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城市防洪减灾规划(文本)_第1页
杭州市城市防洪减灾规划(文本)_第2页
杭州市城市防洪减灾规划(文本)_第3页
杭州市城市防洪减灾规划(文本)_第4页
杭州市城市防洪减灾规划(文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杭州市城市防洪减灾规划(2011-2020)第1章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第39条浦阳江两岸堤防加高加固工程。1)浦阳江右岸防洪堤自金浦桥起,至小砾山止,全长28.3km,其中茅山闸至小砾山11.3km堤防为西江塘的组成部分。左岸防洪堤自兔石头至袁浦塘接口(钱江五桥),长27.3km。2)西江塘位于钱塘江与浦阳江汇合口,江道弯曲狭窄,易受钱塘江潮水顶托形成壅水,需加强西江塘塘脚附近水下地形监测。西江塘外影响行洪的障碍物较多,应及时实施清障。3)浦阳江临浦以下河道清障整治工程,在相关流域规划工程中实施。浦阳江(杭州段)设计洪水位表单位:m断面位置堤顶高程各重现期洪水位(m)左岸右岸50年100年兰头角11.5611.6410.5610.61泗化10.8810.699.9110.43朱家塔10.4910.569.6310.27茅山闸10.110.999.5310.15义桥镇9.69.919.399.91河西村9.939.49.359.85第40条西湖防洪工程。1)西湖正常蓄水位7.18m,为达到西湖遭遇50年一遇洪水沿线驳岸不漫顶的要求,湖区最高洪水位应不高于7.50m。圣塘闸需扩建至6×φ1.5m规模,设计流量50m32)圣塘闸改造前,为保障西湖及周边的防洪安全,暴雨来临前需预降湖区水位。西湖水系的防洪排涝调度应服从防汛抗旱部门的调度。预报不同强度降雨西湖预降水位成果表暴雨预警黄色预警橙色预警红色预警未来24h预报降雨量(mm)50100150200250西湖预降后最高水位(m)7.187.187.046.806.55第41条防山洪工程。1)永兴河、南河整治工程。永兴河、南河堤防加固工程:在浦阳江流域规划建设苍坞水库和雀山岭水库的前提下,实施永兴河左岸堤防加高加固工程,自白堰桥(星拱桥)起,至许贤大桥止。全长18.5km;实施南河左岸堤防加高加固工程,自梅里起,至南河与浦阳江交汇口止,全长3.4km。南河疏浚工程:南河和永兴河汇合口及其下游段,疏浚河道长度4km,平均底宽15m,平均疏浚1.0m。永兴河、南河5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单位:m断面位置堤顶高程洪水位左岸右岸白堰13.4813.6312.64欢乐村12.6712.611.96永兴桥11.1811.1610.86河口10.6810.559.29许贤10.286.047.62)九溪堤防加固工程。九溪中下游河道两岸堤防不满足20年一遇防洪要求,需加高加固两岸驳岸。为了保持沿线的景观,可采用砌石驳岸加绿化土堤的形式增加挡水高度。之江大道地势较低,为防止九溪洪水漫上之江大道,之江大道需填高地基以利自排,最低路面高程应达到8.2m以上。九溪20年一遇设计水位计算成果表单位:m断面位置洪水位九溪出口7.79问溪山庄15.46九溪烟树27.163)金沙溪整治工程。金沙溪两岸驳岸不满足20年一遇的防洪要求,需对沿线驳岸进行加高,为了保持沿线的景观,规划采用砌石驳岸加绿化土堤的形式增加挡水高度。金沙溪为西湖上游的山溪性河流,上下游落差较大,为提高金沙溪两岸防洪安全,需降低溪流中部分景观挡水堰的高程,并通过增设低水头挡水堰的方式,来缓解防洪需求和景观需求之间的矛盾。金沙溪20年一遇设计水位单位:m断面位置堤顶高程洪水位(m)左岸右岸金沙溪出口//7.63浙江医院11.6411.411.12植物园17.317.7718.55灵隐村37.1436.6236.954)上埠河整治工程。(1)小和山高教园区排水系统整治工程。改造支流穿路涵洞,使各支流入箱涵(或涵管)进口渠段、穿越留和路的箱涵(或涵管)和入上埠河的涵管(或明渠)满足20年一遇洪水标准的过流能力,保证雨洪归槽。(2)闲林水库工程。闲林水库坝址位于闲林镇朱田坞村,坝址以上集雨面积16.89km2,水库总库容999万m3,其中防洪库容108万m3。闲林水库洪水期控制下游石马村断面20年一遇洪水不超过105m3(3)下游卡口段整治工程。上埠河在绕城公路和02省道下连续穿越4座阻水桥梁,规划对上埠河穿02省道的2座阻水桥梁进行改建,分别扩孔至20m。拆除上埠河绕城公路附近的临时小堵坝,同时将下游河道拓宽至20~30m,河底高程疏浚至-0.5m上埠河20年一遇设计水位单位:m位置点堤顶高程洪水位(m)左岸右岸上埠河与沿山河汇合口//3.7102省道北侧桥涵出口554.3102省道南侧桥涵出口554.55上东河交汇口7.014.564.74下上埠5.516.425.44上上埠7.388.025.99浙江科技学院11.1112.659.53童家村21.3921.0119.74杭州市城市防洪减灾规划(2011-2020)第5章

第五章城市治涝规划第一节城市治涝总体原则第42条“分区治理”: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城市发展方向和总体布局,以水利分区为基础、以城市组团为目标,按照组团化城市特点、城市区块性质、功能、特点和重要性,实施分区治理。第43条“高排低围”:根据城市地形高低变化不同和治涝工程措施实施难易程度,因地制宜提出各城市组团治涝总体工程措施。地势较高区块原则上采取涝水重力外排,地势低洼区块实施城市圩区封闭圈,采取闸站等措施实现圩区排水。第44条“梅台分治”:根据梅雨和台风雨不同特点采取不同措施。对应梅雨型洪水应采取工程措施增加城市整体外排能力以降低干河水位;对应台风雨洪水,重点在于加强局部地区和重点区域的防控,注意消除城市道路和小区积水。第45条“排涝入江”:由于钱塘江潮水作用,洪水期城市涝水只能通过河网向下游杭嘉湖东部平原和萧绍平原外排,排涝距离远、历时长。应新增和开辟两岸涝水就近入钱塘江通路和措施,实施排水入钱塘江骨干工程。第二节城市治涝总体布局第46条根据城市排涝当前现状和面临情势,结合城市总体布局、城市空间发展轴、产业带布局和重要基础设施配置格局、流域水系、地形地貌、排涝治理难度等因素,以“分区治理、高排低围、梅台分治、排涝入江”的总体原则,构建以骨干外排工程、排涝河道整治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结合的城市排涝综合治理体系。第47条钱塘江以北主城区,仍是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未来发展的核心区域。