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径散生竹退化林修复技术规程》_第1页
《中小径散生竹退化林修复技术规程》_第2页
《中小径散生竹退化林修复技术规程》_第3页
《中小径散生竹退化林修复技术规程》_第4页
《中小径散生竹退化林修复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小径散生竹退化林修复技术规程本标准规定了中小径散生竹退化林修复技术的术语和定义、退化林等级划分标准、轻度退化林修复、中度退化林修复、重度退化林修复、档案管理等。本标准适用于成片中小径散生竹退化林的修复。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LY/T1681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NY525有机肥料NY884生物有机肥DB34/T4262水竹丰产栽培技术规程DB34/T2115黄古竹丰产栽培技术规程DB34/T1817中小径散生竹笋用林丰产栽培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中小径散生竹Smallandmediumsizedbamboo雷竹(Phyllostachysviolascens)、早园竹(Phyllostachyspropinqua)、水竹(Phyllostachysheteroclada)、桂竹(Phyllostachysbambusoides)、斑竹(Phyllostachysbambusoidesf.lacrima-deae)等。3.2退化林修复RestoringDegradedForest以培育和提供竹材或笋产品为主要目的,立地条件较好,因自然(风雪灾害、有害生物爆发)或人为(过度采伐、长期不经营)、竹林开花等原因,导致林相不整齐、残破、立竹结构不合理、发笋率或新竹成竹率比同类立地条件平均水平低30%以上的竹林,通过人工措施恢复其生产力。3.32竹林开花Bambooforestflowering竹林由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而开花,开花竹子会死亡,开花竹子占林分比例超过10%要采取复壮更新措施。3.4复壮更新Rejuvenation开花竹种幼鞭和幼竹秆基处具有再生能力,采用人工促进更新的措施复壮开花竹林。3.5再生竹Standstructure伐除开花竹后,由幼鞭或幼竹秆基萌生的小竹即为再生竹。部分再生竹继续开花,无叶生出,当年或翌年枯死。3.6新生竹Standstructure由新生鞭的侧芽萌发出土的鞭生竹即为新生竹。新生竹不再开花,营养生长旺盛,秆基侧芽发鞭力4退化林等级划分标准根据竹林退化程度,将退化林分为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3个等级。4.1轻度退化林划分标准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为轻度退化:连续2年以上新发笋或新成竹数少于20个,一二年生新竹胸径比平均竹林胸径降低30%~50%;枯死竹、濒死竹株数比例达单位面积株数11%~20%;遭受病虫、干旱、洪涝及风、雪、火等自然灾害,林相残败、郁闭度降至0.5~0.7以内。4.2中度退化林划分标准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为中度退化:连续2年以上新发笋或新成竹数少于10个,一二年生新竹胸径比平均竹林胸径降低50%~79%;枯死竹、濒死竹株数比例达单位面积株数21%~40%;遭受较严重病虫、干旱、洪涝及风、雪、火等自然灾害,林相残败、郁闭度降至0.3~0.5以内。4.3重度退化林划分标准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为重度退化:连续4年以上新发笋或新成竹数少于10个,一二年生新竹胸径比平均竹林胸径降低80%以上;枯死竹、濒死竹株数比例达单位面积株数50%以上;遭受严重病虫、干旱、洪涝及风、雪、火等自然灾害,且难以恢复正常生长的林分,林相残败、郁闭度降至0.3以下;老竹开花,新发笋或新成竹持续开花的竹林。