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防护网应用技术规程》_第1页
《隐形防护网应用技术规程》_第2页
《隐形防护网应用技术规程》_第3页
《隐形防护网应用技术规程》_第4页
《隐形防护网应用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言

根据厦门市建设局《厦门市建设局关于发布厦门市2018年度

科学技术项目(工程建设标准)立项计划的通知》(厦建总[2018]

71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

结合厦门市当前实际情况,参考有关国内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

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

定;4材料;5设计;6施工;7质量检验与验收。

本规程由厦门市建设局批准并归口管理,由健研检测集团有限

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

至健研检测集团有限公司(地址:厦门市湖滨南路62号,邮编:

361004)。

本规程符合国家、福建省、厦门市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

并与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相一致,没有侵犯他人合法权益。若出

现因违反上述要求所导致的法律后果,则由主编单位全部承担。

组织单位:厦门市建设局

主编单位:健研检测集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厦门合立道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垒智施工图审查有限公司

厦门鼎置建材有限公司

厦门科之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目次

1总则................................................................................................1

2术语和符号....................................................................................2

2.1术语.....................................................................................2

2.2符号.....................................................................................3

3基本规定......................................................................................4

4材料..............................................................................................5

4.1钢丝绳..............................................................................5

4.2骨架..................................................................................5

4.3其他..................................................................................6

5设计..............................................................................................8

6施工............................................................................................11

7质量检验与验收........................................................................13

7.1一般规定........................................................................13

7.2工程质量验收.................................................................14

附录A抗冲击性能检测方法..........................................................15

附录B线材间距检测方法..............................................................18

本标准用词说明..............................................................................21

引用标准名录..................................................................................22

附:条文说明..................................................................................24

I

1总则

1.0.1为规范隐形防护网在厦门市工程中的应用,做到安全

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保证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隐形防护网的选材、设计、施工、检验

及验收。

1.0.3隐形防护网的应用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

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隐形防护网invisibleprotectivenet

主要由细钢丝绳、紧固螺栓、骨架和十字形卡扣组成,安装于

阳台、窗户等处,在一定距离外不易被观察出其形状,具有一定安

全防护功能的网状结构。

2.1.2骨架framework

用于悬挂固定钢丝绳网的刚性结构。

2.1.3锚栓anchor

将型材锚固到基材上的锚固组件产品,分为机械锚栓和化学锚

栓。

2.1.4机械锚栓mechanicalanchor

利用锚栓与锚孔之间的摩擦作用或锁键作用形成锚固的锚栓,

按照其工作原理分为两类:扩底型锚栓、膨胀型锚栓。

2.1.5化学锚栓adhesiveanchor

由金属螺杆和锚固胶组成,通过锚固胶形成锚固作用的锚栓。

2.1.6紧固螺栓setscrew

用于实现钢丝绳与骨架紧固连接,避免钢丝绳发生错动和分离

的特殊螺栓。

2.1.7十字形卡扣cruciformclasp

2

用于实现钢丝绳的横向与纵向相交处形成紧密结合的结点,形

状像“十”字的不锈钢卡扣。

2.2符号

2.2.1线材间距

D——隐形防护网纵向两根相邻线材之间的横向距离;

L——对隐形防护网纵向单根的线材中心位置缓慢施加垂直方

向300N±30N时,该线材横向变形后与纵向相邻线材的最大横向间

距;

