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课件_第1页
中国古代史课件_第2页
中国古代史课件_第3页
中国古代史课件_第4页
中国古代史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中國的遠古社會(約200萬年前~西元前2070年)第一節中國的遠古人類和文明的起源一、舊石器時代的原始人(約200萬年前~距今一萬年)。1、舊石器時代早期(約200萬年前~距今二三十萬年):元謀人藍田人北京(周口店)人,已經知道用火。婚姻形態屬於:雜婚。發現於山西芮城的西侯度文化,是已經知道的中國境內最早的文化,距今約180萬年以上。2、舊石器時代中期(距今二三十萬年~距今四五萬年前):人類學上的“古人”階段(早期智人),最大的特點是猿人體質上的原始特徵逐漸趨於消失,石器製作方面有較為明顯的進步。已經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方法。婚姻形態屬於:輩婚早期智人化石:大荔人,許家窯人,丁村人,金牛山人,馬壩人,長陽人舊石器時代晚期3、舊石器時代晚期(距五萬年~距今一萬年前):人類學上的“新人”階段(晚期智人),最大的特點是猿人體質上的原始特徵完全消失,現代人開始形成。與新人階段相一致的是氏族公社的形成。已經發明了弓箭,原始宗教已經產生。婚姻形態屬於:群婚晚期智人:山頂洞人,河套人,柳江人二、新石器時代(距今約1萬年~距今約4000年)1、新石器時代前期:(距今約1萬年~6500年),包括以陝西西安半坡遺址為代表的半坡類型遺址,和由河南陝縣廟底溝遺址得名的廟底溝前期類型。社會組織:母系氏族;婚姻形態:對偶婚。2、新石器時代中期:(仰韶時代)社會組織:母系氏族;婚姻形態:對偶婚。3、新石器時代晚期:(龍山時代)社會組織:父系氏族;婚姻形態:一夫一妻制。4、銅石並用時代:仰韶時代後期和龍山時代(距今約5500年~4000年)三、母系氏族公社1、氏族的形成以血緣關係結成的原始社會的親族集團——氏族,形成於文字出現以前的若干萬年。根據現代人類學、考古學、民族學知識推測,中國約在5萬年前已經產生了氏族。山頂洞人、資陽人等已經有了氏族組織。2、母系氏族公社繁榮時期的社會生活以農業為主的多種經濟活動種植農業已經是當時經濟生活的主要部門。粟,黍起源於黃河中下游。各類農具出現。飼養業也出現了。第一、原始的手工業磨光的石器,骨器,陶器。陶器的發明是當時手工業中最大的成就。第二、房屋建築四、父系氏族公社距今約5500年至4000年之間,中國歷史經歷了父系氏族社會。父系氏族制度取代母系氏族制度,是人類歷史上最深刻的變革之一。這一過程是緩慢的。以山東龍山文化為代表。父系氏族公社的經濟:1、原始農業的進步:發達的鋤耕農業。2、快輪制陶技術和冶銅業的出現。3、紡織、編織業的發展和居住條件的改善。4、原始藝術和原始宗教。五、中國文明起源的主要成就仰紹文化後期和龍山文化時期,是中國文明起源期。中國文明起源期,以種植農業為主體的原始綜合經濟得到充分的發展。中國文明起源期,以文字、藝術、宗教為標誌的原始精神文化達到高級階段。中國文明起源期,一些中心聚落已經發展為城市。城市既已出現,國家形成也就不遠了。第二節古文獻記述的遠古社會在距今4000多年至5000年間,我國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的先民大都進入了部落、部落聯盟的“英雄時代”,這一段歷史有相當一部分通過傳說保留在古文獻當中。這一段時期,即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三皇五帝時期。一般認為三皇即:伏羲、女媧、神農,五帝指: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一、關於炎黃族系的傳說(一)炎帝和黃帝炎黃族系活動地域:黃河中游、關中平原、河東盆地、河南沿河的廣大地區。根據傳說,炎帝號神農氏,生於渭河支流的薑水(在今陝西寶雞境內),以神農為號。炎帝的主要貢獻在原始農業和原始文化方面。《竹書紀年·前篇》載神農:“作耒耜,教天下種穀,立曆日,辨水泉甘苦。”發明醫藥是炎帝時代的又一重大成就;傳說神農氏還發明了五弦琴、七弦琴、創制了樂舞,演八卦為六十四卦,等。黃帝,號有熊氏、又號軒轅氏,是我國北方一些氏族的祖先。黃帝的貢獻主要表現在:(一)物質文明方面:開始馴養使用牛馬,發明了車船、學會了打井和繅絲,戰爭中開始使用銅制武器。(二)精神文明成就:發明了文字、制定了曆法和甲子,美術、音樂、舞蹈的創作也繁榮起來。(三)中華民族的制度文明:開始設官治民、劃分行政區域、給事物和社會各等級命名,將社會成員分為不同等級,分等佔有財產。(二)顓頊與帝嚳顓頊與帝嚳的主要貢獻在於,通過宗教改革,使氏族貴族壟斷了祭祀權,以此建立政治權威。(三)唐堯、虞舜堯舜的傳說中,禪讓和治水二事最為重要。二、關於東夷和南方各族的傳說(一)東夷東夷是中原以東地區氏族部落的總稱,包括太昊、少昊、九黎部落。東夷活動地域很廣,西起今河南東部,東至海濱,南抵江淮,東北達今東北地區。太昊部落的著名人物是伏羲氏,以龍為圖騰;少昊部落以鳳凰作為圖騰;九黎部落的首領蚩尤,曾和炎黃部落在涿鹿展開大戰。華夏族在這次戰爭種取得了勝利。(二)苗蠻苗蠻是史前南方各族的主體,主要分佈在長江中游南北地區。堯舜禹時期向南方發展的華夏勢力與苗蠻部落發生衝突。苗蠻的代表人物有:祝融、讙兜。(三)百濮和百越百濮主要分佈在長江、漢水,即今天的湖北西部和巴蜀地區。百越,分佈很廣,從東南沿海一直到嶺南和雲南地區。第一節夏朝的建立與興亡(前2070年~前1600年)一、夏族的來源夏本指夏後氏,是居於夏地的部落聯盟的名稱,一般認為夏地在河南的禹縣。夏部落聯盟共有12個部落:夏後氏、有扈氏、有男氏等。夏禹是黃帝部族中顓頊的後裔。顓頊一系活動於河南西部地區。鯀、禹曾是嵩山地區的部落首領。通過文獻記載,可以認為夏族起源於以嵩山為中心的穎水上遊及伊洛平原。二、夏朝的興亡夏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自大禹至夏桀,共14代、17王,470年的歷史。夏朝的中心地區在豫西晉南。夏朝的領土範圍大致東起豫東平原,西至華山,北起濟水,南達淮河。夏部落聯盟12個部落的居地和夏朝諸王的活動地區,都在上述範圍之內。夏朝的可靠文獻資料不多。我們知道的夏史。基本限於啟代益位、啟伐有扈氏、太康失國、少康中興、夏桀亡國幾件大事。禹在有崇部落的中心所在地嵩山之陽建立了都城——陽城(今河南登封告成鎮),後又遷到陽翟(河南禹州市)。塗山之會:為了鞏固王權,大禹在淮水中遊的塗山(安徽懷遠縣)大會夏、夷諸部眾多的邦國君長或部落首領,這就是“塗山之會”。史載:“禹合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眾多的邦國前來參加大會,對禹朝貢,行臣服禮,成為王朝統治下的諸侯。塗山之會是夏王朝建立的重要標誌。啟代益位、啟伐有扈氏:大禹死後,子啟繼立。伯益與啟爭奪王位,啟殺之。不久,有扈氏也反對啟繼位。啟率大軍征討,大戰於甘(今洛陽市西),有扈氏被打敗。夏啟掃除了障礙,鞏固了王權,王位的世襲制度得以確立。從此開始了我國歷史上的“家天下”。鈞臺之會:為了使世襲王權為眾多的諸侯所確認,夏啟在都城陽翟召集天下的諸侯,舉行盛大的“鈞臺之享”。這是繼塗山之會之後的又一次重要的朝會。至此,夏王朝的統治基礎確立了。太康失國:啟死後,太康繼位,不久五子(太康的五個兄弟)內訌。這就給有窮方伯後羿以可乘之機,一度奪取了夏的統治權利,這就是歷史上的“太康失國”。少康中興:後羿奪得夏的權力後,沉湎於遊樂,把政事交給親信寒浞執掌。寒浞後殺死後羿,奪得了統治權。並大力消除親夏勢力。寒浞殺死仲康(太康的弟弟)的兒子相。相的妻子緡已有身孕,逃回母家,生子少康。少康長大後,積極招納夏的餘眾,滅掉寒浞,少康被擁立為夏王,重新恢復了夏王朝的統治。從太康失國到少康中興,大約經歷了40年的鬥爭。夏桀亡國:夏桀生性殘暴,酷好聲色(寵愛妹喜),飲酒無度,征討有緡。最終亡國。三、夏文化問題考古學的夏文化範疇,“是指夏王朝時期夏民族的文化”(夏鼐:《談談夏文化的幾個問題》,《河南文博通訊》1978年第1期。)不包括夏朝時期其他各族的文化,也不包括夏朝建立前和滅亡後的夏族文化。到目前為止,作為夏文化探討對象的遺址,在豫西和晉南地區已發現上百處,重點發掘的有:鄭州洛達廟、偃師二裏頭、登封王城崗、夏縣東下馮、臨汝煤山、洛陽矬李等遺址。二裏頭文化時期是否出現了文字尚未完全肯定,但已經有青銅器出現,包括爵、戈、刀、鏃、錐等。經測定所出土的銅爵屬於錫青銅,由此確定二裏頭文化屬於中國早期的青銅文化。從大量的農具和飼養的家畜、家禽遺骨判斷,二裏頭文化居民的經濟生活以農業為主。二裏頭遺址還發現了占地1萬多平方米的大型宮殿基址。二裏頭文化是探討夏文化的主要對象,但具體看法又有很多分歧。幾種主要的看法是:一、河南龍山文化晚期和二裏頭文化1至4期都是夏文化;二、二裏頭文化的1至4期是夏文化,但河南龍山文化晚期不是夏文化;三、河南龍山文化晚期和二裏頭文化1、2期是夏文化,而二裏頭文化3、4期屬於商文化;四、二裏頭文化1、2、3期為夏文化,二裏頭遺址即是夏都陽城。這些分歧的解決有待於考古發掘提供更多的證據,和多學科的綜合研究。偃師二裏頭宮殿遺址第二節商朝的建立與興亡(前1600年~前1046年)一、商族來源《國語·周語》:“玄鳥勤商,十有四世而興。”玄王指商族始祖契,契的後代傳至湯為十四世。契,子姓,出自帝嚳一系,其母簡狄。