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设施学课件_第1页
园艺设施学课件_第2页
园艺设施学课件_第3页
园艺设施学课件_第4页
园艺设施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园艺:Horticulture词根horti-源于古拉丁语hortus-,是古罗马时代在城郊分给公民的小块地产的名称。公民们可以各自将这些地围起来,种蔬菜、果树和花草。词根的另一部分-culture本意是对土地进行耕作,后衍生出文化、人造等意。ASHS:HorticultureisanArtasoldasIdenandaScienceasnewasTomorrow辞海:蔬菜、果树、花卉、观赏树木等的栽培和繁育技术园艺:园-种植和管理;艺-园子及产品具有艺术性

精耕细作在有限面积的土地上创造植物艺术和产品包括:果、菜、花、茶、观赏植物、风景园林、园林设计……第一章绪论園园设施园艺与园艺设施设施园艺—利用各种设施设备和技术,人为地创造适宜园艺作物生长发育的小气候环境,使其不受或少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有计划、全天候进行生产。蔬菜保护地栽培---设施园艺---工厂化农业---可控环境农业园艺设施—在园艺作物生产过程中,为达到生产目的而建造和使用的各种设施(包括附属设备与材料)。

阳畦、拱棚、温室等设施类型;玻璃、塑料薄膜、不(半)透明覆盖材料;控温、控光、控湿等各种设施设备等。

类型结构---性能调控---设计建造园艺设施学--

研究园艺设施(设备)的类型、结构、性能及材料,园艺设施(设备)的设计与建造,设施内环境条件及其调节等,以及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的一门科学。设施生产方式(以蔬菜为例):育苗:为露地、设施栽培准备各类秧苗

越冬栽培:冬前栽培,在保护设施内越冬,春季提早收获早熟栽培:利用保护设施进行防寒保温,春季提早定植,提早收获延后栽培:夏季播种,秋季在保护设施内栽培,霜后继续生长,延长生长期越夏栽培:高温、多雨季节进行遮荫、降温、防雨栽培

软化栽培:利用棚、室(窖)或其他软化方式在遮光条件下生产软化的产品假植栽培:将露地长成或半长成产品密集囤栽于保护设施内,使继续生长成产品无土栽培:主要在园艺设施内进行,不用土壤种株繁育:种株的越冬贮藏,提早定植和加代繁殖一.克服了栽培季节和环境条件限制,实现了园艺作物全天候、周年生产目标。第一节园艺设施在园艺生产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意义与作用二.在不适宜园艺作物生育的季节或环境条件下,生产出多样化、高品质产品,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多样化、经常化、优质化园艺产品需求蔬菜市场80年代“吃啥没啥”;90年代初期“有啥吃啥”;现在“吃啥有啥”。2012年,我国设施园艺总面积约386.5万hm2,其中:蔬菜365.9万hm2,占94.7%;花卉9.7万hm2,占2.5%,约为世界总面积1/3;果树10.9万hm2,占2.8%,以草莓、葡萄、桃、油桃、樱桃、杏、李等为主。发展设施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设施园艺是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短缺国家的现代农业,设施农业(园艺)是主体和标志。(荷兰、日本、以色列….)以色列的番茄栽培,每生产1kg鲜重产品,露地用水量60L,温室30L。荷兰封闭式无土栽培番茄只有15L。设施栽培产量一般为露地生产的3-10倍,甚至更高。荷兰温室蔬菜年产量,番茄可达54kg/m2,黄瓜72kg/m2。三.提高了水、土、光、热资源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及单位土地的生产能力,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截止2011年底,我国已建立各类现代农业园区超过5000个,其中科技部、农业部等6部委认定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65个(含试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153个,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约600个。四.高产优质园艺产品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增加了产值和效益,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设施农业成为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和部分地区的支柱产业设施园艺平均亩产值比露地蔬菜高3-5倍。据2008年资料,我国设施蔬菜生产面积占蔬菜总生产面积22%,产量占36.8%,产值占63.1%。2012年,全国设施园艺净产值7200亿元,使全国乡村人均增收1142.3元,占人均纯收入13.9%。设施园艺重点产区对乡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额在3000元以上。直接就业2900多万人,相关产业就业1500多万人五.设施园艺产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园艺设施:钢材、塑料、仪器仪表、机械(风机、加温炉)---设施园艺:化肥、种苗、农药、加工、运销---作为观光休闲和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带动了第三产业发展一、发展与演变古罗马帝国最早。公元54年至68年即有记载:掘坑后用云母片或滑石板覆盖栽培黄瓜。17世纪,欧洲各国相继出现了简易的保护栽培。法国17世纪初,木箱种植早熟豌豆--向阳拱形房屋种植--玻璃窗覆盖温床--玻璃屋顶温室。德国1619年用木板组装成临时双屋面温室。第二节国外园艺设施发展历史、现状及特点英国1684年四周玻璃房屋--1717年全玻璃温室—1815年半圆形弯曲屋面温室美国温室随着欧洲移民而引入,18世纪初始有文字记载,19世纪初建成屋顶有1/3玻璃板的半玻璃屋顶温室,1872年建成圆屋顶温室。日本江户时代,庆长年间(1596-1615)采用草框油纸窗温床,进行早春育苗、瓜果早熟栽培。1868年引入欧美玻璃温室。1890年建成玻璃窗框温床栽培蔬菜。1892年建成较大型温室。1943-1953年,塑料薄膜代替玻璃,水稻育秧、蔬菜生产。“最早普及塑料温室的国家”。荷兰的温室记载始于公元1750年,William一世初期,Miller用栎木建造加温温室种植柑橘和凤梨。1832年,利用木框温床和温室进行甜瓜、葡萄早熟和促成栽培。1903年荷兰建成第一栋玻璃温室,生产蔬菜。1967年荷兰国立工学研究所的Germing首创Venlo(芬洛)型连栋玻璃温室,至今仍为连栋玻璃温室的主要类型。二.国外设施园艺研究和生产现状世界设施园艺大国和强国:美洲-墨西哥、美国、加拿大;欧洲-荷兰、西班牙、法国;中东-土耳其、意大利、以色列;亚洲-中国、日本、韩国等。

