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及策略探究_第1页
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及策略探究_第2页
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及策略探究_第3页
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及策略探究_第4页
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及策略探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I1绪论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1.2.1研究目的 11.2.2研究意义 11.3国内外研究现状 21.3.1国外研究现状 21.3.2国内研究现状 21.4研究内容及方法 31.4.1研究内容 31.4.2研究方法 31.5本文拟解决问题 32相关概念界定 52.1爱国主义教育 52.2小学语文教材 53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63.1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分布的现状分析 63.2教师爱国主义教师重视程度的现状分析 93.3教师爱国主义教育观念渗透方式的现状分析 103.4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认知程度的现状分析 124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 134.1爱国主义教育素材需要挖掘 134.2部分教师爱国主义教育观念不足 134.3教师爱国主义教育方法单一 144.4学生自身缺乏爱国主义观念 145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165.1整合爱国主义教育素材资源 165.1.1运用网络平台共享爱国教育素材 165.1.2归纳教材中爱国教育素材 165.2树立爱国主义教育观念 175.2.1提高教师爱国主义文化素养 175.2.2重视教师爱国主义教育观念 175.3改变爱国主义教育方法 175.3.1通过情景教学感受爱国情怀 175.3.2探究式教学激发爱国情感 185.3.3通过教育活动内化爱国品质 185.4提升学生爱国主义观念 195.4.1阅读爱国主义教育书籍 195.4.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爱国情怀 19结论 20参考文献 21致谢 23附录关于小学语文教师在爱国主义教育渗透情况的访谈提纲 24PAGE91绪论1.1研究背景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性,他提到爱国主义要作为永恒主题,要不断丰富对爱国主义精神的阐释,不断加强对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爱国主义教育要在内容上丰富要在教育载体上进行创新,不断增强教育效果。此外,习总书记也曾提到“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由此可以看出,国家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社会各层面都很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学校教育对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很重要,使爱国主义教育渗透进小学生当中,小学语文教材是传播爱国主义教育重要的载体,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上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笔者对小学语文教材进行了分析,并在实践中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对此提出了渗透策略。1.2研究目的及意义1.2.1研究目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1],是国家大力弘扬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是教科书必须融入的重大主题教育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固本培元、凝心铸魂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取得显著成效。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获得有各学科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教师在每个学科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本研究立足于小学语文学科,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为切入点,笔者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梳理爱国主义相关概念界定,通过分析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概括总结其中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为教师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观察法和文献研究法分析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不足,引起教师对爱国主义教育渗透的重视。进一步提出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渗透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2.2研究意义在理论上,本研究查阅了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爱国主义教育、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等基础理论相关文献,对其进行了归纳、分析、整理,并提出了渗透爱国主义家教育的策略,从而更好的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渗透。进一步丰富小学语文学科的内涵、拓宽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领域,充分发挥学科育人的功能。在实践上,重视小学语文课堂上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现状,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提供参考,梳理了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分布情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以及推进策略。