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奴隶社会教育思想比较_第1页
西方奴隶社会教育思想比较_第2页
西方奴隶社会教育思想比较_第3页
西方奴隶社会教育思想比较_第4页
西方奴隶社会教育思想比较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奴隶社会教育思想比较

中西方奴隶社会教育思想比较

贾宇(2004级教育史专业)

摘要:由于国家政体、文化特性、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中西方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施教机构、人才培养目标、教育目的、教育对象也有很大不同,两者各有长短,如果能够借彼之长,避已之短,则对当今教育还是有很大借鉴意义的。

关键词:中西方奴隶社会教育思想比较

东西方文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东方文化以中国传统文化也最大代表,西方文化主要渊源于古希腊、古罗马,而又以古希腊为西方文化的摇篮,这两种文化对以后的许多国家,甚至整个东西方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文化都是由人来创造的,但其实不论古今中外,人性都是一样的,正所谓“性相近,习相远也”,但是由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发展过程以及其它影响因素的不同,各个民族也就有了其自身的较为突出的、与其它民族相异的特点,所以东西方文化也都会呈现出不同的特色,相应地东西方教育也会因此而闪烁着不同的光辉。

具体到奴隶社会时期的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的教育,也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国家政体、文化的特性、宗教信仰等等因素都要和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而也使东西方教育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如果我们能认真的对比这两种教育的异同,取彼之长,补已之短,必将对我们当今的教育有所借鉴。

首先从国家政体、文化特性、宗教信仰等因素入手分析一下影响中西方教育的因素。

一、国家政体

中西方的共同特点就是两者均是奴隶主阶级专制政权,都是奴隶主阶级拥有特权而对奴隶及平民实行专制统治的政权。而两者最大的不同是古代中国是一个大一统的专制政权,古代希腊是一种分散的城邦制的形式。

中国的奴隶制国家是由黄河流域的各个主要氏族部落相继跨入奴隶制,并通过他们之间的冲突、联盟、兼并、融合而逐步形成了国家,然后经过黄帝、炎帝及其它部落的连环战争,由黄帝统一黄河流域的各个部落,经过尧、舜、禹的禅让,最终由启建夏,形成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同时也就形成了统一的华夏文化,而正由此开创并延续了中国奴隶制政权的夏、商、周三代。正是这种由于不断的统一、兼并、融合,而形成的奴隶制国家,所以古代中国奴隶制国家政权表现出很强烈的大一统的专制色彩,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正是这种大一统的最真切的写照。在国家治理上,三代中尤其是周,最明显的特征是礼治,是以人的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也就是把整体国家管理和个人宗族的血缘姻亲联系起来的一种管理方法,实质上是一种人治。

古代希腊处于地中海,由于受地理条件的影响,大多是一些“小国寡民”的城邦,而且分散在不同的地区或岛屿。其中最大的城邦政权代表是斯巴达和雅典,这些城邦政权与中国奴隶制国家政权最大的不同是在国家治理上实行民主制度和法制(当然这是奴隶主阶级统治基础上的民主与法制),尤其是雅典城邦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实现了公民各阶层较为广泛的联盟,当时最高的权力机构是雅典公民大会,而掌管公民大会主席团的主席,也是由抽签的方式选定的,轮番为治,实质上表现出一种法制,与古代中国奴隶主专制政权的人治形成鲜明对比。

二、文化特性

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很重要的两个,两者都孕育了繁荣而源远流长的文化。但由于所处地理环境的差别,两者也都表现出自身鲜明的特点。中国文化属于大陆性文化,而希腊文化表现为海洋性文化,其基本特征是中国文化是一元的,而希腊文化是多元的。

