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历史三轮押题卷(六)(解析版)_第1页
2022年中考历史三轮押题卷(六)(解析版)_第2页
2022年中考历史三轮押题卷(六)(解析版)_第3页
2022年中考历史三轮押题卷(六)(解析版)_第4页
2022年中考历史三轮押题卷(六)(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中考历史仿真押题卷(六)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2022·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三营中学一模)柳宗元在《封建论》中写道:“……失在于制,不在于政,周事然也……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也。”他所说的周朝“制”和秦朝的“制”分别指的是A.科举制、郡县制 B.郡县制、分封制C.分封制、科举制 D.分封制、郡县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周朝以礼孝治天下,但分封制造成了春秋战国纷争,秦朝施行郡县制加强了统一,但施行暴政,最终被推翻,这也就是柳宗元在《封建论》说的“……失在于制,不在于政,周事然也……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也。”D项正确,排除B项;科举制是隋朝创立的,排除AC两项。故选D项。2.(2022·北京朝阳·二模)有学者认为,从战国开始我国出现了社会政治大转型,其“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其中“极盛于始皇”的表现是A.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B.鼓励耕织、奖励军功C.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D.盐铁专卖、统一铸币【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的社会政治转型”“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六国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推行郡县制,是社会政治大转型的极盛;汉武帝的推恩令,逐步消除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带来的弊端,是社会政治大转型的完成,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C项正确;“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不是“极盛于始皇”的表现,排除A项;“鼓励耕织、奖励军功”是商鞅变法的内容,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盐铁专卖、统一铸币”是在汉武帝时期,与“极盛于始皇”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3.(2022·山东东营·模拟预测)杜甫曾称赞唐太宗“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下列哪一项史实与唐太宗无关(

)A.建立唐朝 B.完善科举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C.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各族首领林奉为“天可汗”D.勤于政事,虚心纳谏【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唐高祖李渊618年建立唐朝,不是唐太宗的事迹,A项符合题意;唐太宗执政时期完善科举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各族首领林奉为“天可汗”,勤于政事,虚心纳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项。4.(2022·江西萍乡·模拟预测)“地方势力的过于强大,直接把大唐的琉璃乾坤敲得粉碎,所以后来者宋太祖再也不敢让武人掌权,一杯酒削掉了所有的武将功臣,开了一代文治盛世,但同时也造成了军事上的轻弱受气,遭欺凌于周边异族。”其中“异族”有()①党项族②女真族③鲜卑族④契丹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地方势力的过于强大,直接把大唐的琉璃乾坤敲得粉碎,所以后来者宋太祖再也不敢让武人掌权,一杯酒削掉了所有的武将功臣,开了一代文治盛世,但同时也造成了军事上的轻弱受气,遭欺凌于周边异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周边的民族政权有:党项族建立的西夏政权,女真族建立的金政权,契丹族建立的辽政权,①②④正确,B项正确;五胡乱华之后,东晋时期,鲜卑各部分别建立了7个政权,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南凉、西秦、北魏。鲜卑族建立的政权西晋灭亡后,未与宋朝并立,③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5.(2022·湖南怀化·模拟预测)明代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在国内得到广泛传播;清代康熙年间组织人力对疆土进行全面测量,绘成《皇舆全览图》,至今仍有很大参考价值;据此可知,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A.国家力量的支持 B.社会的急剧转型 C.民族关系的和谐 D.西方科技的传入【答案】A【解析】【详解】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康熙年间组织人力对疆土进行全面测量,绘成《皇舆全览图》”体现出国家力量在图书编纂过程中重大作用,A项正确;社会急剧转型是鸦片战争之后,排除B项;民族关系和西方科技传入不是导致材料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排除C和D项。故选A项。6.(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二模)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沙俄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土地C.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D.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答案】C【解析】【详解】“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是对《辛丑条约》的评价,C项正确;ABD项是对历史史实的客观叙述,属于历史史实,排除ABD项。故选C项。7.(2022·山东东营·模拟预测)下图是1921年上海泰东书局出版的《章太炎的白话文》这本书(

