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6-10)_第1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6-10)_第2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6-10)_第3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6-10)_第4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6-1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言文字运用天天练——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第六练(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作为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上映于1961年的《小蝌蚪找妈妈》真正做到让齐白石的“画”动了起来。该片创造出一群①的小蝌蚪形象,让茅盾发出“名画真能动,潜翔栩如生”的感叹,在中国动画史上,为南齐画家谢赫所言的“气韵生动”留下最初的注脚。20世纪60年代制作的《大闹天宫》成功塑造了一个集勇敢与活泼于一体的孙悟空,其②的形象成为几代观众的儿时记忆,也影响到后来的很多艺术创作。1979年版的《哪吒闹海》中,哪吒的造型,既具有“神”的③气质,又具有“人”的生活气息。纵观中国动画史上的这些经典形象,无不把握住了中国传统美学中“以形写神、④”的原则。在经典形象反复重写的当下,唯有赋予经典原型以新的神韵、新的价值,才能融通时代审美、价值观念与创作理念。在动画技术并不发达的20世纪,中国动画人创造出生动传神、极富东方神韵的艺术形象。在动画技术不断革新的今天,创作者对动画形象的塑造更应该形神兼备,让技术服务于内容。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4分)答: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答:3.下列句子中的引号与画波浪线句子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修辞立其诚”,是《易传·文言》的一句话。(《修辞立其诚》)B.我们的诗人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又说,“解识无声弦指妙”(《谈中国诗》)C.但真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罢。(《阿Q正传》)D所以她们根本就没有“做”或者“不做”的自由。(《包身工》)(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仲春二月,惠风和畅,中华民族传统节日——花朝节如期而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花朝节①。但直到宋代,花朝节才明确作为节日为时人所记。南宋吴自牧《梦粱录》中“二月望”条目有载:“仲春十五日为花朝节,浙间风俗,以为春序正中,百花争放之时,最堪游赏。”元明清时期,花朝节的影响继续扩大。相较于②,这一时期的花朝节增添了祭祀花神的蕴意。清人蔡云《咏花朝》诗云:“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万紫千红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此诗描述的,正是旧时江南祭祀花神的盛况。踏春赏花是花朝节最原始、最基本的风俗。花朝当日,二三少女结伴而行,在游春过程中,她们还会参加③。赏红亦被称为“挂红”,每逢农历二月十五,当地女子会将红布条挂满各类花树,以增添节日氛围。扑蝶是花朝节的重头戏。“扑蝶”习俗由来已久,在唐代画家周昉《簪花仕女图》中就已出现。至于明清,扑蝶已成为花朝节的重要活动。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答:5.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百花争放”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项是(3分A.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B.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C.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D.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第七练(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蒙山,似乎是泰山的兄弟,诠释着雄奇壮美的概念。极目远望,寻觅着孟良崮的影子。这是因为,对小说《红日》的膜拜。那种英雄的气概,在我童年的心灵里,有着深深的烙印。如果撇开是与非的界限,敌对双方的气节,令我①。