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法的资料_第1页
安全法的资料_第2页
安全法的资料_第3页
安全法的资料_第4页
安全法的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5第一部分安全生产责任制本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1.1、生产技术科技术人员安全职责1.11.1.21.1.31.1.41.1.51.2、生产调度人员安全职责1.2.1、通过调度系统及时传达公司有关安全生产的指示。坚持做好安全生产“五同时”1.2.21.2.31.2.41.2.51.2.61.3设备科设备管理人员安全职责1.3.11.3.21.3.31.3.41.4车间安环主任助理安全职责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4.10、参加各类事故的调查分析,做到“四不放过”三、安全术语1.安全:没有危险,不出事故的状态;即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2.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3.风险评价:评价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4.可容许风险:根据组织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程度的风险。5.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6.危险源辨识:即确认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7.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环)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缺陷。四、安全技术知识轧钢生产主要危险源及主要事故类别和原因危险源:高温加热设备、高温物流、高速运转的机械设备、煤气氧气等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气体、有毒有害化学制剂、电器和液压设施、能源和起重设备、以及作业高温、噪声和烟雾影响等。事故类别: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起重伤害、灼烫、高处坠落、触电和爆炸等。事故原因:违章作业和操作失误、技术设备缺陷和防护装置缺陷、安全技术和操作技术不熟练、作业环境条件不良、安全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格。【一】机械安全技术1.机械设备的组成机械设备由驱动装置、变速装置、传动装置、工作装置、制动装置、防护装置、润滑系统和冷却系统等部分组成。2.机械设备的危险部位机械设备可造成碰撞、夹击、剪切、卷入等多种伤害。其主要危险部位如下:(1)旋转部件和成切线运动部件间的咬合处,如动力传输皮带和皮带轮、链条和链轮、齿条和齿轮等。(2)旋转的轴,包括连接器、心轴、卡盘、丝杠、圆形心轴和杆等。(3)旋转的凸块和孔处。含有凸块或空洞的旋转部件很危险,如风扇叶、凸轮、飞轮等。(4)对向旋转部件的咬合处,如齿轮、轧钢机、混合辊等。(5)旋转部件和固定部件的咬合处,如辐条手轮或飞轮和机床床身、旋转搅拌机和无防护开口外壳搅拌装置等。(6)接近类型,如锻锤的锤体、动力压力机的滑枕等。(7)通过类型,如金属刨床的工作台及其床身、剪切机的刀刃等。(8)单向滑动,如带锯边缘的齿、砂带磨光机的研磨颗粒、凸式运动带等。(9)旋转部件与滑动之间的危险。3.机械传动机构安全防护对策在齿轮传动机构中,两轮开始啮合的地方最危险;皮带传动机构中,皮带开始进入皮带轮的部位最危险;联轴器上裸露的突出部分最危险。4.机械伤害类型机械装置在正常工作状态、非正常工作状态乃至非工作状态都存在危险性。正常工作状态可能产生危害后果:大量零部件的相对运动,锋利刀具的运转,机械运转的噪声、振动等,使机械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存在碰撞、切割、环境恶化等对人员安全不利的危险因素。