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煤矿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2024.4深刻启示1应急管理基本知识2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3一、深刻启示
煤炭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居于重要战略地位,煤矿安全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中,历来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一系列安全生产政策措施的出台,煤矿安全生产形势趋稳向好。山西省是煤炭大省,多年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要求,结合煤炭安全生产实际,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实践证明为行之有效的政策和工作措施,在较短时间内扭转了全省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实现了安全生产形势的明显好转。“十一五”期间,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从2006年的0.845逐年下降至2010年的0.188。进入“十二五”以来,针对煤矿企业整合后的安全生产形势和特点,我们突出“治瓦斯、摸清水”的重点,以安全质量标准化为抓手,创新安全风险防控新机制,推动了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2011年至2013年,百万吨死亡率连续两年均低于0.1以下。成绩的取得,一方面源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不断加强,另一方面源于更加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和成功实践。一、深刻启示2009年1.屯兰矿“2.22”瓦斯爆炸事故,遇险436人中,有358人被救生还,78人遇难。2.同煤集团四老沟矿“5.16”顶板事故被困8人全部被救生还。3.临汾新星煤矿“6.19”透水事故,被困4人全部被救生还。2010年4.华晋焦煤王家岭矿“3.28”透水事故,被困153人中,有115人被救生还,38人遇难。5.晋煤集团效南煤矿“6.3”透水事故,被困11人中,有7人被救生还,4人遇难。6.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吉县盛平煤矿“6.30”洪水灌井事故,被困9人中,有8人被救生还,1人遇难。2012年7.临汾基安达煤业“8.1”透水事故,被困12人中有4人被救生还,8人遇难。8.吕梁中阳暖泉煤矿“8.27”顶板事故被困7人全部被救生还。2013年9.同煤集团燕子山矿“8.12”水害事故,被困6人中,有4人被救生还,2人遇难。10、汾西集团正升煤业“9.28”透水事故,被困12人中,有2人被救生还,10人遇难。经统计,遇险和被困658人,经紧急救援,有517人被救生还,救援生还率近78.6%。一、深刻启示
特别是在2010年中煤华晋焦煤王家岭矿“3.28”透水事故中,被困153人,经抢险救援有115人被救生还,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史上的救援史上的奇迹,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2010年,在王家岭等三起矿难事故抢险救援中,共有130人被成功获救,使山西省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降低了0.1756(48.35%),为0.1876一、深刻启示
反面典型案例:2013年3月29日、4月1日,吉林省吉煤集团通化矿业集团公司八宝煤业公司在封闭火区过程中,相继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26名矿山救护指战员和27名矿工牺牲。其主要问题:一是发生事故不报告,违章指挥,违规冒险作业。未制定科学安全的封闭方案,在没有充分准备施工材料的情况下,安排矿山救护指战员和矿工在危险区域内同时施工5处密闭,不按规定的密闭顺序施工,增加了封闭过程中发生爆炸的可能性。三是施工组织混乱,未向作业人员告知作业场所的危险性。四是救护大队管理混乱。五是拒不执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吉林省政府的决定,强行入井封闭火区,又造成15名矿山救护指战员、2名矿工牺牲。7月23日,四川省宜宾市川煤集团芙蓉公司杉木树煤矿(以下简称杉木树煤矿)在排放瓦斯过程中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该矿救护队7名指战员牺牲。其主要问题:一是盲目处置。N3022风巷停电,在没有按规定查清风巷瓦斯的情况下就开启局部通风机向巷道供风,造成了第一次瓦斯爆炸。二是发生瓦斯爆炸后在没有弄清瓦斯爆炸原因、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火源隐患的情况下安排救护指战员下井排放瓦斯,排放过程中发生爆炸,造成7名矿山救护指战员牺牲。三是未发挥新装备在抢险救援中的作用,国家配备的气体分析仪、红外测温仪和注氮机等先进设备闲置在库房,没有用在查找火源、惰化灾区等抢险行动中。一、深刻启示
深层次问题:一是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树立不牢固,落实不到位,重生产、轻安全,重矿井、轻生命,对存在的重大致灾隐患排查治理不力。二是企业有关负责人无视、甚至肆意践踏国家法律法规和用生命及鲜血换来的规程制度,违章指挥、违规操作、强迫作业,导致救援组织者对灾情误判、错判,救援决策失误,应急救援方案不科学。三是应急救援队伍体制不健全、机制不顺畅。矿山救护大队组织机构不健全、人员编制不齐全、管理责任不明确。在事故救援中,矿山救护大队的主要领导既不能参加救援方案的研究和制定、又没有下达执行救援指令的权力。四是矿山救护指战员实战经验不足、专业素质不高、业务能力不强,救援能力偏弱。一些矿山救护指战员由于自身救援经验和能力素质有限,又慑于领导权威,对违章指挥盲目服从,在安全隐患未消除的情况下仍冒险组织施救。一、深刻启示
正反两方面的数据和案例说明:
(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始终把抢救人员的生命作为第一任务,这是成功救援的强大动力。
(二)必须加强应急指挥和协调,这是成功救援的坚强保证。
(三)必须科学决策、严密制定抢险救援方案,这是成功救援的关键。
(四)必须强化信息收集、报送和应急值守,这是成功救援的前提。
(五)必须调动有效的应急资源,形成抢险救援的合力,这是成功救援的重要支撑。
(六)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自救能力,是成功救援的重要环节。
(七)必须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应急管理“一案三制”建设和应急能力建设,这是成功救援的基础。一、深刻启示十八大报告提出:
“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
“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
“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
习近平:“各级党委和政府、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所有企业都必须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确保安全生产”一、深刻启示