应结合其由西南向东北倾斜的自然地势和南靠钱塘江的地理条件,充分发挥现有各种排涝措施功能,新建必要的排涝骨干工程,进一步实现江北主城区“分区排涝、抬围结合、北泄南排,整治水系”的治涝总体布局。老城区、上泗、下沙、上塘河与运河水系部分地区采取抬高地面、自流排水方式,运西和运东部分低洼地区采用圩垸控制,筑堤挡洪,必要时采取电力排涝方式;进一步明确老城区、上泗、下沙、上塘河与运河水系等分区排水方向,加强市区运河水系北泄入湖嘉地区能力,实施沿钱塘江排涝泵站工程,就近抽水南排钱塘江,降低江北城区的涝水位;综合确定建筑物和市政道路地坪高程,减轻雨水管网排水压力,提高老城区应对突发性强降雨侵袭能力;加快城市水系治理,梳理城区、城郊结合部、新开发区的骨干河网水系,提高区域调蓄能力。第48条结合江南地区由南向北倾斜的自然地势和北靠钱塘江的地理条件,充分发挥现有各种排涝措施功能,新建必要的排涝骨干工程,进一步实现江南城区“洪涝分治、南控北排,整治水系”的治涝总体布局。充分利用西小江(杭甬运河萧山段)右岸堤防和相关控制闸,导引山水西排浦阳江和东出绍兴平原,避免南部山洪入城,影响萧山区和滨江区排涝,实现洪涝分治;加强沿钱塘江的排涝闸站建设,提高江南地区涝水北排入江能力,降低江南城区的涝水位;加快城市水系治理,梳理萧山和滨江区、城郊结合部、新开发区的骨干河网水系,提高区域调蓄能力。第三节治涝规划第49条京杭运河与上塘河单元。1)规划格局。京杭运河与上塘河水系地处杭嘉湖东部平原的上游,地势相对低平,明显受杭嘉湖东部平原河网水位顶托影响,在治理措施上要与杭嘉湖地区防洪规划的总体布局相协调,应采用“围圩、疏河、外排”等工程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临平城、塘栖、良渚、余杭组团及其附近地区,作为杭嘉湖东部平原圩区整治总体格局的组成部分,同步实施围圩电排解决内涝问题,以适应下游地区河网高水位对杭州城区的顶托影响。疏浚骨干排水河道,使之保证“遇洪能排,通畅输水”。市政建设中尽可能保留原有水面,并结合环境建设增加水域面积,以维持和提高城市对雨洪的滞蓄能力。京杭运河与上塘河单元属于浙江省太湖流域,本单元的涝水总体上向北排入运河水系,通过下游湖州和嘉兴地区,向黄浦江、杭州湾和太湖排出。为避免汛期外部河网水位过高对城市排涝的不利影响,利用城区靠近钱塘江、能就近向钱塘江排水的有利条件,新增八堡排涝泵站等工程增加外排钱塘江能力。(1)运河水系片。运河水系包括老城区、运东及运西河网地区。临平城、塘栖组团、良渚组团以及余杭组团的西险大塘以东区域地势较低,采取围圩电排方案,其它地区以垫高地面为主,老城区分两块,中河的涝水通过白塔闸站现有的6m3/s向钱塘江排水;其余进入东河,再由坝子桥处的滚水坝进入运河。东河以东钱江新城的涝水,通过新开河和新塘河由江干排灌站设20m3/s泵站排入钱塘江,部分涝水经新塘河排入运河。西湖27km2(2)上塘河水系片。上塘河水系地势上低于老城区而高于城北运河水系,部分涝水通过上塘河与运河各节制闸(姚家坝、德胜坝、施家桥闸等)向运河排水,部分涝水经由七堡泵站、海宁的谈家埭闸和盐官上河闸排入钱塘江。上塘河水系的治涝规划布局应充分利用紧靠钱塘江、地势较高具有高水高排的有利条件,采取疏通排水骨干河道,扩大排水口门规模的工程措施,改“向运河水系排泄为主”为“向钱塘江排泄为主”。运河二通道工程实施后,杭州市区上塘河水系片的涝水通过七堡排涝闸站向钱塘江排放,遇到超标准洪水时,可酌情向运河二通道排水。2)上塘河节制工程。上塘河水系与运河水系洪水期水位差在1.5m以上,上塘河区域地面高程也高于运西和运东地区。在续建上塘河七堡排涝工程和新建运河二通道八堡排涝工程后,洪水期上塘河应关闭沿运河侧的排涝闸门,避免上塘河涝水入运河水系。充分利用上塘河临近钱塘江,涝水可自排入江的有利条件,抢排涝水入钱塘江,减轻运河排涝压力。3)排涝骨干工程。(1)续建七堡泵站和三堡排涝泵站工程。七堡泵站现有排涝流量12m3/s,规划扩建后排涝流量增加到36m3/s;续建的三堡泵站,排涝设计流量为200m(2)新建八堡泵站工程。利用航道部门即将实施的京杭运河二通道作为排水通道,在京杭运河二通道南端设置八堡排涝泵站,规划排涝流量200m3/s。(3)新建机场港、新开河与和睦港沟通工程。使上塘河涝水及时向和睦港汇集经七堡闸站枢纽排入钱塘江。和睦港自上塘河到七堡,面宽50m,底高0.5m~0m;机场港自备塘河到和睦港,面宽20m~25m,底高1m;新开河自京杭运河到七堡,面宽10m,底高1m~0.5m。白石港、五堡泵站(排涝流量2.1m(4)新建城西排水干道工程。在上埠河综合治理的前提下,沿绕城公路西侧,整治拓宽闲林港、余杭塘河、九曲港、毛家洋港、良渚港、栅庄桥港等现有河道,形成自留下至勾庄的主要排水河道。使城西山洪可直接进入排水通道,主要流向由原来的向东排改为向北排,减轻城西地区和西溪湿地的防洪压力。4)骨干河道整治工程。在与杭州市控规河道蓝线进行衔接基础上,本规划运河及上塘河单元骨干河道布局如下:(1)老城区片。老城区及西湖区块骨干排水河道为“三纵”格局,涝水主要向运河排泄。“一纵”古新河,规划河面宽20~25m,底高程0.0~2.0m;“二纵”中河,规划河面宽6~15m,底高程4.1~4.7m;“三纵”新塘河,规划河面宽15~25m,底高程0.5~1.5m。(2)运河片。杭州市城区运河水系的运东和运西地区地势低洼,骨干排水河道为采用“六横九纵”格局,疏通主干河道加快向运河排水。“城西排水干道工程”的排水河道也包含在“六横九纵”的骨干河道中。其中,六横为:“一横”梧桐港~沿山河:规划河面宽25~40m,底高程-1.0~0.5m;“二横”余杭塘河~胜利河:规划河面宽30~60m,底高程-1.0~0.0m;“三横”高桥港~三墩港~红旗河~瓦窑头港:规划河面宽30~40m,底高程-1.0~0.0m;“四横”良渚沿山港~柴家坝港~郁宅港~电厂进水河~崇贤沿山港:规划河面宽30~133m,底高程-1.5~0.0m;“五横”良渚港~栅庄桥港~北庄港~莲花港~庄里港~大来桥港:规划河面宽25~80m,底高程-1.5~-0.5m;“六横”獐山港~东塘港:规划河面宽40~120m,底高程-3.0~-1.5m。“九纵”为:“一纵”长命港~连坝桥港:规划河面宽30~40m,底高程-1.0~-1.5m;“二纵”闲林港~九曲港~毛家洋港:规划河面宽60~80m,底高程-1.0~-1.5m;“三纵”五常港~女儿桥港~贝家桥港:规划河面宽30~50m,底高程-0.5~-1.5m;“四纵”西塘河:规划河面宽40~50m,底高程-1.5m;“五纵”京杭运河:规划河面宽60~120m,底高程-1.8~-2.07m;“六纵”电厂热水河~康桥河~石前港~内排港:规划河面宽25~100m,底高程0.0~-1.5m;“七纵”禾丰港:规划河面宽20~30m,底高程-0.5~-1.5m;“八纵”横山港:规划河面宽30m,底高程-1.0m;“九纵”亭趾港:规划河面宽30m,底高程-1.0m。(3)上塘河片。上塘河流域规划采用“三横四纵”的排水河道网络,使涝水尽快通过七堡排涝闸站、上塘河闸、谈家埭闸等排涝闸站排入钱塘江。近期应实施九沙河工程,提高德胜快速路九堡

