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二)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需要的仪器有()
A.酒精灯B.导管C.带孔橡皮塞D.试管
2.通过对下列实验装置、仪器或器材的各种组装,仍然不能实现制取指定气体的是()
A.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
B.用加热高锦酸钾制取氧气
C.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镒制取氧气
D.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3.实验室制取CO2时,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4.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A.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故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一般不用排水法收集
第1页(共10页)
C.在发生装置中加入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
D.该反应在常温下即可迅速进行,故气体发生装置不需要加热
5.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1)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2)双氧水和二氧化镐制取氧气(3)
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都不需要对气体发生装置加热
②都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③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④都可以用相同的发生装置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下列实验装置中,导管位置正确的是()
氯酸钾
二氧化镒
实验室制氧气B.大
理
石
CO(CO:)
D.除去CO中少量的CO2
7.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而不能用硫酸的原因是()
A.这两种物质间不能反应
B.因为硫酸易挥发,因而产生的气体中混有杂质
C.生成了微溶性物质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D.反应太剧烈来不及收集
8.实验室中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的物质是()
A.水B.食盐水C.酒精D.澄清石灰水
9.检验C02是否收集满的正确方法是()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B.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C.将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D.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10.实验室制取Co2一般有五个步骤: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装配好仪器;③向长颈漏
第2页(共10页)
斗中注入稀盐酸;④收集气体;⑤在锥形瓶底放几小块石灰石。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⑤③④C.②①③④⑤D.③④⑤②①
11.下列关于制取二氧化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12.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A.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一一点燃前可能没有检查氢气的纯度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一一由于引燃的火柴过长
C.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春^一―红磷过量
5
D.制取Co2气体时,始终收集不到C02——收集C02的集气瓶没盖严
13.工业制取二氧化碳最适宜的方法是()
A.煨烧石灰石B.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C.木炭燃烧D.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14.甲、乙、丙是某同学设计的三套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对三套装置分析不正确的是
一粗铜丝(可以上下移动)
-穿孔的塑料小药瓶
丙
A.甲装置此时容器内右侧大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B.此时甲装置中的止水夹M处于打开状态
第3页(共10页)
C.乙装置N处添加止水夹可以与甲装置具有相同功能
D.丙装置具有可控制反应进行或停止的功能
15.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部分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C02,验证其与水反应的性质并收集,
为达到实验目的,所选用装置的导管口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正确的是()
abcde
足1
浓
石踪
士卜
皿灰酸
酸
BCDEF
A.abchiedfgjB∙abcedfgjC.aedhi⅛jD.ahiedfgj
二、实验题(共2小题)
16.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w.
(2)实验室制备C0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其化学方程式为,
该装置的优点是:若用D装置收集CO2,则气体应从(填a或b)端
进。
(3)实验室用H2O2溶液和Mno2混合制氧气,其中Mno2起作用,若用E装
置收集并测量得到的02体积,则量筒应与(填C或d)端连接。
17.气体的制取及其性质实验是初中化学的基础实验,回忆有关知识,根据如图回答:
第4页(共10页)
(1)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的方法是,说明气密性良好。
(2)实验室可以利用装置A和F制备并收集C02,石灰石应放在;装置的连
接顺序a→i实验过程中若需要暂时停止反应,最便捷的操作是。
(3)实验室里,可使用B装置加热氯化镀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制备氨气,收集氨气不
选择装置D和装置E,由此推测氨气的物理性质是(写一条)。
(参考答案〜凌
第5页(共10页)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A;2.B:3.D;4.C;5.D;6.C;7.C;8.D;9.D:10.B;11.A;
12.A;13.A;14.B;15.D;
1•【解答】解:根据实验室用稀盐酸与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使用的装置为“固
+液常温型”,即可判断一定不需要用来加热的仪器--酒精灯;而试管、集气瓶、导气
管、带孔橡皮塞是需要的。
故选:Ao
2.【解答]解:A、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固液常温下反应能实现;
B、用高镒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没有酒精灯,故不能实现;
C、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镒制取氧气,固液常温下反应能实现;
D、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固液常温下反应能实现。
故选:Bo
3.【解答】解:A.碳酸钙和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附着在大理石表面阻止了反应
的进一步发生,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故A错误;
B.二氧化碳能和碱石灰反应,不能用碱石灰干燥,故B错误;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用C中装置收集时应该长进短出,故C错误;
D.二氧化碳与NaOH溶液反应,且倒扣的漏斗可防止倒吸,图中装置可吸收C02,故D
正确。
故选:D。
4.【解答】解:A、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项说
法正确。
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与水反应,一般不用排水法收集,故选项说法正确。
C、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速率太快,不利于气体收集,应用块状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
故选项说法错误。
D、碳酸钙和盐酸在常温下即可迅速反应,属于固液常温型,气体发生装置不需要加热,
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5.【解答】解:①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双氧水和二氧化锌制取氧气,石灰石和稀盐酸制