)A.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B.首次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C.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D.是对文学革命的积极响应【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1921年上海泰东书局出版的《章太炎的白话文》这本书书影”可知,提倡白话文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之一,此书是对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响应,D项正确;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排除A项;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排除B项;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排除C项。故选D项。8.(2022·广东·模拟预测)下图为1927年创作的漫画《革命歌声》,该漫画反映了(

)A.反对袁世凯北洋军阀统治B.国民党领导发动二次革命C.农民运动配合革命军北伐D.中共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锄列强,倒军阀,灭尽世上压迫人”可知农民对北伐战争的支持,C项正确;袁世凯北洋军阀存在的时间是1912年4月到1926年7月,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二次革命即称讨袁之役、癸丑之役、赣宁之役。1913年3月20日,国会开会前夕,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被杀。4月,袁世凯又非法签订善后大借款,准备发动内战,消灭南方革命力量。孙中山看清袁世凯的反动面目,从日本回国,力主武装讨袁。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项;南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中共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不符合材料的特点,排除D项。故选C项。9.(2022·北京房山·二模)实现中国梦需要“中国精神”。以下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产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五四精神

②抗战精神

③井冈山精神

④长征精神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①③④② D.①④③②【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①五四精神诞生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精神的内涵是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积极创新、探索科学的爱国主义精神;②抗日精神诞生于我国1937年开始的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抗战精神,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在抗日战争中的锤炼和升华;③井冈山精神诞生于1927年至1937年间,即土地革命时期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艰苦奋斗的作风;④长征精神诞生于1934年开始的长征时期.其内涵包括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综上所述,其正确顺序为①③④②,C项正确;ABD项不符题意,排除。故选C项。10.(2022·河北唐山·二模)在民国三十八年九月二十二日的《人民日报》中,一篇文章的标题是《中国人民政协开幕——毛泽东主席宣布会议任务》。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A.做出转战陕北的决策 B.筹备建立新中国C.发布渡江战役的指令 D.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在民国三十八年九月二十二日的《人民日报》中,一篇文章的标题是《中国人民政协开幕——毛泽东主席宣布会议任务》”及所学知识可得出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因此,材料二和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筹建新中国,B项正确;1947年做出转战陕北的决策,排除A项;发布渡江战役的指令在政协会议之前,排除C项;1954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排除D项。故选B项。11.(2022·四川乐山·模拟预测)下图所示是我国粮食产量从1981年到1983年变化的情况,这一变化得益于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B.增强农村活力C.经济特区的建立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答案】A【解析】【详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从农村开始。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政策促进了农村生产力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图示中体现出1981-1983年粮食产量大丰收,主要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A项正确;图示中现象出现是政策因素,不是增强农村活力,排除B项;经济特区设立主要是发展外向型经济,排除C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21世纪初,排除D项。故选A项。12.(2022·福建泉州·模拟预测)党和国家支持发达地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据统计,2005年至2013年,民族八省区GDP年均增长12.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由此可见A.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超过发达地区 B.国家致力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C.民族平等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发展 D.我国已实现全面脱贫的宏伟目标【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支援民族地区”“民族八省区GDP年均增长12.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可知,国家致力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B项正确;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超过发达地区,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没体现民族平等,排除C项;材料没体现全面脱贫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13.(2022·陕西宝鸡·二模)1971年的时候,由于欧洲与非洲的投票结果出乎美国意料。基辛格说:“光是中美接近就会使国际形势产生革命性的变化,对此连我自己也认识不足。”基辛格的这番话,主要是针对(

