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作文主题:诗歌素养_第1页
高考语文作文主题:诗歌素养_第2页
高考语文作文主题:诗歌素养_第3页
高考语文作文主题:诗歌素养_第4页
高考语文作文主题:诗歌素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作文主题:诗歌素养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召开。在色彩、徽标等的设计中,我们能看到许多古

代诗文的“渗透

例如杭州亚运会色彩系统主题名“淡妆浓抹”,出自宋代苏轼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

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会徽渐变的色彩设计灵感来自唐代白居易的《忆江南》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

来江水绿如蓝

61个体育图标连结在一起,好似一条河流。如此设计,暗含了致敬晋代王羲之“曲

水流觞”之雅意。

网友评论“还是要多读古诗文,读古诗文的意义远不止于此”获得了最多点赞。

在“科技为王”、追求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仍然能在很多领域看到古诗文的影子。

古诗文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着怎样的意义呢?作为成长中的青年人,我们又应如何对

待古诗文呢?请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

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首唐诗。今年夏天,多地高温持续,比夏天更“热”

的,是一首首当年背过的唐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暑期大火的国风动漫《长

安三万里》中,它们穿越千年时空,仍是如此鲜活滚烫,仍是如此直击我们的内心。

诵读和欣赏古诗词经典作品,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代文化生活中不可或

缺的现象,想一想:在现代忙碌的生活中,古诗词究竟是必需品还是调味品?在当代社

会生活中,你能看到哪些古诗词的“渗透”?你感觉古诗词的学习对自己的语文素养提升

或是精神成长有哪些帮助?今天,我们如何对待古诗词?...

围绕这些问题,语文课上以“今天,我们与古诗词”为话题,举办一次班级研讨会。

请你结合学习古诗词的心得,任选角度,提炼观点,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

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2年夏季运动会上,央视的解说词引发热议。“雏凤清于老凤声”是对青年跳

水运动员张家齐和陈芋汐的赞美,“少年负壮志,奋烈自有时”是对青年乒乓球运动员

孙颖莎的肯定。网友评论“还是要多读古诗,读古诗的意义远不止于此”获得了最多点

赞。

在“科技为王”、追求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仍然能看到许多古诗词的“渗透”。对于

成长中的青年人,古诗词究竟是必需品还调味品?请结合学习与生活谈谈你对这一问题

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

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认为,古典诗词是现代忙碌生活的必需品。你认同这一观点吗?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

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朱熹在《观书有感》中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两句诗在我们

的学习、生活、人生方面有诸多的启示,请全面理解材料,结合自身经历和体会,谈谈

你的思考。

要求: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

字。不得抄袭、套作。

试卷第2页,共2页

参考答案:

1.例文:

挟“诗书”以遨游

“淡妆浓抹”、“曲水流觞”,这些古诗文给了杭州亚运会色彩、徽标设计师们丰富的灵感。

这些古风元素在向全世界展现了独特的东方美韵的同时,也再一次激发了我们中华儿女品读

古诗文的热情。

从,,雨雪霏霏,,开始,“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自然喟叹、“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

万古愁”的人生豁达、“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绵绵情思……我们吟诵着一篇篇传世佳作,也

在诗词中尽览文化的魅力。我们学习的一篇篇古诗文,并不枯燥乏味,反倒在字里行间给我

们的心灵补给,让我们如沐春风。在古诗文的海洋里畅游,我们的灵魂不断涤荡升华,我们

愈加不畏风雨、无惧挑战。

古诗文的熏陶已让我成长不少。登上岳阳楼,我体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乐”的情怀;泛舟赤壁,我纵享“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超然;登临滕王阁,我也

不再对眼前的美景无语凝噎,而是自然地感叹“秋水共长天一色”。当然,看到国际形势纷繁

复杂的今天,我也能用“和羹之美,在于合异”来表达期望。

在现代化、全球化的今天,各种文化思想不断激荡。唯有沉浸在古诗文的“黄金屋”中,

才能拥有更为深厚的文化自信,让中华之颜如玉般光亮润泽。沈从文先生说:“一个忘记历

史的民族,也必将被历史忘记。”试想,若我们任由古诗文残留在历史的尘埃里,任由她冷

落在岁月的风霜中,若连中华儿女都不再愿意亲近古诗文,不再愿意深情地抚摸她字里行间

的文化脉络,不再愿意虔诚地延续她优秀的民族基因,谁能坚信“佛狸祠下”的悲剧不会再重

演,谁能相信“成卒叫,函谷举”的场景不会再出现?谁又能肯定“后人复哀后人”的时代不会

重来?