5轻度退化林修复5.1竹林结构调控5.1.1立竹密度3平均立竹胸径D<3cm,立竹密度调整到21000株/hm2;3cm<D<5cm,立竹密度15000株/hm2;5cm<D<7cm,立竹密度10500株/hm2;D>7cm,立竹密度6000株/hm2。5.1.2均匀度竹林均匀度大于3。5.1.3整齐度竹林整齐度大于等于7。5.1.4年龄结构保留1年~5年生竹。1年、2年、3年生、4年竹、5年生竹比例为2:3:3:1:1。5.1.5母竹留养出笋盛期,均匀留养生长健壮竹笋,数量为立竹量的1/3略多一些。挖除不符合留养要求的笋,在其出土15cm~20cm时,及时采挖利用。5.1.6合理采伐采伐5年生以上竹株,以及病、残、弱和开花竹株,保持采伐后竹林的立竹均匀分布。采伐季节以秋冬季为主,但可根据市场需求适当提前,笋期和梅季不宜采伐。5.1.7地下结构控制结合松土、砍竹,挖除5年生以上的老竹鞭、适当培埋跳鞭。5.2林地管理5.2.1松土每年进行一次深翻垦复,深度20cm~25cm。5.2.2施肥施肥原则:提倡有机肥、生物肥、化肥配合施用。有机肥、生物有机肥质量符合NY525、NY884标准。饼肥等农家肥,应高温发酵腐熟后施用。施肥量:按N:P2O5:K2O=3:1:1、30%有效含量配方肥计算,每年需施配方肥1500kg/hm2。可根据土壤养分供应能力和目标竹笋产量适量增减。施肥时间和方法:全年分3次施肥。5月~6月为第1次,结合松土,翻入土中,以氮肥为主,肥有效量占全年的60%。8月~9月为第2次,撒施并浅翻入土,以化肥为主,肥有效量占全年的20%。11月~12月为第3次,以农家肥为主,铺施地表并浅翻入土,肥有效量占全年的20%。5.3勾梢新竹抽枝展叶后勾梢,留枝12~14档,防止风雪为害。6中度退化林修复6.1竹林结构调控4见5.1。6.2劈山垦复7~8月劈山除杂、带状垦复同时进行。6.3适度采伐按“去小留大、去劣留强、间密留疏”原则,间伐细劣竹株,留足1~5年生竹,严格控制采伐量,保留合理立竹度见5.1。6.4补植对过稀的竹林在立春前补植母竹,母竹胸径1~3cm,2年生竹为宜。6.5保留伴生树种保留一些有利于竹林生长和有利于增强竹林抗灾害能力的伴生树种如枫香、杉等,与竹株混交,其混交比例以其树冠投影面积不超过竹林面积的20%为宜。6.6林地管理林地管理见5.2。7重度退化林修复7.1再生竹产生和抚育7.1.1早伐开花竹在竹林开花初期,立即伐除开花竹,伐竹时间尽量赶在笋期之前。采用鸡窝形伐竹-将竹篼上部连同竹一起伐除的方法,减少伐根伤流的产生,降低伐根,然后灌施肥料,封土填坑,更好地促进竹林的更新。7.1.2挖篼开花竹伐除后,笋芽还未萌动,随即进行挖篼松土。保留有再生能力的幼龄竹篼,挖除老竹篼。7.1.3松土竹篼挖除后,将速效肥料施入坑内,用土填平。同时对林地土壤进行全面松土,松土深度15-20cm,注意避免损伤幼鞭的侧芽。7.1.4灌溉保持土壤有足够的含水量是更新复壮快慢的关键性措施。复壮试验基地要适时浇五水,即出笋前的出笋水,笋期后的拔节水,新竹展叶后的行鞭水,立秋后的孕笋水和封冻前的越冬水。7.1.5再生竹产生大部分再生竹翌年由秆基处萌生二次再生竹和新生鞭。此时再生竹林是散生、丛生的混生型竹林,这阶段一般要经过2年。57.2新生竹形成和抚育7.2.1培土压青在雨季前或在冬季土壤封冻前,将青草和树叶均匀铺盖林地,再用土覆盖10-15cm。亦可在伐竹后播种绿肥或豆类作物,培土压青。7.2.2新生竹产生随着新生鞭和新生竹的增多开花前的老鞭根旋即全部枯死。开花竹林地上和地下部分经历了一次新旧交替过程,竹林由混生型逐渐过渡到散生型。这阶段要经过2-3年。7.2.3合理间伐更新后的竹林、竹株疏密不均、高低悬殊、冠层杂乱,对大竹的生成和出笋的数量均有极大的影响。每年冬、春季进行抚育间伐伐除弱小竹、被压竹和老竹,伐后保持郁闭度0.6左右。7.2.4护林养竹抚育间伐后,每亩适宜的留竹密度为:第三、四年3000-3500株,第五、六年2000-3000株。7.3正常新生竹抚育7.3.1正常新生竹产生新生竹大量生成后,其秆基不再萌生竹子而由新生鞭进行正常的行鞭出笋繁殖。新竹和新鞭逐年增粗,岔鞭数量剧增,竹林密度加大,由复层林冠逐渐形成单层林冠,这阶段要经历3-5年。7.3.2垦复竹林地每年或隔年在6月全垦1次,垦复深度以不伤及竹鞭为准,可采用两锄法,有鞭处垦复深度略小于鞭的分布深度,无鞭处垦复深度≥30cm,重点是清除树蔸、竹伐蔸和石块,并除去死鞭、老鞭,培埋地表浮鞭、跳鞭,深埋幼、壮龄鞭,尽量保护新鞭和壮龄鞭免遭损伤。