煤矿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是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矿工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贯要求,是应对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的迫切需要。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求我们必须跨越传统的安全生产理念,必须以新的对策应对新的变化,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不断提高“抗逆力”,有力有效地应对各类事故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应急管理基本知识
(一)应急管理的内涵
应急管理,是指政府、企业以及其他公共组织,为了保护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在突发事件事前、事发、事中、事后所进行的预防、响应、处置、恢复等活动的总称。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①应急管理贯穿于突发事件的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全过程。②应急管理是事前、事后的管理和事发、事中的应急的有机统一。它涵盖4类活动:①预防、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②响应、应对突发事件。③控制、减轻突发事件的社会危害。④清理、消除突发事件的影响。归纳起来,应急管理就是围绕突发事件而展开的预防、响应、处置、恢复的活动。二、应急管理基本知识应急管理过程应急管理阶段应急管理内容事前预防与应急准备: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避免应急行动的相关工作,任务集中在建立应急体系、制定应急预案及完善应急保障系统等。建立应急管理体系、准备应急资源;制定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应急法律法规和政策、应急预案、各种应急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开展应急宣传、培训与演练和安全与应急技术研究;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和监控。事发预警与应急响应:突发事件发生时采取的行动。目的是快速应对事件发生,提高应急行动能力。研判信息,紧急会商;启动应急响应;协调应急队伍和资源开展应急处置;通报情况。事中处置与应急救援:突发事件发生后采取的措施。目的是保护生命,使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减小到最低程度,有利于恢复开展应急救援行动,控制事态恶化和扩大;组织疏散和避难。事后评估与恢复重建:在应急处置结束后立即进行,目的是使生产、生活恢复到正常状态或得到进一步改善。清理废墟、消毒、去污;评估损失、保险赔付;恢复生产生活,灾后重建。二、应急管理基本知识
(二)应急管理的基本原则和任务基本原则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预防为主,防救结合快速反应,协同应对社会动员,全民参与依靠科学,依法规范信息公开,引导舆论基本任务预防准备预测预警响应控制资源协调抢险救援信息管理善后恢复二、应急管理基本知识
(三)应急管理的对象
“突发事件”
在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条规定: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的类别: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二、应急管理基本知识
突发事件的级别
在我国,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突发事件性质和可控性等因素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4级,即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
根据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经济损失,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将生产安全事故分为以下等级: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二、应急管理基本知识
(四)应急管理的核心内容
“一案三制”
所谓“一案”,就是指应急预案,所谓“三制”,就是指应急管理的体制、机制和法制。二、应急管理基本知识1.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为依法、迅速、科学、有序应对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应急预案要对应急组织体系与职责、人员、技术、装备、设施设备、物资、救援行动及其指挥与协调等预先做出具体安排,明确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前、发生过程中以及刚刚结束之后,谁来做、做什么、何时做,以及相应的处置方法和资源准备等。所以,应急预案实际上是各个相关地区、部门和单位为及时有效应对突发事件事先制定的任务清单、工作程序和联动协议,以确保应对工作科学、快速、有序,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
还需要注意的是,应急预案是立足现有资源的应对方案,主要是使应急资源找得到、调得动、用得好,而不是能力建设的实施方案。二、应急管理基本知识
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关于“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的原则,应急预案管理与之相适应,遵循“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级负责、动态管理”的原则。按突发事件类型可划分为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社会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按照制定主体划分,分为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单位和基层组织应急预案两大类。二、应急管理基本知识
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主要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构成。
综合应急预案是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主要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工作原则,包括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预案体系、事故风险描述、预警及信息报告、应急响应、保障措施、应急预案管理等内容。
专项应急预案是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事故,或者针对重要生产设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等内容而制定的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事故风险分析、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处置程序和措施等内容。
