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册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册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册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册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册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历史

一、选择题

i.战国时,有思想家指出:“国有礼有乐,有《诗》有《书》,有善有修,有孝有悌,有廉有辩。国有十

者,上无使战,必削至亡;国无十者,上有使战,必兴至王……国用《诗》、《书》、礼、乐、孝、悌、

善、修治者,敌至必削国,不至必贫困。由此可知,该思想家主张()

A.建立礼乐社会B.严格控制臣民

C.讲究师出有名D.实行军功爵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战国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思想家认为,如果国家遵从儒家的礼乐教化,国家就会

贫弱,可见,其反对德治、仁政,推崇法家思想,主张加强对臣民的控制,使臣民听从君主的命令,B项

正确;建立礼乐社会是儒学的内容,材料的主旨是反儒,排除A项;材料的主旨不是师出有名,而是控制

臣民,C项对材料主旨理解错误,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军功爵制这种选官制度,排除D项。故选B

项。

2.如表为北魏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四位膏腴子弟降等拜谒的情况。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世资均理论起起家官资料出

人物家世背景起家官

值家品处

祖、父皆一品公太子舍

穆绍一品五品七品汇编282

爵人

杨元祖一品公爵,父太学博

一品五品八品墨志174

让一品仪同三司士

曾祖、祖皆一品

李挺公爵,父二品侯一品五品奉朝请六品疏证350

祖、父皆二品侯

王偃二品五品奉朝请六品汇编354

A.经济发展冲击了士庶界限B.九品中正制开始走向没落

C.身份固化阻碍了社会进步D.凭君臣之义易获晋升捷径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北魏(中国)。从材料中可看出,北魏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四位膏腴子弟按照家世理论上起家的官

品最低为五品,但是实际上的起家官品却是六品或七品,即出现了降等做官的现象,结合表格中的六品、

七品官的特征:太子舍人辅佐太子(未来的君主),太学博士可供皇帝咨询,“奉朝请”是定时参加朝会

的御前显要官职,这些官职虽官品不高,但地位显要,日后更易获得政治提升,因此士族莫不趋之若鹫,

故题干反映的是这些官品凭借君臣亲近关系更容易获得政治上的升迁,这是做官的一条捷径,D项正确;

题干中涉及的是士族子弟实际的起家官品与理论上存在降等的现象,但未涉及经济发展与士庶界限的关

系,排除A项;士族子弟的起家官品降等不代表九品中正制走向没落,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是士族降等

做官的现象,并未涉及士族身份阻碍了社会进步,排除C项。故选D项。

3.面对新冠病毒疫情,进食方式也成了一个公众关注的卫生话题。溯源中国人传统的餐饮习惯,经历了从

分餐到会食聚餐的历史过程。在宋代,传统的分餐制逐渐被“同桌群聚,同盘而食”的会食制取代,会食

聚餐满足了亲朋联谊、商业联系、官场交往等各类需求。这一转变反映出宋代()

A.新型义利观冲击了传统的礼制B.坊市制度瓦解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C.商业发展引领饮食习俗新风尚D.商品经济发展和等级观念逐渐淡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宋代(中国)。据本题材料“在宋代,传统的分餐制逐渐被'同桌群聚,同盘而食’的会食制取

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受社会发展的影响,打破了传统的分餐制,出现“同桌群聚,同盘而

食”的现象,这显然体现了宋代社会流动性的加强和门第观念淡化,D项正确;材料与新型的义利观无

关,排除A项;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坊市制度瓦解,排除B项;商业发展只是材料内容的一个方面,不能

以偏概全,排除C项。故选D项。

4.康熙朝“历算第一名家”梅文鼎曾写道:“伏读御制《三角形论》,谓古人历法流传西土,彼土之人习

而加超喜。大语煌煌,可息诸家聚讼。……至哉圣人之言,可以为治历之金科玉律矣。”这上要反映

A.西方学术源自中国B.民族自我中心主义

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D.专制皇权钳制思想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至哉圣人之言,可以为治历之金科玉律矣。”体现了专制皇权钳制人们的思想,D项

正确;材料体现不出西方学术源自中国,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民族自我中心主义,排除B项;中华文

化博大精深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5.1857年底,英法联军占领广州,清廷未派援军收复,反而将大批军队集结于南京周围。1858年5月,英

