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安徽省亳州市一中高三年级下册冲刺卷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2F/29/wKhkGGYS8MWAGzUGAAHpvorGmPg079.jpg)
![2023届安徽省亳州市一中高三年级下册冲刺卷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2F/29/wKhkGGYS8MWAGzUGAAHpvorGmPg0792.jpg)
![2023届安徽省亳州市一中高三年级下册冲刺卷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2F/29/wKhkGGYS8MWAGzUGAAHpvorGmPg0793.jpg)
![2023届安徽省亳州市一中高三年级下册冲刺卷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2F/29/wKhkGGYS8MWAGzUGAAHpvorGmPg0794.jpg)
![2023届安徽省亳州市一中高三年级下册冲刺卷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2F/29/wKhkGGYS8MWAGzUGAAHpvorGmPg07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届安徽省亳州市一中高三下学期冲刺卷
理综生物试题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单选题
1.细胞周期可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M期),根据DNA合成情况,分裂间期又分为
Gi期、S期和G2期。只有当相应的过程正常完成,细胞周期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研
究证明不同时期的细胞通过形成不同的周期蛋白复合物(CDK/cyclin)推动细胞完成分
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DK/cycliiiD
CDK/cycliiiB
CDK/cyclinE
CDK/cyclinA
A.可以通过抑制周期蛋白E的活性使细胞阻滞在GI/S检查点
B.将G。(不分裂)的细胞与处于周期中的去核细胞融合,细胞可能重启分裂
C.研制抗周期蛋白A的抗体是治疗癌症的新思路,但是该方法可能给患者带来严
重的副作用
D.若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周期中的细胞,则CDK/cyclinA复合物将不能推
动细胞通过S期
【答案】D
【分析】分析题图:一个细胞周期分为分裂间期(Gi期、S期和G2期)和分裂期(M
期),进入下一个时期都需要CDK发挥作用,且CDK与不同的cyclin形成复合物。
【详解】A、G/S检查点形成的复合物是CDK/cyclinE,因此抑制周期蛋白E的活性,
可使细胞阻滞在G1/S检查点,A正确;
B、处于周期中的去核细胞的细胞质中,可能含有能促进Go期细胞进入细胞周期的调控
因子,故将Go(不分裂)的细胞与处于周期中的去核细胞融合,细胞可能重启分裂,B
正确;
C、研制抗周期蛋白A的抗体可将癌细胞阻滞在S期从而治疗癌症,但该抗体也可能影
响正常细胞的分裂,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副作用,c正确;
D、秋水仙素在M期发挥作用,不会影响CDK/cyclinA复合物推动细胞通过S期,D
错误。
故选D。
2.在适宜条件下,用不同浓度的某除草剂分别处理甲和乙两种杂草的叶片,并加入氧
化还原指示剂,根据指示剂颜色变化显示放氧速率(氧气释放速率),结果如图。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
放氧速率
种乙
|品种最\.
oK除草剂浓度
A.需要先建立指示剂颜色变化与放氧速率关系的数学模型
B.相同浓度除草剂条件下指示剂颜色变化快的品种受除草剂抑制效果更显著
C.该除草剂有效成分可能是高浓度的2,4-D
D.除草剂浓度为K时,品种甲的叶绿体仍可发生CO2固定
【答案】B
【分析】叶片光合作用时水被分解,产生氧气,氧化还原指示剂遇氧气后颜色发生变化,
指示剂颜色变化越快,放氧速率高,光合作用越强。
【详解】A、指示剂遇到氧气才会变色,所以要先建立指示剂颜色变化与放氧速率关系
的数学模型,A正确;
B、指示剂颜色变化越快,放氧速率高,说明光合作用受到的抑制作用弱,B错误;
C、该除草剂有效成分可能是高浓度的2,4-D,对杂草起到抑制作用,C正确;
D、由于放氧速率属于净光合速率,当净光合速率为0时,真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不
为0),所以仍然有CO2固定,D正确。
故选B。
3.下列实验中使用的实验器材或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提取色素时可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加入适量无水碳酸钠来代替无水乙醇
B.鉴定蛋白质可把斐林试剂中CuSO4进行一定程度稀释代替双缩版试剂
C.探究DNA复制方式是通过差速离心法得到不同放射性强度的条带
D.借助纸层析法分析洋葱管状叶中光合色素的种类
【答案】C
试卷第2页,共12页
【分析】1、叶绿体色素提取的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所以,可
以在叶片被磨碎以后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2、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O.lg/m氧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O.O5g/mL
