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中考历史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中考历史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中考历史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中考历史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中考历史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中考历史模拟预测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二战秘史》的结语中写道:“关于反法西斯战争……着重于强调不同力量的协调与合作,认为邪恶轴心国家的政权被推翻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下列事件与此观点相符的是A.慕尼黑会议的召开B.《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他们才开始联系在一起。”把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事件是()A.郑和下西洋 B.新航路开辟C.工业革命 D.殖民扩张3.俄国十月革命和二月革命相比,不同之处是()A.采取武装斗争的方式 B.工人是革命的主力 C.属于社会主义革命 D.工兵代表苏维埃领导斗争4.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大多以两种基本形式展开:和平往来和暴力冲突。它们共同贯穿于人类历史过程的始终,相互交织建构了不同文明的乐章。下列文明传播属于暴力冲突的是()①亚历山大东征②罗马扩张③玄奘西行天竺④元朝马可.波罗来华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④5.历史认识的获得离不开真实的历史史料。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对于获得正确的历史认识尤为关键。下列选项中,作为研究我国历史的可靠史料是A.考古学家在山西省芮城县西侯度村发掘出土的动物化石、石器和若干烧骨B.《史记》中司马迁对秦始皇的记述C.方特东方神话中演绎的牛郎织女和水漫金山的故事D.罗贯中《三国演义》中有关诸葛亮借东风的记载6.面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寻找对策。下列历史事件的发生,与这次经济危机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B.墨索里尼“进军罗马”,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C.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D.希特勒上台,德国法西斯统治的建立7.整个19世纪,是给予全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这些都是在法国大革命的标志下进行的,以下对法国大革命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显示出了法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自由的斗争精神B.彻底推翻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C.打击了欧洲国家的封建制度D.所有人都享有民主、平等与自由8.小王同学的历史笔记本上有文字如下图所示,可推知他关注的是哪个地方的历史?A.新疆B.云南C.贵州D.西藏9.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的是A.1929-1933年经济危机B.苏俄新经济政策C.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D.东欧剧变10.我国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A.宣政院B.澎湖巡检司C.府D.行省11.雄安新区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雄安新区建设对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意义深远。元朝把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及以西的这片地区叫做"腹里",就是现在的河北、山西和河南、山东以及内蒙的一部分。管辖元朝“腹里”的行政机构是()A.行省 B.宣政院 C.中书省 D.六部12.德国法学家耶林曾评价道:“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其中的“法律”指的是()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C.《查士丁尼法典》 D.《民法典》13.在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课上,有些同学认为德国是有罪的,而有些同学则主要责备英国和法国,还有些同学说这罪行双方都有份。总的说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应该是()A.德国蓄意发动的侵略战争B.英法被迫应战的正义战争C.帝国主义争夺霸权的战争D.塞尔维亚的民族解放战争14.下表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史编》,对该表格解读正确的是()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B.美、德后来居上,工业总产值超过英、法C.欧洲形势紧张,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D.英、法两国基本没有参与第二次工业革命15.观察下面两幅图片,其相关事件的内在联系是A.三大改造为“一五”计划奠定了制度基础B.土地改革为工业化提供了原料和市场C.“一五”计划促进了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D.土地改革为三大改造奠定了经济基础16.当今的世界格局可以类比成一个五角形,不过其中的一角要胜于其他角,因为美国无论从经济和军事力量来讲都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美国从二战后一直保持了资本主义强国的优势,俄罗斯、日本、西欧、中国的力量均有不同的发展,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各自的作用。下列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A.美国霸权主义受到更多的约束和限制B.有利于世界和平、安全、稳定和发展C.该趋势在20世纪70年代已初见端倪D.在各大国的共同推动下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17.下列图片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政治的发展趋势。据此判断,正确的是A.全球化、信息化B.全球化、多极化C.工业化、全球化D.信息化、多极化18.他是个文采逊于武功的马上皇帝,一个出身于普通农家的青年,靠着三千子弟起家,一路拼杀,灭秦败项,终于一统天下,开创了传承二百余年的王朝基业。他开创的这个王朝是A.秦朝B.西汉C.东汉D.明朝19.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的共同点是A.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以阶级斗争为纲 D.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革命道路20.