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名师教案五篇_第1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名师教案五篇_第2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名师教案五篇_第3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名师教案五篇_第4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名师教案五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名师教案五篇人教版学校二班级语文名师教案五篇1

《曹冲称象》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掌控多音字“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重难点,关键:

1、识字、写字。

2、弄清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都用什么称呀?

2、老师:象有多重?现在称象不是难事,可在古时候,这的确件很难的事,今日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看看曹冲想出一个什么好方法称得大象的好方法。

二、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整体感知

1、同学借助拼音读课文,要求划诞生字,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课文。老师强调重点字的读音。

3、老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同学认读状况。

4、同学再读课文思索: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指名反馈。

三、读文,体会称大象的难度

1、找出描写大象的语句。

2、指导感情朗读,体会大象的大和重。

3、老师:见了这么大的象,这可怎么称呢?我们先看看官员们是怎么说的。

四、了解官员的想法,衬托曹冲的聪慧

1、读第三自然段,思索:官员们想出哪几种方法?

2、同学沟通,这些方法行吗?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当时的情景。

五、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述故事,引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大家一起读一读。

2、谁能把这个故事简约的说一说。

3、官员们都说了些什么方法?

4、可是这些方法都不好,这时候,曹冲想了一个好方法。

二、读文试验,了解称象的过程

1、同学自由读课文,思索:曹冲所说的方法,要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末干什么?

2、指名依据课文内容说一说。

3、引导争论:

(1)曹冲的方法好吗?

(2)假如现在让你们去称这头象的重量,你们有什么方法?

三、总结全文,启发同学

1、读文后你觉得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

2、应当学他什么?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书写的生字,指名读一读。

2、用生字组词。

3、同学书写,老师巡察,强调双姿。

人教版学校二班级语文名师教案五篇2

《植物妈妈有方法》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培育同学对大自然喜爱的情感和观测大自然的爱好。

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并能用“预备”、“已经”造句。

3.能正确地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重点词语,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二)学习生字、新词。

二、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分析“降、乘、旅”的字形,正确读出“得”的读音。

三、教学过程

(一)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1读准字音。

投影:个人读、指名读、齐读,读准“得”的字音。

投影。

“为”在这应选择哪个读音,再读一读。

2.圈出本课生字,分析字形。

(二)汇报分析、记忆生字的方法。

1.应这样汇报:“植”字,我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的,笔直的“直”左边加个木字旁,就是植物的植。右边“直”字里边是三横,不要丢一笔。共同组词(种植、植树、植物)

“备、晒、识”都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汇报过程中应重点指导“旅、降、乘”三个字。

旅右半部上边是“”,下面是“”,不要写成“瓜”或“”。组词:(旅行……)

降8笔写成,“阝”两笔完成,“”三笔完成,最末“”三笔完成,不要写成“牛”。组词:(降落、下降……)

乘可以用“禾”字中间一个“北”字的拆字法记忆。留意书写笔顺:,组词:(乘着风)

2.练习用以下词语说话,看谁说得好。预备、植物、旅行、降落。

(三)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标出来。

2.课文中讲了哪几种植物。

按提示回答:

(1)课文中讲了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植物。

(2)课文中讲了三种植物,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四)指导书写,在生字本上打字头。

重点指导“旅”、“乘”。

”的“要写在竖中线上。

“禾”的“丨”在竖中线上,“八”在中点起笔。

(五)布置作业。

1.写生字。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诗句。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培育同学对大自然喜爱的情感和观测大自然的爱好。

(二)正确地朗读、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字词卡片,读准字音

植物田野知识离开许很多多已经旅行预备降落伞乘着风四海为家

2.指名读课文

(二)从课题入手,逐节学习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植物吗?

花草、树木、蔬菜、庄稼都是植物,植物妈妈有方法,有些什么方法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

1.学习课文第1节。

(1)默读,找出不理解的词语。(用“?”标出)

(2)重点理解:“孩子”、“长大”、“四海为家”、“旅行”四个词语各表示什么意思?孩子:在本课指的是植物的种子。

长大:是指种子已经成熟。

四海为家:指的是种子处处生根发芽。

旅行:文中指植物的种子传播出去。

(3)指导感情朗读。

(4)这节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课文讲了哪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2.学习课文第2节。

(1)自由读课文,找出疑难问题。

(2)同学质疑,全班争论释疑。

蒲公英的种子是怎样的?靠什么离开妈妈?

