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教学设计3篇_第1页
《三峡》教学设计3篇_第2页
《三峡》教学设计3篇_第3页
《三峡》教学设计3篇_第4页
《三峡》教学设计3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峡》教学设计3篇教学目标:篇一1、反复诵读课文,疏通大意;积累文言词语,掌握读音和意义;2、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深入品味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3、体会作者对三峡独特美的欣赏之情,培养关注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操。《三峡》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积累文言词语,掌握读音和意义,领会课文内容。2、过程与方法在反复朗读、整体感知基础上把握各段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笔下三峡的独特风光,激发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反复朗读课文,把握各段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教学难点: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生课前预习要求及预习作业。要求:1.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读准字音,准确、顺畅地朗读课文。2.疏通文意,能用现代汉语说出文句的主要意思。预习作业:(见本课“教学文本”中的“课前预习”)课前预习1.一读课文,借助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下题。(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阙()嶂()曦月()襄陵()沿溯()素湍绿潭()漱()属引()绝巘()(2)文学常识积累《三峡》的作者是北魏的,选自《》,这是一本有很高文学价值的专著。三峡是指长江中上游湖北、重庆两省市之间的峡峡和峡。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已在此建成。2.二读课文,借助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解释下列实词绝巘多生怪柏_________________或王命急宣__________________略无阙处_____________________虽乘奔御风__________________不见曦月_____________________猿鸣三声泪沾裳______________飞漱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林寒涧肃____________________3.三读课文,初步口译句子,了解课文大意,在课本中注明你的疑问:疑问摘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导入新课播放电视片《话说长江》有关“三峡”的片断以及长江三峡的风光辑录片,学生观看后,教师导入:美丽的三峡的确让许多人为之陶醉,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尽情描绘,也写不尽长江三峡的俊美。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就曾来过此地,用自己的亲见亲历撩开了三峡的神秘面纱,让世人真正认识了这一鬼斧神工的自然奇观。这节课,让我们随着郦道元的脚步,回到1500年前,一起来领略那时三峡的`美丽风光吧。三、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1、教师根据对预习作业抽改的情况,有重点的订正“教学文本”中“课前预习”作业第1、2两题。(视频展示)2、检查(1)学生朗读、点评。老师请五位同学朗读文章,比比谁读得好。全班同学一起监督,然后点评。(重点注意不读错字,不漏字,并把握好节奏)教师总结指导范读课文后全班齐读。(配乐)(2)看谁对文意理解得准。采取一组一人问,另一组任何一人译的方式,答对得10分,答错,则问的组得10分,每组限问5题。(教师针对学生翻译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及时点拨指正)第二课时四、深入研读1、理清思路。全文仅一百五十余字,却思路清晰、音韵和谐,那么郦道元是如何用凝练的笔墨将三峡的万千气象尽收笔底的呢?下面,就让我一起来看看课文按怎样的思路行文的?(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后回答)明确:前三句总写了三峡的地貌特征,其余以夏、春冬、秋为序描写了三峡的四季景色。2、深入研讨。(1)三峡究竟有怎样的地貌特征呢?请同学们稍稍思考一下。(学生思考后回答)明确:地貌特征有:山高岭连。依据“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和“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如果说山塑造了三峡的形,那么水便是三峡的魂。