~下沙段沿线地区的防洪能力。其中“三横”为:“一横”上塘河:规划河面宽30~40m,底高程1.0~0.0m;“二横”大农港~方桥港~洋头坝港:规划河面宽20~25m,底高程1.0~0.5m;“三横”南黄港~机场港~九沙河:规划河面宽20~30m,底高程1.0~0.5m。“四纵”为:“一纵”备塘河~白石港:规划河面宽25~40m,底高程1.0~0.5m;“二纵”和睦港:规划河面宽50m,底高程0.5~0.0m;“三纵”乔司港:规划河面宽35m,底高程1.0m;“四纵”赭山港:规划河面宽30m,底高程1.0m。5)圩区整治工程。运河水系部分地区地势低平、容易受淹,现状多采用圩区形式抵御洪涝。圩区主要在城市外围,包括城西老余杭、闲林,城北运河两岸的良渚、瓶窑、塘栖一带有比较集中的圩区分布。为满足防洪排涝的需要,规划对圩区进行整治。近期将纳入城市规划区和开发区建设的圩区,以抬高地面为主,规划城区外的小圩区适当连圩并圩,提高圩堤防洪标准。规划根据城镇化建设的发展以及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增加圩区排涝闸站的能力。其中良渚组团规划排涝流量206m3/s,余杭组团规划排涝流量101m3/s,塘栖组团规划排涝流量京杭运河与上塘河单元设计洪水位单位:m序号区块地名20年10年5年1水位站临平4.034.033.922塘栖3.322.772.413拱宸桥3.362.822.434运西南片闲林4.474.253.835仓前3.512.882.526五常港南端3.73.43.247余杭塘河下游3.352.792.438沿山河(教工路口)3.42.852.489运西北片勾庄(潘塘港)3.42.832.4610良渚(良渚港)3.432.852.4811仁和(獐山港)3.372.822.4412三墩(三墩港)3.412.842.4713祥符(西塘河)3.392.822.4514主城区片中河(联桥)6.956.846.6315古新河3.392.842.4716运东片康桥(康桥河)3.362.812.4417上塘河片彭埠(二号港)4.524.54.3318九堡(和睦港)4.234.214.0519笕桥(机场港)4.574.554.3720丁桥(备塘河)4.314.34.1321上塘河(星桥街道)4.24.194.03第50条下沙单元。1)规划格局。下沙单元地处杭州市区东部,由围涂造地而来。以明清老海塘(老01省道)为界自成水系,相对运河水系地势较高,比邻近的上塘河地区平均地面高程也高出约1.0m,排涝系统相对独立,以向钱塘江排泄为主。下沙单元是下沙副城和杭州市经济开发区所在地,城市化推进力度大、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排涝压力大,考虑区内将实施京杭运河二通道和八堡排涝泵站,在治理措施上要与流域工程总体布局相协调,应采用“疏通、外排、治河”等工程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下沙地区城市建设速度快,河道规划和整治工作跟不上城市建设。造成大量河道被填埋、堵断或采用涵洞等临时建筑物沟通。规划实施断头河重新沟通、拆除阻水涵洞等措施以改善下沙片排水条件。按“内外环线加南北二横”格局实施骨干排水河道整治工程,洪水期城区雨洪从支河、次干河道汇集至骨干河道。依托骨干河道,分别由四格闸站、850排涝闸以及下沙闸排入钱塘江。本单元西侧靠近运河二通道,遭遇超标准洪水可相机向运河水系排水,组成东西两侧的行洪排涝格局。结合城市化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和城市景观工程,建设月牙湖、下沙湖等绿地和湿地公园提高调蓄水面率,增强本单元的调蓄能力。1)阻水堵坝、涵洞拆除与河道沟通工程。实施断头河重新沟通、拆除阻水涵洞等措施以改善下沙片排水条件。清除七格渠等干河内垃圾;疏通1号渠、20号渠、临江公路渠等干河上的临时隔断建筑物;扩大下沙公路渠、3号大堤护塘河、6号渠、850河等干河上的涵洞过水能力。2)骨干河道整治工程。骨干河道按:“内外环线加南北二横”配置。“内外环”,其中“内环”为:幸福河~七格渠~1号渠~20号渠~3号大堤护塘河;规划河面宽10~45m,底高程1.5m;“外环”为:临江大堤护塘河(七格~市界),规划河面宽35~40m,底高程1.5m;内外环在1号大街与20号路交界处沟通。“二横”,其中“一横”为下沙公路渠,向西延伸沟通规划运河二通道,规划河面宽15~30m,底高程1.5m;“二横”为新建河,西侧以规划运河二通道为界,东首新开1.5km河道直接通过创业2号闸连接850排灌河,规划河面宽40m,底高程0.5~1.5m。3)排水口门工程。目前下沙单元主要规划排水口门已按规划要求建成,主要有南部四格排涝闸站和东部850排涝闸、下沙闸。其中下沙闸为2009年建设完成,闸门宽20m,泵站设计排水流量40m3/s4)水面调蓄工程。下沙地区现有水面率2.3%,河道整治工程实施后水面率将达到3.2%。根据下沙分区规划,结合城市景观建设在月牙河北部建设金沙湖公园;在绕城公路以东、高教1号路以北、农垦路以南、850排灌河流经区域建1.5~2.0km2下沙湖公园,并设置一定规模的湖泊以增加调蓄水面。通过绿地、湿地公园,下沙地区调蓄水面率可提高至5%左右。下沙单元设计洪水位单位:m序号地名20年10年5年1四格排灌站4.914.644.352下沙公路渠(中)5.214.904.6236号渠5.184.884.642号渠(东)5.194.894.61512号渠(西)5.24.904.61620号渠(东)5.24.894.617湾南5.315.004.78幸福河5.325.034.729新华河5.074.794.5310新建河(西)5.325.034.7211新建河(中)5.325.044.7212新建河(东)5.194.944.64133号大堤护塘河(北)5.25.004.69143号大堤护塘河(中)5.184.914.62153号大堤护塘河(南)5.194.894.6116临江护塘河(北)4.964.704.417临江护塘河(中)5.094.794.5418临江护塘河(南)5.24.904.6219北闸北河5.235.014.720北闸河5.235.014.721五一河5.285.024.722850河4.974.714.4223850闸4.974.714.4124规划方案850河5.044.774.4925下沙闸4.964.704.4第51条上泗单元。