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材的难度分析 论文_第1页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材的难度分析 论文_第2页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材的难度分析 论文_第3页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材的难度分析 论文_第4页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材的难度分析 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材的难摘要:“图形与几何”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研究热点,教材的难度直接影响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因此,有必要对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内容难度进行分析。本研究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图形与几何”的课程内容和要求,采用史宁中等人的难度模型,分析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及其四个板块的课程内容难度。基于课程内容的难度分析,综合部分教师的教学经验,提出一些自己的教学思考,为一线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参考意见。关键词: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难度分析引言数学课程不断地改革、创新已经成为21世纪发展的必然。《义务教育数学课标(2011版)》中指出:“数学教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学习主题、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其中“图形与几何”在数学四大课程内容中处于重要地位,鲍建生认为“几何对科学世界观和理性精神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几何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思维方法和习惯,几何还能够帮助学生发展演绎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几何是一种理解、描述和联系现实空间认识”、“测量”、“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是小学数学教材中“图形与几何”的主要课程内容。一、相关概念1.图形与几何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小学“图形与几何”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测量、图形的认识四个部分。图形与几何的课程内容是小学数学教师学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的三维空间,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2.教材根据《义务教育数学2011版)》系统一地、有逻编辑地具体地的反映了课程标准。学生学习的知识不单单局限于教材,教师是用教材教学生,而不是只教教材上的内容。3.教材难度所谓教材的内容难度,简单地讲就是内容的难易程度,对于教材文本来说,内容难度是人们首先关注的问题,这需要借助一定的模型或工具开展研究。二、一学段1-3年级)“图形与几何”内容的1.课程广度(1)北师大版教材第一学段(1-3年级)“图形与几何”知识分布根据小学数学北师大版教材第一学段(1-3年级)“图形与几何”的“图形的认识”内容知识点整理可以得出:北师大版教材第一学段(1-3年级)“图形的认识”中,从知识点分布来看,一年级的知识点比较多,三年级比较少。北师大版教材运用从简单到复杂的螺旋式上升的方式编写,一年级时初步认识了平面图形,到了三年级又进一步学习了四边形的基本特征,随着年级的增长,不断地将知识具体化学习。北师大版教材第一学段(1-3年级)在“测量”部分涉及到了长度、质量、周长、面积的知识。一年级没有对于“测量”的学习,而三年级对于“测量”的知识点就比较多,第一学段(1-3年级)对于“测量”部分有一个不可逆的知识链:长度—周长—面积,符合学生学习由简到难的规律,每个知识点之间相互关联,教材的编写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的特点。根据小学数学北师大版教材第一学段(1-3年级)“图形与几何”的“图形与位置”内容知识点整理可以得出:5.用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方向北师大版教材第一学段(1-3年级)“图形与位置”部分,一年级和三年级分别涉及到了方向的辨别,而二年级却没有关于“图形”的学习。一年级上册认识上、下前、后、左、右,三年级则具体的学习了东、南、西、北及东南、西南、东北、西北,还有认识路线图。学生先学习了方向进而学习运用所学方向辨认简单的路线图,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2)课程内容广度分析从课程内容来看,北师大版教材第一学段(1-3年级)的“测量”这部分是四部分中知识点最多的,有25个之多;“图形的认识”部分紧随其后有20个,“图形与位置”部分较少有10个知识点,知识点最少的是“图形的运动”部分的内容。从年级上下册来看,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的知识点最多有13个,二年级上册和三年级下册的知识点一样多有12个,其次是一年级上册有11个知识点,知识点较少的是一年级下册和二年级下册,分别有7个和3个知识点。为了方便书写,其中“图形的认识”部分的知识广度记为G1,“测量”部分的知识广度记G2,“图形的运”部分的知识广G3,“图形与位”部分的知识记为G4。根据四个部分的知识分布表可得:G1=20,G2=25,G3=3,G4=10○1由○1可知,北师大版教材第一学段(1-3年级)“图形与几何”内容中,知识广度最大的为测量部分,知识广度最小的为图形的运动部分。所以,G=5822.课程深度(1)北师大版教材第一学段(1-3年级)“图形与几何”内容的课程深度根据北师大版教材第一学段(1-3年级)“图形与几何”内容的知识分布以及表4.1的行为动词赋值情况,统计了北师大版教材第一学段(1-3年级)“图形与几何”内容的结果目标,可以得出下图:图1北师大版教材第一学段(1-3年级)“图形与几何”内容的课程深度在北师大版教材第一学段(1-3年级)“图形与几何”的内容中,没有需要学生灵活运用的知识,大部分内容掌握即可。图形的认识部分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最多,为学生以后学习几何图形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图形的运动部分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最少,了解却是图形的运动部分占比最高的,可见图形的运动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知识略深,了解就行,为以后学习更难的三维几何知识埋下垫脚石。(2)课程深度分析为了书写方便,“图形的认识”部分的课程深度记为S1,“测量”部分的课程深度记为S2,“图形的运动”部分的课程深度记为S3,“图形与位置”部分的课程深度记为S。根据四个部分的知识点个数可得:(结果保留四位小数)S1=2.3000,S2=2.3889,S3=1.6000,S4=2.0588○2由○2可知,北师大版教材第一学1-3年级)“图形与几”内容中,课程深度S大的为测量部分,课程深度最小的为图形的运动部分。所以,=2.2000。3.课程时间(1)北师大版教材第一学段(1-3年级)“图形与几何”内容的课程时间根据北师大版教材第一学段1-3年级)“图形与几”课程内容以及《义务教育教科书》用书:在北师大版教材第一学段(1-3年级)“图形与几何”的内容中,第一学段在“图形的认识”部分用到的课时很多,可见图形的认识在第一学段的重要性。而从每个年级上下册分开来看,三年级上册中测量部分课时最多,也是第一学段的重要学习部分。(2)课程时间分析为了书写方便,“图形的认识”部分的课程时间记为T1,“测量”部分的课程时间记为T2,“图形的运”部分的课程课时间T3,“图形与位”部分的课课程时为T4。