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北省迁安市高二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9/1E/19/wKhkGWYToyqAC6CRAAHYAIoYTJo691.jpg)
![2022-2023学年河北省迁安市高二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9/1E/19/wKhkGWYToyqAC6CRAAHYAIoYTJo6912.jpg)
![2022-2023学年河北省迁安市高二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9/1E/19/wKhkGWYToyqAC6CRAAHYAIoYTJo6913.jpg)
![2022-2023学年河北省迁安市高二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9/1E/19/wKhkGWYToyqAC6CRAAHYAIoYTJo6914.jpg)
![2022-2023学年河北省迁安市高二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9/1E/19/wKhkGWYToyqAC6CRAAHYAIoYTJo69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河北省迁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
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流觞曲水”这种娱乐方式最早源于古老的上巳节,上巳节是指夏历三月的
第一个巳日,这一天,古人要举行“祓禊”仪式。祓禊就是通过洗灌身体达到
除去凶疾目的的一种祭祀仪式,人们在祓禊之后,便随意坐在弯曲的溪水边。
在上流放置盛酒之杯(觞),任其漂流而下,酒杯漂至谁面前停下,谁就要取来
饮下。
先秦时期的“流觞曲水”更多地被赋予了上巳节的神秘色彩。到了汉朝时期,
“流觞曲水”日渐世俗欢娱化。
到了魏晋至隋唐年间,“曲水流觞”进入到了繁盛时期。不同于魏晋以前,
“曲水流觞”是祓禊礼式在社会中的延续。这一时期内的“曲水流觞”更多地
侧重于文化品味,将饮酒、赋诗、游赏很好地融为一体。王羲之等人虽也举行
修禊祭祀仪式,但主要进行了“曲水流觞”活动,突出了咏诗论文,饮酒赏景。
正是因为兰亭集会的盛名,从此之后“曲水流觞”更多地被认为是文人间聚会
的赋诗活动,所以兰亭会是一个具有开创意义的聚会,是“曲水流觞开始漫染
文人气质的最初形式,从此与诗酒文化有了更紧密的联系。
唐初,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曾率一群诗人在云门寺王子敬山亭主持了一次模
仿王羲之兰事雅集的修禊活动。
唐朝过后,“流觞曲水”便慢慢地被遗忘了,因为长期被游牧民族压制,特
别是南宋时期,聚会上,文人们更多的是感怀国家的命运、个人的命运。宋朝
的文人们更喜欢独饮,或仅邀集三五知交进行浅斟低唱。
明清时期,由于统治者对文化和文人的禁锢,“曲水流觞”活动更加式微,
一般只限制在亭子里举行,即“流杯亭”,更有甚者,只是在大石桌的桌面上
刻上弯弯曲曲的小溪,一头进水,一头出水,大家围坐在一起,模拟“曲水流
觞”饮酒赋诗。
时至今日,再也没能见识到这种古老而有趣的娱乐方式,这无疑是传统文化
的一大损失。
(摘编自《王羲之〈兰亭序〉中的流觞曲水,到底是什么?》)
材料二:
“曲水流觞”的发展,其环境和形式,已经成为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最好的模
板之一,从园林美学的角度上探讨,“曲水流临”具有深远意境之美,融揉自
然之美,行为动作之美以及构景之美等园林美学特征。
园林中“曲水流觞”的意境,直接的来源自是兰亭修禊的风流韵事,而再继
续地深究,则为孔子所赞叹的曾点气象,即人和大自然谐调统一,在大自然中