1)规划格局。上泗单元位于杭州市江北地区南部,地势相对较高,排涝体系相对独立,主要向钱塘江排水。考虑上泗单元为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所在地,城市化推进力度大、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排涝压力大的特点,针对上泗地区现阶段存在的排水问题,结合区域地形地貌特点,应采用“外挡、西控、中疏、外排”等排涝工程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并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上泗单元钱塘江堤防标准应提高到100年一遇,“外挡”钱塘江洪水;控制西部山洪泄入平原,导引山洪进上泗沿山河直接“高水高排”至钱塘江;实施河道整治工程,疏浚或拓宽其排水河道,形成骨干排水河道网络;通过扩大排涝口规模,加强向钱塘江排泄涝水能力。2)骨干河道整治工程。上泗单元骨干排水河道整治按“三横二纵、沿江沟通”河网布局。“三横”,其中“一横”上泗沿山河:规划河面宽30~60m,底高程2.0~3.3m;“二横”团结浦~三号浦北段(团结浦至四五排涝闸):规划河面宽15~35m,底高程2.0~4.2m;“三横”卫星浦:规划河面宽30~40m,底高程2.0~3.5m。“二纵”,其中“一纵”二号浦~三号浦中段(卫星浦至团结浦):规划河面宽15~30m,底高程3.0~3.5m;“二纵”四号浦:规划河面宽20~50m,底高程2.5~3.5m。“沿江沟通”,即新开珊瑚沙河、沿江河。其中珊瑚沙河,规划河面宽8~10m,底高程3.0m;沿江河,规划河面宽25~30m,底高程2.5~3.0m。3)四五排涝闸站工程。四五排涝闸是上泗平原地区主要排水口门,上游连接三号浦,三号浦整治后,需配套拓宽四五排涝闸以满足平原防洪排涝的要求。四五排涝闸现状闸宽2×3m,泵站设计流量8m3/s,规划拓宽至12m,泵站规模扩大至30m34)二轻浦泵站、转塘雨水配套泵站。转塘集镇区块包括象山沿山渠以北、绕城公路以南区块,总面积约2.9km2。该区块为转塘镇核心区域,规划建成上泗地区城镇发展的龙头和旅游集镇中心镇。推荐二轻浦泵站排涝设计流量8m3/s,泵站开机水位6.5m,结合城市景观建设设置一定规模的湖泊、绿地、湿地公园增加调蓄水面,减轻二轻浦排涝压力,进一步降低二轻浦洪水位。规划将雨水直接排入象山沿山浦、上泗沿山河的区域,两条河道洪水期水位高于转塘集镇水位,需在雨水管网口门处另设集水井泵抽,规划推荐两处泵站排水流量均为1m3上泗单元设计洪水位单位(m)区块地名20年10年5年上泗沿山河上泗沿山河与二轻浦交汇处8.237.617.05大渚桥8.147.516.96象山沿山渠与新淀山浦交汇处6.997.549.00南部平原珊瑚沙河与团结浦交汇处6.426.386.33新淀山浦与团结浦交汇处6.536.486.38三号浦与团结浦交汇处6.576.526.41三号浦与卫星浦交汇处6.586.536.42四号浦与卫星浦交汇处6.516.466.38五号浦与卫星浦交汇处6.476.436.37六号浦与卫星浦交汇处6.436.46.37袁浦6.416.396.36七号浦与卫星浦交汇处6.416.386.35八号浦与卫星浦交汇处6.396.376.35周浦6.526.516.44四号浦与五号浦交汇处6.446.416.34第52条萧山平原单元。1)规划格局。萧山平原单元,根据地形地势和排水方向的不同,内部可分为蜀山平原片和南沙平原片。结合江南平原排涝现状,在充分发挥现有水利工程设施排涝功能基础上,利用本区域外临钱塘江的地理优势条件,通过规划骨干排涝工程建设,形成“东出、南控、西抽、北排、低围”的排涝格局。(1)蜀山平原片。南控北导工程,是指杭甬运河萧山段(西小江)的左岸堤防和配套节制闸工程体系。蜀山平原片以南控北导工程为界,分为南北两个亚区。蜀山平原南控线以南片,现状以杭甬运河萧山段(西小江)为主要排水河道,汇纳南部山区的坡面水和溪流洪水,进化溪片部分洪水也通过麻溪坝桥、涵汇入西小江。汛期,西小江左岸节制闸关闭,与左岸堤防形成南控北导工程,控制山水进入北部平原区和萧山城区,导引山洪东排至所前、钱清进入绍兴境内。以现有排涝体系为基础,考虑区内现阶段存在的排涝问题,结合区域地形地貌特点,规划以杭甬运河萧山段(西小江)为本区域骨干排水河道,结合萧山枢纽工程的双向泵站,形成“西排浦阳江、东出绍兴平原”的排水格局。局部低洼地区分片围圩,遭遇洪涝灾害时采用电排的方式将圩内涝水排入河道。蜀山平原南控线以北片,为萧山区的核心区块,萧山区政府所在地北干街道位于本区域内,南控北导工程阻断了南部山区洪水进入本区域。结合本区域内地形地貌特点和现阶段存在的排涝问题,实施以“两横三纵”骨干排水网络为基础的骨干排水河道整治工程,适当扩大北排泵站规模,完善本区域“西排浦阳江、北排南沙平原、东排西小江”的排涝格局。(2)南沙平原片。南沙平原位于萧绍老海塘以北,由围垦形成。排水河道呈网格状,排涝条件相对较好。南沙平原片是萧山区、滨江区所在地,区内有世纪城、萧山国际机场、大江东工业园区等重要基础设施,区内经济社会加速发展,人口和产业增速大,城市化进程快,排涝仍存在很大压力。针对上述特点,结合区内现阶段存在的排涝问题,实施以“四横七纵”骨干排水网络为基础的骨干排水河道整治工程,进一步扩大北排口门和东排口门的排涝规模,完善本区域以“北排钱塘江”为主的排涝格局。区内地势总体较平整,相对蜀山平原等区块地势较高,涝水以自排为主,局部地势低洼地块形成独立圩区,利用泵站排水。2)骨干河道整治工程。萧山平原单元骨干排水河道为采用“七横七纵”格局,包含蜀山平原南控线以北片“两横三纵”和南沙平原片的“四横七纵”骨干排水网络。其中,七横为:“一横”杭甬运河萧山段(西小江):河面宽维持现状,底高程0.8~0.9m;“二横”小砾山河(小砾山新开河~史家桥河~大汛河~姚江河~坂里童河):规划河面宽15~60m,底高程1.0m;“三横”官河(小砾山输水河~官河):规划河面宽15~40m,底高程1.0m;“四横”北塘河(北塘河~瓜沥前解放河~三官埠直河):规划河面宽40~50m,底高程1.0m;“五横”义南横河(先锋河~义南横河~十二埭横河~十四工段横河~二十二工段河):规划河面宽35~60m,底高程0.5~1.0m;“六横”三工段横河:规划河面宽40m,底高程1.0m;“七横”沿塘河(沿塘河~围垦沿塘河~龙虎横河~一工段横河~抢险河~十五工段河~四围抢险湾~三围抢险河~一围抢险湾~白洋川):规划河面宽30~60m(局部河段维持现状),底高程0.5~“七纵”为:“一纵”南门江(南门江~新开河~工人河~五七直河~五堡直河):规划河面宽20~100m,底高程1.0m;“二纵”长山直河(杭柴直河~长山直河):规划河面宽30~60m,底高程1.0m;“三纵”大治河(新林周直河~大治河):规划河面宽30~50m,底高程1.0m;“四纵”四工段直河(永丰直河~四工段直河):规划河面宽50m,底高程1.0m;“五纵”六工段直河(生产湾~头蓬直河~六工段直河):规划河面宽50m,底高程1.0m;“六纵”八工段直河(党湾抢险河~八工段直河):规划河面宽50m,底高程1.0m;“七纵”十工段直河(四围抢险河~十二至十四工段河~十工段直河):规划河面宽40~50m,底高1.0m。