非正常工作状态可能危害:设备的故障状态下运动部件速度或压力失控,零件破损飞出等造成意外伤害;电器绝缘破损或其他电气故障可能导致人员意外触电;检修人员需要攀高、进入危险区域等。非工作状态。环境照度不够导致人员发生碰撞事故;室外机械在风力作用下的滑移或倾翻等。在机械行业,存在以下主要危险和危害因素:(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3)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5)触电;(6)灼烫;(7)火灾伤害;(8)高处坠落;(9)坍塌;(10)火药爆炸;(11)化学性爆炸;(12)物理性爆炸;(13)中毒和窒息;(14)其他伤害。5.机器安全装置(1)固定安全装置: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该通过设计防止接触机器危险部件的固定安全装置。(2)连锁安全装置:基本原理:只有当安全装置关合时,机器才能运转;而只有当机器的危险部件停止运动时,安全装置才能开启。(3)控制安全装置:要求机器能迅速地停止运动,可以使用控制装置。通常在一个控制系统中,控制装置在机器运转时不会锁定在闭合的状态。(4)自动安全装置:是把暴露在危险中的人体从危险区域中移开。仅限于在低速运动的机器上采用。(5)隔离安全装置:阻止身体的任何部分靠近危险区域的设施。(6)可调安全装置:在无法实现对危险区域进行隔离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部分可调的固定安全装置。(7)自动调节安全装置:由于工件的运动而自动开启,当操作完毕后又回到关闭的状态。(8)跳闸安全装置:作用是在操作到危险点之前,自动使机器停止或反向运动。(9)双手控制安全装置:迫使操纵者要用两只手来操纵控制器。但仅能对操作者而不能对其他有可能靠近危险区域的人提供保护。【二】起重机械安全技术(一)起重机械的分类和特点1.起重机械的分类(1)轻小型起重机械(2)桥架类型起重机械(3)臂架类型起重机械(4)升降类型起重机械2.起重机的工作类型 工作类型是表明起重机工作繁重程度的参数。起重机工作的繁重程度影响着起重机金属结构、机构的零部件、电动机与电气设备的强度、磨损与发热等。机械驱动的起重机构,按照机构载荷率和工作时间率分为:轻级、中级、重级和特重级4种工作类型。3.起重机的主要技术参数:起重量、跨度、幅度、提升高度、各机构的工作速度及起重机工作类型。(二)起重机受力部件的检测1.钢丝绳(1)钢丝表面磨损量和腐蚀量不应超过原直径的40%。(2)钢丝绳应无扭结、死角、硬弯、塑性变形、麻芯脱出等严重变形,润滑状况良好。(3)钢丝绳长度必须保证吊钩降到最低位置时,余留在卷筒上的钢丝绳不少于3圈。(4)钢丝绳末端固定压板应≥2个。2.滑轮(1)滑轮转动灵活、光洁平滑无裂纹,轮缘部分无缺损、无损伤钢丝绳的缺陷。(2)轮槽不均匀磨损量达3mm。或壁厚磨损量达原壁厚的20%,或轮槽底部直径减小量达钢丝绳直径的50%时,滑轮应报废。(3)滑轮护罩应安装牢固,无损坏或明显变形。3.吊钩(1)表面应光洁,无破口、锐角等缺陷。吊钩上的缺陷不允许补焊。(2)吊钩应转动灵活,定位螺栓、开口销等必须紧固完好。(3)吊钩下部的危险断面和钩尾螺纹部分的退刀槽断面严禁有裂纹。(4)危险断面的磨损量不应超过原尺寸的10%。板钩衬套磨损量不应超过原尺寸的50%,心轴磨损量不应超过原尺寸的5%。4.制动器(1)动作灵活、可靠,调整应松紧适度,无裂纹,弹簧无塑性变形、无端边。(2)制动轮松开时,制动闸瓦与制动轮各处间隙应基本相等。制动带最大开度(单侧)应≤1mm,升降机应≤0.7mm。(3)制动轮的制动摩擦面不得有妨碍制动性能的缺陷,不得沾涂油污、油漆。(4)轮面凹凸不平度应<1.5mm,起升、变幅机构制动轮轮缘厚度磨损量应小于原厚度的40%,其它机构制动轮轮缘磨损厚度小于原厚度的50%。(5)吊运炽热金属、易燃易爆危险品或发生溜钩后有可能导致重大危险或损失的起重机,其升降机构应装设两套制动器。5.限位限量及联锁装置(1)过卷扬限位器应保证吊钩上升到极限位置时(电葫芦>O.3m.双梁起重机>0.5m),能自动切断电源。新装起重机还应有下极限限位器。(2)运行机构应装设行程限位器和互感限制器,保证2台起重机相互行驶在相距0.5m时,起重机行驶在距极限端0.5-3m(视吨位定)时自动切断电源。(3)升降机(或电梯)的吊笼(轿厢)越过上下端站30-100mm时,越程开关应切断控制电路;当越过端站平层位置130-250mm时,极限开关应切断主电源并不能自动复位。极限开关不许选用闸刀开关。