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泉州科技中学2022——2023学年
第一学期期中考高一年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
1.三代有卜、巫、史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官员,权位显赫。这表明夏、商、
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
A.按照血缘亲疏来分配政治权力B.形成内外相辅的政权体制
C.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D.国家和宗法制度密切结合
2.下列政治制度中不属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范畴的是()
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C.宗法制D.三公九卿制
3.诸子中“子”的称呼,在春秋战国最为流行,孔子,老子,韩非子……以下关于诸子的叙述符合
史实的是()
A.老子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同时崇尚逍遥自由。
B.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他对现实状况极其不满,主张隆礼重法。
π∣r›C.墨子是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性
D.韩非子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
4.《礼记》中有“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
治,国治而后天下平。”《道德经》中有“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墨子》中有“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从中看
忠出三者均主张()
A.关注社会,倡导和谐B.具有民本思想
C.关注社会,倡导统一D.推行仁政理念
5.有同学这样形容战国时期先秦诸子的思想,有的一股正气,平治天下;有的爱好和平,讲求实际
功利;有的刻薄严苛,法度严明;有的带着逍遥魂儿,避世寻自由。这些思想分别是指哪家学派()
A.道家、儒家、法家、墨家B.儒家、墨家、法家、道家
C.墨家、儒家、法家、道家D.墨家、法家、道家、儒家
6.我国幅员辽阔,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方言,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从未
间断,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这得益于()
A.秦朝统一文字B.秦朝统一货币C.秦朝疆域辽阔D.秦朝统一度量衡
7.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
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8.唐太宗对秦政多有批评,常以秦皇暴虐、汉武骄奢戒,然而他说:“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
材料主要肯定了秦皇汉武O
A.废分封,置郡县B.开拓疆域的功绩
C.实行皇帝制度D.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
9.两汉时期,政府虽多次严禁百姓私自为血亲复仇,但这一行为却屡禁不止。官员在审理这类案件
时,也往往对血亲复仇者宽大处理,甚至予以褒扬。这说明两汉时期
A.官员没有法律意识B.社会矛盾尖锐C.儒家伦理观念强化D.中央集权削弱
10.某同学在做历史课堂笔记时,记录了下表。据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政治上:“推恩令”.中外朝制度.
剌史制度.察举制
1经济上货币官铸.盐铁官营
思想上:“尊崇儒术”.五经博士
A.实行郡国并行B.巩固中央集权C.开拓边疆地区D.确立儒学独尊
11.中国数学家钱宝琮说:“《九章算术》的编纂者似乎认为,所有具体问题得到解答已尽‘算术'
的能事,不讨论抽象的数学理论无害为‘算术';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
提出的应用问题。”这一言论表明中国古代数学()
A.注重实用性B.研究领域狭窄C.处于世界领先水平D.服务于农业
1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社会历史发展呈现出的特点是()
A.中华文明起源B.封建社会初步形成C.大一统局面形成D.政权分裂和民族交融
13.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的更替排列正确的是
14.茶原产于中国,汉代江南地区把茶和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煮在一起,称“药茶”,
茶也因方言不同称惯、荼、茗等。唐代,逐渐把各种称谓统一为“茶”字。这说明唐代()
A.商品生产区域化B.经济重心逐渐南移C.区域贸易的繁荣D.南北文化习俗交融
15.有学者认为唐代“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作者意在强调
A.七国之乱严重削弱中央集权B.传统宗法制度受到极大破坏
C.伦理纲常有利于政权的稳定D.佛道兴盛对儒家思想的冲击
16.“天可汗”不仅是一种荣誉,更具有实质意义,它的目的是使许多弱小邻国或民族可以和平相处
共存共荣.”据此分析,唐太宗被拥戴为“天可汗”的原因是()
A.轻赋省刑B.开明的民族政策C.广开言路D.任用贤良,提高行政效能
17.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标准主要有:德行、门第和考试成绩,下列选官制度与这个对应正确的是
A.察举制一一科举制一一九品中正制B.察举制一一九品中正制一一科举制
C.九品中正制一一察举制一一科举制D.科举制一一九品中正制一一察举制
18.魏晋时期,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唐初,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
绢或布代役,称为庸。唐朝后期实行两税法,征税的主要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赋税制度的变化反映
