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第一课_第1页
家庭教育第一课_第2页
家庭教育第一课_第3页
家庭教育第一课_第4页
家庭教育第一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庭教育第一课家的力量教学目的:让家长知道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明确教育孩子不只是学校的事,从而达到家庭、学校、社会共育的目的。一、自我介绍家长朋友们好!我是中心校的老师杨卫京。欢迎大家在百忙之中来参加我校活动,咱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分享家庭教育第一课《家的力量》。也就是和大家说一说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二、讲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分为三部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那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这三种教育哪一种教育排第一位呀?哪一种教育是决定性的教育呢?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分析一下,人的一生最重要的生活场所是哪里?大家想一想人生是从哪里开始的?(家庭)人的一生实际上生活在四个地方。第一个地方在母亲的子宫里。第二个场所就是家庭,离开母亲的子宫来到这个世界,就进入了家庭。这个时候孩子和外界的交流实际上是依托父亲母亲和家庭成员来进行的,这个时期的孩子正处在模仿阶段,这时父母带给孩子什么,往往就决定孩子会成为什么。第三个场所是学校。第四个场所是职场。这四个场所中最长久、最重要的还是家庭,因为家庭在这四个阶段一直存在,这四个阶段与家庭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家庭对人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所,而且是一个最重要的场所。接下来,咱们一起看看古代教育家墨子对家庭教育的看法。墨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也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有一天,墨子见到染丝的人时感叹道:在青色中染就是青色,在黄色中染就是黄色。所放入的颜色变了,染丝的颜色就变了。将丝放入五种颜色的染缸染完五次,最后就是五种颜色了。所以染丝不能不慎重啊。教育孩子就如染丝一样,如果孩子是一束洁白的丝,家庭教育就是一道染色程序,并且决定其底色。大家想一想,如果底色染不好染出来的丝还能漂亮吗?大家可想而知。下面我们再看看美国的教育学家是怎么说的。威廉·詹姆斯,美国心理学之父,美国第一位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也是教育学家、美国心理学会的创始人之一。他说:孩子生下来时是一张白纸,而最终这张白纸是否能够被描绘成一幅精美的图画,完全取决于他们的父母。父母是塑造孩子的工程师。未来孩子的竞争是母亲的竞争。所以,父母的教育很关键,家的力量很强大。这股力量运用得当,可以改变一个孩子的人生和未来。接下来我们再看看香港首富李嘉诚对家庭教育是怎么认为的。李嘉诚连续21年蝉联香港首富。他说:任何事业的成功都弥补不了孩子教育的失败。那我要说的是任何事情失败了都可以挽救,唯独孩子教育的失败无法挽救。所以,父母才是孩子的终身施教者和影响者,家庭的力量永远大于学校和社会的力量。举例:借此机会说说我的闺女。她现在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留学。身边的人都很羡慕我。夸我闺女优秀。有的家长就说你们老师会教育孩子,其实我以前和你是一样的,也是以为教育孩子就是学校的事,自从我接触了家庭教育,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这么重要!让我联想到我闺女小时候。闺女小时候多数时间是跟着我奶奶,我奶奶当时80岁,身体很好,因为我上班,我妈活计忙,照顾闺女主要就是我奶奶。我奶奶喜欢看书,在闺女几个月的时候,他爸爸就买了一些看图说话之类的书。奶奶在忙完家务的时候,就读给闺女听,或者说哪些咱们小时候都听过的故事:小闺女拾棉花、小老鼠上灯台等等那些小笑话。我奶奶说弄孩子说三年鬼话,也就是自己和自己说话,因为孩子小还不会回应。我说那就别说了呗。奶奶说“别看他不会应声,她可听着呢,如果你现在不搭理他,她长大就没那么灵巧啦”我半信半疑,不知道奶奶在哪里听来的。后来实践证明了,当闺女大概一周多的时候,也就是刚学说话的时候,那些看图说话的书,自己就可以说了。我记忆犹新的是,看图说成语(恋恋不舍、难兄难弟)。闺女很乖,你给她读书的时候他很安静,你说她就学。我妹妹放学回来就教她读古诗、读儿歌,在两周左右就会背十多首古诗。我还记得有一本书叫《小鹿斑比》,也是一本图画书,闺女就可以看着图把一大段文字一字不落的说出来,那也是两周半左右吧。闺女之所以能走到现在,我觉得和早期教育有很大关系,所以我非常感恩我的奶奶,我觉得我奶奶非常了不起!总结: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所以说,早期教育是决定性的教育,早期教育又是在家庭中的教育,那么是谁担当教育的主体责任呀?(父母、家庭成员)其实,家庭是每个人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对于任何人来说,最浅显、最基础的教育都是通过家庭、特别是通过父母来完成的。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所以说别把教育孩子都推给学校和老师。三、教育没有早晚,只有坚持有的家长可能说,我的孩子大了,现在说这些已经晚了,他改不了了。我告诉你,教育孩子没有早晚,只有坚持。早期教育没跟上,现在你就得多下功夫了,多陪孩子,让孩子找到自信。你的孩子现在才上小学,他的人生还长着呢,怎么会晚呢?你得明白一件事,你要孩子的目的是什么?是让孩子享受这个世界的美好,长大孝顺父母,等你老了有一个安逸的晚年?还是让孩子来受苦受累的,长大啦自己生活没保障,他怎么来孝顺你们。千万要记住教育孩子要不离不弃,没养成好的习惯,就得多下点功夫。四、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当注意哪些细节,怎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茁壮成长。