可得T1=18,T2=18,T3=4,T4=8○3由○3可知,北师大版教材第一学段(1-3年级)“图形与几何”内容中,课程深度最大的为测量部分,课程深度最小的为图形的运动部分。所以,T=48。三、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根据上文对北师大版第一学段(1-3年级)“图形与几何”内容的难度分析结果,提出以下教学思考:1.了解学生思维发展特点北师大版教材第一学段“图形的运动”部分的课程难度比较低,不是因为这部分内容不重要,而是因为图形的运动已经从二维到了三维,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三维的几何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学生对几何的概念是逐渐理解、逐步形成的,从具体形象的初步认识到抽象的概括,每个学生的空间能力都是不同的,优秀的学生不用教师过多的演示,就能理解掌握;而困难的学生,教师多次讲解还是对概念十分茫然。比如: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位置与方向(”,在这一单元学生要学会西、北和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这些方位词,并能用方位词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在可是结束后,可能优等生很快就分清方位词,而学困生就对这些方位词很模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并掌握学生的空间思维发展特点,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2.了解掌握教材中的教学目标、内容教学目标是教材编写的基础,是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必须结合教学目标把握教学内容。比如:北师大版教材第一学段(1-3年级)“图形与几何”内容分四个部分难度分析的结果,“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位置”这三部分的课程难度略高,说明他们占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中的重要位置,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图形的运动”部分的课程难度较低,并不是这部分内容不重要,而是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他们能理解的就那么多,难度再高学生可能就掌握不了重难点,基础学习不扎实,导致后期学习困难。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是螺旋式排列的,从点、线、面到立体图形;从直线型到曲线型;从静态到动态;相当于一维、二维、三维空间的学习,教学内容之间相互影响也相互联系。教师需要了解几何逻辑、掌握教学内容、把握知识主线,深入研读分析教材,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也可以与其他教师进行教研活动,产生思想的碰撞,把教学能力发挥到最大化。3.创设情境,贴近实际生活经验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教师应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利用学生在生活中的日常经验,更加生动直观的教学“图形与几何”的内容,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对“图形与几”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动脑参与到课堂中来,不再是教师单纯讲,学生单纯听,真正地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例如: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的课程内容“上、下、前、后、左、右”,就可以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询问学生的前后左右分别是谁?或者运用课桌上的物品提问上下左右分别放着什么?把知识带进现实生活,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课堂,学生理解的更快、更能掌握新知识。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学习新知识,赋予了知识有趣味性,学生实际地感受到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知识不再充满距离感,学生更容易理解的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氛围。4.灵活利用多媒体,增强直观感受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使数学的教学效果更具有直观性。例如: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面积”的课程内容“单位换算”,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准确的动态演示1平方米里有多少个平方厘米。如果没有多媒体的演示,学生也能掌握课程内容,只是没有多媒体演示的那么直观、容易理解。所以,在“图形与几何”内容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运用多媒体的动态演示等特点,让学生能快速理解、吸收抽象的知识,更好的关联表象与抽象的事物,提高学生空间观念的能力。5.多元化评价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是评价者,学生是被评价者,教师只注重教学结果,而不在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不同表现,评价的主体、评价的方式都是单一的。比如:某同学举手发言,然而这位同学对自己的答案不是很自信,回答问题扭扭捏捏、声音很小,其他同学都笑话他。教师不能一起笑话这位同学,应该鼓励他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做得很好,如果还能大声回答问题的话,那就更棒。也许因为教师的这次鼓励,这位学生便经常积极回答问题,学习兴趣也提高同时还变得自信大方。因此,评价的好坏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甚至可能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发展。这就要求评价要有多个主体,例如:教师、同学、家长、朋友、学生自己等,评价的方式也要多元化,可以是自评、互评、被他人评价等,要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全面性的评价,不但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且不会因此自卑,还要从不同程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结语本文通过对小学数学北师大版教材第一学段(1-3年级)“图形与几何”的课程内容进行难度分析后,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由于客观原因,这些教学策略没能在实习中得到发挥,不能实际操作。因此,教学策略的有效性还需在以后教学中实际运用。由于能力问题,只选取了小学数学北师大版教材第一学段(1-3年级)“图形与几何”的内容进行难度分析,不足以代表小学数学北师大版教1-6年级“图形与几何”的课程难度,对小学数学北师大版教材“图形与几何”内容的课程难度体现有限。参考文献[1]谢忠燕.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的研究[J].课程•教法研究.2016:25.[2]史宁中,孔凡哲,李淑文.课程难度模型:我国义务教育几何课程难度的对比[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151-155.[3]代钦,李春兰.初等几何问题解决教学研究[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孔企平.小学儿童如何学数学[M].上海:华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