郦道元被后人誉为“善写山水的大手笔”,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他又是如何描写春冬景色的。组织学生思考讨论:(生讨论,师巡视)①请分别用四至六个字概括三峡的四季之景。②作者是如何抓住特点描写三峡的四季之景的呢?③文章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顺序写景,而要先写夏景,并将春冬二季合为一体呢?④文中曾写道“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但接下来又说“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这是否自相矛盾?⑤本文结尾引用渔歌起到怎样的作用?讨论交流明确:①三峡春冬之景是清荣峻茂;三峡的夏天水流湍急;三峡的秋天是水枯谷凄。②写春冬之景从色彩的角度描写,如“素湍绿潭”,还采取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如“回清倒影”“飞漱其间”等。同时“素湍绿潭”一句是从俯视的角度写的,“绝巘多生怪柏”是从仰视的角度写的。③因为三峡的水最具特色,而水又以夏水最盛,长江在三峡段的迅疾凶险之特征亦体现得尤为突出,故作者将“夏水”置于首位。相较而言,春冬二季的长江皆有“清荣峻茂”的盎然情趣,故而合为一体描绘。④这是本文的一个难点。前句是概述夏季江水的凶险,在通常情况下,船只因江水流速过急,不会冒险出发,但在“王命急宣”的情况下,船只一旦起航,便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作者正是通过一般和特殊这两种情况的对比性叙述,表现夏日的长江水势大,流速快。⑤结尾引用渔歌更反衬了三峡的凄凉。在行文的过程中,如果恰当引用古人诗词佳句,不仅可以准确地表现文章的中心,而且可以增强文章的文学性、可读性,使文章更具音韵美。(充分尊重学生的感悟,对文字上的缺陷及时给以点评指导)五、拓展延伸1、文章以写景为主,其目的是什么?这种写法叫什么?明确:目的是抒发感情,这种写法叫借景抒情。2、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表达了对三峡欣赏赞叹之情。夏天写了江水的奔放美,春冬写了江水的清幽美,晴初霜旦写了凄婉美。3、学完了这篇课文,你觉得作者的哪些写作技巧是值得你借鉴和学习的呢?学生思考、讨论后明确:(1)抓住特点描写景物;(2)注重字词的锤炼。(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他们的任何一点发现都是他们自己所得,不必把老师的答案强加给学生)六、布置作业(1)背诵翻译课文。(2)做好“教学文本”中的“课后作业”。附板书设计:三峡郦道元山山高岭连夏季水流湍急水春冬清荣峻茂秋季水枯谷凄《三峡》教学设计篇三一、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按照时间顺序,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2、了解三峡的壮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3、体会文章在写景中阐发的原理。二、教学重点、难点:1、景物描写抓住特点2、写景中所阐发的哲理。三、教学时数:三课时四、教学步骤:字词正音:启碇ding:起锚开航,碇,船系的石礅绛jiang紫:暗紫色中略带红的颜色夔kuí夔州滟滪yànyù长江瞿塘峡口的巨石名隽jùn同俊瑰gui丽:异常美丽峙zhì耸立坂bǎn山坡、斜坡婀e娜nuo:柔软而美丽崆kōng山名秭zǐ古时数目名,一万亿。秭归:县名汩mì汩罗,江名澎湃pēngpài不念péngbài词语补释:苍莽:旷远迷茫,无边无际的样子,同“苍茫”。层峦叠嶂:形容山峦重叠,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莽莽苍苍:草木苍翠茂密,原野景色迷茫。雷霆万钧:形容威力极大,无法阻挡。雷霆:响雷。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是三十斤。神妙莫测:神奇巧妙达到难以猜测的程度。小心翼翼:小心谨慎,一点也不敢疏忽。翼翼:严肃、谨慎的样子。隽秀婀娜:清秀美丽的样子。森然耸立:繁密高高地直立。云蒸霞蔚:形容云霞绚烂美丽。解题:课文节选自《长江三日》,这是一篇以日记形式写成的游记散文。刘白羽同志于1960年11月中旬,乘“江津号”顺流而下,从重庆到武汉。一路上,作者被“大自然伟力所吸引”,写下了这篇描绘祖国河山壮美景色,抒发庄严美好的革命豪情的文章。全文共分三大部分,写连续三天在长江航行所见到的不同景象。第一日11月17日写的长江迷蒙的雾景和雄伟的夜景;第二日11月18日写的长江三峡瑰丽奇特的景象;第三日11月19日写的长江平静清丽的风光。课文节选自第二日所记,是全文的重点部分。长江三峡,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县南津关,长193公里,其间滩峡相间,由地盘上升,河流深切而成,是世界最大的峡谷之一。《长江三日》写于三年困难时期(1959——1961),由于自然灾害、苏联逼债和左倾错误的影响,我国国民经济遇到了暂时的困难。作者写作本文是有所寓意的,全文贯穿着“战斗航行穿过黑夜,走向黎明”这样一个含有哲理的思想,阅读时应仔细体会。作者简介:刘白羽(1916——)现代作家,北京人。