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信息技术支撑下的低碳碳社区评价体系》编制说明_第1页
《空间信息技术支撑下的低碳碳社区评价体系》编制说明_第2页
《空间信息技术支撑下的低碳碳社区评价体系》编制说明_第3页
《空间信息技术支撑下的低碳碳社区评价体系》编制说明_第4页
《空间信息技术支撑下的低碳碳社区评价体系》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空间信息技术支撑下的低碳

社区评价体系》编制说明

一、标准制定的目的、意义

本标准旨在构建低碳社区建设指标体系,推进社区的低碳建设。

通过深入社区的微观尺度,结合空间信息技术对社区内部的土地利

用、交通布局、资源分配等方面进行剖析,以此对不同社区的低碳

建设进行评价并提供政策建议。

二、标准编制原则及依据

本标准参考以下文件进行编写,在编制过程中着重考虑了科学

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1.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

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2.GB/T17694-2009地理信息术语

3.T/GDDTJS06—2022零碳社区建设与评价指南

4.GB/T51366-2019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

5.GB/T33760-2017基于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生

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6.GB50220-9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7.DGNB建筑碳排放量的科学计算方法

8.T/CAEPI49-2022污水处理厂低碳运行评价技术规范

9.GB/T41152-2021城市和社区可持续发展低碳发展水平评价导

三、项目背景及工作情况

(一)任务来源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

2

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标准化

工作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归口。编制工作由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重大专项工

程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等单位负

责。

(二)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是: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重大专项工程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福建空天碳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北

京华通星元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碳中和分会、天勰

力(山东)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德普新源生态技术有限公司、

中科探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科海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三)标准研制过程及相关工作计划

1)征求意见稿编制阶段:

任务下达后,项目承担单位于2022年9月10日成立标准编制小组。

编制小组成员根据不同分工,对空间信息技术支撑下的低碳社区评

价体系的相关技术条件、现有评价体系、相关技术特点、国内研究

现状等分别进行了调研。通过编制小组的汇总和集中讨论后,确定

了标准中主要的技术路线、研究所需数据以及评判准则,并于2023

年2月20日完成初稿的编写,将初稿发送给各个相关单位及专业老师,

进行意见征询,确保标准的适用性及科学性。通过将各位专家意见

汇总,开展内部研讨会,进行同意修改,并且不断进行国内外调研,

完善和丰富标准的内容,于3月12日确定第一版征求意见稿。为保证

3

制定的标准的严谨性,专业性,项目承担单位联系多个行业相关单

位组织内部评审,为吸取广泛意见,开展意见征集会议。对于会议

中提出的问题以及重大分歧内容进行汇总。开展组内会议集中修改,

并邀请行业专家进行咨询指导,最终达到统一。并于2023年5月23日

完成最终标准征求意见稿。

2)标准论证会阶段:

组建专家团队对拟实施的项目,在技术上的先进性,适用性,

理论上的合理性,实施的可能性、科学性、可扩展性,进行全面科

学的分析。并深入探讨标准编制的背景意义、目的以及适用范围。

并对编写的格式及语言进行严格考究。

四、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

1)标准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2)标准的设计和建设具有科学性、可扩展性、实用性。

3)标准充分考虑国家需求,兼顾社会应用条件。

4)标准合理利用国家资源,推广先进技术。

5)标准的编写格式和方法具有规范性。

6)积极参考国内已有标准以及国际先进技术。

7)与相关标准法规协调一致。

五、标准主要内容

本标准构建了一个低碳社区建设标准体系,推进社区的低碳建

设。正文部分共分八部分,内容包括本标准的适用范围、规范性文

件、术语与定义、缩略语、评价体系分级原则、空间信息技术支撑

下的低碳社区评价体系、低碳社区指标体系量化及指标、低碳社区

4

综合评估。

六、与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遵守和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要求。规范性引用文件

包括:

1.GB/T17694-2009地理信息术语

2.T/GDDTJS06—2022零碳社区建设与评价指南

3.GB/T51366-2019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

4.GB/T33760-2017基于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生

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5.GB50220-9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6.DGNB建筑碳排放量的科学计算方法

7.T/CAEPI49-2022污水处理厂低碳运行评价技术规范

8.GB/T41152-2021城市和社区可持续发展低碳发展水平评价导

9.关于公开征求《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发电

设施(2021年修订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10.《基于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生活垃圾焚烧发电

项目》

11.《省级温室气体编制指南(试行)》

12.《IPCC2006年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

13.S.Seyedzadeh,F.P.Rahimian,I.Glesk,M.RoperMachinelearningfor

5

estimationofbuildingenergyconsumptionandperformance:areview

Vis.Eng.,6(1)(Dec.2018),p.5,10.1186/s40327-018-0064-7.

14.侯克锁.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评估方法[J].节

能与环保,2021(11):71-72.

15.刘万里,刘卫锋,常娟.AHP中互反判断矩阵的区间权重确定方法

[J].统计与决策,2021,37(06):33-

37.DOI:10.13546/ki.tjyjc.2021.06.007.

