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短文二篇 答谢中书书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
11短文二篇 答谢中书书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
11短文二篇 答谢中书书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
11短文二篇 答谢中书书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4页
11短文二篇 答谢中书书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1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积累常用的文言词汇,欣赏短文的语言风格;

2.研读课文,把握文中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美读课文,感受作者热爱山水的情感,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重点

研读课文,把握文中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

美读课文,感受作者热爱山水的情感,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标题导入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面对山川美景,古往今来,引得多少文人墨客产生无限情思。他们或书写山川之雄奇,或寄情山水,抒发抱负。如杜甫的《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南朝梁陶弘景则用灵动的笔墨为我们描写了一副山水美景图,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答谢中书书》,去欣赏这首流动的山水诗。请同学们齐读题目《答谢中书书》。

1.在读这个题目时应怎样停顿?

答/谢中书/书

2.怎么理解这个题目?

答是回复答谢的意思;谢中书是人名;书即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这是一篇回复给谢中书的书信。

二、探“奇"悟“奇”

(一)读奇文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回复给谢中书的书信,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看,都不是一封严格意义上的书信,并且这一篇文章仅有六十八字,却切切实实地道出了山川之自然美,可谓

是一篇奇文。这样的一篇奇文,很值得我们读一读。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把自己不会读的字圈画出来。

(强调颓、鳞、与、歇的读音)

2.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课文,听准字音,听清节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tuí),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3.请大家正确、流畅、放声地齐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4.哪位同学愿意读一读全文。

生朗读课文。(师点评朗读)

5.在这样一篇写山水之美的奇文中有一句直接写到了“奇"字,是哪一句?这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翻译:自南朝谢灵运以来,再没有人能够欣赏这奇丽的景色了。

过渡:陶弘景欣赏和领悟到的具体是怎样的奇丽景象呢?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个奇丽景色。

(二)赏奇景

请同学们找一找文中哪些句子具体描绘了奇丽之景?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1.这四句话描写了什么景物?

高峰、清流、石壁、青林翠竹、晨雾、猿鸟、夕阳、沉鳞。

2.我们从陶弘景所写到的景物来看,有奇特之处吗?好像写山水的文章都会写到这样的景物。那么,陶弘景所说的“奇"体现在哪里?(找一找用了哪些词来描写景物)

入云:耸入云端;见底:清澈见底;交辉:交相辉映;俱备:全都有;

乱鸣:此起彼伏的鸣叫;欲颓:快要落山;竞跃:争相跃出水面

其它字词的掌握:

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四时:四季。

歇:消散。

颓:坠落。

沉鳞:指水中潜游的鱼。

竞跃:争相跳出水面。

翻译:高耸的山峰直插云霄,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林,四季都有。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3.自选角度赏析这一段写景句

出示写景方法:

1、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借代等修辞手法。

2、感官(视听嗅味肤)结合,动静结合、正侧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

3、视角变化:俯视、仰视、平视。

4、色彩渲染、关键字词(意象叠加)、白描等表现手法。

5、写景顺序

空间:远一近,大-小,局部-整体(点-面)时间:早-晚,春夏秋冬

预设: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视角变化:抬头仰望“高峰入云”,俯首低看“清流见底"。俯仰之间,白云悠悠,群山巍然高耸,流水清澈见底。“山川之美”,由此可见。

动静结合:“山峰"本是静态的,可在作者的笔下却主动进入云端,是动的,是有生命力的,是高入云端的。“清流”本是动态的,可是,却偏偏安安静静地,让我们见到他的灵魂深处。