了()
A.中央的控制力逐渐减弱B.农民徭役负担逐渐加重
C.农民人身控制逐渐放松D.土地兼并之风逐渐杜绝
19.苏东坡说:”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
隋唐至今出于科举”。这段材料说明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是()
A.选官和品德有机结合B.品德成为人才选拔重要标准
C.世卿世禄制逐渐式微D.人才选拔由地方集中到中央
20.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兼收并蓄,博大精深。“历法天文计算精,圆周小数点分明;千年国外方求
出,月后环山宇宙名。”这首诗称赞的是()
A.诸葛亮B.贾思勰C.祖冲之D.郦道元
21.“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
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22.北宋初年,朝廷以禁军分驻京师与外郡,以三年为期,内外轮换,出戍边远条件恶劣地区的军兵,
以半年为期轮换,定期回驻京师。通常将领并不随之调动,朝廷临时任命戍军统兵将官。这些做法
A.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B.杜绝了地方动乱发生
C.旨在提升军队战斗力D.增强了官兵的凝聚力
23.宋太祖认为,文臣纵皆贪浊,亦不及武臣一人也。为此宋太祖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A.派文臣任知州,管理地方行政B.设枢密使,管理军事
C.扩大科举规模,废除武举D.设通判,监督知州
24.有学者认为,相对于汉唐两个朝代,宋代不是弱,也不是贫,而是无效率。导致其“无效率”的
主要原因是()
A.事权的分割B.科举制的完善C.中央集权的加强D.专制皇权被削弱
25.北宋时曾与辽、西夏形成三足鼎立的局势;南宋与金也曾形成长期对峙的局面。这两种局面被打
破,分别是源于哪个民族的崛起()
A.契丹族、党项族B.契丹族、女真族C.党项族、女真族D.女真族、蒙古族
26.元朝行省体制下,各省重要事务必须上报中书省,由中央做出决定。但对于职务范围内的事务可
以自行解决,不需要全部上报中央。由此可知行省制()
A.中央集权与行政效率兼顾B.容易形成地方分裂割据
C.有利于对边疆地区的管辖D.加强了对山东等地管辖
27.宣政院,初名总制院,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设置,由国师八思巴统领。至元二十五年(1288
年),因唐朝皇帝在宣政殿接见吐蕃使臣,将总制院改名为宣政院,以帝师总领院事。宣政院的“院
事”包括()
A.掌管吐蕃兵马的征发B.管理佛教事务和西藏地区
C.向各省宣达朝廷政令D.负责考察和选拔中央官员
28.宋代在婚聘上的一大变化是比较计较婚姻关系的物质利益,富商娶宗室女是司空见惯的现象。这
是因为()
A.士族阶层开始衰落B.政府不再重农抑商C.商品经济繁荣发展D.程朱理学受到尊崇
29.从下面中国古代一些朝代状元人数分布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导致南北出现差异和变化的主要原
因是()
唐北宋南宋明朝清
北方402801110
南方1727377788
A.北方政治中心地位丧失B.经济重心的南移
C.政府非常重视科举取士D.儒学教育的发展
30.促使宋词、话本和元杂剧兴起的直接社会原因是O
A.理学的形成与发展B.商业和城市的繁荣C.各民族文化的交融D.阶级矛盾的尖锐化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8分)
31.某历史兴趣小组举行以“唐朝的兴衰”为主题的探究活动,搜集到以下材料•,并提出了一些探究
问题,邀请同学们帮忙解决。
(经济发展篇)
材料一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见下表
人Ult(单位:万人)
城大木<l⅜l二十三年(649不~约1900
康立宗开元二十三年(7261的4142
詹右本大宝元4(742年)的4532
廖玄宗天⑤二十三年(755«T妁5291
**宗上尢七年(760⅜)t⅞1699
唐穆宗长庆龙泉(821约1576
(走向衰亡篇)
材料三公元755年12月,边镇将领安禄山、史思明见朝廷空虚,联合同罗、契丹、突厥等民族组成
共约15万士兵,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发动了长达8年的战乱。……
战乱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均产生了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O从材料一的内容中,你发现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在经济上采取了哪
些为民获利的措施?(6分)
(2)根据材料二表格中的相关数据分析,从649年至742年,唐朝人口数量呈现什么趋势?(2分)
(3)材料三中的“战乱”指的是什么?这场战乱导致强大的唐帝国由强盛走向衰亡,联系所学知识,
你认为统治者应该怎样做才能使国家富裕、人民幸福?(6分)
32.统一多民族国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华夏国家、民族从春秋战国起就逐渐加快了它的一体化进程。这种一体化进程打破“邦
国”“宗族”壁障,使国家、人民不论在政治制度、个人身份、族类从属上都发生极大变化。
——摘编自李禹阶《华夏民族与国家认同意识的演变》
秦汉加强中央集权措施表
秦始皇汉武帝影响
中央三公九卿制内外朝③
①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
地方拓展疆域
北击匈奴,南伐百越②
巩固大一统
表1
材料二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这种情况
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
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
——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华夏国家和民族的变化。(4分)
(2)秦汉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巩固的时期,请按序号完成下列表1。(3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朝行省制形成的原因并简析其产生的积极影响。(7分)