是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数十万中国的男子汉,在蒙山的一座山头,演绎了一场经典的战争。那样的场面,那样的壮烈,在今后的战争中无疑是②的。怀着如此的念想,我为同行的作家拍了一幅照,③地说道:你身后的背景,就是孟良崮。其实,我们彼此心照不宣。孟良崮虽然属于蒙山的脉息,却并不在平邑境内。它属于蒙阴的管辖范围。乘大巴上山,可以节省体力。可是下山,我们选择了徒步。一座山,如果不用脚步丈量它,就不会有登山的感觉。山路经过了修整,铺开的石阶,在我的脚下蔓延。不用担心脚下,可以尽情地享受日光。峰回路转间的雅致,好像都是因了我的到来而设置的。突然而至的几声婉转清亮的鸟鸣,扰乱了我的思绪。还不到有蝉的时候,否则,它们的啼叫,会给这座山增添一些别样的意味。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答:2.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主语不同,但都与“我”的主观情感相关,请从这一角度分析二者表达效果的不同。(4分)答:(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相对于中原广袤平原,巴蜀偏于一隅,①。李白曾以“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名句描述巴蜀偏僻险阻的状况。过去学术界流行的看法是,诸如巴蜀地区这样僻远的地方,很容易形成较为封闭的文化,从而缺少与中原文化之间的实质联系。但三星堆大规模考古发现证明,自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少是晚期之末起,已蜀地区与中原间就打破隔绝,②,有时还是比较畅通的频繁交流。包括古蜀人在内的生活在华夏大地不同区战的中华先民,虽然处于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发展阶段,他们仍以顽强坚韧和勤奋好学的精神,秉持友好交往和互通有无的态度,积极探索和借鉴不同区战的文明成果,以不断提升和实现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三星堆出土的器物则反映巴蜀先人在对于天地自然的认识以及族类认同等方面,与其他地区虽有区别,却又有颇多相似之处。这无疑说明,三星堆遗址所属的古蜀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璀璨明珠,③,又是中华文化多样性的生动演绎。3.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答:4.“三星堆”由考古专家根据挖掘现场的三堆黄土小山包而命名,请你联系三星堆文明的内涵,简要说明“三星堆”命名的艺术魅力所在。(4分)答: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答:第八练(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2022·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能否将珍贵的文物置于掌中观赏品味?能否步入千年墓穴一探究竟?能否与未曾展出的国宝亲密接触?……与过去相比,今天的博物馆已经发生了①的变化。有了科技的助力,这些往日因时空限制而②的事情都已成为现实。“博物馆十高科技”让那些沉睡千年的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为越来越多的人带来不一样的观展体验,让他们可以去那些原本“去不了”的地方,看那些本来“看不到”的事物。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那场名为《清明上河图3.0》的高科技互动展演艺术,用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完美融合古代绘画艺术。观众们沿着张择端的笔触走进繁华的北宋都城汴梁,穿梭于楼台之间,泛舟于汴河之上,观两岸人来人往,看水鸟掠过船篷。沉浸其中,确有一种③的情趣。在2016年的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上,首都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上下6层、深达7.5米的妇好墓葬④。此外还有一些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以数字化方式展现文物全貌。观众只需在屏幕上滑动手指,就可近距离、全角度观赏文物,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全方位观察岁月留下的每一处细痕。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4分)答: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答:3.文中多处用了引号,下列四处引号中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3分)A.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B.去那些原本“去不了”的地方C.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D.