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1页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2页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3页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4页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乡愁,是中国诗歌的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

《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首。《乡愁》的美令人嘱目,特别是音乐美。《乡愁》的

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上,其中“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

头”的四次重复,四节中同一位置上“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等叠词的运用,

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等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

了诗人的语言功力,也增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乡愁》,犹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

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

余光中等诗人的贡献还在于,他们找回了汉字与汉语的时间性之间的联系,并探索了通过文字

排列实现诗歌音乐性的种种结构的道路,这是古典诗歌没有摸索出来的。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真正

为新诗的音乐性,甚至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

(摘编自《新诗鉴赏词典》)

材料二:

诗歌的音乐性一向是业界争论的热点问题。

关于诗歌的音乐性,文学评论家谢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出,包括新诗在内的所有诗歌都

必须包含音乐性。诗歌要有音乐性,没有了音乐性,就与其他的文体没有区别了。而中国新诗缺少

的恰恰是音乐性。现在的很多诗人不懂旧体诗,甚至认为旧体诗好写,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诗歌内

在的一些规律,不知道怎么用词,不知道声韵上怎么表达才动听。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山说,现代诗没有必要像古诗那样讲究平仄、中间对偶,但讲究语言的和

谐还是必要的。李山所强调的向古诗学习,并不是要我们回到传统,而是倡导现代的散体诗如何在

借鉴古代汉语有声调这一特点的基础上,创作出符合现代品位、又能充分体现汉语魅力的诗,他认

为这是需要大力尝试的。

诗人王久辛说,出现新诗有无音乐性的疑问,是不懂修辞的诗人提出的一个很可笑的疑问。真

正懂修辞的诗人是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的,因为畅达的修辞,高妙、精微、动人的修辞,那种有复

合性的修辞,都是对诗歌音乐性的一种大胆的创造、勇敢的探索。诗人西川提出,格律是个假命题。

主张诗歌要讲究格律的人,是“要给新诗立规矩的人”,他称这些人大多是一些创造力匮乏、趣味

良好、富有责任感的好心人。他们多以19世纪以前的西方诗歌为参考系,弄出些音步或音尺,但这

没什么意义。

高一语文学科试题第1页共8页

(摘编自《辽宁日报》)

材料三:

中国新诗走过的一百年里,质疑之声似乎从未断过。诗人郑敏甚至从源头上对新诗做了否定:

20世纪之所以没能出现“李白”“杜甫”,原因是“五四”时期引入了西方文化的末流,割断传统,

使得白话诗万劫不复。

如此说来,这真是一部让人沮丧的百年新诗史。但是且慢,持不同意见者也大有人在。诗人于

坚就坚持认为,“中国20世纪的所有的文学样式,小说、散文、戏剧等等,成就最高的是新诗,被

误解最多的是新诗,被忽略最多的也是新诗,这正是伟大的迹象”。

既然如此,我们该如何看待新诗?

千百年的熏陶与培育,使得国人至今依然不屈不挠地拿新诗与古诗一决高下,依然用发展了几

千年的古汉语经验来衡量当下的诗歌创作。中国古典诗歌有着超稳定的审美规范,平仄间的韵律流

转充满内外交融的音乐性,起承转合的结构又极为自然。从如此强大的古典诗歌参照系出发,读者

对新诗的数落与普遍不满便可以预料:能让人完整记住的新诗名篇凤毛麟痢,经典之作屈指可数;

新诗语言做不到出神入化;新诗离真正走进大众生活及其内心世界还有距离。

然而,必须正视一个严酷的事实,古典诗歌堪称优美的诗情画意,在后起的新诗这里已经出现

了脱节或者转变。新诗与古诗既可比又不可比。可比在于,在诗的本体属性上新诗具有与母体同质

性的一面;不可比在于,新诗经过挣脱,走向了一种全面的自洽的生长,现代新诗与古体诗已然成

为两种不同“制式”的诗歌。对这两种状态下的诗歌,显然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花开两朵,

各表一枝”的评价体系或许才是明智之举。

多年来,诗歌界有这么一个共识,新时期的中国诗歌用二三十年的时光,几乎走完了西方现代、

后现代诗歌的全部征程,“浓缩”了西方近百年的现代诗、后现代诗发展历史。学习和吸收西方现

代诗歌,无疑为中国新诗提供了转型契机,但这种转型不是分阶段的蜕变,而几乎是共时性完成的。

中国新诗对西方现代诗歌的吸收,有时消化很好,有时消化不良,有时过于贪食——狼吞虎咽、饥

不择食,有时反复挑剔——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以致营养过剩。

在中外诗歌的评价与比照中,人们总是将各国的诗歌菁华与国际级大师串联起来,组成纵深队

列的国际军团——从20世纪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的普吕多姆,到爱尔兰的叶芝,再到瑞典

的特朗斯特罗姆……多国联军步步进逼,综合全部优势,用世界诗歌的精粹“总和”轻松地把单一

国家的百年新诗比了下去。这种缺乏对等参照的评价标准无形中变成自我矮化,拉大了所谓中国诗

歌“追赶”世界诗歌的差距。

除了与古代诗歌、西方现代诗歌直接或间接的“对抗”,中国新诗还在通过不断的艺术违规和

越界为自己开疆拓土,发明和发现新的题材、内容、形式和语言,创造新的诗歌范式。新诗自身也

形成了自由、多变、求新的小传统,对新诗的接受与评价也应该面对其自身小传统的考核,而不是

固执于诗歌大一统的本质主义观念,不必执念新诗必须是古诗的一种分支与延续。

最后,还涉及对前辈诗人的具体评价问题。当下不少诗人对新诗诞生之初的历史成绩持否定态

度,如“用今天的眼光看,穆旦和徐志摩的诗歌写作都是二三流”,这种断语相当有代表性。他们

用已经大大发展了的现时尺度去审视过去,忽视了任何接受与评价都不能偏离历史特定语境的原则。

(摘编自《人民日报》)