国家

面积(公顷)美国(TheU.S.A.)8425加拿大(Canada)2286墨西哥(Mexico)11759荷兰(TheNetherlands)10370西班牙(Spain)52170法国(France)9620波兰(Poland)7560意大利(Italy)26500希腊(Greece)4670土耳其(Turkey)39284以色列(Israel)6000日本(Japan)49049韩国(Korea)57444中国(China)2760000世界主要设施农业区域分布(MuratK,2013)世界设施园艺以大型连栋温室为主,其中塑料薄膜温室主要集中在亚洲及环地中海国家,玻璃温室主要分布在西北欧,北美地区塑料薄膜温室的面积在不断增大。设施农业向省能源、低成本地区转移。西北欧(如荷兰等)稳步发展;特点:园艺历史悠久,技术优势明显。

亚洲面积最大(中国、日本、韩国等),占世界总面积90%以上,特点:人口密度大,对园艺作物需求大,四季适宜种植区域少,运输成本较高。地中海沿岸国家(如西班牙、以色列、土耳其等)发展较快;特点:气候温和,光热资源好,水资源相对缺乏。主要特点地中海沿岸气候特点(以色列、西班牙)气候特点:全年光照资源非常丰富,温室结构对透光性能要求不是太高,对遮阳、防虫需求大;全年气温均较高,温室结构对通风、降温有较大需求;保温增温需求相对较小,覆盖材料主要选用塑料薄膜。加拿大气候特点气候特点:冬季温度较低,温室结构对保温性能要求较高;全年有8个月左右温度偏低,加温(临时/全天)需求较大。冬春季节光照较弱,温室结构对透光性能要求较高,补光需求较大;夏季温度适中,自然通风基本能满足环境要求。2008年全部温室面积2075ha,产值21亿加元,从业人数38375人。其中,玻璃温室661公顷(31.9%),塑料板材温室面积214.5公顷(10.3%),塑料薄膜温室面积1199.6公顷(57.8%)。Ontario的温室数占加拿大全部温室总数的36.1%,面积占55.4%。花卉和观赏植物温室数量占69.5%,生产面积占43.1%,产值占温室总产值61.1%,其中盆栽花卉和观赏植物产值约占50%。果菜类温室数量占19.1%,面积占总面积49.8%,产值8.13亿加元,其中安大略省占全加拿大的58.5%;主要蔬菜种类依次为番茄、甜椒、黄瓜、生菜。温室蔬菜全部采用无土栽培栽培基质包括岩棉、锯末(西部)、草炭(东部)、椰糠等黄瓜1年3茬,番茄、甜椒1年1茬,栽植密度2-3株/m2,最高产量分别达100kg/m2、60kg/m2和30kg/m2

TomatoCucumberSweetPepperLettuceTotalOntario288205.1179.61.5674.2Quebec53.86.9X11.472.1B.C.110.144.5118.9X273.5Alberta6.918.46.3X31.6Total466.2276.6305.714.61063.1GreenhouseVegetableArea(ha,2008)加拿大温室生产特点⑴温室结构逐渐优化,种植结构和区域分布明显

塑料薄膜温室为主,双层充气薄膜温室比例逐渐增多;从温室面积分布来看,Ontario、BritishColumbia、Quebec、Alberta、Manitoba、Saskatchewan占前6位,面积占全国总面积97.8%,以Ontario最大。GreenhouseVegetableAreainOntario

(Acres,2009)AreaTomatoCucumberPepperLettuceTotalLeamington8633554150*1633(86%)RestoftheProvince37142877*266Total9004975027*1899=759ha(2)环境控制和栽培管理机械化和自动化,高产高效

全国温室蔬菜的平均产量(2007、2008年),番茄44.0-44.4kg.m2,黄瓜116.6-126.7条.m2、甜椒22.9-23.3kg.m2、生菜146.3个.m2。在部分地区和生产条件下,黄瓜年产量71.6kg(207条)/m2,番茄60kg/m2,甜椒30kg/m2。

(3)采用生态控制和生物防治病虫害,保障产品安全

⑷生产过程实现高度社会化⑸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依然是主要目标

建造和运行成本较高,获得性效益相对较低温室建筑成本高电力、天然气能耗大劳动力资源匮乏:工人主要来自墨西哥和加勒比海地区来自墨西哥的竞争:温室节能优势,冬季不需加热,人工费用低。通过增加产量、生产特色高档产品、扩大种植规模、改造加温设备、减少劳动力成本等措施,以求获得最大经济效益。荷兰的设施园艺荷兰农业高度发达:农用土地249万公顷,人口1700万人,农业人口不足世界农业人口0.02%、耕地不到世界耕地面积0.07%,农产品净出口额名列前茅。荷兰的农业畜牧业占50%,园艺业占38%,大田作物占12%。“花卉王国”,占世界花卉贸易市场60%,欧洲市场70%。荷兰的气候特点地理纬度:N51-54°气候:海洋性气候受大西洋暖流影响,冬季温和,1月份最低月平均温度-1.7℃;夏季凉爽,7月份最高月平均温度21℃;年平均气温10℃。年日照时数:1570小时(偏低)平均年降雨量:800毫米左右对温室栽培的有利条件:气候温和,温室设施不必配备降温系统。不利条件:日照时数短,光照强度弱。荷兰、北京、西班牙三地气候比较

荷兰气候特点

气候特点:冬春季光照较弱,温室结构对透光性要求很高,补光需求较大;夏季温度适中,自然通风基本能满足环境要求;属海洋性气候,冬季极端温度不低,但全年有7-8个月需要加温温室总面积约1.1万ha,玻璃温室97%以上,PC板和农膜温室不足3%Venlo型温室单栋面积:100m×200m居多,高度5.5~6.0m荷兰温室结构与栽培模式番茄1200ha.甜椒1200ha.黄瓜700ha.花卉:3/4切花+1/4盆栽蔬菜:无土栽培:岩棉培70%,基质袋栽、盆栽30%;此外NFT、DFT等。现代化温室配套设施计算机管理系统温室加温系统营养液循环系统CO2补给系统灌溉水收集、储存与水处理系统产品采摘与传送系统产品采后包装与预冷系统保温防寒设备温室补光设备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几乎全部实行计算机智能控制和信息化管理0150300450600750Cropyield(t/ha)CyprusSpainEgyptGreeceIsraelItalyPalestineMedCountries(avg.)NetherlandsTomato Cucumber SweetpepperProductivityofthreegreenhousecropsinsomeMediterraneancountriesandintheNetherlandsKeyfactor:Yearroundproductionwithoptimalgrowthconditions

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高产高效令世界瞩目:果菜种植密度2~2.5株•m2;番茄50-70Kg•m-2,黄瓜60-100Kg•m-2,甜椒30Kg•m-2

DevelopmentinredpepperproductionYearDurationwksProd/yrkgm-2E-consm-3Hourslabour197549147458019814814.25650519844516.539.147519894819.654.558019944924.747.170019994925.251.078020054826.042.665520074927.540.1601*PlantingendofNovember年份