1938年到延安从事文化工作,1944年到重庆参加《新华日报》副刊编辑工作,1946年到东北解放区作随军记者,1950年参加编摄电影《中国人民的胜利》,该片获斯大林文学奖金。曾两次赴朝鲜,写了许多通讯特写。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主,有《五台山下》、《火光在前》、《政治委员》、《刘白羽散文集》等。刘白羽是一位富有时代感的、具有敏锐的生活观察力和多方面艺术才能的作家。他的散文热情奔放,感情真挚著名。诗文讲解:“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这是杜甫《夔州歌十绝句》第一首的后两句。全诗是: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在中巴东面的巴东山,长江水劈开崇山峻岭在山中奔流)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白帝城地势高峻是三峡的重镇,瞿塘峡的险要胜过百牢关)“秭归是楚先王熊绎始封之地”(熊绎是周成王时人,由于祖先有功于周,成王封他于楚,居丹阳。丹阳在秭归县东。始封:最初受封。)“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这是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中的第三首头两句。意思是:千万条山脉一齐奔向荆门,王昭君生长的地方村庄还在。全诗是: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李白绝句《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郦道元的《三峡》也突出了三峡的特点。结构层次:一、总写这一天的感受。(1自然段)以下按行驶的航线,按时间顺序依次写三峡壮美的景色。二、写瞿塘峡。(2自然段)特点:象一道闸门雄1、描写黎明时瞿塘峡的画面。2、描写瞿塘峡口的奇险。3、描写过了瞿塘峡后所见到的江流和两岸景色。三、写巫峡。(3——5自然段)特点:象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秀1、写峡口风光,点出巫山十二峰的第一峰。(3自然段)2、关于美女峰的传说。(4自然段)3、用种种比喻概括地描写巫峰风景。(5自然段)四、写西陵峡。(6——9自然段)特点: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险1、过渡。(6自然段)2、交代三个著名的险滩,叙述关于屈原的传说。(7自然段)3、写轮船绕过泄滩,驶过青滩的情景,关于领航人的谈话和感想。(8自然段)4、写轮船驶过崆岭滩的情景。(9自然段)本文写景的几个特点:一、抓住景物特点。见结构层次,由于作者着力刻画它们的不同特点,所以读来毫无重复之感。二、采用富于变化的表现手法。作者描写三峡景色,基本写法是相同的写所见、所闻、所感,但也各有侧重之处。1、写瞿塘峡主要用拟声绘色的描写。“万水奔腾”、“雷霆万钧”、“激流澎湃”、“涛如雷鸣”、“一片哗啦啦的`水声”声音巨大雄浑,撼人心灵。“金色阳光”“墨色巨礁”“乌沉沉的云雾”“绛紫色的山峰”“一团红雾”“倒影如墨”的巨石“碧绿如翡翠”的山峦色彩绚丽浓烈,撩乱人的视线。有声有色的描写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2、写巫峡用了许多生动贴切的比喻。见课文S5:“画廊”、“风景画”、“惊叹号”、“乐曲”、“杜鹃”、“旅人”,真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通感: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和转移,也称移觉。例: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析:“交响乐”听觉,“飞翔”心理感觉。运用了通感、比喻。又例:“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句的比喻特点:本体—花香(作用于人的嗅觉)喻体—渺茫的歌声(作用于人的听觉)立于微风中嗅那馨香,时有时无;听那远处歌声,时断实续,沟通了不同类的感官。这也恰恰说明“人在景中”。3、西陵峡着重写自己的感受。见课文P18——20。由于作者变换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所以三个峡给人的印象始终是新颖的、生动的。三、写出景物的变幻。如写瞿塘峡S_2的后半段。四、情景交融。1、第一自然段,表现了作者热爱长江,以祖国有这样雄伟而瑰丽的河流而自豪的感情。2、第八自然段结尾句对战胜大自然如此,对一切工作中的困难也如此,表现了作者对革命前途充满了信心。作者写景不只是如铺开画卷一样,一幅幅地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面貌,而且是饱蘸着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深情,把五彩缤纷的自然景物和自己奔腾的激情融合在一起。那喷薄而出,变幻奇特的江心红日,难道不使我们联想到祖国光芒万丈的前途吗?那山影、云影、日光、水光互相交织的醉人景象,难道不使我们联想到沸腾的生活、火热的斗争吗?我们读了本文以后,可以领略到祖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