1.关于以下诗人学者的论述,符合原文意思的是()(3分)

A.余光中等人为新诗和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道路,使之超越了古典诗歌。

B.谢冕认为所有诗歌都必须包含音乐性,而王久辛则认为新诗无需音乐性。

C.李山认为现代诗歌没有必要讲究格律和语言的和谐,只需要符合现代品味创作即可。

D.郑敏从源头上否定新诗,而于坚则高度肯定新诗,认为人们对新诗存在误解和忽略。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高一语文学科试题第2页共8页

A.材料一认为《乡愁》借助叠词增强了音韵之美,也展现了诗人的语言功力。

B.材料一以《乡愁》为例,证明了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

C.从材料二可知,业界对新诗音乐性的认识不同,争论可能还会持续下去。

D.材料二中谢冕与西川均认为,要使新诗具有音乐性,诗人要提高自身素养。

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典诗歌千百年的熏陶与培育使得国人仍以其为参照系来衡量当下的诗歌创作。

B.中国古典诗歌审美规范稳定,但新诗已出现脱节或转变,因此两者没有可比性。

C.中国的新诗与古典诗歌属于两种不同“制式”的诗歌,不能用同一评价体系去衡量。

D.将中国百年新诗与世界诗歌精粹总和进行比较,矮化贬低了自我,也拉大了差距。

4.应如何评价中国百年新诗?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4分)

5.参考下面《红烛》节选内容,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新诗音乐美”的角度分析闻一多

的《红烛》。(6分)

红烛啊!

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

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然后才放光出?

一误再误;

矛盾!冲突!

红烛啊!

不误,不误!

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

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红烛》(节选)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白洋淀边的一次小斗争

孙犁

有一天,我送一封信到同口镇去。把信揣在怀里,脱了鞋,卷起裤腿,在那漫天漫地的芦苇里

穿过。芦苇正好一人多高,还没有秀穗,我用两手拨开一条小道,脚下的水也有半尺深。

走了半天,才到了淀边,拨开芦苇向水淀里一望,太阳照在水面上,白茫茫一片,一个船影儿

也没有。我吹起暗号,吹过之后,西边芦苇里就哗啦啦响着,钻出一只游击小艇来,撑船的还是那

个爱说爱笑的老头儿。他一见是我,忙把船靠拢了岸。我跳上去,他说:“今天早啊。”

我说:“道远。”

他使竹篙用力一顶,小艇箭出弦一般,窜到淀里。四周没有一只船,只有我们这只小艇,像大

海上飘着一片竹叶,目标很小。就又拉起闲话来。

老头儿爱交朋友,干抗日的活儿很有瘾,充满胜利情绪,他好打比方,证明我们一定胜利,他

常说:“别看那些大事,就只是看这些小事,前几年是怎样,这二年又是怎么样啊!”

过去,他是放鱼鹰捉鱼的,他只养了两只鹰,和他那个干瘦得像柴禾棍一样的儿子,每天从早

到晚在淀里捉鱼。刚一听这个职业,好像很有趣味,叫他一说却是很苦的事。那风吹雨洒不用说了,

每天从早到晚在那船上号叫,敲打鱼鹰下船就是一种苦事。而且父子两个是全凭那两只鹰来养活的,

那是心爱的东西,可是为了多打鱼多卖钱,就得用一种东西紧紧地卡住鱼鹰的嗓子,使它吞不下它

高一语文学科试题第3页共8页

费劲捉到的鱼去,这更是使人心酸可又没有办法的事。老头儿是最心疼那两只鹰的,他说,别人就

是拿二十只也换不了去;他又说:“那一对鹰才合作哩,只要一个在水里一露头,叫一声,在船上的

一个,立刻就跳进水里,帮它一手,两个抬出一条大鱼来。”

老头儿说,这两只鹰,每年要给他拾上一千斤。鬼子第一次进攻水淀,在淀里抢走了他那两只

鱼鹰,带到端村,放在火堆上烧吃了。于是,儿子去参加了水上游击队,老头儿把小艇修理好,做交

通员。

老头儿乐观,好说话,可是总好扯到他那两只鹰上,这在老年人,也难怪他。这一天,又扯到这

上面,他说:“要是这二年就好了,要在这个时候,我那两只水鹰一定钻到水里逃走了,不会叫他们

捉活的去。”

可是这一回,他一扯就又扯到鸡上去,他说:“你知道前几年,鬼子进村,常常在半夜里,人也

不知道起床,鸡也不知道撒窠,叫鬼子捉了去杀了吃了。这二年就不同了,人不在家里睡觉,鸡也

不在窠里宿。有一天,在我们镇上,鬼子一清早就进村了,一个人也不见,一只鸡也不见,鬼子和伪

军们在街上,东走走西走走,一点食也找不到。后来有一个鬼子在一株槐树上发现一只大红公鸡,

他高兴极了,就举枪瞄准。公鸡见他一举枪,就哇一声飞起来,跳墙过院,一直飞到村外。那鬼子不

死心,一直跟着追,一直追到苇垛场里,那只鸡就钻进了一个大苇垛里。”