古诗文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窗口,也是无数文人墨客的精神写照,更是我泱泱两千年

中华文化的历史见证。多多品读古诗文,可以丰富我们的学习、滋养我们的心灵、增强我们

的文化自信。优秀古诗文中的思想历久弥新,让我们挟“诗书”以遨游,在古诗文广阔的天地

间尽情汲取营养吧!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首先借助2023年亚运会色彩、徽标等的设计中蕴藏的古诗文元素,引出网友对于多读

答案第1页,共9页

古诗文的讨论,涉及古诗词的现状、人们对古诗文的看法,并提出问题,“古诗文对我们的

学习和生活有着怎样的意义呢?作为成长中的青年人,我们又应如何对待古诗文呢?”

第一个问题指向古诗文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毫无疑问,古诗文在当今社会中依然不可缺少。

现代社会中的人常常忙于拼命奔波,却忘记了停下来欣赏路边的风景,忘记了等一等灵魂的

脚步。而古诗文中那些脍炙人口的名句,不仅让我们浸润在语言之美中,而且让我们在潜移

默化中得到精神的滋养和美的熏陶,为我们的灵魂注入源头活水。同时,古诗文不仅是我们

了解古代社会的窗口,更是我泱泱两千年中华文化的历史见证。在现代化、全球化的今天,

各种文化思想不断激荡。沉浸在古诗文的“黄金屋”中,让我们拥有更为深厚的文化自信,让

中华之颜如玉般光亮润泽。

第二个问题指向当代青年对待古诗文的态度。古诗文并不过时,作为青年学子,应该多读多

背古诗文,为自己的人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的思想认识

也在提升,这其实为我们品读古诗文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我们应

积极传承并发展弘扬。

写作时,可以先引出问题:今天,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古诗词?主体可以先谈古诗词的意义和

内涵;然后再谈,古诗词中体现的母语表达的魅力;接下来谈,现在代社会高速发展,生活

节奏变快的当下,古诗词又有何现实意义;最后谈,现实生活仍然离不开古诗词,古诗词对

于青年学识和精神的滋养无可取代。

立意:

1.汲取古诗文营养,增强文化自信。

2.发现古诗文价值。

3.传承并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4.腹有诗书气自华。

5.品读古诗文,丰富精神世界。

2.例文:

古诗词,使人心不死、文明不息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我发言的题目是“古诗词,使人心不死、文明不息”。

古诗词使人在平凡的生活中感知到诗意的美。

很多人都感慨,出门旅游的时间太少,即使出了门,处处都是人,也无风景可欣赏,殊

不知生活中从不缺少美。春日,当别人感慨阴雨绵绵、春风乍起时,读过杜甫“细雨鱼儿出,

答案第2页,共9页

微风燕子斜”的人,却能领会到另一种清新活泼之美。夏日,当别人厌烦烈日炎炎、蝉儿嘶

鸣时,读过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人,却能在夏夜感受到山林的静谧之美。秋日,

当别人哀叹秋风萧瑟、万物寂寥时,读过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人,

却能体验到将目光看向晴空的广阔美。冬日,当别人抱怨天寒地冻、单调冷清时,读过李白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的人,却能在冰天雪地里发现别样的豪放美。古诗词给

