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DN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疾病的首要因素,但临床上仍缺乏特异性的西药,且存在毒副作用。从其临床症状和表现来看,其与瘀、虚、毒密切相关,属于“消瘅”“肾消”“水肿”“尿浊”等密切相关的范畴,且病位于肾,本虚标实,凸显了血瘀的影响。辨证分型的应用和经典经验的运用也大多是基于这一基础之上;中药对的治疗主要是补脾益气,养阴活血,清热解毒。单味:红景天,水蛭,黄芪,黄连,赤芍,冬虫夏草;陈皮素,雷公藤多甙,淫羊藿甙,大黄素,连翘甙;中药四味江黄汤散,丹芪益肾胶囊,金水宝胶囊,凝血通胶囊,以及中药复方方剂。还有一些其它的治疗方法,比如:针灸、温针灸、耳穴按摩、足浴、中药灌肠等,这些治疗方法都有一定的效果,可以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减少肾小管损伤。总之,中药对DN的疗效好,费用低,毒副作用小,表现形式多样。但是关于统一的理论体系,统一的临床依据,中药成分的临床疗效,以及长期的观察,还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医药;研究进展;综述
ABSTRACTDNistheprimaryfactorleadingtoend-stagerenaldisease,butthereisstillalackofspecificwesternmedicineandtoxicsideeffects.Fromitsclinicalsymptomsandmanifestations,itiscloselyrelatedtobloodstasis,deficiencyandpoison,andbelongstothecategoryof"illusionelimination","kidneyelimination","edema"and"urineturbidity",andthediseaseislocatedinthekidney,thedeficiencyissolid,highlightingtheinfluenceofbloodstasis.Theapplicationofsyndromedifferentiationandclassicalexperiencearemostlybasedonthisbasis;thetreatmentofChinesemedicineismainlytonifyingspleenandqi,nourishingYinandbloodcirculation,clearingheatanddetoxification.Singletaste:rhodiola,leech,Astragalus,Astragalus,chinensis,redpeony,Cordycepssinensis,tangerine,icariin,emodin,forsythiaglycoside;ChinesemedicineSiweiJiangHuangTangpowder,Danqikidneycapsule,Jinshuibaocapsule,coagulationcapsule,and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ompoundformula.Therearesomeothertreatmentmethods,suchas:acupuncture,warmacupuncture,earmassage,footbath,Chinesemedicineenema,etc.,thesetreatmentmethodshaveacertaineffect,canreduceproteinuria,improvekidneyfunction,reducerenaltubularinjury.Inshort,ChinesemedicinehasgoodeffectonDN,lowcost,smalltoxicityandsideeffects,andvariousforms.However,theunifiedtheoreticalsystem,theunifiedclinicalbasis,theclinicalefficacyofTCMingredients,andthelong-termobservationarestillneeded.Keywords:Diabeticnephropathy;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researchprogress;review