S——对隐形防护网纵向相邻的线材中心位置分别缓慢施加垂

直反向70N±2N时,该相邻线材横向变形后的最大横向间距。

3

3基本规定

3.0.1隐形防护网设计应符合国家、福建省现行的相关标准

和设计的规定。

3.0.2隐形防护网设计应由具有相关设计资质和相应业绩

的单位承担。

3.0.3隐形防护网施工的单位应具备相关的施工资质,施工

人员应经过专业的技术培训。

3.0.4进场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

文件;进场材料应进行见证取样、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严禁在工

程中使用不合格材料;材料应贮存在干燥的场所。

3.0.5隐形防护网在投入使用前,应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

对安装质量进行检测。

3.0.6隐形防护网的维护保修期应不少于两年。保修内容应

包括钢丝绳断丝、钢丝绳脱落、钢丝绳破损、线材间距有明显变化

和骨架有明显变形等。

4

4材料

4.1钢丝绳

4.1.1钢丝绳的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丝绳通用技术

条件》GB/T20118的有关规定。

4.1.2钢丝绳外观应无毛刺、颜色一致、捻制均匀、紧密不

松散,不得采用浸塑(胶皮)等的塑层。

4.1.3钢丝绳直径应为(2.5~4.0)mm,且应由不少于10

股钢丝捻绕成螺旋状。

4.1.4钢丝绳破断拉力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丝绳通用技

术条件》GB/T20118的规定。

4.1.5钢丝绳材质应为不锈钢,化学成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及化学成分》GB/T20878中S30408或

S31608的规定。

4.2骨架

4.2.1骨架采用的型材厚壁应经设计计算,并满足4.2.2

和4.2.3最小壁厚要求。

4.2.2骨架采用铝合金型材的,化学成分及型材表面处理等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铝合金建筑型材》GB/T5237.1~5237.6的

5

规定,壁厚不应小于1.5mm,有效抗剪截面总厚度不应小于3.0mm。

4.2.3骨架采用不锈钢型材的,化学成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及化学成分》GB/T20878中S30408或

S31608的规定,壁厚不应小于1.2mm,有效抗剪截面总厚度不应小

于2.4mm。

4.3其他

4.3.1锚栓的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机械锚

栓》JG/T160及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

145的有关规定,材质应为不锈钢,化学成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及化学成分》GB/T20878中S31608的规

定,螺杆公称直径不应小于6mm,有效锚固深度不应小于60mm。

4.3.2紧固螺栓的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紧固件机械性

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T3098.1的有关规定,材质应为不锈钢,

化学成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及化学成分》

GB/T20878中S31608的规定。

4.3.3十字形卡扣材质应为不锈钢,化学成分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及化学成分》GB/T20878中S31608

的规定,壁厚不应小于0.3mm,卡片的宽度不应小于钢丝绳的3.2

倍,宜带抗滑性能。

4.3.4垫片材质应为不锈钢,化学成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6

《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及化学成分》GB/T20878中S30408或

S31608的规定。

7

5设计

5.0.1隐形防护网应进行设计,并做出相应的施工图设计文

件。

5.0.2隐形防护网的设计应符合建筑物的功能及装饰、城市

规划、消防等有关规定。

5.0.3隐形防护网的设计应对材料的品种、规格、颜色和主

要性能提出明确要求。

5.0.4建筑室内外的以下部位应先设计防护栏杆再设计隐

形防护网:

1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

空部位;

2现行国家和地方、行业标准、规范要求设置防护栏杆的临空

窗台。

5.0.5骨架的锚固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锚固在现有窗框或可受力的主体结构及构件上,能承载系

统传来的荷载和作用;

2锚固面宽度不少于25mm,锚栓每400mm不少于1个;

3主体为混凝土结构时,可采用后置埋件进行锚固,根据现行

行业标准《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的相关规定进行

设计;

8

4主体为砌体结构及其他结构时,锚固处宜预埋混凝土砌块或

钢构件,并与结构主体可靠连接;

5安装后不影响原建筑结构安全。

5.0.6钢丝绳相对中心位置应设十字形卡扣,十字形卡扣竖

向间距不应大于750mm并等距分布。安装位置高度H小于1.5m时,

钢丝绳相对中心设置不少于一个十字形卡扣紧固(图5.0.6-1);

安装位置高度H大于等于1.5m且小于2.2m时,钢丝绳相对中心设

置不少于两个十字形卡扣紧固(图5.0.6-2);安装位置高度大于

等于2.2m时,钢丝绳相对中心设置不少于三个十字形卡扣紧固。

5.0.7线材间距D设计值50mm;

5.0.8在一个安装单元组里至少有一个防护网具有逃生或

检修功能,可迅速拆除或可以开启,灵活方便,且不影响防护性能。

(a)窗台(b)阳台

说明:

H——窗台/阳台高度

h——十字形卡扣竖向间距

图5.0.6-1十字形卡扣安装位置示意图(H<1.5m)

9

(a)窗台(b)阳台

说明:

H——窗台/阳台高度

h——十字形卡扣竖向间距

图5.0.6-2十字形卡扣安装位置示意图(1.5m≤H<2.2m)

5.0.9当隐形防护网安装报警系统时,应具备破坏即刻报

警,主机自动拨号报警功能,声压级(A计权)应大于65dB,小于

115dB。

10

6施工

6.0.1安装隐形防护网的结构应符合有关施工质量验收规

范的要求。

6.0.2隐形防护网施工前,安装施工单位应编制详细的专项

施工方案,需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工程质量和

安全。

6.0.3隐形防护网施工前,安装施工单位应先根据事先编制

的专项施工方案,在现场小范围内或者选择某一个特定部位按相同

材料、型式和工艺制作样板件,做出样板后请设计等相关方共同验

收,验收合格后方才进行大批量施工。

6.0.4骨架锚固前应对现有窗框和受力构件进行确认,已装

饰部位应清除装饰层,当受力构件不符合要求时,应制定补救措施

或可靠连接方案,经相关单位审查后实施,经小面积试锚固,拉拔

承载力检验合格后方可大面积锚固。

6.0.5螺栓中心至骨架边缘距离应大于2倍螺栓的公称直

径。

6.0.6后锚固件中心应确保通过铝型材骨架的有效抗剪截

面总厚度大于3.0mm或通过不锈钢骨架的有效抗剪截面总厚度大

于2.4mm,后锚固件的设计计算、施工和质量检验尚应符合现行行

业标准《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的相关规定。

11

6.0.7钢丝绳的安装应使用专用工具进行拉紧,钢丝绳与紧

固螺丝应可靠连接,间距每500mm为一个独立单元,每10格的钢

丝绳应独立固定。

6.0.8紧固螺栓宜采用螺钉连接。

6.0.9十字形卡扣的安装应使用专用工具进行紧固。

6.0.10各工序应按施工技术标准控制质量,每道工序完成

后,应进行检查。未经检查认可,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6.0.11隐形防护网施工过程应做好半成品、成品的保护,防

止污染和损坏。

6.0.12隐形防护网施工应有安全防护措施,并符合劳动保护

的要求。

12

7质量检验与验收

7.1一般规定

7.1.1隐形防护网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

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和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装饰装修工

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的规定。

7.1.2隐形防护网检验批按同一工程同类制品每50件应划

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50件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7.1.3隐形防护网进行抗冲击性能、线材间距、拉拔承载力

试验检验的,检验数量按同品种、类型和施工工艺,每个检验批检

验数量不少于3件,少于3件应全数检验。

7.1.4隐形防护网验收过程中,可对隐形防护网进行破损性

检验。

7.1.5隐形防护网竣工后提供应《隐形防护网使用说明书》,

说明书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材料的名称、规格、出厂检验合格证书;

2、逃生检修、报警的使用注意事项,开启和关闭操作方法,

易出现的误操作和防范措施;

3、承包商的保修、回访及维护责任。

13

7.2工程质量验收

7.2.1隐形防护网的质量验收应符合表7.2.1的规定:

表7.2.1隐形防护网的质量验收

项目检测项目检验方法技术要求

不得出现骨架弯曲变形;不得出现

锚栓和螺栓偏移脱落、变形;不得

抗冲击性能附录A

出现十字形卡扣滑动、崩裂及崩开

主控项等缺陷

目D不大于50mm且|Dn-Dn-1|小于2mm,

线材间距附录B

L不大于100mm,S不大于110mm

JGJ145附

拉拔承载力不小于5kN

录C

表面清洁、光滑、平整、色泽基本

外观目测一致,不得有毛刺、油污、明显凹

一般项

痕、机械损伤等影响使用的缺陷

逃生检修目测符合设计要求

报警声音GB223375符合设计要求

7.2.2工程竣工验收时,所有检测项目均符合本规程的规定

时,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否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7.2.3隐形防护网质量验收应提交下列文件:

1施工图设计文件及施工方案;

2材料的质量合格证明及进场复验报告;

3隐形防护网施工记录;

4隐形防护网样板件的确认报告;

5报警系统的使用说明书(具备该功能时);

6隐蔽工程验收资料;