1.3国内外研究现状1.3.1国外研究现状每个国家对爱国主义的的界定各有不同,但是爱国主义教育在每个国家都有着重要作用。MarthaNumbness(2019)认为爱国主义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是和政治因素紧密联系在一起的[2]。AranGustavo(2021)认为爱国主义教育是人们对共同家园的热爱和忠诚,他把爱国主义教育分为“温和的”和“强烈的”两大类,他探究了当代犹太复国主义精神的核心根植于“独立宣言”,认为以色列的爱国主义教育属于“强烈的”这一类型,以色列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是要求人们对国家忠诚[3]。在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方面,俄罗斯主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借助国家政策推进爱国主义教育[4]。雅什科夫(2020)的Патриотическоевоспитаниемолодеживсовременныхпоисковыхусловиях这篇文章从卫国战役中英雄人物的英勇事迹出发,教育中小学生要学习这些英雄人物的独特气质,提出了运用新媒体、借助军事爱国教育等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的重要观点[5]。1.3.2国内研究现状本研究以“小学”“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教材”“爱国主义教育”“课堂渗透”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有关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的相关研究,发现国内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其中,张美乐(2022)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及教学现状研究》中以教育学中的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以及情境教学理论为基础,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政策文件制定了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分析维度[6]。于丽(202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策略探究》中从小学语文教学涵盖识字写字教学、写作教学、综合性学习等语文教学的五大板块为切入点,选取素材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丰富和发展语文教学理论[7]。王盼军(2021)在《小学语文课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中根据小学生自身思维能力偏低、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自制力较差、活泼好动、喜欢探索和模仿等特点以及小学生易于接受较为直观、形象、有趣和具有启发性内容[8]。张素梅(2022)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研究》中的创新之处是从三个系统进行了考察,运用了心理学领域并且引用了阿普尔、福柯等西方理论[9]。芶蓉(2022)在《小学语文课堂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及推进策略研究——以Z市W小学为例》中基于“学科德育”和“课堂渗透”的视角,从学生爱国主义意识和情感等多角度出发[10]。1.4研究内容及方法1.4.1研究内容笔者从语文学科入手,语文学科是爱国主义的重要载体,以十二本小学语文教材为研究依据,对其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分布进行了分析,还对教师对爱国主义教育重视程度和渗透方式的分析、学生的认知程度分析,对三个大方面的现状分析。接着提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层面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挖掘不足,教师层面爱国主义教育观念不足、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层面自身缺乏爱国主义教育观念。最后针对问题提出渗透策略,整合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可以运用网络平台共享爱国主义素材、整合教材中的爱国主义素材;树立爱国主义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教师重视爱国主义观念;改变爱国主义教育方法,通过情景教学感受爱国情怀、探究式教学激发爱国情感、通过教育活动内化爱国品质;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通过阅读书籍、参加实践活动。1.4.2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文献法主要是笔者收集和查阅有关爱国主义教育和课堂渗透的文献资料,对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深度分析,根据资料的归类分析推导出本研究的逻辑结构形成理论。通过资料分析对爱国主义教育和课堂渗透的相关概念做出准确的描述。观察法:在实习过程中,以小学的语文教师课堂为主要观察对象,通过观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状况,记录课堂教学实际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考察分析,为研究文章的论据等部分提供实践基础。访谈法:本研究选取实习单位的部分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对话访谈的形式,了解小学语文教师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看法的现状、教师存在的困惑以及相应的建议,对此加以详细的分析,探寻存在问题,从而掌握更多、更真实的与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方面的信息,为之后的研究做铺垫。1.5本文拟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及策略探究,提出了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挖掘方面的问题、教师爱国主义教育观念的问题、教师爱国主义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学生爱国主义观念等问题,这些问题不利于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播,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些渗透策略,有利于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播。