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松花菜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
秋季松花菜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
秋季松花菜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秋季松花菜栽培技术规程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秋季松花菜栽培技术有关的术语和定义、种植地选择、品种、育苗、整地施肥、定植、肥水及植株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技术全过程。本标准适用于江西省和生态条件相似地区秋季松花菜栽培。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6715.4瓜菜作物种子第4部分甘蓝类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Y/T2118蔬菜育苗基质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DB36/T373江西省无公害蔬菜技术规程。术语与定义松花菜,十字花科(Brassicaceae)芸薹属(Brassica),是花椰菜中花球较为松散的一种类型。种植地选择种植地环境符合NY/T5010要求,选择土壤深厚、疏松肥沃的地块,排灌方便,土壤PH值5.0~8.5,避免与甘蓝类蔬菜连作。品种选择与质量要求品种的选择选择适宜本地种植的早熟或中熟松花菜品种,如津松75、华松65天等。种子质量要求种子质量符合GB/T16715.4标准。育苗育苗时间6月底~8月初播种,选择塑料大棚或连栋大棚等保护设施进行避雨穴盘育苗。苗床准备按宽110cm~120cm的规格作苗床,将苗床之间的泥土挖到床面上做高畦,整平压实,苗床长度依地势而定。育苗穴盘选用规格为54cm×28cm的50孔或72孔的穴盘作育苗盘。基质使用富含有机质的商品育苗专用基质作为育苗基质,其理化性状指标符合NY/T2118的规定。如品氏蔬菜育苗基质、食用菌菌渣基质、椰糠基质等。装盘与布盘基质在装盘前一天浇水预湿,使其充分吸水混匀,标准是用手紧握基质可成形而无水滴,松开手后即散开。将穴盘装满基质,用木板刮平穴盘面,刮平后各个格室应清晰可见,然后将另一穴盘放在已装好的穴盘上面压一下,使每穴形成一个便于播种、深度0.5cm~1cm的凹坑。在苗床上铺一层无色透明塑料薄膜,将穴盘摆在薄膜上,横向两排整齐放好,周围适当封土,防止边缘失水过快,浮面覆盖双层遮阳网保湿。播种干籽点播,播种前揭开覆盖在穴盘上的遮阳网,每穴播1粒饱满的种子,播后盖基质0.5cm~1cm,浇透水,并用毛竹拱杆或钢筋拱架搭小拱棚,拱架间隔约100cm左右,搭好拱架后盖上双层遮阳网保湿。苗期管理夏秋季节温度高,大棚仅保留顶膜防雨,四周敞开,当70%~80%的幼苗出土后,撤掉遮阳网,晴天于上午10时至下午3时换盖遮光率50%的遮阳网降温,其他时间及阴雨天不盖遮阳网。基质湿度保持70%~80%,出苗后浇水次数视天气情况及秧苗大小而定,晴天需每天1~2次,畦床边缘基质容易失水,要适当补水。浇水一般于早晨或傍晚进行。整地施肥整地作畦宽沟高畦。作1m宽畦面,畦沟宽0.3m,畦高0.2m。施肥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规定,肥料施用量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松花菜目标产量进行调整。原则上畦中央开沟施基肥,施入硫酸钾型复合肥(N:P2O5:K2O=15:15:15)75kg/667m2,商品有机肥500kg/667m2或腐熟鸡粪1000kg/667m2,硼砂0.5kg/667m2。定植幼苗长至三叶一心时,选择晴天下午或阴天,按行距60cm、株距50cm定植,每亩密度为2200株左右,定植时做到土坨不散,定植后浇透水。肥水管理水分管理定植后到花球采收的整个生长期要适当灌水,保持土壤湿润。多雨时期及时清沟排水。养分管理定植后7天左右,追施提苗肥1次,用尿素兑水浇施,每667m2追尿素10kg,浓度为0.5%。莲座期及现蕾后各追肥一次,用硫酸钾型复合肥(N:P2O5:K2O=15:15:15)兑水浇施,浓度为1%,每667m2每次需复合肥15kg。中耕除草定植缓苗后,在土壤湿润时进行中耕和除草,发现杂草及时铲除。植株管理定植后植株下部长出侧枝时,需及时摘除。花球采收前一周,摘取叶片盖在花球表面。病虫害防治主要病虫害主要虫害有蚜虫、菜青虫、小菜蛾、夜蛾,主要病害有霜霉病、黑腐病、病毒病。防治原则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按照病虫发生规律科学合理使用化学防治,做到防重于治。防治方法农业防治严格实行轮作制度,忌与甘蓝类蔬菜连作;实施深沟高畦栽培;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以减少菌源和杀灭虫卵;科学管肥管水,实施健身栽培。物理防治1、用25cm×20cm的纸板,涂上黄漆,上涂一层机油,挂于田间,高度视株高而定,用量50~60块/667m2,当板粘满蚜虫或烟粉虱时,可去除死虫后再重涂一层机油。2、昆虫性诱剂诱杀,夜蛾类专用诱捕器在田间放置,用量3-5个/667m2,放置高度以距离地面1m为宜。3、采用多佳频振式杀虫灯或黑光灯诱杀成虫。生物防治夜蛾卵期可人工释放赤眼蜂,每亩放蜂点6~8个,每次释放2000~3000头,持续2~3次;在幼虫发育的1~2龄期,喷施苏云金杆菌或BtEC,每克含活孢子量100亿以上。加水800-1000倍防治,在气温20℃以上时防治效果良好。化学防治控制病虫害使用的农药严格按NY/T1276执行,控制施药量,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