没到过水淀的人,不知道那苇垛有多么大,有多么高。一到秋后霜降,几百顷的芦苇收割了,

捆成捆,用船运到码头旁边的大场上,垛起来,就像有多少高大的楼房一样,白茫茫一片。

老头儿说:“那公鸡一跳进苇垛里,那鬼子也跟上去,攀登上去。他忽然跳下来,大声叫着,笑

着,往村里跑。一时他的伙伴们从街上跑过来,问他什么事,他叫着,笑着,说他追鸡,追到一个苇

垛里,上去一看,里面藏着一个女的,长得很美丽,衣服是红色的。——这样鬼子们就高兴了,他们

想这个好欺侮,一下就到手了。五六个鬼子饿了半夜找不到个人,找不到东西吃,早就气坏了,他

们正要撒撒气,现在又找到了这样一个好欺侮的对象,他们向前跃进,又嚷又笑,跑到那个苇垛跟

前。追鸡的那个鬼子先爬了上去,刚爬到苇垛顶上,刚要直起身来喊叫,那姑娘一伸手就把他推下

来。鬼子仰面朝天从三丈高的苇垛上摔下来,别的鬼子还以为他失了脚,上前去救护他。这个时候,

那姑娘从苇垛里钻出来,咬紧牙向下面投了一个头号手榴弹,火光起处炸死了三个鬼子。人们看见

那姑娘直直地立在苇垛上,她才十六七岁,穿一件褪色的红布褂,长头发上挂着很多芦花。”

我问:“那个追鸡的鬼子炸死了没有?”

老头儿说:“手榴弹就摔在他的头顶上,他还不死?剩下来没有死的两三个鬼子爬起来就往回

跑。街上的鬼子全来了,他们冲着苇垛架起了机关枪,扫射,扫射,苇垛着了火,一个连一个,漫天

的浓烟,漫天的大火,烧起来了。火从早晨一直烧到天黑,照得远近十几里地方都像白天一般。”

从水面上远远望过去,同口镇的码头就在前面,广场上已经看不见一堆苇垛,风在那里吹起来,

卷着柴灰,凄凉得很。我想,这样大火,那姑娘一定物牲了。

老头儿又扯到那只鸡上,他说:“你看怪不怪,那样大火,那只大公鸡一看势头不好,它从苇子

里钻出来,三飞两飞就飞到远处的苇地里去了。”

我追问:“那么那个姑娘呢,她死了吗?”

老人说:“她更没事。她们有三个女人躲在苇垛里,三个鬼子往回跑的时候,她们就从上面跳

下来,穿过苇垛向淀里去了。到同口,你庭意认识认识她,我可以给你介绍,她会说得更仔细,我老

了,舌头不灵了。”

最后老头说:“同志,咱这里的人不能叫人欺侮,尤其是女人家,那是情愿死了也不让人的。可

是以前没有经验,前几年有多少年轻女人忍着痛投井上吊?这二年就不同了啊!要不我说,假如是

在这二年,我那两只水磨也不会叫兔崽子们捉了活的去!”

1945年(选自《孙犁集》花城出版社)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高一语文学科试题第4页共8页

A.小说在情节设置上看似随意,其实颇具匠心,鬼子追大红公鸡,鸡逃引出红衣少女,少女消

灭鬼子后脱身,情节起伏多变。

B.本文与《百合花》一样,善于用细节刻画人物形象,如描写红衣少女“直直地立在苇垛上”

“长头发上挂着很多芦花”。

C.本文描写苇垛“白茫茫一片",又写苇垛着了火,“照得远近十几里地方都像白天一般”,描

写真切生动,令人如临其境。

D.小说的主题是通过主人公红衣姑娘来表现的,文中的老人是故事的线索人物,起到了引出主

人公、串连情节的作用。

7.孙犁的小说被称为“诗化小说”,本篇小说也有这样的特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写老人以日常聊天的方式讲述战争的故事,淡化了战争的血腥和残酷,展现战争中的人

情美。

B.文中多处描绘白洋淀“芦花”“苇垛”等景色,展现了地方独特风貌,营造了清新美好的意境

之美。

C.文中塑造了在战争中成长和觉醒起来的百姓,表现出他们美好的精神品质,增添了文章的诗

情画意。

D.本文语言具有韵律美,多处运用方言和修辞,呈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也体现作者独特的人

生体验和审美情趣。

8.孙犁曾说:“美好的东西,在一定的时代,在一定的环境,可以达到极致。”请结合文本,

概括白洋淀百姓身上有哪些“美好的东西”。(4分)

9.有人说,孙犁另辟蹊径,用以小见大的方式处理战争题材,给作品留下更多回味和阐释空间。

请结合小说作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刿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源水荡漾清

猿啼。脚著叫公职,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除。熊

咆龙吟厚岩荻;亲: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为扉,

匐然中异。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

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节选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材料二:

从南明入台,山如剥笋根,又如旋螺顶,渐深遂渐上。过桃墅,溪鸣树舞,白云绿坳,略有人

间。饭斑竹岭,酒家胡当坤®艳甚,桃花流水,胡麻正香。过会堂,入太平庵看竹,俱汲桶大,碧骨

雨寒,而毛叶离屣②,不啻云凤之尾。使吾家林得百十本,逃幢去释其下,自不来俗物败人意也。

行十里,望见天姥峰大丹®郁起,至则野佛无家,化为废地,荒烟迷草,断碣难扪。农僧见人辄

缩,不识李太白为何物,安可在痴人前说梦乎?山是桐柏门户,所谓“半壁见海”,“空中闻鸡”,

疑意其颠。上至石扇洞天,青崖白鹿,葛洪丹丘,俱在明昧之际,不知供李何以神往?天台如天姥

者,仅当儿孙内一魁父,焉能“势拔五岳掩赤城”耶?山灵有力簧缘入房末之梦一梦而吟一吟而天

姥与天台遂争伯仲席。嗟呼!山哉!人哉!

(王思任【明】《天姥》)

【注】①酒家胡:酒家妇。当坤;在柜台内卖酒。②离屣:此处形容竹叶纷披之状。③丹:指代

高一语文学科试题第5页共8页

寺庙。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山灵有力[A]簧缘[B]入供[C]奉之梦[D]一梦而吟[E]—吟[F]而天姥与天台[G]遂

争伯仲席。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谢公屐”传说是诗人谢跳发明的登山时穿的一种活齿木鞋。鞋底安有两个木齿,上山去其

前齿,下山去其后齿,便于走山路。

B.”熊咆龙吟殷岩泉”中的“殷”这里是形容词,形容声音响亮。”势拔五岳掩赤城”中的“拔”

是动词,超出的意思。

C.“迷花倚石忽己暝”的“暝”通“冥”,与“青冥浩荡不见底”的“冥”是一个意思。

D.“不知供奉何以神往”,这里的“供奉”指的是李白,因为李白曾官供奉翰林院。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从“我欲因之梦吴越”一直到“仙之人兮列如麻”写的都

是梦境,这也是全诗的主体部分。

B.《梦游天姥吟留别》节选部分正面描写一路登山所见之景和迷离恍惚、光怪陆离的神仙世界,

写得有声有色,又用了楚辞句法,更添浪漫主义色彩。

C.王思任不顾路途遥远,从天台山一路行至天姥山,本欲领略李白诗中所写的形势和气派,而

当实地见到李白所言梦寐之景时,他深感失望,好奇心荡然全无。

D.王思任登山后发现太白所谓“洞天石扉,匍然中开”,“且放白鹿青崖间”云云,“俱在明昧

之际”,意在讽刺李白夸大其词,所言不实。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2)使吾家林得百十本,逃幢去禅其下,自不来俗物败人意也。

14.《天姥》作者亲历天姥山,见到了哪些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截然不同的情景,请简

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建昌江,

白居易

建昌江水县门前,立马教人唤渡船。

忽似往年归蔡渡②,草风沙雨渭河边!

【注】①白居易作此诗时,正谪任江州司马。建昌江,江州附近。②蔡渡:在下邦(今陕西渭南

市下卦镇),与作者故居渭村隔渭水相对。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一、二句是一幅“待渡图”:一江修水,行人稀少,环境幽静。

B.三、四句,是另一幅“待渡图”,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渭水蔡渡。

C.末句中“草风沙雨”,色调空濠,衬托出诗人悠游自在的心境。

D.整首诗看似一幅淡墨勾染的风景画,其实情思邈远,熔诗画于一炉。

16.本诗篇幅短小,却写得波澜起伏。诗中有哪些突转?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作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高一语文学科试题第6页共8页

(1)陶渊明在《归田园居》(其一)中像国画家画远景时那样淡淡勾勒几笔,呈现一个平静安

详的世界的两句诗是“,”。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忧愤之作,其中“,”

两句,写人们已忘却战败的历史,最为沉痛。

(3)诗人在诗歌中倾诉自己内心百般“愁绪”,很多时候与“酒”分不开,语文课堂上老师让

同学们各举一例,你选用的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有些中国古史专家提出“龙即鳄鱼”的说法,一些外国学者也认为龙是鳄鱼。要搞清楚这个问

题,_©_o甲骨文是世界上最早的象形文字之一,“龙”字的甲骨文字形,其实就是龙这种动物的外

观和形态»工骨文史的.“龙”「描绘这种动物头上有二对兔,一有啰另前爪,一性长的身体2金又黑则过

龙更详细地进行了的描绘:一对大角下,是两只大眼睛,嘴部有糠牙,身体弯曲且长,还有一条大

就二春蒜箱燕二滴L中有“鳄”这个字,与“龙”完全不同,其左侧是一条鱼的形状,右侧可

以理解为头部是张开的大嘴,下面是一个人,表明这种动物可以让人非常惊愕、恐惧;也可以理解

为是失去双手的人,代表这种动物可以吃人、伤人。由此可知,龙不是鳄鱼。又有人指出,龙根本不

存在,只是一种精神图腾,但这种说法立刻遭到反驳。晋王嘉《拾遗记》有记载:“(舜之时南;寻之

国)献毛龙,一雌一雄,放置豢龙之官;至夏代养龙不绝,因以命族。”《礼记•礼运》上有:“故

龙以为畜,故鱼筋不法。”《疏》云:“鱼鳍从龙者,龙既为人之畜,故其属见人不沧然惊走也。”

也就是说,②,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这些“豢龙之官”究竟又是些什么人?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19.文中划波浪线文字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符合逻辑。

(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那天晚上,站在那条曲折的山径前的时候,我刚刚二十岁,月亮刚刚从山边升起。那是怎样的

一轮月啊!