3)钱塘江沿线闸站工程。江南区块沿浦阳江、钱塘江右岸一线海塘现状有茅山闸、峙山闸、新坝闸、萧山枢纽、小砾山排灌站、浦沿排灌站、江边排灌站、萧山闸站、七甲闸、五堡闸、顺坝一号闸、大治河闸、赭山湾闸、一工段闸、四工段闸、外六工段闸、外八工段闸、外十工段闸、二十工段闸、东江闸等20座涵闸,其中小砾山、浦沿、江边、萧山闸站、七甲均配套有排灌机埠,与平原河道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排涝系统。为了满足江南区平原的防洪排涝要求,在充分利用现有沿江一线口门排水能力的基础上,调整并新建部分闸站,对部分口门进行改建、配套泵站工程。(1)新建钱江枢纽工程。结合钱江世纪城规划建设,在梳理调整先锋河、后解放河基础上,拆除七甲和钱江排灌站,新建钱江枢纽工程,规划闸宽4×6m,增设50m3/s泵站一座(2)新建临港闸工程。充分利用二十工段以东口门外江潮位较低、自排条件良好的便利条件,在“三横”三工段横河东端临江新开口门,新建临港闸工程,规划闸宽4×6m。(3)改、扩建闸站工程。改、扩建大治河排涝闸站、四工段闸站。其中大治河排涝闸宽从现状14m增加到规划24m(4×6m),增设设计排涝流量50m3/s泵站一座;四工段闸宽从现状14m增加到规划24m(4×6m),增设设计排涝流量50m3扩建五堡排涝闸和外十工段闸。其中五堡排涝闸宽从现状12m增加到规划24m(4×6m);外十工段闸宽从现状12m增加到规划24m(4×6m)。增设顺坝一号泵站和赭山湾泵站。顺坝一号闸规模保持不变,配套增设排涝泵站一座,设计排涝流量50m3/s;赭山湾闸规模保持不变,配套增设排涝泵站一座,设计排涝流量25m4)萧绍老海塘泵站工程。蜀山平原片与南沙平原片以萧绍老海塘为界,平原之间互通河道均有闸节制。蜀山平原地势较低,排涝时受到南沙平原河道水位限制,只有在南沙平原水位低于蜀山平原时才能打开闸门北排入南沙平原,排涝能力受到限制。规划在萧山老海塘节制闸济民闸、长山闸和大治河闸上增设排涝泵站3处,设计流量分别为20m3/s、35m3/s和30m3/s。汛5)平原内河阻水涵闸改造工程。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萧山平原内部部分涵闸失去原有的灌溉节制功能,部分涵闸建造年代较久、规模偏小、过水能力不足,严重影响了平原河道的排水通畅,需加以改造。为了保障骨干排水河道通畅,重要河道二线海塘以外的阻水涵闸,应结合河道疏浚工程逐步均予以拆除。结合河道整治,对骨干河道上二线海塘节制闸进行改建,以满足河道过流能力的要求;一般河道上的二线海塘节制闸予以保留。萧绍老海塘为蜀山平原和南沙平原分界线,沿线节制闸按照河道规模进行改造,以满足河道过流能力的要求。6)圩区工程。萧山平原单元,平原地势总体较高,排涝以自排为主。部分地势较低地区可结合城市新区、开发区、工业区建设,适当抬高地面。萧山区平原南控线以南部分区块由于地势低洼,仍采用围圩电排方式排涝。规划圩区总集雨面积39.93km2,规划总排涝流量59.46m3/s南沙平原片的益农区块等局部地势低洼地区,也可采用独立圩区加以保护。萧山平原单元设计洪水位单位(m)区片代表点所在河流20年10年5年蜀山平原南控线以南片临浦茅山河5.695.535.25义桥新坝河5.685.515.21所前西小江(杭甬运河)5.675.55.2胡家汇西小江(杭甬运河)5.595.425.16大螺山西小江(杭甬运河)5.415.265.06杨汛桥西小江(杭甬运河)5.355.25.03蜀山平原南控线以北片蜀山街道南门江5.194.954.86史家桥史家桥河5.164.884.88城厢新开河5.194.954.85汽车东站大通河5.194.954.85十里铺官河5.174.964.87朱家坛东直河5.24.974.88新林周官河5.154.964.88衙前官河5.174.964.9郭家埠官河5.174.964.92南沙平原片北干北塘河5.415.275.12宁围前解放河5.385.275.12钱江新村二区先锋河5.415.25.02新街北塘河5.285.255.11红垦农场先锋河5.255.154.99坎山坎山直河5.375.25.05红山农场先锋河5.285.094.96瓜沥方千娄直河5.325.124.98南阳永丰直河5.245.044.92河庄城隍庙直河5.215.014.89义蓬小泗埠直河5.225.024.89党山白洋川5.295.074.92益农朝阳横河5.35.084.94党湾义南横河5.245.024.88新湾盛陵湾5.144.924.79杭州市城市防洪减灾规划(2011-2020)第6章第六章非工程措施规划第一节防洪减灾指挥决策系统规划第53条防洪机构组织系统建设。1)根据《防洪法》第三十八条“防汛抗洪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原则,组建由一名市政府领导为总指挥的城市防汛减灾指挥系统,领导全市防汛抗洪工作。2)根据城市河道与水利设施的管理现状,规划设置3个城市防洪减灾指挥子系统,分别为主城区防洪减灾指挥子系统,余杭区防洪减灾指挥子系统和江南防洪减灾指挥子系统。3)主城区防洪减灾指挥子系统设置在城管办,防洪减灾决策指挥系统覆盖范围为钱塘江以北绕城范围以内区域及西湖、下城、江干绕城范围以外的区域;余杭区防洪减灾指挥子系统设在余杭区林水局,防洪减灾决策指挥系统覆盖范围为余杭区绕城范围以外区域;江南防洪减灾指挥子系统设在萧山区农水局,防洪减灾决策指挥系统覆盖范围为钱塘江以南区域。第54条完善防洪决策支持系统硬件构成。添置必要的数据采集系统、计算机及其附属设备、输入输出系统以及其它附属设备。第55条健全防洪减灾决策系统,汛期要充分利用预警预报系统的分析资料;组织专家对比进行科学分析,为领导正确决策作为参谋;并保证决策能够全面、准确、及时的贯彻实施。第二节水情监测与数据采集系统第56条利用杭州市已有的信息化系统(公共信息网)并与有关规划相协调,建立水情监测与数据采集系统,实现水情、水质信息快速传输,处理和发布体系,以便实施动态监控和管理,充分发挥数字化、信息化在防洪减灾和水资源环境保护中的综合作用。第57条水情数据采集系统建设。