运用拟人和夸张:“山",巍峨高耸,直插云霄。“入云”是实写,有拟人,也有夸张意味,向我们形象的展示了山峰的高大。与后文仙都相呼应。写“川",突出“清”,“见"字表现了水流的清澈,清澈见底。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色彩渲染:五色交辉、青林翠竹是颜色之美,为我们描绘了一年四季始终斑斓绚丽,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致。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视觉与听觉结合:“猿鸟乱鸣”的“乱"字形容猿鸣声和鸟叫声交织在一起;“沉鳞竞跃”的“竞"形象地写出了水中游鱼争相跃出水面的状态。这两个词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勃勃之感,渲染了热闹欢快的气氛,也反衬出当时环境“雾歇日颓”的清幽、宁静。

问:“乱"字会不会显得没有美感。

“乱”的古义是指“不整齐,没有条理",引申为“混杂”。想象一下:早晨太阳升起来,沿江而下,只听到两岸猿和鸟的叫声东一声、西一声,远一声、近一声,此起彼伏,显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这能写出动物在山林中的真实状态。

问:作者在这里还强调了两个时间,“晓雾将歇"是晨雾将散之时,这是山中一天的开始,被雾气笼罩的山川应当是什么样的?

一片寂静。但此刻山中不仅不是一片沉寂,而且满是猿鸟乱鸣的声音。

问:“夕日欲颓”表现太阳即将下山的时候,山中的一天即将结束。山川即将到来的是什么景象?

黑暗、寂静。但此刻即使是潜游的鱼都争相跃起,并没有归于平静。前面作者通过“四时俱备"一词表现出山中活力跨越了四季,此刻又说明了什么?山中的活力在每一天中无时不在。

过渡: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写景,没有仅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的灵魂,即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生命力。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

请大家再次朗读课文中写景的部分,加快节奏,突出这些动词,表现出山中的活力。

(三)品奇情

面对这样的充满活力、生命力的奇景,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实是欲界之仙都。

1.作者认为这美景好似人间仙境,表现了他此时怎样的心情?

沉醉于山水的愉悦、快乐之情。

2.陶弘景能够“与其奇”,欣赏到奇丽的景色,那么“与其奇"前面还有一个修饰语,是什么?

“未复有”

3.这“未复有"表现了陶弘景怎样的情感?现在的人都能够欣赏到这奇丽的景色吗?

不能。有惋惜之情。

请同学们再读这一句话,“未复有”三个字重读,读出惋惜之情。

4.谁能够欣赏到这奇景?哪一句体现出来?

谢灵运。自康乐以来。

(四)识奇人

古往今来,为什么作者认为只有自己和谢灵运才能看到这一切呢?我们就得先认识一下这位奇人。

陶弘景:据史书记载,陶弘景出生于官宦世家,少年时就做了刘宋王子的侍读。后来萧齐代宋,他又当了皇帝的秘书,并且工作非常尽职,工作效率极高,皇帝对他也很欣赏,准备提拔他。但在他三十六岁那一年,突然辞官,隐居于今天我们南京东面的茅山,住了近五十年,直至去世。

这是一个矛盾之处,工作如此认真为何又突然放弃,令人不解。

不过在这个时期,他并没有完全与外界断绝往来,十年后,萧梁代了萧齐,他一方面拒绝出出任宰相,但另一方面,“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并没有完全脱离政治。

这又是一个矛盾之处。为什么他的身上会有如此多的矛盾呢?

其实在课文中已经有了暗示。他用什么来称呼人间?欲界。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的乱世,充满了权力的斗争。而陶弘景有意远离这样的欲界仅以旁观者的姿态来指导政治,而绝不参与,而他选择的人生的最终归宿之地就是山川。他以隐逸山水守得内心的纯净。

而谢灵运同样也把山川当成了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谢灵运:多次归隐田园,畅游山泽,使他成为六朝文人心目中雅好自然的典范。谢灵运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山水诗派。

最后提及谢灵运表现出作者对谢灵运的钦敬与追慕,陶弘景也意在表明我是继谢灵运之后又一个“能与其奇者”,期与谢公比肩之意。同学们不要忘记这是一封回复给谢中书的书信,陶弘景认为只有自己和谢灵运能够欣赏到奇丽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