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2022·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5题。又是一年槐花儿飘香的季节,小伙伴们有没有想起儿时那些带有妈妈专属味道的槐花美食?不过,槐花①。常见的槐花有三种:淡黄色的国槐花,夏末开花,可以入药②;白色的刺槐花(也叫洋槐花),夏初开花,花香味甜,可食用但不可入药;红色的槐花(变种)仅供观赏,既不能食用,③。也就是说,我们吃的槐花美食来自白色刺槐。白色刺槐是我国重要的蜜源,食花和景观植物,原产北美。而我国土生土长的树种,是国槐。国槐在我国不只是一种常见的良木,而且作为一种文化元素融入传统文化之中。比如被奉为“神树”,种植在敬神祭祖的社坛周围;作为吉祥的象征,种在庭前屋后。古代社会,桃树还是三公(大师、大傅、大保)宰辅之位的象征,并出现了一些由“槐”字构成的具有政治寓意的词,如槐岳(朝廷高官)、槐蝉(高官显贵)、槐第(三公的宅第)等,槐树因此也受到读书人的喜爱。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答:5.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槐蝉”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B.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C.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D.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第九练(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很少有哪种日常行为能够像阅读一样,在古今中外都备受推崇。这或许是因为,人类渴望脱离蒙昧,以智识推动进步,以经验丰富阅历,而阅读是获取新知、拓展生命广度最为便利的方式之一。又或者,阅读本身就是一种抵抗世俗的姿态,意味着不愿淈泥扬波、蹉跎时日,而是沉下心来思索和审视,以此陶冶情操、涵养心灵。对过去的读书人来说,“书籍是随身携带的精神圣殿”。而在今天,阅读被许多人寄予了在信息洪流中摆脱焦虑、于①中栖息身心的厚望,但不能忽视的是,当技术发展给阅读带来便利之余,也存在着与阅读原本承载的价值②的隐患。越来越多的工具试图“帮助”人们提高阅读效率时,殊不知这些精神“速食”也让原作的营养白白流失。用半个小时说完《红楼梦》故事梗概,如何传达出那些藏在桃花流水间的百转千回,那些锁在朱门深院中的雅趣,那些掩在夜幕重帘下的荒唐与空寂?在通勤路上听完一本《人类简史》,要是当作背景音乐而不入心,那么所谓的利用碎片时间去“阅读”,恐怕也只能沦为③的笑话。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答:2.文中画横线的两处,都由三句话组成,但第一处主语“人类”只出现一次,第二处主语“那些”再三出现,二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差别?请简要说明。(4分)答:(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近日,某联合团队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研究中发现,保持喝咖啡的习惯将有助于降低痛风发病的风险。研究团队通过对超过15万人的咖啡饮用习惯和痛风发病风险进行关联研究,发现长期饮用咖啡有助于缓和痛风的发病,并认为今后通过对咖啡成分的分析,或许能够揭开痛风发病的机理原因和预防方法。众所周知,血液里的尿酸升高,大量的尿酸随着血液循环抵达人体的各个关节,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痛风。咖啡中含有的咖啡因会转化为嘌呤,导致尿酸升高。因此,①,痛风病人是不能喝咖啡的。②,此前国内外已有多项研究证明,咖啡对预防痛风有益,但却缺乏相关的统计分析和数据支撑。此次,研究团队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针对超过15万以上研究对象的三项数值,每周包括饮用咖啡次数、尿素指数和痛风发病风险进行研究,并将每周饮用咖啡的次数从0次到7次列为八档,发现一周内每多喝一天咖啡,痛风发病的风险就能降低约25%。至于每天喝几次、喝多少咖啡则不纳入考量范围之内。研究者认为,饮用咖啡的行为并未影响到尿酸数值的高低,③。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4个字。(6分)答:5.“咖啡因”因和“咖啡”相关而得名。与此类似,“掉书袋”源自“书袋”。请简述“掉书袋”的含义并分析它得名的缘由。(4分)答: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答:第十练(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白雪飘飘、红灯摇曳时,正是窗花盛开得最烂漫的时节。家家户户的窗棂上,五颜六色的窗花朵朵盛开:喜气洋洋的吉祥图、水灵灵的蔬菜瓜果、茁壮饱满的五谷六畜、①的翎毛花卉……它们都来自民间剪纸艺人的刻刀下,更来自蔚县人一个个踏实奋斗的日子里。