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际大联考
“逐梦计划”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往前一望,见白石峻噌,或如鬼怪,或似猛兽,纵横拱立。上面苔葬斑驳,或藤萝掩映,其中微露羊
肠小径。贾政道:“我们就从此小径游去,回来由那一边出去,方可遍览。”
说毕,命贾珍前导,自己扶了宝玉,逶迤走进山口。抬头忽见山上有镜面白石一块,正是迎面留题处。
贾政回头笑道:“诸公请看,此处题以何名方妙?”众人听说,也有说该题“叠翠”二字的,也有说该题
“锦嶂”的,又有说“赛香炉”的,又有说“小终南”的,种种名色,不止几十个。原来众客心中,早知
贾政要试宝玉的才情,故此只将些俗套敷衍。宝玉也知此意。贾政听了,便回头命宝玉拟来。宝玉道:“尝
听见古人说:'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况这里并非主山正景,原无可题,不过是探景的一进步
耳。莫如直书古人'曲径通幽'这旧句在上,倒也大方。”众人听了,赞道:“是极,好极!二世兄天分
高,才情远,不似我们读腐了书的。”贾政笑道:”不当过奖他。他年小的人,不过以一知充十用,取笑
罢了。再俟选拟。”
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闪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
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叠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
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贾政与诸人上了亭子,倚栏坐了,因问:“诸
公以何题此?”诸人都道:“当日欧阳公《醉翁亭记》有云:'有亭翼然',就名‘翼然'。"贾政笑道:
“‘翼然'虽佳,但此亭压水而成,还须偏于水题方称。依我拙裁,欧阳公之'泻出于两峰之间',竟用
他这一个'泻’字。”有一客道:“是极,是极。'泻玉'二字妙。"贾政拈髯寻思,因抬头见宝玉侍侧,
便笑命他也拟一个来。
宝玉听说,连忙回道:“老爷方才所议已是。但是如今追究了去,似乎当日欧阳公题酿泉用一'泻'
字,则妥,今日此泉若亦用‘泻'字,则觉不妥。况此处虽云省亲驻辟别壁,亦当入于应制之例,用此等
字眼,亦觉粗陋不雅。求再拟较此蕴藉含蓄者。”贾政笑道:“诸公听此论若何?方才众人编新,你又说
不如述古,如今我们述古,你又说粗陋不妥。你且说你的来我听。”宝玉道:“有用'泻玉'二字,则英
若‘沁芳'二字,岂不新雅?”贾政拈髯点头不语。
(节选自《红楼梦》第十七回)
材料二:
园林命名之最高标准,张岱已明言“无有一字入俗”,这也是园林命名同现代的“主题园”的区别。
后者仅仅指出命名是表达景致的某一主题思想,而园林命名的关键却不只在于“主题”,更在于雅俗。有
人认为使用古人典故就是“不俗”了,《红楼梦》第十七回中以两处题名指出了这一观念的问题,在“曲径
通幽”,宝玉言之“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这自然是常说的“古雅”了;而在“沁芳桥”,宝
玉又不喜欢别人那些“述古”的名字了。通观全篇,其所涉用典之俗的问题大抵有三:一曰陈旧,二日犯
忌,三日“不中”。
所谓陈旧,就是用典太过俗滥,了无新意。如众人到了潇湘馆时,论此处匾该题四字。有人说:“淇
水遗风。”贾政道:“俗。”又一个道:“睢园遗迹。”贾政道:“也俗。”二者一处用《诗经•卫风•淇
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之典:另一处用睢园,即汉梁孝王“绿竹
荫渚”的兔园之典,都同潇湘馆最点景的物“竹”有关,也算应题,为何被政老称“俗”呢?主要在于,
这两个典故是文人看到“竹”最容易想到的典故,几乎已经是陈词滥调了,而由自我妙思所感知的此处景
致之独特也自然不可见了。
犯忌者,多是同政事人情相悖之意。这看似同雅俗无关,但所“雅”者,乃是寓于此间而得其遗世独
立之精神;若不能意会禁忌之''度",便是同时俗产生了冲突,难得独我之幽趣了。一犯在违制。如“蓼
汀花椒”一景,有人拟出“秦人旧舍”,宝玉立即指出“背谬了”,桃花源之典故,本是讲“为避秦乱”
而隐居的一村人,他们皆“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无疑暗藏着对政治的不满。二犯在重名,“稻香村”
最初有人题名“杏花村”获得众人赘赏,贾政却向众人道:“‘杏花村'固佳,只是犯了正名,村名直待
请名方可。”三犯在“颓丧”。在衡芜苑一处拟联,有人道:“麝兰芳霭斜阳院,杜若香飘明月洲。”众
人指出“斜阳”二字不妥,那人便引古诗“原芜满院泣斜阳”句,众人皆云:“颓丧,颓丧!”
