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至中古时期专项训练 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_第1页
世界古代至中古时期专项训练 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_第2页
世界古代至中古时期专项训练 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_第3页
世界古代至中古时期专项训练 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_第4页
世界古代至中古时期专项训练 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古代至中古时期

1.在两河流域苏美尔地区出土的一件5000年前的雪花石膏大瓶上,刻画了一些裸体平

民手捧酒罐、奶盆、粮斗等祭品走向神龛,一位祭司或首领穿着长袍,长袍带由其身

后穿短裙的人举着,瓶上还刻画了水边的大麦田、羊队、水果、狮子等内容。由此可

知,当时两河流域苏美尔地区()

A.最早培植了小麦和大麦B.已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

C.产生了明显的阶级分化D.出现了一系列城市国家

2.大流士将波斯帝国划分为若干行省,由总督负责行政和税收。帝国中央政府铸造金

币,行省只能铸造银币,自治市只能铸造铜币。大流士还让一些被征服地区的原统治

者参与地方政权,对各地原有宗教不加干涉和排斥,在制定法律时,也参照各地原有

法律。这些措施()

A.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权威B.扩大了帝国的统治基础

C.借鉴了罗马帝国的智慧D,消弭了各族之间的矛盾

3.从苏格拉底时代到近代以前,西方主流学界对“民主政治”的评价普遍较低,认为

它是暴民政治的代名词;但到了近代,它逐渐摆脱了这种不光彩的色调,成为政治正

确的代名词与时代发展的潮流,也是西方向世界推广的核心价值之一。这一变化主要

是因为()

A.古代雅典民主的局限及失败B.世界市场的形成与不断拓展

C.基督教会神学的误导性宣传D.民主政治内涵与形式的发展

4.魏晋时期,西域人民喜欢使用在中原流行的梳妆用具。在吐鲁番等地出土了很多木

梳,其形式与在长沙、江陵等地出土的完全相同;另有绸制绣花粉袋、漆花等物也与

中原所用物品无异。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丝绸之路使西域与中原联系密切B.政府积极推动手工业技术的西传

C.西域手工业受中原设计风格影响D.手工业生产与市场有互动共生性

5.公元600年以后,佛教在印度失去了它的地盘,而婆罗门教则准备好了自己的种种

礼仪。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在富于哲理性的经典《奥义书》中,提出了他们自己的通往

解脱一一通往自由和解放的道路。这反映了()

A.婆罗门教为教徒指出了解脱的方法B.佛教已经不被印度的民众接受

C.婆罗门教具有较强的创新适应能力D.婆罗门教满足了各阶层的需要

6.19世纪前,人们认为古希腊信史始于公元前776年即古代第一届奥林匹亚赛会。19

世纪后期以来,随着迈锡尼文明和克里特文明的发现,古希腊文明史被上推到公元前

2000年以前。古代西亚、古代埃及和古代印度文明的研究也经历过类似过程。这说明

()

A.历史资料的多元性推动历史认知的进步B.文字记载的主观性限定解读历史的边界

C.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体现历史进程的样态D.历史记忆的传承性塑造族群身份的认同

7.基督教认为,人的灵魂不死,人人都有来世,并为现世的恶人与善人建构了不同的

彼岸世界一地狱与天堂。基督教一方面承认人有原罪,另一方面指出任何人都不是因

为原罪而是因为自己作恶而坠入地狱的。这说明基督教()

A,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B.形成了因信称义的观点

C.具有劝善抑恶的社会功能D.严重束缚人们个性发展

8.1086年,征服者威廉要求英格兰所有贵族和骑士,在接受封地之前都必须宣誓效忠

于国王。从此,在英格兰王国建立起“我附庸的附庸,仍然是我的附庸”的政治制

度。这一制度的革新反映了()

A.国王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B.西欧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

C.近代民族国家的最终确立D.西欧专制王权的普遍确立

9.在中世纪后期的英格兰,伪造“王赐特许状”的现象日益加剧,修道院、大学和城

市都是造伪的主体。国王权衡得失后接纳了已有的伪造特许状,并着手建立政府档案

体系、完善相关司法制度来温制伪造特许状行为,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英格兰()