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双缩版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Qlg/ml氢氧化
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O.Ol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
【详解】A、光合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常用无水乙醵提取色素,也可用体积分数为95%
的酒精加入适量无水碳酸钠来代替无水乙醵,A正确;
B、鉴定蛋白质可把斐林试剂中CuS04(0.05g/ml)进行一定程度稀释(稀释至0.01g/ml)
代替双缩胭试剂,B正确;
C、科学家探究DNA复制方式的实验运用了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C
错误;
D、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故可借助纸层析法分析洋葱管状叶中光合色素
的种类,D正确。
故选C。
4.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神经肌肉退行性疾病。患者体内的蛋白质C5被激活
后裂解为C5a和C5b,C5a与C5aRl结合后激活巨噬细胞,攻击运动神经元导致其损伤:
C5b与其他物质结合形成膜攻击复合物后,引起Ca2+和Na+内流进入肌细胞使其破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a2+和Na+内流导致肌细胞渗透压升高,吸水过多而破裂
B.C5a与C5aRl结合后激活巨噬细胞,攻击运动神经元导致其损伤,属于免疫缺
陷
C.Ach与肌肉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后,将被突触前膜回收
D.若给ALS患者注射C5a的抗体,一定会加重病情
【答案】A
【分析】自身免疫病是指由自身免疫反应导致组织器官免疫损伤的一类疾病,例如风湿
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兴奋传到突触前膜刺激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
受体结合,打开离子通道,钠离子大量内流,从而引起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
【详解】A、由题干可知,C5b与其他物质结合形成膜攻击复合物后,引起Ca2+和Na+
内流进入肌细胞,肌细胞渗透压升高,吸水过多而裂解,A正确;
B、C5a与C5aRl结合后激活巨噬细胞,攻击运动神经元导致其损伤,属于自身免疫病,
B错误;
C、由图可知,Ach与肌肉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后,会被乙酰胆碱酯酶分解,
而不是被回收,C错误;
D、C5a的抗体能阻止C5a与受体C5aRI结合,使激活的巨噬细胞减少,从而减少对运
动神经元的攻击,有助于减轻病情,D错误。
故选Ao
5.如图表示甲、乙两种群先后迁入某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
A.甲种群迁入的某生态系统可能存在甲种群的天敌
B.甲种群和乙种群之间通过信息传递发生负反馈调节
C.乙种群迁入该生态系统后,使甲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变小
D.甲种群的出生率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而降低,在K值时降为0
【答案】D
【分析】分析曲线可知:在0~t3时间段,甲种群的数量增长呈S形,乙种群迁入后,甲
种群数量开始波动,甲乙种群数量出现不同步的变化,说明乙捕食甲。
【详解】A、甲种群迁入该生态系统后数量增长呈S形,不是理想条件下的增长模式,
故据此推知可能存在甲种群的天敌,A正确;
B、根据甲乙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呈现先增加者先减少的变化趋势,可知乙种群和甲种群
试卷第4页,共12页
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其中甲种群是被捕食者,甲种群和乙种群之间通过信息传递发生负
反馈调节,B正确;
C、环境容纳量是指一定环境条件下种群所能维持的最大数量,乙种群迁入该生态系统
后,作为甲的天敌,使甲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变小,C正确;
D、K值时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此时出生率并不等于0,D错误。
故选D。
6.雌性哺乳动物体细胞核中,两条X染色体中的任意一条上的大部分片段会异固缩,
异固缩片段上的基因不能表达,这条染色体称为巴氏小体。巴氏小体现象可能与该条X
染色体上广泛甲基化有关。巴氏小体可以实现两性间在性染色体上基因表达的剂量补偿,
即让雌雄个体性染色体上保证相等或近乎相等的有效基因表达剂量。下列与之相关的叙
述错误的是()
A.甲基化的DNA仍能完成复制过程
B.巴氏小体上与Y染色体同源部分比非同源部分的异固缩化程度更高
C.巴氏小体现象会导致人类女性群体中色盲实际发病率高于理论发病率
D.细胞分化可能与细胞中某些基因甲基化有关
【答案】B
【分析】哺乳动物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
雌性哺乳动物细胞核中存在X染色体高度浓缩形成的巴氏小体的现象,由于雌性个体
的一条性染色体浓缩形成巴氏小体,巴氏小体上的基因表达受限制,因此雌性个体和雄
性个体的X染色体的基因表达的数量相同。
【详解】A、染色体异固缩只会使基因无法表达,不影响DNA的复制过程,A正确;
B、根据两性间在性染色体上基因表达的剂量补偿,巴氏小体与Y染色体上同源部分应
该能够表达,而巴氏小体与Y染色体上非同源部分无法表达,染色体异固缩会使基因