2006年,蔚县剪纸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到蔚县剪纸一条街走一走,一幅幅各具特色的剪纸工艺品让你②。不一会儿,游客便抱了满怀的剪纸返程。与持久盛开的窗花相比,那瞬间绽放到极致的蔚县暖泉打树花,则为人们打开另一个绚烂的烟火世界。月夜星光下,抵达蔚县暖泉镇。来到打树花的地点,堡门早已被围得③,古城墙巍然矗立。反穿着老羊皮袄、戴着用冰水浸湿的帽子和手套的“掌勺人”王德用柳木勺子舀起一勺沸腾滚烫的铁水用力打向城墙。瞬间,成百上千的铁水珠在冰冷的城墙上炸裂开,绽放出金花朵朵。一勺、两勺、三勺……成千上万朵金花,在城墙上、夜空中绽放,此起彼伏,接天连地,形成一条金花流动的瀑布,好一幅“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景象!今年五十八岁的老艺人王德,这一“打”就是三十多年。他给无数来暖泉看打树花的人,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留给自己的,却是一身大大小小被掉落的树花灼烫的伤疤。如今,打树花也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浪漫盛开的蔚县窗花、流光溢彩的树花,定格着太行人家的美好瞬间。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答: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答:(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我门前池塘里的荷花,同燕园其他池塘里的,都不一样。其他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荷花,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朵花能开出十六个莲瓣,看上去当然就与众不同了。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幼时读旧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爱其诗句之美,深恨没有能亲自到杭州西湖去欣赏一番。现在我门前池塘中呈现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岂不大快人意也哉!前几年才搬到朗润园来的周一良先生赐名为“季荷”。我觉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难道我这个人将以荷而传吗?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的漂在那里。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季荷”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几位“大师”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B.“包身工”的身体,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包给了带工的老板C.散文这种文学体裁的最重要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D.“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至今已经有两千年了。2.下列各项中,和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B.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C.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这是大快人意的。”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答:参考答案第六练1.①栩栩如生②惟妙惟肖③超凡脱俗④形神兼备(每空1分,共4分。如有其他答案,符合语境即可)【解析】解答本题,应根据横线前后的内容选择适当的成语。第①空,根据前文“让齐白石的‘画'动了起来”可知,此处侧重强调小蝌蚪的动态形象,“栩栩如生”用来形容小蝌蚪生动活泼,也与后文“潜翔栩如生”相互照应;第②空,根据前文“集勇敢与活泼于一体”及后文“成为几代观众的儿时记忆”可知,此处突出的是孙悟空形象的灵动使得观众对其印象深刻,故应填“惟妙惟肖”;第③空,根据前后内容可知,此处强调“神”的气质,且与后面具有“人“的生活气息对应,而“神”一般是指有超越普通人的气质,故可用“超凡脱俗”来概括;第④空,根据前文“以形写神”的提示,可直接联想到“形神兼备”这一成语。2.在经典形象被反复重写的当下,唯有融通时代审美、价值观念与创作理念,才能赋予经典原型以新的神的、新的价值。(改对一处给2分,共4分)【解析】“经典形象反复重写”主被动关系错误,应表述为“经典形象被反复重写”“唯有……才……”条件关系倒置,“时代审美……理念”与“赋予……价值”位置应互换,故画横线句子可以修改为“在经典形象被反复重写的当下,唯有融通时代审美,价值观念与创作理念,才能赋予经典原型以新的神韵、新的价值。”