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教育学第1章复习资料教育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_第1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第1章复习资料教育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_第2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第1章复习资料教育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_第3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第1章复习资料教育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_第4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第1章复习资料教育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招聘教育学第1章复习资料教育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目录CONTENTS教育学宏观教育概况中观教育原理微观教育实践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教育目的师生论课程论教学德育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教育学教育的认知与发展教育学的认知与发展教育研究及其方法一、教育的概念、本质1.“教育”一词的由来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12枣庄市中】【12东营河口】补充:最早将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是(孟子)。2.教育的概念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教育合力)(三合力、三结合)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思考:“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是指广义教育还是狭义教育?3.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第一,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社会现象。(动物无教育)第二,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先天的,本能的活动不属于教育)第三,在教育这种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二、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学的主导作用——学习的主体地位——中介或媒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三、教育的功能作用对象个体功能社会功能作用方向负向功能正向功能作用呈现形式隐性功能显性功能

(三)教育的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显性和隐性也是默顿分析功能的一个维度。显性功能(manifestfunction)是主观目标与客观结果相符的情况,或者说结果是事前所期待或希望出现的。隐性功能(latentfunction)与显性功能相对,指这种结果既非事先筹划,亦未被察觉到。四、教育的起源和发展(一)教育的起源本能生利息心理仿孟碌

米凯爱劳动

五教育制度一、教育制度概述 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校教育制度处于国民教育的核心和主体地位。【14年济南槐荫】(一)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1.前制度化教育:出现教育实体2.制度化教育:出现学制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我国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的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堂”。3.非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所倡导的理想是“教育不应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最重要的改变是:教育理念。非制度化教育在中国的两个体现: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二)现代学制的类型1.双轨制(欧洲)2.单轨制(美国)3.分支制(又名中间型学制、Y型学制,出现在苏联)双轨制阶级性和等级性我国是由单轨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制。(三)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6)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7)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五)我国现行学制的结构、类型和改革趋势结构:纵向:幼儿-初等-中等-高等横向:基础、职业技术、高等、成人和特殊我国学制改革的内容:(1)加强基础教育,落实义务教育(2)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3)稳步发展高等教育,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4)重视成人教育,发展终身教育(二)古代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教育的特征:(1)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显著特点)(2)古代学校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3)学校成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的场所。(4)教育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科学和治人之术。(5)古代学校教育的形式一般是个别教学。(6)学校与社会生活脱离,是一种封闭式的教育。

学校产生的条件:(1)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3)文字的产生(4)国家的产生(三)近现代教育(1)现代学校萌芽于文艺复兴时期(2)近代教育的特征①公立教育崛起②教育的世俗化③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最早:德国(四)现代社会的教育(1)终身化(提出者:保罗朗格朗)(2)全民化(3)民主化: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4)多元化(5)现代化: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目标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教师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教育设备现代化、教育制度现代化。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教育学教育的认知与发展教育学的认知与发展教育研究及其方法教育学的认知与发展第二节教育学的认知与发展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研究价值教育学的发展概况教育学的萌芽阶段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20世纪教育学发展的多元化阶段中国近现代教育学的发展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研究任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教育的发展动力:教育问题。延伸知识点:二、教育学的研究价值宏观角度的价值微观角度的价值二、教育学的发展概况(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1.萌芽阶段的特点(1)以习俗的认识为主;(2)以机械类比、比喻、寓言等思维方式为主;(3)有关教育论述包含于哲学或道德论述之中。2.萌芽阶段的代表人物和代表著作(1)中国萌芽阶段:孔子:《论语》教育思想的核心:仁和礼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教育目的:学而优则仕教育内容: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教学原则:启发式(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问答法)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习方法:学思行相结合温故而知新道德修养:立志乐道、克己内省(自省自克)、身体力行、改过迁善、中庸教师观:为人师表孟子:《孟子》

孟子认为办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所谓的“人伦”就是五对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础的教育。“性善论”——教育理论的基础