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下列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事件,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北伐战争②红军长征③中国共产党诞生④重庆谈判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②③①④D.②①③④21.“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材料中宋初的这一举措①造成重武轻文的局面②增强了军队的作战能力③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④有利于士人受到尊重⑤有利于科技文化的发展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④D.②④⑤22.《走向全球主义》一书的作者安布鲁斯指出,“尽管国家在全世界保持着优势地位,但美国领导人在1945年夏对未来有三怕。一是政治上的,怕斯大林,也就是怕社会主义……”这不能说明A.社会制度的对立影响着国家关系B.冷战形成的原因C.美苏战时同盟破裂的原因D.社会主义制度无比强大23.从16到18世纪,美洲大陆出现了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英格兰等地名。这些地区名称冠以“新”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发展的需要 B.殖民扩张的结果C.启蒙思想的传播 D.独立运动的扩展24.20世纪50年代初周恩来说:“解决中缅边界问题应该加快步伐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当然不扩张,但人家不信。所以要用实际的行动使他们慢慢相信”为此中国政府A.加强中苏友好,捍卫社会主义阵营B.重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与新兴民族立国家的关系C.但导多边外交,建立新型区域合作组织D.提出“求同存异”方计,加强同亚非各国联系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列举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陆路交通工具的发明者。26.________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________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大转折点。27.下图的画作名称是()其作者是西班牙画家()。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当两种各有其特殊体制、风格和价值观念的成熟的文化相接触时,必然会发生某种冲突(鸦片战争)。使英国人同中国人相接触的是商业,鸦片战争爆发前十年,商业最重要的一环是鸦片贾易,而中国竭力想取缔这一贸易,这是战争的直接原因。——张馨保《林钦差与鸦片战争》材料中的“林钦差”指的是?你是否同意材料中的观点,并简要说明。29.(6分)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一: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施琅率清军大举进攻,不久占领澎湖……建议朝廷“颁赦招抚”郑氏,以争取和平统一,获康熙帝同意。郑克塽投降归顺,从此成为清的一部分。统一后,施琅认为,乃要害之地,“红毛”“无时不在涎贪,亦必乘隙以图”。促成康熙帝决心留守,并于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设立府。——施宣圆《施琅“复台”和“保台”的历史功绩》(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朝为收复地区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并分析府设置的背景。材料二:从1888年之后,未再增添任何新式军舰。1891年后,因海防经费被挪用修筑颐和园,连枪炮弹药也停止购买。北洋海军本来为抵御日本侵略而建……却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侵略者彻底粉碎。——李侃《中国近代史》(2)北洋海军是中国近代哪场探索活动的产物?结合材料二分析北洋海军“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侵略者彻底粉碎”的原因。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尽管是一个低收入国家,中国仍然选择了追求高科技水平的发展战略……成立了一批精英聚集的研究机构,比如中国科学院(CAS)。六七十年代,中国在核技术、空间技术以及基因工程方面的重大进步证实了这种制度成功的一面。——(美)劳伦·勃兰特、托马斯·罗斯基编《伟大的中国经济转型》(3)根据材料三,用史实说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在“核技术、空间技术”方面取得的典型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30.(7分)历史一般是指构成人类往事的事件和行动,研究历史可以采取不同的历史角度。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材料二明朝自宣宗(1398-1435)以后,很少皇帝能专注于国事,朝廷作为主要操在官僚手中,而皇帝则被赋予浓厚的神秘性格,仲裁百官间的争执,强迫性地执行开明专制。当时的士绅官僚,习惯于一切维持原状,而在这种永恒不变的环境中,形成注重内省的宇宙观,使今人看来,晚明时期显得停滞而无生气。——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晚明:一个停滞但注重内省的时代》材料三有历史学者认为,用“闭关自守”来形容清朝的海外贸易政策是不够恰当的,更不能笼统地说清代前期的海外贸易是闭关锁国政策,它实行的是开海设关、严格管理贸易的政策,从贸易增长的角度来看,清代海外贸易额比宋、明两朝是有发展的。乾隆中期以后的70年间,中西贸易实际上有了真正的发展,整个海外贸易的商品总值不断增加。如1689–1722年输往欧洲等国的生丝为1833担,1820–1829年增至51662担,茶叶也由1722–1739年的102795担增至1820–1829年的12209534担。——摘自吴剑雄《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黄启臣《清代前期海外贸易的发展》请回答:据材料一指出1500年前后引领世界的地区。请以宋代经济为例,说明宋朝引领世界的具体表现。请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文化角度指出材料二中明朝“注重内省”宇宙观形成的原因:你是否同意黄仁宇“停滞”的判断,请说明理由。据材料三指出概述历史的角度。请从不同于材料三的角度,简述“闭关锁国”政策的历史影响。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B【解析】A项慕尼黑会议的召开是纵容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不符合题意;B项《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符合题意;C项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是美国援助欧洲的经济政策,不符合题意;D项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的重大影响,属于理解层面,难度比较大。反法西斯国家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1942年1月1日在华盛顿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它的形成,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反法西斯国家互相支援协同作战,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2、B【解析】

