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高二历史下学期核心素养统领教学课件(选择性必修三)_第1页
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高二历史下学期核心素养统领教学课件(选择性必修三)_第2页
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高二历史下学期核心素养统领教学课件(选择性必修三)_第3页
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高二历史下学期核心素养统领教学课件(选择性必修三)_第4页
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高二历史下学期核心素养统领教学课件(选择性必修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择性必修3第三单元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唯物史观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认识近代殖民扩张对人口迁徙的双重影响,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时空观念认识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史料实证通过历史资料提出问题,探究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人口大规模迁移的历程,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认识资本主义发展对人类移民的重大影响,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家国情怀让学生认识人口迁徙带来的文化挑战与认同,培养家国情怀。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印第安人是除对因纽特人(又称爱斯基摩人)外的所有美洲原住民的统称,并非单指某一个民族或种族。他们的土著人群主要有玛雅人,是美洲唯一留下文字记录的民族,生活在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北部;阿兹特克人,是墨西哥人数最多的一支印第安人;印加人是南美洲安第斯山区克丘亚族的一支,其为黄色人种。概念解读

①印第安人数量锐减②非洲黑人数量激增③白人数量激增殖民扩张美洲族群结构变化美洲国家人口结构不尽相同④新的混血族群出现(2)阅读教材,归纳美洲族群变化的表现(1)变化时间: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后一、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1.美洲族群变化的表现时间土著人白种人黑种人合计1700年75.022.32.7100.01820年32.5788.4177.2998.11860年16.02724.0400.03140.0——《1700-1860年美洲人口种族构成的变化》(单位:万人)美洲族群结构变化

西班牙移民到美洲时,随行的女性很少,因此,不得不在印第安人中寻找伴侣,两个种族的通婚很普遍。总的来说,西班牙政府鼓励通婚。西班牙人与北美十三殖民地的英格兰人不同,而与加拿大的法兰西人相似,不反感自己和当地人的血统混合……西班牙殖民统治美洲的三个世纪里,去美洲的西班牙人相对较少。英格兰政府鼓励移民,并且在殖民地建立了英格兰人和当地人交易的市场。不过,与英格兰政府不同,西班牙政府限制本国人自由迁徙到殖民地。在没有获得许可,没有满足当局对道德和正统要求的情况下,任何西班牙人都不得进入西印度群岛……据说,16世纪,每年从西班牙到美洲的移民不超过一千人或一千五百人。这些数字,可能也是接下来两个世纪里的最大值……

——[美]赫顿·韦伯斯特著,夏晓敏译:《拉丁美洲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分析:美洲“族群结构”的分布状态不尽相同的原因?①英国人屠杀、驱赶印第安人;②鼓励欧洲移民建立资本主义社会;③购买黑奴,发展南方种植园①西班牙、葡萄牙本国人口较少,不鼓励移民、限制其他欧洲人来拉美;知识拓展:英国西班牙在美洲推行不同的移民政策②不禁止不同族群的通婚2.美洲族群变化的原因(1)印第安人随殖民扩张和掠夺而带来的屠杀、奴役以及从欧洲传来的天花等传染病,造成印第安人大量死亡,人口锐减。①锐减的原因在欧洲人“发现新大陆”后的100年间,印第安人数量减少了90%-95%。②表现③影响中断原有社会发展进程,印第安文明遭到毁灭性打击。一、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2)非洲黑人①激增的原因为了弥补劳动力的不足,大约从16世纪开始,殖民者从非洲掳掠黑人,贩卖到美洲作奴隶。“三角贸易”示意图对非洲:非洲失去了大约1亿人口,深刻改变了非洲的人口结构,严重影响了非洲的社会发展;对美洲:

为殖民者在美洲的种植园与矿山提供了劳动力;对欧洲∶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对世界∶促进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人类联系进一步加强。②影响2.美洲族群变化的原因美洲甘蔗种植园(3)欧洲白人①激增的原因政治迫害、宗教信仰、圈地运动失去土地、受西班牙的财富神话刺激寻找发财机会等因素。"五月花(MayFlower)"号是英国3桅盖轮船,1620年,该船载欧洲102名躲避政治迫害的人由英国的普利茅斯出发,前往今天的马萨诸塞。

