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福建省福州市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福建省福州市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福建省福州市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福建省福州市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福州市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词语的书写与带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笨酒(zhud)疲卷暴露无疑沧海一票(shu)B.咆哮呻吟威风凛遽din)叱哆(zha)风云

C.电银(niu)旗帜(zhi)虎视眈耽悬崖峭壁D.磅溥(bo)山胭(jian)别出心栽技高一筹

2.“铢”字的意思最可能与下列哪个词有关()

A.工具B.武器C.货币D.红色

3.下列选项中,与“呼风唤雨”一词的结构相同的是()

A.披星戴月B.狂风暴雨C.同舟共济D.天高云淡

4.下面加横线的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A.新年到了,大街小巷万象更新,热闹极了。

B.美丽的青芝山是连江的一张名片,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风餐露宿来此参观。

C.学习知识,要杜绝囱冏吞枣,否则时不待人。

D.知识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只有锲而不舍,才能通向彼岸。

5.下列句子的意思,概括最简练的是哪一项?()

船长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

A.船长沉入了深渊。B.船长屹立在舰桥上。

C.船长一句话也没有说。D.船长随着轮船沉入深渊。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小学生必须养成垃圾分类的品质。B.柳絮在风中飞扬,仿佛下起了绯红的雨。

C.如果你是天才,就同样离不开老师的教育。D.阳光穿过树间,婆娑了树影,迷醉了双眼。

7.将下面的句子插入语段中位置最合适的一项是()

可是,当你把一只特制的铝锅放上去,转眼间,锅里的水便“扑扑”冒着蒸气。①目前,世界上有一

种无火烹调器。②它的表层涂着一层坚硬的强化陶瓷,挺漂亮,像只电炉。③不过,接上电源后,炉子并

不发热,也见不着一点儿火萤。④更有趣的是,刀叉、调羹等小东西放上去却不会发热,人站在旁边也感

觉不到热。

A.①②之间B.②③之间C.④之后D.③④之间

二'解答题

8.古诗词填空。

(1)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寥寥数字,却描绘出了别具一格的景象:“,浪淘风

簸自天涯。”写出了黄河的磅礴气势:“茅檐,花木。,

两山排阔送青来。”道出了诗人隐居山水的无限乐趣。

(2)伯牙鼓琴,锤子期听之。方,锤子期曰:“!

1

三、阅读理解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小题。

[材料一]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发生后,各地响应教育部号召,纷纷延期开学。教学阵地从线下转移

移到线上,既是非常时期的应急之举,也是在线教育的一次“大练兵”。学校利用“云端”技术,搭建“空中直

播课堂”,提供优质线上学习资源,各地各校为学生开辟多种教程,如:艺术创作、体育锻炼、生命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学习等。

部分学校还对学生“居家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估。有的组织学生线在线上考试,有的将学生“居家学习”

的学习经历及成果等转化为相应的学分。这一系列举措体现了在线教育的社会包容性,确保了“居家学习”

的质量。

[材料二]

图12020年3月某校对线上教育优势调查图22020年3月某校对线上教育劣势调查

9.对于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以下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0

A.是非常时期的应急之举B.是在线教育的一次“大练兵”

C.为学生提供优质线上学习资源D.大大地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

10.材料一分析:学校推出“居家网络学习”“线上考试”等举措,体现了()。

A.在线教育的局限性B.在线教育的包容性

C.在线教育的随意性D.在线教育的层次性

11.根据材料二,线上教育最大的优势是()。

A.节省时间B.避免疫情扩散

C.提高学习自觉性D.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12.请你概括[材料一][材料二]的主要内容。

13.有人说:“线上教学完全可以取代学校教学。”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结合文本内容加以说明。

阅读说明性文本,完成题

科技的发展直接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文明,它的繁荣更直接影响着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路面非“黑”即“白”(黑色沥青和白色水泥两种颜色),而在欧洲,如英国、德国、

2

荷兰等国,彩色路面已较为普及。通过道路颜色的不同,如红、绿、蓝、黄等,提示不同车辆的驾驶者在

规定的路面上行驶,从而避免了车辆的混行,大大增强了安全性。

现在,国内一些城市也开始采用彩色路面。以北京为例,当汽车行驶到二环路雍和宫到东直门转弯

处时,会发现此处路面与别处不同,一是呈暗红色,原来此处为事故多发地,改变路面颜色以引起司机注

意;二是路面加铺了一层颗粒状防滑材料。在上海的局部地区还出现了碧绿色、橘黄色的路面,各种车辆“各

行其道”。这种彩色路面不仅美化了市容,还能起到防滑、提示司机减速以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方便交通管