主要包括水情数据采集系统、通信系统和决策指挥系统等。1)充分利用现有的雨量、水位、水文站等观测站点,结合配水、水质监测等项目在城区内部增设必要的水情监测站点。在副城或组团城镇,增设负责遥测数据实时收集、存贮以及处理任务,并将所收集和处理的实时数据报送给上级和有关部门的中心站。建设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专用通讯线路,确保通信畅通。2)预警预报系统建设。建立健全全市的洪水预警报系统,利用流域内及流域附近现有的雨量站、气象站,根据流域中上游的地理特征、雨型的时空分布、走向及各遥测降雨量、卫星云图接收等参数,建立雨洪水预报模型,为城市防洪排涝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3)加强通信网络系统的建设,确保防洪指挥调度通信畅通。第三节防汛减灾预案第58条根据国家和省、市救灾工作方针,按照属地管理和产权所属的原则组织实施防汛防台工作。各区政府和市各相关职能部门应根据相关应急预案,共同组织实施。第60条汛情分级响应机制和程序。根据城区汛情和台风灾害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城区防汛防台应急响应分为4级,根据不同应急响应条件,组织相应的行动。第四节其他非工程措施第61条加强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改善城市雨洪排泄条件,促进雨洪的资源化利用。第61条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完善防洪减灾的法律法规体系与执法体系。第63条以科技为先导,加强防洪减灾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开展科学研究,指导防洪防灾工作。第64条加强防洪防灾方面的宣传工作,强化风险意识,实现依法防洪和公众自觉防灾的良好结合。第65条积极推进洪水保险工作的开展。杭州市城市防洪减灾规划(2011-2020)第7章第七章管理规划第一节管理单位及其职责第66条省钱塘江管理局负责管理城区钱塘江及其防洪堤,省航运管理局管理运河航道,西湖水域管理处管理西湖水域及金沙溪等河道。城市河道监管中心管理杭州市绕城公路以内的城市河道,水利局下属市城郊河道管理处管理德胜坝泵站、备塘河、和睦港、七堡泵站等市级河道和水利设施,区水利局管理上述河道水域之外的区级河道;萧山、余杭区水利局及其管理机构管理萧山、余杭区内所有区级河道。第67条为了充分发挥市区河道综合功能,应逐步建立和健全河道工程及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体制,明确划分不同部门的管理区域范围和职能权责。建立日常管理和防汛防台应急处置协调机制,配套设置各区区级河道管理单位,实行分级管理和分流域管理相结合的办法,与河道相关的闸站水工建筑并入相应的河道进行统一管理。从而落实管理组织、制度和经费,以利河道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第二节水工程管理和保护第68条河道的管理与保护。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浙江省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条例》、《杭州市河道管理条例》和《杭州市城市河道保护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划定河道管理范围和堤防安全保护区。2)河道管理范围以内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使用权属于水工程管理单位,堤防安全保护区内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在河道管理范围和堤防安全保护区内,禁止进行爆破、打井、采石、取土等危害河道水域、堤防及附属工程设施安全的活动。第69条闸站的管理与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浙江省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条例》和《杭州市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划定闸站工程的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第70条涉水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和《浙江省建设项目占用水域管理办法》的要求,加强涉水项目的评估和管理。第三节城市地面标高控制第71条本规划对规划范围内市政基础设施进行标高控制。1)钱塘江以北老城区,历史上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已经普遍垫高,新建基础设施地坪高程从南向北以不低于6.0~5.0m控制,城西、城北地区属运河水系,地面标高从西南向东北规划控制在4.5-4.0m以上,上塘河水系控制在5.2m以上,下沙片控制在5.5m以上,上泗片控制在6.7m以上。2)江南地区蜀山平原及南沙平原中的规划城区,其地面高程控制值由西向东控制在5.7m-5.4m3)成片居住区,建筑物地面高程在本地区控制标高基础上抬高0.2~0.5m。杭州市城市防洪减灾规划(2011-2020)第8章

第八章工程投资及近期建设第72条工程投资。本规划推荐实施水库工程、堤防加固工程、闸站工程、河道整治工程、圩区电排工程、非工程措施6项,工程总投资166.80亿元(不包括政策处理和环保、水保投资)。第73条近期工程安排及投资估算。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对防洪减灾的综合要求,考虑经济承受能力、政府和群众呼声、社会和环境效益等综合因素,安排近期工程。近期(2011年~2015年)规划工程投资79.57亿元。