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晚清的内忧外患与辛亥革命以来的军阀统治+同步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二轮复习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31/0E/wKhkGWYUbVKABHlnAAJoGPZkJM0750.jpg)
![第15课+晚清的内忧外患与辛亥革命以来的军阀统治+同步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二轮复习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31/0E/wKhkGWYUbVKABHlnAAJoGPZkJM07502.jpg)
![第15课+晚清的内忧外患与辛亥革命以来的军阀统治+同步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二轮复习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31/0E/wKhkGWYUbVKABHlnAAJoGPZkJM07503.jpg)
![第15课+晚清的内忧外患与辛亥革命以来的军阀统治+同步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二轮复习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31/0E/wKhkGWYUbVKABHlnAAJoGPZkJM07504.jpg)
![第15课+晚清的内忧外患与辛亥革命以来的军阀统治+同步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二轮复习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31/0E/wKhkGWYUbVKABHlnAAJoGPZkJM075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晚清的内忧外患与辛亥革命以来的军阀统治一、选择题1.(2022·南京、盐城一模)1862年5月,英、法分别派军舰开赴宁波,并威胁要太平军和平退出宁波。太平军的将领黄呈忠立即驳斥:“宁郡何能擅弃!”炮战五小时后,宁波失守。英国和法国海军舰长均被击伤。上述史实表明()A.中外反动势力同恶相济B.国内战争加剧民族矛盾C.太平天国坚持民族立场D.农民运动缺乏斗争策略2.(2023·苏锡常镇一模)《海国图志》刊行之初得到了当时一些文人和官员的赞赏,其中大多数只是为书中展现的万国风土人情所折服,却对该书核心观点“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漠然而视。该现象折射了()A.西方的风土研究比技术更有价值B.学习近代科技不能挽救民族危机C.作者的思想主张危及统治者利益D.封建传统积习太深难以迅速转向3.(2022·常州高三期中)林则徐曾致信英国女王称:“通商已久,众夷良莠不齐,遂有夹带鸦片,诱惑华民,以致毒流各省者……谅贵国王向化倾心,定能谕令众夷,兢兢奉法。但必晓以利害,乃知天朝法度,断不可以不懔遵也。”此举意在()A.借助外交平等维护主权B.禁止中英通商危害经济C.严控鸦片,恪守天朝法度D.批判英国对华武装侵略4.(2023·江苏基地学校4月联考)下图所示为近代中国某一时期的政治形势图(局部),图中信息反映当时()A.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B.边疆安全面临严重危机C.清朝统治行将土崩瓦解D.北洋军阀派系纷争不断5.(2022·徐州高三期中)“自咸丰以前,将相要职,汉人从无居之者。及洪杨之发难也,赛尚阿、琦善皆以大学士为钦差大臣,率八旗精兵以远征,迁延失机,令敌坐大,至是始知旗兵之不可用,而委任汉人之机,乃发于是矣。”材料旨在说明晚清时期()A.八旗精兵腐朽不堪B.政府权力结构变动C.农民起义蓬勃发展D.满汉民族隔阂消失6.(2023·如皋模拟)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在《中东战纪本末》一书中指出:“古者列国分封,当王室多事之秋,犹有勤王之义旅。今旅顺失矣,盛京危矣,辇毂之下,烽烟渐近,而各省大吏唯知自顾封疆。”该传教士认为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清军的海防设施落后B.中央集权弱化C.“东南互保”局面形成D.军事战略失误7.(2023·苏锡常镇二模)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后,清政府一面着手复建绿营,一面充分利用由御史、言官、词臣等组成的清流派靠近中枢,风闻奏事,把持言路。如袒沈(葆桢)压曾(国藩),抑湘扬淮等。其主要目的是()A.解决战时中央权力下移问题B.推动洋务运动有序开展C.集中力量抵抗英法联军入侵D.打压汉族地主武装力量8.下表所示的内容反映出()清末外债结欠额(单位:千元美元)1902年1911年铁路借款37620167878财政借款246780220196庚子赔款696532588630合计(不包括庚子赔款)284400388074合计(包括庚子赔款)980932976704——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陷入困境B.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C.清末新政经济成效不够显著D.近代交通事业获得一定发展9.(2023·扬州调研)某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期间,命督抚廷臣保举人才开始成为光绪帝择用小臣的特殊方法。