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26/3A/wKhkGGYUIZ2AdG4dAAG95IBjb5I209.jpg)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26/3A/wKhkGGYUIZ2AdG4dAAG95IBjb5I2092.jpg)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26/3A/wKhkGGYUIZ2AdG4dAAG95IBjb5I2093.jpg)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26/3A/wKhkGGYUIZ2AdG4dAAG95IBjb5I2094.jpg)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26/3A/wKhkGGYUIZ2AdG4dAAG95IBjb5I20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1.隋唐时期,江都(今扬州)发展较快,经济地位日益重要。据如图可知,江都地位的上升得益于()
A.其为隋朝都城之一B.大运河以其为中心
C.位于运河与长江交汇之地D.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
2.“主纳忠谏,臣进直言,蔚然成风”,是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一个重要原因。当时敢于
直言的著名大臣是()
A.房玄龄B.杜如晦C.魏征D.宋璟
3.在绘制“盛唐气象”主题历史手抄题时,某同学选择了下列素材,该同学侧重于展示盛唐()
来自波斯的马球
来自西域的胡旋舞
由印度佛曲改编的《霓裳羽衣曲》
A.发达的交通B.繁荣的经济C.清明的政治D.兼容并包的文化
4.如图工具,其好处是(
A.节省人力,利于灌溉
B.排水泄洪
C.省时省力,利于耕作
D.便于开沟
5.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宋王室的一个历世相传的家训,厥为优待士大夫,永远让文人压在武人
的头上。”这反映了宋朝的治国策略是()
A.强干弱枝B.分解相权C.民贵君轻D.重文轻武
6.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著名瓷都的是
A.泉州B.开封C.景德镇D.广州
7.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坊、市不分,夜禁取消;南食、北食、川饭、胡饼,各地风味难以尽数;酒楼菜肴、
食店小吃异彩纷呈。这反映了当时
A.铁犁牛耕出现B.城市经济繁荣C.土地兼并严重D.海外贸易发达
8.十七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写道:“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
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材料
中作者讨论的是中国古代的()
A.文学成就B.军事力量C.科学技术D.政治制度
9.据《宋史・孝宗本纪》记载,孝宗为岳飞平反,追谥号为岳武穆、岳太师等,并按照最高开国将帅的规格
进行改葬,还建立了岳庙。世人将此举称为“平反昭雪”,以表达对岳飞的追思。下列表述与岳飞相关的
是
A.率军抗金,精忠报国B.组织抗元,宁死不屈
C.收复台湾,维护主权D.斥逐沙俄,捍卫统一
10.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恢复顺利,而北方战乱不休,故南北经济差异继续扩大。至''靖康之难",北
方再遭战火蹂蹦,大批人口南渡,则又一次促使南北经济差异扩大。该材料主要反映了
A,江南地区的开发B.金与南宋的对峙C.宋代商贸的繁荣D.经济重心的南移
11.契丹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民族之一。契丹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
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下列哪一政权是由契丹人建立的()
A.西夏B.辽C.金D.元
12.自古以来,西藏与中原王朝有着密切的联系,共同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元朝时中央政府对西
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元朝统辖西藏的机构是()
A.安西都护府B.澎湖巡检司C.宣政院D.伊犁将军
13.元朝时期,某一综合性的艺术走向兴盛,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等技艺。这种艺术是()
A.诗B.词C.杂剧D.小说
14.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有一些地名是以“三宝”命名的,如泰国有“三宝城”,马来西亚有“三宝
镇”,爪哇有“三宝井”“三宝洞”,新加坡有“三宝山”。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郑和下西洋B.玄奘西行天竺C.戚继光抗倭D.张骞出使西域
15.明朝将领戚继光针对敌人的作战特点和东南沿海一带的地理情况,发明了长短兵器协同作战、攻防两便
的“鸳鸯阵”战斗阵形。该战斗阵形对付的敌人是()
A.匈奴B.突厥C.金兵D.倭寇
16.如图是反映中国古代采煤技术的一幅插图,来自17世纪初期刊刻的一部科技著作,
这部著作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该著作是()
A.《农政全书》
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
D.《齐民要术》
17.厉慎思同学在参加学校组织的“城市历史沿革”调查活动时,搜集到如图所示某城市的历史信息。据此
判断,他调查的城市是()
•明成祖朱棣开始大规模营建
•由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组成,整个平面呈“凸”字形
•紫禁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A.西安B.洛阳C.开封D.北京
18.明朝末年,人口锐减。清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达到1.5亿。到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清朝
人口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稳定经济发展B.手工工场走向成熟C.种植技术得到改进D.商业繁荣商
帮兴起
19.清政府规定:“出海商人必须于三年之内回国,否则不许入籍;严禁米粮、铁器的出口……”这体现了
清政府的政策是()
A.友好邦交B.闭关锁国C.重农抑商D.鼓励贸易
20.通过下面历史课上的学生笔记,可以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方位史实