感受体会自身的修养和品性,"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美妙意境。
古典园林中的“曲水流觞”,无不把《兰亭序》所描述的崇山峻岭,茂竹修
林的自然风光作为造景的蓝本,大多的“曲水流觞”景观范山模水,以达到兰
亭雅事崇山峻岭之自然风貌,植物配置也多喜欢选择象征君子高雅的竹子,体
现兰亭雅集美好意境的同时融揉了自然山水之美,亦成了传统园林中曾点气象
的美妙意境与融揉自然美的园林景观的典型。
随着时间的流逝,“曲水流觞”的活动已经由原始的巫祭仪式演变为文人雅
集、吟诗作赋的风雅活动,其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也有了些许改变。
“曲水流觞”的构景形式美涵盖多方面的内容,古典园林中往往采用“曲水
流觞”文字饮之内涵,曲水大多写意水形。老子云:“曲则全。”不规则的水
体与形态的丰富与变化相联系,同时,曲折的水体有着更有趣味的复杂岸线,
从而提供更多的观景角度以及获得间接水体验的机会,并能形成更多的分隔、
遮挡及变化的节点,从风水学角度讲,水贵曲折,曲水有穴,能够聚气,是风
水宝地,故“曲”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曲水流觞”的另外一个重要的构景形式美是由其长期的发展和演变而来的
程式化景观美。从艺术上意象思维的角度看,经历长期的发展,流杯渠和流杯
亭的特定形式,实际曾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一种凝
练的意象型艺术符号,在历史观念发达并擅长意象思维的文人心目中,则往往
成为寄托禊赏历史情结的审美观照对象,即藉由流杯亭,体悟乾道曲成、生机
流行,会心曾点气象、兰亭故事等。而与此同时,在宗承唐宋的明清造园艺术
实践中,人们早已习惯并倾向在狭小的空间里,拳山勺水,芥子纳须弥地精心
构造壶中天地,玲珑的流杯渠和流杯亭运用于小型园林,不仅体量和尺度相宜,
它浓缩了深厚的历史文化蕴涵,而程式化的“曲水流觞”景观,也有着特定的
构景形式的美,在园林中有着广阔的传承空间。
而“曲水流觞”活动“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栗求的是天人合一
的精神境界,体味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我们今天科学的生态学观点来
看,其宗旨也是要求人和自然的谐调发展,与我们当今园林设计所要求的主流
不谋而合。因此,“曲水流觞”在当今的园林设计中,是与我们强调人居环境
的自然,满足生态需要的要求相符合的。
(摘编自《千年曲水话流觞——探“曲水流觞”在园林景观中之意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曲水流觞”具有意境、构景等方面的园林美学的价值,其环境和形式是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最好的模板。
B.从先秦到汉朝,“流觞曲水”经历了日渐世俗欢娱化的过程。到了魏晋时
期,“流觞曲水”就改变了,而是侧重于文化品味了。
C.上巳节是一种古老的节日,“流觞曲水”最早就源于上巳节。在这一节日
里,人们会举行“祓禊”仪式。
D.在从原始的巫祭仪式演变为文人雅集、吟诗作赋的风雅活动的过程中,
“曲水流觞”的活动形式和内容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兰亭会具有开创意义,在其之前,“曲水流觞”活动是祓禊礼式在社会中
的延续,在其之后,“曲水流筋”开始与诗酒文化产生联系。
B.魏晋至隋唐是“曲水流筋”活动的繁盛时期,这一活动在唐朝之后逐渐被
遗忘和在明清时期更加式微的原因基本相同。
C.当下“曲水流觞”活动已经永久失传了,人们已不再能见识到这种古老而
有趣的娱乐方式了,这对传统文化来说是一大损失。
D.流杯渠和流杯亭是“曲水流觞”长期发展和演变而来的程式化景观,积淀
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往往寄托着文人禊赏历史的情结。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反映“曲水流觞”活动盛况的一项是()
