强。在相同的太阳辐射下,城市下垫面升温快,表面温度显著高于自然下垫面。植被面积减少,不透水面积增大,储水能力降低,蒸发(蒸腾)强度减小,蒸发消耗的潜热少,地表吸收的热量大都用于下垫面增温。构筑物增加,下垫面粗糙度增大,阻碍空气流通,风速减小,不利于热量扩散。第28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城市大气成分的变化
城市地区能源消耗集中,燃烧过程排放大量的CO2、CO、SO2、NOx和CH4等有毒有害气体和颗粒物,致使城市上空大气组成改变(表6-9)降低了城市空气的透明度,使其吸收太阳辐射和地表长波辐射的能力增强,造成大气逆辐射增强,强化了城市热岛效应。
污染物CO2COSO2NOxCH4O3氯化物氨浓度300~10001~2000.01~80.01~10.01~10~0.80~0.80~0.21表6-9城市大气中主要污染物的相对浓度/%(容积百分率)第29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三)人为热的释放
人为热:人类活动(工业生产、家庭炉灶、采暖制冷、机动车辆)以及人群代谢所产生的热量。人为热量收入改变了城市地区的热量平衡,是热岛效应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冬季和高纬度地区的城市人为热的排放量甚至超过太阳的净辐射量(表6-10
)。第30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表6-10不同城市人为热排放量城市名纬度/°N人口密度/(人·km-2)时间人为热QF/(W·m-2)净辐射Qn/(W·m-2)QF/Qn费尔班艾斯莫斯科谢菲尔德柏林温哥华布达佩斯蒙特利尔曼哈顿洛杉机大阪香港新加坡645653524947454034352218107300104209830536011500141202881020001460037303700年平均年平均年平均年平均年平均夏季冬季年平均夏季冬季年平均夏季冬季年平均年平均年平均年平均年平均19127192119152343325199571531172126431842565757107646100-852921393108≈110≈1101.053.020.340.370.330.143.830.930.321.900.6211.771.260.190.040.03第31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
(1)城区冬季缩短,霜雪减少
城区冬季采暖耗能降低,但另一方面,热岛效应导致夏季持续高温又会增加城市耗能。例如美国洛杉矶市城乡温差增加2.8℃,全市因空调降温多耗10亿瓦电能,每小时合15万美元,据此推算全美国夏季因热岛效应每小时多耗降温费达数百万美元。
第32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
(2)加剧城区夏季高温天气
工作效率降低,中暑和死亡人数增加。医学研究表明,环境温度与人体的生理活动密切相关,当温度高于28℃时,人会有不舒适感;温度再高易导致烦躁、中暑和精神紊乱等;气温高于34℃并加以热浪侵袭可引发心脏病、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使死亡率显著增加。第33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
(3)引起异常天气现象
城市热岛效应可能引起暴雨、飓风和云雾等异常天气现象,即所谓的“雨岛效应”、“雾岛效应”和“城市风”。热岛效应阻碍了城市云雾(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污染物形成的酸雾、油雾、烟雾和光化学雾等的混合物)的扩散。第34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
城市热岛环流
城区中心空气受热上升,周围郊区冷空气向市区汇流补充,而城区上升的空气在向四周扩散的过程中又在郊区沉降下来,形成城市热岛环流,不利于污染物向外迁移扩散,会加剧城市大气污染。
图6-4城市热岛环流模式和尘盖第35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
(4)局部地区水灾
城市热岛效应可能造成局部地区水灾。城市产生的上升热气流与潮湿的海陆气流相遇,会在局部地区上空形成乱积云,而后降下暴雨,每小时降水量可达100㎜以上,从而在某些地区引发洪水,造成山体滑坡和道路塌陷等。
第36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
(5)导致气候、物候失常
城市热岛效应会导致气候、物候失常。日本大城市近年出现樱花早开、红叶迟红、气候亚热带化等现象都是热岛效应所致。此外,城市热岛效应还会加重城市供水紧张,导致火灾多发,为细菌病毒等的孳生蔓延提供温床,甚至威胁到一些生物的生存并破坏整个城市的生态平衡。第37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城市热岛效应的防治