)A.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B.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C.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中的时间点“1971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基辛格所说的国际性事件是1971年10月25日,中国重返联合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D项正确;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排除A项;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排除B项;习近平成为国家主席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排除C项。故选D项。14.(2022·安徽·淮北一中模拟预测)论从史出,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表述中推论合理的是史实推论A《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主人。’他的耳朵就要被割掉。”法典维护奴隶主利益B《十二铜表法》第九条规定:“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则处死以祭谷神。”重视维护平民利益C(阿拉伯人)“把中国的指南针、造纸术、火药传入欧洲。”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D(亚历山大东征)“用最迅速最深入的方式将希腊文化灌注到亚洲”,而“东方的影响也以席卷一切之势涌入西方”。使东方从属于西方A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主人。’他的耳朵就要被割掉。” 法典维护奴隶主利益B 《十二铜表法》第九条规定:“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则处死以祭谷神。” 重视维护平民利益C (阿拉伯人)“把中国的指南针、造纸术、火药传入欧洲。” 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D (亚历山大东征)“用最迅速最深入的方式将希腊文化灌注到亚洲”,而“东方的影响也以席卷一切之势涌入西方”。 使东方从属于西方A.A B.B C.C D.D【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奴隶主制定的法典,它规定,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主人,他的耳朵就要被割掉,这是用严酷的法律来维护奴隶主的利益,A项正确;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则处死以祭谷神,这是重视维护贵族的利益,排除B项;阿拉伯人把中国的指南针、造纸术、火药传入欧洲,这体现出阿拉伯人是东西文明交流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排除C项;亚历山大东征“用最迅速最深入的方式将希腊文化灌注到亚洲”,而“东方的影响也以席卷一切之势涌入西方”,这体现出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排除D项。故选A项。15.(2022·广东·模拟预测)公元前30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下列有资格入选陪审团的群体是(

)A.男性公民 B.雅典贵妇 C.雅典贵族 D.阿拉伯商人【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伯里克利统治时期,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他们在行政和司法机构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由此可知,有资格入选陪审团的群体是男性公民,A项正确;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和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因此,B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D项;雅典贵族中的妇女同样不享有政治权利,排除C项。故选A项。16.(2022·广东深圳·模拟预测)如下卡片资料反映了(

)A.基督教会占据了大量的土地 B.教皇权力凌驾于国王之上C.基督教影响中世纪文化教育 D.中世纪大学脱离教会控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图片信息“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大学由原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学校发展而来,主要研习神学,卡片资料反映了基督教影响中世纪文化教育。C项符合题意;基督教会占据了大量的土地,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A项;教皇权力凌驾于国王之上、中世纪大学脱离教会控制,不符合史实,排除BD项。故选C项。17.(2022·广东·九江初中一模)《文化桥梁:阿拉伯帝国的兴衰》中指出:“最初阿拉伯人是仿制希腊的星盘,但是在他们兼容和创新精神的推动下,很快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阿拉伯的星盘后来驰名欧洲。”下列最能体现阿拉伯人“兼容和创新精神”的是(