中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1引言糖尿病肾病(DN)是导致患者致死的重要因素,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出现蛋白尿及非蛋白尿的重要因素。临床上以蛋白尿和肾脏功能逐渐下降为主。当前,对于这种疾病,除了通过对膳食进行调节之外,还要在早期以控制血糖、控制压力、调脂为主,一直到肾功能衰退的晚期,才会视情况选择透析、肾移植等方式进行,但是这些方式都不能减少DN的发病率和进展[1]。有关文献报道,各种类型的糖尿病中,DN的发病率都很高,1型和2型分别有25-40%和5-40%发展成DN。许多证据表明,如能对其进行及时的治疗,70%以上的病人可以维持在DN的初期阶段,即使几十年后也不会出现“糖肾症”。现在,临床上使用的西药,多是针对糖尿病肾病的控制血压和控制血糖的药物,但是并没有针对糖尿病肾病的特效药。近期报道,降糖药GLP-1RA及钠-葡萄糖共转运子2抑制剂(SGLT2i)对糖尿病肾病(DN)的防治效果良好,且能降低新发大的蛋白尿,而SGLT2i则能明显减轻糖尿病肾病(DN)的症状。但Meta分析表明,GLP-1RA在口服GLP-1RA后很容易出现胃肠不良反应,出现不耐症;然而,SGLT2i的应用更容易导致生殖道感染。另外,GLP-1RA也会引起胰腺炎症和胰腺癌,而SGLT2i则会引起血液容积改变,并会引起酮症酸中毒。但是,在DN的治疗中,采用中药进行介入具有疗效佳、副作用小的优点,它不但可以对糖尿病进行有效的控制,还可以对肾功能进行改善,降低尿蛋白,改善肾组织的病理变化,从而延缓疾病的发展。2论文主体2.1病机探讨“DN”这一中医术语在古代文献中未有明确的记录,但从其临床表现和症状来看,可归入“消瘅”“肾消”“水肿”“尿浊”等一类。《素问·阴阳别论》提出“二阳交为消”,认为消渴病的实质为“热结至消”,将其分为三种类型:消渴、脾亢、消瘅,而DN是其中的一种。《古今录验方》第一次将“肾虚”这一理论引入临床,认为:“有三种消渴症,三种为:三种之渴,饮之少,足之少,阴之衰,尿之少,皆为“肾虚并之”。《诸病源候论》中有“消渴久病,或为痈疽,或为水患”的说法,认为如果对消渴的处理不得当,或者病程日久,就会发展为痈疽水患,也就是中医所说的“糖尿病性肾病”。罗天益也曾在《卫生宝鉴》中提出:“人若有饥渴,必有病痛。要么变成了浮肿,要么变成了背部的脓包,或者是足部的脓包。”《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刘完素曾言:“肾虚之人,尿为浊色,多有脂肪”。明朝张介宾《景岳全书》中有云:“下泻,以湿为一节,以乳汁或乳汁为一节,其病位在肾脏。”都是由慢性的疾病进展而引起的,比如有蛋白尿,这就说明了DN的发病部位在肾脏[2]。近代中医根据古代文献中的有关学说和实际实践,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有了新的认识。通氏小林院士提出糖尿病肾病与血瘀、虚、毒密切相关,血瘀是糖尿病肾病的中心,虚是糖尿病肾病的基础,浑浊是糖尿病肾病的终点。车树强院士提出,该病的病因在于肾,以肾阳虚证为主,以益肾活血,祛湿化痰为主。高彦彬博士指出,本虚标实,起先是肝肾两亏,随病情发展,逐步过渡到脾肾亏,最后是阳气和阳气两亏;标实以气滞血瘀,湿热,痰浊,浊毒为主。焦安钦主任将其病机归纳为“由虚生实,虚实夹杂”,以肺气虚、脾阳虚、肾阴虚为本,以痰瘀湿热为标,强调血瘀是本病的主要病理产物和病因,强调肾虚、血脉涩滞、血瘀瘀滞是本病的主要病机。焦茂认为该病以脾肾亏虚,瘀血阻络为主,治则以温脾益肾,活血利水为主[3]。旷惠桃博士提出:“本病以血热、痰浊为基础,以血热为核心,血热为基础,血热、瘀血、痰浊是本病的主要病机。”总而言之,各个医家对DN的成因病机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但是它们的中心思想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以肝脾肾虚为主要表现,气血阴阳皆虚,还伴有气滞、血瘀、痰浊、浊毒、湿热等,他们认为在疾病的前期,主要是以实为多,到了晚期,他们的主要表现就是虚症。3中医药治疗3.1辨证分型治疗辨证论治是中医的一种有代表性的诊断方法,中华中医药协会肾脏病分会于2007颁布的《糖尿病肾病诊断、辨证分型诊断标准》明确了“本证”和“标证”,将“本证”划分为“阳虚燥热”、“气阴两虚型”、“阴虚燥热”和“阴阳两虚型”四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证”和“标证”。标证有湿证、瘀证、痰瘀证等。各家医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并有自己的看法。