寻常的景物加上一层文化美的滤镜,让我们感知到别样的美。舟是李白的轻舟,驴是陆游的

毛驴,普通的事物在腹有诗书的人眼里不再普通,我们借古人的眼看到了古人所看的景,发

现了古人所感知的美,体验到一般人无法体验的快乐。

古诗词使人丰富人生的阅历,获得人生的智慧和启迪。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只有对事物有了足够的见识,才能获得更丰厚的

阅历和智慧,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尤其对学生而言,通过亲身体验去探索宇宙人生的道理是

不切实际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拿来主义”。“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虽然我们还没有恋爱,但我们懂得了真正的爱情是相濡以沫,至死不渝;“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虽然我们还没有走向社会和职场,但我们知道了追求理想的道路上需要

执着;“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虽然我们没有苏子坎坷跌宕的人生经历,

但我们明白了在失败、打击的面前,要抱有乐观、旷达的心胸。古诗词是座桥梁,是我们与

先达的一种跨时空的交流途径。当我们与古诗词表达的思想产生共鸣时,封存在其中的文化

内涵浸润了我们的心灵。陈寅恪先生在《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中写道:“惟此独立之精

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这同样可用于表明古诗词的

价值。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文化瑰宝,它能表现其他语言难以完美表现的意境,正因

为如此,中学生身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人,我们更应该自觉学习古诗词,并汲取其精

华,光大其精神,唯有给古诗词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才能在这片土地

上生生不息。叶嘉莹女士说过“古典诗词让人心不死”,沐浴在古诗词永恒的智慧下,人心怎

会死呢?而且当诵读古诗词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潮流时,给整个民族带来的,是中华文明的

生生不息。

我的发言结束了,谢谢大家!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答案第3页,共9页

试题材料首先以我们常见的经典古诗词,以及今夏大火的国风动漫《长安三万里》作为切入

点,说明古诗词对我们的重要意义。然后立足当下,提出四个问题。由此可见,本题意在引

导考生思考古诗词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对社会生活和现代文化的渗透,以及当代青少年学

习古诗词的作用等问题。

关于对待学习古诗词的态度,思考角度有:①古诗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②学习古

诗词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需要;③学习古诗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我

们的职责等等,因此古诗词当是生活的必需品。

关于古诗词对当今社会生活和文化的“渗透”,可结合《中国诗词大会》《中华好诗词》等电

视栏目备受观众喜爱,古诗词在当今一些流行文化形式(如电影、电视剧、网络文学、短视

频等)中的体现等进行分析。

关于学习古诗词对语文素养的提升,思考角度有:①丰富我们的传统文化知识;②感受古人

的喜怒哀乐,丰富我们的情感体验,陶冶情操;③中国古典诗词美好、高雅的文字和意趣,

可以帮助我们克服焦虑,让我们的心灵更纯静、坦然;④让诗意滋养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的

精神更具高贵的气质;等等。

从以上角度切入分析,自然可以得出“今天,我们与古诗词”之间应是怎样的关系。写作时,

要注意发言稿的写作格式,除开篇的称呼语和问候语之外,结尾要有结束语和致谢,一般为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如果是争论性强的话题,可以说“不当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

正”等。同时要注意发言稿的语言要求,体现出新时代青年的热忱与理性。

立意:

1.品读古诗词,涵养精神力量。

2.学问,藏在古诗词里。

3.传承中华文化,传播诗意之风。

4.诵诗书,传经典,化世人。

3.【示例】

挟“诗书”以遨游,抱“辞赋”以长终

古诗文不仅是我们了解古代先贤的窗口,更是我泱泱两千年中华文化的历史见证,也是

无数中华儿女的精神写照,就如赞美青年跳水运动员张家齐和陈芋汐的“雏凤清于老凤声”,

肯定青年乒乓球运动员孙颖莎的“少年负壮志,奋烈自有时”。

从,,雨雪霏霏,,开始,“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自然喟叹;“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

万古愁”的人生豁达;“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绵绵情思……我们吟诵着一篇篇传世佳作,也

