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秘籍05古代诗歌阅读之选择题满分秘籍
(全国甲、乙卷)
警、高考预测
2021年全国甲卷选择的是宋代陈师道的《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是一首酬和诗,表达
了曾巩向往超凡脱俗的隐居生活,又有心系苍生的济世情怀;全国乙卷选择的是宋代辛
选材弃疾的《鹊桥仙•赠鹭鹭》,是一首咏物词,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2022年
特点全国甲是两首诗歌比较阅读,分别是欧阳修和文同的《画眉鸟》和《画眉禽》,是咏物
诗;全国乙卷选择的是王勃《白下驿饯唐少府》,是一首饯行诗。选材范围广泛,无固
定模式。
在设题上,四套卷均设置一道选择题和一道简答题,所设考题基本上涵盖了古代诗歌阅
读的主要考点:诗歌形象、诗句内容、表达技巧、思想内容、观点态度。
命题上,四套试卷古代诗歌阅读题,沿袭了近几年的命题形式与命题特点。从题材上看,
题型
涉及酬和题画、山水田园、托物咏怀、咏史怀古、借事抒怀等;从作品的写作时代来看,
特点
以唐宋时期的作品为主;从题型来看,为一道选择题和一道简答题;从考查角度来看,
既涉及鉴赏表达技巧和评价思想内容,又有对作者观点态度评价的考查,而对鉴赏形象、
语言的考查,通常融入对鉴赏表达技巧和评价思想内容的考查之中。
古代诗歌阅读题,读懂诗歌,是第一步。近三年的古代诗歌阅读题明显地体现了这点,
分析尤其是近三年高考选择题考查的基本内容就是对诗句的理解,所以读懂诗歌是鉴赏评价
预测诗歌的前提。主观题的解答往往也是基于对诗歌内容的充分理解把握而进行的,单纯地
套用答题模板很难拿到关键的得分点。
辨析选择题的三大解题步骤
解题步骤释义比对
读懂诗歌,疏通诗意,把握、理解诗歌中的“景”和“情”,
步骤一:
是做诗歌鉴赏选择题的前提。要想做对诗歌鉴赏选择题,
读懂诗歌,
必须静下心来,反复咀嚼,品析每句诗,做到真正理解诗
泡开诗意。
歌的内容。
步骤二:
将选项与对应的诗句逐一比对,结合学过的诗歌鉴赏相关
明确角度,
知识,找出选项中的确切根据或确切错误点。
分析选项。
步骤三:
把选项与全诗进行综合比对,根据排除法,确定对的选项
文题比对,
或错的选项,然后根据题干要求确定答案。
细加体会。
量、典例割折
M≡M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读史
王安石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噩^犹承误①,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②,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注]①黑甚l⅛:蒙昧,糊涂。②糟粕:这里用来指代典籍,也作“糟魄”,
《庄子•天道》:“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从大处着眼,并非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作。
B.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功立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
C.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的传言中更会失真。
D.颈联的上下两句反复陈说,表明诗人的观点,堪称这首诗的警策之语。
[秘籍运用]
第一步:读懂诗歌,泡开诗意
《读史》这首七言律诗是王安石针对当时俗儒歪曲历史事实,把糟粕当精华
的情况而写的。诗的前四句说一个人的功名是经过一番艰难才得到的,但却不知
谁能如实记载他们的事迹。后四句说有人把古人流传下来的糟粕当作精华,而真
正美好的东西是很难流传下来的。即便是最出色的画师,也无法描绘出人的精神。
因而史书不过是故纸堆而已,并不能真正表达出历代高贤的品格。王安石不只是
替古人感慨,也是为自己担忧,他已经预感到那些守旧势力不可能轻易放过自己,
后世强加于他的污水肯定不会少。他提醒人们,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正史”对
他的评价,应当透过层层迷雾追寻历史的真相。
第二步:明确角度,分析选项
正误判
选项考查角度选项分析
断
这首诗从大处着眼,以自古以来的高人贤
士的品格并不一定被人理解甚至被人污蔑
A项内容理解正确
的事实来抒发感慨,并非是针对某个具体
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作。
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历尽艰辛,建功
立业,但他们的事迹最终又会托付给什么
B项内容理解人呢?最终,他们高贵的品格无法在记载错误
中全部显示出来,意在强调历史记载与历
史真实之间的差异。
历史人物在他们生活的时代因为蒙昧不明
C项内容理解而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纷扰繁杂的传言中正确
更会失去真实。
典籍中的记载并不全是精华,绘画最难表
D项理解语言现的是人的精神。这表明了诗人对于史书正确
的态度,即文字记载难以真实地表现人物
的品格、史实的真相,具有警示意义。
第三步:文题比对,细加体会
通过上述分析,结合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比较选项,巧妙排除,确
保选项得满分。
