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琵琶行(并序)1.积累基础知识,熟读成诵。2.理清思路,了解白居易和琵琶女两人身世的相似性。3.学习作者以语言文字来表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技巧,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4.积累名句,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学习目标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作者简介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称为“老妪能解”。白居易每做一首诗都念给不识字的老婆婆,不断地修改,直到她能听懂才把诗定稿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陪太子读书的闲职。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文章要贴近现实,贴近事实,要把握时代脉搏,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课文背后
元和十年,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杀了宰相武元衡,向中央政权示威,白居易认为这是重大“国耻”。激于义愤,他率先上疏“急请捕贼,以雪国耻”。但都被权贵们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又造谣诬蔑说,白居易的母亲因看花坠井而死,而白居易却作赏花诗,“有伤明教”。于是贬为江州刺史,继而又贬为江州司马(九品小官)。白居易获罪的真正原因主要是他写的针砭时弊的讽谕诗,正如他自己所说,“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对于这次遭贬,诗人既感伤又愤慨。到江州后一年的生活更使他感受到社会世态炎凉,他有满腔的怨愤无处倾诉。这首诗是诗人贬职到江州的第二年(元和十一年)秋天写的,当时诗人45岁。
“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统称“歌行体”。它的特点是“篇无定句,句无定字”,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句法长短不一,富于变化。唐以后,歌行一般用五、七言古诗体裁。1、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2、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3、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自读诗前小序,疏通文意。思考: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对全诗有何作用?琵琶行独自弹琵琶欣赏琵琶演奏琵琶感叹世态自述身世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为君翻作琵琶行却坐促弦弦转急满座重闻皆掩泣,江州司马青衫湿诗人琵琶女送客闻琵琶琵琶女的演奏(三次)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环境描写:渲染悲凉气氛,奠定全诗基调。(互文)江头送客闻琵琶第一次演奏:“惨”!(离愁、沦落)侧面烘托:音乐的美琵琶女:寂寞诗人、客人:离愁(惨将别)江上聆听琵琶曲第二次演奏: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第二曲序曲(初弹):转、拨、掩抑、思、诉开始:大弦—嘈嘈—急雨小弦—切切—私语错杂弹、落玉盘间关—滑幽咽—难冷涩—凝绝不通—暂歇银瓶-乍破-迸铁骑-突出-鸣收拨、划一声、裂帛秋月白过渡:发展:高潮:尾声:《霓裳》《六幺》(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过程场景特点方法浊杂粗重轻细凄切清脆圆润婉转凝咽声弦暂歇雄浑激昂清脆尖利戛然而止、余音绕梁以议评声以喻摹声以形绘声以人衬声以景托声直写间写雄浑、激昂、大气悄无言点评:泼墨如水、气势恢弘、不同凡响。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间关莺语花底滑凝绝不通声暂歇水浆迸刀枪鸣四弦一声如裂帛音乐旋律乐曲旋律及情感的变化倾诉悲情急切愉悦幽愁暗恨激愤难言郁结胸中重闻琵琶青衫湿第三次演奏: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满座皆泣
诗人:重闻琵琶青衫湿
琵琶女:却坐促弦弦转急第三曲凄凉、悲伤却坐、促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皆掩泣无尽的感伤以音写声、以人衬声、惜墨如金、无尽感伤点评:
第三段:江中诉说苦身世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过渡句——由弹奏琵琶转入自述身世。自言本是京城女……秋月春风等闲度。早年生活:奢华惬意弟走从军阿姨死……梦啼妆泪红阑干。年长色衰:寂寞冷落前后两种处境的转变原因是什么?
弟走从军、阿姨身亡、年长色衰
琵琶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琵琶女是一个才貌双全,在封建社会中被摧残、被侮辱的歌女形象。但是诗人笔下的琵琶女没有认识到昔日卖笑承欢、醉生梦死的生活是一种被摧残的痛苦生涯,相反还抱着炫耀、追恋、惋惜的态度。她只是悲叹红颜易老、繁花早逝,却没有从自己的不幸遭遇中得到觉醒。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诗人着力刻画琵琶女的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抒写自己的天涯沦落之恨。那么,本文的主旨句是什么呢?
为什么要极力铺写这一形象?
第四段:同病相怜感慨多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过渡句——承上(第二、第三段);启下(第五段)表达了对琵琶女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是全文的主题句。作者与琵琶女的共同之处我从去岁辞帝京……呕哑嘲哳难为听。表现诗人谪居江州后的凄凉生活和郁闷心情。今夜闻君琵琶语……为君翻作《琵琶行》邀请琵琶女再次演奏琵琶。“同是天涯沦落人”,作者与琵琶女的相似之处有哪些?
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都是从京都长安来到遥远偏僻的江州。一个是名满京都的名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才。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一个因直言敢谏而遭贬谪,都有由荣至衰的不幸遭遇,都同样怀着满腹的“幽愁暗恨”,过着冷落凄凉的寂寞生活。主题
《琵琶行》是一首歌行体的长篇叙事诗,颇富抒情色彩,它是白居易感伤诗的代表作。鉴赏诗歌要准确而深入把握艺术形象。长篇叙事诗多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现主题。
《琵琶行》主要叙述了诗人与一飘泊江湖的长安歌伎邂逅相遇,并被其琴声和凄苦身世感动的故事。
写作艺术1、层次分明,故事完整。这是一篇叙事诗,从作者江头送客闻琵琶声、寻声邀弹者相见写起,接着写琵琶女演奏、倾诉身世,最后写作者触发迁谪之感而收束全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慧教育平台下的教学模式创新
- 智慧城市大数据管理与隐私保护的未来趋势
- 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在中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 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创新课程设计
- 营养膳食培训课件
- 智慧教育中的数字资源均衡分配方案
- 教育大数据库的构建与个性化学习方案设计实践
- 中国南方航空接送机理论培训
- 抖音商户达人合作流程标准化制度
- 抖音商户编导短视频传播潜力评估制度
- 风光储储能项目PCS舱、电池舱吊装方案
- 办公室常见颈腰椎疾病预防及养护
- 消防维保方案(消防维保服务)(技术标)
- 烟草专卖局招聘合同范本
- 2023年内蒙古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卷
- 门诊就诊高峰期应急预案7篇,门诊患者高峰期应急预案
- 部编八下语文游记阅读训练题语文八年级下册能力训练(部编版)
- 保修管理控制程序
- GB/T 9117-2010带颈承插焊钢制管法兰
- GB/T 12513-2006镶玻璃构件耐火试验方法
- 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上册教材介绍-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