A.王权强化得到广泛认可B.教会垄断文化技术资源

C.大学创造力受到了限制D.城市摆脱国王谋求自治

10.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中古西欧是“黑暗的中世纪”。但也有学者认为中古西欧为

欧洲近代化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下列能佐证后者观点的是()

A.政治混乱使得封建势力弱小B.主要的经济形态是商品经济

C.工商业城市拥有完全自治权D.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

11.从罗马法的发展历史来看,《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产生并非偶然,其原因涉及地

理环境、经济发展状况、社会结构、政治格局、文化传统等多个方面。它们所提供的

技术条件以及培育的法律需求促成了《民法大全》的面世。罗马法始终以一种与现实

社会和权力结构并行不悖,而又完全不同的方式开拓法律的规范空间。这反映《民法

大全》()

A.可以凌驾于现实社会和权力结构之上B.反映出帝国境内的民族矛盾十分尖锐

C.是奴隶主贵族与王权政治斗争的产物D.最大限度地满足协调利益冲突的需要

12.中世纪的西方文化,比起同时代的阿拉伯、印度和中国都要落后。古代希腊、罗马

的文化遗产在那里几乎灭尽,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并在中世纪的后期又译成

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洲。这说明阿拉伯人()

A.促进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B.在沟通世界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

C.在自然科学的成就方面影响西方D.一度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13.俄罗斯所接受的东正教有别于西方的天主教,它是从拜占庭引进并且自上而下推行

的,而且拜占庭文化本身就具有浓厚的东方色彩。这表明俄罗斯文化()

A.与西方基督教文化截然不同B.具有东西方文化二重性色彩

C.使西方基督教文化发生变异D.蕴含着古斯拉夫民族的风情

14.有学者认为,对于日本近世的锁国政策是不能从一般意义上将其理解为封闭型的落

后政策的……与其说锁国是在禁止海外交流,莫如说这项举措是在维护幕府政治体制

和既有的传统文化。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锁国政策并未导致日本的封闭落后

B.日本锁国的目的在于维护幕府的封建统治

C.对•日本锁国政策的研究缺乏一手史料

D.应将日本锁国政策放在历史长河中进行评价

15.英国著名东非史学家马修回忆他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在东非进行考古工作时

说:“我认为所调查的一些遗址是沿海地区阿拉伯或波斯殖民地遗物……但我逐渐发

生了怀疑,因为它们其实是非洲式的。”据此可推知()

A.东非文明的发展受到其他民族文化影响

B.阿拉伯或波斯殖民者的文化逐渐东非化

C.东非文明遗址的存在说明东非外贸发达

D.阿拉伯的伊斯兰教文明在东非广泛传播

16.玉米神陶香炉是玛雅人的宗教礼仪用品,用于与玉米和繁衍有关的重大典礼仪式,

香炉上的玉米神手持鲜花从天而降,带来丰收的希望。在玛雅文化中,玉米神的法力

非常大,他同植物和山神关系紧密,他的后裔则被看作是夕阳、雨、闪电和蜜蜂的象

征。由此可以推知,古代玛雅()

A.陶器制作水平高且领先世界B.创造出独特的玛雅文明影响世界

C.宗教活动在社会生活中盛行D.玉米在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

17.世界不同文明在相互碰撞、交流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河北涿州的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一枚金币。据考证,其为阿拉伯帝