2相关概念界定2.1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是一面具有最大号召力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2020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了爱国主义的地位和作用,具体表现在他将爱国主义比喻为重要的精神纽带,这种纽带能够凝聚国民力量,促进国家的发展和进步[11]。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是:艰苦奋斗、辛勤劳动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财富;反对民族分裂和国家分裂,维护各民族的联合、团结和国家的统一;在外敌入侵面前,团结对外,英勇抵抗,维护祖国的主权和独立;同一切阻碍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势力和制度进行斗争,推动祖国的繁荣和进步。2.2小学语文教材厘清教材的基本内涵,有助于后续小学语文教材的理解和界定,为此,笔者梳理了学者们对教材内涵的相关界定。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第一卷)》将教材定义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的教材在范围上更大一些,它指的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制定的用于学习的材料,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包括教材,讲义等。狭义的教材也就是我们说的课本,它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编写,是上课的主要材料,为教学提供依据[12]。《中国教育百科书全书》中提到广义教材的范围除了学生使用的教材还有讲义和一些辅导材料。狭义的教材则特指学生使用的课本,由此可见,广义的教材包含狭义的教材,教材承载了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教材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知识,各方面的能力不断得到提升[13]。3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分析3.1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分布的现状分析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选文系统中含有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课文有80篇,不同年级均含有一定数量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表3-1各年级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情况统计年级爱国主义教育选文篇数占比低年级(一、二年级)2430%中年级(三、四年级)2633%高年级(五、六年级)3037%总计80100%从上述图表可以得出,低年级中的一、二年级涉及到爱国主义教育课文的篇幅是24篇,占比30%;中年级三、四年级的课文篇数是26篇,占比33%;高年级五、六年级的课文篇数是30篇,占比37%;从图片可以看出随着小学生身心的不断成长,爱国主义教育相关课文内容的篇幅逐渐增加,呈现上升趋势。图3-1爱国主义选文篇数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课文逐渐增多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国家的教学目的以及学情是密不可分的,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较低,对爱国主义方面的内容难以全面的理解,但随着年纪的增长,小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以提升,对知识的认知能力也更加深刻,有利于知识的传授,从爱国主义教育课文的分布情况可以得出不同年级、不同学段对知识的重点分布情况不同。其中包括了精读课文、语文园地、日积月累等,有关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界定的选文有80篇,笔者分别从自然人文景色、榜样人物、爱国主义情怀、传统文化等四方面进行了归纳整理;表3-2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的选文统计表主题选文题目选文篇数爱国主义情怀《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升国旗》《神州谣》《大青树小的小学》《繁星》《桂花魂》《木笛》《少年中国说》《月是故乡明》《桥》《青山不老》《延安,我把你追寻》《从军行》《送元二使安西》《有的人》《己亥杂诗》《题临安邸》《开国大典》19学习榜样人物《吃水不忘挖井人》《大禹治水》《朱德的扁担》《王二小》《邓小平爷爷植树》《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黄继光》《小英雄雨来》《将相和》《军神》《青山处处埋忠骨》《清贫》《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灯光》《金色的鱼钩》《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20优秀传统文化《端午粽》《姓氏歌》《难忘的泼水节》《传统节日》《中国美食》《二十四节气歌》《“贝”的故事》《羿射九日》《纸的发明》《赵州桥》《一副名扬中外的画》《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故宫博物院》《竹节人》《京剧趣谈》《北京的春节》《腊八粥》《藏戏》《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3自然人文景色《我多想去看看》《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葡萄沟》《日月潭》《黄山奇石》《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海滨小城》《望天门山》《望洞庭》《饮湖长初晴后雨》《观潮》《颐和园》《七月的天山》《圆明园的毁灭》《故宫博物院》《草原》18笔者将一年级到六年级的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选文划分为四个部分,传统文化教育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不仅在国家和社会层面大力推进传统文化教育,也重视在课程中融入一定量的文化内容,使教材能够彰显民族特点。在爱国主义情怀的教育中教材选取了《少年中国说》《神州谣》《开国大典》《延安,我把你追寻》等都体现出对祖国浓烈的热爱之情,在《开国大典》课文中一些句子由衷体现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之情。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五星红旗代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着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从这一刻中国独立自由了,五星红旗升起来了,人民站起来了。