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荒原》的“荒原意识”摘要摘要:《荒原》作为20世纪西方世界现代的诗歌的巅峰作品,出自著名的英国诗人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在西方文明的长河中,虽然物质生活充裕,但精神十分贫乏,西方文明走向了精神死亡。《荒原》表现出现代人过着堕落与死亡的生活,情欲横流,必然糟至毁灭,西方文明已经变成了精神的荒原。从《荒原》中了解托马斯·艾略特在面对西方精神文明世界堕落和停滞时期,是如何以鲜明的形象并借以暗示联想以及用典与神话原形引用来表达揭示西方精神文明世界荒原的“荒原意识”。【关键词】艾略特“荒原意识”目录绪论 1一、《荒原》创作的时代背景 1(一)英国所处的时代背景 1(二)艾略特创作《荒原》的个人原因 1二、对“荒原意识”文本内容的分析 2(一)《荒原》的诗歌主体内容 21.死者的葬礼 22.弈棋 23.火戒 34.水里的死亡 33.雷霆的话 3二、“荒原意识”在诗歌中的体现 3三、“荒原意识”的原因及影响 3(四)产生“荒原意识”的原因 41、自我原因 42、非个人化原因和社会原因 4(五)对后世的影响 41、扩大了诗歌的叙事、描写范围。 42、“荒原”与时代的逆转融合 53、典故的博引与现实的融合 5结论 7参考文献 8致谢 9绪论在1948年T・S・艾略特(T・S・Eliot,1888-1965)就因为创作诗歌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是现代英国家喻户晓的诗人和文学评论家。从20世纪开始,《荒原》就成为大家眼中具有重要意义的西方现代诗歌作品。这首诗由“死者的葬礼”、“弈棋”、“火诫”、“水里的死亡”、“雷霆的话”这五个部分组成,共434行。共使用了七种文字和大量的典故,它的包容性不可谓不广。诗人在诗中所描绘的“荒原”充满着荒凉——土地是裂开的,石头变成了红色,就连树木都枯死了;在荒原上生活的人们整天都是精神恍惚的缺乏朝气,充分显示了现代世界的人类文明正面临着危机,即将走向消亡的人类精神文明急需得到救治。《荒原》是一种极具鉴赏和研究价值的现代诗歌,在文学艺术上远超现代派的的其他作品。本文的主线是围绕“荒原意识”在文中的展现、“荒原意识”形成的原因及影响、“荒原意识”为后世的影响,从三种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荒原》所描绘的意境含义,从而表现出诗歌的复杂性和“荒原意识”的重要意义。《荒原》创作的时代背景英国所处的时代背景托马斯·艾略特1914年到伦敦,在英国生活了很长时间。他于于是他在1927年正式成为英国公民。因为出生地还居住地不同,以至于后来成为里托马斯·艾略特成为英国公民时,就有很多人说不清她到底属于哪国人。托马斯·艾略特与美国意象派诗人庞德结识于他在伦敦居住之后。并从事诗歌创作,庞德帮了艾略特很多忙。《荒原》恰逢诗人托马斯艾略特所处的时代,表现了诗人在精神文明世界中的失败。春去秋来,日复一日,周而复始,大自然的循环在“荒原”中杂乱无章。时间的倒转对自然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创伤和破坏,导致继续挽救和重新生长的神话十分的困难。诗人为何会如此失望呢?他又为何在他的诗中将四月描绘成“最残酷的月份”?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导致无数的生命和家庭都变得支离破碎,战争不仅使人们缺乏物质,而且使人们的善恶观念和神情变得萎靡。欧洲在20世纪初整体呈现出状态是人们缺乏感情和信仰,导致人们变得似行尸走肉一般看不到前途。这样广袤无垠的“荒原”就开始扎根于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所以在荒芜的土地上,诗人不仅向人们展示了失落的精神,而且也展示了崩溃的精神。诗人把这种绝望和悲伤的心境植入荒原的四季变化之中,让灵魂封锁在这样的环境之中。然而,诗人期望的是在战争之后人们能够恢复。所以他曾经询问自己,也询问过世界:“你去年在花园里种过的尸体发芽了吗?今年他是否会开花?”[1](二)艾略特创作《荒原》的个人原因1888年9月托马斯·艾略特来到了这个世界,是一个清教徒家庭居住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前身的创立者是他的爷爷。