A.《后汉书・礼仪志》载:“是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日洗濯祓除去宿
垢灰为大洁。”
B.南北朝梁国宗懊《荆楚岁时记》:“三月三日,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
杯曲水之饮。”
C.北宋司马光:“冠盖郁相依,名园花未稀。游丝萦复展,狂絮堕还飞。积
弩遗风陋,兰亭旧俗微。何如咏沂水,春服舞零归。”
D.《晋书・礼志下》记载:“晋中朝公卿以下至于庶人,皆禊洛水之侧……海西
于钟山立流杯曲水,延百僚,皆其事也。”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曲水流筋是一脉相承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有重要地位,
下文游人评价朱玉帆老师设计的南京九见堂住区(独乐园会所)是从“曲水流
觞”这一具有深厚文化内涵中汲取了灵感。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
山间城墅入口由宽窄不一的曲线形小溪串联,利用地势高差,形成自然溪流。
而流杯亭的曲水流觞台,则效仿古人的一种水滨宴会活动,将流水与娱乐结合,
符合园林最终追求的“天人合一”的境界。植物造景中整体以竹为基调,无论
是大门入口,还是宅间小巷都有竹的身影;见山台取黑松、马尾松、白皮松;
汀兰亭旁搭配苍劲的松树和幽香的腊梅。廓如间的镜面水池、紫宸间的人口叠
石池塘等都通过静水之景临摹出临湖水景,烟波浩淼的寂静深远的境界。同时
会所取景时借对面天然植物群落及深水湖的景。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端米
刘黎莹
泥结婚的头三天,还能老老实实地在家里守着水葱一般的新媳妇。三天后,
泥就想找人闹一阵。泥结婚前喜欢钻窝子。柳村的人都把赌钱说成钻窝子。泥
听赌友说过,一开始就降伏不住老婆,这辈子就算完了。老婆就像一棵草,就
是压在石头缝里,也照样黄了绿,绿了黄,是见风就长的东西。
新媳妇端米总是笑眯眯地做这做那,像捡了宝一样一天到晚就知个笑。小米
饭熬好了,笑吟吟地问泥:“稀哩?稠哩?”菜盛到盘子里,又总是先让泥动
第一筷子,然后笑眉笑眼地问:“咸哩?淡哩?”泥说:“嗦个!做点子饭还
要给你三叩六拜当娘娘一样敬?”
端来就拿筷子闷头吃饭,泥吃着吃着,又觉心里挺对不住端米。泥说:“小
米饭,黏哩。”端米不吭声。泥又说:“菜,香哩。”端来还是不吭声。泥就
掉了碗,用手抱住头,伏在饭桌子上,说:“端米,我难受呀端米。”
端米抚一下男人的头,扫干净地上的碎碗片。
泥说:“端米,你不是一棵草,你就像个圆溜溜的皮球,让人想咬都没处下
口哩。”
端米说:“泥你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泥就又去钻窝子。输了牌就回家往外偷粮食卖。一次偷一布袋,瞅个空子扛
出来。有一回脚底下走得急,绊在门槛上,摔青了半边脸。端米给他抹了红药
水,说:“你想往外扛就尽管扛,我不拦你就是。”泥就大了胆。泥后来干脆
用盛过化肥的编织袋往外扛。有时候泥一个人往袋子里装粮食挺费劲,端米就
过来撑起袋子口。泥就一瓢一瓢往里装。嚓,一瓢,嚓,又一瓢,快露缸底了。
早先泥的娘活着时是从不让大缸底露出来的。娘对泥说过,这口大缸用了好几
辈子了,还从没露过缸底。有时遇上灾年,就是吃糠咽菜啃树皮也不敢空缸底。
泥拿瓢的手抖抖索索地像是抽了筋。端米提了一下袋子,说:“还能装十来瓢
哩。”泥真想一瓢头子砸在端米脸上。泥心里开始发毛。泥的手在媳妇脸前像
秋风中的枯叶一样抖个不停。端米又提了一下袋子,说:“还能装两瓢哩。”
泥就把瓢掉在了地上,用脚踩了个稀巴烂。泥说:“端米你干吗非要这样?我
连村主任都没怕过呀端米。”端米说:“你看见别人打老婆手痒哩。”泥说:
“我往后再去钻窝子就把两只手剁给你看。”
泥跟着端米上地里拔草。柳村的人看奇景一般,说:“我老天,泥也下地干
活了,泥的媳妇竟有这等能耐!”