从15世纪开始,欧洲人开始了持续二百多年的海外探险、考察、寻找黄金和殖民扩张活动,史称“新航路开辟”。它打破了以往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开阔了眼界,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答案选择B。3、C【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属于资产阶级革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4、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东征、罗马扩张都属于暴力冲突,①②符合题意;玄奘西行天竺和元朝马可.波罗来华属于和平交往,③④排除。所以B符合题意,ACD排除。故选择B。5、A【解析】

作为研究我国历史的可靠史料是考古学家在山西省芮城县西侯度村发掘出土的动物化石、石器和若干烧骨。远古时代的化石可以通过考古发掘还原当时的真实情况,是研究远古人类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A符合题意,《史记》中司马迁对秦始皇的记述,包含有司马迁的个人观点,没有A选项的史料可靠,B不符合题意;C选项属于传说,D项是小说,属于文学作品,CD不符合题意,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6、B【解析】

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美国实行的是罗斯福新政,日本和德国建立法西斯的统治,实行专政统治。墨索里尼“进军罗马”是在经济危机之前,和经济危机没有直接关系,所以B项错误,CDA正确。故选B。7、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显示出了法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自由的斗争精神,打击了欧洲国家的封建制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享有民主、平等与自由只是少数人,民主、平等与自由是写在旗帜上的理想与目标。所以不正确的是D,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8、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促进了汉藏两族的关系。为了纪念唐蕃的友好往来,建立唐蕃会盟碑。元朝时期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理,设置了宣政院。清朝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册封了班禅和达赖。故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C项。故选D。【点睛】本题是材料选择题,解答材料选择题要尊重原材料的意思。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涉及的都是不同朝代与西藏的往来。由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9、C【解析】

依据所学,史实就是历史事实,也就是发生过的历史行为;观点是通过对历史史实的分析而得到的历史结论或看法。结合课本所学,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词全国代表大会上报告指出: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格局正在走向多极化,争取较长时间的国际和平环境。C项是观点,符合题意;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首先从美国发生,进而蔓延资本主义世界,给资本主义世界沉重打击。A项不合题意;为恢复发展国民经济,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B项不合题意;1989年下半起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10、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11、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实行行省制度,其中管辖腹里的行政机构是中书省,选项C符合题意;管辖地方的行政机构是行省,排除A;宣政院是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排除B;元朝时期没有六部,排除D。故选C。12、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定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从529年起,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典》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这部法典不仅是对罗马法的总结,而且成为后来欧洲国家立法的基础,故C符合题意;《汉谟拉比法典》、《十二铜表法》、《民法典》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13、C【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无论是同盟国一方的德国,还是协约国一方的英国和法国,都会被认为是有罪的,主要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的战争,交战双方参战目的就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都是非正义的,因此,除了塞尔维亚是因为维护民族独立而战,不会被谴责,其余交战各国无论是蓄意发动,还是被迫应战,都会被谴责。故答案选C。【点睛】【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14、A【解析】

根据题干的表格的时间,可知是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期,根据数据的变化可知,英法美德等国在政治经济发展上存在不平衡的特点,A项符合题意;BCD说法都具有片面性。所以答案选A。15、B【解析】根据图片信息“农民拔除地主的界碑”,“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由此判断体现的是土地改革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而第一个五年计是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所以图画内容说明了土地改革为一五计划,也就是为工业化提供原料和市场。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16、D【解析】

A.根据题干“俄罗斯、日本、西欧、中国的力量均有不同的发展,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各自的作用”可以看出世界多极力量已经发展起来,美国的霸权主义受到更多因素的制约和限制,解读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B.多极力量的发展有利于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解读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C.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日本以及第三世界相继崛起,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已初见端倪,解读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D.美国力图建立它主导下的单极世界,不可能推动多极化趋势发展,解读不正确,故D符合题意。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17、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WTO的建立,表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不断增强。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CD项。故选B。18、B【解析】