现场处置方案是生产经营单位根据不同事故类别,针对具体的场所、装置或设施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主要包括事故风险分析、应急工作职责、应急处置和注意事项等内容。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风险评估、岗位操作规程以及危险性控制措施,组织本单位现场作业人员及安全管理等专业人员共同编制现场处置方案。二、应急管理基本知识
2.应急管理体制
是指为保障公共安全,有效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避免、减少和减缓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消除其对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而建立起来的以政府为核心,其他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有机体系。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四条明确“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二、应急管理基本知识应急管理机构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办事机构咨询机构决策领导执行日常工作专家顾问二、应急管理基本知识应急队伍体系指挥体系执行体系应急指挥部武装力量综合队伍专业队伍社会队伍二、应急管理基本知识构成主体政府及其部门企业组织非政府组织社会公众国际力量二、应急管理基本知识
3.应急机制
“机制”
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借指事物的内在工作的运行方式,包括有关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以及各种变化的相互联系。
应急机制是指为确保应急体系内各要素以及要素之间高效运转,通过组织整合、资源整合、信息整合、路径整合而形成的统一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路径、程序以及各种准则的总称,是在应急大系统的整体运行中,由其内部各种相关要素构成并使应急各要素具有自我调节、控制、发展和完善能力的功能系统。二、应急管理基本知识
应急机制构成要素包括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组织,也包括使这些机构、组织得以建立、运转和行使职能的各种法律、政策、行为准则、工作措施和物质手段等。要保证应急管理目标和任务的实现,必须建立一套协调、灵活、高效、可控的应急机制。
预防与应急准备机制
监测与预警机制
信息报告机制
应急响应机制
应急处置机制
善后恢复重建与调查评估机制
资源配置与监管机制信息发布机制
合作参与机制等二、应急管理基本知识4.应急法制
应急法制包括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是社会整体法律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针对突发事件及其引起的紧急状态情况所制定的各种法律、法规、制度、法令、条例、办法和标准的总称,是对紧急状态下国家权力之间、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公民权利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的调整和规范。
二、应急管理基本知识
(四)应急管理的核心内容
1.《安全生产法》、《突发事件应对法》;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山西省安全生产条例》、《山西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3.《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4.《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通知》、《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加强基层安全生产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5.《煤矿安全规程》、《矿山救护规程》及《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考核规范》、《矿山救护队资质认定管理规定》及《实施细则》、《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等;6.部门相关文件。三、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应急响应是指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应急救援是指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
是应急管理事发、事中过程最关键、最紧要的阶段和过程,事关能否将事故灾难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三、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基本程序接警与报告准备和先期处置应急启动现场处置与保障评估和扩大响应应急结束善后处置三、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应急响应流程图三、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一)接警和报告各级应急管理或调度有关单位和人员接警后,应详细询问、记录有关情况,按有关信息报告和处置规定,立即报告本单位领导和上级机关,并根据本单位领导和上级机关指示,及时将事故信息通报相关应急指挥机构成员单位和通知专业救援队伍。
信息报告是指灾情发生后,突发事件管理的相关主体针对灾情信息报告的职能规定模式,将突发事件信息及时、准确、全面地报送给突发事件管理决策机构,使突发事件管理的决策指挥机构能够获得信息以及事件发展变化趋势,为科学、正确的决策指挥提供有效保障。
信息报告是应急管理运行的重要环节,渠道的畅通与否、传递效率的高低、信息研判与加工直接影响到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善后恢复等各项工作,及时、准确、全面地报告信息,有利于掌握突发事件动态发展趋势,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和灾害发生及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纵向分级报告横向信息通报及时准确完整迟报漏报谎报瞒报三、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家局《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国家局《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国家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工作的通知》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的通知》三、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二)应急准备和先期处置