东南地区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设置台湾府
西南地区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西北地区平定喝尔丹、大小和卓等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东北地区两次雅克萨之战,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A.中华文明的起源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1.唐太宗时期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盛世局面,被称为。唐玄宗后期,一场叛
乱揭开唐中央政府和地方割据势力之间争斗的序幕,唐朝从此由盛转衰,这场叛乱史称。
22.1069年,宋神宗任用主持变法,他们希望通过变法,摆脱危机,实现富国强兵。北宋史学家
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23.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清代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成就,其中艺术
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
24.制度调整是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隋朝到明朝都进行了制度调整,有些调整推动了历史进步,
有些调整则造成了消极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隋朝)一种允许士人自愿向官府报名,经过分科考试,根据成绩选拔人才、分别任官的制度。
一—摘自《中国官制大辞典》
材料二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
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宋朝朝廷采取奖励通商的政策,给予外国商人优惠待遇。当时
的泉州、广州等地都设有“蕃坊”,专供外国商人居住。蕃坊的管理者由外商中最有德望的人充任,由朝
廷任命。
——摘编自初中历史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元朝形势图(1330年)
材料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摘自《明太祖实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朝创立的“分科考试”、“选拔人才”、“分别任官”的制度的名
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政府对外贸易的态度。除设“蕃坊”外,宋朝还在主要港口设立
了什么机构管理对外贸易?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有何积极影响?
(4)根据材料四,指出明太祖为加强君主专制采取的措施。
(5)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为如何进行合理的制度调整提出建议。
25.劳动者、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作为生产力要素,对经济发展作用巨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西汉-清)人口分布变化
西晋(280唐代(742北宋(1102南宋(1208明代(1460清代(1820
时间断面西汉(2年)
年)年)年)年)年)年)
南方地区人
24.04%48.11%44.24%63.42%53.98%58.33%65.97%
口占比
(注:“南方地区”是指淮河-秦岭-西藏自治区北界一线南侧地区。)
-摘编自龚胜生等《两千年来中国经济重心变迁的量化分析》材料二宋代南方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改进情况
(部分)
项目材料出处
宋代两浙路使用的曲辕犁
非常先进,而且有的还加
项目装了钢刃农具“裂刀”,
一:生谓之“开荒裂刀”,用来
摘编自漆侠《中国经济通史•宋代经济卷》
产工垦辟荒田。铁搭,是另一
具种重要农具,“南方农家
或乏牛犁,举此斫地,以
代耕垦”。
宋人在江南,沿海筑海塘,
丘陵修中小型水库蓄水,
项目围湖围海,大规模开辟
二:水“水利田”。在两浙及江
摘编自方健《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之一:农业篇》
利技东地区,高地采用设置堰
术闸等方法引水,低田则采
取浚治河渠等手段解决其
积水等问题。
唐以前,江南实行土地轮
耕。约唐中期开始,水稻
项目
插秧技术推广,土地实现
三:种
连作。宋代实行稻麦复种摘编自韩茂莉《论北方移民所携农业技术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植技
技术,即水稻收获后复种
术
冬小麦,农作物实现了一
年两熟。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人口分布变化的总体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项目,说明其如何促进宋代南方农业发展。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进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其他因素。
26.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同时期的民族关系呈现不同的特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一:松赞干布塑像图二:文成公主北像
材料二元朝大一统的政治形势,极大的促进了边疆地区各族人民和中原地区经济、文化的联系和发展。而
民族融合和各族人民联系的进一步加强,巩固了空前统一的国家……改变了宋、辽、西夏、金对峙时期各
少数民族偏守一隅的状况,过去视为边陲绝域的地区与中原地区成为同呼吸共命运的统一整体。
一摘编自宁欣《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清朝根据边疆地区的情况设置不同的行政机构。在地方行政方面,清政府分别采取郡县制、盟旗制、
伯克制等。在蒙古族聚居的北疆地区,清朝则实行盟旗制度。在新疆地区,清政府主要采取军府制实行统
治。在西藏地区,实行政教合一制度。
一摘编自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与材料一所示图片相关的历史事件。唐朝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2)根据材料二,总结元朝民族融合产生的重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时期融合形成的新民族。