增加自然下垫面的比例,大力发展城市绿化,营造各种“城市绿岛”是防治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措施。加强工业整治及机动车尾气治理,限制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对城市大气组成的影响。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发展清洁燃料、开发利用太阳能等新能源,减少向环境排放人为热。第38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城市热岛效应的防治
开发、使用反射率高、吸热率低、隔热性能好的新型环保建筑材料。综合防治:控制人口数量,增加人工湿地,加强屋顶和墙壁绿化,建设城市“通风道”,完善环境监察制度等综合防治热岛效应。第39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四节温室效应一、温室效应与温室气体
二、温室效应加剧的原因
三、温室效应的影响——全球变暖
四、温室效应的综合防治
第40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温室效应与温室气体
温室效应是地球大气层的一种物理特性。适度的温室效应创造了适宜生物生存的地球热环境。
地球大气层热量辐射平衡图第41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温室效应与温室气体
CO2温室气体:CO2、CH4、CO、CFCs、O3CO2的全球变暖潜能最小,但其含量远远超过其他气体,是温室效应最大贡献者。大气中的水蒸气是自然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含量比CO2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总和还高许多。在中纬度地区晴朗天气水蒸气对温室效应的影响占60%~70%,CO2仅占25%。水蒸汽在大气中的含量相对稳定,因此普遍认为大气中的水蒸汽不直接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相反,大气中CO2的浓度在持续上升,成为人们最关注的温室气体。第42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温室效应加剧的原因
(一)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图6-6近代人类活动对大气中CO2浓度的影响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交通现代化、人口剧增,化石燃料大量消耗,排入大气的CO2迅速增加,破坏了自然界的碳循环。第43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注:CO2、CH4、N2O的增长率以1984年为基础计算,CFC-11和HCFC-22的增长率以
1990年为基础计算。表6-11人为活动对主要温室气体变化的影响项目CO2CH4N2OCFC-11HCFC-22工业革命前体积分数280×10-60.7×10-60.275×10-6001994年体积分数358×10-61.72×10-60.312×10-6268×10-1272×10-6浓度增长速率/(%·a-1)0.40.60.2505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含量都呈现出加速增长的趋势。目前N2O的年增长量约为3.9×106t,估计CH4的浓度在2050年将增至2.5×10-6(是1950年的2倍),而且可能成为温室效应的主因。气溶胶对温室效应的影响十分复杂,据估计1970年前北半球人为颗粒物的年排放量为4.8×108t,而2000年则达7.6×108t第44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图6-7温室气体对气温上升的贡献变化不同温室气体单位质量或浓度的增温贡献率不同,在大气中含量增加的速率也不同,因此它们在不同时期内对全球气温升高的贡献率也不同
第45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温室效应加剧的原因
(二)植被破坏,温室气体吸纳量降低占地球表面6%
~7%的森林吸收CO2的量比地球表面70%的海洋还多1/4。进入大气中的CO2约有2/3可被植物吸收。由于大量砍伐,地球上的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的面积急剧减少,对CO2的吸收能力大大降低,导致大气中CO2浓度日趋升高。据估计,目前因全球森林植被破坏引起的CO2浓度上升约占
CO2增加总量的24%。第46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温室效应的影响-全球变暖
图6-9近代全球气温变化与CO2和CH4含量的关系近代全球气温气候的变化与温室气体CO2和CH4含量呈现正相关关系(图6-9);温室效应的加剧必然导致全球变暖;气候变化确实已成为限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第47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
(一)冰川消退,海平面上升
