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1页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2页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3页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4页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发现:新航路开辟拓宽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加强了各文明之间的联系,使世界初步连成一体。物种交换: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世界各地人口的迁移和物种的大交流,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血火征程:新航路开辟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殖民侵略,中断了非洲和美洲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西欧早期资本主义国家则通过血与火的掠夺积累了原始资本。曙光初现:西欧国家通过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掠夺,使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发展。连成一体: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殖民体系逐步形成。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目标导航课程标准素养解读核心概念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唯物史观: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理解其必然性。时空观念:利用地图,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航线。历史解释:了解航海家的事迹,正确看待航海家的航海活动。资本主义萌芽《马可·波罗行纪》地理大发现时空坐标知识点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学生用书(第27-28页)]动因历史伊比利亚半岛居民的航海传统经济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社会《马可·波罗行纪》对东方的宣传,激发了西方人对东方的向往思想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精神西欧人希望通过向海外扩张来传播基督教直接奥斯曼帝国威胁东西方传统商路的安全条件政治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积极支持海上探险活动科技造船、航海技术和地理知识的进步问题思考阅读教材“史料阅读”与图片“明朝的罗盘”,思考中国与新航路开辟有何联系。提示《马可·波罗行纪》介绍了东方高度发展的文明,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世界的向往,使得亚洲成为新航路开辟的主要目的地;中国的罗盘传入西方后,被广泛应用于航海,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主题一时代的召唤——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家国情怀“新航路开辟”称谓的使用材料对“新航路开辟”的研究由来已久,对这一历史现象也存在“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大航海时代”等称谓。很长时间内,我国的教科书都使用欧洲通行的“地理大发现”。但一些学者认为,“地理大发现”重点强调欧洲人对未知大陆的发现,而那些大陆已经存在,因此带有“欧洲中心论”的色彩。目前,国内学术界多使用“新航路的开辟”“大航海时代”称呼这一历史现象。解读“地理大发现”蕴含了较强的“欧洲中心论”的色彩,而“新航路开辟”这一概念就比较客观、持中。史料探究西欧大航海的兴起材料16世纪的西欧是新兴资产阶级遍历世界的游侠时代。“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然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因此,九死一生的险途,遏不住炽热的黄金渴望。西欧社会各式各样的亡命之徒,漂洋过海,纷纷涌向新世界。甚至连妇女和儿童也敢冒风涛之险,趋之若鹜。其中贫穷破落而又贪婪残忍的骑士小贵族是这些人群的中坚。富商大贾和新兴资产者常常是远洋航行的资助者,罗马教皇也参与了西葡两国瓜分世界条约的签订。西方航海者们乃是时代的产儿,在时代精神的鼓舞下,他们渴望机遇,辗转求告,最后与君主签署协定,扬帆远航,这既有实施王命的重任,又具有分成占有所得财富、谋取个人利益的权利。——摘编自李隆庆《十五至十六世纪中西航海不同结局的原因初探》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中的“时代精神”有哪些表现?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表现:商品经济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追逐经济利益;人文主义鼓励发财、冒险;传播基督教的需求;封建王权的扩张。