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重庆市九校生物高二年级上册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年重庆市九校生物高二年级上册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年重庆市九校生物高二年级上册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年重庆市九校生物高二年级上册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年重庆市九校生物高二年级上册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重庆市九校生物高二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

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科学家最近在墨西哥湾深海发现了一种新的皎糠鱼,雌鱼头顶自带“钓鱼竿”一一若干个肉状突起,可发出光源,

吸引猎物。雄鱼则吸附在雌鱼体表提供繁殖所需的精子,同时通过雌鱼血液获取营养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头顶发光“钓鱼竿”的形成是海底黑暗环境长期诱导的结果

B.雌雄鱼的生活繁殖方式是它们在长期共同进化中相互适应形成的

C.鳏嫌鱼种群在深海环境条件稳定时,基因频率也可能会改变

D.^糠鱼进化的原材料由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

2.预测我国总人口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趋势,主要的依据是。

A.人口密度B.性别比例C.年龄结构D.迁入和迁出

3.下列哪种能源缺乏时,会立即影响细胞内的代谢作用

A.日光B.ATP

C.葡萄糖D.蛋白质

4.某自然种群增长呈“S”型,假设该种群数量的最大值K=200,N表示种群数量,根据下表判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S”型曲线上的点N(K-N)/K

S1200.90

S2500.75

S31000.50

S41500.25

s51800.10

A.(K-N)/N值为0.90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B.渔业捕捞控制剩余量在S3点对应的种群数量附近较好

C.防治蝗虫应在蝗虫种群数量达到S4点对应的种群数量时进行

D.若种群为田鼠,调查时被标记个体标志物部分脱落,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小

5.变形虫的变形运动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

A.流动性B.选择透过性C.全能性D.多样性

6.2020年12月1日是第33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下列有关HIV

及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HIV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途径进行传播

B.可用标记的特异性抗体来检测机体是否感染HIV

C.HIV侵入人体后会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导致内环境的稳态失调

D.艾滋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7.某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

B.碱性染料毗罗红(派洛宁)可用于染色体染色

C.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D.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

8.(10分)当抗原首次入侵机体时,分化为浆细胞的是()

A.吞噬细胞B.B细胞C.T细胞D.记忆细胞

二、非选择题

9.(10分)下图是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示意图。其中A、B、C、D表示反应过程。据图回答下

列问题。

(1)图中①③④代表的物质分别是、、

(2)A过程发生的场所为,B过程发生的场所为,ATP的合成发生在A过程,还发生在_____(填字母)。

(3)空气中适当增加浓度可增加农作物产量;把阳光下的植物突然遮光,叶绿体的(物质)会增多。

(4)C中的丙酮酸可以转化成酒精,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10.(14分)因含N、P元素的污染物大量流入,我国某大型水库曾连续爆发“水华”。为防治“水华”,在控制上游

污染源的同时,研究人员依据生态学原理尝试在水库中投放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的就鱼和鳗鱼,对该水库生态系统

进行修复,取得了明显效果(如图所示)。

Z(

E

IL

1.

)

(1)藻类吸收利用水体中的N、P元素,浮游动物以藻类为食,银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由图可知,将就、端鱼苗

以一定比例投放到该水库后,造成银鱼生物积累量如何变化?引起该变化的原因是。

(2)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鲫鱼种群密度,若调查期间有些个体身上的记号丢失,则该种群密度的估测数值会(填

“偏大”、“偏小”或“基本不变”)。到了捕捞季,鲫鱼被大量捕捞,其K(填“偏大”、“偏小”或“基本

不变”)=

(3)鲤鱼和鳗鱼是人们日常食用的鱼类。为继续将投放就、鳗的方法综合应用,在保持良好水质的同时增加渔产量,

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请至少写出一条具体措施

11.(14分)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的机制是相当复杂的。图1

表示人体血糖浓度发生变化和人体受寒冷刺激后的部分调节过程的示意图(A、B、C、D表示激素),图2表示神经系

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模式(有甲、乙、丙三种模式)。结合图1、图2所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寒冷、)。血糖浓度降低中枢神经系统