他的父亲是商场身经百战的人。他的母亲生于名门,爱好文学。他家庭整体的文化程度很高。他进入哈佛大学的时间是1906年,主修哲学、英语以及法国的文学,他人文主义的老师是欧文·巴比特。为了能够继续研究哲学,他在1909年毕业后进入了研究生学院。1910年他从哈佛大学毕业后又继续在牛津和法国德国学习。艾略特成年后的经历和信仰实际上是对带有浓厚美国特色的家庭宗教的背叛。他对他警惕于现实生活,尤其是警惕文化和世界的精神状态。他不想看到欧洲人民在经历过世界大战之后文明变得岌岌可危,然而文明危机已经渗透于现实生活,同时也渗透于人类的灵魂中。1915年,艾略特出版了一首长诗用来讲述当时的危机,名为《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这首长诗用一个人到中年的资产阶级的男子只求爱情的矛盾的心情。思想来表达当代西方人对现代文明生活的幻灭和困惑。但是他早年的生活的足迹却在他后来的作品中留下了深深浅浅的痕迹。他在《四首四重奏》之三把密西西比河比喻为“强壮棕色芙的神”[2],它“神情阴郁”而又“桀骜不驯”。《荒原》里有这样的诗行:“哦哦哦哦这莎士比亚的拉格——/多么文雅/多么聪明。”[3]二、对“荒原意识”文本内容的分析《荒原》的诗歌主体内容死者的葬礼第一部分“死者的葬仪”可分成5小节。(1)第一节:败落的贵族玛丽对昔日浪漫史的回忆:揭示了生活在上层社会的人的空虚落寞以及西方文明的衰败。(2)第二节:借《圣经》中的典故来描写荒原景象:第三节:描写了纯洁爱情的诗。这描绘的是一次结局凄凉的爱情故事(4)第四节:写柯斯脱里斯夫的疑惑。她是一个预言家,会用纸牌算命,且有千里眼的著称,然而她所算的结果是:(5)第五节:写“并无的实际存在”伦敦城。这里描述的是当时西方世界的荒凉的现象:当时的人们虽然活着却像死了一样,而且目光短浅,这样的存在没有一点现实意义。诗中层询问道::“你去年在花园里种过的尸体发芽了吗”?这是诗人希望当时的人们能够重生的一种向往。弈棋第二部分“对弈”由两部分组成(1)第一节描绘的是上层社会的一对夫妻的生活:两个人因为无法像互沟通就那样一直折磨着对方他们因生活空洞,找不到精神的寄托而不知道该如何是好。(2)第二部分:描绘的是两个女人之间的对话写在伦敦的初级酒吧里的一个场景,对话的内容主要是:女人利埃因为未婚夫去服兵役而选择背叛他的事,并与他人通奸。她已经流产五次了。她荒诞的生活使她年老颓废。现在她在担心如何向丈夫隐瞒自己的感情。这一幕发生在酒吧关门的时候,暗示着即将要失去了生命。3.火戒第三部分:“火戒”由四部分组成。(1)第一节:狼的衬托下的泰晤士城出现了“我”对于拯救和复活的渴望的捕鱼达人的形象。(2)第2节:写下顾客和妓女之间的性关系,然后写下女打字员和公司雇员的乱来过程。这里,希腊神话中的双性人物瑞西士视角来讲述。(3)第三节:随着泰晤士河女儿因失去黄金宝藏而悲伤的歌声,她写下了一段奢华而神圣的过去记忆,暗示着今天的萧条。(4)第四节:最后,这首短诗以一个简短的句子结尾,谴责东方圣人的“欲望之火”。艾略特指出,只有通过宗教,我们才能启迪那些沉迷于荒野的人们;只有抛弃对于任何世俗的错误的理解,我们的生活才能够变得有意义和神圣。4.水里的死亡第四部分:“水里的死亡”,仅有10行诗组成。之前腓尼基水手因为放纵欲望而选择跳入大海。讲述的人用一种凄凉的语气去告诉他的同胞:侧面指出生活在当前的人有一天也会因为过意放纵感情去玩去了,同时也是对于他们的一种委婉的劝阻。雷霆的话第五部分:“雷霆的话”,首先展现的是荒原悲凉的场景:(1)在《圣经》中“死了的山满山都是龋齿吐不出一滴水”表达的是当时的社会自从耶稣去世之后,就只有凄凉的山脉,打雷的时候却不会下雨,从而导致没了水。(2)城里的水池和井都是干渴的情况同样出现在东欧和俄国革命之后。(3)为了找到圣杯的武士走了之后,教堂里就只剩下了风。因为荒原上的水都干了,所以人们就在恐怖和绝望中等待着乌黑的天空下雨。在荒地里,诗人故意渲染了“荒地”的腐朽和荒芜景象:失去了水的干枯的树木和裂开的土地。在“荒地”的人们除了满满的肉体欲望什么都没有,他们的活着的生命就好比一具没有灵魂的尸体一样。这些诗歌描绘的是西方世界在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缺乏文明、信仰危机的生活场景。他们相信生命之水和重生之水是对宗教的顺从得来的。这首诗的主线是救治荒原,让哪里的人们重新拥有道德、精神和文明。二、“荒原意识”在诗歌中的体现就像波德莱尔对巴黎的描绘一样,艾略特的作品也融合了城市中的丑陋和邪恶。