深化拓展唯物史观——新航路开辟的主客观条件(1)客观条件①造船和航海技术、绘制地图技术的进步。②中国指南针的传入。③地圆学说的提出。(2)主观条件:西班牙和葡萄牙统治者的大力支持。①两国都是欧洲大西洋沿岸国家。②两国都重视航海事业,掌握先进的航海技术。③两国人民传播宗教的热情都很强烈。④两国都完成了统一,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方便利用国家力量支持探险活动。(2023·红河高一期中)有学者指出: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而它一旦起飞,必将扫清海路,不可阻挡地向全球扩张。该学者意在说明新航路的开辟()A.推动世界经济腾飞B.个人因素起了主导作用C.具有历史的必然性D.促进了世界联系的加强答案C解析该学者认为西方社会已经发展到临界点,新航路的开辟是欧洲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C项正确;新航路开辟推动西方经济的发展,西方列强对世界其他地区进行了殖民压迫和剥削,排除A项;“主导作用”说法错误,个人因素只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之一,排除B项;材料主要说明新航路开辟的动因,没有提到对世界的影响,排除D项。知识点二新航路的开辟[学生用书(第28-29页)]时间航海家成就1487年迪亚士绕过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到达非洲东海岸1492年哥伦布向西航行到达美洲,开辟了从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1497—1498年达·伽马绕过好望角,驶达印度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图解历史巧记新航路开辟主题二破风斩浪——新航路的开辟名家论史新航路开辟的性质材料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对香料和黄金贪欲的推动下创造了征服海洋的奇迹。西、葡开辟新航路是封建贪欲恶性膨胀的结果,所以一开始就决定了其实质是一种海盗式的封建性掠夺活动,始终是与海盗式的掠夺交织在一起的。——摘编自张黎夫《试析西、葡积极开辟新航路的原因和条件——兼论西、葡新航路开辟的性质》解读西班牙和葡萄牙开辟新航路的行为实际上是海盗式的封建性掠夺活动,最终也没有促使两国率先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史料探究材料在伊比利亚半岛,历时8个世纪之久的再征服运动到15世纪逐渐结束。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后完成了政治统一进程,建立起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具有相当雄厚的物质力量和必要的组织能力。封建国家为了扩大贸易,增加财源,进而发动海外掠夺,对开辟新航路予以必要的支持,提供了重要条件。——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下册)根据材料概括新航路开辟首先开始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原因。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原因:国家统一,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物质力量雄厚;扩大贸易和增加财源的需要。深化拓展历史解释——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不同郑和下西洋新航路开辟经济基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商品经济发展迅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目的主要是政治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寻找奇珍异宝主要是经济目的:获取东方商品,掠夺黄金等财富,传播基督教方式进行朝贡贸易,以和平友好交往为主要方式以武力掠夺为主要方式性质政治行为:封建制度下的政治活动经济行为:资本主义的海外扩张与殖民掠夺(2023·哈尔滨高一期中)传统观念认为,达·伽马首航利润是全部航行成本的60倍。而现今很多学者对此提出疑问,通过去掉远航成本和船员船只的损失、史料查证并比较当时各地商品价格,认为实际利润可能只有航行成本的6倍。研究的变化表明()A.旧有历史研究成果没有任何价值B.大众的认知水平总是错误的C.达·伽马贪图名誉谎报利润可耻D.史论因时代不同而有所变化答案D解析传统观念认为,达·伽马首航利润是全部航行成本的60倍,而现今研究说明其实际利润可能只有航行成本的6倍,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历史有新的认识,D项正确;A、B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原来的利润与成本关系的说法来源于传统史论,而不是达·伽马的谎报,排除C项。知识点三其他航路的开辟[学生用书(第29页)]1.