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梳理热点六-重要的社会转型与中国的战略机遇_第1页
2022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梳理热点六-重要的社会转型与中国的战略机遇_第2页
2022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梳理热点六-重要的社会转型与中国的战略机遇_第3页
2022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梳理热点六-重要的社会转型与中国的战略机遇_第4页
2022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梳理热点六-重要的社会转型与中国的战略机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点六:重要的社会转型与中国的战略机遇一、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1.春秋战国:中国社会经历着大变革。(1)从国家政局看: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2)从社会性质看:井田制的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兴起;(3)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看: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表明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中国历史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耕作动力由人力转向畜力;耕作方式由商周时期的大规模简单协作转向以户为单位,以男耕女织为特点的家庭个体经营。(4)从思想文化看,呈现出繁荣景象:战国时期“百家争鸣”。2.明末清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1)政治领域:中央集权空前强化。(2)经济领域: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3.甲午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逐步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中国近代化全面展开。(1)政治领域:民族资产阶级先后发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开始启动。(2)经济领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甲午战争后的“初步发展”,一战期间的“短暂的春天”;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3)思想文化领域: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中,由政治领域逐步转向思想文化领域;1915—1919年的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和科学,成为近代中国思想文化迈向近代化的重要标志。4.过渡时期(1949—1956年):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工业化和民主政治建设开始启动;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5.改革开放以来(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1)对内改革: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看,由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从经济体制的演变看,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管理方式看,由直接计划管理转向间接宏观调控;从经济增长方式看,由分散、粗放型转向规模、集约型。(2)对外开放:逐步形成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相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3)新时期的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二、世界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1.14—16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兴起。(1)从一体化进程看,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2)从世界市场的角度看,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标志着世界市场开始出现。(3)从社会转型看,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兴起加速了西欧封建社会的解体,西欧正在逐步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过渡。(4)从思想文化看,文艺复兴所倡导的人文主义,不仅为正在形成的资产阶级提供了反封建、反神学的思想武器,而且促使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这一时期,中国处在明王朝的封建统治下,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和社会的进步,中西方的差距由此开始显现。2.17—18世纪:欧美处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1)政治领域:继荷兰之后,英法美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相继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确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2)经济领域:欧美国家大力推行重商主义政策,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迅速发展。(3)思想领域: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整套政治构想。(4)对外关系:积极进行对外殖民扩张,英国最终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5)科学方面突飞猛进:其中,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是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的概括和总结。3.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从近代化的角度看,欧美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全面展开。(1)政治领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出现了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的浪潮。(2)经济领域:英法美相继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逐步过渡到近代工业社会。(3)从世界市场的角度看,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4)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方面看,1871年的巴黎公社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4.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1)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趋势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2)从经济工业化的角度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工业化,工业结构由以轻工业为主转向以重工业为主。(3)从利用能源的角度看,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4)从殖民体系和世界市场看,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这也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5)从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看,在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帝国主义国家掀起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在斗争中形成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导致了一战的爆发。(6)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看,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社会主义理论变成现实。5.20世纪末:苏东剧变,两极格局解体三、中国历史上错失的“战略机遇期”1.十五、十六世纪第一次错失进入十五、十六世纪以后,世界经济、政治、科技已经发展到一个历史转折关头:第一次全球化高潮涌动,世界历史开始由分散发展走向整体性发展,原有的封建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没落,新兴资本主义经济及政治制度呼之欲出。此时的中国仍满足于汉唐辉煌和农业经济、儒家礼教、科举制度,对新的世界大潮却视而不见,不思变革。其结果是,中国失去率先实现经济政治转型,发展近代科技和大工业的先机。2.鸦片战争之后的第二次错失十九世纪中叶开始,借助近代科技、工业革命而强盛起来的欧美国家大规模东侵,企图把全世界纳入其殖民统治范围,东亚的中国和日本同时成为欧美侵略对象。此时,中日都处于封建社会末世。面对政治经济社会危机和民族危亡,日本采取变革措施——“明治维新”,使其迅速成长为东亚强国。中国清王朝面对世界大潮,实行的是“中体西用”,不愿触动封建统治的根基。HYPERLINK"/s?__biz=MzIyOTc1ODk0Nw==&mid=2247505553&idx=5&sn=ec342fa183c327cfe36fd6ba92b0dc6a&scene=21"\l"wechat_redirect"\t"/_blank"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3.辛亥革命——成功的革命,错失的机遇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第一次在中国建立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中华民国,并开启了民智。虽然中国这场并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迟到了300年,但如果发展顺利,本可以成为中国崛起为世界强国的第三个战略机遇期。事与愿违的是,辛亥革命虽然革命成功,革命成果却被窃夺。其结果是,中国不但未能抓住辛亥革命成功带来的战略机遇,反而陷入新的混乱,国无宁日。4.“文化大革命”部分错失第四个战略机遇期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全球化加速发展,第三次工业革命如火如荼,东亚日本、韩、新、马、泰以及台湾、香港地区等所谓“四小龙”、“四小虎”,形成所谓发展“雁阵”,经济迅速崛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