所谓“不中”,就是本来显然需要提及的点题景物,没有说准或者说满了,或者明明没有的景致,却
在匾额和对联中生造出来。前者如怡红院之处,有人提出“蕉鹤”,有人提“崇光泛彩”,宝玉就说“此
处蕉棠两植,其意暗蓄‘红''绿’二字在内。若只说蕉,则棠无着落,若只说棠,蕉亦无着落”。后者
如在藕■芜苑中清客们的“麝兰芳霭斜阳院,杜若香飘明月洲”“三程香风飘玉蕙,一庭明月照金兰”二联。
说“不中”是“俗”,似乎也有些不妥,但是“俗”并不只针对文辞不美,还针对那些华美却不切景的辞
藻。真正的“命名”乃是根据“此景”各种幽致深蕴而从生命经验中流露出来,而非为了炫橇自己的文学
才华而生搬硬造出来的。
从根本上讲,“不入俗”之难在于不能回到自我观照的世界中来,而只在“外部”的典故、^念和比
拟中打转。在这一回中,尤其彰显宝玉才华的,或者说特别表露出“雅”的含义的,是连贾政也比较欣赏
的“沁芳”桥之命名以及“黄芷清芬”的对联。“沁芳”之名拟出后,贾政的态度是“拈须点头不语”,
脂评"六字是严父大露悦容也”。宝玉在评价前人时已提出,“雅”虽要切景,但却不能太“实”,而是
要“蕴藉含蓄”;而其“含蓄”处,却是一种真正的“实在”。之所以“含蓄”,乃在于命名不能是对眼
前景致的一般描述或比拟,而要将自我的生命经验沉浸于作为整体的园中世界,并前追古人之生命,将之
也化入此刻自我的生命中来。
所谓“无有一字入俗”,其实就是将自我作为存在者的“主人”去面对真实的世界,面对真实的此刻
的显现。然而古今鲜有人可做到极致,又知这一“真实”是极难寻找的。这一回的叙事展现出,对真实的
意义的寻找乃是基于对许多“不真”的表达的涤除与反省,在这种反省之后重新回归到本真的存在中来,
回归到在此的自我中来,世界的“真”使从被遮蔽的俗套和成见中显露现身了。
(摘编自李溪《以意造园,笑以园造意:从〈红楼梦〉第十七回看文人园林》)
材料三:
中国古代园林是文人读书治学的场地、修身养性的乐土、结社雅集的处所和文学创作的基地。中国古
代园林的文学书写种类多样,异彩纷呈。园林中的建筑题名、匾额、对联和刻石等或取材于著名诗文,或
出自文人之手。文学史上众多美文意境与文学家的高雅情致,皆成为中国古代园林的造景依据。拙政园来
源于陶渊明《归园田居》的“守拙归园田”;沧浪亭的“沧浪”二字取自屈原《渔父》中的典故,园中临
水的“观鱼处”得名于《庄子》“观鱼于濠梁之上”;颐和园后山“看云起时”出自王维《终南别业》“行
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拙政园“留听阁”用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留得枯荷听雨声”的
诗意。园林中的对联、刻石对仗工整,寓意深远。留园五峰仙馆题有“雨后静观山意思,风前闲看月精神”,
这与李白《独坐敬亭山》中“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有异曲同工之妙。园林散文、题园诗赋是古典文
学与园林的另一种结合形式,如《阿房宫赋》《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等、都是流传千古的名篇。汤显祖
笔下的“牡丹亭”和曹雪芹笔下“大观园”更是将中国园林的文学书写推向了高潮。
(摘编自袁圆《从〈红楼梦》大观园看中国古代园林的文学书写》)
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颐和园后山“看云起时”因为出自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诗句,会引起游人“不中”的感
受。
B.园林中匾额和对联为了追求文辞华美,从而生造出此地没有的景致,这不应该归于“俗”的命名方式。
C.《红楼梦》中,菌芜苑处宝玉化用旧联拟对“吟成豆蔻诗犹艳,睡足茶靡梦亦香”是“编新不如述旧”
的观点的体现。
D.《红楼梦》第十七回中关于匾额和对联命名的记述,展现了园林命名是如何在这种细致的审思及体悟中
诞生的过程。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第十七回中对大观园各处命名的品评鉴赏,依据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雅俗之辨。
B.因为认识到园林命名的关键因素,张岱提出了“无有一字入俗”的园林命名的最高标准。
C.“淇水遗风”“睢园遗迹”被认定为“俗”,这两个典故是文人看到竹最容易想到的。
D.“稻香村”拟题“杏花村”获赞赏,贾政却认为不宜用“杏花村”这类已有实指的名字。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国园林的文学书写”的一项是()
A.宋代司马光定制过一套古代衣冠,“入独乐园,则衣之”,表达对董仲舒、陶渊明、王子默、白居易等
七位先贤的敬慕。
B.“园林文学”是园林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掌握园林文学的基本知识对于培养园林类专业学生的
文学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C.古典园林中洞门有种“穿越”性,“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与古人造园反复借用
的“桃花源”意境有关。
D.未来的园林设计建造者,要想提高园林艺术的理论水平,必须广泛地阅读中国古典园林文学,站在更高
层次上来鸟瞰园林艺术自身。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第一自然段的论证思路。
5.《红楼梦》第十七回中,桥上亭的拟名先是“翼然”,后改拟为“泻玉”,最后改拟为“沁芳”。请结
合材料二,分析为何如此修改。
【答案】1D2.B3.C
4.①首先通过引用张岱名言以及与现代“主题园”的对比,表明园林命名的关键在于雅俗。
②然后以“曲径通幽”和“沁芳桥”两处命名为例驳斥使用古人典故就是“不俗”的认识,指出《红楼梦》
第十七回所涉园林命名用典之俗有三个角度。
5.①“翼然”有“不中”的缺点,不如“泻玉”更切合实际;