作物1950196019701980199020002008番茄(kg/m2)7.79.520294452.560-70玫瑰(支/m2)110160220240320340350关键工程与技术突破领域Venlo型温室发明与应用冬季增温、

CO2施肥岩棉培、通风降温、计算机控制保温幕、熊蜂授粉、环境控制新品种、栽培技术、计算机精确管理温、湿、光、水、营养、CO2等优化控制、新品种覆盖材料创新、人工补光、计算机智能化控制荷兰温室作物产量变化与关键工程技术突破的关系

重视食品安全生产技术应用减少农业化学品投入番茄等温室作物熊蜂授粉率达到100%99%温室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蚜虫、白粉虱等

节能技术荷兰设施园艺是一个典型依赖能源的产业,温室用能源约占全国能源使用总量6%左右,占全国天然气用量12%。重视资源节约技术的应用自然能源收集、储存技术地埋管浅层地能节能技术在温室中的应用LED人工补光节水技术雨水的收集利用。每公顷温室配备1500m3储水罐(池),解决了温室作物75%的用水。大力推广封闭式无土栽培,节水省肥,黄瓜较土壤栽培可节肥34%。日本气候特点气候特点:气温相对较高,保温需求相对较小;冬季光照偏弱,温室结构对透光性能要求高,覆盖材料主要选用塑料薄膜或玻璃。夏季气温较高,温室结构对通风、降温有较大需求。設置実面積(ha)日本の園芸用施設面積の推移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1969197319771981198519891993199720012005調査年全体野菜花卉果樹野菜(69.1%)花卉(15.8%)果樹(15.1%)20092009年,温室总面积49,049ha,其中塑料薄膜温室约占96%温室中42%需要加温(90-96%为石油热风)防雨棚14194ha,小拱棚44922ha主要蔬菜作物温室栽培面积几种蔬菜设施栽培面积比率1,634ha2005年温室无土栽培面积1634ha,其中蔬菜1298ha,其次是花卉,果树只有零星种植。主要无土栽培蔬菜面积比率(2007)35%Total1371haChanges

ofsoillesscultureareaindifferentsystemsSubstrateculture(Sand,Gravel,Coir,peatmoss,bark,etc),Capillarymatorsheetculture,andAeroponics低段、高密植栽培系统

(大苗移植+高密度3段栽培;3.5crops/year;7plants/m2,48ton/1,000m2/year)特点1:高产与优质并重特点2:作业省力化,高效率特点3:环境友好可持续4.追求节能低耗低成本温室结构、新型覆盖材料和节能设备、综合环境调控和变温管理等特点5:关注食品安全植物工厂技术世界领先

完全控制型

自然光利用型

人工光自然光兼用型

植物工厂生产目标和成本

目标产量生产成本0.6~0.8円/g100円/株设施建造等30%其他,10%空调,7.5%照明,22.5%劳动力30%低耗型植物工场古在丰树:植物苗工厂(荧光灯)各种设备的电力消耗量百分比:照明约82%,空调制冷约占15%,其他占3%。GreenhouseArea(ha)

Total100%Vegetable84.5%Flower5.3%Fruit10.2%韩国的园艺设施冬季加温温室比例24%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引进无土栽培技术,90年代得到较快发展,2006年超过900ha,2008年达到1107.3ha。2008VegetableFlowerArea(ha)799.9(72%)307.4(28%)Farm1,494747Mini-TomatoTomatoPaprikaCucum-berPepperStrawberryMelonLettuceOtherLeafVege-tablesOthersTotalArea(ha)74.9106.5228.420.417.958.61.226.6188.077.4799.9Farm(ea)2012653675481220364153861,494Vegetablecultivatingareasandthenumberoffarms

(2008)byLee,YongBeom日本、荷兰园艺设施特点比较项目

日本

点荷兰1.透明材料塑料(薄膜、板材)玻璃2.能源消耗多层覆盖、辅助加温

加温(石油天然气)3.设施类型、结构、材料标准化标准化4.设施内设备半自动化、自动化部分智能化自动化智能化5.设施面积较大型规模化大型化规模化6.栽培方式土壤(为主)、无土栽培基本为无土栽培面积大型化管理信息化、机械化、自动化结构、材料多样化新技术应用(节水灌溉、无土栽培、工厂化育苗、熊蜂授粉、二氧化碳施肥、生物防治等)节能与能源多元化(热泵、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以及温室自身作为捕获、收集、储存、释放的热环境源的节能技术得到利用)经营产业化、社会化三、国外园艺设施的发展趋势--工厂化我国是温室栽培最早的国家,早在公元前551-479年间,《论语》中即有记载“不时不食”,是不时栽培的语源。我国保护地栽培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是在西汉(公元前206至公元23年),《汉书·循吏传》记载“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燃蕴火,待温气乃生,信臣以为此皆不时之物”。说明我国在2000多年前已能利用保护设施栽培多种蔬菜。第三节我国园艺设施发展演变、现状及特点一、发展历史与演变唐朝(公元618-907),诗人王建在《宫前早春》诗中:“酒幔高楼一百家,宫前杨柳寺前花,内苑分得温汤水,二月中旬已进瓜”。1200多年前已用天然温泉进行瓜类早春促成栽培。元朝(公元1279-1368)王祯《农书》:“至冬移根藏以地屋荫中,培以马粪,暖而即长”;“就旧畦内,冬月以马粪覆之,于向阳处,随畦用蜀黍篱障之,遮北风,至春,疏其芽早出”;“十月将稻草灰盖三寸,又以薄土覆之,灰不被风吹,立春后,芽生灰内,即可取食”。说明600多年前,已有温室囤韭和阳畦、风障韭菜栽培。明朝(公元1368-1644)王世懋《学圃杂疏》:“王瓜,出燕京者最佳,其地人种之火室中,逼生花叶,二月初,即结小实,中宦取以上供”。说明400多年前,北京的土温室黄瓜促成栽培已获得成功。

解放后我国园艺设施的发展五十年代初,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推广风障、阳畦、改良加温温室(一面坡纸窗--二折式玻璃)。50年代中期以后,塑料拱棚、地膜覆盖普及推广。

●50年代中期从日本引进农用聚氯乙烯薄膜,60年代初实现国产化。●1965年,吉林省长春市郊区出现了中国第一栋塑料大棚(面积0.07hm2),70年代出现第一次大面积发展。●1980年北京塑料研究所首先研制出低密度聚乙烯长寿农膜(LDPE);同年,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设计出国产镀锌钢管组装式棚架和温室骨架。