依据题干关键信息“灭秦败项”“开创了传承二百余年的王朝基业”并结合所学可知,他开创的这个王朝是西汉。秦朝末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大起义,刘邦和项羽是其中著名的两支队伍,秦朝灭亡后,经过楚汉战争,刘邦打败项羽。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西汉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共存在二百余年,所以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19、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依据当时我国的国情城市敌人力量强大,农村敌人力量薄弱制定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邓小平根据我国的国情,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故A正确。毛泽东时代是战争年代,不能坚持经济建设,故排除B项。阶级斗争为纲是文革时期的口号,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项。新中国成立以后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需要走的是建设道路,故D错误。故选A。20、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北伐战争是1926年7月9日;②红军长征开始于1934年;③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④重庆谈判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所以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是③①②④,故本题选B。【点睛】本题属于组合型题目,优先用排除法,根据所学知识可快速得出答案。21、B【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结合所学可知,宋太祖赵匡胤自己是黄袍加身的武将出身,因此对武将集团相当顾忌,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后世的赵氏王朝也继承了这一传统,为此宋太祖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武将受到牵制,这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注重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仔细审查B.③④⑤符合题意;造成重武轻文的局面,表述错误,故含有①的AC不合题意;宋代统治者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消弱了了军队的作战能力,故含有②的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22、D【解析】

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美国领导人政治上怕社会主义,为此美国出台了旨在遏制社会主义的杜鲁门主义。美苏冷战开始。由此可知,社会制度的对立影响着国家关系、冷战形成的原因、美苏战时同盟破裂的原因均能从题干材料中反映出来,ABC不符合题意。社会主义制度无比强大不能从题干材料中得出。D符合题意。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23、B【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16到18世纪,美洲大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世纪到17世纪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哥伦布发现了美洲的新大陆,之后欧洲殖民者开始在美洲进行殖民扩张。尼德兰、西班牙、法兰西、奥尔良、英格兰均是欧洲地名,在其上加“新”而出现在美洲,直接表现出了宗主国和殖民地的关系,体现了欧洲殖民者的扩张掠夺。故B符合题意;ACD项不是题干地区名称冠以“新”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24、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根据材料“解决中缅边界问题应该加快步伐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当然不扩张,但人家不信。所以要用实际的行动使他们慢慢相信”可知20世纪50年代初期,提出了和平共处五原则,在解决中缅边界问题上,重申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发展与新兴独立民族国家的关系,故B正确。新中国建国之初,加强了中苏友好关系,故排除A项。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后,我们倡导多边外交,建立新型区域合作组织,故排除C项。20世纪中期,参加了万隆会议,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故排除D项。故选B。【点睛】本题是材料选择题,做材料选择题要尊重原材料,关注材料中的重点语句。本题的关键词语一是时间“20世纪50年代初期。二是“解决中缅边界问题应该加快步伐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当然不扩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根据时间限定,可以排除ACD项。然后看B项是否符合原材料的内容。由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史蒂芬孙(斯蒂芬森);卡尔•本茨。【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开创了铁路时代的到来;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1885年,卡尔•本茨发明了汽车,促进了交通事业的发展。26、凡尔登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一战期间的著名战役是凡尔登战役,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造成双方七十多万人的伤亡,史称“凡尔登绞肉机”,凡尔登战役是一战的转折战役;1942年7月,德军开始集中力量进攻斯大林格勒,举世闻名的斯大林格勒会战由此开始,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会战以苏军的胜利宣告结束,从此,苏军开始了全线反攻,这次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性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27、《格尔尼卡》毕加索【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这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揭露法西斯德国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而创作的作品,该作品就以小镇的名字格尔尼卡命名。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林则徐(2)认为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中英两国文化相互冲突。掩盖了英国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市场的根本目的。【解析】

(1)根据所学可知:鸦片贸易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2)根据所学可知:1840年左右,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开始寻求更大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林则徐销烟打击了英国的鸦片贸易,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决心。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对中国的战争,以打开中国市场。因此可知英国决意打开中国市场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侵略性的。【点睛】掌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29、(1)措施:清军大举进攻,占领澎湖;“招抚”政策的实施。背景:战略位置重要;面临西方殖民侵略威胁,需要加强管辖。(2)活动:洋务运动;原因:清政府统治的腐朽。(3)成就: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或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国家对国防建设的重视和支持;国内外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等。【解析】

(1)根据材料一“施琅率清军大举进攻,不久占领澎湖……建议朝廷“颁赦招抚”郑氏,以争取和平统一”可知,清军大举进攻,占领澎湖;并实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