答案B
【典例2】
(2022•全国甲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喈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画眉禽
文同
尽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
公庭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诗和文诗题目大体相同,都是以画眉鸟作为直接描写对象的咏物诗。
B.欧诗所写的画眉鸟在花木间自由飞行,文诗中的画眉鸟则在笼中饲养。
C.欧诗认为鸟笼内外的画眉鸟,其鸣叫声有差别,而文诗对此并未涉及。
D.欧诗中的“林间”与文诗中的“千岩万壑”具有大致相同的文化含意。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而文诗对此并未涉及”说法错误。文诗中先说笼中的画眉鸟在窗边清风中鸣
叫,初听之时,声音还是来自“高笼”之中;但等到诗人了却简单的公事,众人
散尽之后,衙署清幽安静,此时再听画眉鸟的鸣声,则如同置身于“千岩万壑中”
一般。因此,文诗也认为画眉鸟在“高笼”中与在山林之间的鸣声是有差别的,
对此有所涉及。
2.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欧诗托物言志,通过对比画眉鸟在不同的环境中的叫声,将画眉鸟作
为寄托情怀的对象,抒发的是诗人归隐山林、挣脱羁绊、向往自由的感情。②文
诗对画眉进行侧面描写,通过对比“公庭事简人皆散”前后对画眉鸟鸣声的听觉
感受,衬托出了诗人高洁出尘、闲散淡泊、襟韵洒落的人物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事物形象的能力。
欧诗以画眉鸟为直接描写对象,托物言志,写诗人听见画眉鸟在山林繁花之
间千啼百喈,才知道笼中画眉的叫声,远比不上它在山间的自由歌唱那么悦耳动
听。在本诗中,诗人对画眉鸟进行正面描写,通过对比画眉鸟在“山花红紫树高
低”和“锁向金笼”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中的叫声,将画眉鸟作为寄托情怀的对
象,抒发的是诗人归隐山林、挣脱羁绊、向往自由的感情。
文诗虽以画眉为题,但并未具体地描写画眉鸟的形象和叫声,而是进行侧面
描写,重点渲染了“公庭事简人皆散”之后,初听上去仍在“高笼”中的画眉鸣
声此时听起来却如同置身于“千岩万壑中”,悠远空旷,清幽寂静。本诗通过对
比“公庭事简人皆散”前后对画眉鸟鸣声的听觉感受,衬托出了诗人高洁出尘、
闲散淡泊、襟韵洒落的人物形象。
【此例3,(2022•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白下驿饯唐少府
王勃
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
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
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系饯行之作,送别的对象为唐少府,是诗人早年的知心好友。
B.诗人与唐少府都曾有过潦倒不得志的经历,这也是他们友谊的基础。
C.颈联中的“低”“隔”,使得饯别场景的描写有了高低远近的层次感。
D.颔联和尾联中的问句,使语气起伏,也增添了诗作的豪迈昂扬气概。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A.“唐少府,是诗人早年的知心好友”错误,颔联“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的大意是互相了解哪里需要时间早?只要心意是一样的,便不需要在乎认识时间
的早或晚。言外之意是两人认识时间不长,所以唐少府并非是诗人早年的知心好
友。故选A。
4.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
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通过直抒胸臆的方法来排遣离愁。“海内”两
句直接表现了诗人广阔的襟怀,而''无为在歧路”的“无为”既是对朋友的叮咛,
也是自己排遣离愁的情怀吐露,表现出诗人志向高远,乐观豁达的特点。②本诗
通过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的方法来排遣离愁。颈联的“浦楼”两句实写饯别时凄
清的场景,夕阳西下,余晖照水边酒楼,一路风烟;尾联的“去去”两句虚写友
人要去的地方在日边,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担忧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与比较诗歌内容的能力。
古诗词的抒情方法: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由作者
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借物抒情、
借古抒情和情景交融。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大意是只要同在四
海之内,就是远在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此句写出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