“明人伦”与教育目的“大丈夫”的人格理想孟子,他提出“大丈夫”的理想人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认为人人都先天具有仁、义、礼、智四个“善端”。教育的作用在于把人天赋的善端加以保持、培养、扩充、发展,或把已经丧失的善端找回来,启发人们恢复天赋的善良本性,使之成为道德上的“完人。”荀况的教育思想“性恶论”与教育作用与生俱来的本能是“性”,而后天习得者为“伪”。人的本性是恶的,而人的善德是后天习得的。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以“大儒”为培养目标他把当时的儒者分为几个层次:俗儒、雅儒、大儒。大儒是最理想的一类人才,他们不仅知识广博,而且能以已知推未知,自如应对新事物,自如地治理好国家。教育应当以大儒为培养目标。以儒经为教学内容《诗》《书》《礼》《乐》《春秋》,以《礼》为重点。“礼”是荀子整个教育理论的核心。“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墨翟的教育思想:与儒家并称“显学”“兼爱非攻”的政治主张

即平等与博爱。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他反对战争,要求和平。获得知识的三种途径:亲知,闻知,说知判断是非的三条标准:(三表法)“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道家:道法自然;绝圣弃智。人性复归,文化堕落,绝学无忧。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朱熹的朱子读书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记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王充:把人才分为“文吏、儒生、通人、文人、鸿儒”五种不同层次。严复的三育说:严复认为一个国家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即民力、民智和民德。他认为:“盖生民之大要三,而强弱存亡莫不视此:一曰血气体力之强,二曰聪明智虑之强,三曰德行仁义之强。《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军民,教学为先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预时逊摩长善救失启发诱导(2)西方萌芽阶段: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他认为:教育是思想上的接生,强调教育应该是由内而外的,是将儿童心灵中的智慧不断引出、发展的过程。补充:关于教育的内容,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柏拉图,《理想国》,最早提出“寓学习于游戏”。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最早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古罗马的昆体良。他的《论演说家教育》(又称:《雄辩术原理》)被称为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补充:班级授课制萌芽于:昆体良【考题再现】将人的灵魂分为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和伦理的灵魂,并根据此主张实施体育,德育和智育的古希腊教育思想家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

D.毕达哥拉斯

(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口诀帮我记培根首提出夸美来实现巴特去规范(一原则两基础三中心四阶段)杜威求进步

(四即三中心)康德首讲授洛克话白板卢梭爱自然裴斯要心理(三)20世纪教育学发展的多元化时期(1)实验教育学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拉伊《实验教育学》(2)文化教育学狄尔泰、斯普郎格、利特。(3)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克伯屈《设计教育学》

基本主张:①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②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持续不断的增长。③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④课程组织应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⑤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⑥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凯洛夫的《教育学》被公认是世界上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马卡连柯思想的核心是集体主义。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5)批判教育学鲍尔斯、阿普尔。教育从来不是公平的,其背后存在着很大的利益关系,使师生对自己的周围的环境敏感起来。(四)我国近现代教育思想1.蔡元培的教育思想①五育并举: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改革北大:A.改变学生的观念B.整顿教师队伍C.发展研究所,广积图书D.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③最早提出了“美育”的概念,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④毛泽东评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⑤教育独立论:经费独立、行政独立、学术内容独立、宗教独立⑥蔡元培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造就“完全人格”。2.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①目的: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②办学方针:社会化、科学化。③具体要求:敬业乐群。3.晏阳初的教育思想从事国际平民教育运动,被誉为“国际平民教育之父”4.陈鹤琴的教育思想①倡导“活教育”。目的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②他被称为“中国幼教之父”。③基本原则: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④课程结构的“五指活动:理论: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语文活动。5.梁漱溟的教育思想主张乡村教育,立足于文化传统来思考中国乡村改造和乡村教育。6.陶行知的教育思想①生活即教育②社会即学校③教学做合一④乡村师范学校:创立晓庄学校;创办小先生制;创办育才学校;山海工学团。⑥毛泽东评他为:“伟大的人民艺术家”;宋庆龄称之为:“万世师表”。教育学之父总结:1、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2、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之父、传统教育代表人物):赫尔巴特3、实用主义之父(进步教育代表人物、现代教育代表人物):杜威4、慈爱的儿童之父:裴斯泰洛奇5、终身教育之父:保罗·朗格朗6、平民教育之父:晏阳初7、乡村教育之父:梁漱溟8、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9、世界幼教之父:福禄贝尔10、中国“职业教育”之父:黄炎培(五)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①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②布鲁纳《教学过程》:强调学科结构,提出了结构主义学说和发现教学法。③瓦根舍因创立范例教学理论。④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教育理论。提出

