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平面控制测量方法_第1页
地籍平面控制测量方法_第2页
地籍平面控制测量方法_第3页
地籍平面控制测量方法_第4页
地籍平面控制测量方法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籍平面控制测量方法1.1平面控制的基础资料本工程平面控制测量采用2002年国家测绘局第三测绘大队承担的某市市区D级GPS控制测量资料。1.2一、二级导线点的布设2002年国测三队在某市市区所布测的D级GPS点满足下一级控制网的布设,不再布测等级GPS点,直接在此基础上布设一、二级导线点。拟采用以下41个D级GPS点作为一、二级导线的起算点:南城镇:G098、G084、G049、G035;当路:G090、G083、G082、G073、G074、G049;新浦区:G092、G093、G018、G019、G094、G088、G089、G015;猴嘴镇:G005、G004(方向点)、G006、G003(方向点)、2006(I某支2)、G078、G079、G047、G048、G104;连云区:G050、G072、棺材山、G102、G069、G068、G101、G065、G064、G066、4051、G067、G100。一级导线拟布设750点。由于测区为分散的块状,相对独立,一级导线的布设应控制各作业区的测图范围,作业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增设二级导线。1.3选点、埋石及编号一、二级导线点应选在展望良好,利于长久保存和便于发展下一级控制的地方。一、二级导线点均设置永久性标志:一般情况下埋设标石,其规格为12cm(上面宽)×20cm(下底宽)×60cm(高);在水泥铺装路面上用冲击钻钻孔,注水泥沙浆,嵌入10cm(长)×18mm(直径)螺杆作为标志(螺杆中央切割十字作为标志中心),点四周地表刻边长为20cm的方框;当遇沥青铺装路面时,应尽量考虑将点选在路边土质面上,埋设水泥标石,当无法避免时,可埋设螺杆标志。2002年国测三队在某市各乡镇施测1:1000平面图时,已布测了231个一级导线点,未布设二级导线点。为了今后甲方使用成果方便,各作业区将布设的一级导线点接以前点号从Ⅰ250开始到…In,二级导线点号从Ⅱ1开始到…Ⅱn进行统一编定点号,不准重号,可以漏号,但同一作业区内的点号应连号,应在实地点位附近用红色油漆书写点号。1.4观测1.4.1用全站仪进行观测一、二级导线使用全站仪进行观测;用中丝法以单向测定垂直角(与距离观测须同向,用于改平),距离单向观测。边长应进行仪器常数和气象改正。一、二级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附(闭)合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m)测角中误差(″)全长相对闭合差水平角测回数DJ2垂直角测回数DJ2距离测回数Ⅱ级测距中误差(mm)方位角闭合差(″)一级3.6300≤±5≤1/14000232≤±15≤±10二级2.4200≤±8≤1/10000132≤±15±16导线网中结点与高级点间或结点与结点间的长度不应大于附合导线规定长度的0.7倍,相邻边长之比不宜超过1:3;当附合导线长度短于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外业观测使用PC-E500计算机或全站仪电子手簿进行记录,各项观测限差按要求预置于计算机或全站仪内。1.4.2用GPS接收机观测用GPS接收机进行一、二级导线外业数据采集,一般采用快速静态模式,观测时间不少于15分钟,可分别组成网形,每个网中的坐标起算点不少于2个。1.5平差计算:一、二级导线使用经鉴定的测量软件进行严密平差。1.6点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