1984年,中国国家标准局批准颁布实施了“农用塑料棚装配式钢管骨架”国家标准。80年代末期出现第二次大面积发展。●70年代末引进地膜覆盖技术与装备,80年代迅速推广。80年代中后,日光温室、夏季降温防雨设施推广与普及●70年代中期辽宁海城开始日光温室韭菜生产;80年代中期瓦房店、海城冬季不加温生产黄瓜。●日光温室不断创新发展,结构和环境调控水平不断提高,2004年约60万公顷

。●80年代中后期南方遮阳网、防虫网开始推广应用,1999年覆盖面积达7.3万公顷。

●我国第一栋连栋加温温室于1977年在北京市玉渊潭公社建成,是我国自行设计施工的型钢构架、钢化玻璃覆盖,主要用于全年栽培黄瓜、番茄等果菜。●1979-1995年之间,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地,先后从东欧、美国、日本等引进玻璃或硬塑连栋温室,总面积20hm2。●“九五”期间大型温室引进出现高潮,1996年底至2000年引进大型温室面积达175.4hm2。●目前国内大型园艺设施已由进口转为国产化(90%以上)90年代现代化温室的引进与国产化

我国园艺设施的演变

1.类型的演变2.时间上的演变瓦盆、油纸风障、阳畦、土温室塑料薄膜小拱棚、改良阳畦、改良温室地膜覆盖、塑料薄膜大棚、温室(玻璃、塑料;单栋、连栋;日光、加温)节能、智能温室、遮阳网、防虫网四十年代以前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中国第一栋塑料大棚(1亩)的诞生长春1965年1978年引进地膜覆盖技术二、我国园艺设施发展的现状及特点(一)设施面积继续扩大,但已进入稳定发展阶段,设施类型和结构不断优化,逐渐向大型化发展。占世界总面积88%!“发展、提高、完善、巩固、再发展”

全国设施园艺面积(104ha)年度合计小拱棚大中棚节能日光温室普通日光温室加温

温室连栋

温室19780.530.370.13

0.03

19821.040.710.18

0.110.04

19843.162.170.550.010.310.12

19867.925.391.370.060.850.25

198812.007.872.150.221.430.33

199015.679.663.340.751.530.40

199224.3514.335.732.221.570.51

199443.4622.3110.676.293.630.55

199683.8137.5725.5912.537.160.970.011998138.8054.6652.2620.718.712.520.072000183.2769.1271.2728.3511.682.850.132002210.6375.8182.4638.3111.672.380.112004257.7098.87106.6539.1910.781.470.732006274.15107.62109.0745.389.551.770.772008334.67127.88130.2161.7711.571.931.312010362.7131.5145.569.911.72.31.82012386.5108.5178.276.116.83.53.4中国园艺设施面积比例(2012年)日光温室24.0%设施园艺作物分布(万亩)年度合计比例(%)小拱棚大中棚节能日光温室普通日光温室加温温室连栋温室2008年5250196020919651743526蔬菜vegetable502095.6191819539271742920果树fruittree1342.6

10826

花卉ornamental961.8423112

662010年54401972218310481753527蔬菜vegetable516594.91930201010001753020果树fruittree1402.6

11228

花卉ornamental1352.5426120

572012年57971627267311422525251蔬菜vegetable548894.71582249310882523142果树fruittree1632.8

11533

15

花卉ornamental1462.5456521

69(二)类型结构设计与区域布局更加合理,发展体现中国特色,单栋、多样、经济、节能。设施区域分布趋优设施蔬菜区域分布三北地区以日光温室和单栋塑料大棚为主东南、华南以单栋、连栋塑料大棚和遮阳网为主80%以上日光温室分布在北方,环渤海湾及黄淮海、长江中下游、西北地区约占88%。竹木结构大棚占60%以上;节能日光温室竹木土墙结构约占60%。燃煤消耗量FuelConsumption加热型日光温室CSGheatedt/(1000m2·y)大型连栋温室Multi-spanGreenhouset/(1000m2·y)沈阳Shenyang43°N64.5~90105~150北京

Beijing40°N39~5190~120寿光Shouguang35°N19.5~25.560~105(马承伟)高效节能日光温室,能在-10~-20℃严寒条件下不加温生产喜温园艺作物。与传统加温温室相比,亩均节约标准煤25吨。76万公顷节能日光温室每年节省2.8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减少7.4万吨CO2和242万吨SO2、210万吨氮氧化物的排放。与现代温室相比,其节能减排贡献额还要提高3~5倍。(三)设施园艺领域的科学研究方兴未艾,水平不断提升,产业体系、技术规程和行业标准逐步形成,对产业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1、农业部“六五”、“七五”、“八五”重点项目2、科技部“九.五”-“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工程”“十.五”-“工厂化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十一五”-“绿色环控设施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十二五”-“园艺作物与设施农业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

“863”计划:生物技术与现代农业领域

“973”计划:设施作物环境适应机制与产品安全调控基础研究3、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省市重点资助项目…………(四)以家庭经营为主体,种植作物种类和茬口多,栽培管理技术和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设施园艺作物已从单一的蔬菜拓展到花卉、瓜果、食用菌、中草药等多种经济作物(一)结构材料不标准,建造参数不规范,结构简易,操作不便,性能较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生产安全隐患大三、我国园艺设施存在的问题单体面积偏小,土地利用率低消耗大量耕层土壤,破坏环境温室地面下挖,排水性差(二)设施装备水平低下,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环境调控能力较弱,人工管理粗放,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三)经营分散,组织化、规模化、专业化程度差,管理凭经验,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低,产量和效益相差悬殊,连作障碍等因素严重制约可持续发展大型连栋温室无土栽培产量比较作物荷兰上海番茄(Kg•m-2)5232.1黄瓜(Kg•m-2)7030.02辣椒(Kg•m-2)2415.33月季(枝•m-2)250-350150黄瓜、番茄产量10-30kg/m2,与国外差距大

1998-1999年产值总成本加热劳动力折旧年利润

上海孙桥(元)150.06102.8030.8420.564047.27

平均产量--kg/m2

(30%)(20%)(39%)荷兰(美元)804413.2017.606.6036

平均产量52kg/m2

(30%)(40%)(15%)中国、荷兰连栋温室番茄成本效益比较(上海交大黄丹枫)大型连栋温室一次性投资较大,生产成本高,采暖能源费、水电费用占生产成本30%~70%。