②“泻玉”粗陋不雅,犯在违制;
③“沁芳”既切景又没有太“实”,做到了“蕴藉含蓄”,体现出了“雅”的真意。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因为……会引起游人‘不中’的感受”错误。根据原文“文学史上众多美文意境与文学家的高雅
情致,皆成为中国古代园林的造景依据……颐和园后山'看云起时'出自王维《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可知,应该给人“中”的感受,选项表述与原文不符。
B.“这不应该归于'俗'的命名方式”错误。根据原文“说‘不中'是‘俗',似乎也有些不妥,但是‘俗'
并不只针对文辞不美,还针对那些华美却不切景的辞藻。真正的‘命名‘乃是根据‘此景'各种幽致深蕴
而从生命经验中流露出来,而非为了炫耀自己的文学才华而生搬硬造出来的”可知,“为了追求文辞华美,
从而生造出此地没有的景致”也应该归于“俗”。
C."……是’编新不如述旧’的观点的体现”错误。根据原文“所谓‘不中',就是本来显然需要提及的
点题景物,没有说准或者说满了,或者明明没有的景致,却在匾额和对联中生造出来"''后者如在衡芜苑
中……'俗’并不只针对文辞不美,还针对那些华美却不切景的辞藻。真正的‘命名'乃是根据'此景'
各种幽致深蕴而从生命经验中流露出来,而非为了炫耀自己的文学才华而生搬硬造出来的”可知,衡芜苑
处宝玉化用旧联拟对“吟成豆蔻诗犹艳,睡足荼靡梦亦香”是为了证明用典要“中”,即根据景来命名。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因为……张岱提出了……”错误。根据原文“园林命名之最高标准,张岱已明言‘无有一字入俗’……
后者仅仅指出命名是表达景致的某一主题思想,而园林命名的关键却不只在于‘主题’”可知,张岱提出
这一标准与是否认识到园林命名关键并无因果关系,选项强加因果。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材料三中提到中国园林的文学书写,如“园林中的建筑题名、匾额、对联和刻石等或取材于著名诗文,或
出自文人之手。文学史上众多美文意境与文学家的高雅情致,皆成为中国古代园林的造景依据”。
A.是司马光对先贤的敬慕,与园林造景无关。
B.是“园林文学”的概念知识,与园林造景和诗文关系无关。
C.洞门“穿越性”与“桃花源”意境有关,属于中国园林的文学书写。
D.是对园林设计建造者的要求,与园林造景和诗文无关。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二第一段共四句话,第一句由“园林命名之最高标准,张岱已明言……这也是园林命名同现代的‘主
题园’的区别”可知,首先引用张岱的名言,同时将张岱的观点和现代“主题园”进行比较;
第二句由“后者……而园林命名的关键……更在于雅俗”可知,紧接着指出园林命名的关键在“雅俗”;
第三句由“有人认为使用古人典故就是‘不俗’了……在'曲径通幽'……在'沁芳桥',宝玉又不喜欢
别人那些‘述古'的名字了”可知,然后列举《红楼梦》第十七回中两处题名驳斥使用古人典故就是“不
俗”的认识:
第四句由“通观全篇,其所涉用典之俗的问题大抵有三:一曰陈旧,二曰犯忌,三曰‘不中’"可知,最
后指出《红楼梦》第十七回所涉园林命名用典之俗有三个角度。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先知道园林命名的规则,然后结合具体的名字进行分析。
由材料二“而园林命名的关键却不只在于'主题',更在于雅”“通观全篇,其所涉用典之俗的问题大抵
有三:一曰陈旧,二曰犯忌,三曰‘不中"所谓陈旧,就是用典太过俗滥,了无新意”“犯忌者……
一犯在违制……二犯在重名……三犯在‘颓丧’"“所谓‘不中’,就是本来显然需要提及的点题景物,
没有说准或者说满了,或者明明没有的景致,却在匾额和对联中生造出来"“‘雅’虽要切景,但却不能
太'实',而是要‘蕴藉含蓄';而其‘含蓄'处,却是一种真正的‘实在'”可知,园林命名要“雅”,
用典要有新意;不能“犯忌”,一犯在违制,二犯在重名,三犯在“颓丧”;不能“不中”,就是要切合
景物;不能太“实”,要含蓄。
由材料一“诸人都道……就名’翼然“贾政笑道……‘泻玉’二字妙”可知,当诸人认为当名“翼
然”,“翼然”是指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而贾政说“但此亭压水而成,还须偏于水题方称”
可知,这“翼然”与此处景致特点不合,也就是犯了“不中”这一条,所以从“中”这一方面来看,就不
如''泻玉”更切合实际;
由材料一“宝玉听说,连忙回道……亦觉粗陋不雅”可知,“泻玉”粗陋不雅,犯在违制;由材料一“求
再拟较此蕴藉含蓄者”“莫若‘沁芳'二字,岂不新雅”可知,“沁芳”既切景又没有太“实”,做到了
“蕴藉含蓄”,体现出了“雅”的真意。
(-)现代文阅读n(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锻炼
艾芜
第一封信
姐姐:
我又静下来跟你写信了!姐姐,我从来还没有这么喜欢过!我觉得这几天来活着的每一分钟都值得赘
美。你想,当一个人从危难和死亡中逃出来而又觉着自己真正安全了的时候,这是没法子忍着快乐的。姐
姐,我怕告诉你,但又忍不住不告诉你,我们那个沦陷了几年的家乡,弟弟冒险回去过一趟。
我们部队一探到日本兵夜里把粮食运到江边,又把子弹搬上来,便决定去公路拦城。知道夜袭的地方
就在我家乡,我兴奋得不得了。可惜那一夜太黑了,想要在大地上看出什么来,是很不容易的。
不过,我渐渐感觉出了。水浸着芦苇的小塘,就是我同爸爸垂钓过的那个小塘;高出在小河上的拱桥,
就是我和姐姐看过捕鱼的那个拱桥;穿在田野中的村路,两旁镶着青青的小棉花地的,就是我读书倦了常
常踏着夕阳去散步的那些村路……当我感觉出来时,真有说不出来的喜悦,但同时又多么难过呵!四年前,
我们还可以对着田野大声唱歌,现在却连咳嗽也不敢;四年前,我们还可以随意在小河边上,抛着石头打
野鸭,现在却连沾在草鞋底下的泥土,都怕落在水里。我和我的同伴,伏在林子里面,想着想着,心里禁
不住疼痛起来——故乡呵,是多么亲切,却又多么生疏...