16.张涛,乐云,黄有亮,张春霞,城市垃圾处理的碳排放核算与

分析——以苏州市为例[J]

17.环境污染与防治2012,34(09),102-105+110DOI:

10.15985/ki.1001-3865.2012.09.

18.天津市城市绿地碳汇设计导则

19.城市道路交通组织设计规范(GB/T36670-2018)

七、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

本标准在编写过程中无重大意见分歧。

八、后续贯彻措施

建议由环保行业标准化贯彻本标准的相关活动,利用各种活动

(如工作组活动、行业协会的管理和活动、专家培训、标准化技术

刊物、网上信息、产品认证等)尽可能向行业相关单位和机构宣贯

该标准。

建议本标准发布之日起半年内实施。

6

标准编制小组

2023年5月

7

团体标准

《空间信息技术支撑下的低

碳社区评价体系》

编制说明

《空间信息技术支撑下的低碳

社区评价体系》编制说明

一、标准制定的目的、意义

本标准旨在构建低碳社区建设指标体系,推进社区的低碳建设。

通过深入社区的微观尺度,结合空间信息技术对社区内部的土地利

用、交通布局、资源分配等方面进行剖析,以此对不同社区的低碳

建设进行评价并提供政策建议。

二、标准编制原则及依据

本标准参考以下文件进行编写,在编制过程中着重考虑了科学

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1.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

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2.GB/T17694-2009地理信息术语

3.T/GDDTJS06—2022零碳社区建设与评价指南

4.GB/T51366-2019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

5.GB/T33760-2017基于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生

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6.GB50220-9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7.DGNB建筑碳排放量的科学计算方法

8.T/CAEPI49-2022污水处理厂低碳运行评价技术规范

9.GB/T41152-2021城市和社区可持续发展低碳发展水平评价导

三、项目背景及工作情况

(一)任务来源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

2

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标准化

工作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归口。编制工作由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重大专项工

程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等单位负

责。

(二)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是: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重大专项工程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福建空天碳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北

京华通星元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碳中和分会、天勰

力(山东)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德普新源生态技术有限公司、

中科探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科海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三)标准研制过程及相关工作计划

1)征求意见稿编制阶段:

任务下达后,项目承担单位于2022年9月10日成立标准编制小组。

编制小组成员根据不同分工,对空间信息技术支撑下的低碳社区评

价体系的相关技术条件、现有评价体系、相关技术特点、国内研究

现状等分别进行了调研。通过编制小组的汇总和集中讨论后,确定

了标准中主要的技术路线、研究所需数据以及评判准则,并于2023

年2月20日完成初稿的编写,将初稿发送给各个相关单位及专业老师,

进行意见征询,确保标准的适用性及科学性。通过将各位专家意见

汇总,开展内部研讨会,进行同意修改,并且不断进行国内外调研,

完善和丰富标准的内容,于3月12日确定第一版征求意见稿。为保证

3

制定的标准的严谨性,专业性,项目承担单位联系多个行业相关单

位组织内部评审,为吸取广泛意见,开展意见征集会议。对于会议

中提出的问题以及重大分歧内容进行汇总。开展组内会议集中修改,

并邀请行业专家进行咨询指导,最终达到统一。并于2023年5月23日

完成最终标准征求意见稿。

2)标准论证会阶段:

组建专家团队对拟实施的项目,在技术上的先进性,适用性,

理论上的合理性,实施的可能性、科学性、可扩展性,进行全面科

学的分析。并深入探讨标准编制的背景意义、目的以及适用范围。

并对编写的格式及语言进行严格考究。

四、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

1)标准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2)标准的设计和建设具有科学性、可扩展性、实用性。

3)标准充分考虑国家需求,兼顾社会应用条件。

4)标准合理利用国家资源,推广先进技术。

5)标准的编写格式和方法具有规范性。

6)积极参考国内已有标准以及国际先进技术。

7)与相关标准法规协调一致。

五、标准主要内容

本标准构建了一个低碳社区建设标准体系,推进社区的低碳建

设。正文部分共分八部分,内容包括本标准的适用范围、规范性文

件、术语与定义、缩略语、评价体系分级原则、空间信息技术支撑

下的低碳社区评价体系、低碳社区指标体系量化及指标、低碳社区

4

综合评估。

六、与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遵守和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要求。规范性引用文件

包括:

1.GB/T17694-2009地理信息术语

2.T/GDDTJS06—2022零碳社区建设与评价指南

3.GB/T51366-2019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

4.GB/T33760-2017基于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生

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5.GB50220-9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6.DGNB建筑碳排放量的科学计算方法

7.T/CAEPI49-2022污水处理厂低碳运行评价技术规范

8.GB/T41152-2021城市和社区可持续发展低碳发展水平评价导

9.关于公开征求《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发电

设施(2021年修订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10.《基于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生活垃圾焚烧发电

项目》

11.《省级温室气体编制指南(试行)》

12.《IPCC2006年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

13.S.Seyedzadeh,F.P.Rahimian,I.Glesk,M.RoperMachinelearningfor

5

estimationofb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