7.3.3松土除草无垦复竹林每年9月进行1次,松土深度10cm,杂草埋入土中。7.3.4浇灌排水9月笋芽分化期遇持续干旱,土壤相对含水量<60%时应进行浇灌,浇透为止。出笋之前15d至出笋期间遇持续干旱,土壤相对含水量<65%时也应进行浇灌,浇透耕作层。雨期遇洪涝,需及时排7.3.5施肥施肥种类及施肥量N、P、K施肥量分别宜每年施350kg/hm2~450kg/hm2,250kg/hm2~300kg/hm2,150kg/hm2~200kg/hm2。6施肥方法将肥料均匀地撒在地面,垦复时翻入土深15cm左右;或在距竹秆基部上方或外围30cm处开挖约10cm深、20cm宽的半月形坑(或穴),施入肥料并随之覆土;或沿等高线水平开沟,深10cm~15cm,宽20cm,沟间距1.5m~2.0m,施入肥料并随之覆土。施肥时间与方式施肥时间与方式见表1,参照DB34/T4262执行。表1施肥时间与方式名称施肥时间肥料种类用量比例施肥方式行鞭肥含氮素较高的有机肥或复混肥总量的50%撒施或沟施后覆土孕笋肥含磷钾较高的有机肥或复混肥总量的20%沟施或穴施后覆土长笋肥翌年4月含氮素较高的复混肥总量的30%穴施后覆土7.3.6疏笋养竹及时疏去弱笋、小笋及病虫笋,保留健壮竹笋,促使长成新竹。幼林期间,局部地方(一般在母竹附近)竹株过密应及时疏伐细弱竹。7.3.7合理间伐每亩适宜的留竹密度为:第七、八年1500-2000株,第九、十年1000-1200株。7.3.8有害生物防控中小径竹散生竹有害生物是否成灾执行LY/T1681标准,其防控方法参见附录A。8档案管理参照DB34/T2115-2014执行。7附录A(资料性附录)中小径散生竹有害生物及防治措施序号有害生物危害部位防治措施1竹丛枝病(Balansiatake)枝条a.如期采伐老竹和衰败竹,保持适当的立竹密度,谨防过密,并进行中耕施肥,促进新竹生长;b.清除病枝病株,在林地外集中烧毁;c.3月~4月,用15%粉锈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500倍液喷雾防治,1周1次,连喷3次。2竹煤污病(Capnodiumspp.)叶和小枝a.疏伐老竹,控制竹林立竹密度,使之通风透光,降低林间湿度;b.由介壳虫、蚜虫诱发引起,在其初孵期用5%吡虫啉乳油1000倍~1500倍液喷雾防治虫害。3竹秆锈病(Stereostratumcorticioides)竹秆及小枝a.保持竹林合理的立竹密度和龄级结构,及时伐除老弱竹;b.一旦发现个别病株,立即清除烧毁;c.3月底用刀刮除冬饱子堆及其周围的竹秆表皮组织;d.用0.5波美度~1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15%粉锈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周喷洒1次,连喷3次。也可在10月上旬、次年3月下旬连续2次用20%三唑酮乳油原液涂抹冬孢子堆防治。4竹笋禾夜蛾(Oligiavulgaris)幼虫取食竹笋a.加强林地抚育管理,结合林地除草、松土和施肥等,消灭杂草中越冬卵;4月~5月及时清理林间虫笋、退笋,减少翌年幼虫虫口密度;b.杀虫灯诱杀成虫;c.保护好林内蚂蚁、蜈蚣、蜘蛛等天敌;d.笋期用1.8%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液或1.2%苦参碱乳油500倍液地面喷雾防治。5毛笋泉蝇(Pegomyaphyllostachys)幼虫取食竹笋a.清除林中杂草、林地枯枝落叶,及早挖除退笋;b.成虫羽化期,白酒1份、醋4份、白糖3份、水5份、敌百虫少许混配诱杀;6月灯光诱杀成虫;c.笋期用1.8%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液或1.2%苦参碱乳油500倍液地面喷雾防治。6一字竹笋象(Otidognathusdavidis)幼虫和成虫取食竹笋a.加强林地抚育管理。秋冬两季对竹林进行除草松土,破坏竹笋象虫土室,降低越冬虫口;b.竹笋长到1m时套上塑料袋,保护笋尖免遭为害;c.人工捕捉。7竹蝗(Ceracrisspp.)成虫和若虫取食竹叶a.冬季垦复,破坏土茧的越冬场所;b.每100kg人尿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