极地及高山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气温升高,海水受热膨胀,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导致低地被淹、海岸侵蚀加重、排洪不畅、土地盐渍化和海水倒灌等问题。三、温室效应的影响-全球变暖
第48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二)气候带北移,引发生态问题气温升高,北半球气候带将北移;若物种迁移适应速度落后于环境的变化,则该物种可能濒于灭绝。病虫分布区扩大、生长季加长、繁殖代数增加,年中危害期延长,加重农林灾害。三、温室效应的影响-全球变暖
第49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三)加重区域性自然灾害
加大海洋和陆地的蒸发速度,改变降水量和降水频率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配。缺水地区降水和地表径流减少,加重地区旱灾和土地荒漠化的速度。热带地区降水量增大,加剧洪涝灾害的发生。局部地区气候异常,自然灾害加重。三、温室效应的影响-全球变暖
第50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四)危害人类健康温室效应导致极热天气出现频率增加,使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上升,同时还会促进流行性疾病的传播和扩散,威胁人类健康。三、温室效应的影响-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CO2含量升高,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扩大植物的生长范围,提高生产力。但整体来看,温室效应弊多于利,必须采取对策控制温室效应,抑制全球变暖。第51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温室效应的综合防治
(一)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控制矿物燃料的使用量,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有效控制CO2排放量需要世界各国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主动承担其责任,并互相合作、联合行动。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在联合国的组织下召开了多次国际会议,形成了两个最重要的决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二)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保护森林资源,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面积,有效提高植物对CO2的吸收量。森林植被可以防风固沙、滞留空气中的粉尘,进一步抑制温室效应。加强二氧化碳固定技术的研究。
(三)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培育农林作物新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规划和防止海岸侵蚀的工程。加强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的机理及其对自然界和人类的影响研究。控制人口数量、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第52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五节
热污染评价与标准
一、水体热环境评价与标准
二、大气热环境评价与标准
第53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一、水体热环境评价与标准
环境水温变化限制值: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限制值;周平均最大温升≤1;周平均最大温降≤2。水温的测定方法:《水质水温的测定温度计或颠倒温度计测定法》(GB13195-91)。第54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一、水体热环境评价与标准
最高周平均温度(MWAT):
根据鱼类生长的最高起始致死温度(UILT)和最适温度制定的一项综合指标;用以确定由冷却水排放造成的水体热污染的控制标准。计算式
(6-1)第55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一、水体热环境评价与标准
起始致死温度:
50%的驯化个体能够无限期存活下去的温度值,通常以LT50表示。最高致死温度:
随驯化温度升高,LT50亦升高,当驯化温度升至一定程度时LT50不再升高,此LT50值即最高致死温度。第56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一、水体热环境评价与标准