课文《少年中国说》的节选中梁启超先生说出了少年强和国家强的关系,用热血沸腾的语言说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先生呼吁中国的少年承担着为国家的富强努力奋斗,承担起发展国家的责任,赞扬了中国光明的道路,这个伟大的梦想需要中国的亿万青年人为之奋斗,承担起振兴中华的使命。通过学习教材中关于革命英雄的课文,对革命英雄形象的解读,学生可以从字里行间了解革命英雄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所做的贡献,感受他们用生命践行爱国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常葆爱国温情,培育学生的爱国深情[14]。结合现代的榜样人物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譬如向学生介绍获得“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屠呦呦,她从事中医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创制出新型疟疾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是20世纪热带医学的显著突破。呼吁中华儿女承担振兴中华的责任。在特殊时期的革命精神和榜样人物是促使我们努力前行的动力,我们祖国现在的繁荣昌盛离不开那些流血牺牲的的仁人志士,也离不开为中国的建设而舍生忘死的革命前辈,他们留下的宝贵精神是值得我们继续学习和发扬的,榜样人物为祖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学习革命的精神和榜样人物的事迹有助于内化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值得弘扬的传统文化比比皆是,文化承载着一个时代的历程,把一些传统文化的内容加入到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利于小学生从娃娃时期就了解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小学生加强文化自信并且感受传统文化带来的魅力。传统文化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素材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不仅在国家和社会层面大力推进传统文化教育,也重视在课程中融入一定量的文化内容,使教材能够彰显民族特点[15]。例如,我国古代的建筑故宫、圆明园、赵州桥。现在为止人们看了都不禁感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传统节日中的春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的许许多多形式多样的节日活动,体现了我国人民对传统节日很重视,也非常重视节日氛围以及传统节日传递给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国美食也是极其丰富的,满汉全席想必大家都听说过,满汉全席是一种集合满族和汉族饮食文化的超大形式的筵席,据说菜品至少有一百零八种,菜式甜咸辣口味俱全。二年级的《中国美食》这一课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呈现菜品,这样有利于吸引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了解美食的过程当中把生字也学习了,在了解美食的制作方法的过程当中,体会到饮食文化的精妙之处,使学生对传统饮食文化的喜爱之情,总而言之,弘扬传统文化和继承文化遗产的选文有利于小学生树立爱国意识。有了爱国意识可以转化成爱国情感并逐步形成爱国行为。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这些诗都在描写我国的自然景观秀丽多彩、美轮美奂。在《葡萄沟》一课中描写了这是个盛产水果的好地方,描绘了这里的葡萄和本地的风土人情,极具赞美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令人神往。小学语文教材中对黄山的石头、日月潭自然景色进行了赞美,还有南海的西沙群岛、北国的小兴安岭和南方的滨海小城等美景进行了描写。对美景课文的学习可以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借助美景抒发情感,升华小学生的爱国情怀。通过学习爱国主义教育、榜样人物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以及对自然人文景色选文的学习,增强小学生的对祖国的热爱,有利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3.2教师爱国主义教育重视程度的现状分析教师在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是教学实施的促进者和引领者,教师对爱国主义的重视程度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在笔者的实习经历中,通过观察了解到部分教师对爱国主义课文的重视程度的不同,一些教师会在讲解相关爱国主义课文前,对这一节课相关的爱国方面的内容进行梳理,梳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与本节课进行融合,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以在课上呈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并把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深化到三维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在讲课接近尾声时,将课文主题升华到爱国主义教育层面,引导小学生形成爱国方面的意识。小学语文教师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情况课前导入课后总结课前+课后教学+班级管理渗透2421未渗透3134表3-3访谈问题基本信息统计情况上述以5位小学语文教师为访问对象,由上述访谈呈现的信息可知,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渗透情况有还需加强,教师在课前导入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较少,在课后总结升华主旨时体现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较多,课前和课后,教学和班级管理两方面都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跟少之又少。从教师的备课准备、课堂教学等方面可以展现出教师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视程度。另外一些教师对爱国方面的教育体现的就不那么清晰,重点只放在关注课文的本身,缺少对其内在的思想进行挖掘,这样缺少了给小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教育,不利于小学生在小学阶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视程度和自身对爱国主义教育文件和关于爱国教育方针的解读程度也有关系,笔者在小学实习经历中,很少看到教师有学习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文件,理论学习的缺少,有待进一步强化。