不久,队长叫我们格外注意,这才打断了我的沉思,一心一意倾听着远处驰来的汽车的声音。
姐姐,写到这里,突然接到日本兵又来袭击村子的消息,我们又得立刻移动了,不能再从容不迫地给
你写信了。
弟弟青牧
六月三十日
第二封信
姐姐:
部队现在已移到山里了。今晚大伙都下山夜袭去了。他们要我静养几天,我便继续写前次尚未写完的
信。
那次夜袭,起初全把日本兵打散了,但因搬运粮食和军火,耽搁了时间,就遭了敌人反攻,竞至陷入
包围。有些人突围跑了,有些人打死了。幸赖这些地方是我的故乡,先前走得熟得不能再热。我便趁着地
里棉花枝叶的遮掩。向我们那个院子爬去,天亮时,书便趁着四下没人,大胆走进门去。
当年逃难让帮忙看家的佃户阿长,看出是我,连忙请我进屋,又到门外去喉瞧,看有没有人尾来。
我的书房仍和先前一样,书架和书桌,都摆得好好的。我向阿长表明谢意,他说这是他儿子阿宁保管
的,并带着骄傲的神情,夸奖何宁,说他已进了中学。书读得很好,不错,难怪书桌上摆有代数、地理、
历史的教本,以及我先前并未留下的,如翻译的短篇小说集那类的书。接着就有一个十六七岁的青年,穿
着一身学生制服,走进来向我打招呼,脸上却带着惊奇而又欢喜的样子。唉,谁还能认出这就是我们从小
看大的,那个拖鼻涕的看牛孩子呢?
这几年的田租,除了一部分花给阿宁的教育费上,当然还有许多剩下的,我想捐些钱。给部队,便讲
了出来。你知道,我们部队没有饷,全靠人民养活,阿长只推说日本人捐税很重。我说我这几年最关心的,
是打退敌人,顺着这句话,我同他讲国家大事来。
阿长神情很冷静,既不搭话,也没现出什么感动。
我难受起来:“阿长老爹,这用不着你劳多大神,敌人有什么动静,你留心看在眼里,我们这边有人
来,你就告诉他……”
何长老头子现出害怕的神情说:“要是日本人知道了呢?”
阿宁一直带着兴奋的神情在旁听,忍不住插嘴道:“爸爸,我看这没什么要紧的”。
阿长老头子却恶狠狠地骂道:“有你讲的了!出去!”
阿宁脸上显得很痛苦,眼里含着泪。
见他儿子出去,阿长老头子便立即走来拍拍我的肩肠,小声地说:“你的话说得很有道理,只是我儿
子在旁,我不好说的,老实说一句,我比谁都要恨日本人些……以后,你们队伍要我做什么,只通知我一
个人好了。”
姐姐,我入世太浅,完全受了骗。晚间当我睡着的时候,他就去引日本兵抓我来了。
写到这里,夜袭的弟兄已经回来了,他们这次得到很大的胜利,我没法写下去了,明天再继续吧!
弟弟青牧
七月三日
第三封信
姐姐:
谁放我走的呢?姐姐,你真想不到吧,就是阿长老家伙的儿子阿宁,那一夜,他背叛了父亲,同我一
道走了。
这个年轻人,不仅因为救过我,我就格外喜欢他,而是他带来了无限的光明,展现出更年轻的另一代
人,即使完全受了敌人的奴化教育,也还心向着祖国。那一夜,我们悄悄地穿过田野,越过小河,走了二
十多里路的时候,才敢小声地谈起话来。
我记起在他书桌上摆的那本翻译的短篇小说了问他道:“你还读别的书没有?”
他连忙回答道:“有的,有的!暗中我们还读了好些书。那些都是学校严厉禁止的,说来真觉得奇怪,
他们越禁止,我们就越偷读得热心。我常常做梦都在想,我能到我们中国自由的地方去,那多好呀!……
呃,总是找不着门路……现在总算碰着你了!”声音有些兴奋得颤抖起来,“现在请你告诉我,到我们中
国人可以自由的地方,还有乡远?”
我告诉他不要性急:“这里还是作战区域,不过有我们中国军队的地方,就有自由!”
姐姐,这年轻人到了部队,便受到极大的欢迎,人人都喊他“小英雄”。他高中还没毕业,我主张他
再去读书,他不愿意,眼红我们这里武装起来的年轻弟兄。他指着他们说:“我也要像他们一样,要一支
手枪,两颗手榴弹。”
现在我写这封信时,他就正坐在我旁边。我写完这封信,递给他读,他快乐得脸红起来,要我附上一
笔,说他阿宁问你的好!