1600年到1800年间,大约有100万的法国、英国、徳国、荷兰、爱尔兰及苏格兰的移民度过大西洋,来到北美洲,他们想方设法取代当地人,以获取经济利益。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A.给美洲带去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开发;B.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C.促进世界市场拓展,使得人类之间联系进一步加强②影响2.美洲族群变化的原因原因:白人、黑人、印第安人不断通婚杂居,混血人种逐渐成为美洲大陆的主要居民。

不同族群在美洲拉丁美洲人种构成

族群结构的变化①北美:主要以白人为主。(美、加)②拉美:混血人种占主导。④印第安人:美国在19世纪中叶建立了所谓的保留地,幸存的印第安人被赶进保留地生活。(1)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构,出现新的族群。③海地等西印度群岛国家:黑人人口占多数。一、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3.美洲族群变化的影响(2)新的美洲文化形成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征服带来了伊比利亚的文化概念,他们认为比土著文化优越。同样,他们也认为非洲宗教和文化比自己的低劣……印第安社会生存下来,并且在与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互动的同时,维持着相对的自治性。同样,奴隶们在学习应付他们的主人和适应新环境的同时,保持了非洲的宗教传统、信仰、习惯和语言。

——(美)斯基德摩尔等译《现代拉丁美洲》①带来了欧洲宗主国的文化(伊比利亚的文化)②印第安人文化和黑人文化也得以保存。多元文化并存局面出现(欧洲、印第安、非洲、美洲文化)③人口迁移带来文化交融,形成以欧洲文化为主导、融合多种文化因素的新的美洲文化墨西哥城三文化广场一、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3.美洲族群变化的影响知识拓展:同学们,你认识这四种艺术表现形式吗?它们分别是什么?序号艺术形式来自于哪国根源于哪国文化1234桑巴舞巴西非洲舞蹈爵士乐美国非洲音乐、欧洲音乐踢踏舞美国爱尔兰舞蹈、非洲舞蹈墨西哥斗牛墨西哥西班牙斗牛【过渡】澳大利亚:一块“谁见谁嫌弃”的神奇大陆

英国国旗西班牙人:我试了,没找到。荷兰人:忙着赚钱呢,这地方我不感兴趣。英国人:这么一大片地儿,你们都不要吗?二、英国的殖民活动与大洋洲人口结构的改变1.发现大洋洲

今天的澳大利亚是典型的移民国家,被社会学家喻为“民族的拼盘”。澳大利亚最早的原住民如今不及总人口的1%。现在的多数澳大利亚人的祖先是19、20世纪的英国移民。

大洋洲是世界上最小的一个洲;除南极洲外,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一个洲考古发现,3万年前,澳大利亚就有人类居住。

英国人到来前,处于原始社会,社会发展程度低。土著人只会制造几种简单的石器与木器,没有金属、农业、牲口、陶器与弓箭。

1770年4月,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发现”澳大利亚,宣布这一“无主”大陆为英国所有。二、英国的殖民活动与大洋洲人口结构的改变大洋洲地区原住民库克船长在新南威尔士登陆2.英国在大洋洲的殖民活动(3)开采金矿:1851年,在澳大利亚发现了金矿,采矿业迅速发展起来。(1)流放罪犯:18世纪中后期,英国殖民者来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最初,英国将澳大利亚作为流放罪犯的场所。(2)建立牧场:19世纪时,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对原材料需求的增加,英国殖民者开始在澳大利亚掠夺原住民的土地,建立牧场。1770年4月,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发现”了澳大利亚,1786年,英国内务大臣悉尼勋爵宣布,将把罪犯流放到澳大利亚。1788年1月26日,首批英国罪犯被流放到澳大利亚东南部的新南威尔士。这一天,后来被称为“澳大利亚日”。至今仍作为国庆日加以庆祝,但是,对澳洲土著人来说,这一天意味着悲惨命运的开始。澳大利亚淘金热3.大洋洲族群的改变时间:18世纪中后期英国殖民者来到后(1)大洋洲人口结构的改变:①原住民:遭到驱赶和屠杀,人口数量锐减;②白人:19世纪中叶,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原因:殖民扩张的加剧(屠杀、传染病、牧场、采矿),欧洲移民(流放罪犯、从事经济活动)(2)欧洲文化成为当地文化的主流。大洋洲文化:欧洲文化替代土著文化;美洲新文化:欧洲文化主导的多元文化。(在大洋洲,据20世纪70年代统计,澳大利亚的英格兰人和爱尔兰人的后裔占82%,原住民只占微不足道的0.01%;新西兰的原住民毛利人占9%,英国(包括英格兰和爱尔兰)人后裔占近80%。)三、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