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尾联“无
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大意为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青年男女那样悲伤
得泪湿衣襟。“无为”既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排遣离愁的情怀吐露,表现
出诗人志向高远,乐观豁达的特点。这是属于直接抒情;
《白下驿饯唐少府》中颈联“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的大意是落日余晖笼罩
着水边酒楼,乡村的道路上风吹烟飘。此句实写了诗人与友人的饯别场景,借凄
清之景抒发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尾联“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的大意是走哪
条路离开呢?长安就在太阳边上。此句是诗人想象与友人分别后的情景,写出了
友人要去的地方是长安,路程就像到天边那么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此行的担忧
之情。
修、名喙槿刎
【模拟1】
(2023.安徽合肥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渡白沟①
刘因②
蓟门霜落水天愁,匹马冲寒渡白沟。
燕赵山河分上镇,辽金风物异中州。
黄云古戍孤城晚,落日西风一雁秋。
四海知名③半凋落,天涯孤剑独谁投。
[注]①白沟:宋辽签订演渊之盟,以之为国界。②刘因:元初诗人,一直
以南宋为故国。③知名:抗元名士。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明了季节、地点和羁旅行程,渲染出秋日北国的苍凉肃杀的氛围。
B.颔联紧扣所见燕赵辽金故地的山河风物,寄寓内心深沉慨叹,含蓄幽远。
C.颈联写诗人独立于古城之上,但见白沟落日秋风、黄云秋雁,百感交集。
D.全诗情景交融,意境高远,呈现悲壮之美,颇有杜甫诗歌沉郁雄浑之风。
C[C项,“颈联写诗人独立于古城之上,但见白沟落日秋风、黄云秋雁,
百感交集”赏析有误。从全诗看,本诗写的是诗人由蓟门返乡,只身单骑于寒秋
中渡过白沟的情景,颈联写眼前之景,写到了黄云滚滚弥漫天空,笼罩着古代边
戍之地,孤零零的城堡、落日残照、西风萧索、孤雁南飞这些景物,表现了无限
的孤独惆怅。但联系题目看,这些景都是诗人渡白沟河见到的,并不是独立于古
城之上的所见。选项认为“独立于古城之上,但见……”是曲解文意。]
【模拟2】
【2023.河南省郑州第二次质量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
题。
夕次洛阳道中崔涂
秋风吹故城,城下独吟行。
高树鸟已息,古原人尚耕。
流年川暗度,往事月空明。
不复叹岐路,马前尘夜生。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前往洛阳,途中停留于一座古城,“秋风”点出季节,渲染了气
氛。
B.高高的树上,鸟儿已经栖息,既暗扣诗题,又从侧面烘托了作者处境。
C.“古原”句写原野上农人还在耕作,与“高树”句形成对比,动静相
衬。
D.作者在夜晚渡过河川,面对流水、明月,不禁感慨往事,感叹时光流
逝。
15.你认为“不复叹岐路”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为什么?请结合全
诗简要分析。(6分)
【分析】ɑ)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
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
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
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
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2)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
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
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
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解答】(1)D.“作者在夜晚渡过河川”有误,“川暗度”意为“河水无声无
息流过”。
故选:D0
(2)作答时要结合前文“流年川暗度,往事月空明”和后文“马前尘夜生”一
起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案:
(1)D
(2)①情感:“不复叹岐路”意为作者不再叹息前路难测,表面上表达的是旷
达之情,实则表达了对世路艰难(“世路难测”“难以找到人生之路”)的无奈。
②原因:从“不复”句前后的内容可以看出表达的是无奈之情。作品的前三联通
过写景、叙事和抒情,表达了羁旅之苦和时光流逝、往事成空之悲,尾句以尘土
飞扬的景象传达了内心的迷茫沉重,“不复”句前后的情感都是低沉感伤,因此
将该句的感情理解为无奈才与全诗的情感脉络契合。
【点评】鉴赏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答题思路:
(1)抓关键词: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
语。这些词往往是“诗眼”。
(2)抓关键句:指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
性的句子。这样的语句一般出现在诗歌的结尾。
(3)紧扣诗题:不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内容和诗人情感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
(4)抓意象: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作者
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5)抓注释:注释一般是对题目、作者、朝代、写作背景等与诗歌内容相关的
解释或提示,很多情况下它们对我们的解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模拟3】
(2023•甘肃•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青玉案•和贺方回韵①,送伯固归吴中故居②
苏轼
三年枕上吴中路,遣黄犬、随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莫惊鸥鹭,四桥尽是,老
子经行处③。
辆川图上看春暮,常记高人右丞句。作个归期天已许,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
湿西湖雨。
[注]①贺方回:名铸,北宋词人。②伯固:名苏坚,苏轼诗友。③老子:年长者
自称,此为作者自指。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要“遣黄犬、随君去”,还自称为“老子”,表现了朋友间的亲昵,语
言生动有趣。
B.“呼小渡”“莫惊鸥鹭”,既有作者对友人的提醒,也暗含着作者对吴中旧
游的怀念之情。
C.下阕写到因为归期"天已许”,故而作者也将要启程,去见亲人爱侣,感受
西湖细雨。
D.这首词属客中送客之作,依贺铸所写《青玉案》和韵而成,全词写法婉曲,
含蓄深沉。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C.“因为归期"'天己许',故而作者也将要启程,去见亲人爱侣,感受西湖细
雨”错误。”作个归期天定许”是说“暗定归期老天必定会准许”,其实作者明
知不可归而犹言“天定许”,表达了自己强烈的思归之情。
故选C。
【模拟4】
(2023•河南•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添字浣溪沙•三山①戏作
辛弃疾
记得瓢泉快活时,长年耽酒更吟诗。蓦地捉将来断送,老头皮②。
绕屋人扶行不得,闲窗学得鸥坞啼③。却有杜鹃能劝道,不如归!
[注]①三山:辛弃疾在瓢泉闲居近十年,此时被起用,为官三山。②老头皮:
宋真宗召隐士杨朴作诗,杨朴提及妻子的送别诗中有“亦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
将宫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真宗大笑,将他放还。后以“老头皮”为年老男
子的戏称。③鸥坞啼:鸥鸦啼叫的声音如“行不得也哥哥!”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回忆在瓢泉隐居时的生活,作者沉醉于饮酒赋诗,非常逍遥快活。
B.上阕结尾“蓦地”一句化用典故,写出作者闲居将近十年又被起用的心情。
C.作者因为年迈体弱,无力关心政事,所以闲来无聊时在窗下学习鹏料啼叫。
D.本词多用口语,风格清新自然,下笔看似随意,实则寓庄于谐,意蕴深厚。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D.“风格清新自然”错。全词风格活泼风趣,畅达幽默,富调侃嘲谑之趣,寓
无奈悲愤之情。故选D。
【模拟5】
(2023•四川•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南歌子
苏轼
带酒冲山雨,和衣睡晚晴。不知钟鼓报天明。梦里栩然蝴蝶、一身轻。
老去才都尽,归来计未成。求田问舍笑豪英。自爱湖边沙路、免泥行。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开篇两句除了写出了天气变化,还描写了词人在旅途中冒雨赶路、归来
后歇宿的情景。
B.“笑豪英”一句是说自己讥笑某些所谓的英豪,只知置办产业,谋求私利,
而无远大志向。
C.词人化用“庄周梦蝶”和“求田问舍”的典故,既增添了本词思想容量,又
显得典雅含蓄。
D.本词记叙了冒雨奔波、和衣而睡、酣然入梦等事件,词人即事抒情,情感自
然而富于变化。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
B.“自己讥笑某些所谓的英豪,只知置办产业,谋求私利,而无远大志向”理解
有误,词人是说自己“置办产业,无远大志向”,为英雄豪杰所耻笑。故选B。
【模拟6】
(2023•山西晋中•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生查子•独游雨岩[注]
辛弃疾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注】此词作于词人削职闲居、退居带湖期间。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氐娜的一项是()