结合理解重点词语:

降落伞

观测实物,问:这里的降落伞指什么?(一朵毛茸茸的小花)

纷纷

实物演示,让同学说一说种子是怎样飞的。(一个紧跟着一个没有顺次地随风飞去。)谁能用“纷纷”说一句话。

预备

用预备说一句话。这里为什么说“预备”?(种子的毛茸茸小花是从蒲公英的孕育生长过程中具备的)。

乘着风

投影出示“乘”的三个义项:

读一读,选择参考答案:。(画√)

(3)填空练习。

蒲公英妈妈为孩子预备了(),孩子()离开妈妈。

(4)小结:蒲公英种子传播需要哪两个条件?板书:降落伞,风吹。

(5)指导感情朗读。

(6)小结学习方法并板书。

3.学习课文第3节。

(1)用学习第2节的方法自学第3节。

先找出疑难问题再四人一组争论。

(2)汇报自学状况。

重点理解“带刺的铠甲”。

什么是铠甲,在这里指什么?

古代士兵身上穿的护身衣,用金属和皮革连缀而成。

同学观测实物,手触感觉它的坚硬。

(3)填空练习。

苍耳妈妈给孩子预备了(),孩子()离开妈妈。

(4)指导感情朗读。

(5)小结并板书:苍耳种子传播需要哪两个条件?(带刺的铠甲、动物带)

4.运用同样的学习方法自学第4节。

(1)自学后做填空练习。

豌豆妈妈给孩子预备了(),让孩子(),豆荚炸开,孩子()离开妈妈。

(2)提问板书:豌豆种子传播需哪两个条件?板书(豆荚、太阳晒)。

(3)指导感情朗读。

投影

()豆荚炸开,孩子们()离开妈妈。

①读原句:豆荚炸开,孩子们离开妈妈。

②填空后再读一读。

③比较你喜爱哪句,为什么?

④读第4节。

5.小结2、3、4节内容。

通过前边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种子传播的方法,知道种子传播一要靠自身的条件、二要利用自然界的条件,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孩子”四海为家。

6.背诵课文。

(1)指导背诵的方法。

(2)择段背诵。

(3)同桌比背。

7.学习第5节。

(1)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2)齐读第5节,背诵下来。

(3)为什么马虎的孩子得不到它?

8.总结全文。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用“预备”、“已经”造句。

(二)巩固练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

用“预备”、“已经”造句。

三、教学过程

(一)听写:

植物田野知识离开许很多多已经旅行预备降落伞四海为家

(二)检查背诵课文。

同桌互查,指名查,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检查。

(三)回答下列问题。

课文中讲了哪几种植物,这些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人教版学校二班级语文名师教案五篇3

《远行靠什么》

一、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人类交通工具的进展史,激发同学喜爱科学的爱好,培育探究、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激发同学喜爱科学的爱好,培育探究、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用具:

CAI课件、小黑板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假如你现在要出去旅游,会选择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呢?为什么?

(生自由回答)

从古至今,人类的交通工具一贯在进行着不断的改变和改进,我们就一起走进这段历史吧。

(二)复习词语

在学习课文之前,要检查一下同学们对课文中词语的掌控状况,你会读了吗?

(双排火车读词语)

(三)课文学习

1.听老师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讲了哪些交通工具,并用“——”勾画下来。

(生汇报)

2.你在课前查找了哪些关于交通工具的资料,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生介绍资料)

3.听了同学们的介绍,再仔细读读课文,你觉得人类远行靠的是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科技的进展,人类的进步与科技的进展密不可分)

齐读第7自然段。

4.就让我们回到过去,重温人类交通工具的进展历程吧。

⑴自读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⑵后来,人们为了到更远的地方,又发现了什么?一起读一读。

(生读2自然段)

⑶是什么的发现促使了火车和轮船的涌现?(蒸汽机)

“天涯海角”是指哪儿?

(大组赛读)

⑷快速读4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什么叫“络绎不绝”?

(男女生读)

⑸除了在陆地和海洋上行动,人们还想象鸟儿一样飞行,这个理想能实现吗?课文是怎么介绍的?自由读一读。

假如你正坐在飞机上,闭上眼睛想想,会看见些什么?

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美妙感觉,一起读读5自然段吧。

⑹现在,人们又发现了什么?用你的朗读告知我。

(引读6自然段)

5.四人小组合作,根据陆地、海洋和天空的划分,画一幅人类远行的脉络图。

(生四人小组合作画图)

(汇报、展示)

6.踏着人类远行的脚步,让我们带着骄傲的感情,一起来读读课文吧。

(齐读全文)

(四)扩展。

学完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假如让你来发现交通工具,你想发现什么样交通工具呢?