7其他必要的资料文件。

14

附录A抗冲击性能检测方法

A.0.1本附录规定了用霰弹袋冲击作用下,检测隐形防护网

抗冲击性能的检测方法。

A.0.2试件规格、材料、构造及安装方式应与实际工程一致,

检测时不应增加任何附加设施。

A.0.3设备应符合以下条件:

1撞击物为霰弹袋,重量为30kg±0.1kg,制作要求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建筑用安全玻璃第3部分夹层玻璃》GB15763.3附

录C的要求;

2悬挂砂袋的挂点应足够坚固,悬挂霰弹袋的长度应确保霰弹

袋的重心处于窗洞或阳台高度的1/2,自由状态下的霰弹袋外缘与

隐形防护网的冲击面距离宜大于5mm,且小于15mm;

A.0.4提升霰弹袋使得悬摆位置与落点的角度为45°,让

霰弹袋自由摆动冲击试件竖向线材的中心位置反复3次(图

A.0.4),记录检测结果。

(a)窗洞

15

(b)阳台

图A.0.4抗冲击性能示意图

A.0.5抗冲击性能的数量:试件宽度小于800mm设1~3点;

试件宽度800~1600mm,设3~5点;宽度1600mm以上至少设5个

点。抗冲击点应包括试件中心点并以试件中心点向水平均匀分布。

16

A.0.6每次冲击均不得出现骨架弯曲变形;不得出现锚栓和

螺栓偏移脱落、变形;不得出现十字形卡扣滑动、崩裂及崩开等缺

陷;否则判定不合格。

A.0.7检测报告应包括以下信息:

1检测依据;

2试件的委托单位;

3试件的主要安装尺寸;

4冲击物重量及冲击角度;

5试件试验后的状态描述;

6检测日期和检测人员签字。

17

附录B线材间距检测方法

B.0.1本附录规定隐形防护网线材间距的检测方法。

B.0.2试件规格、材料、构造及安装方式应与实际工程一致,

检测时不应增加任何附加设施。

B.0.3设备应符合以下条件:

1拉力计:量程应与试验要求的量程相匹配,测量精度不低于

0.1N;

2游标卡尺:量程应与试验要求的量程相匹配,测量精度不低

于0.1mm;

B.0.4随机取3根竖向线材,测量螺丝与十字形卡扣中心位

置相邻纵向线材的初始间距,记录检测结果D1、D2、D3,精确到

1mm。

B.0.5随机取3根竖向线材,在线材中心位置缓慢施加垂直

方向300N±30N的张力,待张力达到规定值后保持10s以上,测量

该线材横向变形后与纵向相邻线材的最大横向间距(图B.0.5),

记录检测结果L1、L2、L3,精确到1mm。

18

L

图B.0.5施加300N±30N的张力F及线材间距L测量示意图

B.0.6随机取2根相邻的竖向线材,在线材中心位置分别

缓慢施加垂直反向70N±2N的张力,待张力达到规定值后保持10s

以上,测量该相邻线材横向变形后的最大横向间距(图B.0.6),

记录检测结果S1,精确到1mm;分别另取不同的2根相邻线材重复

试验,记录检测结果S2及S3。

图B.0.6施加70N±2N的张力F及线材间距S测量示意图

B.0.7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判定不合格:

1D1、D2、D3任一相差绝对值>2mm;

19

2D1、D2、D3任一初始间距>50mm;

3L1、L2、L3任一拉张间距>100mm;

4S1、S2、S3任一拉张间距>110mm

B.0.8检测报告应包括以下信息:

1检测依据;

2试件的委托单位;

3试件的主要安装尺寸、部位;

4试件试验后的状态描述;

5检测日期和检测人员签字。

20

本标准用词说明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

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要求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很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

规定”或“应按……执行”。

21

引用标准名录

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

228.1

2《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T3098.1

3《火灾报警控制器》GB4717

4《铝合金建筑型材第1部分:基材》GB5237.1

5《铝合金建筑型材第2部分:阳极氧化型材》GB5237.2

6《铝合金建筑型材第3部分:电泳涂漆型材》GB/T5237.3

7《铝合金建筑型材第4部分:喷粉型材》GB/T5237.4

8《铝合金建筑型材第5部分:喷漆型材》GB/T5237.5

9《铝合金建筑型材第6部分:隔热型材》GB/T5237.6

10《玩具安全第二部分:机械与物理性能》GB6675.2-2014

11《建筑用安全玻璃第3部分夹层玻璃》GB15763.3

12《钢丝绳通用技术条件》GB/T20118

13《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及化学成分》GB/T20878

14《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

15《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

1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17《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