理等作用。

与此同时,一种新颖的多孔隙沥青透水路面也废年画生。这种能够吸纳回收雨水的路面技术的采用,

对于缺水的城市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这种技术将沥青路面做成“三层”:最上层安置了透水材料,中间层

安置了雨水分流设施,将来自最上层的雨水分流到排水管以回收利用,最底层为密封层,防止雨水渗透到

地下。

透水路面采用的是在普通沥青中加入了强化纤维的混合料,使路面孔隙率由普通沥青路面的4%左右

提高到15%〜25%,有的甚至高达30%,大大提高了路面吸收雨水的能力。这种材料的特点还决定了其使

用寿命要高于传统路面,因为它能避免冬季道路冻结对路面材料结构造成的破坏。另外,下雨时,这种路

面不积水,汽车行驶时不易打滑,有利于交通安全。

目前在欧洲,透水路面的普及率已达15%〜18%。德国预计到2021年,把全国城市95%的路面都改

造为透水路面。在我国普遍缺水的城市也应大力推广这项技术。

14.文本第2、3自然段主要说明了路面新科技哪个方面的内容?()

A.黑白路面B.彩色路面C.沥青路面D.透水路面

15.文本中没有运用到的说明方法是哪一种?()

A.作比较B.举例子C.打比方D.列数字

16.联系上下文,对文中加点词语“应运而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哪一项?()

A.顺应运气而产生B.顺应天命而降生

C.随着交通运输安全等需要而产生D.响应生命在于运动而生成

17.专家建议在我国缺水地区要大力推广的路面技术是哪一项?()

A.“白”改“黑”B.铺设透水路面

C.铺设彩色路面D.铺设沥青路面

18.下列说法与文本介绍的内容不相符合的是哪一项?()

A.透水路面的缺点是它的使用寿命要比普通路面短。

B.目前,在我国的北京上海等城市也开始铺设彩色路面。

C.道路颜色的不同,能提示不同车辆的驾驶者在规定的路面上行驶。

D.采用彩色路面和透水路面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提高交通的安全性。

3

19.文本最后一段中“德国预计到2021年,把全国城市95%的路面都改造为透水路面”的“预计”一词可以去

掉吗?为什么?

阅读文学类文本,完成题。

一个走运的人(秦文君)

我家附近的一个路口,有一株高大茂密的香樟树,粗大苍劲的树干,四面伸长的枝叶,昭示这是一

株历经沧桑的百年古树,香樟树的清幽常引人驻足。

香樟树下卧着一个小小的杂货铺。小商铺出售一些糖果、烟草之类的小东西,那些瓶瓶罐罐上没有

一点积尘。

女店主是一个端庄美丽的女子,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真走运啊!”女店主总是端坐在那里,含

笑着招呼客人。闲下来时,她就低下头用丝线编织些小饰物,诸如手链啦、发带啦,随后就挂在店里,有

谁喜欢就买走。

最初,我到她的店里,就被她编的一个精巧的笔袋所吸引,淡绿色的,像很娇嫩的草。“这笔袋就像

春的颜色。”我说“特别美。”

“我真走运,”她的眼里漾起了春光,“遇到了一个知道我心思的人。"她见我喜欢,随即从桌子下面

拿出她编的各种小饰物,我惊讶地发现,整个世界都在她的手上呢:天空的云朵,海上的浪花,草原的骏

马,还有那永远开不败的四季花。我买下了笔袋,也牢牢地记住了这位制作者,也许是受到了她友好的对

待,也许是她单纯的眼神,也许是她那句“真走运啊”。可这店主,多么平凡。她终日坐着,等待人们的光顾,

还得一张一张抚平那些乱糟糟的零钱。但就是这个人,每天穿着得体的衣裳,还把头发梳得漂漂亮亮。

我常会顺道去看看那家杂货店,有时买些东西,有时只是看看。因为在我的生活圈里很少有人认为

自己很幸福。有些人在外人看来已经过得相当不错了,但他们本人总觉得还缺点什么,远远谈不上“走运”。

有一天中午,我路过后门口,她正在吃午饭,就着开水吃一只大大的糯米团。看见我她笑笑,又说

自己真走运,吃到了香甜的团子。“你该到对面的店里吃一碗热面。"我说,“那才舒服。”可她说,那团子可

不是普通的东西,是她的一位老顾客亲手蒸的。那老太太已经八十多岁了,非常健康,还能爬山呢。

“我有这样的朋友,”店主说,“真走运。”