有老年男女,厚颜无耻的同性恋者,歌词和妓女,女巫得了重感冒、女孩迷了路、妻子背叛了未婚夫、男女之间的欺骗,以及街道上那些鬼魂般的梦和尸体以及骨头。在艾略特的作品描述中却与《邪恶之花》对城市的描述截然不同,他的作品中凸显的人们生活的地方是个恐怖的荒凉的地方。在这个荒凉的地方,土地是干的、杂草在肆意的生长、火辣辣的太阳直直的射来、枯死的树木连个阴凉的影子都没有。这首诗中虽然写的不是当时伦敦真正的场景,却是诗人自己的所能体会和感觉道德外部世界的景象。艾略特所描绘的内心荒原世界并不是刻意的客观的描述。三、“荒原意识”的原因及影响(四)产生“荒原意识”的原因在荒地上,艾略特以“我”的意识为中心,以整首诗的叙述者和各章之间的重要媒介,来描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世界的现实,并且诗中以其他人的语言,从不同方面展示了现代荒地的基础。诗中的“我”有时候会直接向读者表述,有时会陷入回忆和沉思,有时失去了它的踪影,让其他的角色有片刻的工作。然而,“我”的中心思想已经贯穿了诗歌的全部过程,在诗歌中有着决定性的透视作用。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是希腊神话里的人物塞勒斯,塞勒斯的知觉时常与“我”的意识缠绕在一起。在艾略特描绘的荒野上,还有枯竭的水池和干井,以及无水的沙子和小山。那么,艾略特饥荒和缺水的原因是什么?他失去的活水的来源是什么?自我原因根据不同的文件,艾略特在生命里的荒原阶段创造了属于他的荒原。为了持续他的文学创作,艾略特做了一个决定,就是留在英国。庞德也劝艾略特在英国留下来。他劝说他嫁给维文。但是,这一切受到了他全家人的反对。为了向劝说他的家人同意,他决定证明这一决定是对的,特别是他的爸爸,艾略特积极努力在文学上取得成功,但新确立的家庭需要一些时间和精力去维持生活,所以这就需要他到处打工。由于家庭和事业之间有着严重的冲突。艾略特必须得在白天工作,晚上去写作。然而,他的艺术源于创新,他的诗歌没有马上得到社会上大家的广泛认可,就在这时他的父亲突然去世了。处在失去父亲的悲痛和事业的灰暗,工作源泉的枯竭,经济上的困难中,夫妻生活变得特别的紧张,都能使得艾略特对现在的生活感到非常的悲观,并且导致了艾略特在荒地建立前后有严重的精神状况,并且面临着崩溃现象。其实,艾略特在这期间就像一个在荒原中的渔夫,并且因为生活中的种种失望,不同的情感冲击,以及他在过早衰败和文学创作期时的疲惫感受。生命的含义到底是什么?精神家园到底在哪里?在困境的道路里艾略特迷路了,以至于是绝望了。他的生活就像是一口干枯的水井,一个旧破的水池,一片丑陋的沙地和一座光秃秃的山丘。艾略特面对如此悲惨的生活情景,这位疲惫并且沮丧的诗人艾略特坐在洛桑边上的拉蒙特湖畔,禁不住哭泣,泪珠滴落在他自己的衣服上。刘勰云说过:“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7]这一伟大的文学作品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所在的社会风气都是有一种难以分舍的关系,都会尽可能地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现实。艾略特以及《荒原》也一样都是这样。非个人化原因和社会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世界的衰败,传统社会价值观的逐渐分解,人们的精神理想逐渐颓废,这一现象为艾略特的创作荒地构造了背景,并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广泛的体现出来。然而,这些现象都是通过诗人特别的眼睛表达出来的,所以“反映”这个现象实际上都是作者关于内心世界的一个描述。学术界经常着重强调了艾略特这个“荒地”概念是“从仪式到神话”与“金枝”的启示,但是不容置疑,艾略特别是对荒地的体验都是其创作的内心情感的动力之源。“寻找圣杯”的这一神话和《圣经》的荒原的对比,毋容置疑是作者对青春的呼唤和生命意义的象征性表达,也是作者内心“荒原”的间接表现。诗人艾略特在其批评文章传统、个人才智和批评功能中,曾提出关于作家的一些创作活动大部分都是关于批评作品的一些观点。尽管一些艺术家们可以在自己的文学经验领域内运作,但是真正的文学艺术家们则必须在创作的过程中高度保持的自己的文学经验。距离。艺术生产可以聚集一大批经验,但在这个过程中,一些艺术家们的心灵上只是起到了催化的作用。