不能表达,说明无法表达的基因位干染色体上异固缩程度高的片段。因此巴氏小体与Y
染色体上同源部分,异固缩程度相比非同源部分更低,B错误;
C、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巴氏小体现象让女性一条X染色体失活,因此如果
一个女性携带有色盲基因和正常基因,而且带有正常基因的X染色体失活,从而会表
现出色盲性状,但是在理论上这一基因型不会发病,因此巴氏小体现象会使色盲实际发
病率高于理论发病率,C正确;
D、细胞分化是指由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引起的,题干中巴氏小体现象可能与X染色体基
因甲基化有关,说明基因甲基化可能与基因能否表达有关,D正确。
故选B。
二、综合题
7.花生是豆科落花生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花生开花受精之后,
雌蕊柄(俗称花针)伸长将子房推进土壤生长结果,因此得名落花生。我国的花生种植
历史久。范围广,花生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食用和药用价值。
(1)农业生产中,花生与玉米间作模式可明显提高收入。下图为玉米和花生单作和间作条
件下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
8116
•A
*12
•8
o
o4
o
u0
n
i
)-4
光照强度(单位)
与单作相比,间作使花生和玉米的生活环境发生改变,据图分析二者适应间作生活环境
的方式分别为o从农田群落结构分析,适合间作的农作物生态位重合度
(答“大”或“小”),间作可(答“增大”或“减小”)人类的生态足迹。
(2)多效嚏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发现,给花生施用一定浓度的多效唾可增加
叶绿素含量同时促进有机物从叶片的输出。施用多效哇提高花生产量的原因
是■>
(3)下图为花生的雌蕊柄(花针)入土过程示意图。
花生踩秧(花生开花后对植株进行适度踩踏)是农村传统种植花生的方法,这种方法不
仅简单,而且能有效的提高花生的产量和品质;施用多效嚏也可使植株矮化。结合上图
分析花生踩秧和施用多效哇提高花生的产量的原因是。
(4)从花生种子的成分分析,花生播种时宜__________(答“深”或“浅”)播:花生开花期
遇阴雨天气传粉率不足,会影响花生产量,(答“能''或"否")通过喷施一定
浓度生长素类似物避免减产。
试卷第6页,共12页
【答案】(1)玉米增加光饱和点和提高强光条件下光合速率;花生提高弱光条件下
光合速率小减小
(2)多效喋使叶绿素含量增加促进花生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多效噪促进有机物从叶片的输
出有利于花生光合作用暗反应的进行,最终促进花生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3)多效呼矮化植株和花生踩秧使花生秧离土壤距离更近,有利于花生的花针入土,下针
早,结果多,产量高(而且减少了营养生长,使田间通风透光,从而间接地增加了光照
强度)
(4)浅否
【分析】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托
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
2、生态足迹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要的生产资源和吸纳
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具有全球性。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之间的差值可以反映生
态环境压力。
【详解】(1)据图分析,玉米在间作时光合速率比单做时高,且间作时光饱和点升高,
而花生间作时再低光照强度下光合速率较高,故二者适应间作生活环境的方式分别为玉
米增加光饱和点和提高强光条件下光合速率,花生提高弱光条件下光合速率;生态位
是指一个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农田群落结构分析,适合间作的农作物生
态位重合度小,以充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生态足迹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
人口单位生存所需要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间作可减小人类的生
态足迹。
(2)叶绿素是光合色素,能够参与光反应过程,分析题意可知,给花生施用一定浓度
的多效喋可增加叶绿素含量同时促进有机物从叶片的输出,据此推测施用多效嗖提高花
生产量的原因是:多效喋使叶绿素含量增加促进花生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多效唾促进有
机物从叶片的输出有利于花生光合作用暗反应的进行,最终促进花生光合作用合成有机
物。
(3)分析题意,花生开花后对植株进行适度踩踏能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而施用多效
嗖也可使植株矮化,结合图示过程可知,多效喋矮化植株和花生踩秧使花生秧离土壤距
离更近,有利于花生的花针入土,下针早,结果多,产量高(而且减少了营养生长,使
田间通风透光,从而间接地增加了光照强度)。
(4)花生种子富含脂肪,脂肪中含有的C和H较多,需要的氧气较多,故花生播种时
宜浅播;花生开花期遇阴雨天气传粉率不足,会影响花生产量,由于花生收获的是种子,
故通过喷施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不能避免减产。
8.人体被蚊虫叮咬通常会出现局部皮肤红肿现象,同时痒觉信号通过一系列中间神经
元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痒觉并表现出抓挠行为。“抓挠行为”产生的疼痛在一定程