国倭马亚王朝第五任哈里发阿卜杜勒•马利克在位时所造,年代为回历80年,即公元

699—700年(中国唐朝武则天圣历二年至三年)。这是阿拉伯世界历史上铸造的第一

种货币。此币没有人物或偶像图案,两面有文字,正面的阿拉伯文意思为“别无他

神,唯有真主,真主举世无双”。

——摘编自王雪农《涿州唐墓出土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金币》

材料二(巴格达)市场上有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印度和马来群岛的香料、矿物和

染料,中亚的红宝石,东非的象牙、金沙和黑奴,北欧和俄罗斯的蜂蜜、黄蜡、毛皮

和木材……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数学、稻米、棉花、食糖

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

——摘自吴于虐、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下卷)》

材料三历史上的诸文明并不是封闭的体系,它本身在不断地变动,同时各文明之

间也在不断地交流。……文明的交流,使各文明创造的成果在短期内即为人类共享,

而不必再去重新发明,因此使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大,这是使人类文明进步的

重要原因。文明的交流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时常要遇到各种阻碍、挫折、冲突,当

然也有和平交往,这也就是文明发展进程有时不能快捷,反而延缓的重要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枚金币的史料价值进行解读。

(2)根据材料二,指出阿拉伯帝国经济繁荣的表现。概括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

中的贡献。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文明交流的方式,并谈谈你对古代文明

发展的认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把这些研究成果发表出来,是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使之不致由于年深

日久而被人们遗忘。“这是希罗多德(约前484-约前420)所撰《历史》一书的开篇

之语。在此之前,对于希腊人而言,神话就是他们的历史。《历史》前半部分以追问

希腊与波斯之间战争的原因为起点,记载了希腊、西亚、北非等地的地理环境、民族

分布、历史往事等内容,后半部分叙述希腊城邦与波斯之间战争的全过程,故该书又

被称为《希波战争史》。它继承了《荷马史诗》的叙事方式,又本着“研究”的精

神,常常分辨传说的真假与异同。作者赞扬雅典人,却并不肆意诋毁“异邦人”,承

认东方民族具有比希腊更古老的文明。书中的不少记述是作者亲自调查得来的史实,

如在埃及通过询问当时作为知识分子的僧侣,掌握了大量历史和文化知识。书中许多

记载为后世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所证实。

——摘编自张广智《西方史学史》等

材料二《史记》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约前145-?)所著,记载了自黄帝到汉

武帝二三千年间的历史,也叙述了汉朝周边各民族如朝鲜、匈奴和中亚、南亚各地的

史实。全书以编年叙事的帝王“本纪”为纲,以人物“列传”为体,被称为“纪传

体”,成为后来历代官修史书的正宗。司马迁以儒家的历史观为宗旨,前代深厚的历

史学积淀基础上,坚持“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的著史原则,常常表达自己对于历史

现象的认识甚至疑惑。《史记》充分利用各类先秦文献、汉朝政事档案等,客观、如

实地叙述史实,并佐以司马迂的游历见闻及民间传说,力求“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

言”。

——摘编自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希罗多德与司马迁作为伟大历史学家的共同之

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历史》与《史记》产生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撰写史书应该包括的要素。

19.斯瓦希里文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世界文化史上,东非沿海的斯瓦希里文化,是由环西北印度洋周边地区的文

化在长期交往中融合形成的,其地域包括非洲大陆、阿拉伯、波斯、印度西海岸、东

南亚,甚至中国。纪元以前,东非就有土著民族生活。后来,西非居民班图人来到这

里,赶走或同化当地居民。7世纪后,班图人遍布东非沿海……历史上阿拉伯人因其

生存环境恶化迁居东非沿海,形成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移民浪潮。他们带来新的生活方

式,也把伊斯兰教带到这里。

摘编自杨天林《古代文明史》

(1)根据材料,概括斯瓦希里文化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特点形成的原

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班图人在农业方面的成就,并用一句话概述农业的发展对东

非与西非分别带来的政治影响。

20.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十一世纪的欧洲社会政治经济形势趋于稳定,

使得西欧封建社会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在多方面获得进步……当西欧封建制趋于完型