3.D【解析】解答本题,首先定位到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即“(小蝌蚪找妈妈》真正做到让齐白石的‘画’动了起来。”其次,分析引号的作用,句中引号标示需要强调的内容。A、B、C三项中引号的作用都是标示直接引用的内容,D项中引号的作用是标示需要强调的内容,与画波浪线句子中的引号作用一致,故排除。(二)语言文字运用Ⅱ4.①在历史上曾颇为兴盛②前代的踏春赏花③赏红、扑蝶等活动(每处2分,共6分)【解析】第①处,根据空前“花朝节”可知,该处为总起句,用来引起下文。结合下文“宋代……南宋……元明清时期……”可知,下文重点介绍花朝节的悠久历史以及盛况,故此处应填写“在历史上曾颇为兴盛”。第②处,根据空前“相较于”可知,此处填写的语句与“这一时期……”形成对比,故应填“前代……”。结合语境可知“前代”即“宋代”。再结合后文的“踏春赏花是花朝节最原始最基本的风俗”可知,此处应填写花朝节的最原始风俗,再根据第②空前“南宋……以为春序正中,百花争放……游赏”可知,应填写“前代的踏春赏花”。第③处,根据空前“参加”可知,此处所填句子与某种活动有关,再根据后文“赏红亦被称为‘挂红’……扑蝶是花朝节的重头戏”,可知参加的活动是“赏红、扑蝶”,故此处应填写“赏红、扑蝶等活动”。5.C【解析】“百花争放"赋予了“百花”人的动作和情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C项,“殷勤”“探看”本为人的情态、动作,现用来指“青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A项,“斗十千”和“万钱”,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言宴席的豪华,突出了友人的盛情。B项,“干戈”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这里代指战争。D项,“青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里是将君山比喻成青螺。第七练1.【参考答案】①扼腕长叹②绝无仅有③郑重其事(每处1分)【解析】第①空,根据前文“那种英雄的气概…有着深深的烙印”和后文“数十万中国的男子汉…那样的场面,那样的壮烈”可知,此处所填成语应形容“我”感概于当时“中国的男子汉”壮烈牺牲的英雄气概,从而情绪激动,故可填写“扼腕长叹”,指用手握腕,长声叹息,形容情绪激动的神态。第②空,根据前文“演绎了一场经典的战争。那样的场面,那样的壮烈,在今后的战争中无疑…”可知,此处强调这场壮烈的“战争”十分经典,且今后少有,故可填写“绝无仅有”,形容非常少有第③空,根据前文“怀着如此的念想”和后文“你身后的背景,就是孟良谢”可知,此处是在怀念烈士的背景下,作者对友人作出了认真提醒,故可填写“郑重其事”,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2.【参考答案】①第一句的主语是“雅致”,作者想象它是“因了我的到来而设置”的,主观情感更浓,突出“我”对山间的“雅致”强烈的喜爱之情。②第二句的主语是“鸟鸣”,它“扰乱了我的思绪”,将作者的思绪拉回,以动村静,突出了“鸟鸣山更幽”。(每点2分)【解析】作答本题时,首先需明确两句话中的不同主语,其次分析不同的主语和“我”的情感的关系,辨明想要突出的不同效果。第一句,首先确定主语是“雅致”,其次由“因了我的到来而设置的”可知,作者此处对“峰回路转间的雅致”进行了主观的、有意的想象,指出这些“雅致”好像是因我而设置的,突出了其对山间雅致的喜爱之情。第二句,首先确定主语是“鸟鸣”,其次由“几声”“扰乱了我的思绪”可知,作者此处由主观的想象转向对现实世界的描写,强调外界的客观事物对自己的影响,并通过突然而至的山间鸟鸣的描写,以动景反衬静景,突出了当时山林的幽静。3.①向来以山高路远著称②开始往来交流③既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处2分)【解析)第①处,由上文“偏于一隅”和下文李白诗句“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可知,空处应指巴蜀的地理位置偏远、路途险峻难行,故此处可填写“向来以山高路远著称”。第②处,由上文“巴蜀地区与中原间就打破隔绝”和下文“有时还是比较畅通的频繁交流”可知,空处所补写的句子应点出巴蜀与中原间从隔绝到交往的变化,故此处可填写“开始往来交流”。第③处,由下文“又是……”可知,空处应填关联词“既是”,再根据上文“古蜀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璀璨明珠”可知,空处应表达古蜀文明在中华文化中有重要作用,故此处可填写“既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①“三星堆”这一命名包含了遗址的地形特征,以“星”为喻,道出遗址如三星分布的特征;②星辰让人联想到闪耀在中华文化长河中的巴蜀文明,内涵深厚。(每点2分)【解析】根据题干给出的提示,分析“三星堆”这一名称的内涵及其艺术效果。由题干“根据挖掘现场的三堆黄土小山包而命名”可知,“三星堆”这一名称,点明了挖掘现场有三堆黄土小山包的地形特点:“三星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土堆比作星辰,不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三个小土堆如三颗星辰在银河中排列的分布特点,还让人联想到“三星堆”所属的古蜀文明,如同星辰一般闪耀在中华文明长河之中,内涵丰富,意蕴深远,让人产生美好而悠远的遐想。