度上可以缓解痒觉,“抓挠止痒'’的部分神经机制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皮肤中间神经元大脑
痒烧感受器Kb>->O
痛高感受器
(1)蚊虫叮咬人体后,引发机体有关组织细胞释放组胺,从而引起毛细血管舒张和毛细血
管壁通透性增大,最终引发皮肤局部水肿。此过程的调节为o
(2)痒刺激引起的兴奋以信号形式传递和传导到位于的痒觉中枢,
从而产生痒觉。某同学无意间被蚊子叮咬后有抓挠反应,而为了拍死蚊子也可以暂时不
去抓挠,这说明。
(3)“抓挠行为”可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止痒”的效果,依据上图分析,“抓挠止痒”的原理可
能是«
【答案】(1)体液调节
(2)电信号(或神经冲动)和化学信号大脑皮层脊髓的低级中枢受大脑
皮层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
(3)当抓挠皮肤时,痛觉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传递到中间神经元c时,会抑制痒觉中间
神经元b兴奋,导致大脑不能产生痒觉
【分析】1、静息电位形成原因:神经细胞内K+浓度高于膜外,K+外流,最终电位表现
为外正内负;动作电位形成原因: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加,Na+内流,最终电位表现
为外负内正。
2、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
后膜,故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
【详解】(1)蚊虫叮咬人体后,引发机体有关组织细胞释放组胺,从而引起毛细血管舒
张和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最终引发皮肤局部水肿,此过程的调节为体液调节.
试卷第8页,共12页
(2)蚊虫叮咬人体时皮肤痒觉感受器受到刺激,痒刺激引起的兴奋以电信号(或神经
冲动)和化学信号信号形式传递和传导到位于大脑皮层的痒觉中枢,从而产生痒觉。某
同学无意间被蚊子叮咬后有抓挠反应,而为了拍死蚊子也可以暂时不去抓挠,这说明脊
髓的低级中枢受大脑皮层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
(3)“抓挠止痒'’的原理可能是当抓挠皮肤时,痛觉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传递到中间
神经元c时,会抑制痒觉中间神经元b兴奋,导致大脑不能产生痒觉。
9.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等基本功能。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消费者的作用是,以及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
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2)生命系统中信息传递普遍存在,在群落水平和生态系统水平上信息传递的作用
为。
(3)某系统中存在如下图所示的食物网,如将C的食物比例由A:B=l:1调整为1:2,
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能承载C的数量约是原来的倍(精确
到百分位)。最高营养级的能量去向与其他营养级的区别是。
A
\B/
(4)生态工程是人类学习自然生态系统“智慧”的结晶,是生态学、工程学、系统学、经济
学等学科交叉而产生的应用学科。生态工程以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功能为基
础,遵循着等生态学基本原理。
【答案】(1)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3)0.79不流向下一营养级
(4)自我调节整体、协调、循环、自生
【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
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主
要指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消费者主要指动物,分解者指营腐生生活的微生
物和动物。
【详解】(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消费者的作用是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此外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2)生命系统中信息传递在群落水平和生态系统水平上信息传递的作用为:调节生物
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3)如将C的食物比例由A:B=l:1调整为1:2,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设A
总共为1kg,比例未改变前能使C增重Xkg,比例改变后能使C增重Ykg,由于能量传
递效率为10%,因此比例改变前:lkg=10xX/2+10xl0xX/2,由此计算出X=l/55;比例
改变后:lkg=10xX/3+10x10X2X/3,由此计算出Y=l/70,因此该生态系统能承载C的
数量约是原来的=X/Y=0.79倍;最高营养级的能量去向与其他营养级的区别是不流向下
一营养级。
(4)生态工程建设是指利用生态学原理而进行的自然生态恢复和人工生态建设的技术
手段,以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我调节功能为基础,遵循着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等