在它还没出现的时候,世界一片阴暗,小径显得幽深可怕,我几乎没有勇气举步。①而当月亮

从山后升起的时候,就在那一刹那之间,所有的事与物都像月亮一样,对我发出一种如水般清明透

亮的光泽,我的心也在那刹那之间,变得饱满、快乐和安详。

幸福有时候只是一种非常单纯的感觉。在那一夜,当我顺着那一条长满了羊齿植物的小径,缓

缓地往山上走去的时候,也许是因为路的迂回,也许是因为心中的快乐,竟然一点也不觉得攀爬的

辛苦和费力。

走到一块林木稍微稀疏的空地上,刚好有几块大石头可以让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下,当我抬头仰

望天空的时候,只觉得那些树怎么长得那样直,那样高。②月光在那样晴朗的天空上似水银艇直泻

下来,我整个人都浸在月光里,觉得心也变得透明起来了。

青春真如醇酒,似乎都在那夜被我一饮而尽,熏然而又芬芳。

——席慕蓉《那一轮月》(节选)

20.下列句子中“时候”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幸福有时候只是一种非常单纯的感觉。

B.我们待的时■便不少了。

高一语文学科试题第7页共8页

C.当我抬头仰望天空的,保,只觉得那些树怎么长得那样直,那样高。

D.她想起小号候有一回和凤娇在河边洗衣裳,碰见一个换芝麻糖的老头。

21.文中①②两处划线句子都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填写下面表格

空白处。(4分)

本体①月光

喻体水水银

喻词②似

生动形象地写出因月亮升起周边环境

效果变得清明透亮,很好地表达了我因此感③

到快乐和安详的内心变化。

22.“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朱光潜),优秀的作家往往善于运用意象来营造诗意,表

达感情,席慕蓉的散文《那一轮月》就如一首精巧的诗歌。请你选用“月”“树”“路”三个意象中

的任何两个,写一首情境交融、体现音乐性的短诗,不超出6行。(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今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学院的同学们写了回信,他在信

中指出:“你们在信中说,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才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青年

人就要'自找苦吃’,说得很好。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对''自找苦吃”有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结合你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

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标题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套作

高一语文学科试题第8页共8页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参考答案

1.【答案】D【解析】A.“使之超越了古典诗歌”理解错误。根据原文说的“在这个意义上,他

们真正为新诗的音乐性,甚至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可知他们只是“在这个意义上”,

“为新诗的音乐性,甚至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B.“王久辛则认为新诗无需音乐性”理

解错误。根据原文说的“出现新诗有无音乐性的疑问,是不懂修辞的诗人提出的一个很可笑的疑问”,

可知王久辛并没有认为新诗无需音乐性。C.“没有必要讲究语言的和谐”“只需符合”理解错误。根

据原文说的“李山说,现代诗没有必要像古诗那样讲究平仄、中间对偶,但讲究语言的和谐还是必

要的”可知是要讲究语言的和谐的。D.根据原文说的“诗人郑敏甚至从源头上对新诗做了否定”“诗

人于坚就坚持认为,'中国20世纪的所有的文学样式,小说、散文、戏剧等等,成就最高的是新诗,

被误解最多的是新诗,被忽略最多的也是新诗’",故选D。

2.【答案】C【解析】A.“叠词增强了音韵之美,展现诗人语言功力”理解错误。根据原文说的

“‘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等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功力,也增强了全诗的

音韵之美”。B.“证明了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理解错误。根据原文“余光中等

诗人的贡献还在于,他们找回了汉字与汉语的时间性之间的联系,并探索了通过文字排列实现诗歌

音乐性的种种结构的道路”可知,”材料一以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为例”是为了说明余光中等

人对中国新诗音乐性的贡献。D.“谢冕与西川均认为,要使新诗具有音乐性,诗人就要提高自身素

养”错,西川认为格律是个假命题,他并未提及“新诗具有音乐性,诗人要提高自身素养”这样的

观点。故选C。

3.【答案】B【解析】B.“两者没有可比性”理解错误。根据原文“新诗与古诗既可比又不可比。

可比在于,在诗的本体属性上新诗具有与母体同质性的一面;不可比在于,新诗经过挣脱,走向了

一种全面的自洽的生长,现代新诗与古体诗已然成为两种不同''制式”的诗歌。”可知,两者既可比

又不可比。

4.【答案示例】

①中国新诗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

②中国新诗形成了自己的“制式”,走向了一种全面的自洽的生长;

③中国新诗对西方现代诗歌有学习和吸收,但是发展时间短,尚不成熟。

④中国新诗经过探索、实践和创新,形成了自由、多变、求新的小传统。

⑤结合历史特定语境,以现时尺度去审视评价中国新诗,既看到新诗的不足,也看到其成长。

(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4分)

5.【解析】此题结合阅读材料、课文学习提示和已有的知识储备作答,在“音乐美”角度上,

可以涉及《红烛》全文来作答。

【答案示例】

①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上。《红烛》中反复使用重复句式,每节诗均以“红烛啊”