弟弟青牧
七月五日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林中伏击的情节中,插入“我”对过往生活片段的联想,这既舒缓了小说的节奏,又赋予小说象征意味。
B.从“老爹”到“老头子”,再到“老家伙”,称谓变化反映“我”在不同情境与心境下对阿长情感态度
的变化。
C.“翻译的短篇小说”在文中出现两次,前后呼应,使情节发展更加合理;同时也表现出阿宁对自由进步
的追求。
D.小说以“锻炼”为题,既指“我”在战争生活中获得的人生历练,也指阿宁从放牛娃到革命战士的成长
历程。
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乡沦陷一一与姐姐逃难一一加入部队一一同部队回乡作战
B.部队陷入包围一一我逃回小院一一争取阿长支持一一轻信阿长而被捕
C.被阿宁解救一一写第一封信一一回到部队一一部队转移到山上
D.部队下山夜袭一一写第二封信一一部队夜袭成功一一写第三封信
8.阿宁这一人物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9.小说由“我”写给姐姐的三封信组成,这样安排有什么样的文学效果?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6.D7.C
8.①情节上,通过阿宁解救我的行为,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②人物塑造上,通过阿宁和其父亲所做所为的对比,衬托了阿宁进步青年的形象。
③主题表达上,通过塑造阿宁,深化了文章英勇抗日的主旨。
9.①采用书信体的形式,弱化了小说情节,使行文更加自由,便于串联各种场景,在现实与回忆、想象之
间灵活切换。
②书信体小说重在揭示人物的心理世界和性格特征,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
③书信体小说可以增强小说的真实性,也使读者感到亲切自然
④具有更强烈的抒情性。书信体小说使情感更加细腻、丰富。
⑤通过写信的方式,自述经历和感受,来表现某种主题,使小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让读者很容易将自我
代入小说中,引发读者情感的共鸣.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D."也指阿宁从放牛娃到革命战士的成长历程”错误。原文“接着就有一个十六七岁的青年,穿着一身学
生制服,走进来向我打招呼,脸上却带着惊奇而又欢喜的样子。唉,谁还能认出这就是我们从小看大的,
那个拖鼻涕的看牛孩子呢”可知,此时的阿宁已不是放牛娃了,而是学生。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梳理情节的能力。
C.“写第一封信一一回到部队”错误。原文“你想,当一个人从危难和死亡中逃出来而又觉着自己真正安
全了的时候,这是没法子忍着快乐的”可知,“我”先回到部队,再写的第一封信。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作用的能力。
由原文“谁放我走的呢?姐姐,你真想不到吧,就是阿长老家伙的儿子阿宁,那一夜,他背叛了父亲,同
我一道走了"可知,情节上,通过阿宁解救我的行为,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由原文“‘阿长老爹,这用不着你劳多大神,敌人有什么动静,你留心看在眼里我们这边有人来,你就告
诉他……'阿长老头子现出害怕的神情说:’要是日本人知道了呢?‘阿宁一直带着兴奋的神情在旁听,
忍不住插嘴道:'爸爸,我看这没什么要紧的‘。阿长老头子却恶狠狠地骂道:’有你讲的了!出去!'
阿宁脸上显得很痛苦,眼里含着泪”“姐姐,我入世太浅,完全受了骗。晚间当我睡着的时候,他就去引
日本兵抓我来了"‘'谁放我走的呢?姐姐,你真想不到吧,就是阿长老家伙的儿子阿宁”可知,人物塑造
上,通过阿宁和其父亲所做所为的对比,衬托了阿宁进步青年的形象。
由原文“这个年轻人,不仅因为救过我,我就格外喜欢他,而是他带来了无限的光明,展现出更年轻的另
一代人,即使完全受了敌人的奴化教育,也还心向着祖国”“有的,有的!暗中我们还读了好些书。那些
都是学校严厉禁止的,说来真觉得奇怪,他们越禁止,我们就越偷读得热心。我常常做梦都在想,我能到
我们中国自由的地方去,那多好呀!……呃,总是找不着门路……现在总算碰着你了!”“这年轻人到了
部队,便受到极大的欢迎,人人都喊他‘小英雄'。他高中还没毕业,我主张他再去读书,他不愿意,眼
红我们这里武装起来的年轻弟兄。他指着他们说:‘我也要像他们一样,要一支手枪,两颗手榴弹。'”
可知,主题表达上,通过塑造阿宁,深化了文章英勇抗日的主旨。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安排意图及作用的能力。
由原文“水浸着芦苇的小塘,就是我同爸爸垂钓过的那个小塘;高出在小河上的拱桥,就是我和姐姐看过
捕鱼的那个拱桥;穿在田野中的村路,两旁镶着青青的小棉花地的,就是我读书倦了常常踏着夕阳去散步
的那些村路……”可知,采用书信体的形式,弱化了小说情节,使行文更加自由,便于串联各种场景,在
现实与回忆、想象之间灵活切换。
由原文“我从来还没有这么喜欢过!我觉得这几天来活着的每一分钟都值得赞美。你想,当一个人从危难
和死亡中逃出来而又觉着自己真正安全了的时候,这是没法子忍着快乐的。姐姐,我怕告诉你,但又忍不