生态学基本原理。
10.果蝇因为体型小、易饲养、繁殖快等优点常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某品种果
蝇的体色通过多次正反交判断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自然界中的野生型为灰色,
某科研小组用X射线诱变得到了白色和青色两种体色。用上述三种体色果蝇进行实验
如下:
实验一:白色x灰色—F1全为白色
实验二:青色x灰色TFI全为青色
取上述两个实验的子一代相互交配:
实验三:Fi白色xFi青色-F2,结果为新性状:白色:青色:灰色=1:1:1:1
(1)若体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让F2中的新性状相互交配,理论上后代的表现型及
比例为,则体色突变的过程体现了基因突变的特点是。
(2)若体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实验三的结果(能、不能)判断这两对基
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做出上述判断的理由。若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
体上,则F2中的新性状相互交配子代的理论结果为。
(3)该科研小组通过综合分析他们放弃了F2中的新性状个体的自交实验。最终选择了用
F2中的新性状与灰色杂交,得到了足够多的后代。统计结果为新性状:白色:青色:灰
色10:10:3若按两对等位基因考虑请对两对基因的位置及上述数据出现的原因提
出合理的观点o
【答案】(1)白色:新性状:青色=1:2:1(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不定向
性/不定向
(2)不能答出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会出现实验三的结果即
可(可以不必列举出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具体情况)新性状:白色:
青色:灰色=9:3:3:1
(3)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新性状个体在减数分裂时发生了交叉互换
试卷第10页,共12页
【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
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
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
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
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1)根据杂交实验一和实验二B的表现型,可判断灰色是隐性性状,白色和
青色是显性性状。假设灰色、白色和青色分布是基因a、AHA2控制的,则实验-R
基因型为Aia、实验二Fi基因型为A?a,两个实验的子一代相互交配,AiaxAza,得F2
的基因型有A1A2、Aia、A2a、aa,其中新性状的基因型为AM新性状个体相互交
配,得F3的基因型有AiAi、A1A2、A2A2,分布为为白色:新性状:青色,比例是1:
2:1»体色由灰色,诱变得到了白色和青色两种体色,体现了基因突变的特点是基因突
变的不定向性。
(2)实验三的结果不能判断这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因为当两对等位基因位于
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用分离定律进行分析,也会出现实验三的结果。若两对基因位于两
对同源染色体上,新性状是同时带有白色和青色基因的杂合子,相互交配,根据自由组
合定律,子代的理论结果,新性状:白色:青色:灰色=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理科技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
- 现代艺术与设计趋势创新与变革
- 现代营销中的用户体验设计
- 环境科学与未来绿色发展的结合策略
- 国庆节红色电影活动方案
- Unit7《Lesson 26 I Love My Family》(说课稿)-2024-2025学年北京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 第4章 旅游与区域的发展 章末分层突破说课稿 中图版选修3
- Unit 7 Happy Birthday!(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译林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2024年届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开辟新时代的“宣言”说课稿2 北师大版001
- 《18 初始机器人》说课稿-2023-2024学年清华版(2012)信息技术一年级下册
- 医院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质保管理制度
- 《00541语言学概论》自考复习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机关工会个人工作计划
- 人事测评理论与方法-课件
- 最新卷宗的整理、装订(全)课件
- 城市旅行珠海景色介绍珠海旅游攻略PPT图文课件
- 小学 三年级 科学《观测风》教学设计
- JJF1664-2017温度显示仪校准规范-(高清现行)
- 第二讲共振理论、有机酸碱理论
- 高考英语听力必备场景词汇精选(必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