还有一次,我到店里买了她编的发卡,缩头发用的,我说去爬黄山时,用它来盘头发。她让我归来

时替她带一张黄山风景照。她又说:“真走运啊!”像是恭喜我,又像是在说她分享了这个“走运”。

归来后,我如约前去把我拍摄的最好的一张照片带给她。我还怂恿她,哪天请人照看一下杂货铺,

亲自爬上黄山。“有缆车吗?"她问,“真的有?和我想的一样,真幸运啊,要有一天我也能去看看就好了!”

“不必坐缆车,慢慢往上攀,爬上天都峰!”我说。“是啊!是啊!”她微笑着,沉醉着,“我梦到过。”

后来我搬了住处,好久没有去店里。有一天,我忽然想念起她来,便匆匆赶去。可到了那,香樟树

依旧挺立,却不见了小商铺,也不见了女店主,只有石凳上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我惊诧极了,连忙上

前打听,老太太说:“搬迁了。”

“那您知道女店主去哪儿了吗?”“不知道。”老太太浑浊的眼里一片黯淡,“不容易呀,一个下肢瘫痪

的女子!”

“谁?”“女店主啊,你不知道?”我瞪大眼睛,张着嘴却说不上话。原来她是个不能行走的女子!她

是坐在特制的轮椅上看管小店的!而我,由于她阳光一样的笑容,却从没在意她缺少什么,还怂恿她去登

黄山……

一瞬间,歉疚与失落漫上心头。或许今生再难相见了!

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入心脾。抬头间,那灿烂

的笑容似在眼前……

20.我买下了笔袋,也牢牢记住了这位制作者的原因,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受到了她友好的对待B.她端庄美丽

C.她那句“真走运啊”D.她单纯的眼神

21.文章围绕“我”与女店主的交往,写了四件事。请概括其中两件事。

第一件事:“我”被女店主编织的精巧笔袋所吸引,买下了笔袋。

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件事:“我”送照片给女店主,并怂恿她去登黄山。

22.我瞪大了眼睛,张着嘴却说不上话是因为()

A.香樟树下不见了女店主和杂货店。B.老太太也不知道女店主去哪里了。

C.我不知道女店主是下肢瘫痪的人。D.老太太浑浊的眼里一片暗淡。

23.“一瞬间,歉疚与失落漫上心头”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有误的一项()

A.我曾怂恿她去登黄山,无意间伤害了她B.她身患疾病,却每天笑脸迎人

C.我被她的笑容吸引,从没在意她缺少什么D.她一搬迁,也许今生再难相见

24.下面是对文本开头语结尾的表达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以使内容更为完整B.可以使结构更为紧密

C.更能引起人们感情的共鸣D.可以使具体事物人物化

25.文章中的女店主是个怎样的人,请列举文中事例加以说明。(至少两点)

26.作者在后文才巧妙地解释女店主是一个下肢瘫痪的女子,这样安排的好处不合理的()

A.深化主题,表现钦佩之情B.她人物形象高大

5

C.表现女店主的品质D.表达了我的怀念之情

27.结合语境,品析最后一段话,写出这样表达的好处。

四、习作表达

28.习作

解答一道难题时,你是愉悦的;完成一项任务时,你是愉悦的;认识一个新友时,你是愉悦的,愉

悦是一粒种子,开在心田,芳香人生。你有过令你愉悦的经历么?还记得愉悦的感觉是多么奇妙么?打开

记忆的闸门。让你的愉悦奔流而出吧。请以“让我愉悦”为题,先补充完整。再按题写作。注意:中心要明确,

事情有详略,能表达真情实感。

6

答案解析部分

L【答案】B

【解析】【分析】A:“笨拙”中的“拙”不读“zhu6”,应读作“zhu。”,“疲卷”中的“卷”应该是,倦”,“暴露无疑”