(生自由回答)

大胆想象一下,你预备怎么去远行?拿起你们手中的画笔,设计一个将来的交通工具吧。

(生自由作画)

(汇报、展示)

人教版学校二班级语文名师教案五篇4

《小蝌蚪找妈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中几个不同阶段的形体改变,知道它是捉虫能手,懂得应当爱护青蛙。

2、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认识“矢”字旁,理解“蝌蚪、脑袋、愉快、鲤鱼、捉食、乌龟、碧绿、肚皮、低头”等词语的意思。

3、能按问题的提示扩写句子,把句子写详细,通过选词填空、连句,了解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4、会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最末两个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懂得爱护青蛙人人有责。

2、教学难点:认识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改变。

三、教学时间: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读通课文,学习本课的14个生字,认识“矢”字旁,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大略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一)径直揭题、读题。

学习生字“蝌蚪”。

(二)初读课文。

1、要求:边读边把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把它读正确。

这是个特别有趣的故事,有趣在哪呢?自己到课文中去找一找。

2、检查初读状况。

生字词出示:蝌蚪池塘脑袋甩着鲤鱼乌龟披着短了蹲着碧绿肚皮鼓着

(1)根据课文读一读,即带拼音。

(2)看着黑板读一读,不带拼音。

(3)字形的教学:你记住了哪些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或是你认为哪些字比较难写,需要大家帮忙的?

(4)我说你做:师说脑袋生指着脑袋师说甩着生做动作(可以用手表示)蹲着、肚皮、鼓着、短了

(5)送生字回家。

过渡:大家已经能够把生字很正确地念下来了,那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吗?全体起立,假如有错了,你就坐下来读。

(6)反馈读错的状况,集体订正。

(7)你能把这些生字根据课文内容组成一段简约的文字吗?

生说,也就是故事的大略内容。

(三)完成课后作业:

第1题,写出同偏旁的字。师根据学情做进一步的指导。

第二课时

要点:认识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改变。

(一)小蝌蚪的样子。

1、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划。

找出:大大的脑袋,青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

2、读一读句子。

3、画一画小蝌蚪的样子(为了画面的美观你可以加进一些事物)。

4、说一说你自己所画的图。

5、练一练。

小蝌蚪游来游去。

(1)小蝌蚪在哪里游来游去?

(2)小蝌蚪在哪里怎样地游来游去?

(二)小蝌蚪的形态改变。

1、过渡。

师:小蝌蚪游啊游,身体发生了改变。请你在课文中找出来,用上自己喜爱的记号。

(1)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

(2)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又长出两条前腿。

(3)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随机认识“短”

(4)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2、仿造春蚕的不同时期图画一画青蛙的生长过程。

3、沟通,既评一评。

4、改一改。

5、说一说。

参照课后五:

选词填空,说说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又先最末接着

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长出了两条前腿,()尾巴变短了,()尾巴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小青蛙。

6、读一读。

(三)青蛙的样子。

1、读一读,找一找。

师:小蝌蚪变成了青蛙,青蛙长什么样,你能在课文中找出来吗?用不同于小蝌蚪的记号标出。

生:四条腿,宽嘴巴。

生:披着碧绿的衣服,露着洁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生: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服。

2、说一说。

师:能把青蛙的特征连起来说一说吗?

生:青蛙有四条腿,嘴巴是宽宽的,披着碧绿的衣服,露着洁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3、背一背青蛙的形态句。

(四)作业布置:课堂作业本2、5、6

第三课时

要点:指导分角色朗读全问,再次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完成课堂作业本。

(一)巩固练习:

1、复习新词,听写词语。

2、排列顺次:

()小蝌蚪的尾巴变短了。

()小蝌蚪又长出了两条前腿。

()小蝌蚪甩着长长的尾巴游来游去。

()小蝌蚪的尾巴不见了。

()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

3、填空完成。

青蛙四条腿、()嘴巴、披着(),露着(),鼓着()。

(二)分角色朗读全文。

1、分组读。

2、抽组读,评议。

3、选择喜爱的角色读。

(三)读了课文,你来猜一猜这个故事为什么要到我们的课文里来?

教育意义:要爱护青蛙,知道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看待事物要正确,不要听到一点就判断事物。

(四)随堂练习。

完成课堂作业本作业。

人教版学校二班级语文名师教案五篇5

《云会告知你》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在读中体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