泥干了一星期的农活,就又开始手痒,趁端米回家扛化肥的时候,泥就从地
里跑了。泥赌输了就回到家里找菜刀。泥说:“端米我栗剁手给你看。”
端米正在剥花生,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泥扔了刀,从门后头拾起绳子,就把自家喂的狗给捆上了。眨眼工夫就把狗
的两条前腿的脚指头给砍了下来。
泥说:“端米我要再去赌,就把我的两条腿砍给你看。”
泥还是管不住自己,泥再次赌输后,从菜板上拿起菜刀。泥说:“端米我可
砍腿了,我可真砍了。”端米正蹲在鸡食盆前拌鸡食。泥伸手捉住一只芦花鸡,
削去了一条鸡腿。
泥也有赢钱的时候,这时候泥就会老老实实地把钱递到端米脸前,说:“端
米,你看,是不?树叶还有相逢时,岂可人无得运时?”
端米远远地退到天井里,说:“怕脏手哩。”
柳村的人常说,好人不踩泥,好鞋不踩屎,就有好事的人问:“端米,你好
好的,干吗不跟泥散伙?”
端米说:“人是会变的呀。”
“那干吗不拦住泥?由着泥的性子去钻窝子?”端米说:“铁锁媳妇不就是
因为拦男人被打残了胳膊?”
“你就不怕把家赌垮了?”
端米说:“家垮了,我还有条命。泥就是铁人钢人我也要把他暖化。”
大伙儿就叹气,说:“自古骏马却驮痴汉走,美妻常伴拙夫眠。”
一个下着麻秆子雨的黄昏,泥正守着空了的大缸发愣,端米摇摇晃晃地像只
落汤鸡一样跑回家。端米从怀里掏出200块钱递给泥说:“你现在只能用我的
命去赌了,直到赌干我身上最后一滴血。”泥接过钱,票子里夹着一张抽血单,
泥的头皮“轰”地响了一下,泥像个疯子,用小蒲扇一样的大手猛扇自己的脸,
直到把脸扇成个紫茄子。
春天的时候,花草到处抽芽、开花。转眼之间,山上、树林、屋角,全都变
了样。泥在镇上开了个钟表修理店,端米开了个服装加工店。钟表修理店的生
意挺红火,十里八乡的人都想来看看出了名的泥怎么说变就变了。端米的服装
加工店更是热闹,好多女人都想来看看端米是否有三头六臂。
就有人问端米有没有绝招,端米甜甜地笑笑,说:“人这辈子要遇到好多难
事,总不能事事都绕开走。只要豁上命,准行,说到底也就是一句话,水滴石
穿罢了。”
选自2020年《微型小说选刊》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以泥结婚三天前后做对比,塑造了泥嗜好赌博的形象,也推动了
故事情节的发展。
B.泥吃饭时自言自语地回答了媳妇的问话,看出他对老婆的愧疚和惧怕。
C.小说的人物语言多用口语,既具有地域特色,又表现了人物形象特点,但
是也造成了阅读的障碍。
D.小说讲述了年轻女性端米不动声色地让丈夫戒赌的波折故事,她的温柔善
良、勤劳能干、聪慧坚韧,与孙犁《荷花淀》中的妇女们颇为相似,都给人一
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7.关于文中柳村人们与端米谈话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村的人常说,“好人不踩泥,好鞋不踩屎”,可以从侧面看出大家开始
时对泥的不认可和对端米的不理解。
B.“泥就是铁人钢人我也要把他暖化。”体现端米把嗜赌成性的丈夫泥拉回
人间正道的决心,表现了端米宽厚大度和善良仁爱,个性鲜明,令人印象深
刻。
C.小说中“自古骏马却驮痴汉走,美妻常伴拙夫眠”一句,语言优美又富有
生活哲理表现了大伙儿对泥的羡慕。
D.从与村民的谈话中可以看出,端米采取的是一种以柔克刚,以退为进的策
略,显现了她的大智若愚。
8.面对赌博,泥的内心随着与端米的相处而发生变化。请结合文中相关情节简
要分析。
9.“斜升式重复”指人物的某种行为方式或者某一句话在作品中重复多次,由
此给读者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反转是一种情节由一种情境转换为相反的另
一种情境、人物身份或命运向相反方向转变的故事结构方式。小说《端米》在
创作时采用了斜升式重复和反转的结构方法,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文本一:
世之所谓智者,知天下之利害,而审乎计之得失,如斯而已矣。此其为智犹
有所穷。唯见天下之利而为之,唯其害而不为,则是有时而穷焉,亦不能尽天
下之利。古之所谓大智者,知天下利害得失之计,而权之以人。是故有所犯天
下之至危而卒以成大功者,此以其人权之,轻敌者败,重敌者无成功。何者?