《詩·商頌·玄鳥》:“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玄鳥即燕子,因為這只燕子是天派來的,又稱“帝使”。契是這個帝使玄鳥的後代,所以稱契為“玄王”。這一傳說表明玄鳥是商族的圖騰。契與大禹同時,協助大禹治水有功,封於商洛縣,商族也由此得名。商先祖中,除契外,還有幾位著名人物。相土:使用牛馬拉著大車到很遠的地方去進行貿易。冥(季):擔任夏朝的水官,勤於職守而殉職。王亥:趕著牛羊去貿易。從事治水、馴養牛馬、進行貿易,都反映出商族的農業經濟已經有相當的發展。商最後六位先祖分別以天干甲、乙、丙、丁、壬、癸(上甲、報乙、報丙、報丁、示壬、示癸)為名號。天干是曆法興起的證據,而曆法的興起與農業發展關係密切。商族先祖中的六代都以天干為名號,間接反映了商族農業經濟已經相當發達。商族興起的地區,古今眾說紛紜。其中東方說為多數研究者所接受。所謂東方是與夏朝的地理位置而言的。《史記·殷本紀》:“自契至湯八遷。”目前研究表明,以商丘為中心的豫東地區和豫北的漳河流域,當是商人早期活動的主要地區。二、湯始建國到盤庚遷殷商,自湯至紂,共30王,17世。554年。商朝的活動中心地區在今河南東北部、山東西南部和河北南部。商朝的疆域:東至海濱,西達今陝西、北到今河北,南到今湖北,比夏朝的疆域擴大了很多。夏朝末年,商湯不斷擴大自己的勢力,“十一征無敵於天下”(《孟子》)1600年,在鳴條(河南封丘東)消滅夏的主力,正式建立商朝。盤庚以前,商朝遷都五次。遷都的原因,可能與王室內部的爭鬥,幾代商王為扭轉衰敗的政局有關。西元前1300年,盤庚遷殷,商朝的統治開始穩定下來了。在商代後期的250多年間,殷成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中心。三、武丁中興到帝辛亡國第23位商王武丁(前1250~前1192年)文治武功均負盛名。他統治時期,是商朝最為強盛的時期。武丁即位後注意節儉,不敢荒廢政事。他任命了一批賢人,成功地治理著國家。如他尊賢人甘盤為師,任用賢臣祖已,任命傅說為相。武丁對各方用兵,北征到達河套,南征到達江淮,西征到達與周接壤的渭水地區,取得很多勝利,使商朝進一步發展。武丁時期商朝達到了鼎盛。武丁在位59年,死後被尊為高宗。武丁開創的興盛局面維持到祖甲時期。祖甲以後,商朝就逐漸衰敗了。末代商王帝辛(前1075~前1046年),名紂,後人稱為商紂。比較殘暴,又聽不進去意見。最終被周武王所滅。四、商代的國家機構1、商王朝的統治機構:商王、各級官吏。法律:《湯刑》軍隊:軍隊組織龐大,戰車成為作戰主力。宗教在國家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殷人尊神”是對商代宗教的準確概括。殷人探求神義的主要方法是占卜。商代盛行龜占。殷墟出土的卜辭有十幾萬片,都是祭祀問蔔的記錄,這真實地反映出殷人地天命神學觀。2、方國:商王把統治區分為畿內和畿外兩大部分。畿內是商王直接統治的地區,稱為“王畿”,畿外是眾多的方國和部族的分佈地區。3、商代的階級和階級結構:貴族、平民、奴隸。4、商代的人殉和人祭:人殉人祭五、商代的經濟1、農業農業在商代經濟生活中佔有頭等重要的地位。在商代,耒耜成為普遍使用的農具。商代的畜牧業也很發達。2、手工業商代的青銅冶煉技術,已經達到相當純熟的程度。已經掌握了青銅合金的特點和性能,不同的器物各有不同的合金比例。殷墟出土的商王祭祀禮器司母戊大方鼎,是目前我國已經發現的最大的古代青銅器。陶瓷業:代表商代陶瓷業先進水準的是原始瓷器和刻紋白陶的燒制。玉器的製作也有發展。3、商業的發展貨幣已經出現。後世稱經商者為“商人”,這個名稱當起源於商代。六、商代的文化甲骨文:甲骨文是我國商周時期的一種文字。商代貴族把占卜的情況,用文字記錄,刻在龜甲和獸骨上,主要刻在龜腹甲和牛肩胛骨上。這種文字,稱作甲骨文,也叫卜辭。甲骨文最早發現於河南省安陽縣的小屯村。甲骨文已經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了。甲骨文是研究商代歷史的重要資料。甲骨文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一種成系統的文字,它已相當成熟。其書寫已行款化,記事刻辭都是“下行而左”,這種行款格式在中國通行了3000多年。到目前為止,商代甲骨文已經發現5000個左右的單字。從文字結構來看,甲骨文最基本的仍然是象形,但這種象形已經定型化。另外,甲骨文中,會意、形聲、假借等造字方法也已出現。甲骨文大致奠定了漢字的基礎。此後的3000多年,漢字的發展只有量變而沒有質變。甲骨與卜辭第一節西周的建立與興亡(前1046年~前771年)一、周族的興起周族是居住在今陝西中部、甘肅東部的古老氏族部落。《國語·周語》:“自後稷始基,十五王而文王始平之。”周人的始祖母為薑嫄,始祖為後稷。在殷商初年,周人的先祖公劉遷豳(今陝西栒邑縣西),周族開始興起。經過七八代的發展,到古公亶父時,南遷到岐山之下的周原(今陝西岐山、扶風)。古公在這裏興建城郭,開墾農田、發展生產,加強軍事力量,並設立官職治理人民。周族開始向建立國家過渡。古公死後,被追尊為“太王。”古公死後,幼子季曆繼位,周人稱為“王季。”但周人勢力的迅速崛起,引起殷人的不安。後殷王文丁殺了季曆。季曆死後,子昌繼立,是為周文王。文王時期,在灃水西岸建立豐,並由岐周遷都於此,關中平原全部為周所有,號稱“西伯”。周族大約在這一時期,逐漸形成了國家。文王時期,一方面繼續臣服於殷商,另一方面大力發展生產、防止勞動人口流失,增強周族實力、吸引周圍一些部落歸附,並向四周進行武力擴張,準備進取殷商。殷、周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劇,商紂王一度把文王囚禁在羑裏。文王時期,基本完成了滅商的準備工作。周族的起源二、武王滅商到成康之治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自武王至幽王共13王、12代,276年。西周控制的地域西起今甘肅東部,東達海濱,北起今遼寧、南達長江,是三代中疆域最大的王朝。武王立,遷都鎬京(今陝西長安縣),積極進行滅商的準備。武王九年,大會諸侯於孟津(今河南孟縣),前來參加大會的諸侯有八百之多。武王在大會上,舉行了誓師儀式,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孟津之誓。”牧野之戰:前1046年正月,武王率領軍隊到達殷郊牧野,商紂王發兵應戰,但商紂的軍隊紛紛倒戈,商軍潰敗。商紂王自焚而死,商朝滅亡。周公東征後,周在全國的局勢基本穩定下來。周公在此基礎上,一方面營建成周,作為控制整個東方的中心,另一方面,進行大規模的分封,以此來護衛周王室。成康之治:分封諸侯使西周政權在全國建立起來,加上制定禮樂制度,協調了貴族中的等級關係,社會得以穩定。當時周貴族取得政權不久,注意發展生產,生活比較節儉,西周社會出現了繁榮景象。成王、康王時“天下安寧,刑措四十年不用”,史稱“成康之治。”(前1020年~前996年)三、西周衰微到平王東遷周初姓盛只有約半個世紀,康王之子昭王南征不返、穆王征犬戎無功,從此王室衰微。周王也日益懈怠,追求遊樂。國人暴動:(前841年)共和行政:共和元年(前841年),是中國歷史上有確切紀年的開始。周幽王時,廢立太子,破壞了姬薑聯盟。幽王寵愛褒姒。前771年,幽王被殺,西周滅亡。第二節西周的幾個重要制度一、分封制西周的分封制相當發達,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也是西周歷史的一個顯著特點。西周的分封制稱為“封建”,即封邦建國。周滅商後,為了有效地統治被其征服的廣大地區,大規模的分封諸侯,派遣王室子弟或其他貴族到各地去建立諸侯國,代表周天子行使對地方的統治權,以拱衛王室。西周分封的諸侯有下列三類:第一類是王室子弟,這些建立的諸侯國稱為姬姓封國,在周初的封國中數量最多,而且位置也多為要衝之地,與王室的關係最為密切,是西周諸侯國的主體部分。第二類是異姓貴族。大部分是功臣或與周人有世代同盟關係。分封以諸侯的身份繼續為周王室效力。齊國和宋國就屬於這種情況。第三類是古代帝王的後代。如封帝堯之後於薊、帝舜之後於陳、大禹之後於杞。這類封國一般比較小,有的只是象徵性的,在西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不大。西周眾多的封國當中,比較重要的有:衛:武王之弟康叔的封國,都於朝歌。魯:周公長子伯禽的封國,都於奄(今山東曲阜)。在西周的諸侯國中,魯國是周禮最為完備的國家。到了春秋時期,魯國成為周禮文化的中心。齊:異姓功臣呂尚(太公望)的封國,都於營丘(今山東淄博)。晉:成王之弟叔虞的封國,都於唐(今山西翼城西)。後改國名晉。宋:異姓貴族微子啟的封國,都於商丘(今河南商丘)。燕:召公奭的封國,都於薊(今北京)。西周分封制度二、西周的宗法制宗法制是西周的又一項重要的政治制度,與分封制密切相關。宗法制的核心內容是嫡長子繼承制。即:嫡長子繼承父親的宗主地位,庶子分封。“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前者是針對嫡子而言的,後者則是針對眾子而言的。宗法制下有大宗與小宗的區別,大宗與小宗是相對而言的。具體來說,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是所有姬姓貴族的大宗;諸侯對周天子而言是小宗,在封國對卿大夫而言是小宗;卿大夫對諸侯而言是小宗,在封地內對士而言又是大宗。大宗與小宗的劃分和區別,明確了下級貴族臣服上級貴族、全體貴族服從天子的政治隸屬關係。