住不告诉你”“我兴奋得不得了”“这才打断了我的沉思”可知,书信体小说重在揭示人物的心理世界和
性格特征,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
由原文“部队现在已移到山里了。今晚大伙都下山夜袭去了。他们要我静养几天,我便继续写前次尚未写
完的信”“姐姐,写到这里,突然接到日本兵又来袭击村子的消息,我们又得立刻移动了,不能再从容不
迫地给你写信了”可知,书信体小说可以增强小说的真实性,也使读者感到亲切自然。
由原文“当我感觉出来时,真有说不出来的喜悦,但同时又多么难过呵!四年前,我们还可以对着田野大
声唱歌,现在却连咳嗽也不敢;四年前,我们还可以随意在小河边上,抛着石头打野鸭,现在却连沾在草
鞋底下的泥土,都怕落在水里。我和我的同伴,伏在林子里面,想着想着,心里禁不住疼痛起来一一故乡
呵,是多么亲切,却又多么生疏……”可知,具有更强烈的抒情性。书信体小说使情感更加细腻、丰富。
由原文“故乡呵,是多么亲切,却又多么生疏……我便继续写前次尚未写完的信”“姐姐,我入世太
浅,完全受了骗”“姐姐,你真想不到吧,就是阿长老家伙的儿子阿宁”“我写完这封信,递给他读,他
快乐得脸红起来,要我附上一笔,说他阿宁问你的好!”可知,通过写信的方式,自述经历和感受,来表
现某种主题,使小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让读者很容易将自我代入小说中,引发读者情感的共鸣。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郭崇韬,代州雁门人也。同光三年夏,霖雨不止,大水害民田,民多流死。庄宗日:“吾富有天下,
岂不能作一楼?”庄宗乃使人问崇楣目:“昔吾与梁对垒于河上,虽祁寒盛暑,被甲跨马,不以为劳。今
居深宫,荫广厦,不胜其热,何也?”崇韬对目:“陛下昔以天下为心,今以一身为意,艰难逸豫,为虑
不同。”庄宗默然。河南县令罗贯,为人强直,颇为崇韬所知。贯正身奉法不受权豪请托宦官伶人有所求
请书积几案一不以报宦官伶人由此切齿。皇太后崩.庄宗丰陵作所,而道路泥涂,桥坏。庄宗止舆问:“谁
主者?"宦官目:“属河南。”因亟召贯,即下狱。明日,传诏杀之。崇楣谏日:“桥道不修,法不当死。”
庄宗怒目:“太后灵驾将发,天子车舆往来,桥道不修,卿言无罪,是朋党也!”崇韬日:“贯虽有罪,
当具狱行法于有司,陛下以万乘之尊,怒一县令,使天下之人言,陛下用法不公,臣等之过也。”庄宗日:
“贯,公所爱,任公裁决!”目起入宫,崇韬随之,论不已。庄宗自阖殿门,崇韬不得入。贯卒必杀。崇
韬素嫉宦官,尝谓魏王继岌日:“王有破蜀功,师旋,必为太子,俟主上千秋万岁后,当尽去宦官。”继
岌监军李从袭等见崇将专任军事,心已不平,及闻此言,遂皆切齿。庄宗闻破蜀,遣宦官向延嗣劳军,崇
韬不郊迎,延嗣大怒,因与从袭等共构之。延嗣还,上蜀簿。庄宗日:“人言蜀天下之富国也.所得止于
此邪?”延嗣因言蜀之宝货皆入崇韬.且诬其有异志,将危魏王。庄宗怒,遣宦官马彦珪至蜀,视崇韬去
就。彦珪以告刘皇后,刘皇后教彦珪矫诏杀之。
(节选自《新五代史•郭崇韬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贯正身/奉法不受权豪请托/宦官/伶人有所求请/书积几案/一不以报/宦官/伶人由此切齿/
B.贯正身奉法/不受权豪请托/宦官/伶人有所求请/书积几案/一不以报/宦官伶人由此切齿/
C.贯正身奉法/不受权豪请托/宦官/伶人有所求/请书积几案/一不以报/宦官/伶人由此切齿/
D.贯正身奉法/不受权豪请托/宦官/伶人有所求请/书积几案/一不以报宦官/伶人由此切齿/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宗幸陵作所”与“庶刘侥幸”(《陈情表》)两句中的“幸”字含义不同。
B.“因起入宫”与“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种树郭橐驼传》)两句中的“因”字含义不同。
C.“贯卒见杀”与“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见”字含义相同。
D.“当尽去宦官”与“乃令张仪佯去秦”(《屈原列传》)两句中的“去”字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崇韬为人正直,敢于进谏。面对庄宗修楼纳凉的想法,他积极劝谏,庄宗最终采纳了他的建议。
B.在对河南县令罗贯的处罚一事上,郭崇韬出于多方面的考虑,谏言其罪不当死。
C.郭崇韬嫉恶如仇,一向看不起宦官们的所作所为。曾经向魏王继岌建议,待其“千秋万岁”之后清除宦
官。
D.庄宗派宦官马彦珪到蜀地观察郭崇韬的情况,马彦珪受到刘皇后的教唆,后假托诏书杀害郭崇韬。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崇韬对曰:“陛下昔以天下为心,今以一身为意,艰难逸豫,为虑不同。”
(2)庄宗曰:“人言蜀天下之富国也,所得止于此邪?”
14.《五代伶官传序》中用“祸患常积于忽微”来告诫我们,封建王朝的覆亡往往是由一个个小错误导致的。
请简要概述文中有哪些可能为后唐带来灭顶之灾的小错误。
【答案】10.B11.D12.C
13.(1)崇韬回答说:“陛下过去一心只想着统一天下,现在只想到自己,选择忍受艰苦还是安逸舒服,
因为考虑的角度不同。”
(2)庄宗说:“人们都说蜀是天下最富的国,所得的宝物就只有这些吗?”