最适温度:
最适宜鱼类生长的温度;各种鱼不同生活阶段最适温度各不相同;最适温度的测定条件(光照、饲料量、溶解氧等)要求很苛刻,测试时间也很长,通常以与活动或代谢有关的某种特殊功能的最适温度替代。第57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一、水体热环境评价与标准
零净生长率温度和最适温度的平均值
:
零净生长率温度是鱼的同化速率与异化速率相同时的温度
;该平均值是最理想的高温限值,至少可以保证鱼的生长速率不低于最高值的80%。此数值很难获得,而生长的最高周平均温度被认为很接近该平均值,因此在国内外将最高周平均温度作为水体的评价标准。
第58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二、大气热环境评价与标准
大气热环境温度测量方法:
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放入一个直径为15cm、外表面涂黑的空心铜球中心进行测量,所测温度可以反映出环境热辐射的状况黑球温度(T
g)法将水银温度计的水银球用湿纱布包裹起来,放置到环境中进行测量,所测温度为饱和湿度下的大气温度。干球温度与湿球温度的差值则反映了环境的湿度状况湿球温度(Tw)法将水银温度计的水银球不加任何处理,直接放置到环境中进行测量,即得到大气的温度,又称为气温干球温度(Ta)法说明测量方法表6-13大气热环境温度测量方法
注:三种方法测定的温度值各代表一定的物理意义,各值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表示环境温度时,须注明测定时所采用的方法。
第59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二、大气热环境评价与标准
生理热环境指标:
环境生理学上采用温度-湿度-风速表示环境温度的综合指标。常用的5种生理热环境指标:
1.有效温度(ET)
2.干-湿-黑球温度
3.操作温度(OT)
4.预测平均热反应指标(PMV)
5.热平衡数(HB)第60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有效温度:将干球温度、湿度、空气流速对人体温暖感或冷感的影响综合成一个单一数值的任意指标,数值上等于产生相同感觉的静止饱和空气的温度。有效温度在低温时过分强调湿度的影响,而在高温时对湿度的影响强调不够,现在已不再推荐使用。1.有效温度(ET)第61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替代形式
——新有效温度(标准有效温度,SET)依据:Gagge等根据人体热调节系统数学模型提出的;定义:相对湿度50%的假想封闭环境中相同作用的温度;意义:同时考虑了辐射、对流和蒸发三种因素的影响,将真实环境下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平均辐射温度规整为一个温度参数,是一个等效的干球温度;用途:确定人的热舒适标准,指导室内热环境的设计。1.有效温度(ET)第62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干-湿-黑球温度:是干球温度法、湿球温度法和黑球温度法测得的温度值按一定比例的加权平均值。作用:反映环境温度对人体生理影响的程度。表示方法:(1)湿球黑球温度指数(WBGT)(2)温湿指数(THI)
2.干-湿-黑球温度第63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湿球黑球温度指数(WBGT)计算式
(室外有太阳辐射)
(室内外无太阳辐射)
2.干-湿-黑球温度WBGT指数是综合评价人体接触作业环境热负荷的一个基本参量,用以评价人体的平均热负荷。WBGT指数评价标准与人的能量代谢有关。当人体代谢水平不同时给人的热负荷强度也不同(表6-14)。自然湿球温度(6-2)
(6-3)
第64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表6-14WBGT指数评价标准
平均能量代谢率等级WBGT指数/℃好中差很差0≤33≤34≤35>351≤30≤31≤32>322≤28≤29≤30>303≤26≤27≤28>284≤25≤26≤27>27人体的能量代谢等级可通过测量获得;没有能量代谢数据时,也可根据劳动强度将其划分为相应的5个等级,即休息、低代谢率、中代谢率、高代谢率和极高代谢率(表6-15)。第65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级别平均能量代谢率M示例W/m2
kcal/(min·m2)kJ/(min·m2)0休息≤65≤0.930≤3.892休息1低代谢率65~1300.930~1.8593.892~7.778坐姿:轻手工作业(书写、打字、绘画、缝纫、薄记、记帐),手和臂劳动(小修理工具、材料的检验、组装或分类),臂和腿劳动(正常情况驾驶车辆脚踏开关或踏脚)立姿:钻孔(小型),碾磨机(小件),绕线圈,小功率工具加工,闲步(速度<3.5km/h)2中代谢率130~2001.859~2.8627.778~11.974手和臂持续动作(敲钉子或填充),臂和腿的工作(卡车、拖拉机或建筑设备等非运输操作),臂和躯干工作(风动工具操作,拖拉机装配、粉刷、间断搬运中等重物、除草、锄田、摘水果和蔬菜),推或拉轻型独轮或双轮小车(速度3.5~5.5km/h),锻造3高代谢率200~2602.862~3.72111.974~15.565臂和躯干负荷工作,搬重物、铲、锤锻、锯刨或凿硬木,割草、挖掘、以5.5~7km/h速度行走,推或拉重型独轮或双轮车,清砂、安装混凝土板块4极高代谢率>260>3.721>15.565快到极限节律的极强活动,劈砍工作,大强度的挖掘,爬梯、小步急行、奔跑、行走速度超过7km/h表6-15能量代谢率分级第66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温湿指数(THI)