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简单地和大家分享一下:首先说一下父母榜样作用大家都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示范作用就是家庭教育过程中的太阳,榜样示范在家庭教育中的核心就是家长躬行身教,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及其它家庭成员的言传身教会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应该是孩子高尚情操的榜样,崇高人格的榜样,健康生活方式的榜样。而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起到了双标的“榜样”作用。要求孩子早睡,自己却在各种社交软件中游离到深夜;要求孩子在吃饭时不玩手机,不看电视,自己却在饭桌前津津有味的看着电视,或用手机一边看着肥皂剧、一边聊着天等等。咱们家长有这么做的吗?孩子在这种榜样的作用下会怎样呢?他会模仿呀正是这样缺乏榜样力量的教育,导致部分的孩子以父母的言行举止为标榜,学习他们平时生活中不好的习惯,父母不能以身作则。正是父母忽视了是因为自己没有起到带头作用,没有起到示范教育作用,才给了孩子机会去学习这些不好的习惯,希望家长能够在家庭教育中起到真正正能量的“榜样”,在要求孩子做好之前,自己能够要求自己做到那些好习惯。下面咱们一起来看一些案例:看看这些家长是怎样做的(见PPT)总结:智慧的父母一定懂得:要将第一筷子菜夹给长辈,这样,孩子从小学到的是尊重和孝敬长辈,将来走上社会,才会更加受用。很多时候,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印在孩子的脑海里,影响到孩子未来路上的关键选择,最终影响到他们的命运。想要孩子成为什么素养的人,首先咱们家长就得成为什么素养的人。有句话说得好:再好的名校,都比不上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也就是说这些教育学校是给不了的。第二就是要有一个和谐家庭作用。什么是和谐家庭呀?和谐家庭就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互相理解、相互包容。最基本的就是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中国有句古话:在家孝父母不必远烧香,父母是红尘中最大的贵人,正家之道在于正伦理。让孩子懂得伦理之道,懂得人伦和天伦。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内心就种下孝的种子,那么他就会是一个懂得伦理纲常的人,小时候不会叛逆,长大做事不会逾矩。相反,家庭不和谐,夫妻之间经常吵架,婆媳之间经常争吵,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会对孩子造成怎样的影响呀?他的心里能健康吗?所以说有一个和谐的家庭非常重要。第三是父母陪伴作用。陪伴孩子要坚持。坚持每天和孩子交流。有一位教育家说过:“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基本的形式,就是与孩子谈话。我深信世界上好的教育,是在和父母的谈话中不知不觉地获得的。”所以每天都要安排一定的时间和孩子进行一段愉快的亲子时光。可以在饭间、睡前,也可以是接送孩子的路途中,和孩子聊聊学校里的所见所闻、聊一聊他的快乐与烦恼…在交流中,你不但能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思想状况,还能适时进行引导,与孩子同忧愁、共欢乐、同进步、共成长。坚持品德为先。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孩子做学问,先要教会孩子做人,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以身作则,“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首先家长要做到;凡是要求孩子不能做到的,自己坚决不做。经常告诉孩子“师者父母心”,教育孩子听从老师的教诲,在孩子面前经常讲讲老师的良苦用心和辛勤付出,促使孩子对老师具有敬畏之心与感恩之情,这样,老师的要求,孩子就能认真完成。除此之外,还要经常和孩子讲文明礼仪,孩子就会养成待人接物落落大方,有礼貌的习惯……我认为孩子会学习固然重要,但相比起来,让孩子学会做人、做事却是更重要的一点。坚持习惯养成。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咱们从小就要重视孩子习惯的养成。孩子遇到问题,家长及时给与帮助,绝不去敷衍孩子,而是与孩子一起学习、讨论,与孩子同步。每天都这样做,从不要拿忙、累当借口,孩子看你对待学习这么认真,他对学习也不敢松懈了。五、结合学校实际谈谈家长应该怎样做。下面,我再说一说家校沟通这件事。因为我们接手学生,有的是从四年级开始的,有的是从五年级开始的。也就是说有的孩子跟我们三年,有的孩子只跟我们两年,那么在这短短两三年的时间里,你家孩子养成的那些不好的习惯,没有家长的配合,光靠老师能改多少?有的家长就怕老师叫,有的叫了也不来,推三阻四。难道你不明白老师叫你来是为了谁呀?是你家孩子出了问题,老师想和你商量补救孩子的办法,让你配合一下!共同把你家的孩子给管好!我们老师都没有放弃过一个孩子,身为父母,我们能放弃孩子吗?其实最了解孩子的还是家长,如果孩子出了问题,要积极主动的和老师开诚布公的来沟通,不要隐瞒,共同商量教育孩子的办法,来进行补救。只有家长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才是对孩子教育最好的支持。希望会后咱们就行起来。总结:在家庭教育中,教育孩子就要从一点一滴的细节入手,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和习惯,有句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也就是说知识一点一滴的积累的,道理就是这么简单。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分享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明确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希望大家能认识到这一点,不要把对孩子的教育认为只是学校的教育。只有家校共育才能培养出好孩子!六、最后我给大家留一个作业: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