1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22

19《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50210

2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2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

22《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

23《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

24《混凝土用机械锚栓》JG/T160

23

厦门市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隐形防护网应用技术规程

DB3502/Z5048-2019

附:条文说明

24

制定说明

《隐形防护网应用技术规程》(DB3502/Z5048-2019),经厦门

市建设局和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19年11月21日以厦市监通

告[2019]5号文批准发布。

为便于广大产品设计、施工、科研、检测、生产和业主等单

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导则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隐形防

护网应用技术规程》编制组按章、节、条的顺序编制了本规程的条

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

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规范正文同等的法律效

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规程规定的参考。

25

目次

1总则...............................................27

2术语和符号.........................................28

3基本规定...........................................29

4材料..............................................30

4.1钢丝绳......................................30

4.2骨架........................................30

4.3其他........................................30

5设计..............................................31

6施工..............................................32

7质量检验与验收....................................33

7.1一般规定....................................33

附录A抗冲击性能....................................34

附录B线材间距......................................35

26

1总则

1.0.1隐形防护网在厦门市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目

前没有专门的隐形防护网应用技术的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指导隐

形防护网的生产和应用。本规程制定旨在规范隐形防护网的应用,

确保隐形防护网质量。本规程主要根据我国现有的标准规范、科研

成果和实践经验制定而成,成为保障我市隐形防护网质量安全的重

要一环。

1.0.2本条文明确了隐形防护网质量控制的主要环节。由于

隐形防护网的质量受材料、设计及施工操作人员等多方面因素影

响,本规程对隐形防护网的材料选择、设计、施工及验收作出规定。

1.0.3本条文规定了本规程与其他标准、规程的关系。在工

程应用中,本规程作出规定的,按本规程执行,未作出规定的,按

国家现行相关标准执行。

27

2术语和符号

术语通常为在本规程中出现的含义需要加以界定、说明或解释

的重要词汇。尽管在确定和解释术语时尽可能考虑了习惯和通用

性,但是理论上术语只在本规程中有效,列出的目的主要是防止出

现错误理解。当本规程列出的术语在本规程以为使用时,应注意其

可能含有与本规程不同的含义。

本规程所列术语时根据本规程内容的需要而设置的。其他较为

常用的术语在相关标准中均有规定,此次不再重复。

28

3基本规定

3.0.1本规程所涉及的隐形防护网的相关材料应符合国家、

福建省相关标准对隐形防护网的选材和设计规定。

3.0.2为确保隐形防护网的施工质量,从设计开始必须进行

有关的质量控制,由有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出具详细的设计施工图

纸,设计内容尚应遵照厦门市街区立面的设计要求执行。

3.0.3为确保隐形防护网质量,做到操作规范、管理有序,

对施工单位应有一定的要求,须具备相应的资质、经验、管理体系

和制度。

3.0.5隐形防护网是外立面的一项重要内容,承担检测的机

构应有福建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检测资质,工程竣工验收时

必须合格。

3.0.6保修期是指施工单位向使用单位承诺的对隐形防护

网因质量问题而出现缺陷时提供免费维修及保养的时间段,明确出

现的问题需进行保修的范围。

29

4材料

4.1钢丝绳

4.1.2~4.1.3钢丝绳太细,易被一般工具剪断,且破断拉力

也达不到要求,因此对钢丝绳的直径、结构和材质作了规定。钢丝

绳不得采用浸塑(胶皮)等的塑层,当使用保护膜时需提供保护膜