陈伯平博士在糖尿病肾病中,发现湿气、血瘀、血瘀等毒素对肝脏有较强的损害,并伴随疾病进展,进而累及脾肾,因此,在临床上,在初期应以风热侵扰肝脏血管为主要特征,并自行制定了疏风化毒方;在中期,以肝气郁结、脾虚湿滞为主,选用“柴胡舒肝散”、“杞菊地黄丸组”;后期多以肝气、脾阳气、阳气不足等症状为主,可以选择用杞菊地黄丸和水陆二仙丹进行治疗。而在第三阶段,往往以丹参、川芎和制大黄为主线,以活血化瘀药物为主线。李传平院士认为,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初期以隐匿或少量的白蛋白、白尿为主,以人参地黄饮为主;在中期,也就是持续的、显性的蛋白尿,将其分成三种类型,即肝肾虚、阴阳两虚和脾肾阳虚,用药包括:杞菊地黄汤、地黄饮子和四君子汤金匮肾气丸;后期为肾虚,以健脾、养肾为主,以祛湿化瘀为主,以疏肝解郁为主,以急性为主。夏莉芳教授也是以糖尿病肾病的分级标准为依据,前期以补肾益气,平肝肾阴虚,以天麻杜仲,泽泻,芡实,川牛膝,怀牛膝,制牛膝,制大黄,菊花,牡丹皮,生地黄,山药,白芍,茯苓,石膏,丹参,30克,黄连,6克,山茱萸,10克,补肝肾,平肝潜阳;补肾2号方是以丹参、黄连、冬瓜皮、芡实、玄参、川怀牛膝、菟丝子、竹茹、丹参、黄连、冬瓜皮等为主要成分,可用于治疗气阴两虚的病症。“中则以利水消肿,辨证为“血瘀”,并给予“泽兰叶”、“赤芍”、“白芍”、“川怀牛膝”、“丹参”、“茯苓”、“川芎”等药物,方可“化湿”。后期以止吐为主,以清热化湿,和胃降逆为主要治疗方法,选用了以清热化湿,和胃降逆为主要治疗方法的黄连温胆汤和生脉饮加方。吕树泉等人通过对本部门多年来的临床研究,对糖尿病肾病进行了分类和分级,并将其归纳为3种类型,在初期表现为“气阴两虚(夹血质)”,服用三黄益肾汤,组成了黄芪,西洋参,山茱萸,山药,生地,芡实,枸杞,黄精,金樱子,当归等;在临床阶段,患者的症状表现为脾肾气虚(夹瘀症),服用的药物是:熟地、山萸肉、山药、芡实、金樱子、当归、丹参、黄芪、茯苓、泽兰、白术等;晚期表现为阴阳两虚(夹瘀)证,服用的是补肾涤浊汤,组成的成分具体如下:生地、山药、茯苓、山萸肉、泽泻、肉桂、制附子、牡丹皮、砂仁、车前子等。3.2经方验方治疗在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实践中,历代医师除了从中医的角度进行辨证论治之外,还从不同的角度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和生理、病理的改变进行了总结。李果烈教授将糖尿病肾病的根本病因归结为气阴两虚,瘀血阻络,气阴两虚是本,瘀血阻络是标,因此他制定了一套针对糖尿病肾病的基本方剂,其中以生黄芪、枸杞子、女贞子、三七、鬼箭羽、芡实等为主,以补气滋阴,化瘀通络,并根据症状进行相应的加减;阴虚甚重,可加生地黄,天花粉,墨旱莲;瘀血较重,加姜黄,地龙,赤芍;浮肿严重的,可以用猪苓,车前草。张建平先生提出“风”是糖尿病肾病的病因,其尿液中有微量蛋白质,乃“精”失之征象,说明“风侵于肾,气虚失纳,当以“风侵于肾”为治则,巧妙运用虫药,创制了以白僵蚕、乌梢蛇、蝉蜕、地龙、黄芪、柴胡、半夏、黄芩、紫菀、百部、鸡内金、乌梅、五味子等中药配伍而成的“搜风夺白方”。在临床上,如果热毒炽盛,可以用栀子和白花来治疗;若有血瘀,可加桃仁,红花;如果有痰湿证,可以用苍术、陈皮、厚朴等药物治疗。在该病的基础上,通过对症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李琦博士提出“肾气亏虚是DN发病的根本原因”,而“风邪入肾”是DN发病的关键环节。所以,在中医理论上也提倡从风论治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补肾祛风汤”来进行治疗,其中包括了熟地黄、独活、山药、山茱萸、天麻、钩藤、丹皮、茯苓、女贞子、芡实、黄芪、防风、金樱子、柏子仁、五味子等。由于病程日久,容易感染其它邪气,如果合并有血瘀等,还可以再加上丹参,红花,鸡血藤等;有痰湿证的,可加半夏、陈皮和厚朴;虚火证甚重,加知母,黄柏,玄参;脾胃虚弱,加白术,陈皮,砂仁;若出现大量的蛋白尿,可服用金樱子、生蚝等;浮肿严重的患者可以服用猪苓、大腹皮等药物,也可以服用茯苓。王景洪博士提出,糖尿病肾病与脾肾有直接的联系,其主要病因是脾失运,肾虚湿热,因此,治疗糖尿病肾病,以益脾肾,活血化浊法为主,并以黄芪、丹参15g,黄精、杜仲15g,白芥子10g,夏枯草10g,茯苓10g,炒蒺藜10g,僵蚕10g。李平博士从多个方面切入,开创性地提出DN“从肝论治”,不但与课题组合作研制了补气疏肝、活血祛湿的“柴黄益肾”(柴胡、当归、黄芪、穿山龙、水蛭、石韦、猪苓),对DN初期患者进行了补气柔肝、活血通络的“糖肾方”(黄芪、生地、三七、大黄、山萸肉、鬼箭羽、枳壳),对DN中期患者有明显的肾小球滤过作用,对肾脏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方水林博士从虚与瘀入手,立足于蛋白尿,提出了一种以黄芪、太子参、当归、桃仁、红花、制大黄、地骨皮等中药作为DN的切入点,能够显著降低肌酐、尿素氮和尿液中蛋白质/肌酐的比例[4]。