(4)变幅类型的起重机应安装最大、最小幅度防止臂架前倾、后倾的限制装置。当幅度达到最大或最小极限时,吊臂根部应触及限位开关,切断电源。(5)桥式起重机驾驶室门外、通向桥架的仓口以及起重机两侧的端梁门上应安装门舱连锁保护装置;升降机(或电梯)的层门必须装有机械电气连锁装置,轿门应装电气连锁装置;载人电梯轿厢顶部安全舱门必须装连锁保护装置;载人电梯轿门应装动作灵敏的安全触板。(6)露天作业的起重机械.各类限位限量开关与连锁的电气部分应有防雨雪措施。6.停车保护装置(1)各种开关接触良好、动作可靠、操作方便。在紧急情况下可迅速切断电源(地面操作的电葫芦按钮盒也应装紧停开关)。(2)起重机大、小车运行机构,轨道终端立柱四端的侧面,升降机(或电梯)的行程底部极限位置,均应安装缓冲器。(3)各类缓冲器应安装牢固。采用橡胶缓冲器,小车的厚度为50~60mm,大车为100~200mm;如采用硬质木块,则木块表面应装有橡皮。(4)轨道终端止挡器应能承受起重机在满负荷运行时的冲击。50t及以上的起重机,宜安装超负荷限制器。电梯应安装负荷限制器,以及超速和失控保护装置。(5)桥式起重机零位保护应完好。7.信号与照明(1)除地面操作的电动葫芦外,其余各类起重机、升降机(舍电梯)均应安装音响信号装置,载人电梯应设音响报警装置。(2)起重机主滑线三相都应设指示灯,颜色为黄色、绿色、红色。当轨长>50m时,滑线两端应设指示灯,在电源主闸刀下方应设司机室送电指示灯。(3)起重机驾驶室照明应采用24v和36v安全电压。桥架下照明灯应采用防振动的深碗灯罩。(4)照明电源应为独立电源。8.防雨罩、锚定装置:露天起重机的夹轨钳或锚定装置应灵活可靠,电气控制部位应有防雨罩。走道板应留若干直径50mm的排水孔。9.吊索具(1)吊索具应有若干个点位集中存放,并有专人管理和维护保养。(2)捆扎钢丝绳的琵琶头的穿插长度为绳径的15倍,且不小于300mm。(3)夹具、卡具、扁担、链条应无裂纹、无塑性变形和超标磨损。【三】电气安全技术(一)电气事故电气事故包括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按照电能的形态,电气事故可分为触电事故、雷击事故、静电事故、电磁辐射事故和电气装置事故。1.触电事故。是由电流及其转换成的其它形式的能量造成的事故,分为电击和电伤。电击是电流直接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伤害。电伤是电流转换成热能、机械能等其它形式的能量作用于人体造成的伤害。电击分为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电伤分为电弧烧伤、电流灼伤、皮肤金属化、电烙印、机械性损伤、电光眼等伤害。电弧烧伤是由弧光放电造成的烧伤,是最危险的电伤。2.雷击事故。是由自然界相对静止的正、负电荷形式的能量造成的事故。3.静电事故。是工艺过程中或人们活动中产生的相对静止的正、负电荷形式的能量造成的事故。4.电磁辐射危害。是指电磁波形式的能量辐射造成的危害。5.电气装置故障及事故。包括异常停电、异常带点、电气设备损坏、电气线路损坏、短路、断线、接地、电气火灾等。(二)、触电事故预防技术直接接触电击预防技术1.绝缘绝缘是用绝缘物把带电体封闭起来。电气设备的绝缘应符合其相应的电压等级、环境条件和使用条件。电气设备的绝缘不得受潮,表面不得有粉尘、纤维或其它污物,不得有裂纹或放电痕迹,表面光泽不得减退,不得有脆裂、破损,运行时不得有异味。绝缘的电气指标主要是绝缘电阻。任何情况下绝缘电阻不得低于每伏工作电压1OOOΩ,并应符合专业标准的规定。2.屏护屏护是采用遮栏、护罩、护盖、箱闸等将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来。屏护装置应有足够的尺寸。应与带电体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遮栏与低压裸导体的距离不应小于0.8m;网眼遮栏与裸导体之间的距离,低压设备不宜小于0.15m,10kV设备不宜小于0.35m。屏护装置应安装牢固。金属材料制成的屏护装置应可靠接地(或接零)。遮栏、栅栏应根据需要挂标示牌。遮栏出入口的门上应根据需要安装信号装置和连锁装置。3.间距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树木之问、带电体与其它设施和设备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均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安全距离的大小决定于电压高低、设备类型、环境条件和安装方式等因素。