答案第4页,共9页

在朗朗书声中尽览文化的魅力。我们学习的一篇篇古诗文,并不枯燥乏味,反倒在字里行间

给我们的心灵补课,让我们如沐春风,在古诗文的海洋里畅游,我们的灵魂不断涤荡升华,

让我们愈加不畏风雨,无惧挑战。

现代化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各种文化思想不断激荡。唯有沉浸在古诗文的黄金屋

中,才能拥有更为深厚的文化自信,让中华之颜如玉般光亮润泽。沈从文先生说:“一个忘

记历史的民族,也必将被历史忘记。”请诸位试想,若我们任由古诗文残留在历史的尘埃里,

任由她冷落在岁月的风霜中,若连华夏儿女都不再愿意亲近古诗文,不再愿意深情地抚摸她

字里行间的文化脉络,不再愿意虔诚地延续她优秀的民族基因,谁能坚信“佛狸祠下”的悲剧

不会再重演,谁能相信“成卒叫,函谷举”的场景不会再蔓延?谁又能肯定“后人复哀后人”的

时代不会重来?优秀古诗文中的思想在当今世界依旧历久弥新,依旧对各位同学的人格塑造

起着重要的作用。

高中三年里,我学习了不少古诗文,且不说诗词歌赋信手拈来,仅这一本本教材中古诗

文的熏陶已让我成长不少。踏上岳阳楼,我体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

泛舟赤壁,我“纵一苇之所如",纵享“凌万顷之茫然”的超然;登临滕王阁,我也不再对眼前

的美景无语凝噎,而是自然浩叹“秋水共长天一色”。当然,看到国际形势纷繁复杂的今天,

我也能用“合抱之木,在于合异”来表达期望。

加大古诗词的学习比重,确实有其必要。“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希望同学们能挟

“诗书”以遨游,抱“辞赋”以长终,投入到古诗文的怀抱中去。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首先借助2022年夏季运动会上央视运用古诗词赞美评价在赛场上表现精彩的青年运动

员张家齐、陈芋汐、孙颖莎等人的事件,引发网友对于多读古诗的讨论。由此,材料进一步

涉及古诗词的现状、人们对古诗词的看法,并提出问题,“对于成长中的青年人,古诗词究

竟是必需品还调味品?”

这个问题指向古诗词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必需品”意味着不可或缺,“调味品”则可有可无。

毫无疑问,古诗词在当今社会中依然不可缺少。现代社会中的人忙于追名逐利,拼命奔波,

忘记了停下来欣赏路边的风景,忘记了等一等灵魂的脚步。古诗文不仅是我们了解古代先贤

的窗口,更是我泱泱两千年中华文化的历史见证。现代化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各种文

化思想不断激荡。唯有沉浸在古诗文的黄金屋中,才能拥有更为深厚的文化自信,让中华之

答案第5页,共9页

颜如玉般光亮润泽。从这个角度,发言提纲可概括为:在平凡生活中感知诗意之美;继承传

统文化,高举复兴大旗。

写作时,首段可以从古诗文对我们的影响写起,然后结合古诗文现如今的阅读状况,分析其

深挖它对同学们人格塑造的重要作用,然后引用古诗文,分析其自身的文化魅力,最后指出

古诗词的学习比重加大的必要性,号召同学们挟“诗书”以遨游,抱“辞赋”以长终,投入到古

诗文的怀抱中去。

立意:

1.腹有诗书气自华。

2.以诗为灯,启明华夏。

3.阅读古诗词,陶冶情操,丰富精神世界。

4.例文:

品诗词之美,传中华文脉

有人认为古典诗词是现代生活的必需品,我完全认同这一观点。中华诗词的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对于现代人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读古典诗词可以增强文化归属感,提升文化自

信。

当我们在牙牙学语时,用稚嫩的嗓音一句句吟诵出一篇篇流传千古的名篇,有什么在我

们幼小的心灵里悄悄萌芽。也许彼时的我们还不懂什么叫“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

来”,不懂什么叫“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是古典诗词那独特的韵律之美,已经深深

烙印在我们的灵魂深处。待到逐渐成长,古典诗词读得越多便越发觉得,那一首首诗词,宛

如天籁,徐徐吟唱了千年,永不过时。

儿时我们在家中背诵古典诗词。上学后,我们在学校学习古典诗词。随着年龄的增长,

我们对诗词的理解越发的深厚。我们渐渐看到了诗词的意境之美。王维的“独坐幽篁里,弹

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李白的“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唐温