宗法制是一種權力繼承制度,將君位的承傳用嫡長子繼承制的形式確定下來,完善和鞏固分封制,防止貴族之間因權力繼承問題而發生紛爭。宗法制下的等級尊卑觀念是非常嚴格的,等級森嚴,尊卑有序,它以血緣關係為紐帶,以君臣關係為綱紀,來維護貴族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宗法制只適應於同姓貴族之間,與異姓貴族之間的關係則以婚姻為紐帶聯結起來。這是宗法制的重要補充。宗法制的政治意義三、井田制西周時期的土地所有制是奴隸主土地國有制,也可以說是土地王有,具體表現為井田制。井田制是奴隸制國家的經濟基礎,是體現周代奴隸社會生產關係的主要部分。

井田制有兩種含義,一是田地形式。一般田地中有溝、渠、道路,自然分割成方塊,“井”是田地的象形字。二是經營方式,也就是剝削方式。井田分公田和私田,驅使奴隸無償代耕公田,以勞役地租的形態剝削奴隸。國野制度井田制孟子關於井田制描述第三節西周的文化一、《洪範》與《周易》《洪範》是《尚書》中的一篇,據說是殷遺臣箕子向周武王陳述的。《洪範》的內容被概括為“洪範九疇”,就是治理天下的九類大法,包括治理天下的幾十個要點,涉及自然、政治、倫理、哲學等方面。而列於“洪範九疇”之首的是“五行”學說。“五行”學說對中國古代的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周易》是周人的創造,起源於數占(李零:《中國方術考》)。從文獻記載來看,《周易》興起於商周之際,與周文王有很大的關係。《周易》是占筮之書,但其中也蘊含著豐富的思想內容。作為占筮之書,它是宗教神學範疇的東西,究其內容卻有人事影響天命、人事影響吉凶的思想。《周易》的卦爻辭和符號包含著深邃的哲理。《周易》集中反映了包含樸素辯證法的陰陽學說,具有一定的科學道理。二、金文金文即鑄造或刻鑿在青銅器上的銘文,人們往往以青銅禮器中的鐘鼎來概括整個青銅器,所以它也被稱為“鐘鼎文。”目前最早的青銅器銘文,出土於商代二裏崗文化時期的一件銅鬲,上銘一“亙”字,當為族氏名號。殷墟早期的青銅器銘文,也多屬族氏標記的性質。殷墟晚期,金文有了初步發展。到西周,金文進入了鼎盛期。周初,各種形式和內容的長篇銘文就已出現,西周中後期進一步發展。如《毛公鼎》多達497字,是現存金文中最長的一篇。第一節王室衰微與大國爭霸從周平王元年(前770年)周王室東遷洛邑,到周敬王四十四年(前476年),這一段的歷史大體上與孔子所修的《春秋》一書的年代(前772年~前481年)相當,所以把這一段歷史時期叫春秋時期。春秋時期294年的歷史,分為三個階段:①從平王元年(前770年)至齊桓公即位前一年(前686年),是霸權形成以前的混亂階段;②從齊桓西元年(前685年)至“弭兵”會議前一年(前547年),是霸主迭興階段;③“弭兵”會議(前546年)至周元王即位前一年(前476年),是吳越爭霸和大夫執政階段。一、春秋初年的混亂形勢①周王室喪失了對諸侯國的約束能力。②諸侯國內部和諸侯國之間篡殺、攻伐層出不窮。③華夏族與少數民族矛盾激化。在鄭、晉等諸侯國的護衛下,東遷洛邑。二、大國爭霸春秋五霸: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一)齊桓公首霸與宋襄公圖霸齊桓公(前685年~前643年)即位後,任用管仲為相,積極進行改革。改革主要內容為:①整頓行政管理系統,“三其國而伍其鄙。”②加強軍事力量,“作內政而寄軍令”。實行軍政合一,利用宗族關係加強了國家常備軍事力量。③實行“相地而衰征”的稅制改革,設職官管理全國山林、川澤收入。④任賢使能。政治上,齊桓公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號。齊桓公的霸業中,有四件大事:①前663年,伐山戎救燕;②前661年,伐狄救邢,次年伐狄救衛。③前656年,伐楚,迫使楚國參加召陵(今河南郾城)會盟,承認周王室的共主地位。④前651年,葵丘會盟,周天子也派人參加,齊桓公的霸業達到了頂峰。尊王攘夷(二)晉文公爭霸中原晉國在晉獻公(前676年~前651年),通過努力,成為北方的大國。但晉獻公晚年又很昏聵,釀成內亂。前636年,流亡在外19年的重耳回國即位,是為晉文公(前636~前628年)。晉文公重用狐偃、趙衰等人,進行改革。同時,晉文公出兵勤王,殺王子帶,平定周王室之亂,護送周襄王回國,恢復王位。博得了“尊王”的美名。前632年,晉、楚發生了著名的城濮之戰,晉國大獲全勝。城濮之戰使中原小國擺脫了楚國的控制,歸附了晉國。城濮之戰後,晉文公大會諸侯於踐土(今河南原陽西南),周襄王冊封晉文公為侯伯,正式確立了晉文公的霸主地位。(三)秦穆公獨霸西戎平王東遷時,秦仲因護送有功,開始被封為諸侯,都於雍(今陝西鳳翔)。秦穆公(前659年~前621年)即位時,秦國已經成為大國。秦穆公想在中原建立自己的霸權,結果遭到晉國的阻擋。經過殽之戰(前628年)和彭衙(今陝西白水縣東北),秦都被晉國打敗。