天下未尝有百全之利也,举事而待其百全,则必有所格,是故知吾之所以胜人,
而人不知其所以胜我者,天下莫能敌之。
当汉氏之衰,豪杰并起而图天下,二袁、董、吕争为强暴,而孙权、刘备又
已区区于一隅,其用兵制胜,固不足以敌曹氏,然天下终于分裂,讫魏之世,
而不能一。盖尝试论之。魏武长于料事,而不长于料人。刘备有盖世之才,而
无应干之机,方其新破刘璋,蜀人未附,一日而四五惊,斩之不能禁。释此
时不取,而其后遂至于不敢加兵者终其身。孙权勇而有谋,此不可以声势恐喝
取也。魏武不用于与之长,而与之争于舟楫之间,一日一夜,行三百里以争
利。犯此二败以攻孙权,是以丧师于赤壁,以成吴之强。且夫刘备可以急取,
而不可以缓图。方其危疑之间,卷甲而趋之,虽兵法之所忌,可以得志。孙权
者,可以计取,而不可以势破也,而欲以荆州新附之卒,乘胜而取之,被非不
知其难,特欲侥幸于权之不敢抗也。此之于新造之蜀,乃可以逞。故夫魏武重
发于刘备而丧其功,轻为于孙权而至于败。此不亦长于料事而不长于料人之
w欤?
嗟夫!事之利害,计之得失,天下之能者举知之,知之而不能权之以人则
亦纷纷焉或胜或负争为雄强而未见其能一也。
(宋•苏轼《魏武帝论》,有删节)
文本二:
观曹公明锐权略,神变不穷,兵折而意不衰,在危而听不惑,临事决机,举
无遗悔,近古以来,未之有也。虽复名微众寡,地小力穷,官渡受围,濮阳战
屈。然天下精明之士,拓落之材,趋若百川之崇巨海,游尘之集高岳。故有荀
或、郭嘉等,或敛风长感,或一见尽怀。然后览英雄之心,骋熊黑之勇,M
天子以崇大顺,扶幼主而显至公,武功赫然,霸业成矣。
(唐朱敬则《魏武帝论》,有删节)
10.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
标号涂黑。
知之而不能权之A以人B则亦纷纷焉或胜或负C争为雄强D而未见E其能一
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卒”通假“猝”,与《赤壁赋》中“而卒莫消长也”的“卒”意思相
同。
B.中原,又称华夏、中土、中州,多指以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
游地区。
C.“过”的意思是“过错”,与《项脊轩志》中“大母过余日”的“过”意
思相同。
D.“挟”的意思是“倚仗”,与《赤壁赋》中“挟飞仙以邀游”的“挟”意
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开篇否定了明辨利害即为“智者”的看法,并认为“大智者”还必须
善于权衡对手。
B.苏轼认为,曹操长于料事而不长于料人,对刘备和孙权判断有误,因而错
失统一的时机。
C.朱敬则认为曹操虽然名望、实力上有优势,但屡次战败。最终因有英雄相
助而扶持幼主,使朝廷稳定。
D.两则选文以史论人,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观点鲜明,摆事实讲道理,
文气充沛,很有说服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神变不穷,兵折而意不衰,在危而听不惑。
(2)犯此二败以攻孙权,是以丧师于赤壁,以成吴之强。
14.苏轼和朱敬则对曹操的评价有什么不同之处?请简要概括。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日山居寄友人
杜荀鹤
野吟何处最相宜,春景暄和好入诗。
高下麦苗新雨后,浅深山色晚晴时。
半岩云脚风牵断,平野花枝鸟踏垂。
倒载:干戈是何日,近来麋鹿2欲相随。
【注】①倒载:倒着藏放。②麋鹿:性好合群,善游泳,喜欢以嫩草和水生植
物为食。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与《蜀相》的首联在表达技巧上有相同之处,读来有熟悉之感。
B.颔联以“高下”修饰麦苗,以“浅深”修饰山色,使山间景色具有了层次
感。
C.第五句写云雾被风一吹,就从山岩上飘离,用语新奇,能引发人的想象。
D.鸟踏花枝,麋鹿随人而行,画面幽雅而颇有动感,让人读之如置身诗境。
16.前人评此诗是“乐乃其表而悲蕴于中”,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
分析。
五、情景默写
17.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与“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有异曲同工之妙,用来表
现蜀道高险的句子是:,O