计算式
根据THI进行的热环境评价(表6-16)
2.干-湿-黑球温度相对湿度,%
表6-16温湿指数(THI)的评价标准范围/℃感觉程度范围/℃感觉程度>28.0炎热17.0~24.9舒适27.0~28.0热15.0~16.9凉25.0~26.9暖<15.0冷(6-4)
(6-5)
第67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是平均辐射温度和空气温度关于各自对应的换热系数的加权平均值。计算式3.操作温度(OT)——平均辐射温度(舱室墙壁温度);——热辐射系数;
——热对流系数。(6-6)
第68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丹麦工业大学P.O.Fanger等(1972):ISO-7730标准《室中热环境PMV与PPD指标的确定及热舒适条件的确定》中提出;
计算式根据PMV进行的热环境评价(表6-17)4.预测平均热反应指标(PMV)人体的总产热量
表6-17PMV指标对热环境的判断
很热热温暖适中凉冷很冷感觉3210-1-2-3PMV(6-7)
第69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中国,叶海(2004):表示显热散热占总产热量的比值;可以用于普通热环境的客观评价;也可以作为PMV的一种简易计算方法;计算式根据HB进行的热环境评价(表6-18)5.热平衡数(HB)服装的基本热阻
(6-8)第70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热平衡数(HB)表6-18HB的热感觉等级
HB热感觉PMVHB热感觉PMV0.91稍凉-10.55微暖0.380.83略凉-0.690.46略暖0.690.75微凉-0.830.38稍暖10.65热中性0HB包含了影响热舒适的5个基本参数:空气温度、平均辐射温度、风速、活动量和服装热阻;可用于对热环境进行客观评价,其值在0~1之间,值越高表示环境给人的热感觉越凉爽。第71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六节
热污染控制技术一、节能技术与设备
三、二氧化碳固定技术二、生物能技术
第72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节能技术与设备
(一)热泵
节能技术
与设备(二)热管
(三)隔热材料
(四)空冷技术
第73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热泵
热泵:将热由低温位传输到高温位的装置。热泵技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技术;热泵设备的开发利用始于20世纪20~30年代;70年代能源危机的出现,使热泵技术得以迅速发展。工作原理:卡诺循环(图6-10)利用机械能、热能等外部能量,通过传热工质把低温热源中无法被利用的潜热和废热,通过热泵机组集中后再传递给要加热的物质。图6-10典型压缩式热泵的工作原理第74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热泵
热泵用途:住宅取暖,提高生活热水,食品干燥加工、木材和种子干燥,工业锅炉的蒸汽加热等。热泵的热量来源:空气、水、地热和太阳能。以各种废水、废气为热源的余热回收型热泵不仅节能,同时直接减少人为热的排放,减轻环境热污染。采用热泵与直接电加热相比,可节电80%以上。对于100℃以下的热量,采用热泵比锅炉供热可节约燃料50%。
热泵在北美和欧洲的应用最广(表6-19)表6-19欧洲一些国家热泵机组的应用95%85%—15%30000法国91%55%5%40%67000瑞士90%
16%12%72%370000瑞典43%———29500荷兰63%17%11%72%100000德国空气源水源地热源用于住宅供暖热泵类型2000年总量国家第75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热泵
图6-11莫斯科市乌赫托斯基生活小区电-热-冷三联供系统能源及功率分配整个系统的能量都来自当地的“二次能源”,不需消耗任何化石燃料。
城市污水地下干管
天然气的压力由2MP减至0.3~0.6MPa
第76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美国LosAlamos国家实验室的G.M.Grover于1963年发明了热管。(二)热管
热管:利用密闭管内工质的蒸发和冷凝进行传热的装置。热管的结构:由管壳、吸液芯(毛细多孔材料构成)和工质(传递热能的液体)三部分组成。