“明定国是”诏书颁布后,被保举者超过百人,光绪帝几乎全部下令召见。由此可知,光绪帝此举意在()A.废除科举取士制度B.加强君权推行变法C.促使中央权力下移D.消除帝后两派矛盾10.(2023·苏州高三期末)1881年夏,大清驻美副公使容闳给留美幼童带去了出洋局停办、尽撤回国的坏消息。有人回忆当时的情景说:“命令下达,对幼童言乃一忧伤之日,大多数再过一两年即可毕业,中途荒废学业,令人悲愤异常。”这反映出()A.中国国内政局动荡B.清廷保守势力强大C.国人求学之路艰辛D.中美关系急剧恶化11.(2023·盐城三模)章太炎曾是鼓吹“排满”最激烈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但他于武昌起义当日即致书满族留日学生,对自己昔日过激的言论深表歉意,同时表示清廷被推翻之后,“君等满族,亦是中国人民,农商之业,任所欲为,选举之权,一切平等,优游共和政体之中,其乐何似”。章太炎民族观的转变()A.消除了满汉民族的隔阂B.适应了革命斗争的需要C.引发了武装起义的浪潮D.反映了民族意识的萌发12.(2023·扬州中学模拟)南京临时政府实行“平和主义”外交政策,明确宣布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所借之外债”“所让与各国国家、各国之个人种种权利”继续有效。这表明南京临时政府()A.继承清政府外交政策B.急于扩大统治基础C.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D.对现实的必要妥协二、非选择题13.(2023·南京、盐城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姚莹(1785—1853年),字石甫,安徽桐城人。他抨击参加科举的文人“读书惟知进取之事,不通大义,不法古人”,书院课业应“讲求道义、敦崇实学”,“切于人伦之用”。姚莹曾在福建、台湾等地做官,在任台湾兵备道期间,率领台湾军民抵抗英军的侵略。他两次奉旨担任藏差,并根据亲身经历著成《康輶纪行》《东槎纪略》等考察类纪实著作,他在书中指出“英国居西北方海中……本国虽不甚大,人精巧,善治器械”“彼日夕探习者已数十年,无不知之,而吾中国曾无一人焉,留心海外事者,不待兵革之交,而胜负之数,已皎然者矣”“冀雪中国之耻,重边海之防”“士卒要寒能赤体,暑可重衣”等。姚莹一直致力于寻找振兴国家之策,是具有时代特色的进步思想家。——施立业《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姚莹卷》(1)据材料,概括姚莹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时代因素。(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姚莹“考察类纪实著作”在当时产生的影响。归纳以姚莹为代表的近代进步思想家的可贵品质。1.C解析:据材料可知,太平军拒绝退出宁波,并为了保卫宁波与英法联军激战,这说明太平天国反对外国入侵,坚持民族立场,故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排除A项;B项说法因果颠倒,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了太平天国坚持民族立场的行为,并非体现其缺乏斗争策略,排除D项。2.D解析:据材料“大多数只是为书中展现的万国风土人情所折服,却对该书核心观点‘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漠然而视”可知,在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时,大多数人却对“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漠然而视,这说明人们仍怀有“骄傲自大、天朝上国”的心态,封建传统积习太深,故D项正确。3.C解析:据材料“谅贵国王向化倾心,定能谕令众夷,兢兢奉法。但必晓以利害,乃知天朝法度,断不可以不懔遵也”可知,林则徐要求英国女王让其臣民遵守中国的法律,不要私贩鸦片,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国家主权,排除A项;林则徐并不反对中英通商,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鸦片,未涉及武装侵略,排除D项。4.C解析:据地图中“武昌起义地点”可知,这是武昌起义后的革命形势,表明当时清朝统治即将土崩瓦解,故C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中,湘淮系官僚集团崛起,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边疆安全面临严重危机,排除B项;1916年袁世凯去世之后,北洋军阀派系纷争不断,排除D项。5.B解析:据材料可知,洪秀全、杨秀清起义时,赛尚阿、琦善为钦差大臣,率八旗精兵远征,但贻误战机,使太平军势力发展壮大,此时朝廷才知八旗兵战斗力差、难堪大任,因此委任汉族地主官员发展地方团练,这有利于汉族地主官员的崛起,说明晚清时期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动,B项正确;材料强调委任汉族地主官员的影响,而不是强调八旗精兵腐朽不堪,排除A项;农民起义蓬勃发展并非材料主旨,排除C项;在晚清时期,满汉民族隔阂并没有消失,排除D项。