(2)《离骚》中“,”两句,表现了执着追
求美好理想、至死不渝的精神,影响了千百代人民。
(3)古代诗歌中常用“鸥鸟”这一意象,寄托情感、表达思绪,比如
""和""„
六、语言文字运用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书法评论中的“骨气”,是指书家的精神风貌和品格操守,与书家的
“魂”融为一体。与其他书法家洋洋洒洒的评论不同,柳公权的“心正则笔正”
则是唐穆宗即位后纵情享乐,荒废政事。有一次他请教柳公权如何运笔,
柳公权借用书法的道理劝谏道:“运笔在心,心正则笔正。”柳公权一心为国,
不顾个人安危、不畏权贵的骨气,是对“心正则笔正”的绝佳注脚。
中国文人在书法中不断追求遒劲有力的“骨气”之美。《祭侄文稿》是一
篇祭文,作者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颜真卿为了纪念在安史之乱中牺牲的侄儿
颜季明写下了这篇文章。作者当时情绪极度悲愤,故时见涂抹之迹,国耻家仇、
民族大义流淌于②,线条浑厚圆劲,力透纸外,结体俯仰变化很大,气势凛然。
宋代书法家米芾评价颜真卿字”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
昂然有不可犯之色”o我们从米芾的评论中可以读出颜真卿的③。由此可见,
书法之骨气,实乃中国人修身养性、供者爱人、达兼穷善、自强不息、天下兴
亡匹夫有责的代名词。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一个长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
但不得改变原意,不超过40字。
20.请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并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
达效果。
七、语言文字运用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种草"还是“种韭菜”?广告植入值得管一管。
时下,随着“种草”社交平台以及短视频平台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网民习惯
在消费之前,通过平台搜索别人的分享笔记“做功课”,有的通过短视频博主
的分享了解产品的好坏。然而有媒体调查发现,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用人单位劳动劳务合同书(29篇)
- 2024文明礼仪学习心得(14篇)
- 蛋鸡饲料加工智能化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备案审批
- 2025年世界知名品牌代理商合作协议
- 2025年购房意向策划金协议范本版
- 2025年专利技术购买与转让合同范例
- 2025年硅藻泥项目申请报告模式
- 2025年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收购协议
- 2025年钠滤膜项目提案报告模板
- 2025年信用卡债务分期偿还安排协议
- 长江委水文局2025年校园招聘17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湖南韶山干部学院公开招聘15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不可切除肺癌放疗联合免疫治疗专家共识(2024年版)j解读
- DB23/T 3657-2023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评价规范
-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14《设计塔台模型》课件
- 智研咨询发布:2024年中国MVR蒸汽机械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法规解读丨2024新版《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其应用案例
- 烟花爆竹重大危险源辨识AQ 4131-2023知识培训
- 六年级语文老师家长会
- DRG丨DIP病案10项质控指标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