,.-丘脑下丘脑植物神经系统

甲状腺中一射胰岛垂"

If,1V'D激茶戒素激素

代谢活动肝脏、肌肉等甲乙图2丙

增强图1

(1)人体在寒冷环境下,图1中激素(填字母)的分泌量明显增加,以增加产热量,同

时机体还可以通过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的血流量等变化以减少散热。人体体温调节的中枢及产生寒冷感觉的场所分

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激素B,此调节方式属于图2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模式。

(3)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是通过图2中模式调节的,当人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其分泌

量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树突状细胞(简称DC)属于识别病原体侵入的第二道防线,未成熟的DC能够结合抗原发挥吞噬作用,在感染或

炎症反应时,被激活的DC开始由非淋巴器官到二级淋巴器官的移位,激活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请结合下面的

免疫调节图解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B、E细胞的名称分别是和0

(2)图中F为靶细胞,E与F接触后会激活F细胞内溶酶体导致F裂解死亡,该免疫方式为o

(3)图中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细胞有(填图中字母)。

(4)G细胞的数量若(选填“增加”或“减少”)会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若(选填“增加”

或“减少”)能起到抗癌的作用。

(5)图中的抗体若结合到自身正常细胞上,造成自身细胞被破坏,这在免疫学上称为病。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C

【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详解】A、头顶发光的“钓鱼竿”是突变的结果,突变是不定向的,A错误;

B、雌雄鱼是相同物种,共同进行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和环境之间,B错误;

C、在生活条件稳定的时候,可能会产生基因突变,导致基因频率发生改变,C正确;

D、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都会为进化提供原材料,D错误。

故选C。

2、C

【解析】种群基本特征:1、种群的密度;2、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3、种群的年龄组成;4、种群的性别比例,其

中种群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的发展趋势。

【详解】预测我国总人口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趋势主要取决于种群年龄结构。

故选C。

3、B

【解析】ATP是细胞内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日光是最终能源,葡萄糖是主要能源,蛋白质与糖类及脂肪一起并

称为三大能源物质,选B。

考点:本题考查ATP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能识记所学知识的要点。

4、B

【解析】根据表格分析,种群数量增加的过程中,种群的增长量先增加后减少,说明种群数量呈现S型,其中S3点时

种群增长量最大,表示K/2处。

【详解】A、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的时刻是在(K-N)/N值为0.50时,即K/2时,即S3,A错误;

B、根据A项分析渔业捕捞控制剩余量在S3点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数量恢复最快,B正确;

C、防治蝗灾需要防止种群数量达到K/2,所以应该将种群密度控制在S3以下,C错误;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的种群密度时,若调查中被标记的个体标志物部分脱落,会导致重捕数中的标记数偏小,

则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大,D错误。

故选B。

5、A

【解析】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对于细胞膜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的理解,把握知识点间的内

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变形虫能做变形运动,说明其细胞膜发生了形态变化,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故选Ao

6、D

【解析】关于“艾滋病”,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艾滋病的中文名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2)艾滋病的致病原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

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亡。

(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详解】A、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A正确;

B、HIV作为抗原可以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所以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特点,采用标记的特异性抗体来检测机体

是否感染HIV,B正确;

C、HIV侵入人体后会破坏T淋巴细胞,从而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导致内环境的稳态失调,C正确;

D、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病,D错误。

故选D。

7,D

【解析】盐酸和酒精混合液的作用是解离,A错误。口比罗红能和RNA发生特异性结合,不能用来染染色体,B错误。

观察到的细胞已经死亡,不会发生细胞板的扩展,C错误。细胞分裂各个时期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各不相同,

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个时期的依据,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8、B

【解析】A、吞噬细胞有吞噬、处理抗原的作用,A错误;

B、当抗原首次入侵机体时,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B正确;

C、T细胞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C错误

D、记忆细胞在二次免疫时增殖分化为浆细胞,D错误;