时,内部已经孕育了新的因素。正如布罗代尔说:“11、12世纪的西欧已经进入它的

青春期”。中古时代王权的振兴是在城市兴起之后。城市兴起和工商业的发展使市民

阶级逐渐强大起来,成为重要的社会力量。国王为了战胜封建贵族,取得了市民阶级

的支持,王权与市民的联盟才逐渐战胜了封建割据势力。13、14世纪英、法国王正是

在市民的支持下强化中央政权的。

——摘编自朱寰《略论中古时代的君权与教权》

材料二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层形成了,商人

和银行家作为市民阶层的上层,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市民反对封建割据,反对领

主特权,支持国家统一和王权强化。而建立新城市符合国王们削弱诸侯势力的政治考

虑,因而国王成为城市的长期盟友。国家出现了不与封土相联系的官吏:市民阶级开

始参与政治。城市的兴起和繁荣,产生了市民日常需要的世俗文化和世俗教育,文化

教育不再为教士所垄断,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摘编自《世界中古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1、12世纪的西欧已经进入它的青春期”的表

现。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并分析其对西欧历史发展产

生的影响。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的“一些裸体平民手捧酒罐、奶盆、粮斗等祭品走向神龛”“一位祭

司或首领穿着长袍,长袍带由其身后穿短裙的人举着”可以看出,当时的苏美尔地区

围绕着神权已经产生了“平民”“祭司或首领”等明显的阶级分化,故c正确;西亚

地区最早培植了小麦和大麦,但材料体现不出是在苏美尔地区,故排除A;材料体现

的是神权统治,体现不出是君主专制,故排除B;材料体现的是神权统治,但不能体

现是城市国家,故排除D。故选:Co

2.答案:B

解析: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西方民主政治发展,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

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苏格拉底之死反映了古代雅典民主的局限及失败,中世纪基

督教会垄断文化,而神学的误导性宣传,强调神而压抑人,是当时西方主流学界对

“民主政治”的评价仍然普遍较低的重要原因,到了近代随着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

动的发展和民族国家的逐渐形成,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或改革建立了代议制民主政治,

在民主范围、决策形式、制度机制等方面较之古代雅典民主都有很大进步,民主政治

内涵与形式都有所发展,故D项正确,

A、C两项表述过于片面,排除;B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魏晋时期”“喜欢使用在中原流行的梳妆用具”“吐鲁番等地出土

了很多木梳”“绸制绣花粉袋、漆花等物也与中原所用物品无异”可知,魏晋时期西

域人民使用的一些手工业品与中原地区一致,这体现了内地手工业品大量传入西域,

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现象的出现得益于丝绸之路的开通,A项正确。B、C项材料没

有体现,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手工业生产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排除D项。

5.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佛教在印度失去了它的地盘,而婆罗门教则准备好了自己的种种礼

仪”“提出了他们自己的通往解脱一一通往自由和解放的道路”等信息可知,佛教相

对衰落,而婆罗门教适应社会的发展对其教义进行更改,即为适应了当时社会,婆罗

门教进行创新,说明婆罗门教具有较强的创新适应能力,C项正确;根据材料“提出

了他们自己的通往解脱-通往自由和解放的道路”可知,婆罗教提出了自己通往解脱的

道路,不代表已经为教徒指出了解脱的方法,A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佛教

相对衰落和婆罗门教通过创新更好地适应社会的现象,不代表佛教已经不被印度的民

众接受,并且不符合史实,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婆罗门教通过创新适应了当时社

会,但没有强调婆罗门教满足了各阶层的需要,并且表述过于绝对,D项错误。故

选:Co

6.答案:A

解析:考古发现迈锡尼文明和克里特文明,使得古希腊文明史被上推到公元前2000年

以前,这改变了人们认为古希腊信史始于公元前776年的认识,说明随着历史资料的

丰富,人们的历史认知也在不断进步,A项正确。B项由材料得不出来,排除;材料强

调的不是世界文明的多样性,C项排除;D项内容与材料无关,排除。

7.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基督教教义中的原罪说,对于地狱和天堂的划分以及人们坠入

地狱原因的分析,具有劝善抑恶的社会教化功能,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基督教在维

护统治方面的作用问题,排除A项;“因信称义”是16世纪宗教改革的内容,这与材

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基督教严重束缚人们个性发展,排除D项。故选

C项。

8.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英格兰所有贵族和骑士,在接受封地之前都必须宣誓效忠于国王”