3.3药对治疗药对是复方中最小的一种组成形式,它将两种不同的药进行配伍,既可以增加药效,也可以降低副作用,两者之间可以产生协同和制约的效果。历代医师将药物配伍简化,应用于糖尿病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施今墨博士选择具有补脾益气,养阴活血之功效的中药配伍,对糖尿病肾病有良好的效果:①苍术伍玄参:温湿兼用,藏脾之精气,止漏浊,可降低血糖和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②黄芪伍山芋:气阴平衡,补肾敛精,减少尿液;③葛根伍丹参:具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功能,降低尿蛋白,增加肾小球滤过率,降低VEGF水平,降低尿中足细胞的数量;④玄参伍麦冬:具有温补、清热、泻火、降血糖的功效;⑤生地-淫羊藿:具有阴阳互补之功效,可降低24小时内的尿液中蛋白质水平,对糖尿病肾病所致的浮肿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⑥生地伍山朱砂根:益肾气,益气固本,能减少尿液中的蛋白质;⑦天冬伍麦冬:亦称二冬霜,专治虚热之证,亦有降糖之功效。夏莉芳教授灵活应用施今墨的中药对理论,根据其理论,认为生地配伍“补肾”,清“肺”和“胃”,改善多饮多食[5]。高彦斌教授将糖尿病肾病分为早、中、晚期三个阶段,并分别选用了相应的药物进行配伍,前期:金樱子加芡实补肾补气,可使尿液中的蛋白质得到明显的改善;中、后期:以蛇舌草和倒扣草为药,以清热解毒为主,以狗脊和牛膝为药,以补肝肾,强筋骨,化瘀为主。中后期:黄芪加当归,补气补血,尤其对血虚证较重的病人效果更佳。权世健教授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治,强调标本兼治,以黄芪甘草为主药,以益肺生津,益肾水,以“虚”为原则,以黄芪甘草为主药,以益肺生津,益肾水,以减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3.4单味中药治疗杨宏山等人采用不同浓度的红景天花粉对DN大鼠进行了治疗,结果显示,红景天花对DN大鼠具有明显的肾保护效应,并能明显地改善其肾的组织结构,并且高浓度的红景天花的疗效比低浓度的红景天花强。李琳等人采用蚂蟥和替米沙坦作对照,观察蚂蟥在DN大鼠肾损伤中的作用,并发现蚂蟥可以降低肾内TGF-β1的表达,同时平衡MMP-9/TIMP-1的表达,从而改善DN大鼠肾损伤程度。杨丽]等为探讨其对DN大鼠肾组织的作用,采用不同浓度的黄芪水溶液,给予其12周后,我们观察到,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对DN大鼠肾组织的保护作用有关,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郭杨志等采用DN大鼠模型,采用中药复方中药复方干预,研究表明,中药复方中药复方对DN肾小球的保护作用与其上调PPAR-gammamRNA表达和抑制NF-kB表达有关。郑亚萍等人以糖尿病肾病大鼠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研究,我们首次发现,在糖尿病肾病大鼠中,丹参能够显著地降低其血脂、肌酐、尿素氮和24小时尿中的蛋白质含量,其机制与其对肾组织ET的影响及对肾组织ET的影响有关。一份Meta分析表明,虫草素可以减少糖尿病肾病病人的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半胱氨酸抑制素C等多个项目,并对肾脏有一定的保护效果[6]。3.5中药提取物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与多种原因有关,如血液动力学、糖代谢、免疫调节和氧化应激等。我们前期通过与贝那普利进行比较,证实了川陈皮素具有与贝那普利相当的抗糖尿病肾病效果,并进一步证实了川陈皮素具有显著的抗糖尿病肾病效果,其机制与调控细胞内丝氨基蛋白酶(Syn)7(Syn)、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GF-BB)、细胞外信号调控蛋白(PGF-BB)及IV型胶原相关[6]。雷公藤多苷(TWP)不仅可以降低生化指标,改善肾功能,而且可以调控炎症反应,降低JAK/STAY信号,起到对DN肾损伤的作用。