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第九章第一节延安等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传播事业一、中共党报系统的重建
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新闻传播事业在延安等抗日民主根据地坚持发展,不断壮大,并进入成熟阶段;
国民党新闻传播事业及国统区民营新闻事业被迫西迁内地艰难发展;
自东北至华南广大沦陷区的新闻传播事业则全部沦为日伪的御用宣传工具。第一节延安等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传播事业一、中共党报系统的重建
中共党报系统的重建,是党的新闻传播事业在抗战中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陕甘宁边区首府延安,作为中共中央所在地,是党的新闻传播事业的中心。
围绕着《新中华报》这一中心,《八路军军政杂志》《中国青年》《中国妇女》《共产党人》《中国工人》《中国文化》《边区群众报》等一批报刊先后出版。
在其他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中国共产党以及其他爱国力量在抗战初期出版了一批抗日民主报刊。第一节延安等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传播事业二、新华通讯社的独立发展与人民广播事业的创建
新华社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和人民广播事业的创建,是中国共产党新闻传播事业走向成熟的另一个重要标志。
新华通讯社的前身是1931年创建的红色中华通讯社。自1939年起,新华社首先在华北和晋察冀根据地,继而在山东、华中和晋西北根据地,建立新华社分支机构,一个以延安总社为中心的新华通讯社网络逐渐形成。
1940年年底,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创建,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广播事业的诞生。第一节延安等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传播事业三、《解放日报》的整风改革与中共新闻理论的发展1942年春天起,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展开了一次整风运动。1942年4月1日,《解放日报》在中共中央的指导下实行改版。
随着整风改革运动的深入,延安《解放日报》提出了“全党办报”的方针。此外,各地党委也普遍加强对报纸的领导。第一节延安等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传播事业三、《解放日报》的整风改革与中共新闻理论的发展《解放日报》为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工作理论和模式奠定了基础,具体而言:1、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研究、探讨新闻的本质与特点。2、确立了“全党办报”的思想。3、加强新闻工作者的党性修养,确立“人民公仆”的思想。4、坚持“政治第一,技术第二”的原则。5、反对党八股,树立生动活泼的马列主义文风。6、发扬党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及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第一节延安等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传播事业四、外国记者对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采访与报道1937年抗战爆发后,不少的外国新闻记者与作家来到中国抗日民主根据地进行采访报道,向世界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和主张:
如海伦•斯诺的《续西行漫记》、贝特兰的《华北前线》、卡尔逊的《中国的双星》、福尔曼的《来自红色中国的报道》、斯坦因的《红色中国的挑战》、爱泼斯坦的《中国未完成的革命》、斯特朗的《中国人征服中国》、贝尔登的《中国震撼世界》等。第一节延安等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传播事业四、外国记者对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采访与报道