如的“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古典诗词以其精湛的艺术表达方式,将诗人的情

感与读者的心灵相融合。我们的古典诗词是那么的美,我们的文化是那么美。

及至后来,通过吟诵屈原、杜甫的诗歌,我们渐渐看到了诗词背后的故事,体悟到了中

华民族的源远流长和文化传统的博大精深。这种体验让我对自己的文化归属感更加明确,让

我们更自豪地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员。

屈原坚持理想“虽九死,其犹未悔”。杜甫在狂风暴雨掀翻了茅屋屋顶的秋夜,依然心系

百姓,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慨叹。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

答案第6页,共9页

留取丹心照汗青”,他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

在其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凡此种种,无不闪耀着诗人高尚人格的光辉。这些诗词作品体现

了诗人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也让我们对生活和世界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我们在古典诗词的海洋里,寻找文化归属,传承传统文脉,增强文化自信,助力民族复

兴。我们可以通过组织诗词朗诵会、开设古典诗词阅读小组等方式,与他人分享和交流我们

的感悟和体验。同时,我们也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例如手机应用、网络平台等,让古典

诗词更加便捷地融入我们的生活。

让我们共同走进古典诗词的世界,感受其中的美与智慧,与先贤们对话,以培养自己的

审美品味和人格修养。通过古典诗词的启迪,我们将不断强化自己的文化认同和自信,为中

华民族的复兴贡献力量。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材料提出,有人认为古典诗词是现代生活的必需品,问考生是否认同该观点。

中华诗词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当代中国学子,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古典诗歌的

广泛、深刻的影响:在家庭中,从儿时起就背诵古诗词;在社会上,歌曲、戏剧、甚至广告

词中,古典诗歌的因素广泛存在;在学校里,研读诗歌、鉴赏诗歌是重要的学习内容。品读、

欣赏古诗词,对学生的审美品位、思想情感、人格修养、家国情怀的形成,都有积极作用。

所以肯定是要认同古典诗词是必需品。

根据以上分析,考生在行文时,可先,简单引用材料,说明自己的观点读古诗词可以增强文

化归属感。接下来,先从自身出发,指出古典诗歌对自己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比如通过吟诵

屈原、杜甫的诗歌,让自己对家国民族有了更强的认同感、归属感。然后,分析其为什么能

对自己形成如此深刻的影响:意境美、情感真、内涵丰。最后,提倡大家吟诵、品读古典诗

歌,以在古诗词的海洋里,找到文化归属,进而传承传统文脉,增强文化自信,助力民族复

兴。

立意:

1.读古诗词,可以让人诗意地栖居在这个世界上。

2.读古诗词,可以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美丽。

3.读古诗词,可以为当代文化建设提供镜鉴。

4.读古诗词,可以提升语文素养。

答案第7页,共9页

5.例文:

源泉,乃万物之始

若是河流,想源远流长,滋润万芳,就必须具备一个活水滚滚而来的源泉;若是草木,

要想葱茏高大,点缀春山,就必须具备一副庞大而遒劲的根系。那若是人呢?也像那河流,

也像那草木,人也同样需要源泉。正如朱熹所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人有

了“源头活水”,观念才不至于僵化,思想才能与时俱进。

人需要知识的源泉。

所谓“厚积方能薄发“,知识的厚积是你施展才华的资本。知识的源泉影响着你人生的河

流。鲁迅说:“无论哪种学问,如果不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故而丰富的

知识能让你人生的河流变得健壮雄美。

巴金正是有了知识的源泉,才让他的人生变得如此灿烂。巴金十二、三岁时就会背了几

部书,其中包括《古文观止》。他谈到了自己的散文创作时曾说:“现在有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