除了在教学渗透中教师还应该在日常班级活动、班会等方面需要重视爱国主义教育。3.3教师爱国主义教育观念渗透方式的现状分析语文学科的教学可以是创造性的教学、灵活多样的教学和趣味的教学,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这些教学方式可以用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如讲授法、读书指导法、情景陶冶法等。如古诗《元日》王安石(宋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图3-2部编版第7册课文9《古诗三首》《元日》是一首描写春节元日欢乐、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教师在讲授这首古诗时,可以在板书上增加亮点,如可以在“爆竹声”“屠苏酒”“曈曈日”等处画一些简笔画,吸引小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和小学生讲解“元日”一词的意思,说明这是我国春节的第一天,引导学生思考春节都用哪些习俗,教师点出春节是我国众多传统节日中最盛大的一个节日,关于春节有多种传说故事,现在春节在国外是很流行,看出我国的传统节日传播范围很广泛,传统节日有其自身独特的文化魅力。播放《元日》这首诗的朗诵和外国春节的场景,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书籍,学生自读后大家一起分享感悟,体会其中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教学的方法运用到爱国主义教育上也是适用的。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教师可以运用陶冶法,使学生身临其中去感受。在笔者实习观察过程当中,一部分教师在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渗透方式多种多样,如在讲授法和多媒体教学方式相结合;创设一些小情景让小学生参与其中,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班会,让每一名小学生都发表自己的看法,各抒己见、互相讨论这有利于班集体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可以看出这一部分教师对爱国主义教育很看重。反而言之,一部分教师在谈到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时,只运用单一的教学法,如使用讲授法时,只是用语言表达,这也很枯燥无味,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单一的教学法也不利于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综上所述,呼吁在一线的教师们无论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都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4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认知程度的现状分析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长期沉淀下对祖国的深深的热爱,爱国主义是一种高尚的民族精神,一个“三观”正确的小学生,首先就必须要做到热爱祖国,国家的兴衰与每一个公民都是分不开的,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培养爱国主义教育思想要从“娃娃抓起”。使爱国主义思想深入小学生的内心,铭记历史使命,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歌颂祖国这半世纪取得的伟大成果,在小学中创设了很多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的活动,如“童心向党”的歌唱比赛,“讲述爱国小故事”“书写爱国故事”等活动,在活动过程当中,就是对小学生爱国主义观念的慢慢渗透,在活动中小学生进行查找相关资料,学习爱国故事,体会爱国精神,歌唱爱国歌曲等活动,增强了小学生读爱国主义观念的认同,随着习近平主席在各大会的报告中,多次强调要加强爱国主义思想建设,可以看出国家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视,还有在路上随处可见到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也对爱国主义教育更加重视。从国家层面到社会层面再到学校层面,体现了全社会对爱国主义都非常重视,所以小学生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之下,对爱国主义教育的认知程度也不断增加,有利于树立正确的理想。4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4.1爱国主义教育素材需要挖掘教师对爱国主义教育素材的挖掘程度直接影响教师的讲课效果,教师在备课时要提取到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隐藏信息,应该从多个维度挖掘爱国主义内容,这样可以呈现出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才会有深层次的感悟,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对于教材内容的领会程度和剖析是不够的。在笔者的实习过程中感受出部分教师认为语文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已经很全面了,教师也只是对自己教授年级的教材比较熟悉,对现在没教年级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不那么熟悉。教师没能充分利用教材中爱国主义内容,发觉不到隐藏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只有在大型公开课前才会努力挖掘,在平时课堂教学中难以发现。绝大部分教师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也知道教材中那些部分体现爱国主义教育思想,但在备课时体现的不充分导致教师缺少对课文的整体把握,教材主编温儒敏提到,备课要有全局意识,要整体规划,在实际落实时却没达到应有的效果,对这一单元和这一本教材没有整体分析,接着,教师对教材中除课文以外的其他模块进行很好的使用,如日积月累、语文园地、教材插画等都可以进行扩展学习,在笔者实习期间的观察下,教师把爱国主义教育内容重点放在课文上,其他板块提供的爱国方面内容很少利用,最后,教师对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应深度挖掘。4.2部分教师爱国主义教育观念不足教师的职业有双重性的特点“教学”“育人”,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兼顾着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所以教师应该坚持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教师的教育观念指导他们的教学行为从而对学生产生影响[16]。