根据事故情况,相关应急指挥机构成员单位、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医疗队伍、救援装备、设备、物资生产或储备单位、应急救援专家等积极做好赶赴事故现场抢险救援的准备,上级机关及时派员赶往事故灾难现场,核实、观察和初期评估事故灾难的情况和发展态势,并与事发煤矿企业一起组织先期处置,防止事故灾难扩大升级。与此同时,事发煤矿企业及时组织灾情初期评估,并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边处置、边汇报,不断将事故灾难的最新信息向上级领导和机关报告,并启动井下安全紧急避险系统,保证人员做好自救互助响应。各级应急机构各成员单位及时进入应急状态,密切关注事态发展,按照预案做好应急响应的各项准备工作。三、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三)应急启动
当确定突发事故灾难级别后,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和标准,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和事发煤矿企业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调集应急救援队伍、医疗队伍、应急救援物资设备,派出应急指挥协调人员和专家赶赴突发事故灾难现场。公安及保卫部门、交警及运输部门、医疗单位等接到通报或通知后,提前进入应急处置工作,按照应急预案规定,分别负责早期的事故灾难现场治安警戒、沿途救援队伍和救援物资的交通管制、现场医疗救护保障等,直到现场指挥部成立并开始执行新的任务或继续履行相关职责。三、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应急响应分级标准及启动条件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和《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按照事故灾难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煤矿事故应急响应级别分为一级(特别重大事故)响应、二级(重大事故)响应、三级(较大事故)响应、四级(一般事故)响应等。分别由相应的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各级煤矿企业启动。1.发生特别重大事故时启动一级响应,由省、市、县及煤矿企业启动,省级现场指挥机构并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指挥、部署并指导事发地市、县级人民政府和煤矿企业实施救援工作。2.发生重大事故时启动二级响应,由省、市、县及煤矿企业启动,由省级现场指挥机构部署、指导、协调事发地市、县级人民政府和煤矿企业实施救援工作。3.发生较大事故时启动三级响应,由市、县及煤矿企业启动,由事发地市级现场指挥机构指挥、部署、指导、协调县级人民政府和煤矿企业实施救援工作。4.发生一般事故启动四级响应,由县及煤矿企业启动,由事发地县级现场指挥机构及煤矿企业指挥、部署实施救援工作。
以上各级在应急响应过程中,认为超出本级应急处置能力时,及时报请上一级应急指挥机构启动上一级应急响应实施应急救援。三、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四)指挥协调和现场处置
启动相应应急响应的应急指挥机构成员单位集结到位后,立即启动或成立现场抢险救援指挥部及各应急工作小组,组织研究和决策救援方案,并组织指挥和实施,包括:现场指挥或部署、指导、协调、组织采取具体的应急处置措施,组织开展各种保障工作、善后工作,及时向上级报告煤矿事故灾难基本情况、事态发展和救援进展情况,并适时向媒体公布。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协同应对,有关应急队伍应服从指挥、相互配合。三、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主要任务抢救受害人员查明控制危险源救援消除后果评估原因和后果尽快查明和控制火源、有毒有害气体、通风、系统、巷道及设施损坏情况,尽快恢复通风系统组织撤离或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及技术手段保护危险区域人员,指导和组织遇险矿工开展自救与互救,并迅速撤离危险区域或可能受危害区域制定科学合理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措施和手段,迅速展开应急救援,尽快消除事故后果及时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性质,评估事故危害范围和危害程度,查明人员伤亡情况,做好事故调查三、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1.现场指挥部及有关保障站或基地设立(1)煤矿事故灾难发生后,根据事故灾难等级和应急响应级别,煤矿企业立即按本级应急预案设立(或启动)煤矿抢救指挥部,组织应急处置工作或先期应急处置工作。
(2)根据事故应急响应级别,启动相应应急响应的应急机构及组成人员集结到位后,下级应急指挥机构迅速与上级应急指挥机构进行衔接,其组成人员及时纳入上级应急指挥机构,共同设立现场抢险救援指挥部,组织煤矿事故抢险救援的指挥与协调工作。
(3)现场指挥部及应急联动小组组成及职责依据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及时启动或根据煤矿事故灾难性质、类别、严重程度和抢险救援需要等情况设立。
(4)现场指挥部设立(或启动)后,应进一步明确成员职责和任务,确定工作制度或工作程序,以保证协调一致地实施应急救援行动。所有的应急任务都应该统一分配,以确保每个救援人员都能清楚地知道谁是他们的直接指挥者以及他们各自具体的应急任务。三、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三、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
(5)现场指挥部一般设在调度室,也可设在靠近事故现场的地方,便于指挥和协调救援工作。设置时,尽可能利用原有通讯、水和电等资源。根据需要,及时开通备用通讯(视频)系统、指挥办公系统以及其它应急信息平台,设置相关应急装备、办公设备、显示器材、指挥人员标签及其他应急支持设施,张挂相关事故情况图纸和现场指挥部组成情况表,准备煤矿及事故情况、抢险救援工作及应急资源保障情况等相关资料,安排安保警戒人员。现场指挥部及各应急小组所在位置,均应设置醒目的标志,方便救援人员和保障人员的识别,有利于救援工作的实施。
(6)设立井下救援基地及井下救援指挥部(组)。井下救援基地是井下抢险救灾的前线指挥所,是救援人员与物资的集中地、救护队员进入灾区的出发点,也是遇险人员的临时救护站。三、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
井下救援基地应具备的功能一是现场救灾的指挥中心,现场指挥部应派指挥员携带相应的技术资料在井下基地值班;二是进入灾区工作的专业救援队伍在待命,随时准备进入灾区抢险;三是设有通往地面现场指挥部和灾区的通讯设备(有条件的可设置视频通讯系统),基地电话值班员保持与进入灾区的专业救援队伍、井下指挥部的联系,随时反馈现场情况,传达指挥部的命令;四是存放部分救护装备、配件和救灾物资;五是必要时安排医务人员携带相应的医疗器械和用品在基地值班,以使被救出的伤员及时得到更好的医疗救助;六是安置气体检测和分析化验设备,及时掌握灾区情况,为决策者提供及时、可靠的技术支持;七是随着灾区巷道不断被解放和侦察、救援任务的深入,基地则要跟随前移,当灾区情况发生恶劣变化时,基地也能迅速撤退。三、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