概况时间国家人物航海探索1497年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了纽芬兰岛16世纪法国卡蒂埃到达拉布拉多半岛16世纪荷兰巴伦支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留下了详细的航行记录和准确的航海图1578年英国德雷克到达美洲南端的合恩角17世纪初英国哈得逊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17世纪俄罗斯-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1642—1643年荷兰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时,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2.意义(1)进一步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2)在主要航线之外,开辟了众多重要的新航线。(3)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问题思考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西北欧国家自然妒忌西班牙和葡萄牙……然而,它们长久地忍住不去侵犯这些帝国的活动范围,这不是出于对教皇训令的尊重,而是因为害怕伊比利亚的势力。”分析西北欧国家妒忌西葡的原因,说明北欧国家为此采取了什么措施?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原因:西班牙和葡萄牙率先开辟新航路和殖民扩张,获利丰厚。措施:转向超出伊比利亚人活动范围的北大西洋,开辟了连接欧洲和美洲的北大西洋高纬度航路。(2023·本溪高一期中)南极和亚南极地名命名始于1775年,英国人詹姆斯·库克发现了南乔治亚群岛,并以乔治三世国王的名字命名,此后,英国又陆续为五千多个南极地理实体命名。法国、俄罗斯、挪威等也进行了大量的命名活动。材料侧面反映了()A.全球航路的激烈争夺B.欧洲探险的杰出贡献C.航海技术的日益进步D.南极大陆的特殊价值答案A解析西方国家在南极和亚南极进行航行探险,并争相命名,宣示占领,侧面说明全球航路的激烈争夺,A项正确;欧洲的航行不仅给世界带来积极影响,还有对其他地区的破坏,所以材料不能反映欧洲探险的杰出贡献,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详细介绍航海技术的发展状况以及南极大陆的特殊价值,排除C、D项。知识体系学科术语1.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是历史的必然趋势。2.航海家达·伽马、哥伦布分别开辟了从欧洲到达印度和美洲的航线,麦哲伦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3.欧洲人继续进行海上探险,开辟了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海上航线。百家争鸣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因传统商路被阻,西欧人才寻求新航路”的观点至今流行。但当时奥斯曼帝国正在崛起,葡萄牙人也尝试探险;葡萄牙人到达印度时,奥斯曼人尚未控制东地中海的埃及和叙利亚。葡萄牙人在西非的成功掠夺助长了贪欲,他们不愿通过正常商业手段而是通过掠夺获取财富,因此有意避开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保持的地中海贸易秩序。“奥斯曼人阻断商路”之说源于西欧人对“奥斯曼威胁”的夸大,舆论制造者是后来的欧洲殖民者而非早期的殖民者。解读传统观点认为西欧开辟新航路的原因之一是传统商路受阻;现代观点认为西欧开辟新航路的目的之一是暴力掠夺财富,西欧殖民者夸大了奥斯曼帝国对商路的阻碍作用。深化拓展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1)由于欧洲人用白银购买亚洲的商品,白银大量流入亚洲,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也刺激了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2)西方殖民者侵扰中国的东南沿海,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这也是明清时期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主要原因之一。(3)西方传教士东来,在传教的同时,也在一定范围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文化等。感悟与思考记录点滴心得培育历史学科素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时精练1.(2023·本溪高一期中)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积极支持海上探险活动。他们渴望得到黄金,也渴望得到东方的香料。与同时代的基督徒一样,他们相信耶稣基督将在不久后重返人间。因此,他们要找到尽可能多的灵魂,将他们带入基督教会。材料可以说明新航路开辟()A.取决于王室的态度 B.具有复杂的动因C.受到基督教会支持 D.源于贸易的需求答案B解析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既渴望得到东方的黄金与香料,又希望传播基督教,因此积极支持海上探险活动,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具有复杂的动因,B项正确;“取决于”一词夸大了王室的作用,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基督教会对新航路开辟的态度,排除C项;贸易的需求只是众多原因之一,排除D项。2.