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渗透爱国主义思想,将爱国主义思想植根在小学生的心里。但在小学实习期间的观察中,一些教师的爱国主义教育观念不足,观念不足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教师认同爱国主义教育,但缺少时间学习系统的理论知识。第二,一些教师认为爱国主义教育以小学语文学科为主,其他学科次之。第三,部分教师对爱国主义教育课程标准的认识不充分。综上所述,部分教师爱国主义教育观念不足,体现在缺少时间学习,部分教师没有将爱国主义教育落实到自己学科,对课程标准把握不充分。教师应从多角度多方面加强爱国主义相关知识的学习。4.3教师爱国主义教育方法单一教学过程分为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五部分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教材主编温儒敏提到,备课要有全局意识,要整体规划[17]。其中中心环节就是上课,上课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环节,在上课中讲求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学方法应该根据讲授教材的内容而定,所以,教师在使用教授方法时应该制定科学、有效、合理的方法。教师要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灵活的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18],然后,在笔者实习过程的观察中,很大一部分教师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教学方法很单一,大多数都以讲授为主,一些教师在讲授爱国主义相关的课文时,没有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随意的将名人典故或者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插入到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单一方面的用讲授法讲解,在讲解时,不与当时历史的时代背景相结合,学生很难找到课文与自己生活的联系,会造成学生难以理解课文中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无法体会到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科技性的一些教育设施也走进了我们的教室,它可以增强学生的兴趣,丰富教学形式。刚开始使用多媒体的教师并不多,因为刚出现不会使用,但随着学校对教师的培训以及教师的自学,多媒体的使用越来越普遍。随之而来,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部分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在上课使用教学课件时,已至于一节课在黑板上看不见教师写字,这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学生的识字、写字的学习。综上所述,教学方法的单一,多媒体教学的使用不当等问题,不利于教学的开展和进行,笔者认为可以将教学方法和多媒体的教学相结合可能会改善教学的效果。4.4学生自身缺乏爱国主义观念小学语文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成效最终要落实到小学生的身上,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上吸收爱国主义教育效果、内化的程度影响着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结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笔者在实习过程中,体会到学生倾向于以活动的形式展现出爱国方面的内容,活动更具有趣味性和实践性,但教师在教学和日常班级活动中,趣味性很少,目的性很强,难以让小学生提起兴趣,会导致小学生认为爱国主义方面的学习很枯燥,在讲课过程中,涉及到爱国主义方面就积极性不高,注意力不集中,不利于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学习,小学生自身爱国主义教育意识缺少。学校学习是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之外,其他方面对小学生爱国主义方面的教育没有衔接上,只有学校教育的一方面,难以让学生形成整体的爱国方面的知识。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不足,思维能力有限,爱国主义教育不会时常体现,小学生只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能马上体现出来,如果小学生在学习时,理解的不透彻,那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也会逐渐淡忘,所以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观念缺少。5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策略5.1整合爱国主义教育素材资源从多方面搜集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以便增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可以建立校内与校外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整合,从小学语文教材寻找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在结合当地可以利用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贴近生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让学生多元化的学习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例如当地有关于博物馆或者遗址,学校可以组织学生们去参观学习与实际相结合,将校内外爱国主义资源利用起来。搭建线上与线下的学习平台,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在上课前,运用网络查找与本节课有关的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学生理解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和内化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教师还可以在讲授完爱国主义有关的课文后,让学生运用网络资源拓展相关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构建校内外与线上线下学习平台。