也被称为“猪仔”,泛指于晚晴时,前赴海外工作的华人劳工以至苦力,如东南亚、美国、加拿大及澳洲,甚至是远至古巴和秘鲁等国家,进行艰苦的劳动工作。在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由于这些出国的劳工都会签约,称为契约华工。1.历史概念:华工(华人劳工)华工出国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动移居):在鸦片战争前,主要是自愿结伙出洋谋生,大多分布在东南亚,人数较少。第二阶段(被迫移居):从鸦片战争到清末,几乎全是被西方殖民主义者拐掠、贩卖的契约华工,分布在世界各地。19世纪去东南亚的华工累计至少在七百万人以上,人数估计十倍于前一阶段。集聚在船上的华工

材料:1807年3月25日,英国议会通过《废除奴隶贸易法案》,禁止英国船只从非洲往美洲运送奴隶。黑奴贸易受到限制,殖民者不得不寻找新的廉价劳动力。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续增条约》,规定:“两国人民可随时自由往来、游历、贸易或久居”。这一规定为美国在中国扩大招募华工提供了合法根据。

从雍正二年到光绪十三年(1724—1887)的163年间,广东人口从400多万猛增到2970多万,增幅达近6倍之剧。庞大的人口压力在日益剧烈的土地兼并之下,不断地游离出过剩的贫困人口,西方工业品的涌入又打击了珠江三角洲的手工业……——姚远《清末民初广东、江苏海外移民比较研究》

美国人是非常富裕民族,彼等需要华人前往,极表欢迎。彼有优厚工资,大量上等房舍、食物与衣着。你可随时寄信或汇款给亲友,我等可负责传递驳汇,稳当无误。此是一个文明国家……全体一视同仁……现有许多中国人,已在彼谋生,自非一陌生之地……如欲赚取工资及保障工作,可向本公司申请,便得保证。——《台山华侨史》2.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原因三、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①明清下南洋的传统②国内人地矛盾加剧;③小农经济逐渐解体,大批农业和手工业者破产;④国内战乱不断;⑤19世纪中叶后,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招募华工出国;⑥黑奴贸易受到限制,殖民者需要新的廉价劳动力;⑦美国淘金热的吸引;⑧殖民者的诱骗和绑架;19世纪中后期的一则招工广告:(2)19世纪70年代,加利福尼亚等地的华人已有十几万。加勒比群岛、秘鲁以及古巴等地,也有成千上万的华工。(1)在美国,华工是加利福尼亚金矿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工地等繁重劳动场所的主要劳动力。

修建美国中央铁路的华工华工的劳动促进美国交通干线完工,加速美国西部的开发,使美国东西部连成一体,利于美国经济的发展。“每根枕木下都有一具华工的尸骨”。《金矿工人,加利福尼亚》1850年3.华工对美洲的开发三、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我们建造了铁路,铁路成就了美国。”(1)19世纪中叶,大量华工来到澳大利亚开采金矿。到1858年,华工人数已超过4万。(2)在大洋洲的一些岛屿上,华工在种植园和矿山辛勤劳动,促进了这些地方的开发。4.华工与大洋洲的开发三、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澳大利亚国内的金矿开采▲澳洲墨尔本,1840年清朝时期,中国人就到这里开采金矿了(2)华工保留和传播着中华文化,促进了美洲和大洋洲经济、文化的发展。(1)留下来的华工集群而居,在各地形成了唐人街。澳大利亚悉尼的唐人街美国纽约的唐人街(3)使东南沿海地区丧失大量劳动力,是中华民族的灾难和血泪史。