三、开放性试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文官”一词在中国古已有之。《后汉书•志第五•礼仪中》中就有:“立春,遣使者赍束帛
以赐文官。”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职业文官。秦统一中国后,建立了一整套管理政府官员的
制度,这就是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在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中,中国的文官制度不断发展,日趋成熟。
隋唐以后,政府采取公开考试、择优授职的科举制度,形成了一整套关于文官的录取、任用、考核、
回避、阶制、奖惩、抚恤、待遇、退休、保障及激励的规范与制度。……早在唐代,中国的典章制度
即已倾倒日本朝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官制度决不是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简单再现。
——摘编自戴小明《论中国古代文官制度》
材料论述的是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发展历程,蕴含了中国古代政治的诸多信息,从材料中提炼一条信
息,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史实予以说明。(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答案和解析
1—5CDDAB6—10AABCB11—15ADCDC
16—20BBCDC21—25ABCBA26—30ABCBB
31【答案】(1)认识: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强大的。措施:继续推行均田制、租庸调制,劝课农桑,轻徭
薄赋,让农民生活安定。(2)趋势:649年到742年,唐朝人口数量呈上升趋势。
(3)“战乱”指安史之乱。爱惜百姓,关心百姓疾苦;提倡节俭;注重经济发展,保持社会安定。
32【答案】(1)国家变化:通过变法,废分封,行县制等措施加速分封、宗法制瓦解和中央集权体制形
成;
民族变化:通过争霸、兼并战争和各族间的密切交往,华夏认同的观念得到发展,促进民族交融。
(2)加强皇权;郡县制;反击匈奴、张骞通西域
(3)原因:疆域辽阔;吸取前朝管理地方的历史教训。
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
远。
33.【答案】信息:中国古代政治不断完善和发展。
说明:秦汉时期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等,奠定了中国古
代封建社会的制度基础,对后世政治形成了长久的影响。唐代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
宰相。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明朝内阁和清
朝军机处的设置是中国专制时代晚期政治形式的新变化。元代地方实行行省制度,是对郡县制度的继承和
发展,适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清朝中央设有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一一理藩院,统治者重
视边疆问题,对边疆地区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
结论:从中央和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历程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因时、因地不同而进行着完善和发
展,使之更加有利于政治统治,为我国政治的发展、经济的繁荣、文化的昌盛、民族的振兴作出了重要贡
献。
1.【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C.从题干中可以得知,夏、商、周时期,“卜、巫、史等”既掌握神权,又掌握行政权,明显表现出神权
和政权相结合的特点,故C正确。
AD.题干未涉及血缘关系的信息,无法得出按照血缘亲疏来分配政治权力和国家和宗法制度密切结合,故
排除AD,
B.项表述题干信息未体现,故排除Bo
故选C。
2.【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BC.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有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等,故ABC说法正确。
D.此项三公九卿制是秦的中央官制,不属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范畴,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3.【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诸子百家思想,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解答】
A.崇尚逍遥自由是庄子的思想,故不选A。
B.隆礼重法是荀子思想,故不选B。
C.墨子代表下层平民利益,故不选C。
D.韩非子是法家集大成者,强调以法治国,主张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故选D。
故选D。
4.【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可知,《礼记》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不断完善自己才能管理好国、家,
天下才能太平和谐,《道德经》主张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人相争,待人友善、无私,
恪守信用,能把国家治理好,《墨子》主张君臣、父子、兄弟相爱,则天下和谐,故三者均关注社会,倡
导和谐,故选A项。民本思想指的是以民为本的思想,三者的主张均未提到对人民的态度,排除B项;三
者主张殊途同归,《礼记》中主张完善自身来实现天下和谐、《道德经》主张善是到达和谐的关键、《墨
子》主张相爱是达到和谐重要方式,因此三者均主张和谐,并不是实现国家的统一,排除C项;仁政是战
国时期孟子的观点,主张君主治理天下应该实行仁政,与材料所述不符,排除D项。
5.【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B.依据所学可知,儒家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墨家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法家主