故选B

二、非选择题

9、⑴①.02②.ADP+Pi

③C

(2)①.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②.叶绿体基质③.CD

(3)①.CO2②(3(4)缺少氧气

【解析】分析题图,A是光反应阶段,B是暗反应阶段,C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D是有氧呼吸第二、第三阶段。①

是Ch,②是NADP+,③是ADP和Pi,④是C5。

【小问1详解】

分析题图,A是光反应阶段,①是水分解后产生的02,③是ATP水解的产物ADP和Pi,④能与CO2反应生成C3,

所以④表示C5o

【小问2详解】

A是光反应阶段,发生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B是暗反应阶段,发生场所是叶绿体基质。ATP的合成除了在A光反

应阶段,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能合成ATP,所以CD都能合成ATP。

【小问3详解】

空气中适当增加CO?浓度可以通过提高光合作用暗反应进而促进光合作用,增加农作物产量;给阳光下的植物突然遮

光,光反应产物NADPH和ATP减少,C3被还原的速率下降,同时CO2的固定速率不变,生成的C3不变,故C3的

含量增加。

【小问4详解】

有氧的情况下丙酮酸可以在线粒体内分解为CO2和H2O,缺少氧气时,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丙酮酸可以转化为酒精和

CO2O

【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旨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分析影响光合速

率的影响因素及两种呼吸方式的条件。

10、(1).明显下降(2).鲤、端与银鱼在食物上存在竞争关系(3).偏大(4).基本不变(5).定期适度捕捞

鲤、W(或定期合理投放就、鳗;控制性捕杀鲤、端的捕食者;控制人类活动如工业、农业、旅游等对该水库生态环

境的负面影响;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分析题文:浮游动物以藻类为食,银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雉鱼和牖鱼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食物网是:

藻类一浮游动物一银鱼

鳞、豳

分析柱形图:将鲤、鳗鱼苗以一定比例投放到该水库后,造成银鱼生物积累量明显下降。

【详解】(1)由图可知,将触、鳞鱼苗以一定比例投放到该水库后,造成银鱼生物积累量明显下降;藻类吸收利用水

体中的N、P元素,浮游动物以藻类为食,银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鲤鱼和鳗鱼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是银鱼的

竞争者。所以将就、鳗鱼苗以一定比例投放到该水库后,导致银鱼种群数量下降。

(2)根据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可知,若部分鲫

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则会导致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偏小,最终导致实验所得到数值比实际数值偏大。影响K值的

生物因素主要包括食物、捕食、竞争、寄生等,而与其被大量捕捞无关,因此当鲫鱼被大量捕捞后,其K值将基本不

变。

(3)为继续将投放就、端的方法综合应用,在保持良好水质的同时增加渔业产量,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因此可以定期适度捕捞鲤、W;定期合理投放鲤、鳗鱼苗;控制性捕杀就、牖的捕食者;控制人类活动(工业、农业、

旅游等)对该水库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难度适中。

11、(1)①.A、B、C②.下丘脑、大脑皮层

(2)甲(3)①.乙②.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解析】分析图示,图1表示人体血糖浓度发生变化和人体受寒冷刺激后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A为促甲状腺

激素,B为甲状腺激素,C为肾上腺素,D能作用于肝脏、肌肉,应为胰岛素。图2表示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

节有甲、乙、丙三种方式,其中甲激素的调节属于下丘脑一垂体一靶腺的分级调节,如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乙激

素为下丘脑分泌,由垂体释放,应该为抗利尿激素;丙激素是由神经系统控制分泌腺分泌的。

【小问1详解】

寒冷环境下,B甲状腺激素和C肾上腺素的分泌量增加,促进细胞呼吸,以增加产热量,同时机体还可以通过皮肤血

管收缩减少皮肤的血流量等变化以减少散热。人体体温调节的中枢位于下丘脑,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小问2详解】

图1中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激素B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

体调节,属于分级调节,此调节方式属于图2中的甲模式。

【小问3详解】

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