中的“疑”应该是“遗”,“沧海一粟”中的“粟”不读“shti”,应读作“s(T,所以错误。

B:正确。

C:“电钮”中的“钮”不读“niu”,应读作“niu”,“虎视眈耽”中的“眈耽”应该是“眈眈”,所以错误。

D:“别出心栽”中的“栽”应该是“裁”,所以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声调、韵

母的区别;要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组中的不同读音。平时要多读、

多练。

2.【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是根据题干提供的字,结合偏旁部首判断字和什么有关。“铢”指的是古代质量单位,

结合偏旁可知,这个字和货币有关。

故答案为:Co

【点评】考查了偏旁部首。偏旁部首是指合体字构字部件。要做好此题,需要理解字的意思,结合偏旁部

首进行正确的判断。

3.【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是根据题干词语的结构找结构相同的词语。“呼风唤雨”的结构是“动+名+动+名”。A.“披

星戴月”的结构是“动+名+动+名”。

B.“手舞足蹈”的结构是“名+动+名+动”。

C.“同舟共济”的结构是并列式偏正结构的词语。

D.“天高云淡”的结构是“名+修饰语+名+修饰语”。

故答案为:Ao

【点评】考查了词语结构。词语结构就是词语的构成形式。让学生分清词语的结构形式,有助于学生对词

语的理解和掌握,可帮助学生加大词汇量。

4.【答案】B

【解析】【分析】A、C、D恰当。

B.不恰当。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与语境不相符。

故答案为:Bo

【点评】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积累,

多总结。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

7

5.【答案】A

【解析】【分析】留下主语“船长”,谓语“沉入”,宾语“深渊”,去掉修饰语“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

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即可。

故答案为:Ao

【点评】考查了缩写句子。缩写句子时注意去掉修饰语,保持句子的意思不变。平时要多练习,作答时才

能得心应手。

6.【答案】D

【解析】【分析】A.此句语病是用词不当,把“品质”改为“习惯”即可。

B.表述不当,去掉“绯红的”。

C.关联词语运用不当,把“如果”改为“即使”,“就”改为“也”。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了修改病句。修改病句就是对句子的正确与否的判定,是对句子的结构和含义理解的综合能

力的考查,完成时要细心分析所给句子,找出病因后对症下药,进行修改即可。修改病句是小学语文科目

不可忽视的重点内容,也是在小学阶段教学比较常见和重要的一项内容。小学生掌握了的方法后,就可以

在造句、写文章时避免或少出错误,同时,也能及时发现并改正自己文章中出现的病句,这将对其今后的

写作有很大帮助。

7.【答案】D

【解析】【分析】按逻辑顺序这段话先写“目前,世界上有一种无火烹调器”;接着写“它的表层涂着一层坚硬

的强化陶瓷,挺漂亮,像只电炉”。然后写“不过,接上电源后,炉子并不发热,也见不着一点儿火萤”;紧

接着写“可是,当你把一只特制的铝锅放上去,转眼间,锅里的水便,扑扑,冒着蒸气”;最后写“更有趣的是,

刀叉、调美等小东西放上去却不会发热,人站在旁边也感觉不到热”。

故答案为:Do

【点评】考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指的是语句排序型试题,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

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将几个语句初步排成了片段,这时要将它

们连起来读一读,看语意是否连贯,有没有不对劲的地方,如果有,即予调整,直到感觉流畅为止。

8.【答案】(1)九曲黄河万里沙;长扫净无苔;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

(2)鼓琴而志在太山;善哉乎鼓琴

【解析】【分析】(1)结合下句“浪淘风簸自天涯”,可知上句“九曲黄河万里沙”,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浪

淘沙》结合题干提示“两山排阚送青来”,可知全诗“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闲送青来”,宋代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

(2)结合课文学习可知,此题出自《伯牙鼓琴》,原句为:伯牙鼓琴,锤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8

锤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意思是伯牙弹琴,锤子期听他弹琴。伯牙在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锤子期说:

“你弹得真好呀!”