杭州市防洪减灾规划工程投资汇总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总投资近期(~2015年)远期(2015~2020年)一、水库工程1闲林水库194000194000二、堤防加固工工程1钱塘江南岸堤防、浦阳江堤防加固工程4980025000248002钱塘江北岸堤防加固工程5270026000267003苕溪堤防加固工程3610018000181004其它堤防加固工程800040004000三、闸门泵站工程1八堡泵站382003820002钱江枢纽闸站140001400003五堡排涝闸7000700004顺坝一号闸站140001400005大治河排涝闸站140001400006赭山湾闸站100001000007四工段闸站140001400008外十工段闸7000700009临港闸70007000010上牵埠节制闸40000400011圣塘闸改造工程500050000四、围圩电排工程1江北运河水系围圩电排工程194008000114002萧山区围圩电排工程450045000五、河道整治工程1江北片河道整治工程6380003000003380002江南片河道整治工程521300250000271300六、非工程措施1指挥决策系统5000350015002水情测报系统4000300010003、其它非工程措施100010000一~六合计1668000792600700800杭州市城市防洪减灾规划(2011-2020)第9章第九章附则第74条本规划自杭州市人民政府批准之日起生效。第75条本规划的法定有效组成文件是规划文本、说明书、图纸。若相同内容表述不一致,以规划文本为准。第76条本规划由杭州市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并负责解释。杭州市城市防洪减灾规划(2011-2020)附表PAGE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PAGE48附表:防洪治涝分区单元一览表单元、区片名面积(km2)备注江北地区京杭运河及上塘河单元西湖汇水区及老城区片70运西片520.7运东片274.6上塘河片144小计1009.3上泗单元160.6包括九溪14.1km2下沙单元102.7合计1272.6江南地区萧山平原单元蜀山片255南沙平原片731.6小计986.6萧南单元506.4合计1493总计2765.6主要堤防工程特性一览表海塘名称起讫地点塘长规划防洪潮标准(年)设计水位(m)钱塘江北岸堤防南北大塘、珊瑚沙围堤、之江防洪堤社井村~钱江大桥2910011.12~9.49杭州市城防钱江大桥~三堡船闸122009.74~9.27东郊段海塘三堡船闸~半山灰坝241009.08~8.57钱塘江南岸堤防西江塘小砾山~半爿山5.2410010.20~9.56滨江区堤半爿山~七甲闸17.31009.56~9.21萧山区确保线堤七甲闸~五堡闸4.51009.21~8.98顺坝联围堤五堡闸~东风角5.211008.98~8.94九上顺坝堤东风角~九号坝5.181008.94~8.86九乌海塘九号坝~赭山湾闸7.091008.86~8.67月亮湾堤塘赭山湾~一工段闸0.551008.67萧围西线围堤一工段闸~四工段闸10.261008.67~8.45萧围北线、东线围堤四工段闸~萧绍交界31.521008.45~7.71浦阳江堤防浦阳江右岸金浦桥~茅山闸16.9950茅山闸~小砾山11.3100浦阳江左岸兔石头~袁浦塘接口(钱江五桥)27.2950苕溪堤防南湖东围堤中泰乡蔡家山~南湖分洪闸5.91009.96西险大塘南湖分洪闸~余杭德清交界391009.96~5.90注:设计水位为暂定,以主管部门批复的复核水位为准。主要排涝口门现状与规划规模一览表区名闸名现状规划备注总净宽(m)泵站排水流量(m3/s)总净宽(m)泵站排水流量(m3/s)运河与上塘河单元三堡东闸2.5三堡西闸3.0顾家桥闸4.0五堡泵站2.1七堡闸8.0121636白塔泵站6.06圣塘闸2×1.72中河滚水坝3.6东河滚水坝15.0新塘河泵站8三堡排涝泵站200八堡排涝泵站200下沙单元四格闸2×435八五零闸4×3下沙闸2040上泗单元九溪闸4×6.0四五排涝闸681230赤通浦闸7.540白茅湖闸2×3.8社井闸3×5.5主要排涝口门现状与规划规模一览表区名闸名现状规划备注总净宽(m)泵站排水流量(m3/s)总净宽(m)泵站排水流量(m3/s)萧山平原单元茅山闸1×4+4×330峙山闸2×6+1×8新坝闸2×5萧山枢纽――――2050双向泵站小砾山排灌站1×6+1×1250浦沿排灌站2×44.44江边排灌站4×4+2×452萧山闸站2×44.2钱江排灌站1×418.4规划拆除七甲排灌站1133.4规划拆除七甲闸4×6钱江枢纽――――2450钱江、七甲排灌站替代工程五堡闸2×624顺坝一号闸3×61850大治河排涝闸1×6+2×42450赭山湾闸3×625一工段闸5×4四工段闸1×6+2×42450外六工段闸4×6外八工段闸4×6外十工段闸3×424二十工段闸5×4临港闸――――24东江闸5×6京杭运河与上塘河区块骨干河道规模表单位:m水系走向河道名称起止点河道长度(km)现状规划起点终点面宽河底高程面宽河底高程老城区及西湖水系一纵古新河圣塘闸运河3.820-250-120~252.0~0.0二纵中河白塔岭新坝11.56~154.3~5.16~154.1~4.7三纵新塘河飞云江路运河5.925115~251.5~0.5运河水系一横梧桐港南湖分洪区闲林港8.630(-1.0~0)25~40-1沿山河闲林镇留下镇17.815~200~125~400.5留下镇保俶路25~30(-1~-0.5)25~400.5保俶路余杭塘河8~20-0.58~200.4~1.0二横余杭塘河余杭镇长桥21.640~50-1.540~60-1长桥翠苑35~40-2.240~60-0.6~0.0翠苑西塘河40(-1~0)30~40-0.6翠苑运河20-230~40-0.6胜利河运河上塘河1.420~25-0.530~35-0.5三横高桥港连坝桥港九曲港5.920~30-0.330-1.0三墩港九曲港西塘河8.430(-1.5~0)30~40-1.0红旗河西塘河运河2.35300~0.530-1.0瓦窑头港运河上塘河3.1300.530-1.0~0四横良渚沿山港长命港九曲港5.320~40(-0.5~0.5)35~50-1.0柴家坝港九曲港西塘河6.840(-1~0)35~40-1.0郁宅港西塘河运河4.730~40(-0.5~0.5)35~40-1.5电厂进水河运河沈家桥4.240~133-1.540~133-1.5崇贤沿山港电厂进水河莲花港8.510~40(-0.5~0.5)30~400.0五横良渚港长命港西塘河9.825~60(-1~-1.5)80-1.5栅庄桥港西塘河运河3.530~60(-1.5~-1)80-1.5北庄港运河沿山港5.445~50-140~50-0.5莲花港沿山港横山港2.320~25(-0.5~0.5)30-1.0庄里港横山港禾丰港515~20-0.525-1.0大来桥港禾丰港亭趾港3.720~25-0.525-1.0六横獐山港西塘河东塘港2.940~50-240~50-1.5东塘港獐山港