法舰队列阵于大沽口外,相对峙的清军约1万人,援军不过6000人。大量军队驻扎于江南、江北大营。清

军的军事部署说明

A.对英作战指挥方针失误B.保留了落后的外交观念

C.阶级属性决定战争策略D.与英存在较大军事差距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清政府在对外战争中的军事力量投入远远小于对内镇压农民起义的军事力量投入,

这是由于阶级本质决定的,故选C项;这不是指挥层面的,A项没有回答到本质问题,排除A项;落后的

外交观念没有表现出来,排除B项;与英国军事实力没有显示直接的对比,排除D项。

6.时人指出:“天下强邻虎视,中土已成积弱之形,人心激愤久矣。”义和团在山东兴起后,“所至之

处,人多赢粮景从,父兄莫可拴束,妻子不能阻挽”。这说明()

A.朝廷对反侵略的默许B.扶清灭洋的积极影响

C.列强侵华手段变化D.国人民族意识的迸发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

空是义和团运动时期(中国)。依据材料“天下强邻虎视,中土已成积弱之形,人心激愤久矣”“义和团在山

东兴起后,所至之处,人多赢粮景从,父兄莫可拴束,妻子不能阻挽”可知,反映的是列强侵略使得民族

危机加深,引起了人民的不满,义和团兴起后,得出了当地人民的支持。结合所学可知,义和团运动是一

场反帝爱国运动,得到当地人民的支持,说明民族危机激发了国人的民族意识,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

清政府的态度,无法得出朝廷对反侵略的默许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只是反映了反帝要求,即“灭洋”,

无法体现“扶清”,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列强侵华方式,排除C项。故选D项。

7.近代某思想家在1903年的一封公开信中说:“吾日不可立宪,长素犹日不可革命也。则应之曰:‘人

心之智慧,自竞争而后发生,今日之民智,不必恃他事以开之,而但恃革命以开之。’”这封公开信

()

A.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治纲领B.提出了建立民主共和国的方案

C.强调了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性D.系统批判了资产阶级改良思想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03年"“'吾曰不可立宪,长素(康有为号长素)犹曰不可革命也"'今日之

民智,不必恃他事以开之,而但恃革命以开之'”可知该思想家反对君主立宪,主张暴力革命来启迪民众

的智慧。结合所学,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成为洋人的统治工具,清政府统治岌岌可危,革

命党人不断地发动起义,传播革命思想。因此,这封信系统批判了资产阶级改良思想,D项正确;1905年

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治纲领,排除A项;三民主义中提出了建立民主共和国的方

案,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国民素质重要性,排除C项。故选D项。

8.有学者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分为官督商办时代、外人兴业时代、国人兴业时代和自觉的发展期四个阶

段。其中“自觉的发展期”是指()

A.洋务运动时期B.甲午战争后

C.清末新政时期D.辛亥革命后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

“有学者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分为官督商办时代、外人兴业时代、国人兴业时代和自觉的发展期四个阶

段”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定的障碍,近代中国工业

进入了“自觉的发展期”,D项正确;洋务运动时期是官督商办时代,排除A项;《马关条约》的签订,允

许在华投资设厂,进入外人兴业时代,排除B项;清末新政时期是国人兴业时代,排除C项。故选D

项。

9.1920年9月至1922年年初,我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与无政府主义者展开了激烈论战。如表所示为他们对

推翻资本主义后的社会设想的主要观点对比。由此可知,这场论战()

争论

无政府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

焦点

政治

反对一切强权和国家的束缚社会主义阶段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制度

个人取消一切束缚,实现个人的社会的个人“绝对自由''是根本不存在的,自

权利绝对自由由是相对的

只有依靠集中统一领导,才能使各地方各

经济反对生产方式集中化,主张

职业的生产保持均衡,在社会主义阶段只能

建设立足基层的平均分配与和谐

实行“按劳分配”

A.带有强烈的爱国和救亡色彩B.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方向

C.有利于科学社会主义的传播D.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内部分歧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马克思主义者与无政府主义者论战,对推翻资本主义之后

的社会提出了自己的设想,批驳了无政府主义者绝对自由的观点,通过这次论战,马克思主义者对于阶级

斗争学说、国家学说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有利于科学社会主义的传播,C项正确;这次论战是为了改造

中国,带有爱国和救亡色彩,但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A项;据所学,在十月革命以后,进步的青年知识

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力量,学习的方向逐渐地由传播西方的思想到学习马克思主义,因此改变了新文化

运动的方向和性质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排除B项;这场论战开始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故反映的不