6.B解析:据材料“今旅顺失矣,盛京危矣,辇毂之下,烽烟渐近,而各省大吏唯知自顾封疆”可知,这场战争是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该传教士认为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各省长官没有积极拱卫中央,这体现出清朝中央集权弱化,故B项正确。7.A解析:据材料“清政府一面着手复建绿营,一面充分利用由御史、言官、词臣等组成的清流派靠近中枢,风闻奏事,把持言路”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清政府为挽救统治,依靠曾国藩的湘军镇压太平军,在人事、财政方面给予巨大支持,造成权力下移,因此,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后,清政府裁撤湘军、复建绿营军,同时打压以曾国藩为代表的地方势力,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威,故A项正确;材料与洋务运动无关,排除B项;清政府打压曾国藩、抑制湘军集团的做法无法体现集中力量对抗英法联军,排除C项;据材料“袒沈(葆桢)压曾(国藩),抑湘扬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湘淮系都属于汉族地主武装力量,因此,“打压汉族地主武装力量”说法错误,排除D项。8.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1年清末新政开始;据表格中数据可知,1911年清政府的铁路借款增加了几倍,财政借款也只是稍有减少,这说明新政挽救统治危机的效果并不明显,故C项正确;清末新政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A项;一战期间(1914—1918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近代交通事业获得一定发展,排除D项。9.B解析:据材料“被保举者超过百人,光绪帝几乎全部下令召见”可知,在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通过保举人才的方式,选拔官员,增加变法革新的力量,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并未废除科举制,排除A项;统治者的主观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君主专制,排除C项;光绪帝此举是为加强君权,应对强大的后党力量,而不是消除帝后矛盾,排除D项。10.B解析:据材料“留美幼童……尽撤回国的坏消息……中途荒废学业”可知,清政府内部部分人认为留洋学生忘本、难成气候,不足以为国所用,迫使原本即将毕业的幼童学业荒废,这是对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向西方学习”不认可的表现,体现了清政府保守势力的强大,故B项正确。11.B解析:据材料可知,“章太炎曾是鼓吹‘排满’最激烈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但在武昌起义之时,他表示“君等满族,亦是中国人民”,其目的是适应革命斗争的需要,团结满人推翻清政府统治,故B项正确;“消除”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章太炎的言论有利于联合满人推翻清政府,但“引发了武装起义的浪潮”夸大了其影响,排除C项;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民族意识开始萌发,排除D项。12.D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为获得列强对南京临时政府的承认和支持,也为当时中华民国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宣布清政府与列强缔结的条约、清政府所借外债、清政府“让与各国国家、各国之个人种种权利”继续有效,这表明南京临时政府为获得列强的承认和支持对现实做了必要的妥协,故D项正确。13.(1)主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装卸机械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式
- 2025年上海高级商场物业管理续签合同协议
- 2025年胶片型相机、CCD相机、红外相机、恒星相机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板
- 2025年劳动合同法续约条件规定
- 优化农业产业供应链的合同范例2025年
- 2025年设备租赁展示合同范本
- 2025年公共交通广告安装服务协议
- 2025年上海技术顾问合同
- 2025年建筑项目材料采购申请及供销协议
- 2025年二手房产交易定金给付合同协议样本
- 《医疗废物等离子体集中处理处置工程技术规范(报批稿)》编制说明
-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阅读总24篇(附答案)
- 视频监控系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食堂食材配送采购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全国助残日关注残疾人主题班会课件
- 工会工作制度汇编
- 液压动力元件-柱塞泵课件讲解
- 2022年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 食管早癌的内镜诊断
- 人体解剖学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