折旧高,产量、价格低!注:孙桥温室为番茄、黄瓜、甜椒、樱桃番茄的平均四、发展趋势布局区域化结构标准化使用节能化装备机械化管理轻简化产品无害化经营规模化低碳、节能、环保高效、低耗、可持续!市场需求与竞争力

国际成本、资源优势,国内比较效益较高政策导向2008年:农业部关于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的意见2009年:农业部办公厅全国蔬菜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09-2015年)

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2012年,农业部《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指导规划(2012-2015年)》2012年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农业财政补贴:标准园建设、农机补贴、合作社扶持、优势农产品、设施保险--等“三北”地区气候特征气候特点:东北、华北地区冬春季节光照较弱,温室结构对透光性能要求较高,补光需求较大;西北地区光照资源丰富,基本全年无需补光;东北、西北地区平均有5个月以上需要加温,对温室保温性能要求很高;夏季,三个地区平均有5个月时间需要通风降温,因此温室结构对降温、通风需求较高。南方地区气候特征气候特点:冬春季节光照较弱,温室结构对透光性能要求很高,补光需求较大;全年平均气温较高(湿度较大),对降温、通风(自然通风)需求较高;中南部地区冬季温度偏低,果菜类作物有加温需求。光照比地中海地区弱,夏季温度比荷兰高,相对湿度较大。本章主要内容类型

园艺设施类型多样,遵循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结构性能应用主要内容1.简易设施

风障、阳畦

酿热温床电热温床火热温床水热温床2.温床3.塑料薄膜覆盖地膜覆盖中小拱棚塑料大棚4.温室日光温室加温温室现代温室5.夏季保护设施6.设施覆盖材料近地面覆盖阳畦温床朝阳沟风障畦地面简易覆盖砂田覆盖瓦盆和泥盆覆盖浮动覆盖秸杆及草、粪覆盖第一节简易设施简易棚(1)保水(2)增加土壤温度(3)保肥砂田覆盖5-10cm作用秸杆及草、粪覆盖4-5cm(1)保持土壤湿度(2)保持土壤温度(3)降低空气湿度(4)防土壤板结、除草(5)减少土传病害作用瓦盆和泥盆覆盖夜盖昼揭作用防风、防霜冻、减少地面辐射、提高温度浮动覆盖遮阳网、无纺布作用(1)提高温度1-3℃(2)提早或晚延栽培(3)防止霜冻露地浮动覆盖小拱棚浮动覆盖温室和大棚浮动覆盖一、风障(畦)

风障是设置在栽培畦北面的防风屏障物,用于阻挡季候风,提高栽培畦温度。风障前的栽培畦称风障畦。风障畦篱笆披风土背(一)风障结构土背篱笆:竹竿、秸秆、芦苇披风:稻草、苇席、薄膜由篱笆、披风及土背三部分组成。大风障畦风障畦小风障完全风障畦简易风障(迎风障)1.栽培畦2.篱笆3.土背4.横腰5.披风(单位:m)风障de

类型小风障

结构简单,在畦的北面竖立高1m左右的芦苇、竹竿夹稻草等做成的风障。防风范围较小,在春季每排风障只能保护相当于风障高度2-3倍的畦面积。篱笆栽培畦

大风障

简易风障(或称迎风障)只设置一排篱笆,高度1.5~2.0m,密度稀,前后可以透视。完全风障是由篱笆、披风、土背三种部分组成,高为1.5~2.5m,并夹附高1~1.5m的披风,披风较厚。篱笆披风土背风障的延长方向

与当地的季候风方向垂直,华北地区东西向或偏东南5°

风障与地面的夹角

冬春季:向南倾斜70~75°,增强受光和保温 夏季:垂直地面,避免遮阴。简易风障多直立风障间的距离

冬季:完全风障间距5~7m,或相当于风障高度3.5~4.5倍春夏季:简易风障每排距离为8~14m,最大可到15~25m

小风障:距离1.5~3.3m风障的排数和长度多优于少,长优于短(二)风障的设置(三)风障的性能和作用1.防风:风障可以减弱风速,稳定畦面气流,一般可减弱风速10%~50%。风速越大,防风效果越好;风障排数越多,风速越小。

(三)风障的性能和作用2.增温:利用太阳光热提高畦内气温和地温,改善风障前的小气候条件。原因:

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和障面反射,辐射强度越大,畦温和地温越高;障前局部气流稳定,防止水蒸气扩散,减少地面辐射热损失。

有风的晴天效果最显著;距风障越近,温度越高降低随距离地面高度增加,障内外温度差异减小,50cm以上的高度无明显差异;障内外地温差异比气温稍大。(三)风障的性能和作用3.减少冻土层厚度:风障的防风、增温作用使障前冻土层厚度比露地浅,但障后比露地要深。越远越深

适用于北方晴天多且风多的地区耐寒蔬菜、宿根花卉越冬栽培蔬菜幼苗防寒越冬早春提早播种叶菜类或定植果菜类等,早熟栽培蔬菜种株防风采种(四)风障畦的应用二、阳畦

阳畦又称冷床,利用太阳光热来保持畦温。保温防寒性能优于风障畦,可在冬季保护耐寒性作物幼苗越冬。风障的弱点:1.白天增温,夜间不能保温,经常处于冻结状态,局限大,季节性强。2.在阴天多、日照低的地方不适用,高寒、高纬度地区效果不明显。南风多、乱流风地区效果受影响较大。

由于各地气候条件、材料资源、技术水平及栽培方式不同,在生产上形成了多种类型。阳畦的类型普通阳畦:抢阳畦—畦框成斜面(南低北高)槽子畦—畦框等高改良阳畦:提高土框,加大窗角,加强保温(一)阳畦的类型、结构

普通阳畦的结构普通阳畦结构:(1)风障:直立、倾斜(2)畦框:土打或其它(3)透明覆盖物:玻璃、薄膜(4)不透明覆盖物:稻草、蒲席、苇毛热盖阳畦—透明、不透明覆盖物均有的抢阳畦改良阳畦:(1)土墙(后墙、山墙)(2)棚架:柱、檩、柁(3)后屋顶:秸秆、土等(4)透明覆盖物:玻璃或塑料薄膜(5)不透明覆盖物:草苫等保温覆盖物改良阳畦的结构请判断阳畦类型?场地选择