是中国共产党的内部分歧,排除D项。故选C项。

10.如图所示分别为1903年、1929年国内画报刊载的夫妻合照漫画。这一变化体现了()

A.受新式服装的影响B.社会阶级观念淡化

C.男尊女卑观念松动D.共和理念深入人心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材料中

的夫妻合照,1903年男坐女站,1929年女坐男站,反映了男尊女卑观念松动,C项正确。服装的变化只是

表象,不属于本质,排除A项;材料都是夫妻合照,无法体现社会阶级,排除B项;共和理念属于政治思

想,而材料主旨是社会观念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C项。

11.1932年江西省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要求在苏区彻底废除包括缠足在内的“一切封建遗物

及封建制度”。同年,宁都县委制定的《妇女运动工作计划》指出,缠足者“不能参加很多重要的革命工

作”,因此“使每一个妇女不能绑脚,已经绑了脚的实行放脚”。这些要求()

A.顺应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需求B.促使工农民主政权日益巩固

C.旨在扩大革命统一战线的规模D.导致女性社会地位空前提高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1932年的

苏区。根据材料“苏区彻底废除包括缠足在内的'一切封建遗物及封建制度'。使每一个妇女不能绑

脚,已经绑了脚的实行放脚”可知,废止缠足属于反封建斗争的表现,顺应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需求,A

项正确;土地革命有助于工农民主政权的巩固。材料未涉及工农民主政权日益巩固的相关信息,与题意不

符,排除B项;革命统一战线发生在国民革命时期(1924年至1927年),此时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927年至1937年),排除C项;“女性社会地位空前提高”无法从题意得出,排除D项。故选A项。

12.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发表宣言,揭露日本有意“实行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太平洋帝国主义战

争”,要求全党“大胆地警醒群众的民族自觉”,领导群众“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暴力政策”。随后,派

出干部奔赴抗日前线。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

A.积极推动联蒋抗日实现B.坚持实施全面抗战路线

C.肩负领导全民族抗战使命D.倡导反法西斯国家联合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

是:九一八事变后的中国。材料体现的是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认清日本发动对外战争的本质,号召

群众和党员干部积极抵抗日本侵略,肩负领导全民族抗战使命,C项正确;九一八事变后,国共仍然处于

对抗状态,排除A项;全面抗战路线是在洛川会议上制定的,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对反法西斯国家的态

度,排除D项。故选C项。

13.历史档案展现了1939年2月前中共在河北邢台农村开展凡次群众性运动的概况:首先开展反毒禁赌运

动:其次开展反贪污、反摊派斗争;再次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围绕上述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层政权建设是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唯一主题

B.对农村的社会改造是争取民众支持的重要一步

C.经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巩固根据地的核心步骤

D.民众的组织与动员是巩固统一战线的主要措施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

空是:全面抗战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河北邢台农村的群众性运动开展,通过反毒禁毒,能在短时

间内取得改变农村社会面貌的实际效果以争取民众支持,B项正确;基层政权建设不是根据地建设的唯一主

题,排除A项;经济建设并非巩固根据地的核心步骤,排除C项;材料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无关,排

除D项。故选B项。

14.在抗日战争中针对一次重大战事,国民党、共产党、日军发表了如下评论。这反映出()

国民党共产党日军

给全世界援助中国的友人

捷电传出,大家没有给予重庆军应有的

以满意答复,给一切反对

心理为之一变,打击,相反地,更加促

侵略的人们证明中国军队

国际上的观感也进了这块土地上全民防

英勇的作战,是可以把侵

就焕然一新。御的高潮。

略军击退的。

A.淞沪会战粉碎日军三个月亡华企图B.武汉会战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C.百团大战打破了日军"囚笼"政策D.长沙会战的胜利产生积极影响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根据题干中“捷电”“把侵略军击退”“没有给予重庆军以应有的打

击”等信息可知,材料所述为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的一次胜利,并且在国内外都产生了积极影响;结合

所学可推断是长沙会战,在1941年12月开始的第三次长沙会战中,中国军队歼灭大批日军,最终取得会

战胜利。此时,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长沙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D项正确;

淞沪会战的结果是日本获胜,上海沦陷,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武汉会战的结果是日本获胜,占领了武

汉三镇,控制了中国的腹心地区,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所述战争发生在正面战场,百团大战发生