张依法治国,严刑峻法,道家主张崇尚自然,逍遥的思想,故B正确。
ACD三项明显与题意不符,故排除ACD。
6.【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秦朝统一文字,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依据所学,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
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为消除战国齐国文字的差异,统一文字,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
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故A正确。
BD.秦朝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是经济方面的措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D。
C.题干反映的是秦朝统一文字的影响,并没有提及疆域辽阔,故排除C。
故选Ao
7.【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秦朝政治制度,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秦朝统一前实行分封制,这是贵族统治。秦统一六国后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设立三公九卿制,
推行郡县制,这是官僚政治,故A正确。
B.题干中未涉及军功、文治等信息点,故B错误。
C.专制政治强调的不是积极意义,故C错误。
D.中国古代,西周时期的分封制也是集权制,周天子享有最高的权力,故D错误。
8.【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秦皇汉武的功绩,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B.依据题干“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可知,唐太宗肯定了秦皇汉武开拓、平定边疆的功绩,故B正确。
ACD.这三项题干信息均没有涉及,故ACD错误。
故选B。
9.【答案】C
【解析】略
10.【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汉武帝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图片信息。
【解答】
B.根据图片内容“推恩令"''中外朝制度”“刺史制度”“察举制”“货币官铸”“盐铁官营”“尊崇
儒术”“五经博士”等信息可以看出,这些都是汉武帝时期的治国措施,其目的是为了巩固中央集权,故
B正确。
A.图片信息未涉及郡国并行制,故A错误。
C.图片未涉及开拓边疆地区的信息,故C错误。
D.此项不能完整反映图片主旨,故D错误。
故选B。
11.【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汉朝的数学成就,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根据题干“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可知,《九章算术》的编纂者认为数学家应该解决生活实
践中的问题,这反映了古代科学注重实用性,故A正确。
BCD.这三项题干均未涉及。
故选Ao
12.【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时代特点,要求世纪基础史实。
【解答】
D.结合所学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除西晋外都处于分裂状态,汉族与内迁少数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
逐步走向交融,这一时期呈现出政权分裂和民族交融的特点,故D正确。
A.中华文明起源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故排除A。
B.战国时期封建社会逐步形成,故排除B。
C.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属于分裂动荡时期,故C错误。
故选D。
13.【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三国两晋南北朝,要求有意思解读图文信息。
【解答】
结合所学可知,三国中国力最弱的蜀汉最先被魏国灭亡: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夺皇位取代魏国
建立了晋朝,定都在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掉吴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统一全国。317
年,皇族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城在建康,历史上称为“东晋”。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
此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为南朝,它们的都城都在建康。4世纪后期,游牧在阴
山地区的鲜卑族拓跋部迅速崛起,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统一北方黄河流域,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
据的局面。后来北魏分裂,北方先后出现东魏、西魏和北齐、北周四个王朝,北魏和四个王朝统称为北朝。
综上,①④②③的排序正确。
故选C。
14.【答案】D
【解析】略
15.【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儒家思想对于政治的影响,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C.题干的意思是“君主不做君主的事情,臣子不尽臣子的本分,藩镇不听话,有权的大臣很嚣张,唐朝灭
亡后有五代之乱”,故强调的是由于伦理纲常的破坏,才导致天下混乱的局面.故C项符合题意。
A.七国之乱是西汉时期,排除A。
B.本项所述题干无体现,排除B.