A.上片前两句写的是词人在溪边行走,倒影从溪水中照出,可见溪水的清澈。
B.上片以溪为中心,用天、人、云三个意象烘托出一幅色调清雅的图画。
C.下片前两句另辟新境,自己“高歌”而问“谁和余”,意在希望有相和者。
D.最后一句表达了词人虽抗金志向无法实现,但在山水之间找到归宿的豁达之
情。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D.“在山水之间找到归宿的豁达之情”错误。最后一句寄托了词人虽身处逆境,
却不改报国之志,而又孤独无援的忧郁之情。故选D。
【模拟7】
(2023•内蒙古赤峰•高三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筹笔驿①
李商隐
猿鸟犹疑畏简书②,风云常为护储胥③。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④。
管乐有才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注】①筹笔驿:旧址在今四川省广元北。相传诸葛亮出兵攻魏,在这里筹划军
事。大中十年冬,李商隐罢梓州幕回长安,途经筹笔驿,创作此诗。②简书:指
军令。③储胥:指军用的篱栅。④传车:古代驿站的专用车辆。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运用衬托的艺术手法,通过对猿鸟和风云的描写,显示诸葛亮治军有方。
B.颔联肯定诸葛亮指挥若定的军事才能,在他的指挥之下,敌人最终投降归顺。
C.本诗打破时空界限,既凸显诸葛亮才能堪比管仲、乐毅,又交代蜀国败亡原
因。
D∙作者怀古咏史,借诸葛亮抒发自己忧国忧民的政治情怀和怀才不遇的悲愤心
情。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B.“在他的指挥之下,敌人最终投降归顺”错误,颔联“终见降王走传车”是说
“后主刘禅最终却乘坐邮车去投降”。故选B。
【模拟8】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4T5题。
送杨行元赴举
刘商
晚渡邛沟惜别离,渐看烽火马行迟。
千钧何处穿杨叶,二月长安折桂枝。
送李群玉赴举
杜牧
故人别来面如雪,一榻拂云秋影中。
玉白花红三百首,五陵①谁唱与春风。
【注】①五陵,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位于长安附近,后指长安富豪人家聚居之
地。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诗分别用了“何处”和“谁”来发问,都是无疑而问,以加强语气。
B.“穿杨叶”,以射箭比喻科举及第;“三百首”,代指朋友的诗歌创作。
C.同为送别朋友参加科举,两首诗都包含有对朋友卓越才华的欣赏和赞美。
D.两首诗都运用虚实结合,不局限于对眼前的抒写,也有着对将来的设想。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A.“都是无疑而问,以加强语气”有误。“何处”为设问,自问自答以引起注意;
“谁”是疑问,表达未知的疑惑、担忧。故选A。
【模拟9】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4T5题。
感遇(其二)
【唐】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羊蔚何青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二手车融资租赁合同范本3篇
- 混凝土搅拌站设备租赁合同
- 2025年度按摩技师职业发展咨询与规划合同3篇
- 2024至2030年N-(2-羟乙基)椰油胺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PE吹膜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微信代运营服务合同书
- 2025版集装箱活动房临时建筑租赁与拆除合同3篇
-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现代生化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药品包装容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北京邮电大学《数学物理方法概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中考英语复习:阅读七选五 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概述(课件)
- 2024年国投信托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护理查房
-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 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胜任力模型研究
- 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
- 德钦县云岭乡、佛山乡部分村落生活垃圾处置工程环评报告
- 毒理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整理大全附答案
- 瑞幸咖啡案例分析
- 寒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