)A.创造完整的代数学 B.“阿拉伯数字”的改造和传播C.创作《天方夜谭》 D.编写《医典》【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兼容和创新精神”和所学知识,古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常用的“阿拉伯数字”并向外传播,体现了对于外来文化的兼容和改造创新,B项正确;ACD项都属于阿拉伯文化的成就,但不是在吸收兼容外来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创新,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项。18.(2022·河北唐山·二模)制宪会议代表汉密尔顿和麦迪逊在《联邦党人文集》中反复强调,宪法不但没有对美国自由形成威胁,反而在事实上保护了美国自由……政府可以是自由的一种表达方式。其主要依据是美国1787年宪法A.赋予了公民广泛权利 B.构建了权力制衡机制C.削弱了中央政府权威 D.消除了阶层矛盾冲突【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三权分立互相制衡原则,构建了权力制衡机制,防止权力滥用和专制独裁,保护了民众的自由,B项正确;赋予了公民广泛权利与题干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威,排除C项;1787年宪法没有消除阶层矛盾冲突,排除D项。故选B项。19.(2022·江苏·苏州市平江中学校二模)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机器排挤工人,造成大量工人失业,从而迫使工人不得不听命于资本家强加于他们的法律。这样,机器就消灭了工作日的一切道德界限和自然界限。机器本来是缩短劳动时间的最有力手段,但在此时,却成了延长工人劳动时间的最可靠手段。”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机器生产减少了工人的工作时间B.资本家以法律强制工人从事机器劳动C.机器生产激化了劳资之间的矛盾D.工业革命更多地改变了工人们的境遇【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工业革命就是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而现在,机器却成了延长工人劳动时间的最可靠手段,也就是说,工业革命延长了工人的劳动时间,这意味着,业革命更多地改变了工人们的境遇,D项正确;机器生产延长了工人的工作时间,资本家以法律强制工人延长劳动时间,材料是说机器生产最终延长了工人的劳动时间,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20.(2022·河北·二模)北大学者宋成有指出:将日本引入资本主义道路的前期布局,是1868-1878年明治政府全面移植欧美文明,破旧立新。但布局最终实现,即成功的关键,是1879-1889年明治政府与时俱进,及时调整改革政策,并因此走出困境,初步实现资本主义化。材料说明明治维新成功的关键在于A.借鉴法国大革命 B.西方文化本土化C.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D.仿效俄国废除农奴制【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但布局最终实现,即成功的关键,是1879-1889年明治政府与时俱进,及时调整改革政策,并因此走出困境,初步实现资本主义化。”可知,材料说明明治维新成功的关键在于明政府放弃传统,积极学习西方,全面移植欧美文明,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西方文化本土化。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法国大革命对明治维新成功的影响,排除A项;大力发展近代经济只是明治维新的一方面内容,排除C项;日本当时没有农奴制,排除D项。故选B项。21.(2022·湖北孝感·三模)19世纪后半期,欧美更多的先进企业通过精心的有计划地试验来追寻技术创新,并逐步出现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化。科学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业中的成长孕育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材料说明A.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格局B.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C.科学化规范化企业管理日益受到重视D.科技创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关键词“19世纪后半期”“先进企业通过精心的有计划地试验来追寻技术创新,并逐步出现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化。科学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业中的成长孕育已经达到了这样”“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可以看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科技创新与生产紧密结合,B项正确;材料没体现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格局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排除AD项;题干材料没体现企业管理,排除C项。故选B项。22.(2022·陕西宝鸡·二模)下表为1917年2-10月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员人数的变化。这可用来说明(

)时间2月4月8月初10月初党员人数约23000人10万人24万人35万人A.社会主义革命已深入人心 B.资产阶级丧失了执政地位C.工农联盟得到巩固和发展 D.武装夺权的条件已经成熟【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材料表格数据显示,1917年10月,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员人数大量增加,说明武装夺权的条件已经成熟,D项正确;此时还未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排除A项;此时资产阶级掌握俄国政权,排除B项;题干不能体现“工农联盟得到巩固和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23.(2022·山东东营·模拟预测)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这表明罗斯福新政(

)A.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做出政策调整 B.并不主张进行“改革”C.主张放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D.解决了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答案】A【解析】【详解】“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可见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本质上属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并不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A项正确;罗斯福新政主张进行“改革”,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排除B项;罗斯福新政改变了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主张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排除C项;罗斯福新政只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排除D项。故选A项。24.(2022·广东汕头·模拟预测)1946年2月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凯南在“长电报”中提出,美国要依靠实力抵制苏联的扩张,但不能引起军事冲突;同年9月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发回长篇报告,断定美国谋求世界霸权,并把苏联作为主要障碍和战争的对象。由此可知,美苏A.由合作转向对抗 B.“冷战”正式开始 C.关系完全破裂 D.战争不可避免【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美国主张抵制苏联扩张,同时苏联认为美国将苏联视为其谋求世界霸权的主要障碍,据此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美苏间的矛盾逐渐加剧,两国由合作转向对抗,A项正确;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也标志着美苏关系正式破裂,排除BC两项;材料中美国代办凯南认为不能通过军事冲突来抵制苏联扩张,排除D项。故选A项。25.(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三模)从1992年开始,中国多次派部队参加海外维和行动,彰显了大国风度与责任担当。有权派遣维和部队的国际组织是(