D.本项所述与题干主旨无关,排除D。
故选C。
16.【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唐太宗的民族政策,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B.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时期抛弃贵华夏贱夷狄的民族歧视政策,实行包容开放平等的民族政策,故被拥
为“天可汗“,B项正确。
ACD.均与民族政策无关。
故选Bo
17.【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察举制形成于汉武帝时期,举孝廉,注重德行。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强调门第出身,
因为当时门阀大族的实力强大。科举制形成于隋朝,唐朝得到完善,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的标准。故B正
确,ACD错误。
18.【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赋税制度,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题干所给材料信息反映的是赋税制度的变化,与中央的控制力减弱无关,故不选A。
B.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赋税征收标准的变化,不能体现农民徭役负担加重,且男子不去服
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减轻了农民徭役负担,故不选B。
C.根据材料中“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唐朝后期实行两税法,征税
的主要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变化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利于保证农民的
劳动时间,故C正确。
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地兼并之风逐渐杜绝”中的“杜绝”表述绝对化,故不选D。
19.【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D.题干反映的选官标准经历了由重家世、门第到重学识才能,选官方式由地方到中央,故D正确。
A.题干反映的选官标准经历了由重家世、门第到重学识才能的演变,体现出选官和考试有机结合,故排除
Ao
B.只适合对察举制的评价,故排除B。
C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也不能完整体现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故排除C。
故选D。
20.【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技,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C.依据题干“历法天文计算精,圆周小数点分明”并结合所学可知,祖冲之一生钻研自然科学,其主要贡
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他首次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他的研究成果领先世界
近一千年,故C正确。
A.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其贡献与圆周率无关,故A错误。
B.贾思勰是我国著名的农学家,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
D.郦道元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
故选C。
21.【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儒道佛出现融合,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三人分属不同时期的人物,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表明
儒道佛三教共依共存,体现了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A项符合题意。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是在公元前后,故排除B。
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是在唐朝,故排除C。
D.陶渊明等都属于文人,文人画的特点是“写意”故排除D。
故选Ao
22.【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依据题干结合所学分析可知,北宋王朝通过轮换的方式将军队牢牢地掌握在中央手里,极力削弱将领对
士兵的控制权,这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故A正确。
B.“杜绝了”的说法过于绝对,故B错误。
CD.北宋王朝的这种做法造成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局面,削弱了官兵的凝聚力,降低了军队的战斗力,
故CD错误。
故选A。
23.【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根据题干可知,宋太祖重在防范武人专权割据,为此他派文臣管理地方,节制武人,故A正确。
B.属于中央官制调整,与题干不符,故排除B。
C.“废除武举”说法错误,故排除C。
D.是监督机制,不符合题意,故排除D。
故选Ao
24.【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宋代的冗官现象,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根据所学可知,宋代的中央实行二府三司制,分割相权。地方上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由不同的官
职分割几项主要权力,来相互制约。这样可以加强皇权和中央集权,防止越权和割据。但是,事权的分割,
官员数量的增加,也导致出现冗官、冗兵和冗费问题,是“无效率”的主要原因,故A正确。
