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急诊质控助力创伤中心建设_第1页
加强急诊质控助力创伤中心建设_第2页
加强急诊质控助力创伤中心建设_第3页
加强急诊质控助力创伤中心建设_第4页
加强急诊质控助力创伤中心建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加强急诊质控助力创伤中心建设前言2我国目前创伤救治的现状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间平均24分钟,最长150分钟;院前转院时间平均45分钟,最长181分钟;进入医院,患者也需要175分钟才能手术。急诊科手术重症监护院前我国目前创伤救治的现状419:26----21:58共2小时32分1.没有对病人进行系统评估2.没有及时对病人进行有效的处理3.没有一个很好的流程评估流程气道管理流程止血药物使用规范创伤休克处理流程检查处理流程手术处理流程4.没有一个创伤救治的团队案例回顾问题在哪里?加强急诊学科结构建设加强急诊创伤团队的建设加强创伤急诊抢救流程的建设加强高效的EICU的建设加强对急诊创伤的质量控制建立区域性创伤救治体系(创伤中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建立区域性创伤救治体系现代创伤救治体系要求:伤员在受伤后的各个阶段均能得到科学规范的救治。能够承担突发公共事件等所致的大批伤员的抢救任务。培养一批院前院内专业救治人员。安装严重创伤救治的信息联动系统。完善创伤患者评估分检体系,优化院前院内救治流程。组建专业的严重创伤救治团队。建立区域性创伤救治体系建立区域性创伤救治体系三个团队在严重创伤急救过程中的协作院前急救人员:在处置严重创伤患者同时,通过车载信息联动系统将掌握的患者伤情通知接诊医院。急诊急救团队:启动不同级别的预警;通知专科救治团队人员到急诊科待命。院内专科救治团队:必须在伤者到达医院之前到达急诊室。伤者送达医院后,按照“评估-决策-处理-再评估-再决策”的原则迅速判断病情并立即进行生命支持、损伤控制或准备确定性手术。创伤中心建设基本条件(一)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二)设置急诊医学科、骨科、神经外科、普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五官科、介入科、麻醉科、医学影像科、输血科、检验科等与创伤救治相关的诊疗科目。(三)有创伤综合救治团队,配备具有相关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四)急诊抢救室具备一定数量、满足需求的抢救床位和复苏床位。(五)设置创伤复苏单元,一定数量的创伤重症监护室(TICU)病床,及创伤普通病床。创伤中心设备配置要求急诊抢救室包含:除颤仪心肺复苏仪心电监护仪呼吸机心电图机床旁超声(FAST)床旁X光机急诊CT(提供24小时×7天服务)急诊检验(设置在急诊区域内)深静脉置管设备保温、加温快速输液设备一、严重创伤患者达到医院后至开始进行抢救时间。二、从就诊到完成全身快速CT、胸片和骨盆片的时间。三、从输血申请到护士执行输血的时间。四、存在呼吸道问题时,需要建立人工气道的时间。五、张力性气胸或中等以上血胸,完成胸腔闭式引流时间。六、抢救室滞留时间中位数。七、严重创伤患者入院至出院的手术次数。八、严重创伤患者ICU住院天数。创伤中心质量控制指标全程化一体化九、创伤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长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十、ISS≥16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十一、入院和出院诊断符合率。十二、年收治创伤患者人数。十三、接受外院转诊患者比例。十四、需要转诊患者比例。十五、平均住院日。十六、均次住院费用。创伤中心质量控制指标全程化一体化流程管理规范评估汇报预警标准级别MDT协作救治院前救治流程院前评分正确预警绿色预警:通知相关专科医务人员在患者到达医院前到达急诊室,确保多种基本检查处于备用状态,准备急诊手术。黄色预警:通知创伤综合救治团队相关医师尽快赶到急诊室,确保监护设备开启、血管活性药物、晶体液、胶体液、各辅助检查设施等处于备用状态,准备实施急诊手术。红色预警:通知创伤综合救治团队医师尽快赶到急诊室,确保监护设备开启、呼吸机开启及连接管理、插管设备到位、除颤仪、血管活性药物、晶体液、胶体液、各辅助检查设施等处于备用状态,通知血库做好配血准备,患者到达后可立即实施抢救和手术。预警级别院内救治流程标准化评估二次评估基于ATLS严重创伤患者的早期评估初次评估主要根据ABCDE法分别对气道、呼吸、循环、残疾、环境控制进行评估,发现危及生命的情况时应立即进行处理。二次评估是从头到脚的评估,主要是对患者既往病史进行回顾以及发现全身各个主要系统的尚未被发现的损伤,根据二次评估结果做进一步的检查确诊和处理。严重创伤院内救治流程持续/动态评估初次快速评估的目的:明确是否存在即时危及生命的损伤存在。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基于ATLS严重创伤患者的早期评估严重创伤院内救治流程初次评估Airwaymaintenancewithcervicalspineprotection

气道通畅与颈椎保护Breathing:ventilationandoxygenation

呼吸:通气与氧合Circulationwithhemorrhagecontrol

循环:控制出血Disability

残疾和神经功能评估Exposureandenvironmentalcontrol

暴露与环境控制严重创伤院内救治流程二次评估的目的:明确创伤的诊断。了解对病人生命潜在的威胁。基于ATLS严重创伤的早期评估严重创伤院内救治流程二次评估过敏史(A,Allergies)当前所服用的药物(M,Medicationscurrentlyused)过去疾病史/妊娠史(P,Pastillness/Pregnancy)最后进食时间(L,Lastmeal)与受伤有关的事故/环境(E,Events/Environmentrelatedtotheinjury)AMPLE

病史严重创伤院内救治流程C=Cardiac心脏R=Respiration呼吸A=Abdomen腹部S=Spine脊柱H=Head头部各部位系统全面的伤情评估

CRASHPLAN

P=Pelvic骨盆L=Limb肢体A=Artery动脉N=Nerve神经二次评估严重创伤院内救治流程条件允许且必要时可做以下检查:椎体、肢体X线全身CT尿路造影、血管造影经食道超声支气管镜检查、食管镜检查辅助检查二次评估严重创伤院内救治流程动态监测评估的目的:及时发现原有病情的变化、及时处理。及时发现危及生命或潜在危及生命的新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