虽然它也可以集中一定的精力来创造一些新事物,但是艺术家们在思想上并没有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而且它仍然保持中立与不变。所以,“诗不是感情的宣泄,而是感情的摆脱。诗歌并不是一个人个性的显现,而是一些人个性的摆脱。所以,经过一段时间后,学术界在对荒地的研究上大多聚集在对一些诗歌的本身上的分析和解读,而且对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和创作心态上的研究比较少。在1971年,艾略特·瓦莱丽·弗莱彻夫人印刷出版了《荒地》的原件和相关信件。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意识到荒地不是“客观的”,而是“个人的”。到目前为止,艾略特的生活经历及其创作中的心理状态开始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对后世的影响1、扩大了诗歌的叙事、描写范围。这首诗有五节:“荒地”。前三节主要讨论两性之间的问题。如果我们只看前三首诗,我们可以把它们看作是“爱情诗”。诗的第四、五节改变了这种情况,使诗走出了关于性别问题的一个狭隘的世界里,并进入了这个宽阔的社会领域里。第四节叙述了关于一些现代人物在这个欲横流的时代里的悲剧结果,并且以此来警告人们需要在当今商业社会里抑制关于对物质的欲望和社会的紧迫性。并且在第五部分中,作者又进一步睁开了眼睛和握紧了笔杆。诗人的一些忧虑碰及了在十月革命以后的苏联、东欧以至于关于在后一战时期的西方。文化后退的症状是由为明显。所以这样,诗歌就慢慢从性别的这一问题上升到了关于人类生存与价值的问题,和最后上升到了关于人类文明的救赎与复兴的问题。在目前为止,关于一个本来困扰了艾略特的性别与自我精神的问题开始具有了一些人性。”而“荒地”则表达了关于一代人的失望情感,“洋人情感精神的结晶和对我们文明的遗弃”,这一诗歌“表达了关于在世界大战后的整个西方区域的社会危机与信仰危机”等,并且这些学术界的一些评论与解释都是关于最后拯救荒野的希望——雷霆与“给予”、“同情”与“克制”的一些告诫,每一个都是与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荒原只是想要解决与挽救个人的一些心理上和精神上的荒原。所以,这首诗的主旨并没有摆脱掉个人对生活的怀疑与疑惑。并且,关于这首诗的后两部分,都是对伦敦以外社会环境的吸收,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人们对文本的社会意义的关注,集中在对诗中社会现象的批判上,从而改变了《荒地》的主旨与作者本人生活的一些联系与感悟,并且压制了作者的心里的声音,从而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威尔,一个属于时代的呐喊。所以艾略特本人非常重视这首诗,认为正是这一部分使整首诗更有意义。诗《荒原》描述了一种堆砌了很多复杂的意象的人的心理的活动状态。并且在这种状态下的人们彼此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人们之间的关系彼此疏远,人们的心里缺乏爱,不知道约束,沉溺于物质生活,生活是无意义的,虽然生活仍然是死的。总之,人类的精神境界已经变成了一片贫瘠的土地。沙漠并不是让人类把这一种“精神沙漠”看作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或特殊的地理区域的变换,而是一个普遍而永恒的场景,一个超越时空的源头,一个人类无法摆脱的无休止的命运循环。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走出这片精神沙漠呢?如何以机动性和差异性进入时空,自然是沮丧骑士艾略特寻找圣杯的主要的核心内容。然而,这样一类人的精神境界都是通过艾略特特殊的眼光来观察到的,而这就是诗人对于处在这种特殊的精神境界的感知。因此,诗歌所表述的不只是客观世界的现象而是客观现实存在的,同样也是诗人的内心情感和主观的一些情绪。但是,诗人本身处在于“荒原”一般的精神状态与心理环境当中,并且认为自身的一种悲观、沮丧的关于对人生、对社会的认知和看法是只属于自己的行为,而被看作是普通大众都具有的普泛性、永恒性观念。