BC.科举制的完善和中央集权的加强,符合宋朝的史实,但不会导致“无效率”,故BC不符合题意。
D.说法本身错误,故排除D。
故选Ao
25.【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宋代多民族政权的并立,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D.根据所学可知,女真族建立的金先后灭掉了辽和北宋,结束了北宋与辽、西夏三足鼎立的局势:蒙古族
先后灭掉了金与南宋,结束了南宋与金长期对峙的局面,故D正确。
ABC.综上,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C。
故选D。
26.【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行省制度,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题干“各省重要事务必须上报中书省,由中央作出决定”是中央对地方事务的控制,材料“对于职务范
围内的事务可以自行解决,不需要全部上报中央”体现行政拥有一定的自主权,说明行省制中央集权与行
政效率兼顾,故A正确。
B.行省制是中央集权强化的产物,排除B。
CD.题干不能体现,排除CD。
故选Ao
27.【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宣政院,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解答】
B.结合所学可知,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臧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由帝师兼领,忽必烈
始置总制院,后改为宣政院。从此,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故B
正确,排除ACD。
故选B。
28.【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宋代社会的变化,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社会婚姻关系中计较物质利益,富商与上层社会联姻(“娶宗室女”)的现象十
分常见,这是因为商品经济繁荣发展,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故C正确。
A.士族阶层早在宋代之前已经开始衰落,故A错误。
B.宋代政府不再直接监管市场交易,并非不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B错误。
D.程朱理学强调重义轻利,不是宋代婚姻关系中计较物质利益等现象产生的原因,故D错误。
故选C。
29.【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唐宋以来中国南北方经济、文化发展的差异,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表格信息。
【解答】
A.唐朝至明清时期除南宋外,北方一直保持政治中心的地位,故不选A。
B.分析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在古代中国科举考试状元中,南北方人数在唐朝时有一定的差距、北宋
人数接近,之后的南宋、明清各朝南方人数远远超过北方且差距越来越大。结合所学可知,主要原因是唐
朝中后期以来的经济重心南移的不断发展,导致南方文化教育发展超过北方,故B正确。
CD.两项所述与题干中“南北出现差异和变化的主要原因”要求无关,故不选CD。
故选B。
30.【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宋词、话本和元杂剧兴起,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解答】
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词、话本和元杂剧兴起的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因此B项正确。
ACD.三项不属于宋词、话本和元杂剧兴起的直接社会原因,排除31.【答案】(1)认识:人民群众的力
量是强大的。措施:继续推行均田制、租席调制,劝课农桑,轻徭薄赋,让农民生活安定。(2)趋势:
649年到742年,唐朝人口数量呈上升趋势。原因:在唐太宗的清明统治下,出现了贞观之治;武则天统
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了开元盛世。
(3)“战乱”指安史之乱。爱惜百姓,关心百姓疾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福建师范大学《教师专业技能训练含三笔一画等》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福建师范大学《国外城市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特殊幼儿个案观察记录
- 2024届忻州市第一中学高三综合题(二)数学试题(文史类)试题
- 2024年绵阳道路客运资格证考试题
- 2024年海口客运资格证实操题库
- 2024年青海c1客运资格证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哈尔滨客运驾驶员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 2024年七台河道路客运输从业资格证理论考试题
- 2025届江苏省徐州侯集高级中学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一种40CrNiMoA钢棒的热处理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 脉诊-教学讲解课件
- 2.PaleoScan详细操作流程
-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 纱线上浆浆纱工艺浆料配方
- 人教pep四年级上册unit5Dinners-ready-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 计算机网络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山东建筑大学
- 四级单词完整版excel
- 提高大小便留取率
- 插画师授权合作协议书
- 反邪教知识测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