14.①庄宗贪图享乐。因为自己享乐,就想要修一座楼。
②宦官、伶人为非作歹。宦官、伶人一旦达不成目标,就会极力诬陷贤良,即使郭崇韬这样的高官也不能
幸免。
③后宫干预朝政。刘皇后唆使宦官杀死功臣,如弃草芥。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罗贯以身作则,奉公守法,不接受权豪们的请托,宦官、伶人的请求信堆满几张桌子,一概不给上
报,宦官、伶人因此对他切齿痛恨。
“正身”“奉法”是并列结构,一同做“贯”的谓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
“求”和“请”都是“请求”的意思、,是同义复词,和“所”构成所字结构,一同做“有”的宾语,不能
断开,排除C;
“宦官伶人”共同做“切齿”的主语,主语“宦官伶人”前断开,排除D。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正确。皇帝去某地;幸运、侥幸。句意:庄宗到陵墓修建的场所视察。/希望刘氏能幸运地(蒙您恩典)。
B.正确。趁机;因此、于是。句意:趁机起身入宫。/于是他舍弃了他原来的名字,也自称起“橐驼”来。
C.正确。两个“见”字都有“被”的意思、。句意:罗贯最终被杀。/焦仲卿把头转向兰芝住过的内房,越来
越被悲痛煎熬、逼迫着。
D.错误,含义不同。清除;离开。句意:应当完全清除宦官。/于是假意命令张仪离开秦国。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C.“待其‘千秋万岁’之后清除宦官”错误。应为“俟主上千秋万岁后”,亦即继岌即位之后。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对”,回答;“昔”,过去;“逸豫”,安逸舒服;最后一个“为”,因为。
(2)“言",说;"止“,只、仅仅;“邪","吗"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
庄宗贪图享乐。由原文“庄宗日:'吾富有天下,岂不能作一楼?'”庄宗乃使人问崇韬曰:“昔吾与梁
对垒于河上,虽祁寒盛暑,被甲跨马,不以为劳。今居深宫,荫广厦,不胜其热,何也'”可知,庄宗说:
“我富有天下,难道还不能建一座楼?”庄宗就派人问崇韬说:“过去我与梁对峙于黄河之上,虽然严寒
盛暑,披甲跨马,不觉得疲劳。现在居住在深宫之中,房屋广阔阴湿,却不能忍受这样的闷热,是什么原
因呢?”由此可知,因为自己享乐,就想要修一座楼。
宦官、伶人为非作歹。由原文“贯正身奉法,不受权豪请托,宦官、伶人有所求请,书积几案,一不以报,
宦官怜人由此切齿”可知,贯以身作则,奉公守法,不接受权豪们的请托,宦官、伶人的请求信堆满几张
桌子,一概不给上报,宦官、伶人因此对他切齿痛恨。由此可知,宦官、伶人一旦达不成目标,就会极力
诬陷贤良,即使郭崇韬这样的高官也不能幸免。
后宫干预朝政。由原文“庄宗怒,遣宦官马彦珪至蜀,视崇韬去就。彦珪以告刘皇后,刘皇后教彦珪矫诏
杀之”可知,庄宗怒,派宦官马彦珪到蜀,观察崇韬的情况,彦珪告知刘皇后,刘皇后教唆彦珪假托诏书
杀死崇韬。由此可知,刘皇后唆使宦官杀死功臣,如弃草芥。
参考译文:
郭崇福,代州雁门人。同光三年(925)的夏天,连下几天的大雨不能停止,大水淹没良田,民众多数
流亡饿死。庄宗说:“我富有天下,难道还不能建一座楼?”庄宗就派人问崇韬说:“过去我与梁对峙于
黄河之上,虽然严寒盛暑,披甲跨马,不觉得疲劳。现在居住在深宫之中,房屋广阔阴湿,却不能忍受这
样的闷热,是什么原因呢?”崇韬回答说:“陛下过去一心只想着统一天下,现在只想到自己,选择忍受
艰苦还是安逸舒服,因为考虑的角度不同。”庄宗默然不语。河南县令罗贯,为人倔强直爽,很为崇韬所
熟悉。贯以身作则,奉公守法,不接受权豪们的请托,宦官、伶人的请求信堆满几张桌子,一概不给上报,
宦官、伶人因此对他切齿痛恨。皇太后死后,庄宗到陵墓修建的场所视察,然而道路泥泞,桥也坏了。庄
宗停车问:“谁主管这个地方?”宦官说:“属河南管。”因而急召罗贯来,并立刻把罗贯关进监牢。第
二天,下诏杀掉罗贯。崇韬谏阻说:“桥梁、道路不修,依法不应当处死。”庄宗大怒说:“太后灵驾将
要出发,天子车舆往来其中,桥道不修,你说无罪,这是结党的罪过啊!”崇韬说:“罗贯虽然有罪,应
当备定文案、依法行事,交给相关部来处置,陛下以帝王的尊贵,怒责一个县令,使天下人说陛下用法不
公,是臣等的过错呀!”庄宗说:“罗贯是你喜欢的人,由你裁决!”趁机起身入宫,崇相跟随在后面,
不断地劝说。庄宗自己关上殿门,崇韬不得进入。罗贯最终被杀。崇韬平日里最恨宦官,常对魏王李继发
说:“王有破蜀之功,军队凯旋之时,您必定当太子,等到主上千秋万岁后,应当完全清除宦官。"继岌
监军李从袭等人看见崇格专管军事,心中已经很不平,听到这话,更是痛恨他。庄宗听到破蜀的消息,派
宦官向延嗣犒劳军队,崇韬不到郊外迎接,延嗣大怒,因此与从袭共同诬陷他。延嗣回京,献上蜀国官府
的账簿名册。庄宗说:“人们都说蜀是天下最富的国,所得的宝物就只有这些吗?”延嗣乘机说蜀地的宝
物都被郭崇福收入囊中了,并诬陷崇韬有二心,将要危及魏王。庄宗怒,派宦官马彦珪到蜀,观察崇韬的
情况,彦珪告知刘皇后,刘皇后教唆彦珪假托诏书杀死崇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故武卫将军挽词三首(其一)
杜甫
严警当寒夜,前军落大星久
壮夫思敢决,哀诏惜精灵。
王者今无战,书生已勒铭。
封侯意疏阔,编简为谁青?
