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土的三相组成(基础工程)_第1页
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土的三相组成(基础工程)_第2页
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土的三相组成(基础工程)_第3页
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土的三相组成(基础工程)_第4页
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土的三相组成(基础工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土的三相组成2.土的三相简图1.土的三相组成气相固相液相++构成土骨架,起主体作用重要影响土体次要作用土体三相组成示意图2.土的三相简图m=ms+mwVv=Vw+Va

V=Vs+Vv=Vs+Vw+Va总结土的物理状态粗粒土的松密程度粘性土的软硬状态土的物理性质指标(三相间的比例关系)力学特性影响表示1.土的颗粒级配测定2.颗粒级配表达方式1.粒组的划分表格法表示的粒组划分粒组名称粒径范围(mm)一般特征漂石(块石)粒d>200透水性大,无粘性,无毛细水卵石(碎石)粒20<d≤200透水性大,无粘性,无毛细水圆砾(角砾)2<d≤20毛细水上升高度不超过粒径大小砂粒0.075<d≤2易透水,当混入云母等杂质时透水性减小,而压缩性增加;无粘性,遇水不膨胀,干燥时松散;毛细水上升高度不大,随粒径变小而增大粉粒0.005<d≤0.075透水性小;湿时膨胀小,干时稍有收缩;毛细水上升高度较大较快,极易出现冻胀现象。粘粒d≤0.005透水性很小;湿时有粘性、可塑性,遇水膨胀大,干时收缩显著;毛细水上升高度较大,且速度较慢2.土的颗粒级配测定粒径级配确定方法

筛分法:适用于粒径在0.074~60mm的土

密度计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074mm的土——通常将各粒组的相对含量,用质量百分数来表示表述方法

粒径级配累积曲线2.土的颗粒级配测定筛分法就是用一套标准筛子如孔直径(mm):20、10、5.0、2.0、l.0、0.5、0.25、0.1、0.075,将烘干且分散了的200g有代表性的试样倒入标准筛内摇振,然后分别称出留在各筛子上的土重,并计算出各粒组的相对含量,即得土的颗粒级配。

表格法是以列表形式直接表达各粒组的相对含量。它用于粒度成分分类是十分方便的。3.颗粒级配表达方式--表格法

图中横坐标采用对数坐标,表示颗粒粒径;纵坐标表示小于某粒径的土粒的百分含量。4.颗粒级配表达方式--累积曲线法

在工程中,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判断土的级配,常以不均匀系数Cu和曲率系数Cc表示颗粒不均匀程度,即:

定量分析

不均匀系数Cu表示颗粒级配曲线的倾斜度,反映不同粒组的分布情况及土颗粒大小的均匀程度。Cu越大,表示土颗粒粒径的分布范围越广,土粒越不均匀,其级配良好,作为填方工程的土料时,比较容易获得较大的密实度。工程上一般把Cu≤5的土称为均匀土,属级配不良的土;Cu>10的土则称为级配良好的土。曲率系数Cc可以反映颗粒级配曲线的平滑度。Cc值接近1,曲线平滑,表示土中含有大小不同的土颗粒。一般认为,Cu>10且1≤Cc≤3时,为级配良好的土。级配判断总结:同学们,本次课主要讲了,粒度成分表示方法,有表格法和累积曲线法。工程应用主要依靠定量的公式分析,利用不均匀系数Cu和曲率系数Cc综合分析土的级配是否良好。1.强结合水2.弱结合水结合水:水分子受土粒电场的作用而定向排列,被紧紧吸附在土粒表面,如图所示。这样在电场范围内就形成了包围土粒的极薄水膜,称为结合水。

结合水

随着与土粒表面距离的增大,吸附力逐渐减弱,结合水膜的黏滞性愈小,所以把结合水分为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结合水分类强结合水弱结合水固定层扩散层结合水特征排列致密、定向性强密度>1g/cm3

冰点处于零下几十度具有固体的的特性温度高于100°C时可蒸发强结合水性质稳定强结合水位于强结合水之外,以水膜的形式包围着土粒外力作用下可以移动不因重力而移动,有粘滞性弱结合水本次课:土中水-液态水-结合水;下次课:土中水-液态水-自由水。总结1.重力水2.毛细水

重力水在压力差或重力作用下,在土孔隙中能自由流动,一般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下的透水层中。重力水对土粒有浮力作用,在孔隙中流动时会产生动水压力。在分析土中应力状态时,要考虑重力水对土中应力的影响。在开挖基坑和修筑地下构筑物时,应采取排水、防渗等措施,以避免重力水的不良影响。

1.重力水

受水与空气交界面处表面张力作用的自由水,就是毛细水,一般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上透水层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