)A. B.C.D.【答案】C【解析】【详解】1945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以联合国名义派出的武装力量被称为“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C项正确;欧盟和亚太经合组织属于经济区域组织,排除A和B项;世贸组织宗旨是促进世界贸易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26.(2022·山东德州·模拟预测)民生问题是每一个历史时期都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阅读下列关于民生问题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序号史料内容史料作者或出处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②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③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湖湘以竹车激水诗序》④(明)太祖设养济院收无告者(有疾苦而无处管理的人),月给粮;设漏泽园(公共墓地)葬贫民《明史食货志》⑤太子与竟陵王子良俱好释氏(佛教),立六疾馆以养穷民《南齐书列传》⑥按秧马制甚有理,今农家拔秧时宜用之。可省足力,兼可载秧,供拔莳者甚便。《思辨录》材料二

(汉高祖五年)夏五月,兵皆罢归家。诏曰:……今天下已定,令各归其县,复故爵田宅。……民以饥饿自卖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租十五税一。——摘自班固《汉书高帝纪》材料三

“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唐太宗材料四

仆之素旨在提倡实业,实行民生主义,而在社会主义为归宿,俾全国之人,无一贫者,同享安乐之幸福。——孙中山(1924年)材料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同时期粮食产量变化(单位:亿吨)——整理自陈海秋《建国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材料六