東進受阻,秦穆公轉而向西發展,“伐戎王,益國十二,開地千裏,遂霸西戎。”(《史記·秦本紀》)(四)晉楚爭霸春秋時期的楚國,疆域最大。楚莊王(前613年~前591年在位)即位時,正值晉國霸業中衰,為楚國北上爭霸提供了有利機會。楚莊王“三年不鳴,一鳴驚人。”任用孫叔敖為宰,改革政治、發展經濟。前589年,楚國在蜀(今山東泰安西)會盟諸侯,晉、宋、陳、衛、鄭等12國參加,除晉國以外的中原主要諸侯國都承認了楚國的霸主地位。直到前546年,“弭兵”會議召開,晉、楚兩國的勢力始終相差不大。(五)吳越圖霸吳王夫差、伍子胥、孫武(吳受晉的支持越王勾踐、範蠡、文種(越受楚國支持)。吳越爭霸(六)“弭兵”運動春秋時期兩次“弭兵”運動都是宋國宣導的。華元“弭兵”:前579年,宋國大夫華元約合晉楚,於宋相見,訂立彼此不使用武力,互相幫助、救助危難,共同討伐不聽命者的盟約。向戌“弭兵”:前546年,宋大夫向戌宣導的第二次“弭兵”運動,得到了諸侯的同意。該年,“弭兵”會議在宋都商丘召開,晉、楚、齊、秦、魯、鄭、衛、宋等14國與會。這次會議上,晉人讓步,由楚主盟。會議達成協議:晉、楚同為盟主,除齊、秦兩國外,其他小國同時朝貢晉、楚。晉、楚以犧牲小國利益的辦法,平分了霸權。(七)大國爭霸的實質及其歷史意義大國爭霸的歷史意義:①爭霸戰爭加快了統一中國的步伐;②爭霸戰爭加速了新舊制度的更替過程;③爭霸戰爭,促進了民族的融合。第二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封建生產關係的產生社會生產力的發展①鐵器的出現和推廣春秋時期,鐵器的使用逐漸增多。但鐵器中占重要地位的是兵器。鐵農具較少,在各類農具中不占主要地位。②牛耕的出現春秋時期,已經出現了牛耕,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③水利灌溉的發展春秋時期,齊國、鄭國、楚國等都很重視水利灌溉事業。提水工具桔槔據說是春秋時期鄧析發明的,大大提高了灌溉速度。一、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社產關係的產生(一)井田制的破壞和賦稅制度的變化春秋時期,由於“私田”的增加和土地買賣的出現,加速了井田制的崩潰。管仲在齊國實行“相地而衰征”,即按照土地的肥瘠分等級收稅。前645年,晉國“作爰田”:廢除西周以來土地定期分授的制度,把土地賞賜給農民,使農民使用的土地趨於固定化。這等於承認了土地的私有。促進了國有土地向私有土地的轉化。前594年,魯國實行“初稅畝”:對公私土地一律按田畝徵稅,這表明魯國正式宣佈廢除井田制,承認私田的合法存在。(二)封建生產關係的產生①一部分奴隸和平民,成為自耕農;一部分貴族,也轉化成自耕農。②新興地主階級的產生:有的是由奴隸主貴族分化而來、有的則是獲得土地賞賜的軍功地主、有的則是從平民中上升而成的。(三)獨立手工業者和商人的出現蓮鶴方壺:青銅器時代的代表作魯般前524年,周景王“鑄大錢”,這是我國文獻中有關鑄錢的最早記錄。第三節新興地主階級的奪權鬥爭

一、三桓與魯公室的鬥爭在魯國,新興勢力的代表是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三家,他們都是魯桓公的後裔,史稱“三桓”。西元前609年,魯文公去世,發生了殺嫡立庶的權位之爭,三桓乘機各自在封邑築城,發展自己的勢力。三家奪得魯國的政治實權。二、田氏代齊

在春秋各國新舊勢力的鬥爭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齊國。春秋初年,陳國發生內亂,陳公子完(亦稱田氏)逃避至齊,被任命為工正。春秋中期,田氏勢力逐漸強大,採用施恩授惠的手段,與公室爭奪民眾,得到民眾的擁護。田氏作為新興地主集團的代表與以國君為首的奴隸主貴族集團進行了長期的鬥爭,相繼於西元前532年、西元前489年、西元前481年發生了三次大的武裝衝突,田氏均獲勝並於西元前476年控制了齊國的政權。西元前391年,田和廢齊康公,自立為國君。西元前386年,田和列為諸侯,仍沿用齊國國號,完成了田氏代齊的過程。田氏取代了呂氏的政權地位,但仍保留了“齊”的國名,史家稱為“田齊”三、三家分晉:西元前403年,“周威烈王賜韓、趙、魏,皆命為諸侯”。西元前376年,“魏武侯,韓哀侯、趙敬侯滅晉後而三分其地。(《史記·晉世家》)韓、趙、魏三家分晉,建立了三個封建國家第四節春秋時期的文化一、民本思想的萌芽二、老子和《道德經》(一)老子其人其書《道德經》是春秋時期老子的著作。老子即老聃,是我國古代大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創始者。老子在《道德經》裏提出了中國哲學上的一些基本概念,如“道”、“德”、“一”、“無”、“有”等。《道德經》五千言,其中充滿了對人生體驗富有啟發性的觀念。(二)老子思想概要“道”是老子哲學思想的核心。老子認為“道”是萬物的始基,是天下萬物產生的根源,世間一切事物都是從“道”產生出來的。但“道”又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因此“道”又叫“無”。在“道”的思想支配下,老子主張“無為而治。”這裏的“無為”,乃是聽其自然的意思。《道德經》裏,包含了樸素的辯證法思想,它揭示出世界的事物都包含有矛盾對立的兩方面,這兩方面互相依存、相輔相成。老子像、與老子故里(三)孔子和《論語》孔子(前551年~前479年),我國古代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始者。孔子提出“為政以德”的主張,即以“德”治國。要實現“德治”(禮治),必須提倡“仁”學,即通過內心的修養,形成“仁”這個完美的德性。“仁”是孔子倫理思想的核心。但孔子提倡“仁”的最終目的還在於“克己複禮”,即: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為符合周禮的規範,一切非禮的視、聽、言、動都必須加以克制,這就算有了仁德。孔子的教育思想:在教育對象上,孔子宣導有教無類。推廣私人講學,打破了貴族壟斷教育的局面。孔子在教學實踐中重視啟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強調實事求是的學習態度。在教學方法上,強調學與思的關係、學習與復習的關係。啟發學生的積極性和獨立思考是孔子教學方法的重要特點。孔子還善於“因材施教。”在培養目標上,孔子宣導“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同時主張出仕後還要不斷學習,提出了終身受教育的思想。為了教學的需要,孔子以《詩》、《書》、《禮》、《樂》、《易》、《春秋》作為教材。這對我國古代文化的保存是有很大貢獻的。明·孔子講學圖(四)孫武和《孫子兵法》《孫子兵法》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軍事著作,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兵書,在我國古代軍事學術史及世界軍事學術史上佔有突出的地位。(五)科學技術的新成就數學、天文曆法建築機械醫學第一節各國封建政權的建立和變法運動戰國254年的歷史,是地區性中央集權國家形成、互相兼併到全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建立的過程。經過春秋時期的兼併戰爭,到戰國時形成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個大國,被人們稱為“七雄”。

戰國形勢圖一、魏國的李悝(kui)變法

魏國是戰國時期最早進行變法地國家。變法是由李悝主持的。李悝在魏文侯(前445年~前396年)時期為相,他是戰國初期法家的第一人。李悝變法的內容主要有下列幾點:1、除奴隸制的世卿世祿制,根據功勞和能力選拔任用官吏,選賢任能。2、推行“盡地力之教”,鼓勵發展農業生產。3、平糴法”,由國家調劑糧食、平衡糧食價格,以穩定小農經濟秩序。李悝的“平糴法”對後世由很大的影響,後來歷代封建王朝的均輸、常平倉等平抑糧價的措施均源於此。4、制定《法經》,確立封建法制。《法經》是一部比較系統的法典,對戰國時代的變法運動影響很大。商鞅從魏入秦,就是帶著《法經》去的。《法經》在古代法制史上也佔有重要地位,具有承前啟後的作用。《秦律》和《漢律》都是以《法經》為藍本,在此基礎上逐步擴大補充而成的。李悝變法的結果:使魏國的經濟得到迅速發展,封建政權得以鞏固,成為戰國初年最強盛的國家。二、楚國的吳起變法