开头,八次重复句的使用,使诗歌形成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美。

②表现在感叹词的大量使用中。“红烛啊!”“诗人啊!”“烧吧!”等感叹词的不断使用,增强旋

律,也强烈表达心中情感。

③表现在诗句形式上。《红烛》中诗句长短错落有致,增强节奏,形成诗歌的音乐美。

高一语文学科答案第1页共5页

④一定程度上使用传统诗歌的押韵形式,注重韵脚的和谐,追求诗歌的韵律感。如节选里的“体”

“灰”和“出”“误”“突”的押韵。

(每点2分,答出任何三点即满分)

6.【答案】D.【解析】“小说的主题是通过主人公红衣姑娘来表现的”和“文中的老人是故事的

线索人物,起到了引出主人公、串连情节的作用”说法都有误。老人不仅亲眼所见这一场小斗争,

也以交通员的身份亲身参与,他也是小说的主人公之一,老人、姑娘等人组成了人物群像,共同揭

示文章主题。故选D。

7.【答案】D【解析】从语言叙述风格来看,小说不管是景物描写“芦苇正好一人多高,还没有

秀穗,我用两手拨开一条小道,脚下的水也有半尺深。走了半天,才到了淀边,拨开芦苇向水淀里

一望,太阳照在水面上,白茫茫一片,一个船影儿也没有”,还是人物描写“撑船的还是那个爱说爱

笑的老头儿。他一见是我,忙把船靠拢了岸”“老头儿爱交朋友,干抗日的活儿很有瘾,充满胜利情

绪,他好打比方,证明我们一定胜利”,语言都朴实、清新、自然,充分体现了自然美、诗意美,并

不是韵律美。且文中并无多处方言。故选D。

8.【答案】①乐观、坚强;②刚烈勇敢;③智慧从容;④团结一心,全民抗日;⑤热爱生活,

善良朴实。(一点1分,四点满分。)

【解析】根据“老头儿爱交朋友,干抗日的活儿很有瘾,充满胜利情绪,他好打比方,证明我

们一定胜利”可知,老头干抗日的活儿很有瘾,充满胜利情绪,由此可见白洋淀百姓的乐观坚强,

写出乐观或坚强均可得一分。

根据原文“上去一看,里面藏着一个女的,长得很美丽,衣服是红色的。一一这样鬼子们就高

兴了,他们想这个好欺侮,一下就到手了……这个时候,那姑娘从苇垛里钻出来,咬紧牙向下面投

了一个头号手榴弹,火光起处炸死了三个鬼子。人们看见那姑娘直直地立在苇垛上,她才十六七岁,

穿一件褪色的红布褂,长头发上挂着很多芦花”可知女子勇敢对抗日本兵,不愿让人随意欺辱。由

此可见白洋淀百姓的刚烈勇敢。

根据原文“她更没事。她们有三个女人躲在苇垛里,三个鬼子往回跑的时候,她们就从上面跳

下来,穿过苇垛向淀里去了”可知三位女子对抗日本兵,不但消灭了敌人还顺利逃脱。由此可见白

洋淀百姓的智慧从容。

根据原文“于是,儿子去参加了水上游击队,老头儿把小艇修理好,做交通员”“同志,咱这里

的人不能叫人欺侮,尤其是女人家,那是情愿死了也不让人的”可知,白洋淀的百姓联合起来,人

人参与抗日活动。由此可见,白洋淀百姓团结一心,全民抗日。

根据原文“老头儿爱交朋友”可见白洋淀百姓热爱生活,”父子两个是全凭那两只鹰来养活的,

那是心爱的东西,可是为了多打鱼多卖钱,就得用一种东西紧紧地卡住鱼鹰的嗓子,使它吞不下它

费劲捉到的鱼去,这更是使人心酸可又没有办法的事。老头儿是最心疼那两只鹰的。”由此可见,白

洋淀百姓善良朴实。

9.【答案】①题目“白洋淀边的一次小斗争”,老头给我讲的小事是指红衣少女用手榴弹消灭了

鬼子,故事情节虽简单,却不失荡气回肠。(情节“小”)

②老头做交通员,他的儿子去参加了水上游击队,三位女子与日本鬼子英勇斗争,通过普通平

凡的小人物们的斗争经历,展现了那个大时代的精神风貌。(人物“小”)

③文章选择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这个特定的环境反应老头口中反复提到的“这两年”全中国上

下抗日这样的大环境大背景,表达了军民积极参与抗日的主题。(环境“小”)

(一点2分,三点满分。)

【解析】

第一点从小说题目出发,点明“小战斗”的具体情节内容,本文涉及战斗的情节内容并不占全

文的主要篇幅,只在文章将行至结束时才出现,虽然如此,但这次小小的斗争,充满了智慧和波折,

高一语文学科答案第2页共5页

充满令人荡气回肠之感。

第二点从小说的人物形象出发,小说所塑造的人物,老人、老人的儿子、姑娘们等,都是普通

的百姓,但就是这些普通人,都运用自己的方式参与革命斗争,展现了那个大时代的精神风貌。

第三点从小说的社会环境出发,将宏大、持久的抗日战争聚焦为一场局部的战争,不仅是白洋

淀抗日战争的写照,也是全中国上下军民同心、共同抗战的缩影。

10.【答案】ADE三处应断。

11.【答案】D。【解析】A项,谢公指的是谢灵运。B项“殷”应为动词,解释为“震动”。C项,

“暝”是昏暗的意思,不是通假字。青冥指青苍幽远的天空,“冥”是高远的意思。

12.【答案】D。【解析】''讽刺李白"错误。王思任并无讽刺之意,而是客观指出李白所写并非

现实。

13.【答案】

(1)忽然惊惧心跳(或魂魄惊动),我猛然惊起,不禁长声叹息。醒来时只有身边的枕席,刚

才(原来)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全都消失了。

(①悸:因惊惧而心跳。②嗟:叹息。③觉:醒。④向来:原来,刚才。每点1分)