艾格妮丝•史沫特莱是美国进步女作家、新闻记者,1928年底来到中国,开始在中国12年的新闻记者生涯。著有《伟大的道路》。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美国人,1925年来到中国,在广州报道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和中国人民的反帝运动——省港大罢工。后多次来到中国,并于晚年定居北京。
汉斯•希伯,著名德国籍反法西斯作家、记者。著有《中国团结抗战中的八路军和新四军》。第二节国统区新闻传播事业与境外抗日宣传活动一、抗战初期上海、武汉等地的新闻传播事业
全面抗战爆发后,上海作为国统区新闻传播事业的中心,立刻成了我国抗日宣传的中心。1937年11月上海、南京相继沦陷后,全国抗日宣传中心也随着国民党政府的党、军、政中心一起迁至武汉。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国民党中央党部及军政机关纷纷西迁重庆。
第二节国统区新闻传播事业与境外抗日宣传活动二、重庆时期的《新华日报》《新华日报》自1938年10月26日起在重庆出版,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斗争。暴减在被检查人员删去内容的报纸版面上故意留下空白,公开暴露国民党当局删改言论、新闻报道的无耻行径。第二节三、香港、澳门与海外的抗日报刊及其宣传活动1937年7月抗战至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澳门一度成为抗日办报与宣传活动的重要阵地。香港
抗战爆发后,香港原有报纸《华侨日报》《华侨晚报》等立刻举起抗日宣传的大旗。
这一时期在香港新创办的报刊,影响较大的有《保卫中国同盟新闻通讯》和《星岛日报》等。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国统区进步新闻文化界人士纷纷转移到香港,办起了《华商报》晚刊、《大众生活》周刊、《光明报》等抗日报刊。国统区新闻传播事业与境外抗日宣传活动第二节三、香港、澳门与海外的抗日报刊及其宣传活动澳门七七事变后,澳门《朝阳日报》《大众报》同人发起成立抗日救国组织“澳门四界救灾会”,每周出版《救灾特刊》。海外绝大多数华人华侨主办的华文报刊积极宣传抗日救国。以新加坡、马来亚为中心的东南亚,是海外抗日办报宣传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在欧洲地区,不少华文报刊在抗战期间积极开展抗日宣传。国统区新闻传播事业与境外抗日宣传活动第三节沦陷区的新闻传播事业一、日伪新闻传播事业的建立与发展
伪满当局实行新闻社(即报社)新体制,建立起由伪满当局直接控制的中文的《康德新闻》、日文的《满洲日日新闻》和《满洲新闻》三大新闻社。
在华北地区,北平、天津是日伪新闻传播事业比较集中的两个城市:
北平——日伪报纸主要有《新民报》《实报》《华北日报》《晨报》等;
天津——日伪报纸主要有《庸报》《东亚晨报》《救国日报》《新天津报》等。第三节沦陷区的新闻传播事业在华中地区,上海、南京是日伪新闻事业的中心:上海——日伪报纸主要有《新申报》《中华日报》《平报》《国民新闻》《新中国报》等;南京——日伪报纸主要有《民国日报》《新南京报》《南京晚报》《中报》等。在华南地区,日伪报纸主要集中在广州、香港等地:广州——日伪报纸主要有《中山日报》《迅报》《民声报》等;香港——日伪报纸有《南华日报》《天演日报》《香岛日报》《大光报》《东南晚报》《华侨日报》等。第三节沦陷区的新闻传播事业日伪在沦陷区建立的广播电台大约有五六十座。在东北地区,1925年建立了大连广播电台——“大连放送局”,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设立的第一座广播电台,也是我国东北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1944年,日伪在东北的广播电台已增加到25座。在华北地区,北平、天津、太原、青岛等地的广播电台于1937年七七事变后相继沦入日军之手,并在日本广播协会的直接掌握下先后恢复播音。在华中地区,上海、南京是日伪创办广播电台的主要城市。第三节二、伪满等早期汉奸政权的新闻立法活动在东北,伪满当局着手制定与颁布实行殖民新闻统制的法律与行政法规,还设立实行殖民新闻统制的行政执法机构,建立殖民新闻统制制度。在华北,新闻事业的统制,初由伪北平特别市警察局情报处主持,后由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政务厅情报处接管。在华中,“中华民国维新政府”成立后,在伪府行政院内设置宣传局,主管文化及新闻宣传事宜。
沦陷区的新闻传播事业第三节三、汪伪新闻统制制度的建立
汪伪制定与颁行新闻法律法规,凡是与迁至重庆的国民政府颁行的同名的,均名之为“修正公布”,以图掩盖其伪法统的实质。
汪伪制定与颁行新闻法律法规,主要是有关“计划新闻制度”的法律法规:一是新闻宣传事业的双重管理制度;二是直属报社及其管理制度;三是统一的报业经营制和书报发行制。