西元前382年,楚悼王任吳起為令尹,主持變法,以圖振興楚國。吳起變法主要內容有:1、廢除貴族特權,打擊貴族勢力。“三世而收爵祿”,把一些舊貴族遷移到荒涼的地區。2、革新政治,裁汰冗員,精簡無關緊要的職官,節省經費用以訓練軍隊。3、整頓吏治,對官吏提出嚴格要求。

吳起變法沉重地打擊了楚國的舊貴族,加速了楚國封建化的進程,使楚國力迅速強盛。楚悼王死後,吳起被舊貴族射殺,變法也隨之失敗。

三、秦國商鞅變法

秦國的社會發展比較遲緩。秦獻公(前384~前362年)即位以後,勵精圖治,進行了一些改革。西元前384年,廢除殘酷野蠻的人殉制度。前383年,將國都從雍(今陝西鳳翔縣城南)遷到櫟(今陝西臨潼櫟陽鎮東北)。獻公還制定戶籍制度,推廣縣制,使秦國的國力逐漸增強。獻公死後,其子秦孝公(前361~前338年)即位,時年21歲。他決心繼承獻公的事業,進行改革。在這種情況下,商鞅來到秦國。商鞅(約前390年~前338年),是衛國公室的後代,姓公孫,名鞅,也叫衛鞅,後在秦國因功受封於商,故稱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和重用下,商鞅於西元前359年和西元前350年兩次在秦國主持變法。變法的主要內容有:1、用法令形式廢除了奴隸制的井田制,“開阡陌封疆”。即重新設置田界,改革土地田畝制度,擴大田畝面積,將一畝100步改為一畝240步,並明確個人對土地的佔有權。2、獎勵軍功,建立軍功爵制。商鞅按軍功的大小制定了20等爵制。爵位是一種等級制度,按照爵位的高低享受各種政治、經濟特權,包括佔有耕地、住宅、奴隸和擔任一定的官職等。軍功爵制對舊貴族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但對於新興的地主階級來說,是個鼓勵。3、重農抑商,獎勵耕織。商鞅重農輕商,鼓勵農耕和女織,並鼓勵墾荒,抑制商業的發展。4、在全國普遍推行縣制。商鞅在秦國共新建了31個縣,每縣設置令和丞等官職來掌管全縣政事,使縣成為直屬於國君的地方組織,加強了中央集權。5、建立什伍連坐制。商鞅在什伍戶籍編制的基礎上,建立相互告發和同罪連坐的制度,加強對基層的控制。6、統一度量衡。前344年,商鞅頒佈了標準的度量衡器,頒發到各地。7、改革賦稅制度。商鞅改變了按田畝征賦的舊制,按戶口徵收賦稅。並規定,男子成年而不分家立戶的,要加倍徵收戶賦。新的賦稅制度,鼓勵發展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有利於增加國家的收入。8、遷都咸陽。咸陽位於關中平原腹地,臨近渭河,交通便利。前350年,秦遷都於此,目的是為了向東方發展。商鞅在秦國掌權19年,他的新法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得到較徹底的推行,使秦國很快富強起來。商鞅變法的意義:在戰國變法運動中,以商鞅變法最為廣泛徹底,也最為成功。商鞅變法,使原來比較落後的秦國一躍而成為戰國時期最為先進的強國,為後來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此外,秦代實行的許多制度是在商鞅變法時創建的,兩者的前後源流關係清晰可見。中國封建社會前期(隋唐以前)的基本政治制度確立於秦漢時代,“漢承秦制”,商鞅變法對中國封建政治的深遠影響是不言而喻的。商鞅方升,藏上海市博物館

四、其他各國的改革趙國有趙烈侯的改革;韓國有韓昭侯的改革;齊國有齊威王的改革以及燕國的燕王噲改革。戰國時期的變法運動,實際上是一場封建化運動。各國都在不同程度上實行了打擊奴隸主貴族,保護封建地主階級,廢除奴隸制的政治經濟制度,鞏固和發展封建制的政治經濟制度,使封建制度得以確立。變法運動之後,社會經濟和文化日益繁榮,在中國歷史上出現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新局面。

五、諸侯國中央封建集權政治的初步形成封建集權政治的形成在戰國時期主要表現在郡縣制的推行、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等幾個方面。1、郡縣制的推行:封建中央集權制體現在地方組織上就是郡縣制。郡縣制起源於春秋時期,進入戰國以後,各國已普遍推行。郡縣制的確立,加強了以國君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制,是中國古代地方行政機構的一次重大改革。

2、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主要表現在:一是官分文武。二是俸祿制度。三是“上計”制度。即以年初上報各種預算而年終彙報完成情況作為考課官吏的手段,以此來作為對地方和下級官吏升降賞罰的依據。四是符、璽制度。第二節封建經濟的迅速發展

一、農業的發展1、鐵農具的普遍使用。2、畜力耕田的推廣。當時已普遍使用牛耕,同時還開始用馬耕田。

戰國鐵農具3、興修水利。各國統治者都把水利事業的發展看作是富國的重要措施之一。典型的有:魏文侯派西門豹任鄴縣縣令時治理漳水;關中地區秦國興修鄭國渠;李冰父子主持興修的都江堰。

都江堰4、農業技術的進步。農業生產技術的進步主要表現在深耕熟耨、辨土施肥、注意農時、疏密得宜四個方面。5、農業產量的提高。鐵農具的使用,水利灌溉事業的發展和農業生產技術的提高,單位面積的產量普遍有所提高。二、手工業的發展冶鐵業是當時一項重要的手工業。北方發現鐵器以農具和手工業生產工具居多,而南方發現的鐵器則以兵器居多。鑄銅業仍在發展。出現了焊接、鎏金、鑲錯金銀等工藝。南方盛產漆器,製作考究,花紋美觀,品種多樣。三、商業的繁榮戰國時期商業的繁榮主要表現在:商人的活躍與金屬貨幣的廣泛流通以及城市的發展三個方面。金屬貨幣在戰國時期已廣泛流通。當時的金屬貨幣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銅幣,另一類是金幣。銅幣的形狀主要有四種:形狀象刀的叫刀幣,流通於齊、燕、趙等國;形狀象鏟的叫布幣,流通於韓、趙、魏等國;圓形圓孔或方孔的叫圜錢,流通於秦國和東周、西周等地;形狀像貝殼的叫貝幣,也叫蟻鼻錢,流通於楚國。金幣主要流通於楚國,稱為“郢爰”,是一種稱量貨幣。城市的發展是戰國時期商業繁榮的又一標誌。當時齊國的臨淄、楚國的郢、趙國的邯鄲、燕國的燕下都是很典型的都城。第三節各國的兼併戰爭和秦的統一戰國“七雄”之間頻繁而激烈的戰爭,屬於封建性的兼併戰爭,發展的趨勢是逐步轉化為封建統一的戰爭,從而形成由封建割據走向封建統一的歷史特點。戰國時期的封建兼併戰爭大體上可劃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一、魏國獨霸中原時期齊、魏桂陵(今山東菏澤)之戰和馬陵(今山東範縣西南)之戰是魏從來沒有過的慘敗,也是魏國由盛而衰的轉捩點。馬陵之戰以後,齊、秦、趙從三方面夾攻魏國,使之很快衰落下去。二、秦、齊對峙時期(前333年~前286年)

魏國衰落以後,出現了秦、齊兩大強東西對峙的局面。兩國彼此展開了爭取與國,孤立敵國的鬥爭,而魏、趙、韓等國內部也分成聯秦抗齊和聯齊抗秦兩派,從而展開了合縱與連橫的活動。合縱是“合眾弱以攻一強”的意思,是阻止強國進行兼併的策略;連橫是“事一強以攻眾弱”的意思,是強國迫使弱國幫助它進行兼併的策略。這一時期燕國的樂毅伐齊,使齊國幾乎亡國,國勢從此一蹶不振。秦、齊對峙的局面也就被打破了。三、秦、趙大戰時期(前285年~前260年)西元前262年至前260年,秦、趙之間爆發了長平之戰。趙孝成王中了秦國的反間計,改用趙括代替廉頗。結果被秦軍打敗,40多萬趙軍,除了幼小的240多人被放回,其餘全部被秦將白起活埋。長平之戰是戰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趙國軍事力量在這次戰役中被徹底摧垮,從此以後,趙已無力與秦抗爭。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四、秦統一六國時期(前259年~前21年)秦統一六國時機的成熟:(一)戰國時期封建經濟的飛躍發展,使各地區經濟聯繫加強,為統一局面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經濟基礎。(二)經過春秋、戰國長期的民族融合,各民族之間的共性越來越多,形成了一個相當鞏固的民族共同體——華夏族,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建立打下了基礎。