5.1.1运用网络平台共享爱国教育素材利用网络平台共享爱国主义教育资源,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网络上可以获得教育咨询的形式多样化,学习的方式也改变了很多,教师和学生可以在网络上查找学习资料,随时可以查找到自己想要寻找的资料,人们通过网络平台学习知识,现在学校里的多媒体教学方便了师生获得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运用网络学习平台,可以通过小红书、短视频平台抖音、爱国主义方面的小程序、专业的学术网站等形式获取或者共享自己掌握的爱国主义资源,形成良性的共享机制,注意在网络平台学习时,要有自己的甄别能力,分清其中的爱国主义资源是否正确,要选择正面的爱国主义资源,例如红色文化精神、宣扬爱党爱国主题等,这些有利于增加国家认同感的资源,对学习爱国主义内容有帮助的。5.1.2归纳教材中爱国教育素材教材是所有课程最为基础的资源[19],梳理好教材中的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知识体系和知识框架,方便教师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在教材中不仅要关注爱国主义教育的显性资源还要关注其中的隐性资源,注重对隐性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如果课文中即包含了显性教育资源又包含了隐性教育资源,教师可以借鉴教学参考书,根据教科书上的提示和课文的特点选择使用的教学方法。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程度、教学方法需要花长时间形成,需要教师自身的不断的学习和积累,这一过程需要在实践教学当中慢慢的摸索、不断的积累经验。小学教师应该仔细的解读教材内容,将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与教学内容整合在一起,延伸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形式,有利于教育目标的达成。5.2树立爱国主义教育观念5.2.1提高教师爱国主义文化素养厚植爱国情怀,加强自身的政治思想学习,教学一体,通过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来提高自己的爱国主义文化素养。古人云:教学相长也,教导与学习是相互促进的。做爱国主义教育的先行者,教师要讲好爱国故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比生硬的理论说教更具说服力,更有感染力。在爱国故事中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强化红色教育。教师要利用、主题班会、班队会,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展览馆、博物馆等等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教师要仔细聆听,听取不同的想法并深化吸收。5.2.2重视教师爱国主义教育观念习近平主席在关于教育方面的讲话内容和在各级各类学校考察时发表的讲话,作为教师都应该去学习,领会大会的精神和内涵。要求教师紧跟国家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身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想要确保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认知,这样才能教好学生[20]。《师说》中提到“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要开展教育教学,教师就要不断地进行学习,要学习多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从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看,首先,教师要精细的研究教材内容,把握爱国主义课文中的单元目标、教学目标,将课程标准与教材相结合,这样可以对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有整体的把握,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学习国家关于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教育方针政策,学习爱国主义方针政策加强教师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的把爱国主义教育与课文内容相结合。5.3改变爱国主义教育方法5.3.1通过情景教学感受爱国情怀在十九世纪中期,赫尔巴特是教育性教学的首创者,他把心理学和教育学结合起来,他认为多情境融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发展学生的道德品质有一定的助力作用[21]。小学教材选文中单元主题多种多样,爱国主义相关内容和各种主题情境相结合,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的感染。从笔者的实习经历中发现到就现在教师的教学方法来看,教师在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时,注重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的传播,忽视了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内化,教师在传播爱国主义相关内容时,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情感体验相结合,将理论融入到情感当中,不提倡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想让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多样化,需要创设适意的情景教学,让学生参与其中,加深学生对爱国主义内容的意识,学生在真情实感的体会当中调动自身学习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积极性。创设教学方法,要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情境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挖掘教材中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显性和隐性情景教学,接着,教师在情境教学时,理论联系实际相结合,与生活相联系,开拓学生的思维,余文森曾提出生活是教学源泉的观点[22]。陶行知也认为教育离不开人们的生活实际,在此基础之上,教学在小学教学时要选择学生容易理解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这样方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总而言之,教师在创设情景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从生活中选取题材回归生活,通过创设情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创设活动教学,对学习爱国主义教育也有一定意义。