井下救援基地选位要求和条件一是靠近灾区。使进入灾区工作的救援队伍能在呼吸器有效工作时间内完成任务返回基地;出现紧急情况待机救援队伍能及时进入灾区进行救援;使被救出的伤员能及时得到更好的医疗救助。二是通风良好。在扑灭火灾、处理瓦斯、煤尘燃烧、爆炸事故及突出事故时,基地应选在风流稳定的新鲜风地区。对冒顶、水灾等其它事故灾难,选在贯穿风流地区即可。基地建立后应检查和加固通风设施,清理通风障碍物。视情况建立基地密闭室,这样即使灾区情况恶化、甚至发生了风流逆转,也能保证基地通风不会受到影响。三是不受爆炸直接冲击。为保证基地安全,避免受灾区爆炸事故的直接冲击,基地位置不能选择在有爆炸可能的直通的巷道内,应选择在进风的一至二个拐弯前的巷道中。四是围岩稳定,巷道宽敞。既有利于基地人员正常工作,又为他们的安全增加一些保护,同时为紧急情况下基地人员迅速撤退提供便利条件,还能用于抢险器材的储备。三、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五是运输方便。在多数情况下,进入灾区的物资,如灭火、排水器材和设备等均由基地作为转运站。若通往基地的运输方便,则可事半功倍顺利完成任务,否则,费时费力,还有可能错失战机。六是保证照明,并设有明显的灯光标志。七是基地勿选在与灾区毫无联系的主要运输大巷、角联通风支路以及风速过大的巷道内。在处理事故灾难过程中,不要求基地自始至终地固定在一个地点,需视事故灾难的情况向灾区推移,也可以退离灾区。为此,指挥员要多考虑几个备用基地便于选择。需要改变井下基地位置,必须取得地面现场指挥部的同意,并通知在灾区工作的救援小队。与抢险救援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基地。三、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
井下救援指挥部(组)
井下救援指挥部(组)设在井下救援基地,既是救援方案的执行者,又是救援行动的指挥者。建立井下救援指挥部(组)是为了便于实施靠前指挥,落实救援方案,及时掌握灾情信息、了解救援进度。当有意外情况出现时,能够迅速作出决策并采取应对措施,便于地面现场指挥部随时掌握灾情变化,及时调整救援方案,统筹安排救援任务和救援力量,它对于保证整个救援指挥系统顺畅、救援决策与指挥迅速有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井下救援指挥部(组)指挥人选必须具备相应的救援知识和救援经验,由现场指挥部总指挥根据井下灾情和轮班任务需要予以确定。其主要任务:一是对当班灾区救援工作负全部指挥责任。二是负责合理安排救援力量,具体落实救援队伍行动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确定完成任务的时间及要求,明确出现意外情况时的应急措施。三、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
三是经常和地面现场指挥部保持联系,据实汇报灾情信息、工作进度,为救援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当灾情发生变化需要调整行动计划时,应及时汇报地面现场指挥部,取得同意后方可改变行动计划。四是负责直接指挥灾区救援队伍的行动,并保持不间断联系,随时掌握工作进度、救援人员身体状况和灾区情况。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正确分析判断和决策,果断下达继续工作或迅速撤出的命令,必要时请示地面现场指挥部。五是当有危险出现并危及救援人员自身安全时,有权果断终止正在实施的救援行动,组织救援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并及时汇报地面现场指挥部,必要时请求援助。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六是负责划定井下救援现场的警戒区域,设置安全监护岗哨,安排跟班监护的救护人员,确定非专职救援人员的工作区域。七是安排专人随时检测基地及其附近区域的通风情况及有害气体的浓度并注意其他情况的变化。不得随意改变基地及指挥组位置,需要改变时,必须取得地面现场指挥部同意,并及时通知灾区工作的救援人员。八是随时掌握救援需要,及时调集所需物力、人力。九是负责安排好待机救援队伍,使其始终处于应急准备状态。三、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
安全监护岗哨
在处理事故过程中,应根据抢险救援计划和方案,在有害气体积聚的巷道与新鲜风流交叉的新鲜风流中设立安全监测岗哨。监护人员的派遣和撤消由井下基地指挥员决定。同一岗位至少由两名救护队员组成(或由矿上安检员和救护队员各1名组成)。监护人员除有个人防护装备外,还应配有各种气体检查仪器及其它测量仪器。监护人员的职责是:一是阻止未佩戴氧气呼吸器的人员单独进入有害气体积聚的巷道和危险区。二是将从有害气体积聚的巷道中出来的人员引入新风区,必要时实施急救。三是观测巷道和风流情况,并将有害气体、烟雾和巷道的变化情况迅速报告地面指挥部。
进、出风井也应设立安全监护岗哨,可由矿井安检员担任,阻止非救援人员下井,禁止在井口附近出现火源。三、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
医疗站
医疗站最好设在井口附近或井下救援基地,可使升井或搬运出灾区的遇险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和转移。医疗站应设有专职值班员、经验丰富的专职医生、救治的必要装备设备和药品、救护车等。其任务是:一是对从灾区撤出的遇险人员进行急救。二是检查和治疗救援人员的疾病。三是检查遇难人员受伤部位的具体情况并做好记录。四是必要时对伤员进行紧急手术。地面物资供应基地
在处理煤矿重大事故灾难时,为及时供应救援装备和器材,应设置地面物资供应基地。救援装备和器材的存贮数量,根据事故灾难的性质、影响范围及抢险救援需要确定。建立存入调出登记统计制度,分类存放管理和使用。必要时,开设应急器材和设备维修、加工点。为保证正常有效保障供给,由现场指挥部总指挥指定地面物资供应基地负责人。三、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
2.煤矿企业组织指挥一般程序(1)矿井发生灾害事故后,矿井调度值班室最先得到灾情报告。要根据灾情程度、性质及范围,按照《应急预案》和《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迅速通知井下波及区域或有可能波及区域工作人员迅速撤离,同时利用最快捷的方式通知值班领导、矿长及相关人员到达调度室;通知有关区队、部门统计入井人数及撤出人数;及时了解和掌握井下灾情变化,及早召请救护队,尽量查清井下灾区情况,同时向上级机构报告。(2)立即成立以矿长为总指挥,有关矿级领导、调度、生产、通风、机电、运输、供应等部门负责人、救护队长、安全监察负责人为指挥成员的抢救指挥部。矿指挥部成立后首先听取值班领导的灾情汇报、已下达过的命令以及执行情况汇报。继续组织撤人、停电、保证主要通风机、副井提升及压风机的正常运转(派有关领导或科室负责人去风机房、副井绞车房、压风机房组织与督促工作)。三、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
(3)矿调度室进一步通知有关区队、矿灯房、自救器发放室进行核实,并查看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准确统计各队、班(组)井下人数及其姓名,统计已上井人数及姓名,以便分析灾区人员数量及分布。尤其是井下流动岗位、临时工作地点、事故初期下井抢救的人数要详细统计。通知有关单位准备救援器材和医疗单位准备急救伤员。(4)指定一名副职领导负责签发下井许可证,通知矿灯房、自救器发放室没有入井许可证不准发放矿灯、自救器。安排井口安全检查站派专人负责记录、检查入井人员的通行证以及是否携带自救器等,不合要求不准下井。必要时,应有保卫、公安干警配合,防止遇险、遇难人员家属由于情绪激动出现过激行为,影响救援工作。(5)选定井下救援基地,组成井下基地救援指挥部,按有关要求组织指挥井下救援工作。落实井下救援基地所需的通讯设备、救援器材等。井下基地指挥部选定安全监护岗哨位置及其人员,明确其任务,严密观察风流变化和气体情况等。三、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
(6)命令救护队进入灾区引导遇险人员撤离,将伤员救到井下救援基地或其他安全地点进行现场急救后,送到地面甚至医院。得知人员受困在灾区时,一方面设法与受困人员联系,稳定其情绪,一方面立即报告并采取果断措施组织特别抢救。同时,命令救护队进行灾区侦察,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对井下灾区进行全面侦察,掌握灾情性质、影响范围、灾区通风与瓦斯情况、巷道设施损坏情况等。救护队长应具体负责指挥救护队按救护规程的要求和指挥部的命令完成侦察任务,提出测定数据、灾区示意图及灾区处理建议,供指挥部制定救援方案时参考。侦察结束后,应安排救护队在安全地点监视灾情变化,具体位置应由井下救援基地负责人提出建议,报矿总指挥确定。(7)抢救指挥部根据井下灾情报告,责成指挥机构成员将抢险人员组成待机、准备力量。当专业抢险人员不足时,应及时报告上级应急指挥机构请求支援。如果救援过程中出现反复或灾情扩大时,应下决心投入待机力量,同时采取安全措施保护抢险人员,尽力避免扩大伤亡。