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水源充足、距栽培地近田间布局

东西延长,自北向南成行排列,间距6~7m;四周夹围障,内设腰障(二)阳畦的设置①田间布局:与普通阳畦相同。②阳畦群间距:一般为棚顶高度2~2.5倍,低纬度地区可取2,高纬度地区取2.5。③后棚顶宽度:一般不能超过棚顶的最高处,否则会加大畦内遮荫。④透明面角度:一般小于50°,角度过大,栽培面积就会减少。改良阳畦的设置畦温季节性变化明显:冬季保温性能较好的阳畦,内外温差可达13.0~15.5℃;但要防霜冻、防高温。畦温受天气影响较大:晴天高昼夜温、湿差较大:一般畦内昼夜温差可达10~20℃,最大相对湿度差异可达40%~60%畦内局部温差明显

比风障增加了土框和覆盖,以太阳为热源,白天吸收太阳辐射,夜间减少长波辐射,提高了保温能力。缺点:依靠太阳,受季节和天气影响大1.普通阳畦的性能(三)阳畦的性能特点阳畦与露地温度(℃)的季节变化月旬热盖阳畦冷盖阳畦露地平均地表温平均地中温平均地表温平均地中温平均地表温最高最低5cm15cm最高最低5cm15cm最高最低12.中22.25.811.89.616.93.815.37.66.3-5.1下15.53.112.18.610.41.57.36.66.2-10.01.上18.23.511.67.48.4-1.24.64.07.7-12.5中19.53.511.67.513.30.75.54.310.5-12.8下18.12.110.97.713.10.48.73.811.5-12.32.上21.72.713.99.721.42.610.26.618.0-11.7中19.50.79.17.321.00.710.66.213.8-14.0下20.2-7.56.023.5-10.36.3--10.43.上15.62.210.36.822.50.516.07.013.7-12.4中16.53.010.58.224.52.014.39.222.2-7.0天气对畦温的影响日期月.日天气状况露地气温(℃)阳畦气温(℃)最高最低最高最低3.1晴13.6-1.015.80.53阴6.0-7.09.0-3.95雪4.0-3.05.0-1.57阴6.0-3.03.0-1.29晴14.5-7.018.50.2如何提高阳畦的升温、保温效果?升温保温影响升温、保温效果的因素:透明覆盖物—透光率透明面角度—影响透光率风障、畦墙—热量的对流与传导不透明覆盖物—热量的传导α阳畦角度与畦内太阳辐射强度的关系阳畦角度1月份4月份大卡/m2%大卡/m2%01540.151.743716.074.1351961.065.884104.881.88102491.283.604516.090.09152976.1100.005012.6100.00太阳高度较低的季节,增加阳畦角度,增温效果更明显玻璃窗倾斜度加大,增加了透光率墙体与覆盖物防寒保温能力强空间大,操作管理方便,缓冲性能好畦温季节性变化畦温受天气影响昼夜温、湿差局部温差2.改良阳畦的性能特点(四)阳畦的应用1.普通阳畦的应用:主要用于蔬菜、花卉等作物育苗;用于蔬菜秋延后、春提早及假植栽培;在华北及山东、河南、江苏等一些较温暖地区,可用于耐寒叶菜,如芹菜、韭菜等越冬栽培。2.改良阳畦的应用:性能更优耐寒蔬菜(如葱蒜类、甘蓝类、芹菜等)越冬栽培;秋延后、春提早栽培喜温果菜;蔬菜、花卉、部分果树育苗草莓栽培三、温床温床是在阳畦的基础上改进的保护设施。它除了具有阳畦的防寒保温作用以外,还可以通过酿热加温、水暖加温、火道加温及电热线加温等来提高地温,补充日光增温的不足。温床的类型酿热温床——酿热材料水暖温床——余热、温泉等火热温床——燃料燃烧电热温床——电(电热线)(一)、温床的类型(二)酿热温床酿热温床—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酿热物)所产生的热量进行加温。1.结构:

主要由床框、床坑、透明覆盖物(塑料薄膜)、保温覆盖物、酿热物等5部分组成。2.分类:透明覆盖物种类:玻璃温床、薄膜温床在地平面上位置:地上式、地下式、半地下式温床床框所用材料:土框、砖框、草框、木框温床

酿热温床的结构床坑床框床框覆盖物隔热层酿热物细菌繁殖

快酿热物发热慢短持续时间长

高温度

低酿热原理:碳水化合物+氧气二氧化碳+水+热量微生物好气性嫌气性影响微生物繁殖的因素碳氮比(C/N):20~30:1C/N大于30发热慢,小于20发热快含水量:70%左右通气:适度温度:100C以上高热酿热物:新鲜马粪、新鲜厩肥、各种饼肥---低热酿热物:牛粪、猪粪、稻草、麦秸、枯草、有机垃圾---各种酿热物的碳氮比(C/N)

种类C%N%C/N种类C%N%C/N稻草42.00.6070米糠37.01.7022大麦杆47.00.6078纺织屑59.22.3223小麦杆46.50.6572大豆饼50.09.005.5玉米杆43.31.6726棉籽饼16.05.003.2新鲜厩肥(干)75.62.8027牛粪18.00.8421.5速成堆肥(干)56.02.6022马粪22.31.1519.4松落叶42.01.4230猪粪34.32.1216.2栎落叶49.02.0024.5羊粪28.92.3412.33.酿热温床的性能

与阳畦相比,酿热温床明显改善了床内温度条件。受酿热物及方法限制,热效应较低,且加温期间无法调控,床内温度明显受外界温度、床土厚薄、含水量影响。受光不均及四周散热造成床内存在局部温差,北高南低,中部高四周低。酿热物发热时间有限,前期温度高,后期温度逐渐降低,不适于秋冬季使用。4.酿热温床的设置与应用建造场地要求背风向阳、地面平坦、排水良好。早春果菜育苗花卉扦插或播种秋播花卉越冬日光温室内冬季育苗(三)电热温床利用电热线通电时由电能转换成热能所产生的热量进行加温。升温快、均匀、易调节、不受季节限制。1.电热温床结构:基本同阳畦,增加了电热线和隔热层。隔热层竹棒地热线HHHH营养土电热线营养土隔热层苗床直播,厚10cm育苗盘播种,厚1-2cm厚3~5cm稻糠、稻草、麦秸、木屑、马粪等2.电热温床的铺设总功率=苗床总面积×功率密度(单位面积需要的功率(w/m2)

(1)电热温床的功率确定设定地温基础地温9~11℃12~14℃15~16℃17~18℃18~19℃1109580—20~21℃120105908022~23℃1301151009024~25℃140125110100电热温床功率密度选定参考值(w/m2)各地区冬春季节育苗的功率密度选择(w/m2)地区华北中部地区辽宁地区育苗时间春季冬季春季冬季温室育苗50~7070~9070~90100-130小棚、阳畦育苗80~10090~120100~120130~140(2)电热线的选择:电热线根数=总功率/电热线的额定功率注意:电热线不能截断使用,只能取整数。(3)电热线的布线计算:布线条数=(线长-苗床宽度)/(苗床长度-0.2m)