中国地处东亚大陆,东临浩淼的太平洋,西北有漫漫的戈壁横亘其上,西南有险峻的青藏高原耸立。这种一面临海,三面是险阻丛生的陆路交通的地理状况,给版图辽阔的中国,造成了内部有较大的回旋余地,而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这种半封闭的大陆性地理环境,使中国古文化获得了特别完备的“隔绝机制”,而且这一状态一直是在一种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发展的,具有明显的封闭的特性,是典型的大陆性文化。而希腊处于地中海,古代希腊的地理范围,除了现在的希腊半岛外,还包括整个爱琴海区域和北面的马其马其顿和色雷斯、意大利半岛和小亚细亚等地。公元前5、6世纪,特别是希波战争以后,雅典取得了希腊城邦的领导地位,经济生活高度繁荣,生产力显著提高,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而雅典位于阿提卡半岛,境内群山起伏,不利于发展粮食生产,但园艺、畜牧、植果、养蜂业却颇为兴旺。阿提卡拥有的银矿、粘土等矿藏有利于手工业的发展。三面环抱阿提卡半岛的爱琴海与地中海相连,阿提卡西岸的几个天然良港使雅典人有发展航海贸易的便利条件,对外来粮食的依赖和出口手工业产品和农产品的必要,使阿提卡居民不断扩大对外交往,与海外建立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一状态从一开始就与中国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的限制极大不同,具有明显的开放的特性,是一种典型的海洋性文化。

两者的特征也极其不同。古代中国奴隶制社会讲究孝悌为本,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宗法等级制,所有人的一切行动都要服从这些伦理规范,而希腊推行的是奴隶制民主,主权在民,尊重个人自由。仅从后代的文学作品中就可以看出管中窥豹,如后代人以此时期中国而改编的神话故事《封神演义》,表面上看是妖魔鬼怪横行霸道的混沌不堪的世界,但实质上却表现出一个“道”法无边的秩序世界,始终有一个最高的权威冥冥中主宰的这一切。而古希腊人心目中的众神之间虽然有一个以力服人的主神,但却要时常小心其它诸神之间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以大欺小,互相倾轧,否则也有被人取而代之的危险,外表看是一个秩序世界,但其实却是一个子神弑父神,而子神又被其子神所弑的混乱世界。从以上这两个例子就可以看出两国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

三、宗教信仰

东西方的图腾崇拜都起源很早,在原始社会就已存在,而到奴隶社会以后,两者的崇拜内容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中国奴隶制社会较为注重血缘宗法等级,提倡“尊尊、亲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些观念都是深入人心的,表现在信仰上就是祖先崇拜,这种祖先崇拜既注重血缘关系,又重视功德业绩,受崇拜的祖先神,都是品德高尚、创业传世之伟人。通过祖先崇拜,有助于加强血缘联系,明确上下辈分关系,促进道德观念的发展,有助于激发建功立业的进取精神,这种祖先崇拜影响深远,直到今天我们乃能以其它种方式见到它的存在。继之而起的是鬼魂崇拜,通过一定的仪式,即可表达对死者的怀念和崇敬,又为他安排“阴间”的生活,实质上是在灌输现实社会人伦道德的要求,包含着血缘相亲、尊敬长辈的教育。

而希腊奴隶制国家主要表现为对城邦的崇拜和对英雄的崇拜。对人的崇拜也就表现在对神的崇拜上。如其时最伟大的著作之一《荷马史诗》,虽然只有《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却表现了极度地对城邦、国家政权和英雄的崇敬之情。

正是以上诸多因素或多或少的影响,中西方在教育上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下面着重从教育内容、施教机构、人才培养目标、教育目的、教育对象等方面深入剖析一下二者的差异

一、教育内容

中国奴隶社会已建有学校,并且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教育体系。《孟子•滕文公上》有这样的记载:“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这一时期主要教育内容是“六艺”,但由于各代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实行“六艺”教育也各有所重,所以一般认为夏“以射造士”,商“以乐造士”,周“以礼造士”,若按历史顺序考察,应当为“射、御、乐、礼、书、数”,但承接周代以来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