(3)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朝边疆治理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认识。
答案和解析
I.【答案】C
【解析】根据图示可知,江都位于运河与长江的交汇之地,交通运输便利;根据所学可知,江都不是隋朝
的都城,大运河的中心是洛阳,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是在南宋。
故选:Co
本题考查江都的重要地位。江都是隋朝大运河上重要的城市。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掌握隋朝大运河的影响。
2.【答案】C
【解析】据材料“主纳忠谏,臣进直言,蔚然成风”并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统治时期虚心纳谏,魏征被
唐太宗称之为“镜子”,是当时敢于直言的著名大臣,C项正确;房玄龄为李世民出谋划策,是李世民得力
的谋士之一,排除A项;杜如晦为隋唐时期李世民帐下重要参谋,排除B项;宋璟一生为振兴大唐励精图
治,与姚崇同心协力,辅佐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与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并称唐朝四大贤相,排除D
项。
故选:Co
本题考查唐太宗的纳谏和用人,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唐太宗的纳谏和用人相关知识。
3.【答案】D
【解析】A.材料体现的是唐朝对外来文化的兼容并包,没有体现发达的交通,排除A项。
B.材料体现的是唐朝兼容并包外来文化,和经济无关,排除B项。
C.材料体现的是唐朝对外来文化的兼容并包,不少清明的政治,排除C项。
D.根据“来自波斯”“来自西域”“来自印度”等信息可知这体现了唐王朝对外来文化的兼容并包,D项
正确。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注意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只有理解题意,才能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才能做出正确选择。
4.【答案】A
【解析】唐朝农民创制了新式灌溉工具筒车。它利用湍急的水流转动车轮,使装在车轮上的水筒,自动犀
水,提上岸来进行灌溉。故A符合题意;筒车是灌溉工具,排除ABD。
故选:A«
本题考查筒车,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筒车,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筒车的好处是节省人力,利于灌溉。
5.【答案】D
【解析】据题干“宋王室的一个历世相传的家训,厥为优待士大夫,永远让文人压在武人的头上”可知,
这反映了宋朝的治国策略是重文轻武,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
策。
故选:D。
本题考查宋代的重文轻武,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宋代的重文轻武,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6.【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
国制瓷业重心,C项正确;泉州,广州是宋代著名的大商港,排除AD项;开封是北宋的都城,排除B项。
故选:C»
本题考查宋代的经济发展,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宋代的经济发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7.【答案】B
【解析】根据“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坊、市不分,夜禁取消;南食、北食、川饭、胡饼,各地风味难以尽
数;酒楼菜肴、食店小吃异彩纷呈。”可知,这反映的是北宋城市经济繁荣的场景,市已经突破时空的限
制,饮食服务设施较为完善,B项正确;铁犁牛耕出现于春秋后期,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土地问题及
海外贸易的场景,排除CD项。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北宋城市经济的繁荣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北宋城市经济的繁荣的相关
史实。
8.【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
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分析可知,材料反映了我
国的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等科学技术的发明对世界学术、战争、航海事业的影响,C项正确;活字印刷术
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指南针的发明推动了航海事也多发展,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改变了人类的作战方式,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
提供了条件,丰富了人民娱乐生活,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火药和磁石”与文学成就无关,排除A项;印
刷术与军事力量关联不大,排除B项;“印刷术、火药”与政治制度无关,排除D项。
故选:Co
本题主要考查了宋朝的三大发明以及影响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了宋朝的三大发明以及影响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9.【答案】A
【解析】“率军抗金,精忠报国”反映的是岳飞。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大举南下,南宋军民奋起抵抗。岳
飞等抗金将领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岳飞统率的“岳家军”在邮城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
追击,迫使金军后撤。A符合题意。“组织抗元,宁死不屈”与文天祥有关;“收复台湾,维护主权”与
郑成功有关;“斥逐沙俄,捍卫统一”与康熙帝有关,排除BCD。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抗击沙俄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了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抗击沙俄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