[注]①落大星:史书记载,有大星在诸葛亮的军营上空划落,不久诸葛亮去世。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寒夜”渲染气氛,再引“落大星”的典故,将武卫将军与诸葛亮并论。
B.颔联写将军生前英勇果决,死后魂魄犹存,生与死相互映照,情感格外深沉。
C.颈联点明如今天下太平无事,自有文人为将军撰写碑铭,以此告慰逝者之灵。
D.诗人感慨,将军封侯的愿望最终没能实现,其生前事迹恐怕也不会被史书记载。
16.作为挽词,这首诗围绕武卫将军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15.D16.(1)沉痛哀悼,将军之死令天下同悲。(2)由衷赞美,将军功绩必为后人铭记;(3)
无比惋惜,将军功业未竟、未得封侯。
【解析】
【分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赏析艺术特色的能力。
D.“将军封侯的愿望最终没能实现"错误,“封侯意疏阔”意思是武卫将军自己对封侯之事看得很淡,所
以“将军封侯的愿望”曲解文意,只是杜甫为将军感慨功业未竟,没能封侯。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结合颔联“壮夫思敢决,哀诏惜精灵”分析,可见诗人沉痛哀悼之情,想想英武的将军在敌军面前曾经多
么勇敢果断,死亡的信息昭告天下时令天下人惋惜哀痛至极。
结合颈联“书生已勒铭”分析,可见诗人对将军的由衷赞美,将军功绩显著,其英勇精神必为后人永远铭
记于心。
结合尾联“封侯意疏阔,编简为谁青?”分析,可见诗人内心为逝者深深地遗憾惋惜,战死沙场的将军终
究是功业未就,青史册上自然不能记录将军的大名,情不自禁地为之怅然叹息。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扬州慢》中虚写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的句子是“”,实写现在扬州的凄
凉情形的句子是'*"。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
(3)《陈情表》中作者向晋武帝表达自己将不惜性命为国出力和报答皇帝恩德的两句是:
【答案】①.过春风十里②.尽养麦青青③.扪参历井仰胁息④.以手抚膺坐长叹⑤.
臣生当陨首⑥.死当结草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弄、扪、胁、抚膺、陨。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的、地、得”在汉字中使用频率最高,却最不易让人觉察。这也不难理解。看大厨掌勺,人们总将
目光聚焦于食材,很少在意油、盐、糖、醋等调料;品大家作品,我们往往关注人物描写,倘若你老在“的、
她、得”上纠缠,人家会觉得你特无聊。其实正确区分“的、地、得",还真是学习和使用现代汉语绕不
开的一个话题。
平时的表达中,要说清“的、地、得”的①,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简言之,”的、地、得”
始于唐宋,兴于“五四”,成于当代,历史不算悠久,演变比较复杂。”的、地•、得”在现代汉语中②、
分工明确,“的”是定语的标记,“地”是状语的标记,“得”是补语的标记,使用规则十分明晰。
在互联网平台上,“的、地、得”使用不规范的现象不在少数。一方面,是一些内容平台、内容生产
者对文字把关不严。另一方面,快节奏、碎片化的线上交流,拼音输入法、语音输入法的流行,对''的、
地、得”的误用客观上也起了③的作用。在近十年的网络语言发展历程中,语言文字工作者越来越
深刻认识到,汉语交际的正确道路,不在于无限加快的表达速度,也不在于过分强调的表达率,而是基于
表达更加准确而丰富。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请以“过分强调的表达效率”为开头,重组语段中画横线部分内容。(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能改变原
意)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类比的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18.①来龙去脉②各司其职③推波助澜
19.过分强调的表达效率,无限加快的表达速度,不能代表汉语交际的正确道路,让表达更加准确而丰富才
是其正确的基础。
20.①将“的、地、得”与大厨做菜使用的油、盐、糖、醋等调料作类比;
②贴近生活,化抽象为形象,为文本制造出生动、活泼的艺术效果。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结合后文的“'的、地、得'始于唐宋,兴于‘五四’,成于当代,历史不算悠久,演变比较复
杂”,这里说的是“的、地、得”形成的前因后果,故可用“来龙去脉”。来龙去脉:原是过去风水先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年度智能交通服务器租赁与车联网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度车位融资租赁合同3篇
- 旧货物品买卖合同
- 收银系统软件合同协议书范本
- 加盟2024年度美欧达电热水器销售权益协议
- 2024年度软件许可合同许可范围与使用条件2篇
- 装载机包月租赁合同
- 山地承包合同范本
- 暖气安装合同范本
- 无偿股权转让合同范本
- 辣椒栽培技术PPT课件(PPT 63页)
- 《朝花夕拾》名著导读PPT模板课件
- 信息化系统项目监理细则
- 自动发电控制(AGC)介绍1
- 廉洁微型课教案(共7页)
- (完整版)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总结
- APQP产品设计与开发(共97页).ppt
- GMP认证药厂固体车间及中药材提取车间平面图
- 海尔售后服务承诺
- 国华太仓电厂600MW超临界直流炉控制策略
- 网络安全教育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