可知,该制度是封君封臣制,通过该制度国王加强了对贵族和骑士的控制,A项正

确;材料未涉及“议会”,B项排除;C项夸大了封君封臣制的作用,C项排除;材料

只涉及“英格兰王国”,不能代表西欧,D项排除。故选:A。

9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国王权衡得失后接纳了已有的伪造特许状,并着手建立政府档案体

系、完善相关司法制度来遏制伪造特许状行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后期的英

格兰,伪造“王赐特许状”的现象日益加剧,国王用建立政府档案体系、完善相关司

法制度等措施来遏制伪造特许状行为,反映出社会已经广泛认可王权强化这一情况,A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教会垄断文化技术资源,排除B项;国王遏制伪造特许行为并

不会限制大学创造力,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城市自治,排除D项。故选:Ao

10.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但也有学者认为中古西欧为欧洲近代化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可知,

该学者强调中古时期的欧洲为其近代化奠定基础。结合所学可知,中古时期欧洲继承

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为文艺复兴奠定基础,为欧洲思想近代化奠定基础,D项正

确;中古时期的欧洲封建势力强大,排除A项;中古时期的欧洲主要的经济形态是封

建经济,而非商品经济,排除B项;C项中的“完全自治权”的说法绝对化,排除。

故选:Do

11.答案:D

解析:“涉及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状况、社会结构、政治格局、文化传统等多个方

面。它们所提供的技术条件以及培育的法律需求促成了《民法大全》的面世。罗马法

始终以一种与现实社会和权力结构并行不悖。而又完全不同的方式开拓法律的规范空

间”表明《民法大全》最大限度地满足协调利益冲突的需要,故D正确;ABC材料未

体现,排除。故选:Do

12.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中世纪的西方文化“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使得

其文化没有消失,同时在中世纪的后期,被用阿拉伯文版本保存的西方文化又被译成

拉丁语,“重新回到欧洲I”,这就促进了欧洲文艺复兴这一思想解放运动的到来,故

选A项;题干内容仅是述及阿拉伯人在保存西方文化上的主要贡献,没有涉及世界贸

易的相关内容,排除B项;题干内容仅是述及阿拉伯人在保存西方文化上的主要贡

献,没有涉及其在自然科学方面的主要成就,排除C项;题干信息仅是体现阿拉伯文

化在保存和传播西方文化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即单向的作用,而不是双向的作用,排

除D项。

1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俄罗斯文化。从题干信息可知,俄罗斯所接受的东正教虽然有别于西

方的天主教,但也属于基督教文化范畴,因此就具有了西方色彩,又引进具有东方色

彩的拜占庭文化,据此可以看出俄罗斯文化具有东西方文化的二重性色彩,B项正

确,A项排除。C项无法由材料得出,排除;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14.答案:B

解析:该学者认为日本近世的锁国政策是为了维护幕府政治体制和既有的传统文化,

故选B项;该学者并未否认日本锁国政策的消极作用,故排除A项;该学者未提及史

料问题,故排除C项;该学者未将日本锁国政策放在历史长河中进行评价,故排除D

项。

15.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可知,马修在东非进行考古工作时,将“非洲式的”遗物误认为是“沿

海地区阿拉伯或波斯殖民地遗物”,据此可推知,这些遗物可能蕴含阿拉伯要素或波

斯要素,即东非文明的发展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东非

文化可能受阿拉伯或波斯殖民者文化的影响,不是“阿拉伯或波斯殖民者的文化逐渐

东非化”,排除B项;材料无法说明东非外贸发达,排除C项;材料未提及伊斯兰教

文明,排除D项。

16.答案:D

解析:分析材料可知,材料体现了玛雅人非常重视玉米神,这说明玉米在其生产生活

中具有重要地位,D项正确;古代玛雅的陶器制作水平高且领先世界,不符合史实,

题干缺少对比信息,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玉米在玛雅人的生产生活中具有重

要地位,没有体现其影响世界,排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玉米在玛雅人的生产生

活中具有重要地位,不是宗教活动在社会生活中盛行,排除C项。故选:Do

17.答案:(1)该金币属于出土文物,是研究历史的一手史料,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可用以研究唐朝与阿拉伯帝国的商业贸易往来研究阿拉伯帝国文字、货币、商业宗教