(2)如果我家林中能种此百十竿竹,在竹林中抛开头巾脱去衣裤,自然不会让粗俗之人来败坏

游玩的兴致。

(①逃:抛开、摘掉。②来:使动用法。③“其下”省略句,“其"前加介词“于"。④败:败

坏。每点1分)

14.【答案】①山景荒败:废寺断碑荒烟迷草。②天姥不高:“半壁见海”“空中闻鸡”,是山顶

之景。③山顶明昧:不是李白写的“青冥浩荡”的模样。

评分标准:一点1分。

参考译文:

从南明进入天台山,山形像剥开的笋根,又像圆螺的顶部,(山色)渐渐深邃(我们)慢慢上山,

过了桃墅,溪水潺潺,树影婆娑,白云悠悠,山坳青青,几处人家。在斑竹岭吃饭,有酒家女艳丽

无比,又有桃花流水,胡麻花开正香,经过会堂,进太平庵看竹,竹子大如汲水桶,颜色如碧玉,

让雨水生寒意,竹叶纷批,不亚于飞凤的尾巴。如果我家林中能种此百十竿竹,在竹林中抛开头巾

脱去衣裤,自然不会让粗俗之人来败坏游玩的兴致。

又行十里,远远望见天姥峰上一片红色(寺庙墙)高高伫立,到近处发现佛像随意放置,寺庙

废弃,荒草迷离,断碑难抚。农人僧人看见生人就退缩,不知李太白是什么东西,(只能感慨)怎么

能在痴人面前说梦呢?天姥山是桐柏宫的大门,诗中所说的“半壁见海”“空中闻鸡”,料想是山巅的

景致。向上到达石扇洞天,青崖白鹿,葛洪丹丘,都在除隐约约中,不知道李太白凭什么会神往此

地?天台山比得上天姥山,而(天姥山)也只是(名山)儿孙辈中一魁伟的男子罢了,怎么有“势拔

五岳掩赤城”的气势呢?山灵有神力,借机进入李白的梦境,李白梦此境吟此诗,吟此诗才使天姥

山和天台山一争高下。唉,是山之故啊,还是人之故啊?

15.【答案】C【解析】“色调空濠,衬托出诗人悠游自在的心境”判断错误,应该是“色调凄

迷,衬托出诗人幽独凄怆的心境

16.【答案】

①场景转换:从眼前幽静的建昌江边渡口转到过去的渭水蔡渡;

②感情突变:从唤渡船的日常心态,到联想故乡渡口顿起的思乡之愁和贬谪之苦。

③诗歌用一''忽"字实现转换,即景生情,尺水兴波,带出了新的诗歌境界,给人新奇之感。

(评分标准:一点2分,三点6分,其中①②点答出“场景变化”“感情变化”各1分,简要

分析各1分;第③点指出“忽”字1分,效果分析能答出“即景生情”“尺水兴波”''新的诗歌境

界”“新奇之感”之类的意思即得1分)

高一语文学科答案第3页共5页

诗歌鉴赏:

白居易作此诗时,正谪任江州司马,因公到江州附近的建昌江去,以渡口所见所感,写下了这首

绝句。诗表面上写渡口风光,其实蕴藏了深沉复杂的思想。

原来,白氏在长安作校书郎时,丁母忧去职,在长安附近的渭村住了四年。他从风波险恶的宦场,

来到农村的自由天地,心情十分坦荡舒畅。丧服满了之后,他又被起用为太子左赘善大夫,还是卷进

了宦海波涛。仅仅一年,就因开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现在,他满怀忧郁地来到建昌江边,目击这渡

口风光酷似渭河边上的蔡渡,就很自然地联想到当年退居渭村时那种身心闲适的境地,回味起当时

“一朝归渭上,泛如不系舟”(白居易《适意》)的心情来了。可见,此时此地,他想起渭村,不止是渭

村风景优美,人心淳朴,更重要的是,渭村是一个可以躲避政治风雨的安谧的小港;在那里,他的心灵

之舟可以安详宁静地停泊。

这首诗看似一幅淡墨勾染的风景画,其实是一首情思邈远的抒情诗,全诗四句二十八字熔诗画于

一炉。诗的一、二句是一幅“待渡图”:-江修水,横在县城边,城郭房舍,倒映在清清江水里,见其幽;