三、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
(8)矿总指挥组织指挥部成员听取侦察情况汇报后,应命令矿总工程师组织人员依据《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结合灾情实际,尽快提出事故现场处理方案,并将成员明确分工,安排专人具体负责救灾物资供应、救援人员的后勤保障、善后处理和伤员救治、治安保卫等工作,限定时间完成救援准备工作,并派员检查核实。对总工程师提出的事故处理方案应经过慎重研究讨论,在安全系数上应留有余地,应考虑到处理灾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及补救措施,不能只想到顺利的一面,还应充分预计到不利的因素。(9)根据现场处置方案及时组织应急救援行动和各项保障工作。矿总指挥及时、不断地协调平衡力量,确保方案顺利进行。当遇灾情变化时,应及时组织修改救援方案,调整抢险力量,重新组织抢险救援。(10)事故灾难处理结束后,矿总指挥指定有关部门和人员及时开展善后工作,收集整理事故调查报告,并进行全面分析。对事故原因、抢救处理过程、重要的经验教训以及今后采取的预防措施等进行总结,形成文件后上报存档。三、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
3.现场处置基本措施(1)救助性措施。现场指挥机构成立后,要科学制定救援方案,将人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组织各种力量开展救援,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并妥善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在应急救援过程中要先避险、后抢险,先救人、后救物。(2)控制性措施。事故灾难发生后,现场指挥机构要组织迅速查明并控制危险源、危险区域,划定警戒线和警戒区域,实施交通管制等,为应急救援行动创造相对有利的内外环境,从而有效遏止事故灾难扩散和升级,保证应急救援队伍、装备和物资能够顺利地到达事发现场并立即投入战斗,防止危险继续蔓延而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3)保障性措施。如组织专家、专业技术人员、专业队伍和专用物资、器材、装备、设备及器械加工保障,组织警力、交通、医疗、通信、电力、自然灾害信息、社会动员和技术支持等各种保障等,以保证应急救援顺利进行。(4)预防性措施。在应急救援过程中,现场指挥机构不仅要着力减轻已造成的损害结果,还要排查有关设备、设施及活动场所潜在的风险,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性措施,保障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止各种次生、衍生灾害的发生。三、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5)动员性措施。应急救援不能缺少强有力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现场指挥机构需要启用预有的各类应急资源和储备。必要时,可开展应急社会动员,紧急征集征用社会、相关企业有特定技术专长的人员和所储备的相关物资、设备、设施、工具,并给予适当的补偿,以保证紧急征用活动的可持续性。(6)稳定性措施。事故灾难发生给人们心理上造成的冲击最为严重,使受害者、受威胁者亲属等难以冷静、理智地考虑问题。此外,突发事故灾难社会关注度高,如果不及时通过主流媒体及时、准确、全面地向社会进行发布和报道事故灾难的基本情况、应急措施及现状等情况,就会造成不必要的社会混乱,影响应急救援顺利开展。因此,在应急救援工作中,应采取相关稳定性措施,一是对受害者、受威胁者亲属及时做好耐心说服工作和安置(转移)、安抚、救助等项工作,避免因情绪失控而干扰应急救援行为的发生;二是通过及时、准确、全面的新闻信息发布,加强与社会公众的良性沟通,以满足公众知情权,增进相互了解、相互支持,杜绝谣言产生,配合开展应急工作;三是加强现场治安警戒,坚决制止和打击不法分子利用突发事故灾难造成的混乱局面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三、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
4.现场控制与保障
一是应急资源组织与协调和调集(1)通过对现场情况的初步评估,根据相关应急预案,调动和组织相应的、足够的人力资源参加应急处置,并按照明确的任务和职责开展工作。(2)在人员集结参加应急救援过程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人员集结要方便应急救援工作,核心救援力量和现场急需的专业救援力量要接近现场;其次人员集结要有序可循,不能造成混乱,人员集结的位置和规模不能对现场内外交通造成堵塞。(3)应急救援需要大量的专业设备和工具。专业装备、设备和工具由专业救援队伍携带和提供,对于一些特殊和所需数量较多而现场数量不足的装备、设备和工具可向有关方面请求支援,也可向社会征募。大型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由政府及职能部门根据已建立的应急救援物资监测网、信息库以及与有关企业签订的应急保障服务协议等,直接联系调用。(4)设置应急救援物资供应基地。(5)应急资源应注意匹配。三、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
二是设置警戒,维护现场秩序
为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防止非应急救援人员与其他无关人员随意进出现场和干扰应急救援的正常工作,应根据事故的性质、规模、特点等不同情况或需要,安排公安警察、保安人员或企业保卫人员等应急参与人员实施警戒保护。在公安机关未到达现场之前,煤矿企业治安保卫人员应立即在现场周围设立警戒区和警戒哨,先期做好现场控制、交通管制、疏散群众和维护公共秩序等工作。公安机关到达后,及时在现场设置警戒线,布置警戒人员,发放通行证,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同时应在现场周围加强巡逻,预防和制止对现场的各种破坏活动和一些过激行为。在执行任务期间,警戒人员必须遵守一个前提,即所进行的警戒活动不得干扰应急行动。设置警戒时,通常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两层及以上警戒线,内围警戒线设置在井口、调度指挥室、医疗急救站等核心区域附近,一般只允许指挥人员、应急专家、专业救援人员、医疗救护人员、警察进入;外围警戒线的划定以满足应急救援工作的需求为主要考虑因素,其设置应保证参与救援的其他救援组织和人员、保障组织和人员、各种车辆、装备、设备、物资器材等,在内、外围警戒线区域内有必要的停放位置、足够的活动空间,有利于应急救援工作顺利地开展。外围警戒线是救援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空间,无关人员一般不允许进入此区域,以免引起现场混乱,增加应急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三、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
三是现场交通管制
一般由公安交警、交通运输部门组织,通过实行交通管制,封闭可能影响现场救援工作的道路,开辟救援专用路线和停车场,禁止无关车辆进入现场,疏导现场围观人群,保证现场的交通快速畅通;根据情况需要和可能开设应急救援“绿色通道”,在相关道路上实行应急救援车辆优先通行;组织专业队伍,尽快修复损坏的道路及有关设施,保障交通路线畅通。必要时,可向社会进行征用相关交通设施装备。
四是组织医疗保障