老化性能的报告。

4.2骨架

4.2.2~4.2.3骨架有效抗剪截面总厚度指的是安装螺丝与骨

架所接触到的有效长度,骨架厚度及有效抗剪截面总厚度,是为了

符合能承受钢丝绳通过螺丝传导的外力。

4.3其他

4.3.1基材指的是能受力的构件,有效锚固深度是为了符合骨

架能承受传导的外力。

4.3.3十字形卡扣主要起到约束钢丝绳横向变形的作用,壁厚

不足无法符合强度和刚度要求;十字形卡扣的卡片宽带要能包裹钢

丝绳,卡片宽度应大于钢丝绳周长(C=Πd,d=钢丝绳直径,Π

=3.14);带抗滑性能(如嵌点、凹槽等),可增加十字形卡扣与钢

丝绳的摩檫力,增加约束力。

4.3.4垫片为尼龙,韧性好,但易吸水,不推荐用于外墙。

30

5设计

5.0.1隐形防护网完整的施工图设计文件是施工和验收的基

础,应严格要求。

5.0.4建筑室内外各临空部位易出现人员坠跌事故,所以临空

高度过高则需要设置防护栏杆。对于窗台,现行国家标准《住宅设

计规范》GB50096、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

均有提出设置条件和设置要求,设计时应遵照执行。

5.0.6十字形卡扣是横竖钢丝绳的交叉点,竖向间距每隔一定

距离需要增加十字形卡扣,使得钢丝绳横向更有约束,安全性更高。

5.0.7线材间距D原则上为50mm;线材间距过大,加大物品

坠落可能性;线材间距过小,可视效果会受影响。

5.0.8防护网具有逃生或检修功能,当选择采用可迅速拆除,

应确保符合本规程中第6.0.7条规定,拆除时每6格的钢丝绳应独

立固定;当选择可以开启,应确保开启扇的骨架符合本规程中第

4.2条规定。

5.0.9参考《火灾报警控制器》GB4717第5.4.4.1条:在正

常工作条件下,音响器件在其正前方1m处的声压级(A计权)应

大于65dB,小于115dB。

31

6施工

6.0.3制作样板件不仅可以直观地看到和评判其工艺状况,

一方面能够及时发现问题,一方面让操作人员熟悉工序,还可以对

材料、做法、效果等进行直接检查,相当于验收的实物标准。样板

件主要是对相同材料、型式和工艺的隐形防护网在现场制作,经参

建方(建设、监理、设计、施工)检查确认后方可进行全面施工。

施工中应注意,样板件的技术资料(材料、工艺、验收资料)应纳

入工程技术档案。

6.0.7为确保不因隐形防护网中某根钢丝绳断或脱落或检修

时可迅速拆除等情况下,而导致整个系统的钢丝绳脱落。

6.0.9施工单位应配备专业十字形卡扣紧固工具。

32

7质量检验与验收

7.1一般规定

7.1.2同类制品指的是同一工程中安装部位(如客厅、阳台等)

相同的同品种、类型和施工工艺的制品。

7.1.4为确保隐形防护网的连接可靠,安全性能达到设计要

求,可对已安装的隐形防护网进行抽样,对材料、连接节点的隐蔽

部位等进行检查。

7.2工程质量验收

7.2.3明确了隐形防护网验收资料。

33

附录A抗冲击性能检测方法

A.0.4~A.0.5规定了抗冲击性能的冲击高度位置、数量和冲

击水平位置。

34

附录B线材间距检测方法

B.0.5~B.0.6本规程实验组采集测试者的操作力的数据,测

试者年龄分布在18~40岁,平均年龄为23岁,均身体健康且无病

痛史,测试者正对前方握住拉力计,由小到大向要求的方向发力,

当拉力发挥到最大并能保持10s时记录此时操作力的结果;同时参

考机械设计手册中人的肢体用力极限,故规定的试验拉力300N±

30N。参考《玩具安全第二部分:机械与物理性能》GB6675.2-2014

5.24.6拉力测试中规定的试验拉力70N±2N,参考《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20116.1.3防护栏杆必须采用防止儿童攀登的构造,栏

杆的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0.11m。

35

厦门市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隐形防护网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applicationofinvisible

protectivenet

DB3502/Z5048-2019

Contents

1Generalprovisions.............................1

2TermsandSymbols..............................2

2.1Terms......................................2

2.2Symbols....................................3

3Generalrules..................................4

4Material......................................5

4.1Steelwirerope............................5

4.2Framework..................................5

4.3Other......................................6

5Design........................................8

6Construction.................................11

7QualityInspectionandAcceptance.............13

7.1GeneralProvision.........................13

7.2QualityAcceptanceofConstruction........14

AppendixADeterminationofResistancetoImpact..15

AppendixBWireSpacing...........................18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pecification.....21