过去的一年,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极不平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摘自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被采访者采访记录被采访者采访记录35年前,我们村的人均收入在160多元。随着政府的扶贫力度不断增大,我们村现在的人均收入大概每个人都能达到18000多元。1998年福建省给我们派来了种蘑菇的专家教授。当时我们搭蘑菇棚都不会搭,他们给我们手把手地教。扶贫干部制度把党员派到农村,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我们所有的资源和力量带领群众致富,改变农村面貌。中国民主建国会确立了以黔西作为重点帮扶贫困县。应该说用这个实际行动践行和宣传了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制度的优越性。(1)将材料一的内容与以下观点相对应(填序号即可)。古代思想家关注社会民生问题:________。农业工具、技术革新能推动农业的发展:________。古代统治者采取措施救助贫困:________。(2)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汉唐统治者的治国方略的共同点。在这种治国方略下,形成哪些盛世局面?(3)据材料四,指出孙中山对民生主义的理解,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认为实现民生主义的方式途径。(4)依据材料五,概括图表反映的共同现象。任选两张,分别运用相关的农业政策解释图表反映的现象。(5)依据材料六,分析中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原因。【答案】(1)①②;③⑥;④⑤(2)共同点:以民为本;重视农业盛世:“文景之治”,贞观之治。(3)全体国民安享幸福方式:平均地权(4)共同现象:粮食产量提高。农业政策:图一实施土地改革,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图二开展农业合作化,适合当时中国国情,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图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促进了农业的发展。(5)原因:政府扶持;制度优势;党员奉献;个人努力等(答出任意两点即可)。【解析】(1)关注民生思想家:据材料“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并结合所学可知,儒家思想家孟子、荀子的民本思想,是关注民生的具体表现,故①②。农业工具、技术革新能推动农业的发展:据材料“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可知,③描绘的是唐朝的灌溉工具筒车;据材料“按秧马制甚有理,今农家拔秧时宜用之。可省足力,兼可载秧,供拔莳者甚便。”并结合所学可知,⑥描绘的是插秧工具“秧马”。古代统治者采取措施救助贫困:据材料“(明)太祖设养济院收无告者(有疾苦而无处管理的人),月给粮;设漏泽园(公共墓地)葬贫民”可知,材料④反映的是明朝设“养济院”收留无家可归的人;材料⑤“太子与竟陵王子良俱好释氏(佛教),立六疾馆以养穷民”可知,统治者信奉佛教,设立六疾馆以养穷民。(2)共同点:据材料“汉高祖五年)夏五月……今天下已定,令各归其县,复故爵田宅。……民以饥饿自卖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租十五税一”可知,汉高祖刘邦采取与民休息政策;据材料“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可知,唐太宗关心人民疾苦。故其共同点是以民为本;重视农业。盛世:据所学可知,汉朝时期有“文景之治”;唐太宗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3)理解:据材料“……俾全国之人,无一贫者,同享安乐之幸福”可知,孙中山对民生主义的理解是全体国民安享幸福。方式:据所学可知,孙中山认为实现民生主义的方式途径是平均地权(4)共同现象: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同时期粮食产量变化”可知,各个时期粮食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农业政策:图一:据材料“1949—1952年”可知,我国实施土地改革,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图二:据材料“1953—1956年”可知,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开展农业合作化,适合当时中国国情,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图三:据材料“1978年—1984年”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促进了农业的发展。(5)原因:据材料“1998年福建省给我们派来了种蘑菇的专家教授”可知,政府扶持,技术指导;据材料“扶贫干部制度把党员派到农村,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我们所有的资源和力量带领群众致富,改变农村面貌。”可知,扶贫制度优势;党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并勇于奉献;据材料“随着政府的扶贫力度不断增大,我们村现在的人均收入大概每个人都能达到18000多元。”可知,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个人努力等(答出任意两点即可)。27.(2022·重庆永川·一模)世界历史波澜壮阔,老牌国家的衰落与新兴国家的不断崛起,其历程值得我们深思。某校初三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题为“大国崛起与衰落”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以下是部分活动内容,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阅读地图】下图为兴趣小组某同学搜集的历史地图。(1)1840年前基本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是图中的________(选答英文字母,请从字母A、B、C中选答相应的一个)。中国在这一时期在外交上推行了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的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带来了怎样的严重后果?【史料解析】1870年至1913年……恰恰是一波经济全球化的大发展期,这波全球化的动力是英国,其对外商业扩张的同时也使一大批新兴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在那一时代崛起,而英国的全球领导地位日益受到削弱……在全球秩序陷入瓦解的情况下,世界却缺乏新的领导者来维护基本秩序。——摘编自《一战发生机理时刻警醒当今世界》(2)根据材料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崛起的国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些国家崛起的共同原因。【图片展示】以下图片展示了新中国建立后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3)以上图片哪些反映的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所取得的科技成就?邓小平曾经说过,“如果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取得图1图2所示成就的重大意义。作为当代青少年学生应该弘扬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两弹一星”精神,请你谈谈对“两弹一星”精神内涵的理解。(4)综上所述,你能从大国崛起与衰落的历程中得到哪些启示?【答案】(1)国家:A。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后果: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2)国家:美国、德国、日本。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3)成就:图3图4。意义: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任意答出其中2点即可)内涵: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勇攀科学高峰等等。(答出1点即可)(4)坚持科技创新;坚持对外开放等。(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1840年前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因此图中的国家是A。据所学知识,世界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中国采取的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2)根据材料信息,“1870年至1913年……恰恰是一波经济全球化的大发展期,这波全球化的动力是英国,其对外商业扩张的同时也使一大批新兴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在那一时代崛起,而英国的全球领导地位日益受到削弱”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崛起的国家是美国、德国、日本。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重视科技创新,经济实力增强。(3)根据题干图片内容,可知是我国科技领域的成就,据所学知识,图3图4载人航天技术发展是改革开放以后取得科技成就。据所学知识,图1是原子弹爆发和卫星发射成功,意义是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据所学知识,“两弹一星”精神内涵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勇攀科学高峰等等。(4)根据上述材料,大国崛起与衰落的历程中可知,国家的发展需要坚持科技创新;坚持对外开放等。28.(2022·北京丰台·二模)战争·反思·合作材料一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直到取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后胜利。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1年)(1)结合所学,用史实印证材料一中的观点。(观点明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