工作原理:图6-12图6-12热管的工作原理热管一端为蒸发端,另一端为冷凝端。当一端受热时,毛细管中的液体迅速蒸发,蒸气在微小的压力差下流向另外一端,并释放出热量,重新凝结成液体,液体再沿多孔材料靠毛细作用流回蒸发段。如此循环不止,即可将分散的热量集中起来。
第77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热管
优点:与热泵相比,热管不需从外部输入能量,具有极高的导热性、良好的等温性,而且热传输量大,可以远距离传热。应用:广泛用于余热回收,主要用作空气预热器、工业锅炉和利用废热加热生活用水,在太阳能集热器、地热温室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效益。第78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隔热材料1.隔热材料的种类
2.隔热材料的基本性能
(4)低温工程隔热技术(1)矿井巷道隔热技术(3)建筑工程隔热技术(2)工业炉窑隔热技术(三)隔热材料
第79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1)多孔纤维质隔热材料1.隔热材料的种类隔热材料按内部组织和构造分类
(2)多孔质颗粒类隔热材料
(3)发泡类隔热材料
第80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1)多孔纤维质材料
由无机纤维制成的单一纤维毡或纤维布或者几种纤维复合而成的毡布。常见的有超细玻璃棉、石棉、矿岩棉等。
(2)多孔质颗粒类材料
常见的有膨胀蛭石、膨胀珍珠岩等材料。
第81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常见的有三类:无机类:泡沫玻璃、泡沫水泥等;有机类:聚氯脂泡沫、聚乙烯泡沫、酚醛泡沫及聚胺酯泡沫等;混合型:由空心玻璃微球或陶瓷微球与树脂复合热压而成的闭孔泡沫材料。(3)发泡类隔热材料
第82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隔热材料的基本性能不同领域中隔热材料的选择及隔热技术的应用也各不相同。热导率:隔热材料最基本的指标;衡量隔热效果的主要参数;通常热导率越低越好空心微珠导热率仅0.08~0.1W/(m·K),隔热性能极好。密度(表观密度和压缩密度):隔热材料的密度一般都比较小;密度过高会增加隔热层重量。强度:隔热材料需具备一定的强度;强度太低易导致变形其他:耐热性、防水性、耐火性、抗腐蚀性和施工方便性等。第83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隔热材料的基本性能不同领域中隔热材料的选择及隔热技术的应用也各不相同。(1)矿井巷道隔热技术矿井巷道隔热材料要求导热系数和密度小,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防水性能。一般导热率低于0.23W/(m·K)时,才能起到较高的隔热作用。巷道隔热材料的组成:表6-20胶凝材料:隔热材料的强度组成;集料:改善隔热性能;外掺料:用于减少水泥用量;外加剂:提高隔热材料的各项性能。自来水增强剂、发泡剂减水剂、防水剂粉煤灰硅灰石、膨胀珍珠岩水泥、生石灰水外加料外掺料集料胶凝材料表6-20巷道隔热材料的组成(2)工业炉窑隔热技术炉衬结构使用的隔热材料须耐高温(2000℃)。轻质碳砖隔热技术性能:表6-21不同隔热材料优化组合,分区段匹配使用。≥1800≥1.5≥20.0≤1.2≥35.0≥93.0≤6.0TKQ-21600~2000≥1.5≥22.5≤1.25≥30.0≥84.0≤15.0TKQ-1使用温度/℃导热系数/W/m·K抗压强度/MPa体积密度/g·cm-3气孔率/%固定碳/%灰分/%性能指标种类表6-21轻质炭砖技术性能指标
自来水增强剂、发泡剂减水剂、防水剂粉煤灰硅灰石、膨胀珍珠岩水泥、生石灰水外加料外掺料集料胶凝材料表6-20巷道隔热材料的组成(3)建筑工程隔热技术
各建筑部位常用的隔热材料:表6-22。分类
围护结构使用部位
内墙保温隔热材料
外墙保温隔热材料
材料的状态及工艺
板块状保温隔热材料
浆体保温隔热材料
(4)低温工程隔热技术隔热材料的蓄热系数越大,冷却降温速度越慢。速冻间选择蓄热系数小的材料做隔热内层,有利于提高降温速度、减少冷负荷、节省投资和运行费用。冷藏间则应选用蓄热系数较大的隔热材料,以减少库内壁表面的温度波动,保持库内温度稳定,节省动力消耗。第84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空冷技术
优点:显著节约水资源;有助于控制水体热污染。缺点:耗电量大;增加燃料消耗。适用:能源丰富、水源短缺的地区。第85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生物能
技术(三)生物质气化技术
(四)生物质燃料酒精
二、生物能技术
(五)生物质热裂解液化技术
(一)生物能的特点及开发现状
(二)生物质压缩成型技术
第86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生物能的特点及开发现状
动物
生物质
植物
排泄物
有机废水
有机垃圾
第87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中的一种能量形式。生物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