与理解。
10.【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靖康之难”指北宋的灭亡,此后南宋建立,并“又一次促进南北经济差异扩大”,
从而完成经济重心南移。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南移完成,D项正确;江南地区的
开发材料未体现,排除A项;金与南宋的对峙,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宋代商贸的繁荣,材料未体现,
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南移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南移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1.【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契丹人建立的政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辽,
都城上京临潢府。选项B符合题意;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都城兴庆,A排除;1115年女真族
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都城会宁,C排除;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D排除。
故选:Bo
本题考查契丹政权的建立,知道契丹族建立了辽政权。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两宋时期主要政权的建立民族及建立者。
12.【答案】C
【解析】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在这一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
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朝廷还在当地设置地方机构,任命官员征收赋税,屯驻军队,实行充分和
有效的管理。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安西都护府是唐朝管辖新疆的机构;澎湖巡检司
是元朝管辖台湾和澎湖的机构;伊犁将军是清朝管辖新疆的机构。
故选:Co
本题考查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元朝巩固统--的措施,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3.【答案】C
【解析】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杂剧,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在大城市和
地方郡邑的集市、繁华市区、勾栏瓦舍等场所进行演出。杂剧形成于宋代。元朝建立后,元杂剧在以大都
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元朝南北统一后,元杂剧传入南方,演出活动遍及城乡各地,为广大民众所
喜爱,C项正确;诗是唐朝时期的艺术体现,排除A项;词是宋朝时期的艺术体现,排除B项;小说是明
清时期的艺术体现,排除D项。
故选:Co
本题主要考查元杂剧,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元杂剧,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4.【答案】A
【解析】A.根据题干“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有一些地名是以‘三宝’命名的"并结合所学可知,郑
和是明朝太监,原姓马,名和1,小名三宝,又作三保,1405—1433年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
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对途经地区影响重大,A项正确。
B.玄奘西行天竺是到达今天的印度,排除B项。
C.戚继光抗倭是对日本海盗的打击,排除C项。
D.张骞出使西域,广义的西域包括中亚细亚、西亚、印度、高加索、黑海沿岸等地,甚至到达东欧和南欧,
排除D项。
故选:Ao
本题考查郑和下西洋的史实。掌握郑和的历史功绩。
本题主要考查郑和下西洋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5.【答案】D
【解析】明朝中期以后,海防松弛,倭患严重,明政府派遣戚继光等抗倭。戚继光组建了一支作战勇敢,
纪律严明的“戚家军”,1561年在台州地区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此后又率军开赴福建和
广东,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D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戚继光抗倭的相关史实。明朝中期以后,海防松弛,倭患严重,明政府派遣戚继光等抗倭。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戚继光抗倭的相关史实。
16.【答案】B
【解析】明朝末年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
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个生产部门,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据题干图片及所学知识可知,该著作是《天工开物》,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o
本题主要考查《天工开物》的相关史实。“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天工开物》的相关史实。
17.【答案】D
【解析】明成祖时期开始营建北京城,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宫城即紫禁城,今称故宫。
所以他调查的城市应该是北京,故D正确;西安、洛阳和开封都与紫禁城无关,排除ABC。
故选:D。
本题考查北京紫禁城,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北京紫禁城,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厉慎思同学调查的城市是北京。
18.【答案】A
【解析】A.根据材料“明朝末年,人口锐减•清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达到1.5亿。到乾隆末年,全国人口
发展到3亿。”及所学可知,明末以来的经济衰败和连年战乱,造成人口锐减。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