故答案为:(1)九曲黄河万里沙;长扫净无苔;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2)鼓琴而志在太山;善

哉乎鼓琴。

【点评】本题考查了古诗文默写。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对于课文中语段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

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

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答案】9.D

10.B

11.B

12.材料一介绍了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相关举措。材料二是疫情期间某校线上教育优、劣势的调查数据。

13.我不同意这个观点。因为线上教育的劣势有注意力分散、缺乏监督导致学习效率低、网络卡顿导致听

课断续和影响视力,所以我不同意“线上教学完全可以取代学校教学”的观点。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关注文字叙述

的信息,并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抓住文中负载信息关键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词句,从文本中筛

选提取关键信息、核心信息。

9.考查获取材料关键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一第一自然段内容可知,A、B、C正确。D项材料中没有体

现,而是加重了教师的工作量。

故答案为:D。

10.考查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一第二自然段内容可知,学校推出“居家网络学习”“线上考试”等

举措,体现了在线教育的包容性。

故答案为:B„

11.考查信息的提取。阅读材料二图一2020年3月某校对线上教育优势调查可知,避免疫情扩散占55%。

故答案为:Bo

12.考查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阅读材料内容可知,材料一介绍了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相关举措。材料二

是疫情期间某校线上教育优、劣势的调查数据。

故答案为:材料一介绍了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相关举措。材料二是疫情期间某校线上教育优、劣势的调

查数据。

13.考查对材料内容的分析。根据材料二内容可知,线上教育的劣势有注意力分散、缺乏监督导致学习效

率低、网络卡顿导致听课断续、影响视力。结合内容解答。如:我不同意这个观点。因为线上教育的劣势

有注意力分散、缺乏监督导致学习效率低、网络卡顿导致听课断续和影响视力,所以我不同意“线上教学完

全可以取代学校教学”的观点。

9

故答案为:我不同意这个观点。因为线上教育的劣势有注意力分散、缺乏监督导致学习效率低、网络卡

顿导致听课断续和影响视力,所以我不同意“线上教学完全可以取代学校教学”的观点。

【答案】14.B

15.C

16.C

17.B

18.A

19.不可以去掉。预计:预先计算或估计。如果去掉了就变成“德国到2021年”,这样的说法过于绝对,不

符合说明文语言具有科学性,严谨性的特点。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认真阅读原文,在理解文章内容及表达主题的基础上,根

据题目的具体要求,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语句分析作答即可。

1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阅读“长期以来,我国城市路面非,黑,即,白,(黑色沥青和白色水泥两种颜色),

而在欧洲I,如英国、德国、荷兰等国,彩色路面已较为普及。”“现在,国内一些城市也开始采用彩色路面。”

可知,第二、三自然段主要说明了采用彩色路面这个新科技。

故答案为:Bo

15.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辨析。阅读“长期以来,我国城市路面非,黑,即,白’(黑色沥青和白色水泥两种颜

色),而在欧洲I,如英国、德国、荷兰等国,彩色路面已较为普及。”可知,句子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阅读“以北京为例,当汽车行驶到二环路雍和宫到东直门转弯处时,会发现此处路面与别处不同,一是呈暗

红色,原来此处为事故多发地,改变路面颜色以引起司机注意;二是路面加铺了一层颗粒状防滑材料。”可

知,句子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阅读“目前在欧洲,透水路面的普及率已达15%〜18%。“可知,句子采

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故答案为:Co

16.本题考查词语理解。应运而生:本指顺应天命而降生。现指人或事物适应时机、潮流而出现。结合“与

此同时,一种新颖的多孔隙沥青透水路面也应运而生。”可知,文中指随着交通运输安全等需要而产生。

故答案为:Co

17.本题考查内容理解。阅读第四、五自然段,结合“与此同时,一种新颖的多孔隙沥青透水路面也座垓

画生。这种能够吸纳回收雨水的路面技术的采用,对于缺水的城市来说,无疑是一个音。”可知,专家建

议在我国缺水地区要大力推广透水路面。

故答案为:Bo

18.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赏析。阅读“透水路面采用的是在普通沥青中加入了强化纤维的混合料,使路面孔

隙率由普通沥青路面的4%左右提高到15%〜25%,有的甚至高达30%,大大提高了路面吸收雨水的能力。

这种材料的特点还决定了其使用寿命要高于传统路面,因为它能避免冬季道路冻结对路面材料结构造成的

10

破坏。另外,下雨时,这种路面不积水,汽车行驶时不易打滑,有利于交通安全。”可知,透水路面的缺点

是它的使用寿命要比普通路面短的说法错误;再结合“通过道路颜色的不同,如红、绿、蓝、黄等,提示不

同车辆的驾驶者在规定的路面上行驶,从而避免了车辆的混行,大大增强了安全性。”可知,采用彩色路面

和透水路面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提高交通的安全性。阅读“现在,国内一些城市也开始采用彩色路面。以