医疗机关及队伍集结到位后,迅速设置急救医疗点,根据现场情况,制定完善医疗急救方案,准备急救药品、器材,合理调配救护人员和车辆。根据救援工作进展情况,在矿山救护队的协同配合下,首先将受伤人员运送出危险区域,随后组织伤情评判,按照轻、中、重就地简易分类,按类别进行院前急救和做好安全转运,在救治过程中,还应视伤员情况,做好心理干预。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同时应对救援人员进行医学监护,开展饮用水源检疫,并为现场应急指挥部提供医学咨询。三、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
五是组织对信息和新闻媒介的现场管理
事故发生后,社会关注度高,面对蜂拥而至的新闻采访人员,既不能听任其在救援现场进行无限制的采访,也不能简单地对其进行封堵。前者会导致对正常救援工作的干扰,后者易与媒体形成对立局面,甚至导致谣言的传播。在现场救援中,负责新闻和信息管理的人员,要重视对信息和新闻媒介的管理和引导,及时建立与现场应急指挥者的联系,积极从其他应急小组处获得有关事故的正确的相关信息,认真准备新闻发布会的相关事宜,要设立新闻联络点,处理要求采访、摄像及索求信息的事宜,安排专门新闻发言人,适时召开新闻发布会等,处理好与媒介的公共关系,利用和引导媒介实现与社会公众、政府有关部门以及相关专家之间的良好沟通,使其发布准确、权威的信息,降低事故造成的社会影响。三、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
六是其他工作安排与保障
与上述工作同步开展或根据救援工作进展情况适时开展的工作还有:(1)资金保障。一般由事发煤矿企业承担。(2)电力、通信保障。协调有关部门和企业做好相应保障,确保电力运行正常和通信畅通,保证工程抢险、人员抢救和指挥协调工作顺利开展。(3)自然灾害信息保障。根据灾情和应急救援需要,协调气象部门做好灾害性天气的气象监测和预报工作,及时提供短时临近的天气预报服务和气象灾害情报;协调国土地部门及时提供相关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协调水利部门加强矿区附近水系及设施雨季防洪防汛信息预报预警工作;协调地震部门做好地震监测和预报工作,及时提供震情对煤矿事故灾难及抢险救援工作的影响范围、程度、时间,跟踪震情趋势并提出相应的防控建议。三、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
(4)相关环境监测工作。根据灾情和抢险救援需要,组织相关部门提出因煤矿事故灾难造成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方案;对因煤矿事故抢险救援工作可能引发重大环境污染事件进行调查评估报告,为抢险救援指挥部决策提供参考;指导和监督污染物收集、清理与处置,受污染和破坏的生态环境恢复等。(5)各类救援物资和资金的组织接收工作。组织接收社会各界各类物资和资金的捐赠工作,及时做好各类救援物资、装备、器材、资金等使用、整理清点、核算支付、登记、统计、记录各项工作。(6)遇险遇难人员的善后工作。组织清点遇险遇难人数,提前做好煤矿企业周边住宿资源调查和使用协调工作,了解掌握遇险遇难人员家庭情况,制定安置方案,进行善后工作小组分工,及时做好遇险遇难人员亲属安置(转移)、安抚和临时的基本生活救助工作以及稳定思想情绪工作,防止遇险遇难人员亲属的过激行为以及由此引发的突发性群体事件。根据人员抢救情况,及时组织对遇难者尸体认定、DNA检验、遇难者亲属采血工作,核实遇难者身份;及时安排遇难者亲属善后处理期间的生活和遇难者丧葬事宜,洽谈抚恤条件。同时及时组织开展保险查勘理赔工作。三、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
5.应急救援注意事项
(1)
牢固树立“先救人后救物”的理念
坚决执行应急救援的法律、法规,坚持科学救灾、安全救援,必须把挽救人的生命和保障人的基本生存条件作为突发事故灾难现场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在救灾决策与指挥时,面对错综复杂的灾区环境和既有的救援技术条件,必须尊重灾变规律。在灾情控制与保护救援人员安全、抢救遇险人员发生冲突时,必须首先保证救援人员及遇险人员安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忽视救援人员安全而片面追求救灾进度,冒险决策,盲目指挥,更不能明知故犯,漠视法规,漠视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绝不能出现用活人换死人的现象。真正达到安全而不违章,迅速而不冒险,有序而不忙乱,高效而不拖延。三、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
5.应急救援注意事项
(2)应重视事故灾难发生初期抢救工作
一是在事故灾难发生后,必须及时报告、报警,立即组织撤出灾区人员和停止灾区供电(掘进工作面发生火灾或爆炸不能停局部通风机),迅速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召集专业救护队进入灾区救人、侦察灾情,根据灾情及时制定救援方案并组织实施。
二是千方百计查清事故灾难真实性质,如是发生爆炸事故,还是火灾事故?发生位置在何部位?这对制定和实施决策方案、减少灾害损失至关重要。三、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
(3)应加强救援过程中的指挥协调工作现场应急指挥部坚持统一指挥的原则,妥善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坚持统一指挥的原则。应急救援过程中,现场指挥部必须具有指挥处置的全部权力。目前,常见的是,事发后各级、各部门领导纷纷赶赴现场,靠前指挥,发布指示。经常导致现场秩序混乱、令出多门,使现场指挥人员无所适从。而众多领导者的指示往往又不统一,甚至相互矛盾,导致现场指挥部的既定权力得不到有效行使,造成了实际上“谁官大,谁决策”的局面。甚至有时,事发地政府和现场指挥部还要忙于接待各级领导,给现场处置带来了诸多不便和麻烦。煤矿突发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具体工作。为此,高层领导一般只需对具体的应急救援工作给予方针、原则方面的指示,而不应干预现场处置工作。其实,在应急救援中,各参与部门和单位之间的应急协调是很难解决的问题,高层领导应重点对此加以协调。二是要认真处理好上级应急指挥机构及上级领导的指示,应尽量在决策方案过程中采纳他们的意见。确实不能采用时,宜用开指挥部会议方式共同议定,或指定专业人员向他们汇报、解释,争取理解,上级领导(特别是非专业领导)要亲自下井进入灾区时,应尽力耐心说服,阻止其下井。在紧急救援时期,一般不宜让上级领导进入灾区。
三、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
三是要处理好抢救指挥部内部主要成员之间的关系。总指挥是处理事故时的最高领导,要稳如泰山,令行禁止,要用人得当,不能离岗到灾区。若确需进入灾区时,必须任命代理人,并授予其指挥权。不能形成多头指挥状态,更不能形成无人指挥状态。总指挥任命井下救援基地负责人时,要考虑该人的实际经验和能力,不能强人所难,否则会带来严重后果。重大决策前,应取得指挥部成员的认可(特别是主要成员),个别不同意见可以保留。指挥部在讨论救援方案中切忌个人独断专行,就是有把握时,也应在议定后拍板,这样有利于协调总指挥与成员之间的关系,才能发挥指挥部成员各自的积极性,克服内部矛盾分歧,避免全部重担均压在总指挥个人身上。
四是对井下直接从事抢险救援的人员,特别是矿山救护队,要从爱护关心又要使之奔赴灾区建功立业的态度,帮助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因为事故现场,时刻存在着危险,指挥部很难及时定出安全无误的具体措施,有时救护队也不可能短时排除危险,救援存在一定难度,若强迫命令他们下井,他们下井后就可能呆在安全地点,等待指挥部拿措施,从而延误了抢救。遇到此种情况,不仅要进行精神鼓舞,更需采取强力保护措施(如:有直通地面的最快运输系统、有直达地面的通信、有井下急救医疗人员、有救护接应小队、选用最好的矿灯和个人防护器材等),必要时,要采取经济激励手段,这样做效果很好。