等历史。

(2)表现:手工业和商业发展;在中国、西欧、非洲地区从事陆上和海洋贸易。

贡献: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媒介和桥梁,融合并发展了东西方文化,在东西

方文化交流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3)方式:古代文明交流的方式有暴力冲突、和平交往。

认识:言之有理即可,如古代文明由于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的不同,多元文明共存,

文明之间可以相互吸收、借鉴:我们应尊重不同文明的发展,加深对不同文明的认同

感,培养开放意识,世界意识。

解析:(1)根据材料“2013年河北涿州的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一枚金币。据考证,其

为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第五任哈里发阿卜杜勒•马利克在位时所造,”可分析出该

枚金币可用以研究唐朝与阿拉伯帝国的商业贸易往来研究阿拉伯帝国文字、货币、商

业宗教等历史。结合所学知识该金币属于出土文物,是研究历史的一手史料,有很高

的史料价值。

(2)范围:据材料“巴格达)市场上有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印度和马来群岛的香料、

矿物和染料,……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数学、稻米、棉

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可知,巴格达是阿拉伯帝国重要的城市,

这表明了阿拉伯人在东到东亚、西到西欧、南至非洲的广大地区从事着陆上和海上贸

易。贡献:据所学可从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媒介和桥梁;融合并发展了东西

方文化,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作出了重要贡献等方面回答。

(3)方式:根据“时常要遇到各种阻碍、挫折、冲突”并所学可知,文明交流主要方

式有和平交往、暴力冲突等方式。认识:根据所学,可从古典文明产生的原因、特

点、意义等角度进行分析,即由于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的不同,世界各区域文明是多

元面貌;多元文明共存,可以相互吸收、借鉴,丰富了世界文化等。

18.答案:(1)历史学家的使命感;追求客观真实,理性叙述历史;创新精神;开阔

的视野;自主的实地查访与史料调查精神。

(2)历史:古希腊城邦的发展与人文精神;希腊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广泛接触;丰富的

历史与神话传说;海外贸易与工商业比较发达。史记: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稳定与繁

荣,儒家思想的影响;史学传统;丰富的历史文化积累。

(3)叙述一定时空框架内的历史事物;有指导思想;客观、准确的记载;丰富的史

实;有作者的认知。

解析:(1)希罗多德与司马迁作为伟大历史学家的共同之处,根据“是为了保存人类

的功业,使之不致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们遗忘”和“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等信

息,可以看出历史学家的使命感;根据“常常分辨传说的真假与异同”和“常常表自

己对于历史现象的认识甚至疑惑”“客观、如实地叙述史实”等信息可以看出追求客

观真实,理性叙述历史;根据“作者赞扬雅典人,却并不肆意诋毁‘异邦人',承认

东方民族具有比希腊更古老的文明”和“也叙述了汉朝周边各民族如朝鲜、匈奴和中

亚、南亚各地的史实”等信息,可以看出创新精神和开阔的视野;根据“书中的不少

记述是作者亲自调查得来的史实"和''并佐以司马迁的游历见闻及民间传说”等信

息,可以看出自主的实地查访与史料调查精神。

(2)《历史》产生的历史背景,根据材料“希罗多德(幼前484~约前420)”并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包括古希腊城邦的发展与人文精神;根据“记载了希腊、西亚、北非

等地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历史往事等内容”可知,希腊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广泛接

触;根据''它继承了《荷马史诗》的叙事方式”等信息可以看出,包括丰富的历史与

神话传说;联系所学可知,当时雅典的海外贸易与工商业比较发达。《史记》产生的

历史背景,根据“《史记》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约前14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