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2用计算器计算探索规律丨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操作计算器,发现数学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推理能力。2.使学生理解计算器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提高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3.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二、教学内容1.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功能。2.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3.通过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数学运算,并通过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并总结数学规律。四、教学准备1.计算器2.课件或黑板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在课堂上展示一个计算器,让学生说说他们所知道的关于计算器的知识,然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用计算器计算探索规律。2.认识计算器向学生介绍计算器的各个部分,如显示屏、键盘等,并讲解计算器的功能。3.学习使用计算器教师演示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然后让学生自己尝试操作。4.探索数学规律让学生用计算器进行以下操作,并观察结果:a.输入一个两位数,如23,然后按“23”,再按“=”。b.输入一个两位数,如34,然后按“×2”,再按“=”。c.输入一个三位数,如456,然后按“÷2”,再按“=”。让学生观察每次操作的结果,并讨论他们发现的规律。5.总结规律根据学生的观察和讨论,总结出以下规律:a.一个数加上它自己,等于这个数的两倍。b.一个数乘以2,等于这个数的两倍。c.一个数除以2,等于这个数的一半。6.巩固练习让学生用计算器完成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7.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能通过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六、课后作业1.用计算器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2.观察生活中的数学规律,并尝试用计算器进行验证。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能力。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索数学规律”环节,即教学过程中的第四步。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核心,旨在让学生通过操作计算器,观察数学运算的结果,发现并总结数学规律。以下是对这一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将使用计算器进行一系列的数学运算,包括加法、乘法和除法。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每次运算的结果,并鼓励他们讨论所发现的规律。例如,在加法运算中,学生输入一个两位数,如23,然后按“23”,再按“=”。他们会发现,结果显示的是46,也就是23的两倍。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出规律:一个数加上它自己,等于这个数的两倍。在乘法运算中,学生输入一个两位数,如34,然后按“×2”,再按“=”。结果显示的是68,也就是34的两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出规律:一个数乘以2,等于这个数的两倍。在除法运算中,学生输入一个三位数,如456,然后按“÷2”,再按“=”。结果显示的是228,也就是456的一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出规律:一个数除以2,等于这个数的一半。在探索数学规律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同时,教师也应适时给予指导和提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总结规律。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变式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以下变式题目:1.输入一个两位数,如25,然后按“25”,再按“=”。结果显示的是什么?这个结果与原来的数有什么关系?2.输入一个两位数,如36,然后按“×3”,再按“=”。结果显示的是什么?这个结果与原来的数有什么关系?3.输入一个三位数,如789,然后按“÷3”,再按“=”。结果显示的是什么?这个结果与原来的数有什么关系?通过这些变式题目,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数学规律,并提高他们的计算器操作能力。同时,这些题目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总之,在“探索数学规律”环节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和鼓励学生,让他们通过操作计算器,观察和总结数学规律。这一环节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推理能力,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还需要注意的是,要确保学生能够理解计算器上的符号和功能键的含义。例如,加号()、减号(-)、乘号(×)和除号(÷)分别代表什么运算,以及等号(=)的作用是得出运算结果。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学生的亲自操作来强化这些概念。此外,教师还应该强调使用计算器时的准确性。学生需要学会如何正确输入数字和操作符号,以及如何阅读显示屏上的结果。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练习题来帮助学生熟悉计算器的使用,例如:1.请使用计算器计算:78×2÷4=?2.请使用计算器计算:15-(63)×2=?3.请使用计算器计算:100÷254×5=?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计算器操作后,教师可以引入更复杂的规律探索活动。例如,让学生探索数字的倍数关系,如一个数的两倍、三倍、四倍等,或者探索连续整数相加的规律,如123...n的和是多少。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并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记录他们的发现,并与同伴分享。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助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问题,并能够通过讨论和交流来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理解。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索规律,然后向全班报告他们的发现。最后,教师需要评估学生在探索规律过程中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这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小测验或者课后作业来完成。评估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新的情境中,并能够独立地探索和发现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俄外贸合同样本
- 2025年广州市合同范本
- 冷物流运输合同标准文本
- 公司窗外保洁服务合同标准文本
- 幼儿园教育公平性的探索与实践计划
- 举升机租赁合同样本
- 农村工程维护合同样本
- 学校教学任务分配方案计划
- 农户马铃薯订单合同样本
- 兼职招商顾问合同样本
- HG-T 2643-2023 非金属化工设备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氯乙烯、均聚聚丙烯、聚偏氟乙烯和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隔膜阀
- 污水排入城镇污水管网排放口设置技术规范
- 医护人员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研究
- 宠物分期付款协议书
- 精密超精密加工
- 10月自考现代语言学(00830)试题及答案解析与评分标准
- 仓库搬运工安全操作培训课程
- 《怪老头儿》名著导读
- 外研社一年级起点英语-四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 老年人的口腔知识讲座
- NB-T 47013.1-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部分-通用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