三、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
(4)不断加强对灾区状态的科学分析,及时抓住战机、科学处置
矿井事故发生后,准确判断灾区的状态及可能的发展趋势,对有效控制灾害的蔓延,使其影响范围减少至最小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对灾区状态的科学分析,及时或超前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控制措施是应当遵循的救援步骤。如果不了解和认真分析事故现场情况就盲目进行处置是不可取的,这不仅无法实现防止事态蔓延扩大的目的,而且还会造成救援人员的伤亡,造成更大的损失。
一是进行全面性分析,就是全面分析灾区的状态,辨识各种危险因素,尽可能多地考虑到保证现场救援人员的安全措施的各种因素和细小环节。
二是进行相关性分析。事故发生后,灾区内的各种状态都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在制定应急措施时,不能只考虑某一种因素的存在,还要考虑其他因素的制约和伴生,通过综合论证分析,确定某一种行为产生的相关后果和连带关系,在进一步平衡利害关系后再确定应采取的措施。
三是进行动态性分析。事故发生后,灾区内的各种因素都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应加强动态监测和快速报告,根据各种因素发展变化的规律,推理判断,超前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救援措施。三、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
在对灾区状态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搞好方案制订,要多做几种设想、拟定几套方案,使救灾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更有针对性、更具全面性。同时,指挥者应及时抓战机,进行科学处置。从时间上看扑灭任何事故灾难都是早比晚好,事故灾难初期总是易于控制的,要及时、果断地采取有效对策与措施,决不允许犹豫、拖拉,更不能议而不决、争论不休、贻误战机。。另外每次灾变的发生都是由多种因素汇集而成的。如果能抓住其中一项关键性的因素,即可获得控制全局的成果。例如,处理爆炸事故,关键是及时恢复通风系统和消灭火源,避免出现连续爆炸。条件不允许时,则隔断风流、停止供氧,消除产生再次爆炸的困素。而明火火灾事故的处理,关键是正确调度风流,避免火风压造成风流逆转或产生瓦斯爆炸。掘进巷道内发生火灾或爆炸,应严格控制局部通风机的启闭,其原则是“保持原状”。即救护队到达局部通风机处,正在运转的风机不能停转,已停转的风机,不能盲目启动,待侦察巷内情况后,视瓦斯浓度的高低,再行决定是否启动。因此,抢险救援需要勇敢与科学相结合,任何侥幸、蛮干不仅无济于事,而且往往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三、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
(5)加强救援人员的防护和保护
救援人员的重要职责之一是救人,但救援者自身的安全也是必须考虑的,不能为了执行一个不负责任的命令而牺牲无辜的应急人员的安全。现场的应急指挥人员在指导思想上也应当充分地权衡各种利弊得失,尽可能使现场应急决策科学化与最优化,避免付出不必要的牺牲和代价。因此,在救援行动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以专业矿山救护队为主、其他救援人员为辅,严格控制进入灾区人员的数量。
二是专业或辅助救援人员,要根据煤矿事故灾难的类别、性质,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佩戴好防护装具,并随时注意灾区灾情的发展变化。
三是应急救援人员要搞好分组,集体行动,互相照应,要带好通讯联系工具,随时保持联系。
四是要安排专人检测气体成份、风向、温度和监控工作环境等,保证工作地点和救援人员安全。
五是救援所用装备、设备、器材和工具要具备防爆炸功能等。
六是合理确立增援梯队。井下灾区环境往往恶劣、危险,救援人员心理、生理压力大,体力消耗大,应注意救援人员的轮换和劳逸结合,配备充足的增援梯队进行替换,不能使个别队员过分透支体力而受到不应有的伤害。三、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
(6)合理有效地采用多种救援方式、方法和手段
事故抢险救援的工作追求的是速度和效率,多种救援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合理采用是安全施救和成功施救的重要保障。根据不同的灾害性质和类型,应采取传统技术救援与现代技术救援相结合、平面救援与多维立体救援相结合等方式和方法,并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等手段,实施抢险救援,有利于加快救援速度和互补。如:
运用应急救援指挥决策系统,快速或适时报告预警、研判灾情、查询和调集应急资源、提取预案方案、辅助决策、通信指挥协调、监测监控。利用国内外现代有线、无线音(视)系统,与原有通讯进行互补,实现不间断的通信、指挥和监控。
运用已安装的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等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对灾变期间的相关气体参数变化进行连续监测,对井下人员移动情况进行监测,对事故类型、事故范围和次灾范围进行分析和判断,对井下遇险人员快速避灾避险、自救生存、逃生撤离等开展通信指导和报警。三、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
使用便携式气相色谱仪能快速、准确、远距离对灾区各种气体进行检测和判断。还有的救灾系统集束管检测、电视监控、救灾通信等多项高新技术于一体,能够将灾害现场图像、声音、气体变化情况、爆炸危险性判别及灾害决策等信息,实时、直观、快速地提供给指挥部,为救灾指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综合运用水源快速识别技术、抗干扰性电法快速探测技术、一体化瞬变电磁探测技术、地震与坑透构造快速探测技术与装备体系等,能够克服通过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和相关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专业绿化劳务分包合同模板
- 济宁学院《综合英语III》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英语听力V》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急性胰腺炎护理
- 红斑丘疹鳞屑性皮肤病
- 2024年公司人力资源部年度工作总结
- 心梗病人危险期护理
- 翻译三级笔译综合能力分类模拟题34
- 选矿厂车间安全培训
- 二零二四年度文化主题乐园建设合同2篇
- 【签证在职收入证明模板】中英文版在职及收入证明(父母在职收入证明).doc
- 裸露土地绿网覆盖施工方案
- 数学画图坐标纸(可直接打印使用)2页
- 毕业设计(论文):关于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与应对措施
- 有丝分裂课件.上课
- 车管所机动车抵押登记质押备案申请表
- DB11∕1761-2020 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环境规划设计标准
- 磁制冷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 影视视听语言拉片作业
- FIDIC银皮书1999年(官方Word版)Conditions of Contract for EPC Turnkey Projects 1999(银皮书)
- 六十四卦分金爻线选吉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