5.3.2探究式教学激发爱国情感深化爱国主义情感,开展爱国主义教学,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里要求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教师在讲课时不能一味自己说,要和学生相互配合,教师要带领引导学生探究教材的知识,探究式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运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主动的探索知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探究,主动思考,自己总结出结论。例如课文中《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师就可以根据课文提出一些问题,“在哪里挖井啊?”“为什么要挖井呢?”“文中吃水的人是谁?”“挖井的人又是谁呢?”通过这样一步一步地向学生抛出问题,引起学生更加深刻的思考,体会其中的爱国主义情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教师在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是开放式的,教师发挥着导向的作用,教师提出问题引起学生们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加深对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领悟,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5.3.3通过教育活动内化爱国品质“教育理念是教师在理解教育工作本质的基础上形成的教育观念”[23]。合理的使用教材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运用教材内容开展活动教学,内化学生的爱国主义品质,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关于传统文化的选文,《端午粽》《难忘的泼水节》《传统节日》《中国美食》《二十四节气歌》《北京的春节》《腊八粥》《藏戏》《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这些关于传统文化的选文,很有趣味性,教师可以运用选文开展活动,如开展做手工活动,让学生做和节日相贴合的美食或者饰品,在活动中让学生内化爱国情感。还有爱国主义方面的小型情景剧,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舞台上进行展示,学生在表演不同的人物时,置身其中体会人物思想情感,在结束后,让学生总结结合当代社会,自身应该如何热爱自己的祖国,发表自己的爱国主义的观点,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感受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内化自己的爱国品质。5.4提升学生爱国主义观念5.4.1阅读爱国主义教育书籍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让爱国主义精神成为中国人的骄傲,激励小学生从书籍中吸取爱国主义养分,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教师提倡学生在课余时间多阅读爱国主义相关书籍,在班级建立“图书角”,在阅读爱国主义相关书籍后,教师可以组织定期的让学生们进行展示,说一说自己阅读书籍的精彩内容,例如《闪闪的红星》讲述了潘冬子在革命前辈的指引和帮助下,由一个普通的农家少年逐渐成长为坚定的革命者的故事,情节感人至深、语言生动活泼,小主人公潘冬子豪爽、善良、智勇双全,是小学生学习的楷模,他热爱祖国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儿童。《可爱的中国》精选方志敏烈士狱中书简五篇:《方志敏自述》《可爱的中国》《死》《清贫》《狱中纪实》。每一篇文章字里行间都包含着一位中国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与坚定不移的意志。书中配以插图,使得这种精神更为直观。这些书籍时候小学生阅读,在传递爱国主义价值观念时,又带有可以让小孩子们看进去,有利于爱国主义思想的宣扬。5.4.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爱国情怀在实践活动中感受爱国情怀,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节日组织实践活动,在活动后,让学生总结发表感想。例如,在三月十二号的植树节,组织学生去大自然中植树,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清明节时,为烈士们扫墓,缅怀先烈;还有很多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其实离学生最近的实践活动是“升国旗”,每周在小学都会举行升国旗仪式,那激昂的歌声是那么的有感染力,在风中飘扬的五星红旗与升起的朝阳呼应着,学生们举起右手,在国旗下宣誓,言语中体现着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亲身感受之中,形成爱国的情怀,让爱国主义情怀深深植根在学生的心中。结论爱国主义精神是我国几千年在历史的岁月长河中形成的,无数的华夏儿女为了祖国的发展而不断努力,爱国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小学语文教材承载着传播爱国主义教育的责任,把爱国主义教育落实到实处。其一,本文对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进行研究,结合现状分析和在实习过程的观察中,笔者从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学校方面对爱国主义素材挖掘不足;教师在爱国主义方面教学方式单一和教师自身爱国主义教育观念缺失;学生自身缺乏爱国主义观念。其二,结合爱国主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一一对应提出了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策略,首先学校整合爱国主义教育素材资源,运用网络平台共享爱国教育素材、归纳教材中爱国教育素材;其次教师要树立爱国主义教育观念,可以从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和重视教师的爱国主义教育观念切入;接着改变教师的爱国主义教育方法,教师通过情景教学让小学生感受爱国情怀、教师运用探究式教学激发小学生爱国情感、教师通过教育活动使得小学生内化爱国品质;最后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爱国主义相关书籍或者参加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笔者对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渗透策略,由于笔者学术基础薄弱,渗透策略不全面等不足之处,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任重道远,是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