5.而三星堆出土的器物则反映巴蜀先人在族类认同以及对于天地自然的认识等方面,与其他地区人群虽有区别,却又有颇多相似之处。(改对一处给1分,改对两处给3分)【解析】错误分析:①语序不当。“对于天地自然的认识”和“族类认同”两个并列成分之间的关系应是由小到大、由近到远,故应将“族类认同”放在“对于天地自然的认识”之前。②搭配不当。前一分句的主语是“巴蜀先人”,强调“人”,后一分句应与之对应,故应在“地区”后加上“人群”。第八练1.【答案】①翻天覆地②遥不可及③身临其境④尽收眼底【解析】本题难度中等,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第一空,根据前后文内容可知,科技的助力使“将珍贵的文物置于掌中观赏品味”“步入千年墓穴一探究竟”等过去无法实现的事情“成为现实”,可见博物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此处形容“变化”,故可填“翻天覆地”,形容变化极大。第二空,有了科技的助力后,往日因时空限制难以实现、无法触及的事情成为现实,故可填“遥不可及”,指非常遥远、难以得到的东西。第三空,结合前文观众借助高科技,“沿着张择端的笔触走进繁华的北宋都城……沉浸其中”,可知这里是说借助高科技,人们感觉仿佛亲身到了画中,故可填“身临其境”,指亲身到了那个境地。第四空,结合后文“展现文物全貌”“可近距离、全角度观赏文物”,可知虚拟技术将妇好墓葬全部展现在观众眼前,故可填“尽收眼底”,指全部看在眼里。2.【答案】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那场名为《清明上河图3.0》的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将古代绘画艺术与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完美融合。【解析】本题难度中等,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搭配不当,“举办……展演艺术”应改为“举办……艺术展演”;二是不合逻辑,“用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完美融合古代绘画艺术”应改为“将古代绘画艺术与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完美融合”。3.【答案】B【解析】本题难度中等,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A、C、D三项,引号均标示特殊含义:B项,引号标示需要着重论述或强调的内容。故选B。4.【答案】①并非都能食用②但不可食用③也不能入药【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要准确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通读文段,把握文段的主旨。重点则是“瞻前顾后”,前勾后连,灵活推断。开篇句的关键词是“槐花美食”,第①空前有转折连词“不过”以及后面要涉及的“食用”与“入药”的解说,应该填入“并非都能食用”等表示部分否定的内容。第②空根据“并非都能食用”的意思和后文介绍的两种槐花的特点,淡黄色槐花不能吃,参考介绍白色槐花特点的句式,可填入“但不可食用”。第③空根据“可食用但不可入药”和“既不能食用”可知,应填“也不能入药”。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分析与判断能力。D项,“木石”与“槐蝉”一样,均为比喻。A项,借代;B项,借代;C项,借代。第九练1.①风云变幻②背道而驰③自欺欺人(每处1分,共3分。如有其他答案,符合语境即可)【解析】第①处,根据前文“在信息洪流中摆脱焦虑”和“于……中栖息身心”可知,顿号连接的两句应为并列句式,故所填成语应与“信息洪流”对应,形容复杂的情形,可填写“风云变幻”,比喻局势动荡不安,复杂多变。第②处,根据空前“原本”和空后“隐患”可知,此处所填成语应形容与“阅读原本承载的价值”相反的结果,故可填写“背道而驰”,形容朝着相反的方向走,比喻方向、目标完全相反。第③处,根据前文“要是当作背景音乐而不入心,那么所谓的利用碎片时间去‘阅读'”和空后“笑话”可知,此处所填成语应形容空前所提及的阅读方式没有效果,故可填写“自欺欺人”,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别人;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2.①第一处是长句,“人类”作为主语总领全句,表意紧凑,简洁连贯,为后文强调阅读的重要作用作铺垫。②第二处是三个并列短句,连用三个“那些”,既富有节奏感,又着重强调了借助工具快速阅读的弊端,即精神“速食”无法传达出文学作品的深厚内涵。(每点2分,共4分)【解析】作答本题,首先应分析画横线的两处句子在句式上的不同,然后结合上下文,分析二者在表达效果上的差别。第一处:从句式上来看,此句为长句,以“人类”作主语,领起三个分句,后两个分句省略主语,使句子表意紧凑,简洁连贯,一气呵成:从内容上来看,此句意在说明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