在敌后战场,排除C项。故选D项。

15.1945年8月烟台解放,人民政府接管了东海关,对其进行了一番改造:一方面强调海关工作人员的政

治可靠性、积极开展“群众路线”式的缉私活动;另一方面,从军队和地方调入人员补充关税干部。这些

改造措施旨在()

A.更好地发挥人民海关的职能B.巩固壮大敌后抗日根据地

C.将战时经验运用于海关管理D,完善海关人才培养的制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1945年8月(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人民政府接管东海关并进行改造的措施体

现了并保障了海关的人民性,树立了良好的政府形象,利于更好地发挥人民海关的职能,A项正确;材料

是加强对东海关的管理,不是巩固壮大敌后抗日根据地,排除B项;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战时经验,而且也

不是目的,排除C项;材料不是培养海关人才,更不存在“完善”一说,排除D项。故选A项。

16.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的编制经历了三次变化。据此可知,决定人民军队编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第一次各地军队以所在解放区命名,如中原解放军、晋冀鲁豫解放军、晋察冀解放军

第二次全国主力部队编成西北、中原、华东、东北、华北五大野战军

第三次各地野战军统编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野战军,服从于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

A.敌我双方军事较量的态势B.从游击战到运动战的转变

C.集中兵力打击敌人的需要D.人民军队主攻方向的调整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结合所学可知,三大战役胜利后,解放军的历史任务转变为解放全中

国,以战略地区为中心的野战军编制已经过时,故第三次提出“各地野战军统编为第一、第二、第三、第

四野战军”,由此可知,三次改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敌我双方军事较量,解放军不断发展壮大,解放战争

顺利进展的良好态势,A项正确。解放战争爆发前,面对国民党的假和平、真内战,中共就作出了从游击

战向运动战转变的军事部署,排除B项;集中兵力打击敌人、人民军队主攻方向的调整与人民军队的编制

变化无必然因果关系,排除C、D两项。故选A项。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37年4月5日国共两党首次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来祭拜黄帝:……维我黄帝,受命于天;

开国建极,临治黎元。始作制度,规矩百工;诸侯仰化,咸与宾从。置历纪时,造字纪事;宫室衣裳,文

物大备。丑虏蚩尤,梗化作乱:爰诛不庭,华夷永判……

——国民党《祭黄帝陵文》

……懿维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

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

——共产党《祭黄帝陵文》(毛泽东)

)(1)根据材料对比国共两党的祭文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共两党共同祭拜黄帝的作用。

【答案】(1)同:都是四言古体祭文;都赞扬了黄帝的丰功伟绩。异:国民党的祭文限于追述轩辕功业,乞

求黄帝保佑,一句未提抗日救国之事;共产党的祭文则是一篇团结抗日的宣言书和出师表。

(2)作用:表达了共产党人坚决抗日的决心;呼吁各党各界团结一致,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

成,成为抗战胜利的最根本原因;提升民族凝聚力(或中华民族意识增强)。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相同点:据材料“维我黄帝,受命于天;开国

建极,临治黎元''和"懿维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及国共两党祭文内容可知,都采用了四言

古体祭文,也都赞扬了黄帝的丰功伟绩。不同点:据材料“丑虏蚩尤,梗化作乱;爰诛不庭,华夷永判''和

“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

卫我国权”可知,国民党的祭文限于追述轩辕功业,乞求黄帝保佑,一句未提抗日救国之事;共产党的祭

文则是一篇团结抗日的宣言书和出师表。

【小问2详解】

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共两党共同祭拜黄帝

的背景是日本的侵华,在这种背景下祭拜祖先黄帝有利于提升民族凝聚力,尤其是共产党对黄帝的祭拜,

表达了共产党人坚决抗日的决心,同时在共产党的祭文中,呼吁各党各界团结一致,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的正式形成,成为抗战胜利的最根本原因。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央日报》《新华日报》分别是国民党、共产党的机关报。下面是《中央日报》和《新华日