为方便接线,应使电热线两端的导线在苗床同一侧,故布线条数应取偶数。假如最后一趟线不够长,可中途折回。布线平均间距=苗床宽度/(布线条数±1)实际布线间距可根据苗床中温度分布状况作适当调整。一般中间稀些,两边密些。(4)电热线铺设铺好隔热层、细土按事先计算好的布线间距在床两端插竹棍把电热线来回绕在竹棍上,使紧贴地面并拉直布线完成,通电试验,覆土,然后拔出竹棍电热线的种类:根据用途、规格区别土壤加温水加温空气加温电压长度功率使用温度范围用途规格(1)电热线3.电热温床的设备电加温线(地热线)的主要参数型号用途工作电压(V)功率(W)长度(m)DR208DV20406DV20608DV20810DV21012DP22530DP20810DP21012F421022KDV土壤加温土壤加温土壤加温土壤加温土壤加温土壤加温土壤加温土壤加温空气加温空气加温22022022022022022022022022022080040060080010002508001000100010001006080100120301001202260常用电热线主要参数型号功率(w)长度(m)色标DV2040840060棕DV20410400100黑DV2060860080蓝DV20810800100黄DV210121000120绿(2)控温仪

主要采用农用控温仪,控温范围10~40℃,灵敏度±0.2℃。以热敏电阻作测温头,以继电器的触点做输出,仪器本身工作电压220V,最大荷载2000W。(3)交流接触器(继电器)当电热线总功率大于控温仪额定负载(2000W)时,必须加交流接触器,否则控温仪易被烧毁。交流接触器的工作电压有220V和380V两种,根据供电情况灵活选用。采用CJ10系列较好。CJ10系列交流接触器技术参数(220V)型号额定电流(A)最大负载(KW)型号额定电流(A)最大负载(KW)CJ10-551.2CJ10-606017CJ10-10102.2CJ10-10010030CJ10-20205.5CJ10-15015043CJ10-404011(4)其它设备

电闸盒、配电盘等4.电器连接方法①电热线总功率不大于控温仪最大负载时,可将电热线与控温仪直接连接。

多根电热线使用时只能并联,不能串联。铡刀开关控温议电热线温度探头电源220v②电热线总功率超过控温仪的最大负载,应外加交流接触器。交流接触器交流接触器电源220v③大面积育苗使用的电热线很多时,应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电源220v电源零线5.电热线铺设注意事项(1)多根电热线使用时只能并联,不能串联;(2)严禁成卷在空气中通电试验或使用,布线时不得交叉、重叠或扎结;(3)电热线不得任意接长或剪短使用,铺设时中间稀、两边密,均匀升温;(4)布线行数为偶数,使用地热线时应把整根线(包括接头)全部均匀埋入土中,线两头应在苗床同侧;(5)收地热线时不要硬拔,以免损坏绝缘层,用后擦净晾干,妥善存放;(6)土壤加温线(电热线)和空气加温线不要混用;

(7)接线后先通电试验再覆土,使用控温仪,探头应距东西2-3m,距南边30-40cm。尽量利用阳光,节能降耗管理操作时先切断电源水分消耗多,注意浇水秧苗移栽前注意锻炼幼苗7.电热温床的应用

冬春季节园艺作物育苗,尤其果菜幼苗;大棚早熟栽培6.使用电热温床注意事项地膜覆盖——塑料薄膜地面覆盖的简称(液体地膜)。地膜覆盖是用很薄的专用塑料薄膜紧贴地面上进行覆盖的一种栽培方式。

地膜覆盖是现代农业生产中增产效果较明显的一种简单的技术措施。地膜覆盖日本最早于20世纪50年代始用;法、美、德、意从60年代开始。我国60-70年代曾用拱棚撤换废旧塑膜作地膜,存在许多不足(用量多、不密接、升温保墒差)。1978年我国引进专用地膜及其覆盖技术并迅速推广,创造性消化吸收并形成独具特色的栽培技术体系(方式多样、茬口多样、反复利用、0.008mm微薄地膜)。覆盖面积1983年62.9万公顷;1986年180万公顷;1996年700万公顷;2010年近3亿亩;2000年仅蔬菜240万公顷。2005年蔬菜260万公顷。2012年农业部全国农技中心统计:地膜覆盖已超过3亿亩,重量达120万吨。136年份农膜总量(万吨)地膜用量(万吨)地膜覆盖面积(万亩)2005年33.1614.443574.142006年34.3514.473568.952007年34.1215.103640.412008年32.1314.823911.402009年31.3815.22※3862.052010年32.3015.18※3852.662011年31.8313.873757.58山东农膜应用情况根据种植方法、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一、地膜覆盖的方式

1.平畦覆盖2.高垄覆盖3.高畦覆盖4.沟畦覆盖(一)平畦覆盖1、平畦覆盖—平地作畦后覆盖地膜,在四周畦埂上压土。临时或生育期覆盖;单畦或联畦覆盖。2、平畦覆盖的优缺点(1)优点

保水能力强,便于施肥灌水,初期增温好。(2)缺点

地温提高得慢,尤其后期地膜受泥土污染降低透光率,地膜易受泥土污染而降低透光率,不利于机械化作业,增产效果较差。

3、应用:适于生长期较短、喜湿、浅根性的速生蔬菜或部分根菜类蔬菜栽培。(二)高垄覆盖

高垄覆盖—平地起垄后直接单垄或双垄覆盖,宽50cm、高10~15cm,在垄沟两边压土。

(三)高畦覆盖1、高畦覆盖—平地起垄后,合并两垄作成高畦,待平整畦面之后再进行覆膜。常用的适宜规格是:畦高10~15cm,畦面宽40~80cm,畦底宽50~100cm。(1)优点

具有保温、保湿效果好,增温快,增产显著,适于机械化作业等。(2)缺点

灌水、施肥较难,渗水不充分,容易出现畦心干及中后期脱肥、作物早衰等问题。2、高畦覆盖的优缺点(四)沟畦覆盖

改良式高畦(天幕)1、沟畦覆盖—把高畦做成沟,在沟内栽苗,然后覆盖地膜。当幼苗长至将触地膜时,把地膜割成十字孔将苗引出,使沟上膜落到沟内地面上,即“先盖天,后盖地”。前期保温防霜,后期便于灌水。2、沟畦覆盖的优缺点(1)优点