习近平于2015年9月出席西雅图美国侨界欢迎招待会,他在讲话中讲述了美国太平洋铁路和华工的故事。“150年前,数以万计的华工漂洋过海来到美国,参与建设这条横跨美国东西部的铁路。他们拿着简陋的工具,在崇山峻岭和绝壁深谷中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以血肉之躯铺就了通往美国西部的战略大通道,创造了当时的工程奇迹,带动了美国西部大开发,成为旅美侨胞奋斗、进取、奉献精神的一座丰碑。”5.影响三、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

感恩节是美国传统节日,时间是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为感谢上天赐予的好收成而设。感恩节由来可以追溯到美国历史早期。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号”载着102人到达美洲。他们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饥寒交迫,仅有50多人活了下来。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友好的印第安人给他们送来了生活必需品,还派人教他们怎样狩猎、捕鱼和种植玉米、南瓜等作物。最后,移民们获得了丰收,为感谢上天,感谢印第安人。移民们举行庆祝活动。之后,庆祝丰收的纪念日逐渐成为美国重要的全国性节日。初时,感恩节没有固定日期,由各州临时决定。1941年,感恩节的时间固定下来,延续至今。《第一个感恩节》知识拓展:感恩节的由来《第一个感恩节》(图源:华盛顿国会图书馆)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英国的殖民活动与大洋洲的人口结构的改变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美洲族群变化的原因美洲族群变化的表现美洲国家人口结构的构成英国在大洋洲的殖民活动英国在大洋洲的殖民活动表现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原因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主要形式华工在美国的开发华工在大洋洲的开发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影响课堂小结1.(2022·福建卷)16世纪,西班牙征服墨西哥后极力推广天主教,排斥当地宗教信仰,遭到当地人的强烈反对。17世纪中期后,以天主教圣母形象为原型、糅合墨西哥本土文化元素的瓜达卢佩圣母像却逐渐流行开来,成为墨西哥的象征之一。据此推知,西班牙的殖民(

)A.改变了区域人口结构 B.摧毁了美洲本土文化C.影响了欧洲宗教改革 D.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对点训练1.A【详解】根据材料“17世纪中期后,以天主教圣母形象为原型、糅合墨西哥本土文化元素的瓜达卢佩圣母像却逐渐流行开来,成为墨西哥的象征之一。”可知,材料以墨西哥的象征之一—瓜达卢佩圣母像叙述了西班牙殖民者极力推广天主教与墨西哥本土宗教信仰,从冲突到兼容的史实。殖民势力的持续侵略改造着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改变了墨西哥人口结构,A项正确;瓜达卢佩圣母像糅合墨西哥本土文化元素,排除B项;材料与欧洲宗教改革没有关系,排除C项;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征服墨西哥,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2.(2019·全国Ⅰ卷)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

)A.奴役掠夺土著居民B.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

C.进行了大量的移民D.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2.

D【详解】“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结合所学分析拉丁美洲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当时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其落后的生产方式传播到拉丁美洲,成了拉丁美洲发展滞后的历史包袱,而北美地区被英国殖民统治,英国工场手工业发达,推动了北美的快速发展,故选D项;北美的印第安人也受到奴役,排除A项;材料”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说明殖民统治不是原因,排除B项;北美也有非洲和欧洲移民,排除C项。3.(2024·安徽蚌埠·统考三模)下表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的种族差序表,据表可知,这一“种族差序”(

)身份称谓权利第一代西班牙殖民者半岛人政治、经济、司法和教会的高级职位美洲出生的西班牙人克里奥尔人出任其他重要职务西班牙人与印第安人的后裔梅斯蒂索人低级官职和大部分普通职业黑人与其他种族的后裔穆拉托人、桑博人等大部分作为奴隶成为交易的商品据表可知,这一“种族差序”(

)A.反映美洲地区人种结构多元化趋向 B.实现了西班牙对拉美的完全控制C.旨在维护考迪罗体制和大地产制度 D.是引发巴西独立运动的主要原因A.反映美洲地区人种结构多元化趋向 B.实现了西班牙对拉美的完全控制C.旨在维护考迪罗体制和大地产制度 D.是引发巴西独立运动的主要原因3.A【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选项用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范围为16世纪(美洲)。根据材料可以看出,美洲地区有西班牙人、美洲本土出生的西班牙人、西班牙人与印第安人的后裔、黑人与其他种族的后裔,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的人种结构逐渐多元,A项正确;当时的巴西属于葡萄牙的殖民地,西班牙并未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