报》关于重庆谈判的报道概括

《中央大约30篇。毛泽东抵渝前,抓住蒋介石发电报三邀毛泽东一事进

日报》行大力报道,如《美报再责中共不应存心捣乱》《蒋主席三电毛泽

东促行》等。毛泽东抵渝后,除发表国共两党代表人会晤协商的

消息外,对毛泽东及中国共产党的报道几乎没有,并且新闻稿也

力求简单,排在要闻版中不重要的位置,着重强调蒋介石的领导核

心地位。

不下60篇。在毛泽东去渝之前,在舆论压力下积极回应,如《应

蒋主席之邀商团结大计毛泽东同志将来渝》等;毛泽东在渝期间,

《新华报道集中于毛泽东一行人抵渝引发了热烈反响、国共两党代表谈

日报》判的进展情况以及毛泽东在渝期间的活动这三方面。如《建立和

平团结民主的新中国欢迎毛泽东先生》《蒋主席前晚欢宴毛泽东同

志国共领袖昨日晤谈》等。

•摘编自许爱超《多方媒体视角下的重庆谈判研究》

注:漫画上方是由喜庆的灯笼组成的“双十”字样,灯笼上写着“庆祝胜利”“联合国胜利"“中华民

国万岁"等字样。漫画下方的人物,一手拿着笔、尺和圆规,一手拿着镰刀、锤子和铲。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赏析如图漫画《庆祝后该是努力建设的开始》。(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

严密,条理清晰)。

【答案】示例: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双方共商国计。共产党《新华日报》的积极宣传报道、国民党有识

之士的积极推动,使民众看到”团结民主,和平建国”的希望;漫画中“庆祝胜利""联合国胜利""中华民

国万岁

”,反映了作者在抗战胜利后的喜悦和对重庆谈判成功充满了信心;”笔、尺和圆规”镰刀、锤子和铲〃,

说明作者对建设一个新中国充满热情。但从国民党《中央日报》对中共努力的消极报道、极力凸显蒋介石

的平领民主建国”的愿望破灭。

导地位可以看出,蒋介石政府缺少诚意,坚持独裁。重庆谈判后不久,蒋介石便发动了内战,致使作者''

【解析】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近代(中国)。设问要求赏析漫画《庆祝后该是努力

设的开始》,结合材料及漫画中“双十”字样可知,该漫画的创作背景是抗日战胜胜利关于重庆谈判的内

容,

漫画中“人物,一手拿着笔、尺和圆规,一手拿着镰刀、锤子和铲''反映了作者对和平民主建国的热情和信

心。所以在赏析漫画时,主要结合时代背景,对漫画体现出的社会舆论进行说明,同时结合材料国民党

《中央日报》的内容及所学知识,说明蒋介石政府的态度和结果。可进行赏析如下:抗日战争胜利后,国

共双方共商国计。共产党《新华日报》的积极宣传报道、国民党有识之士的积极推动,使民众看到”团结民

主,和平建国”的希望;漫画中“庆祝胜利”"联合国胜利””中华民国万岁”,反映了作者在抗战胜利后

的喜悦和对重庆谈判成功充满了信心;"笔、尺和圆规"”镰刀、锤子和铲",说明作者对建设一个新中国充

满热情。但从国民党《中央日报》对中共努力的消极报道、极力凸显蒋介石的领导地位可以看出,蒋介石

政府缺少诚意,坚持独裁。重庆谈判后不久,蒋介石便发动了内战,致使作者”和平民主建国”的愿望破

灭。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同学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中国发生了社会转型,中国真的社会转型了么?

材料一我知道中国有太炎先生,并非因为他的经学和小学,是为了他驳斥康有为和作邹容的《革命

军》序,竟被监禁于上海的西牢。……先生狱中所作诗,却并不难懂。这使我感动,也至今并没有忘记,

现在抄在下面……邹容吾小弟,被发下瀛洲。快剪刀除辫,干牛肉作糕。英雄一入狱,天地亦悲秋。临命

须掺手,乾坤只两头。

1906年6月出狱,即日东渡,到了东京,不久就主持《民报》。我爱看这《民报》,但并非为了先生的

文笔古奥……而是为了他和主张保皇的梁启超斗争,真是所向披靡——,令摘人编神自旺鲁(迅往《)关…于…太却炎为先了生他二是三有事学》

问的材革料命二家。

刊名主持刊行年月地点宗旨(倾向)

上海北

《新青年》陈独秀1915宣传新思想

《晨报副刊》梁启超1916北京思想解放社会改造

研究新思想寻求改

《新民学会会

毛泽东等1918湖南造中国与世界的道

员通信集》

路和方法

《每周评论》李大钊1918.12北京评论时政

鼓吹同胞之爱国

《南开日刊》南开大学1919.5天津心,唤起同胞之敌

,汽

研究革命理论和建

《建设》孙中山1919.8上海

设新中国方案

研究宣传及实施平

《平民教育》平民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