ListofQuotedStandards.........................22

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24

II

1总则

1.0.1为规范隐形防护网在厦门市工程中的应用,做到安全

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保证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隐形防护网的选材、设计、施工、检验

及验收。

1.0.3隐形防护网的应用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

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隐形防护网invisibleprotectivenet

主要由细钢丝绳、紧固螺栓、骨架和十字形卡扣组成,安装于

阳台、窗户等处,在一定距离外不易被观察出其形状,具有一定安

全防护功能的网状结构。

2.1.2骨架framework

用于悬挂固定钢丝绳网的刚性结构。

2.1.3锚栓anchor

将型材锚固到基材上的锚固组件产品,分为机械锚栓和化学锚

栓。

2.1.4机械锚栓mechanicalanchor

利用锚栓与锚孔之间的摩擦作用或锁键作用形成锚固的锚栓,

按照其工作原理分为两类:扩底型锚栓、膨胀型锚栓。

2.1.5化学锚栓adhesiveanchor

由金属螺杆和锚固胶组成,通过锚固胶形成锚固作用的锚栓。

2.1.6紧固螺栓setscrew

用于实现钢丝绳与骨架紧固连接,避免钢丝绳发生错动和分离

的特殊螺栓。

2.1.7十字形卡扣cruciformclasp

2

用于实现钢丝绳的横向与纵向相交处形成紧密结合的结点,形

状像“十”字的不锈钢卡扣。

2.2符号

2.2.1线材间距

D——隐形防护网纵向两根相邻线材之间的横向距离;

L——对隐形防护网纵向单根的线材中心位置缓慢施加垂直方

向300N±30N时,该线材横向变形后与纵向相邻线材的最大横向间

距;

S——对隐形防护网纵向相邻的线材中心位置分别缓慢施加垂

直反向70N±2N时,该相邻线材横向变形后的最大横向间距。

3

3基本规定

3.0.1隐形防护网设计应符合国家、福建省现行的相关标准

和设计的规定。

3.0.2隐形防护网设计应由具有相关设计资质和相应业绩

的单位承担。

3.0.3隐形防护网施工的单位应具备相关的施工资质,施工

人员应经过专业的技术培训。

3.0.4进场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

文件;进场材料应进行见证取样、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严禁在工

程中使用不合格材料;材料应贮存在干燥的场所。

3.0.5隐形防护网在投入使用前,应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

对安装质量进行检测。

3.0.6隐形防护网的维护保修期应不少于两年。保修内容应

包括钢丝绳断丝、钢丝绳脱落、钢丝绳破损、线材间距有明显变化

和骨架有明显变形等。

4

4材料

4.1钢丝绳

4.1.1钢丝绳的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丝绳通用技术

条件》GB/T20118的有关规定。

4.1.2钢丝绳外观应无毛刺、颜色一致、捻制均匀、紧密不

松散,不得采用浸塑(胶皮)等的塑层。

4.1.3钢丝绳直径应为(2.5~4.0)mm,且应由不少于10

股钢丝捻绕成螺旋状。

4.1.4钢丝绳破断拉力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丝绳通用技

术条件》GB/T20118的规定。

4.1.5钢丝绳材质应为不锈钢,化学成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及化学成分》GB/T20878中S30408或

S31608的规定。

4.2骨架

4.2.1骨架采用的型材厚壁应经设计计算,并满足4.2.2

和4.2.3最小壁厚要求。

4.2.2骨架采用铝合金型材的,化学成分及型材表面处理等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铝合金建筑型材》GB/T5237.1~5237.6的

5

规定,壁厚不应小于1.5mm,有效抗剪截面总厚度不应小于3.0mm。

4.2.3骨架采用不锈钢型材的,化学成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及化学成分》GB/T20878中S30408或

S31608的规定,壁厚不应小于1.2mm,有效抗剪截面总厚度不应小

于2.4mm。

4.3其他

4.3.1锚栓的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机械锚

栓》JG/T160及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

145的有关规定,材质应为不锈钢,化学成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及化学成分》GB/T20878中S31608的规