(三)統一為人心所向,各國人民都要求統一。(四)經過長期的大國爭霸和兼併戰爭,改變了大國之間的均勢,使秦國逐漸成為實現統一的中心力量。秦滅六國第四節戰國時期的文化和社會生活

一、諸子百家:墨子和墨家莊子和道家孟子、荀子和儒家法家和韓非陰陽家與齊國人鄒衍名家與公孫龍子兵家與孫臏1972年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的《孫臏兵法》 農家與許行雜家與呂不韋的《呂氏春秋》縱橫家張儀與蘇秦《戰國策》,以及出土的《戰國縱橫家書》,是研究這一學派的主要著作。河南民權縣傳說中的莊子故居遺址二、史學史學著作

《左傳》,是一部編年體史書,是研究春秋史最重要的文獻史料。《竹書紀年》,是戰國時期魏國編年體的史書,是研究古代史的重要資料。《戰國策》,是一部關於戰國時代縱橫家遊說辭和權變故事的彙編,是研究戰國時代最基本的史料。

三、文學西周至戰國時期文學的代表作:前期有《詩經》,後期有《楚辭》。

散文:《左傳》、《孟子》、《莊子》、《荀子》、《韓非子》等書中的許多篇章,說理透徹,語彙豐富,是優秀的散文作品。湖南汨羅屈子祠四、科學技術天文西周時期,天文學有相當的發展。到戰國時,已有二十八宿之名,二十八宿是我國最早的天文座標圖,五大行星的運行,彗星、新星、流星的出現,都可以在這個座標圖上標定出方位來。根據恒星的方位,又可以比較準確地推算出一年中的重要季節的到來,二十八宿的劃分和應用,是我國古代天文學的一項重大成就。戰國時期有許多觀測星宿運行的占星家,齊人甘德著有《星占》八卷,魏人石申著有《天文》八卷,是這方面的傑出代表。後人將他們兩人的著作合編為《甘石星經》。他們測定的關於恒星的記錄,是世界上最古的恒星表。

曆法春秋戰國時期,已經創立了二十四節氣。醫學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醫學大發展和傳統醫學理論得以確立的時期。據《左傳》記載,春秋時秦國名醫醫和提出了陰、陽、風、雨、晦、明六氣的病理理論,是後來形成的風、寒、暑、躁、濕、火“六淫病源”說的基礎。《黃帝內經》是春秋戰國醫學理論的集大成之作。《黃帝內經》認為人體內臟各器官、臟腑與體表之間都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並提出“人與天地相應”的理論,認為人和自然也是一個整體,強調因人因病因時因地制宜。《黃帝內經》又對髒象學說和經絡學說作了比較系統和全面的論述。《黃帝內經》的出現,標誌著我國傳統醫學理論基礎的確立,在我國醫學史上具有深遠的意義。秦國早期的歷史第一節秦統一封建國家的建立

一、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政治的確立西元前221年,秦始皇在統一六國以後就著手建立和健全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以鞏固其對全國的統治。1、皇帝獨尊制首先確立至高無尚的皇權。秦王政統一全國後,把古代傳說中的三皇、五帝的稱號合而為一,號稱“皇帝”,以顯示自己至高無上的權勢和地位。從此,皇帝便成為封建國家最高統治者的稱號。

秦始皇畫像2、三公九卿制

秦朝的中央機關是“三公九卿”制。三公即丞相、太尉、禦史大夫,丞相協助皇帝處理全國政務;禦史大夫是副丞相,協助皇帝掌管圖籍奏章、監察百官;太尉協助皇帝掌管全國軍隊。三公之間互不統屬,相互制約,都直接為皇帝負責,使權力集中於皇帝手中。三公之下設九卿。三公九卿均由皇帝任免,概不世襲。秦始皇設立三公九卿制度,為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制度開創了新局面,對以後歷代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有深遠的影響。3、郡縣制在地方行政機構上,秦始皇把戰國時期已經實行的郡縣制推行到全國。郡設郡守、郡尉和監禦史,分別掌管政務、軍事和監察。一郡之內轄若干縣,縣設縣令或縣長,此外還有縣尉、縣丞。一縣之內再分為若干鄉,鄉之下有亭、裏等,構成了一套嚴密的地方機構。

二、鞏固統一的措施除建立和健全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國家機器外,秦始皇還採取了一系列鞏固統一的措施。1、在全國確認土地私有。秦統一六國後,於西元前216年頒佈“使黔首自實田”的政策,從法律上進一步肯定了土地私有制。

2、遷徙富豪,銷毀兵器。

秦滅六國後,下令遷徙各國的舊貴族和豪富到咸陽及南陽、巴蜀等地,以削弱他們的政治、經濟勢力。為了防止舊貴族反叛,秦始皇還下令將六國流散於民間的兵器收繳起來,集中到咸陽,加以銷毀,改鑄成12個銅人。

3、決通川防,修治馳道。秦始皇命令拆除各國的舊城郭,決通了戰國時期各國的河道堤坊,平掉了易於據守的險阻。又修了以咸陽為中心的馳道。還修了專為加強北面邊防的“直道”。形成了一個以咸陽為中心的四通八達的交通網。陝西富縣秦直道遺址4、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5、加強政治思想統治:焚書坑儒。三、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形成春秋戰國時期華夏族與其他各族大融合,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奠定了基礎。秦滅六國後,在民族融合的基礎上,開始建立了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秦統一的意義

北征匈奴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了保證北部邊境的安全,於西元前218年派大將蒙恬率30萬大軍進軍河套,征伐匈奴,收復河套地區之後,在那裏設郡縣。秦朝又修築了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秦朝在蒙恬主持下將過去秦、趙、燕三國舊有長城連接起來,修築了一條東西延袤萬餘裏的長城,以抵禦匈奴的南下侵擾。秦長城征服越族,統一嶺南。秦始皇在統一以後,命令屠睢指揮50萬大軍,分五路南下,對居住在今兩廣地區的南越和西甌進行大規模的戰爭。為解決運輸糧餉的困難,又開鑿靈渠。遷徙50萬人戍守五嶺,與越人雜居。第二節秦末農民大起義

一、秦王朝的殘暴統治1、秦始皇的暴政

秦始皇對勞動人民的政治壓迫和經濟剝削是非常殘酷的,主要表現為沉重的徭役、兵役和殘酷的刑罰。2、沙丘之謀(沙丘政變)

西元前210年,秦始皇再次東巡。七月,當秦始皇巡行到沙丘(今河北廣宗西北)時病死。隨行的李斯秘不發喪。宦官趙高拉攏李斯,偽造詔書,廢公子扶蘇,立胡亥為帝(即秦二世),控制了秦政權。秦二世以非法手段即位後,擔心諸公子及大臣疑而不服,導致變亂,於是密謀殺害諸公子及先帝故臣。3、秦二世的昏庸腐朽二、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大起義西元前209年7月,陳勝、吳廣在大澤鄉(今安徽宿縣境內)發動起義,“斬木為兵,揭竿為旗”,舉起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戰爭的旗幟。大澤鄉起義不久,農民軍攻克了陳縣(今河南淮陽),在起義百姓的擁戴下,陳勝被立為王,國號“張楚”,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革命政權。此後,全國範圍內,“諸郡縣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陳涉”,其中項梁、項羽起義於吳縣(今江蘇蘇州),劉邦起義於沛縣(今江蘇沛縣),秦嘉等起義於淮北。陳勝起義示意圖三、秦王朝的滅亡陳勝、吳廣犧牲以後,繼續領導農民進行反秦鬥爭的主要是項羽和劉邦。西元前207年,項羽在巨鹿大破秦軍,打垮了秦王朝的主力部隊。巨鹿之戰是秦末農民戰爭中最激烈的一次戰役,也是具有決定意義的一次大戰,為最後推翻秦王朝的反動統治奠定了基礎。第一節西漢初年的統治制度和政策一、漢初穩定社會秩序的措施:(一)組織軍隊復員;賜軍吏卒以爵位。劉邦宣佈對罷遣的軍士給予政治地位和經濟利益方面的優待,即賜爵授田。他明確宣佈,軍隊官兵復員回家,根據他們的功勞大小,按照軍功爵位的高低,賜予數量不等的田、宅等。(二)招撫流亡,令戰爭期間流亡的人口,重新著籍。(三)釋放奴婢。漢初的這些措施客觀上緩和了階級矛盾,安定了社會秩序,對生產的恢復也起到了促進作用。二、政治上的“漢承秦制”劉邦對歷史的最大貢獻是漢承秦制,維護了秦始皇開創的大一統中央集權體制。