(2023·临沂高一期中)14-16世纪是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个“发现”指的是新航路的开辟。下图《通途变天堑》表明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通途变天堑》A.奥斯曼帝国占领传统商路B.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货币黄金C.西欧各国商品经济迅速发展D.通过对外扩张来传播基督教答案A解析根据图片标题“通途变天堑”并结合所学可知,奥斯曼帝国的扩张威胁东西方传统商路的安全,造成传统商路受阻,成为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A项正确。3.(2023·运城高一期中)“16世纪早期和中期的几十年间,欧洲人消费的胡椒和香料只有一半是葡萄牙商船运来的,其余的是通过红海到开罗,再到地中海的商路运来的,这是葡萄牙势力从来无法染指的路线。”材料反映出()A.地中海贸易仍具有绝对优越性B.葡萄牙垄断了东西方贸易商路C.贸易中心已转移到大西洋沿岸D.传统商路依旧发挥着重要作用答案D解析16世纪早期和中期,欧洲人消费的胡椒和香料依然有一半是传统商路运来,说明虽然新航路已经开辟,但传统的商路在沟通东西方贸易方面,仍旧发挥着重要作用,D项正确;新航路开辟后,地中海贸易的绝对优势已经不存在,排除A项;“葡萄牙势力从来无法染指”说明葡萄牙没有垄断东西方贸易商路,排除B项;材料意在强调传统商路的作用,没有说明大西洋沿岸的贸易中心地位,排除C项。4.(2023·保定高一期中)下表所示为葡萄牙人早期在大西洋开展的航海活动。这些活动()时间活动1446年商船蜂拥前往北纬9度附近的几内亚,带回了大量黄金1472年越过几内亚以南的贝宁湾,西非的一些著名海岸如象牙海岸、黄金海岸等在此时得名1475年到达南纬4度的西非加蓬洛佩斯角A.说明大西洋成为欧洲贸易中心B.论证了“地圆学说”的科学性C.为迪亚士的远洋航行积累经验D.开启了欧非之间的直接联系答案C解析1446-1475年,葡萄牙人的这些航海活动都是在西非海岸进行的,是对欧洲到非洲航线的探险活动,为15世纪末迪亚士的远洋航行积累了经验,C项正确;大西洋成为欧洲贸易中心是在新航路开辟后,排除A项;证明“地圆学说”科学性的是麦哲伦船队的全球航行,排除B项;欧非两洲在古代就有直接联系,排除D项。5.(2023·成都高一期中)下图是一组以哥伦布为主题的纪念邮票。此邮票发行意在纪念哥伦布()A.揭开了新航路的序幕B.证明了地圆学说C.建立了欧美之间的联系D.开辟了三角贸易答案C解析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从西班牙出发,经大西洋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发现了美洲大陆的存在,建立了欧美之间的联系,C项正确;1487年迪亚士发现了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揭开了新航路的序幕,排除A项;麦哲伦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排除B项;三角贸易是在新航路开辟后,排除D项。6.(2023·湖州高一期中)在菲律宾的马克塔岛,有一块关于某位航海家的双面碑。碑文正面记载着当地一位勇士在这里打退了入侵者,并且杀死了他们的首领,碑文背面记载着这位航海家的伟大功绩。由此推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这位航海家是麦哲伦,得到葡萄牙王室支持进行的航行B.这位航海家的航行使得西方“地圆说”开始出现C.这位航海家的航行带来的影响具有两面性D.这位航海家的航行彰显了人的力量,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的兴起答案C解析据材料和所学可知,麦哲伦被菲律宾人认为是殖民入侵者而被杀,后来其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碑文反映出麦哲伦航行带来的影响具有两面性,C项正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由西班牙王室支持,排除A项;“地圆说”在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之前就已经出现,排除B项;文艺复兴兴起于14世纪,早于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排除D项。7.(2023·孝感高一期中)1498年达·伽马的船队到达了印度西南海岸的中心港口——卡里库特港。当地居民问他们:“你们为什么要远离故乡到这里来呢?”他们答复:“我们来找香料、宝石。”达·伽马的远洋航行()A.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B.丰富了欧洲人的生活C.促使欧洲出现价格革命D.促进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相互融合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达·伽马的远洋航行是为了寻找香料、宝石,这些东西丰富了欧洲人的社会生活,B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后大量的黄金、白银流入欧洲,导致物价上涨,出现价格革命,排除C项;此时欧洲还没有发生工业革命,排除D项。8.(2023·顺义高一期中)史料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基础。下列可以用来研究“新航路开辟”的原始史料是()A.《哥伦布航海日记》B.