增加肾组织nephrin、podocin的表达,减轻了肾组织的损伤;我们前期研究发现,肾小管上皮细胞活化蛋白A(Act-A)的表达显著降低,可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向MSCs转化,从而减缓肾纤维化进程。我们前期研究发现,淫羊藿提取物淫羊藿甙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理与减轻炎症反应,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控制肾脏组织的纤维化,并抑制肾脏组织的凋亡[7]。张正菊等人采用DN动物实验,给予大黄素12周,观察其对DN患者血液和肾脏的影响,我们首次证实,大黄素能下调TLR4/p65,进而降低其下游炎性因子的分泌,改善DN患者的免疫功能。连翘苷是连翘的一种组成成分,它也可以对DN大鼠的炎症反应进行抑制,并对肾脏组织的损伤进行改善。它的作用机理与大黄素有很大的区别,连翘苷是通过对TGF-β1的表达进行抑制,来减轻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8]。3.6中成药治疗谭娟等人将四味姜黄汤散灌胃于DN大鼠,8周后,对其肾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并对其相应的蛋白质进行了分析,初步证实其可以通过活化PI3K/Akt途径减轻DN大鼠的肾功能障碍,进而减轻DN大鼠的肾功能障碍。刘大文将70例糖尿病肾病病人分成2组,正常对照与正常对照均给予中药复方丹芪益肾片,经8周后,分别进行了临床和相关的试验,发现对照组为62.86%,而观察组为88.57%,两者均具有较好的改善效果,其机理与降脂降糖及降低尿蛋白相关。李玫采用金水保胶囊对早期、中期和晚期糖尿病肾病病人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干预,结果显示:相对于基本疗法,加服金水保胶囊后,糖尿病肾病病人的糖尿病肾病病人的血糖和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均有明显的提高,并且伴随糖尿病肾病病情的发展,其总有效率分别为77.27%,81.82%和82.35%。严晋华等给予DN大鼠“复方凝血通”12周后,发现该制剂可以减轻DN大鼠的肾小球硬化及间质炎症细胞的浸润,减少DN大鼠的尿液中的白蛋白含量,且其作用机制与其抗氧化作用密切相关[9]。程晓霞博士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了一种可以应用于糖尿病肾病的药物,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观察病人的血液和肝脏的功能,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按照病人的病情,由低到高逐步增加药物的用量,对于缓解病人的尿液和蛋白质都有很好的效果,每天的用量不要超过60mg,还可以和垂盆草、五味子、鸡血藤、石苇、仙鹤草等药物一起使用,起到一定的减毒效作用,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就应该立即停止使用药物。4其他疗法4.1针灸治疗吕宏生教授提出DN的病因在于脾、肾,其本在于气虚,而湿痰瘀(脂)是标,因此,其治以补脾、补气为主,以任脉、脾经、胃经为主,选取足三里,公孙,梁三里为主要穴位,按虚而加减,若实:痰瘀,再取膈疝,太冲,血海;肝气中有湿气,也取期门,丰隆,太冲;虚证:脾虚证、肾虚证,兼取气海、关元;虚中有虚:脾虚痰阻,兼用内关,丰隆。杨晓燕将54例糖尿病肾病病人分成两组,一组采用降糖、降脂和饮食控制,另一组采用针刺治疗,其穴位选择以太乙穴、泉穴、胰点穴、水沟穴为主,其穴位分别为:①脾经:阴陵泉穴;②肾经:复溜、太溪、筑宾;③肝经:曲泉:④足三里,水道,梁门,⑤足三里,肾,梁门;⑥肾俞、脾俞、肝俞、膀胱俞;⑦偏历为结肠;⑧三焦为支沟;⑨关元为任脉。其中脾俞、肾俞、肝俞、太溪、关元采用“补法”针灸,其他穴道采用“泻”针灸,针灸30分钟,并在关元上施以“三壮”艾条,2天一次,5个疗程,3个疗程后,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显示:本组的整体有效率为92.6%,显著提高了70.3%。基于此,本项目拟将糖尿病肾病36例,采用温针刺法,以三阴交、足三里、血海、关元、气海、中脘为干预,以中医理论指导,以三阴交、足三里、血海、关元、气海、中脘为干预,以膈俞、脾俞、胃俞、肾俞、命门、三焦俞作为干预,以针刺30分钟,每天1次,周5次,连续2个月,以此为干预靶点,探讨其机制。