漢在實行郡縣制的同時,又有封國制的存在,這是同秦最大的相異之處。這些王國與郡縣同時並存,形成了奇特的郡國制,史稱“郡國並行制”。異姓王的分封同姓王的分封

劉邦繼承了秦朝的二十級爵的制度,又封功臣和親屬、外戚143人為列侯。列侯為二十級爵的最高爵位。然而列侯,在封國之內無治民之權。列侯有大小之分。侯國設相,其職掌與縣令(長)相同,由中央任免,歸所在郡守統轄。三、再建賦役制度

漢初的賦稅政策大致有以下幾種:田租:劉邦時為十五稅一,文帝時實行“輕徭薄賦”政策,改為三十稅一,直到西漢末年,都一直堅持這一稅制。口賦:分為算賦和口錢。

更賦:成年男子之間,要服兵役兩年。此外,每人每年在本郡服役一個月,叫做更卒或卒更。不服役的,每月出錢二千,叫做踐更。每人每年還要戍邊3月,不服役的,出錢三百,叫做過更。

第二節文景之治

一、“無為而治”的黃老思想這一思想是西漢初年最高統治集團的政治指導思想。後來曆呂後、文帝、景帝時期,都堅持未變。黃老學說是道家學說中的兩派,黃指“黃帝之學”,老指老子的學說。在黃老思想指導下,漢初統治者採取“順民之情與之休息”、“無為而治”的政策,用以恢復封建統治秩序,恢復和發展社會生產。“無為而治”的原則運用到政治範疇,就是強調不要苛煩擾民,使社會生活在自然的狀況下得以安定。二、文景之治在“無為而治”的指導思想下,漢初統治者採取“與民休息”的政策,使社會出現了安定的局面。文景兩代39年,政局穩定,經濟得到顯著的發展,歷來被看作安定繁榮盛世的典型,史稱“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的出現,與黃老思想有直接的聯繫。因為在黃老思想的指導下,文景時期採取了“約法省禁”、“務在寬厚”、“躬修儉節”、避免戰爭等為政之道;同時,文景時期還實行了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發展農業生產的措施。在景帝的後期。國家出現了空前富庶的景象。三、七國之亂西元前154年爆發了吳楚“七國之亂”。當時吳王劉濞糾集吳、楚、趙、膠東、膠西等七國,以“請誅晁錯,以清君側”為名,發動武裝叛亂。西漢王朝憑藉文景以來所造就的穩固的政治基礎和雄厚的經濟實力,迅速平定了叛亂。使諸侯王的勢力受到致命的打擊。平定七國之亂後,景帝又把王國的行政權、官吏的任免權等,都收歸中央。從此。王國實際上變成了和中央直接統轄的郡一樣的地方政權。七國之亂第三節漢武帝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一、政治上:(一)繼續削藩元朔二年(前127年),漢武帝採納了主父偃的建議,頒佈“推恩令”。規定諸侯王除由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國的部分土地為列侯,侯歸郡管轄。封國越分越小,勢力大為消弱。武帝又頒佈“左官律”和“附益之法”,不允許諸侯招結賓客,限制諸侯王的活動。(二)建立“中朝”為了提高皇權,分弱相權,武帝讓自己的親信人員直接參與討論國家的大政方針,發號施令。於是形成了一個宮內決策機構,稱為“中朝”或“內朝”,以丞相為首的政府機關則稱為“外朝”。以尚書、侍中等組成的“中朝”成為實際決策的機構,而以丞相為首的“外朝”,逐漸成為執行政務的機關了。“中朝”形成以後,尚書的地位日益重要。(三)創設刺史制度漢武帝為了加強對地方的控制,創設了刺史制度。分全國為十三個監察區,每區設部刺史一名,代表中央對地方實行監察之責。刺史的主要職責是督察郡國守相、強宗豪右。(四)察舉制度察舉制是在漢武帝時期成為正式的選官制度。元光元年(前134年),漢武帝“初令郡國舉孝廉各一人”,這一詔令表明察舉制的確立。(五)強化軍隊漢武帝時,在中央常備兵中,增設八校尉,隸屬北軍;增設期門、羽林軍,隸屬南軍。此外,又增加樓船(水軍)等軍種。二、經濟上(一)統一貨幣元鼎四年(前113年),武帝下令取消郡國鑄錢的權利,將鑄幣權收歸中央。專令水衡都尉屬下的三官(鐘官、技巧、辨銅)負責鑄五銖錢,作為法定貨幣,通行全國,並嚴禁各郡國私人仿鑄。五銖錢成為從漢武帝時代直到隋代700餘年間國家鑄幣的主要形式。(二)鹽鐵官營鹽鐵官營,就是中央政府在鹽、鐵產地設置鹽官和鐵官,實行統一的生產和統一銷售,利潤為國家所有。(三)均輸與平准均輸法,即由國家在各地統一徵購、運輸貨物,調劑運輸以謀取利益的政策。平准法即由國家平抑物價、調劑供需、節制市場的政策,由國家在長安和其他主要城市中設置主管物價的官吏,利用均輸官所儲存的物資,根據市場上的物價,貴時拋售,賤時收購,以保持物價的穩定。均輸平准政策,打擊了商人的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等行為,維護了農民的利益,增加了國家財政的收入。(四)算緍、告緍漢武帝時期,還採取了“算緍”、“告緍”等直接打擊大商賈的政策。“算緍”、“告緍”推行以後,政府的府庫得到充實,商人受到沉重的打擊。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空前加強。

三、文化上(一)罷黜百家,表章《六經》漢武帝時期,為了適應政治上的“大一統”,加強中央集權,也必須在文化上“一統”。在這種情況下,董仲舒提出了“罷黜百家,表章《六經》”的建議,武帝採納了這個建議。此後,儒家學說逐步成為西漢的統治思想。(二)興太學漢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在長安創建太學。建元五年(前136年),又置《詩》、《書》、《易》、《禮》、《春秋》五經博士。此後,儒學成了封建統治階級的正統思想,攻讀五經成了幹祿仕進的敲門磚。太學的建立,促進了民間積極向學的風氣,對於文化的傳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四、漢武帝晚年與“巫蠱之禍”

(一)太子劉據及其博望苑人才集團。(二)“巫蠱之禍”:“巫蠱之禍”是發生於漢武帝統治晚期的一場激烈的政治風暴。(三)輪臺詔:西元前89年頒佈的。第四節社會經濟和民族關係的發展

一、社會經濟的發展(一)農業生產的發展

西漢時期農業的發展,主要表現在牛耕更加普遍,鐵農具進一步推廣,水利工程的大量修建,耕作技術的顯著改進。(二)手工業的發展西漢一代的冶鐵業有很大的發展。紡織業中以絲織業最為進步。西漢的漆器製造業也有很大成就。漆器製造工序繁多,技術複雜,長沙馬王堆1號漢墓出土大量漆器,反映了當時漆器製造工藝的最高水準。(三)商業的發展

西漢時期,在全國範圍內形成了十幾個大的經濟區。長安是關中地區的經濟中心。邯鄲、臨淄、陶(今山東定陶)、睢陽(今河南商丘)、江陵(今湖北江陵)、吳(今江蘇蘇州)、壽春(今安徽壽縣)、宛(今河南南陽)、洛陽、成都等地都是所在地區的經濟中心。

二、民族關係的發展

(一)漢族的形成

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由先秦時代的華夏族和其他少數民族長期融合,逐漸形成。西元前206年,漢朝繼秦而興,漢代主體民族始稱漢族。漢代是我國多元民族融合的非常重要的時期,也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漢族形成於漢代,漢族不是一個單一血統的民族,而是包含了眾多民族血脈的民族。

(二)漢與匈奴的關係西漢一代,與匈奴的關係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劉邦至景帝時期,為屈辱的“和親”階段。第二階段漢武帝時期,進入反擊匈奴階段。反擊匈奴戰爭主要在西元前133年-前119年間進行,先後打了十幾仗,其中有決定性的大規模戰役有三次。戰爭的結果,使匈奴北徙漠北,漢政府於北部與西部設郡、屯田,並開闢了通往西域地區的重要通道。第三階段為“昭君出塞”及其以後的和睦相處階段。(三)漢與西域的關係西域是我國古代對西部疆域的慣用名稱。西漢晚期於西域地區設置行政機構並屯田,開闢絲綢之路,進一步促進了中國與中亞、西亞的經濟、文化聯繫。(四)漢與西南、東南各族的關係

西漢時期,在我國西南地區居住著許多語言、風俗不同的少數民族,當時統稱“西南夷”。地處東南地區的閩越、東甌、南越政權也一直與漢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漢王朝曾多次派使者出使這些地區。東南沿海地區與內地之間的聯繫非常緊密,促進了南方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和漢族、越族人民的進一步融合。(五)漢與東北各族的關係

西漢時期,居住在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主要有夫餘、肅慎、挹婁、高句麗、烏桓、鮮卑、沃沮、濊貊等。