取二氧化碳气体,均属于固液常温型,都不需要对气体发生装置加热,故说法正确。
②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故说法错误。
第6页(共10页)
③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故说法错误。
④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双氧水和二氧化锌制取氧气,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
体,均属于固液常温型,都可以用相同的发生装置,故说法正确。
故①④说法正确。
故选:D。
6.【解答】解:A、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镭加热制取氧气,为了方便氧气导出,导管刚露出橡
皮塞即可,不符合题意;
B、该实验装置中,导管伸入液面以下,气体无法导出,不符合题意;
C、氧气的密度比水小,用该装置收集氧气,应“短进长出”,符合题意;
D、洗气应“长进短出”,这样反应比较充分,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7.【解答】解: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所得C02气流平稳,气体又较
为纯净,选用稀盐酸制C02最合适。而改用稀硫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其有关化学
方程式为:CaCO3+H2SO4(稀)—CaSO4+H2O+CO2t,结果生成微溶性固体硫酸钙,它
覆盖在大理石或石灰石表面,使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脱离接触,导致反应太缓慢,最后
停止。
A稀硫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能反应,反应太缓慢,最后停止,故A错;
B硫酸不易挥发,因而产生的气体中没有杂质,故B错;
C稀硫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其有关化学方程式为:CaCC)3+H2SO4(稀)一
CaSO4+H2O+CO2f,结果生成微溶性固体硫酸钙,它覆盖在大理石或石灰石表面,使酸
与大理石或石灰石脱离接触,导致反应太缓慢,最后停止,故C对;
D稀硫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生成微溶性固体硫酸钙,它覆盖在大理石或石灰石表面,
使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脱离接触,导致反应太缓慢,最后停止。
故D错;
故选:Co
8.【解答】解: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室中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的物质是澄
清石灰水。
故选:D。
9.【解答】解: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伸至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就证
明满了;
第7页(共10页)
故选:D。
10•【解答】解: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是:连(连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一查(检查
装置的气密性)一加(向锥形瓶中装入石灰石)一倒(向漏斗中注入稀盐酸)一收集(用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②①⑤③④。
故选:Bo
11•【解答】解:A、导管连接胶皮管时,先把导管一端湿润,然后稍用力转动使之插入胶
皮管内,图中所示装置正确。
B、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
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镶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
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左边的长颈漏斗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
导管口都不会有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o
12•【解答】解:A、氨气具有可燃性,不纯氢气(混有空气)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所以
点燃氢气前必须先检验氢气的纯度,符合题意;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四氧化三铁固体温度很高,溅落到集气瓶瓶底时容易把瓶底
炸裂,因此需要在集气瓶底部先放些水或铺一层细沙,不符合题意:
C、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五分之一,其可能原因应该是红磷不
足使得其与氧气的反应没有完全进行,导致氧气没有被消耗完,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会沉在底部,
若集气瓶没盖严,不会使得始终收集不到二氧化碳,至少集气瓶底部应该有二氧化碳,
收集不到二氧化碳可能是装置漏气或药品的量不足组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解答】解:
工业生产需要考虑原料是否易得,价格是否便宜,成本是否低廉,是否能大量生产及对
环境的影响等。
A、煨烧石灰石符合上述各项要求,所以正确。
B、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成本高,所以错误。
C、燃烧木炭的方法收集困难,不利于大量生产,所以错误。
第8页(共10页)
D、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成本高,所以错误。
故选:Ao
14•【解答】解:A.根据图示可知,甲装置中左侧液面高于右侧液面,说明此时容器内右侧
大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故正确;
B.此时甲装置中固体与液体分离,说明止水夹M处于关闭状态,故错误;
C.乙装置N处添加止水夹,当打开止水夹,碳酸钙与盐酸接触,反应发生,当关闭止水
夹,利用压强的原理,酸液与碳酸钙脱离,因此乙装置N处添加止水夹可以与甲装置具
有相同功能,故正确;
D.当把粗铜丝向上提起时,穿孔的塑料小药瓶与溶液脱离,反应停止;当把粗铜丝向下
移动时,穿孔的塑料小药瓶与溶液接触,反应发生,因此丙装置具有可控制反应进行或
停止的功能,故正确;
故选:Bo
15.【解答】解:A中制取的气体从a出,从E中h进,吸收完氯化氢气体后从i出,再进
C吸收水蒸气,从e进d出,检验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时,气体从D的f端进,g端出,二
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用F进行收集,从j进,正确顺序为ahiedf⅛j,故选:D。
二.实验题(共2小题)
16.【答案】锥形瓶;B;CaCo3+2HCl=CaCI2+H2O+CO2t;可控制反应速率;a;催化;d;
【解答】(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可知,W是锥形瓶:
(2)实验室使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常温下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
是常温,使用的发生装置是B,反应原理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
碳,化学方程式为: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校营养餐供应合同
- 技术转移合同
- 棉被购销合同正规范本年
- 桥梁模板运输合同
- 第三章遗传算法
- 控制系统剩余寿命预测与自主维护研究综述
- 并联式液压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研究
- 2025年南京货运资格证答题窍门
- W波段光电融合毫米波宽带跳频通信技术研究
- 2025年新科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主题二任务二 《探究身边信息技术的奥秘》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桂科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 人教八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Section A (1a-2d)》教学课件
- 中国血管通路专家共识解读
- 开学前幼儿园安全培训
- 《装配式蒸压加气混凝土外墙板保温系统构造》中
- 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员培训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建设工程监理》课件
- 2019版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选择性必修共7册词汇表汇总(带音标)
- 中层领导的高绩效管理
- 小小银行家-儿童银行知识、理财知识培训
- 阅读理解特训卷-英语四年级上册译林版三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