渡船要教人唤,则行人稀少,见其静。我们就在这幽静的画面上,看到立马跑躅的江州司马待渡在水边。

陡然接个“忽似”,领起三、四句,又推出另一幅似是而非的“待渡图”。展现在读者眼前的依然是一

条江水,但这儿是渭水;依然是一个渡口,但这儿是蔡渡。所似者,微风吹拂着岸边的青草,如银似雪

的细沙铺满滩头;而毛毛细雨,把画面渲染得一片迷蒙。无限往事,涌上心头;无限归思,交织在这

两幅既相似又不相同的画图里。“草风沙雨”,色调凄迷,衬托出诗人幽独凄怆的心境。这种出言平

淡而造境含蓄深远的诗风,正是白居易的独特风格。

绝句规律,要转得出,结得好。第三句“忽似”一转,立见感情跳跃,从而导出了无限风情的第四

句。这个“忽似”,妙在凌空而来,触景而及,推出了新的境界。而这种突然而来的新境界,又正说

明诗人经常想着渭村。经常梦魂萦绕,才产生了这突然的联想,让我们于无声处,听到了诗人在高吟

“归去来”!钟惺在《唐诗归》里赞许白诗说:“看古人轻快诗,当另察其精神静深处……此乃白诗所

由出,与其所以传之本也。”这诗从“轻快”中取得“静深”之妙,全赖一转得之。(赖汉屏)——摘

自《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17.【答案】

(1)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2)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3)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评分标准:每空1分,第(3)句符合文意正确书写即可,不局限答案的三句

18.【答案】①得从上古文字中找答案(“上古文”写“甲骨文和金文”或“字源”也对)②

夏代时龙是被人豢养的动物。(“夏代”写“古代”也可)

19.【答案】甲骨文中的“龙”,头上有一对角,有两只前爪,长长的身体。金文里则对龙进行

了更详细地描绘。(或者:甲骨文中描绘这种动物:头上有一对角,有两只前爪,长长的身体。金文

里则对龙进行了更详细地描绘)

20.【答案】B【解析】ACD都是“时间里的某一点"意思,B是“有起点和终点的一段时间”

意思

21.①所有事与物的光泽(1分,答“光泽”也给分);②如(1分);③形象贴切地写出月光的

洁白和它普照大地时的情景,给了我强有力的感受,让我的心变得透亮通畅。(2分。写出“水银直

泻”的特点给1分,“我”的感受1分)

22.【解析】此题命题意图体现单元“学写诗歌”要求:感情、意象、韵律等都要落实到语言上。

评分标准:选择两个意象1分,一个不给分;情景交融、韵律各2分,韵律(音乐性)可借鉴

现代文阅读I,“回环”“反复”“叠词”“押韵”等,能体现一点即可。

高一语文学科答案第4页共5页

【示例】

树影摇曳,寂寥的路边,

蓝色的树叶随风舞动,

忧伤的歌,在风中回荡,

与星星共鸣的旋律,

树下的秘密,

被月光轻轻揭开。

路的尽头,青色的远方,

是梦境还是真实的彼岸?

每一步都是音符跳动,

在寂静的夜,寻找梦的歌谣,

远方的路,伴着树的影子,

引领我走向未知的梦境。

23.作文

【审题立意】

1.材料的核心话题是“自找苦吃”,对象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特别需要关注的是正在执笔写作的

“你”)。

2.对“苦”和“自找”内涵的界定。

“苦”已不再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肉体之苦。“苦”可能是艰难的学业,可能是富有挑战性

的知识能力,也可能是不容易获得成功的领域……

“自找”是主动自我锻炼的姿态,它是对提高自身能力的渴求,是为国家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自找苦吃”不同于被动受苦,它以主动自觉为前提;“自找苦吃”,不是盲目吃苦,而是主动

到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在吃苦后才能收获成功的甘甜。在“自找苦吃”中展

示新时代青年应有的精气神。

如果单谈“吃苦”最高不超过36分。如果只谈“自找吃苦”缺少对“你的学习和生活经验”或

对“当代青年精神成长”意义的关联,最高不超过基准分43分。

3.参考立意:

①“自找苦吃”就是主动走出“舒适区”,主动逼自己去寻求精神上的磨砺和成长。

②“自找苦吃”的目的不是吃苦,而是锻炼成长的需要,从“吃苦”中磨炼意志,坚定信念,

练就本领。越是艰苦处,越是见精神。

③“自找苦吃”蕴含着积极的人生态度、务实的实践品质、奋斗的价值取向、奉献的时代品格。

④青年人想要成长成才,就应当学会“自找苦吃”,不畏艰难、以苦为荣、矢志奋斗,利用一切

机会磨砺自己。

【评分标准】见另附文

高一语文学科答案第5页共5页

高一年级作文评分标准

一'作文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今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学院的同学们写了回信,

他在信中指出:“你们在信中说,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才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

联系群众,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说得很好。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对“自找苦吃”有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结合你的学习和生活经

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标题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

得抄袭、套作

二、改作说明

(-)关注审题立意

1.材料的核心话题是“自找苦吃”,对象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特别需要关注的是正在执

笔写作的“你二

2.对“苦”和“自找”内涵的界定。

“苦”己不再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肉体之苦。“苦”可能是艰难的学业,可能是富

有挑战性的知识能力,也可能是不容易获得成功的领域……

“自找”是主动自我锻炼的姿态,它是对提高自身能力的渴求,是为国家建功立业的强

烈愿望,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自找苦吃”不同于被动受苦,它以主动自觉为前提;“自找苦吃”,不是盲目吃苦,而

是主动到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在吃苦后才能收获成功的甘甜。在“自

找苦吃”中展示新时代青年应有的精气神。

如果单谈“吃苦”最高不超过36分。如果只谈“自找吃苦”缺少对“你的学习和生活

经验”或对“当代青年精神成长”意义的关联,最高不超过基准分43分。

3.参考立意:

①“自找苦吃”就是主动走出“舒适区”,主动逼自己去寻求精神上的磨砺和成长。

②“自找苦吃”的目的不是吃苦,而是锻炼成长的需要,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