第五節西漢中後期的社會問題與王莽改制

一、西漢中後期的社會問題土地兼併問題奴婢問題二、王莽改制王莽在平帝時篡奪帝位,建立“新”朝,並進而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主要內容有:(一)實行“王田”、“私屬”制;(二)實行五均、賒貸、六筦;(三)改革幣制;(四)統一度量衡(五)改革官制、官名、郡縣地名、行政區劃等。王莽改制以失敗告終。因為他的改制首先遭到貴族、官僚、地主階級的反對;同時改制給廣大勞動人民也未帶來好處;他實行錯誤的民族政策,對周邊少數民族發動了戰爭,激化了民族矛盾,也給內地人民造成負擔。王莽改制失敗進一步加劇了各方面的矛盾。但王莽能抓住西漢末年社會的主要矛盾進行改革,在某種程度上仍有其進步意義。第六節西漢末年農民大起義

一、起義大致情況起義軍主要有綠林、赤眉、銅馬三支。綠林軍以王匡、王鳳為首,以綠林山(今湖北當陽)為根據地。起義不久,宗室劉秀也加入。起義軍在昆陽與王莽軍進行了著名的昆陽之戰,大敗王莽軍,攻下昆陽(今河南葉縣)。綠林軍的一支還攻下了長安城。

赤眉軍以樊崇為首,於莒(今山東莒縣)起義。之後轉戰青、徐、兗、豫四州,勢力迅速壯大。銅馬軍主要戰鬥在今河北、山東交界處,有數十萬人。二、新莽王朝的覆滅在反新莽大軍逼近長安時,王莽組織城中囚徒出城抵抗,綠林軍攻入長安,王莽被殺,新莽政權滅亡。農民起義示意圖第七節西漢時期的文化和社會生活一、哲學(一)漢初的黃老思想(二)董仲舒的儒學思想(三)經今古文之爭二、史學、文學和藝術司馬遷與《史記》《史記》全書分為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共130篇,52萬多字。記述了上下3000年的歷史,體例嚴整,內容豐富,是我國古代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西漢的文學,主要是漢賦和樂府詩。在西漢的藝術領域裏,有成就的是繪畫、雕刻、音樂等。陝西韓城司馬遷祠墓第一節東漢王朝的建立及東漢初期緩和社會矛盾的政策一、劉秀建立東漢王朝西元25年劉秀稱帝,改元建武,大封功臣,以洛陽為國都,不久消滅了赤眉軍。劉秀在中原地區恢復了封建地主階級的統治,史稱“東漢”。

河南孟津光武帝祠

二、東漢初期緩和社會矛盾的政策(一)釋放奴婢。從西元26年到38年,劉秀前後6次頒佈釋放奴婢、3次頒佈禁止虐待奴婢的詔令。這一政策的實行,對穩定東漢社會秩序,恢復發展社會經濟起了很大作用,也使得東漢-代奴婢問題比西漢有所緩和。(二)減省刑法。光武帝廢除王莽的繁苛法令,減輕刑法。為此,屢次發佈大赦令,平反冤獄,釋放犯人。(三)精簡機構。為節省開支,劉秀在西元30年(建武六年)下令裁併機構與官員。使“吏職減損,十置其一”,節省了財政開支,減輕了社會負擔。(四)度田。所謂度田,就是丈量土地、核實戶口。度田的目的是增加政府租稅和賦役的收入。劉秀在西元39年(建武十五年)下令度田和檢查戶口,以便國家加強對土地和勞動力的控制。同時也核查豪強地主的土地人口,以限制豪強大家兼併土地和奴役人口的數量,使國家賦稅收入增加。(五)軍隊屯田與減免田賦。作為恢復生產的措施,光武帝時期還在邊郡和內地廣泛實行屯田,以保證戰爭的供給,減輕人民的負擔。(六)任用循吏。所謂“循吏”,就是守法循理、為政清明、關心百姓疾苦的官吏。劉秀親自考察地方主要官吏,任用清正有能力的官員,來治理郡縣,恢復和發展生產。第二節加強中央集權體制的措施一、加強尚書臺的權力,消弱三公的權力。尚書臺直接聽命於皇帝,皇權得到加強。二、加強監察機構東漢初年,劉秀組建了從中央到地方的監察機構,包括禦史中丞、司隸校尉、州刺史,加強了皇權。三、“退功臣,進文吏”劉秀“退功臣而進文吏”的政策使他能較容易地“總攬權綱”,同時形成以儒生為主的官僚政治人才基礎。這是東漢政治與西漢最明顯的相異之處。四、集軍權於中央東漢建立不久,劉秀就廢除了執掌地方兵權的郡國都尉,以後又罷輕車、騎士、材官、樓船士及軍假吏,實際上取消了地方軍隊。還取消了每年一度的“都試”制度。第三節東漢社會經濟一、農業生產的發展

東漢時鐵制農具的種類和西漢基本相同而略有增加,主要在器形方面有很大改進。牛耕在東漢得到普遍的推廣。便於中耕的曲柄鋤頭和便於收穫的大鐮等新農具的出現,說明生產技術有所進步。東漢時,水利技術也有很大的進步,特別是漢明帝時王景治理黃河的成功,使黃泛區的土地得到重新耕種,對促進東漢前期經濟的恢復和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二、豪強地主田莊豪強地主的田莊在經濟、政治、軍事上有顯著的特點:①規模大,多種經營,“閉門成市”,經濟上是一個自給自足的經濟單位。②聚族而居,控制大量的依附農民。③擁有自己的武裝。莊園修有塢堡,養有部曲家兵,這些私人武裝平時為豪強看家護院、巡警守衛,戰時則跟隨豪強打仗。三、手工業的發展

冶鐵業:主要生產兵器、車馬器、農具、手工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具。南陽太守杜詩了水力鼓風爐(即水排),利用河水衝力轉動機械,這種水力鼓風爐的發明,是冶鐵技術史上的一大進步。東漢冶鐵技術的另一重大成就,是低溫煉鋼法的發明。造紙業:從文獻記載和考古發現來看,造紙術的發明是在西漢。東漢和帝時,蔡倫總結前人經驗,發明了用樹皮、麻頭、破布、舊漁網等作原料造紙,創造了“蔡侯紙”。蔡倫造紙術的發明。推動了東漢造紙業的發展。造紙術的發展,大大促進了科學文化的傳播。四、商業的發展東漢時期,由於地主莊園的普遍存在,自然經濟特點突出,對商業的發展有所限制。五、城市的繁榮洛陽、長安、成都、邯鄲、南陽等。六、經濟區域的變化江南地區的開發和經濟重心的東移第四節東漢民族關係與對外關係一、漢與匈奴的關係

東漢時匈奴分裂為南、北兩大部,史稱南、北匈奴。南匈奴居住在五原(今內蒙古包頭)一帶,與漢的關係密切,得到漢的幫助,統治穩定。北匈奴曾一度被南匈奴擊敗,退居漠北。二、漢與西域的關係

班超出使西域,控制西域南道諸國,以後又使西域大多國家擺脫匈奴的控制和奴役,納於東漢都護的統轄之下。東漢恢復對西域的統治,保證了“絲綢之路”沿線的交通安全,促進了中國和中、西亞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東漢與匈奴東漢與匈奴三、漢與東北各族的關係

四、羌族人民的鬥爭

東漢中後期,羌人先後進行了三次大規模的反抗鬥爭,最後均以失敗而告終。羌族人民的三次大起義,先後延續了五、六十年,給各族人民帶來了無窮的災難,給社會生產造成了極大的破壞。羌族起義第五節外戚宦官的專權

與黨錮之禍

一、外戚與宦官的鬥爭外戚與宦官的鬥爭始於和帝永元四年(92年),持續到桓帝時期。這期間基本為皇帝年幼繼位,以太后臨朝,太后即以自己的父兄輔政,掌握大權。年幼的皇帝長大以後又依靠宦官的力量打擊外戚。這樣,在東漢歷史上就形成了外戚宦官輪流執政,相互爭鬥的局面。這60多年間共發生了四次大的外戚與宦官的鬥爭,最後均以宦官獲勝而告終,使得宦官集團勢力逐步加強,並獨攬了東漢王朝之大權。東漢外戚二、黨錮之禍東漢末年,士大夫中正直激進的分子,採取公開或半公開的形式,和當權的宦官集團進行鬥爭。這些有共同志向的士人,當時被稱為“黨人”。政府迫害“黨人”而發起的政治運動,當時被稱作“黨事”。對“黨人”的迫害,有禁止其出任官職並限制其活動的形式,被稱為“黨錮”,也叫“黨禁”。東漢後期,先後發生了兩次“黨錮之禍。”第六節黃巾大起義一、張角領導的黃巾起義二、黃巾大起義的特點和歷史意義起義特點:有計畫、有綱領、有組織、有準備;提出了“平均”的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