“除了教育工作计划和课时工作计划之外,教师不作任何别的计划。”的建议。⑤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⑥巴班斯基:开展教学过程最优化与教学质量提高实验研究。其中,布鲁纳、赞科夫、瓦根舍因被视为现代教学理论的三大流派。木(姆)有掌握,哪(纳)来结构/发现,挖根(瓦根)找饭粒(范例),高度赞发展,真可谓全面和谐好司机(斯基)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教育学教育的认知与发展教育学的认知与发展教育研究及其方法第三节教育研究及其方法一、教育研究方法的含义

教育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是在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二、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原则(一)客观性原则(二)创新性原则(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四)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五)伦理原则(一)教育研究概述(二)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一)选题与设计阶段选择课题、查阅文献、提出假设和制定方案。(二)实施阶段1.搜集资料,形成科学事实;2.分析事实或原有理论,形成新的理论。(三)总结与评价阶段1.撰写研究报告或学术论文;2.鉴定和评价研究成果。教育文献检索一、教育文献:记载有关教育科学的情报信息和知识的载体,它是对人类从事教育活动,尤其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客观记录。二、教育文献的种类根据加工程度不同,文献可以分为三种等级:1.一次文献:专著、论文、调查报告2.二次文献:题录、书目、索引、提要和文摘等3.三次文献:动态综述、专题评述、进展报告等三、教育文献检索的基本过程及主要方法(一)教育文献检索的基本过程1.分析和准备阶段2.搜索阶段3.加工阶段(二)教育文献检索的主要方法1.顺查法2.逆查法3.引文查找法4.综合查找法(三)教育研究的方法一、教育观察研究(一)含义:研究者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研究方法。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使用广泛的基本的研究方法。(二)教育观察研究的分类1.自然情境中的观察与实验室中的观察2.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3.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4.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三)教育观察研究的记录方法1.描述记录

2.取样记录

3.行为核对表二、教育调查研究(一)含义:研究者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的研究方法。(二)教育调查的类型1.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2.现状调查、相关调查、发展调查和预测调查3.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量调查和调查表法(三)教育调查的一般步骤1.确定调查课题

2.选择调查对象3.确定调查方法和手段,编制和选用调查工具4.制定调查计划

5.实施调查6.整理、分析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四)选择研究对象1.基本概念(1)总体:研究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基本单位叫做个体。(2)样本:从总体中按照某种方法确定的若干个体的集合。样本所包含的个体的数量叫做样本的容量。(3)取样:遵循一定的规则,从一个总体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定数量的个体的过程。2.选择样本的基本要求明确规定总体、保证抽样的随机性使抽样具有代表性、确定合理的样本容量3.取样的基本方法(1)简单随机取样(2)系统随机抽样(3)分层随机抽样(4)整群随机抽样三、教育实验研究(一)含义: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影响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条件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二)教育实验的基本类型1.根据实验进行的场所,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2.根据实验的目的可以分为确认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3.根据同一实验中自变量因素的多少,可分为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4.前实验、准实验与真实验(三)教育实验的设计1.教育实验设计的效度(1)内在效度: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联系的真实程度,即研究的结果。(2)外在效度:涉及教育实验研究结果的概括化、一般化和应用范围问题,表明实验结果的可推广程度。

总体效度:实验结果从特定的研究样本推广到更大的被试群体中去的适用范围。

生态效度:实验结果从研究者创设的实验情境推广到其他教育情境中去的范围。2.教育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1)陈述研究的问题并提出研究假设;(2)确定实验处理;(3)列举群体、样本、实验单位、抽样方法及样本大小;(4)选择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