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的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故A正确。
B.“手工工场走向成熟”与人口的增长无关,排除B。
C.种植技术得到改进是清朝人口大量增加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o
D.“商业繁荣商帮兴起”与人口的增长无关,排除D。
故选:Ao
本题考查明清经济发展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理解明清经济发展的相
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9.【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出海商人必须于三年之内回国,否则不许入籍;严禁米粮、铁器的出口……”这体现
了清政府的政策是闭关锁国政策。清朝前期,为巩固清王朝的统治,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
对外贸易,又限制商民出海,只开广州一处为对外通商口岸,政府特许设立了广东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
外贸易,闭关锁国对西方殖民者的入侵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最终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使中国失去
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步落伍,导致近代中国大大落后于西方,造成近代中国落后
挨打的局面。B符合题意。
故选:Bo
本题主要考查了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该政策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步落伍,导致近代中国大大落后于西方,
造成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
本题主要考查了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20.【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学生笔记内容可以看出,清朝设置台湾府,设置驻臧大臣和伊犁将军,主要是为了加强
对台湾、西藏和新疆的统治,其目的是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据此判断,该学生研究的主题是统一
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D项正确;史前时期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时期、夏商周时期是早期国家与社会变
革的时期、隋唐时期是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排除ABC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图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
展的相关史实。
21.【答案】贞观之治,安史之乱
【解析】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
观之治”。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持续八年
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
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故答案为:
贞观之治;安史之乱。
本题考查贞观之治、安史之乱,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贞观之治、安史之乱,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和表现;
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时间和影响。
22.【答案】王安石,司马光
【解析】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王安石变法涉及经济、军事和教育领域。他们希望通过变
法,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
年体的通史巨著。这部史书300多万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
故答案为:
王安石;司马光。
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资治通鉴》,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资治通鉴》,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1069年,宋神宗任用
王安石主持变法。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23.【答案】台湾,红楼梦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61年,郑成功率军从金门出发,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文信息处理平台项目建议书
- 提升钟表品牌的全球认可度计划
- 通信行业个人进程计划
- 2025年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项目建议书
- 2025年豆腐及豆制品工业化生产设备项目合作计划书
- 七年级下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课件与练习
- 2025年板卧式电除尘器项目建议书
- 2025年纳米抗菌管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锦纶6-DTY合作协议书
- 强化供求关系对经济影响的评估
- 执业兽医师聘用协议(合同)书
- 自动化物料编码规则
- 第1本书出体旅程journeys out of the body精教版2003版
- [英语考试]同等学力英语新大纲全部词汇
- 2022年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
- 形式发票格式2 INVOICE
- 年产5万吨丁苯橡胶生产工艺设计
- 平面图形的密铺
- 《克和千克》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 医师定期考核表(简易程序) 排版规范版本
- 移动公司委托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