采用沟畦覆盖既能提高地温,也能增高沟内空间的气温,使幼苗在沟内避霜、避风,所以这种方式兼具地膜与小拱棚的双重作用。可比普通高畦覆盖提早定植5~10d,早熟1周左右,同时也便于向沟内直接追肥、灌水。(2)缺点较费时费工。杜社妮等(2007).玉米地膜覆盖的土壤环境效应.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5(5):56-59.1、提高土壤温度

改变土壤热交换;增温效果与种类、方式、季节、天气、行向等有关。春季低温期,透明地膜可使0~10cm地温增高2~6℃,有时可达10℃以上。

二、地膜覆盖的效应(一)对环境条件的影响2、改善光照条件,增强作物的光能利用率

增光效应以作物中部、近地面30~35cm处最明显,反射率增加12~14%;银灰反光膜效果优。3、保持土壤湿度,降低空气相对湿度(1)改变了土壤水分的运动规律(2)为节水灌溉、经济用水开辟了新的途径

一般节水30~40%,可达60%。(3)可降低温室大棚内的湿度,防止病害发生。4、提高土壤肥力及肥料利用率(1)加速有机质矿化分解(2)减少淋溶蒸发5、改良土壤性状,防止硬化板结

(1)

避免风吹日晒(2)减少降雨和灌水冲击6、防止地表盐分聚集

(1)减少水分蒸发

(2)水分凝聚回流

7、具有除草作用

(1)

膜下高温密闭(2)有色膜和特制膜抑草8、减少病虫害(1)提高抗性(2)改变环境(3)特制膜、功能膜1、促进种子发芽出土及加速营养生长

早出苗2~7d;“护根栽培”T1:CK,T2:普通地膜,T3:转光增温地膜,T4:黑白配色地膜(二)对园艺作物生育的影响2、促进作物早熟

蔬菜提早5~15d采收1,2覆盖地膜,3,4不覆盖地膜黄冲平.浙江农业科学,2000,6:271-2731,2覆盖地膜,3,4不覆盖地膜.黄冲平.浙江农业科学,2000,6:271-273姜成等.核农学报,200923(5):879-8833、促进植株发育和提高产量早期增产20~60%4、提高产品质量(中国农科院苹果银灰膜)品种处理果实着色度全糖%可溶固形物糖酸比元帅覆膜83.511.0212.847.91对照62.610.1712.340.68国光覆膜50.711.7913.925.63对照33.610.7112.721.865、增强作物抗逆性(三)其它效应节省劳力、节水节肥三、地膜的种类、规格与性能(一)普通透明地膜1、高压低密度聚乙烯地膜(LDPE)2、低压高密度聚乙烯地膜(HDPE)3、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地膜(L-LDPE)4、线性与高压聚乙烯共混膜

普通透明膜种类比较地膜类型原料规格主要特性LDPELDPE树脂厚0.014±

0.003mm;8-10kg/亩柔软、透光、成型性好,纵横向拉力均匀,易贴地,不易被风吹破HDPEHDPE树脂厚0.006-0.008mm;4-5kg/亩强度高,光滑,柔软差,不易与土密接,增温保水与LDPE相近,透光耐候不如LDPEL-LDPEL-LDPE树脂厚0.005-0.009mm具LDPE性能,拉伸强度、伸长率提高50%以上,耐冲击、穿刺、撕裂强度大,耐候透明性好,易粘连共混2-3种混合厚0.008-0.014mm实现优势互补,强度高,耐候性好,易密接缺点:

透明地膜因为透光性好,覆盖下面易生杂草,所以在铺膜前最好喷洒除草剂。优点:

膜透光性好,土壤增温效果明显,早春可使耕层土壤增温2~4℃,高温时期膜下地表温度可达60℃以上,适于东北、西北、华北等低温、寒冷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应用,也适用于南方早春。(二)有色膜

在地膜原料中加入各种颜色的染料,制成有色地膜。具有不同光学特性,对太阳光谱有不同的透射、反射与吸收性能,从而对杂草、病虫、温光环境、作物产生不同影响。1、黑色膜

在聚乙烯树脂中加入2~3%的碳黑制成。

厚度0.01-0.03mm,7-12kg/亩,透光率10%,增温比透明膜差,20C左右,较易因高温而老化。除草保湿护根应用适用于夏季覆盖,在蔬菜、棉花、甜菜、西瓜、花生等作物上均可应用。

2、绿色膜加入绿色母料,厚度0.01-0.015mm橙红光透过率低,抑制杀灭杂草增温不如透明膜,优于黑色膜容易老化,分解褪色成本较高,适于蔬菜、草莓等经济价值高的作物加入含铝母料,厚度0.015-0.02mm紫外线反射率高,驱避蚜虫、跳甲、黄守瓜等抑制杂草,保持土壤湿度增加地面反光、降温适于春季或夏秋季节防病抗热栽培3、银灰膜4、银灰色条带膜

在透明或黑色地膜上,纵向均匀地印上6~8条2厘米宽的银灰色条带。除具有一般地膜性能外,尚有避蚜、防病作用。这种膜比全部银灰色避蚜膜的成本明显降低,且避蚜效果不差。5、银色反光膜:

镀铝或复合铝箔,厚度0.02-0.03mm

反光、隔热、降温、除草。地面覆盖反光70-100%。做反光幕使用增温、增光、防病。2024/4/81666、黑白相间地膜无色利于土壤增温;黑色可抑制杂草滋生。三行(黑-白-黑)或五行(黑-白-黑-白-黑)168注意事项:

早春作物定植于透明膜部分,以利于提温保苗,后期根系延展到黑色膜下又利于稳定根系温度,以减轻高温障碍。秋季作物定植在黑色膜部分,以减轻早秋高温对幼苗的影响,晚秋透明膜又能提高成龄植株的根系温度促进生长。7、黑白双面膜

乳白色向上,有反光降温作用;黑色向下,有灭草护根保湿作用。主要用于夏秋蔬菜抗热栽培。厚度为0.02~0.025mm。

2024/4/81708、银灰黑色配色除草地膜

1、

能够反射紫外光与可见光,达到驱避有翅蚜虫的效果;

2、

抑制杂草的生长;

3、

具有明显的遮阴、降温、透气功能,可以有效的降低棚温、地温与光照强度;有利

于夏季农作物播种、移栽与生产,特别适用于夏季蔬菜种植。

★使用时注意银面向外,黑面向里!性能

无色透明膜透光率最高,增温效果最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