北京为例,当汽车行驶到二环路雍和宫到东直门转弯处时,会发现此处路面与别处不同,一是呈暗红色,

原来此处为事故多发地,改变路面颜色以引起司机注意;二是路面加铺了一层颗粒状防滑材料。在上海的

局部地区还出现了碧绿色、橘黄色的路面,各种车辆'各行其道这种彩色路面不仅美化了市容,还能起到

防滑、提示司机减速以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方便交通管理等作用。”可知,目前,在我国的北京上海等城市

也开始铺设彩色路面;道路颜色的不同,能提示不同车辆的驾驶者在规定的路面上行驶。

故答案为:Ao

19.本题考查字词理解与赏析。理解词语意思与句子表达的意思,按照要求回答问题即可。不可以去掉。

预计:预先计算或估计。如果去掉了就变成“德国到2021年“,这样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说明文语言具

有科学性,严谨性的特点。

故答案为:不可以去掉。预计:预先计算或估计。如果去掉了就变成“德国到2021年“,这样的说法过于绝

对,不符合说明文语言具有科学性,严谨性的特点。

【答案】20.B

21.女店主开心知足地把八十多岁的老太太送来的糯米团当午饭;;“我”到店里买发卡,女店主嘱托“我”带

黄山风景照给她

22.C

23.D

24.D

25.从文中的“女店主总是端坐在那里,含笑着招呼客人”这句话可表明她是一个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人。

从文中的,,每天穿着得体的衣裳,还把头发梳得漂漂亮亮”这句话可看出她是一个热爱生活,爱美的人.

26.D

27.通过对景物短文描写,烘托出女店主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积极心态对“我”产生的影响,表达了“我”

对女店主的怀念之情。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认真阅读原文,在理解文章内容及表达主题的基础上,根

据题目的具体要求,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语句分析作答即可。

20.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通读短文,结合题目中给出的说法“我买下了笔袋,也牢牢地记住了这位制

作者,也许是受到了她友好的对待,也许是她单纯的眼神,也许是她那句,真走运啊…,对文中“我买下了笔

袋,也牢牢地记住了这位制作者”的原因理解有误的是:她端庄美丽。

故答案为:Bo

11

2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读短文可知,文章围绕“我”与女店主的交往,写了四件事。结合题目概括出

的第一件事和第四件事,其中的第二件事可概括为:女店主开心知足地把八十多岁的老太太送来的糯米团

当午饭。第三件事可概括为:“我”到店里买发卡,女店主嘱托“我”带黄山风景照给她。

故答案为:女店主开心知足地把八十多岁的老太太送来的糯米团当午饭。“我”到店里买发卡,女店主嘱托

“我”带黄山风景照给她。

22.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通读短文,结合文中“老太太浑浊的眼里一片黯淡,,不容易呀,一个下肢瘫

痪的女子!,,,可知,文中的“我瞪大了眼睛,张着嘴却说不上话”的原因是:我不知道女店主是下肢瘫痪的人。

故答案为:Co

23.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通读短文,结合“原来她是个不能行走的女子!她是坐在特制的轮椅上看管

小店的!而我,由于她阳光一样的笑容,却从没在意她缺少什么,还怂恿她去登黄山……”可知,对文中的

“一瞬间,歉疚与失落漫上心头”这句话理解有误的是:她一搬迁,也许今生再难相见

故答案为:D。

24.考查对短文写作方法的理解。通读短文可知,本文开头语结尾都写了“高大茂密的香樟树”,使得文章

前后照应,使内容更为完整,使结构更为紧密,烘托女店主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形象。结合题目中给出

的分析,对其表达作用分析不正确的是:可以使具体事物人物化。

故答案为:D。

25.考车根据短文内容说出女店主是个怎样的人。通读短文可知,从文中的“女店主总是端坐在那里,含笑

着招呼客人”这句话可表明她是一个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人。从文中的“每天穿着得体的衣裳,还把头发梳

得漂漂亮亮”这句话可看出她是一个热爱生活,爱美的人。

故答案为:从文中的“女店主总是端坐在那里,含笑着招呼客人”这句话可表明她是一个身残志坚、乐观向

上的人。从文中的“每天穿着得体的衣裳,还把头发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