影视剧《麦哲伦环球历险记》C.《全球通史》D.连环画《哥伦布》答案A解析《哥伦布航海日记》作为亲历者的记录,是研究新航路开辟的原始史料,A项正确;影视剧是经过后人加工的艺术作品,不是研究历史问题的原始史料,排除B项;《全球通史》属于历史文献,是二手史料,并非原始史料,排除C项;连环画《哥伦布》是后人的描述,不能当作研究新航路开辟的原始史料,排除D项。9.(2023·唐山高一期中)下表所示是哈得逊的航海路线。由此可知()时间具体路线1607年5月格陵兰岛东岸→哈得逊地→斯匹次卑尔根→鲸湾→哈克里特岬角北部1609年4月泰晤士河→冰岛→格陵兰岛东→哈得逊海峡→拉布拉多海岸→纽芬兰大渔场→哈得逊河A.哈得逊发现了北美的纽芬兰岛B.北大西洋高纬度航路得到进一步探索C.黑奴贸易推动英国港口的繁荣D.英国占据当时世界最有利的通商路线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7世纪初,效力于荷兰的英国人哈得逊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说明北大西洋高纬度航路得到进一步探索,B项正确;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了纽芬兰岛,排除A项;黑奴贸易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哈得逊是效力于荷兰的英国人,他的航海路线与英国是否占据当时世界最有利的通商路线无关,排除D项。10.(2023·临沂高一期中)不同时代的世界地图直观地揭示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如图变化()贝海姆1492年图丹维尔1761年图A.根源于全球地理大发现B.反映世界联系逐步加强C.反映世界市场最终形成D.体现了科技革命的作用答案B解析据图示信息可知,1492年之后,人们描绘的地图越来越准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项。11.(2023·葫芦岛高一阶段练习)1500年以前,意大利商人的活动范围极少越过黑海沿岸地区,而同期的阿拉伯商人、印度商人和中国商人能够在几乎整个亚洲地区畅行无阻地进行贸易活动,这一反差易导致()A.阿拉伯帝国商业利益受损B.亚洲商品在欧洲价格高昂C.中东国家急于探寻新商路D.海上丝绸之路向西方延伸答案B解析意大利商人的活动范围主要在地中海沿岸,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东西方之间贸易的规模,使得亚洲商品在欧洲数量相对较少,价格较高,B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阿拉伯商人利益受损,且阿拉伯帝国灭亡的时间是13世纪,排除A项;中东国家并没有探寻新商路的要求,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海上丝绸之路向西方延伸,排除D项。12.(2023·连云港高一期中)一位历史学家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材料意在强调()A.企业家们真正开辟了新航路B.企业家为新航路提供了财力支持C.企业家是“寻金热”主要人物D.新航路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动因答案D解析作者旨在强调企业家们获取海外财富的需求对新航路开辟的推动作用,说明新航路的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动因,D项正确;开辟新航路的是航海家,排除A项;材料意在强调企业家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推动作用,并不是强调企业家直接提供了资金支持,排除B项;材料意在强调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动因,而不是企业家的身份和地位,排除C项。13.马克思说:“航海业是确定的资产阶级的行业,它把自己的反封建性质也烙印到了现代的一切舰队上了。”马克思意在说明,新航路开辟()A.推动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B.适应了资产阶级的要求C.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D.造成封建制度完全解体答案B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因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新兴资产阶级急需获取金银财富,因此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舰队具有反封建性质,适应了资产阶级发展的需求,故选B项。14.哥伦布曾向葡萄牙王室提出向西航行到达印度的方案,遭到王室的拒绝。学生在讨论王室拒绝的原因时提出以下四个观点,其中较为合理的是()甲:王室在转口贸易中可获得高额利润乙:向东前往印度已经取得重大突破丙:在此之前的迪亚士已经驶达印度丁:达·伽马航行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A.甲B.乙C.丙D.丁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迪亚士率船队绕过好望角到达非洲东海岸,向东前往印度取得了重大突破,故哥伦布提出向西航行到达印度的方案可能会遭到王室拒绝,B项正确。15.(2023·南阳高一期中)伴随着伊比利亚人的流动,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