运河530~90(-1~-0.5)40~90-1.5古运河武林头余杭与桐乡分界17.990~120(-3~-2)90~120-2.0~-3.0一纵长命港七贤桥港东苕溪8.915~30(-0.5~0.5)30~40-1.5连坝桥港余杭塘河七贤桥港6.430(-1~1)30-1.0京杭运河与上塘河区块骨干河道规模表单位:m水系走向河道名称起止点河道长度(km)现状情况规划情况起点终点面宽河底高程面宽河底高程运河水系二纵闲林港沿山河余杭塘河5.415~300~0.560-1.0九曲港余杭塘河良渚镇小山桥8.920~60(-0.5~1)60~80-1.0~-1.5毛家洋港九曲港良渚港3.540~70-1.580-1.5三纵五常港沿山河余杭塘河5.640~50(-1.5~-1)50-0.5女儿桥港余杭塘河三墩港3.630(-1~0)30-1.0贝家桥港三墩港良渚港6.530(-1~-0.5)30~40-1.5四纵西塘河京杭运河东苕溪16.115~50(-2~0.5)40~50-1.5五纵京杭运河三堡船闸市政府7.760~70-1.860~70-1.8市政府绕城公路12.370~120(-1.5~-2.07)70~120-1.5~-2.07绕城公路武林头1290~120-290~120-2.0六纵电厂热水河上塘河余杭区交界6.715~350~0.525~400.0康桥河杭钢进水河区界2.85200~125~400.0石前港区界北庄港3.825~35(-0.5~0)35-0.5内排港北庄港古运河16.425~100(-1.5~0)50~100-1.5七纵横山港上塘河内排港6.520~30(-1~0)20~30-1.0~-0.5八纵禾丰港临平京杭古运河10.7630(-1~-0)30-1.0九纵亭趾港上塘河京杭古运河925~30(-1.0~-0.5)30-1.0上塘河一横上塘河施家桥铁路桥6.630~400~135~400.5~0.0铁路桥区界段7.230~500~130~500~1.0区界东风闸11.330~500~130~500~1.0二横大农港上塘河和睦港5.7201~1.5201.0方桥港和睦港乔司港3.9202.5251.0洋头坝港乔司港赭山港2.215~202250.5三横南黄港上塘河备塘河5.215~201.5201.0机场港备塘河和睦港5152.520~251.0九沙河和睦港运河二通道3.20~201.0~2.025~300.5~1.0一纵备塘河上塘河白石港7.325~302.0~2.525~301.0白石港备塘河五堡6.115~302.5~330~400.5二纵和睦港上塘河七堡11.730~451~2500.5~0.0三纵乔司港分流河新塘河6.515~251.5~2351.0四纵赭山港分流河新塘河7.715~201~1.5301.0上泗地区主干河道规模表单位:m走向河道名称起止点河道长度(km)现状情况规划情况起点终点河宽河底高程河宽河底高程一横淀北沿山渠大清溪口大褚桥250015~303.5~2.830~403.3~2.5上泗沿山浦大褚桥梅坞溪口85040~602.5~2.0梅坞溪口九溪闸195020~604~2.460~702二横团结浦村口三号浦37508~195.22~3.715~204.2~3.0三号浦团结浦四五排涝闸270015~254.16~3.8330~353.0~2.0三横卫星浦三号浦白茅湖675015~233.5~330~403.5~2.0一纵二号浦三阳排灌站卫星浦36008~155.14~3.5115~203.5~3.0三号浦卫星浦团结浦250025~303.5~2.525~303.5~3.0二纵四号浦赤通浦卫星浦378510~405.01~3.625~503.0~2.5卫星浦四号浦泵站44008~255.01~3.7120~253.5~3.0下沙地区主干河道规模表单位:m序号河道名称起止点河道长度(km)现状规划起点止点面宽底高面宽底高1新建河月牙河三号大堤护塘河6.6610~302.5~3.8400.5~1.52850排灌河三号大堤护塘河临江护塘河3.520~302.0~2.7500.53下沙公路渠新华河三号大堤护塘河5.0515~301.6~2.915~301.54六号渠三号大堤护塘河临江大堤护塘河2.5211.6~2211.55幸福河乔司农场下沙公路渠6.215~202.5~3.730~351.56三号大堤护塘河20号渠老海塘1325~451.5~3.335~451.5720号渠一号渠临江大堤护塘河5321.5~2.0321.58临江护塘河绕城高速市界12.525~301.8~3.335~401.59月牙河乔司农场聚首河515~202.8~3.715~20210新华河乔司农场聚首河5.515~303~3.625~30211聚首河月牙河四格排灌站1.2403401.512七格渠下沙公路渠20号渠1.28~103.5101.5131号渠下沙公路渠20号渠1.6221.5221.5142号渠茂里塑化临江护塘河5.820~302~2.720~3021512号渠一号渠临江护塘河4.520~301.5~2.520~302165号渠2号大街6号大街1.1252.52521721号渠20渠12号渠1.75201.520218上沙渠头格1组高沙村344~4.2>4219松合渠幸福河高沙四组1.7544>4220高沙渠高沙村新建河3.544~4.2>4221五一河乔司农场三号大堤6.410~153~4>12222北闸河乔司农场1大队三号大堤2.85~103.4~3.8>10223北闸北河翁家埠三号大堤3.55~103.6~3.8>10224翁塘河新建河翁家埠西310~153.7~4>10225二号坝河新建河翁家埠东2.985~103.5~4>10226经二河新建河第六监狱2.9810~152.16-2.66>13227经三河五一河石塘坝河2.810~152.16-2.66>132杭州市城市防洪减灾规划(2011-2020)附表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PAGE50江南区平原骨干河道规划规模表单位:m走向河道名称原河道名称起点迄点河长(m)现状情况控制要求面宽(m)底高(m)最小面宽(m)底高程(m)一横杭甬运河杭甬运河萧山枢纽钱清3770060~127.4--现状0.8~0.9二横小砾山河小砾山新开河小砾山引水枢纽史家桥河312039~581.5401.0史家桥河史家桥桥头余285030~351.5~1.830~601.0大汛河桥头余南门江265036~581.530~601.0姚江河南门江杨树下村195015~62215~501.0坂里童河杨树下村杭柴直河360015~80215~501.0三横官河小砾山输水河小砾山新开河湖头陈白马湖103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