定,螺杆公称直径不应小于6mm,有效锚固深度不应小于60mm。

4.3.2紧固螺栓的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紧固件机械性

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T3098.1的有关规定,材质应为不锈钢,

化学成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及化学成分》

GB/T20878中S31608的规定。

4.3.3十字形卡扣材质应为不锈钢,化学成分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及化学成分》GB/T20878中S31608

的规定,壁厚不应小于0.3mm,卡片的宽度不应小于钢丝绳的3.2

倍,宜带抗滑性能。

4.3.4垫片材质应为不锈钢,化学成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6

《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及化学成分》GB/T20878中S30408或

S31608的规定。

7

5设计

5.0.1隐形防护网应进行设计,并做出相应的施工图设计文

件。

5.0.2隐形防护网的设计应符合建筑物的功能及装饰、城市

规划、消防等有关规定。

5.0.3隐形防护网的设计应对材料的品种、规格、颜色和主

要性能提出明确要求。

5.0.4建筑室内外的以下部位应先设计防护栏杆再设计隐

形防护网:

1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

空部位;

2现行国家和地方、行业标准、规范要求设置防护栏杆的临空

窗台。

5.0.5骨架的锚固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锚固在现有窗框或可受力的主体结构及构件上,能承载系

统传来的荷载和作用;

2锚固面宽度不少于25mm,锚栓每400mm不少于1个;

3主体为混凝土结构时,可采用后置埋件进行锚固,根据现行

行业标准《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的相关规定进行

设计;

8

4主体为砌体结构及其他结构时,锚固处宜预埋混凝土砌块或

钢构件,并与结构主体可靠连接;

5安装后不影响原建筑结构安全。

5.0.6钢丝绳相对中心位置应设十字形卡扣,十字形卡扣竖

向间距不应大于750mm并等距分布。安装位置高度H小于1.5m时,

钢丝绳相对中心设置不少于一个十字形卡扣紧固(图5.0.6-1);

安装位置高度H大于等于1.5m且小于2.2m时,钢丝绳相对中心设

置不少于两个十字形卡扣紧固(图5.0.6-2);安装位置高度大于

等于2.2m时,钢丝绳相对中心设置不少于三个十字形卡扣紧固。

5.0.7线材间距D设计值50mm;

5.0.8在一个安装单元组里至少有一个防护网具有逃生或

检修功能,可迅速拆除或可以开启,灵活方便,且不影响防护性能。

(a)窗台(b)阳台

说明:

H——窗台/阳台高度

h——十字形卡扣竖向间距

图5.0.6-1十字形卡扣安装位置示意图(H<1.5m)

9

(a)窗台(b)阳台

说明:

H——窗台/阳台高度

h——十字形卡扣竖向间距

图5.0.6-2十字形卡扣安装位置示意图(1.5m≤H<2.2m)

5.0.9当隐形防护网安装报警系统时,应具备破坏即刻报

警,主机自动拨号报警功能,声压级(A计权)应大于65dB,小于

115dB。

10

6施工

6.0.1安装隐形防护网的结构应符合有关施工质量验收规

范的要求。

6.0.2隐形防护网施工前,安装施工单位应编制详细的专项

施工方案,需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工程质量和

安全。

6.0.3隐形防护网施工前,安装施工单位应先根据事先编制

的专项施工方案,在现场小范围内或者选择某一个特定部位按相同

材料、型式和工艺制作样板件,做出样板后请设计等相关方共同验

收,验收合格后方才进行大批量施工。

6.0.4骨架锚固前应对现有窗框和受力构件进行确认,已装

饰部位应清除装饰层,当受力构件不符合要求时,应制定补救措施

或可靠连接方案,经相关单位审查后实施,经小面积试锚固,拉拔

承载力检验合格后方可大面积锚固。

6.0.5螺栓中心至骨架边缘距离应大于2倍螺栓的公称直

径。

6.0.6后锚固件中心应确保通过铝型材骨架的有效抗剪截

面总厚度大于3.0mm或通过不锈钢骨架的有效抗剪截面总厚度大

于2.4mm,后锚固件的设计计算、施工和质量检验尚应符合现行行

业标准《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的相关规定。

11

6.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