结果表明,与观察组(94.4%)相比,治疗组(83.3%)的有效率较低,并且观察到的联合和并发症也较少[10]。4.2耳穴治疗《灵枢》曰:“耳,经络之所也”,《卫生宝鉴》曰:“五脏六腑,十二经络皆在耳”,提示耳为脏腑经络,为气血汇聚之所,以其为针刺,可起到预防和预防糖尿病肾病的效果,且在糖尿病肾病中应用越来越广泛。郭熙营教授通过耳穴对42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王不留行种子,将耳穴贴于肝、胆、胰、肾、三焦、肾上腺、内分泌、耳迷根、失眠点,一周2次,每天3次,连续12周。研究发现,采用耳穴疗法,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明显的缓解作用,24小时的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亦有明显的下降。另外,将早期DN(DN)(DN)(DN)的病人分成两个组,一个是对照组,一个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王不留行颗粒耳穴贴,每天3天换1次,吃饭之前按3分钟,经过12周的时间,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3.87%)显著提高[11]。邹娜等选择62名DN血透病人,将其分成两组,分别给予正常的看护与治疗,而实验组则给予中药看护与耳穴(心,肝,肾,神门,交感,耳尖,渴点,耳背沟),3个月后进行治疗,以评价其治疗效果。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治疗组降压效果显著优于治疗组(74.19%),治疗组降压效果显著优于治疗组(12.90%),治疗组降压效果显著优于治疗组(38.71%)。侯阳阳等人用耳穴与中药的膳食护理相结合,研究了60名DN病人,他们选择了肝,脾,肾,膀胱,内分泌等部位作为他们的耳穴,他们的膳食会因为他们的症状而有所区别,在经过30天的治疗之后,他们发现这两种疗法结合起来的效果更加明显,不但可以提高他们的肾脏的功能,还可以减少肾脏的损害,从而减轻他们的临床症状。4.3足浴治疗中药足浴疗法是将“内病外治”理论、经络传导理论和西方医学的物理刺激理论结合在一起,在人体的皮肤上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它以加热的方式,在人体的各个部位,以促进血液循环,活血通络,调节阴阳。张睿等将3型糖尿病肾病(DN)100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予贝那普利,对照组给予含温脾肾,化瘀通络,利水消肿的中药:制附片9克,川芎15克,黄芪,白术,茯苓,山药,当归,丹参,菟丝子等20克,以纱布包裹,以水浸于水,直至温度下降到40摄氏度,再置于下肢,保持水暖,直至略出汗液,每天一次,连续20d。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0%,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邹华等以相同的方法开展了临床研究,并对该方剂进行了改良:以大黄、蒲公英和白花蛇舌草为配伍,达到了清热解毒,破积化浊之效,对25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达到了92.0%,显效44%。黄菊等补脾肾,讲究气血同调,通补兼施,补脾肾,益气养血,祛瘀泄毒,取麻黄、茯苓、白术、当归、川芎、黄柏各10克,黄芪、丹参、苦参各30克,桂枝、羌活各15克,细辛5克,地肤子20克,煎煮500毫升,加入开水,使温度保持在40-45摄氏度,将脚底到脚跟周围10厘米处浸泡20-30分钟,出汗后躺下,每日1次。将其应用于20例早期DN患者展开了临床观察,将其与热水足浴患者相比较,结果表明,采用中药足浴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及24h尿蛋白定量都有所下降,并且总有效率(80%)显著高于热水足浴(40%),在中医症状积分方面的改善也显著优于热水足浴。4.4中药灌肠治疗中药灌肠指的是将中药药液滞留在肠道内,利用其粘膜对其进行吸收,达到逐渐渗透、弥散的效果,同时还能提高排便的频率,达到加速毒素排泄、降低蛋白尿的效果,进而减轻肾损伤、改善症状的目的。李海松等采用DN3病人,常规给予尿毒清颗粒,观察组给予大黄降浊汤(生大黄、牡蛎、败酱草和蒲公英),4周后,观察到两组病人的总有效率分别达到87.5%和59.4%,且治疗组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