2、“荒原”与时代的逆转融合《荒原》是一篇以四月来开篇诗歌,并且乔叟也在《坎特伯雷故事集》(TheCanterburyTales,1386―1400)[13]中,如此描写大好春光:而与乔叟恰好成鲜明对比,艾略特在诗歌中写到了“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春天的四月,是正好可以引领着人们复活、再生等和一些繁衍后代有关的话题。虽然,荒地在季节性的循环里已经被逆转与跨越。在这荒地上,并没有明确的关于春秋季节的分界线,而且也没有关于死亡季节的明确的冬季分界线。关于四月,荒野的人们不但不会遗忘反而更加怀念冬天。因为他们认为在冬天能够让人们忘记过去的事情,枯萎的树根还剩下一点生命。尽管四月仍然活着和死去,但它已成为一年中最残酷的月份。同样,“雷声说的”最后一章中的季节性时间是相反的。第一段是“春雷”,但在黄昏时飞的龟裂的土地和蝙蝠也同样飞向了夏天,在干枯的草地和水位下降的恒河更能彰显秋季的到来。3、典故的博引与现实的融合《荒原》这一首博学难理解的长诗。里面有一个原因是艾略特在这篇文章中使用了一些典故。就像从旧约到20世纪时期,它包涵了人类数千年的飞跃。比如,从《荒原》第一篇的评论,这首诗的标题、概念和象征意义都受到两位人类学家的作品的启发:弗雷的《金枝》,由弗雷和魏斯滕的《从仪式到神话》[15]翻译,这体现了亚瑟王寻找圣杯的神话来源。相传中的圣杯特定是指耶稣在受难之前与自己的十二个门徒在最后一次进行晚餐时所使用的杯子。亚瑟王的传说讲述了一个古老的钓鱼王,他因病失去了性功能,把肥沃的土地变成了荒地。一个拿着剑的骑士(代表男性的生育能力)需要经历所有的艰辛来寻找圣杯(代表女性的生育能力),以治愈鱼王并复活地球。正是这个古老的神话为荒地复杂的现代生活提供了一般的象征性框架。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一个无所不在的泰瑞斯旁观者,一个两性的男人,看到了“所有的女人都是女人”在荒野中。所有的男人都变成了一个男人:所有的男人和女人只有性差异,他们都是为了性、性欲望和欲望而生活的,这意味着不神圣的性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吉首大学《分布式与并行计算》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机械设计基础》期末考试试卷九
- 吉林艺术学院《数字交互艺术概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供销合同范本超市
- 吉林师范大学《中国画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师范大学《虚拟现实引擎技术》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2024年大棚蔬菜苗售卖合同范本
- 签字离婚后续签协议书范文模板
- 2022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行政执法类卷)及答案解析
- 2022 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县级卷)及答案解析
-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全册)
- 预防高处坠落安全监理细则
- 小学一年级数学计算题3600题
- 政务大厅装修改造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 2024年山东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政治(解析版)
- 上海生活垃圾分类现状调查报告
- 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心律失常处理原则与药物选择文档
- 【一例脑出血术后病例护理个案报告4100字(论文)】
- 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实施方案
- 2024年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
- 钢结构工程施工(第五版) 课件 单元六 钢结构施工验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