1941年1月24日,汪伪政府颁布《出版法》,并自公布之日施行。沦陷区的新闻传播事业第三节沦陷初期,日本侵略者接管了国民党政府的新闻检查所,将新闻检查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新闻检查权交还给汪伪政府后,汪伪政府行政院会议通过了《全国重要都市新闻检查暂行办法》等法规,对沦陷区内的报刊、通讯社稿进行严格的新闻检查。沦陷初期的广播事业,由日本侵略者直接掌握。1941年2月汪伪政府建立广播事业的管理制度,实行统合经营制度、无线电收听限制制度、收音机装设许可制和收听费用征收制。沦陷区的新闻传播事业第三节四、上海“孤岛”抗日报刊和沦陷地区的抗日宣传活动
上海“孤岛”是指1937年11月12日至1941年12月8日这段时期的上海租界地区。
抗日报刊,始终是“孤岛”报业发展的主流。
1937年11月12日上海租界沦为“孤岛”后,日本军事当局宣布接管国民党设在上海租界内的新闻检查所,30种原在租界出版的报刊停刊,4家通讯社停业。
沦陷区的新闻传播事业第三节1937年12月9日《译报》出版,日出4开一张,由夏衍主持报务。该报为纯翻译的小报,利用外报材料报道抗日信息、宣传抗日主张。客观地报道了抗战的基本形势,深受读者欢迎。仅出版12期,即被日军通过租界当局下令取缔。
沦陷区的新闻传播事业《译报》编辑部人员在工作第三节以外商名义出版的中文报纸,时称“洋旗报”,这类报纸可以不受日伪的新闻检查1938年后出现了大办“洋旗报”的热潮。在上海租界内出版的这类“洋旗报”达十六七家,其中最为著名的有《每日译报》《文汇报》《申报》《新闻报》等。
沦陷区的新闻传播事业第三节《每日译报》创刊于1938年1月21日,其前身是《译报》,聘英商中华大学图书公司主持人孙特司·裴士和拿门·鲍纳担任发行人兼总编、经理,实际负责编务的是梅益、王任叔等。初为四开小型日报,内容与《译报》基本相同,后改出对开一大张、并附副刊四开一小张。后被迫停刊,期满后无法复刊。
沦陷区的新闻传播事业第三节《文汇报》创刊于1938年1月25日,日出对开四版一大张,系曾任沪宁、沪杭铁路局高级职员的严宝礼等几位爱国人士集资创办,用高薪雇请英国人克明担任名义上的董事长兼发行人、总主笔。该报义正词严地鞭挞汉奸丑类,积极宣传抗战,1939年5月18日,被勒令停刊两周后未能复刊。
沦陷区的新闻传播事业第三节《申报》与《新闻报》是上海老牌大报。1937年12月15日,《申报》因不接受日军检查而停刊,在大办“洋旗报”的热潮中恢复出版。
沦陷区的新闻传播事业第三节《新闻报》在上海租界沦为“孤岛”后曾一度屈节接受日伪的新闻检查,1938年9月1日请回原主持者美国人福开森出任监督,以美商太平洋公司承租的名义出版,重新回到抗日宣传阵营中来。
沦陷区的新闻传播事业第三节上海“孤岛”时期的“洋旗报”以及其他抗日爱国报刊,是在极其艰难、险恶的环境下出版发行的。以“洋旗报”为主体的抗日爱国报刊在上海租界内出现后,日伪一方面通过同上海租界当局交涉设法予以取缔,另一方面采取威胁恫吓、投弹破坏、武装袭击、暗杀绑架等恐怖手段,疯狂迫害、摧残抗日报刊和报人。而抗日爱国报人则针锋相对,不屈不挠地坚持抗日宣传,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在中国新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特许权使用合同:矿山设备租赁与技术支持2篇
- 青春广播稿15篇
-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 浙江省台州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 设计成果迭代合同
- 诚信售后服务保证书范文
- 语文大专考试指导卷
- 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探讨
- 货物订购协议实例
- 质量保障书模板
- 中学生校园食品安全教育
- 冬季七防知识培训
- 2 让它们立起来 说课稿-2024-2025学年科学一年级上册青岛版
- 2024城市公共服务智能垃圾分类系统建设合同
- 2024-2030年中国重力压铸零件行业产销形势与需求前景预测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海上风力发电行业发展状况及投资策略规划分析报告
- 高三第一学期家长会
- 第三单元参考活动1《续一个南社的梦》说课稿 2023-2024学年苏少版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八年级上册
- 2024年书法家作品授权协议
- 保安人员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 2023年质量员(土建质量专业管理实务)题库含答案(巩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