在低压操作中,人体及其所携带工具与带电体的距离不应小于0.1m。(1)不足所列距离时,应装设临时谴栏。(2)不足所列距离时,邻近线路应当停电。(3)火焰不应喷向带电体。(三)电气防爆1.防爆电气设备防爆电气设备类型有防爆型电气设备有隔爆型(标志d)、增安型(标志e)、充油型(标志o)、充砂型(标志q)、本质安全型(标志i)、正压型(标志p)、无火花型(标志n)和特殊型(标志s)设备。应根据电气设备安装环境的类型和等级、电气设备的种类选用防爆型电气设备。所选用的防爆电气设备的级别和组别不应低于该环境内爆炸性混合物的级别和组别。2.防爆电气线路电气线路选择:在爆炸危险环境中,电气线路安装位置的选择、敷设方式的选择、导体材质的选择、连接方法的选择等均应根据环境的危险等级进行。应在爆炸危险性较小或距离释放源较远的位置敷设电气线路。爆炸危险环境电气线路主要有防爆钢管配线和电缆配线。导线材料选择:敷设电气线路的沟道以及保护管、电缆或钢管在穿过爆炸危险环境等级不同的区域之间的隔墙或楼板时,应采用非燃性材料严密堵塞。爆炸危险环境危险等级1区的范围内,配电线路应采用铜芯导线或电缆。在有剧烈振动处应选用多股铜芯软线或多股铜芯电缆。爆炸危险环境危险等级2区的范围内,电力线路应采用截面积4mm2及以上的铝芯导线或电缆,照明线路可采用截面积2.5mm2及以上的铝芯导线或电缆。【四】煤气安全知识一、煤气安全的重要性1、冶金企业是煤气大户:焦炉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煤气使用:烧结机、竖炉、热风炉、烘烤器、切割机、焦炉、管式炉、加热炉等2、煤气是危险物质焦炉煤气容易爆炸,焦炉煤气爆炸下限5.5%左右,接近甲烷、氢气。转炉煤气极具毒性,转炉煤气、铁合金煤气的CO含量在60~70%。高炉煤气压力高,温度高,高炉煤气出炉压力可达0.35~0.4Mpa,炉顶煤气温度可达300OC。成分煤气种类COH2CH4爆炸范围焦炉煤气6~958~6022~254.5~35.8高炉煤气26~292.0~3.00.1~0.435.0~72.0转炉煤气63~662.0~3.0

12.5~74.0铁合金炉煤气60~6313~150.5~0.87.8~75.07发生炉煤气27~317~1016~1821.5~67.5二、煤气事故的控制要素了解煤气事故的控制要素,只有将煤气控制在可接受的安全范围内,才能用好煤气这个二次能源,遏制煤气事故的发生。1、煤气中毒事故(1)CO的毒性煤气中毒有时也被称为一氧化碳中毒。由于CO具有多种引起缺氧的作用,其与血红蛋白(Hb)生成碳氧血红蛋白(HbCO)的能力要比O2与血红蛋白(Hb)生成氧合血红蛋白(HbO2)的能力大200~300倍,阻断了血液输氧,是煤气中毒的罪魁祸首。(2)CO响应浓度煤气中毒程度取决于CO进入人体后血液中产生的HbCO含量。人体内正常水平的HbCO含量为0.5%左右,安全阈值约为10%。当HbCO>10%时,为轻度中毒;HbCO>30%时,为中度中毒;HbCO>50%时,为重度中毒;我国作业场所最高允许浓度为30mg/m3(24PPM)。按CO响应浓度,控制作用时间。CO浓度mg/m3(PPM)作业时间人体反应30(24PPM)8小时无反应50(40PPM)2小时无明显后果100(80PPM)1小时头痛恶心200(160PPM)30分钟头痛晕眩500(400PPM)20分钟中毒严重或致死1000(800PPM)1—2分钟中毒死亡2、常见的煤气中毒事故(1)检修设备与运行的煤气设备未可靠切断,煤气窜入;(2)检修设备未充分置换,残存煤气;(3)带煤气作业(抽堵盲板、开闭眼睛阀、操作插板等)不戴呼吸器(4)作业前,对于作业区域的CO浓度未检测;作业中,也未予监测,(5)在超过卫生标准的煤气区域长时间工作;(6)在可能泄漏的煤气设备附近长时间工作或停留;

(7)由于煤气倒窜到停运的蒸汽及水管内,引起汽、水用户中毒事故;

(8)管网系统压力波动过大,超过水封安全要求造成水封压穿,煤气泄露;(9)排水器或集液池水封高度不够,煤气窜出;(10)放散的煤气飘逸、积聚于人员活动处.3、常见的爆炸事故(1)煤气设备内煤气未吹扫干净,又未做检验,动火造成爆炸;

(2)检修设备与运行的煤气设备未可靠切断,煤气窜入;又未做检验,动火造成爆炸;(3)窑炉点火违章操作,先送煤气,后点火;(4)窑炉正压点火;(5)烧嘴不严,煤气泄露炉内,点火前未对炉膛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