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通州区高考化学三年(2020-2022)模拟题分类汇编-06
氧化还原反应
一、单选题
1.(2022•北京通州・统考三模)下列过程所用的物质中,利用了其氧化性的是
A.用SCh的水溶液吸收BnB.用锌块防止钢铁船体腐蚀
C.用FeCI3溶液腐蚀铜板D.用铁粉防止FeSo4溶液氧化
2.(2022.北京通州.统考三模)汽车尾气中的NQ、CO、碳氢化合物通过排气系统的净
化装置(催化剂主要由Rh、Pd、Pt等物质和稀土材料组成)转化为无害气体,净化原理
如下。下列分析不亚砸的是
Na尸
碳氢化合物+CO\/
\\/木。2+
\'鬲/稀土Ce02F
Pd(锄Pt(粕)材料Ce0*234
A.催化剂能提高反应速率B.NOxsCo均发生了氧化反应
C.CO转化为CO2时,CeO2转化为CeO*D.催化剂对化学反应有选择性
3.(2022•北京通州•统考一模)雄黄(ASR)和雌黄(AS2S3)是提取碑的主要矿物原料,二
者都难溶于水,在自然界中共生,且可以相互转化。雌黄(ASS)能溶于HNO3,反应如
+
下:As2S3+IOH+IONOJ=2H3ASO4+3S+IONO2↑+2H2Oo下列说法不氐酶的是
A.生成ImOIH,AsO4,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5mol
B.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可选用硝酸作电解质溶液、石墨作负极、AS2S3作正极
C.反应产生的NO?可用NaoH溶液吸收
D.雄黄转化为雌黄过程需要氧化剂
4.(2022•北京通州・统考一模)稀土永磁材料——高性能较铁硼合金为新能源汽车提供
核心原材料。从制钻铁硼的废料中提取氧化铉(NdzCh)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草酸铉
晶体的热重曲线如图2所示。
铉铁β!l
废料H化侬
剩余周体班
⅞l100%
原始固体质量
75.4%
51.9%
45-9%
草酸敕品体加入过程中的热小曲货
已知:i.Nd与酸反应生成NcP+离子,草酸铉晶体[Nd2(CθJ3∙lOH2O]的摩尔质量是
732g/mol;
ii.Olmol∕LFe"生成Fe(OH)2,开始沉淀时pH=6.3,完全沉淀时pH=8.3
O.Imol/LFe“生成Fe(C)H%,开始沉淀时PH=I.5,完全沉淀时pH=2.8
下列说法不生触的是
A.气体1的主要成分是H2,滤渣1是硼和其他不溶性杂质
2++
B.“氧化”时会发生反应:2Fe+H2O2+4H2O=2Fe(OH),;+4H
C.若“调pH"”与“氧化”顺序颠倒,也。?的利用率无影响
D.由图2可知,500C时剩余固体的主要成分是NdQ
5.(2022•北京通州・统考模拟预测)镁与不同浓度的硝酸溶液反应可得到Ne)-NO、
N2O.NHKO3、出等还原产物(每种情况只考虑生成一种还原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A.24g镁与足量某浓度的硝酸溶液充分反应生成NH4NQ时消耗2.5molHNO3
B.消耗等量的镁生成的还原产物物质的量最多的是NO2
C.生成氢气时所用硝酸浓度应小于生成其它产物时所用硝酸浓度
D.生成等物质的量的No和N?O消耗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
6.(2022•北京通州•统考模拟预测)我国科学家利用高效固体催化剂LDH,实现了在常
试卷第2页,共10页
温常压、可见光下人工固氮,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反应说法不正确的是
A.存在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断裂与形成
B.反应过程中存在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使用LDH,可同时提高反应速率和N?的转化率
D.反应生成1.7gN小时转移电子数目为0.3mol
7.(2022.北京通州.统考模拟预测)2021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实现CO?到淀粉
的全合成,其合成路线如下: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标况下,11.2LCO2中含有共用电子对数目为2NA
B.反应②、③无法在高温下进行
C.反应②中,3.2gCHQH生成HCHO时转移电子数目为0.2NA
D.ImolDHA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可消耗乙酸分子数目为NA
8.(2020•北京通州・统考一模)某离子反应涉及到H20、CIO-、NH4∖OH-、N2,Cr等
微粒,其中N2、CKy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Cr为氧化产物
B.NHd+是还原剂,ClO一是氧化剂
C.消耗ImOl还原剂,转移6mol电子
D.反应后溶液的酸性减弱
9.(2020.北京通州•统考一模)“暖冰”是科学家将水置于一个足够强的电场中,在20℃
时,水分子瞬间凝固形成的。用“暖冰”做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实验,发现烧杯中酸性KMno4
溶液褪色。若将烧杯中的溶液换成含有少量KSCN的FeCl2溶液,溶液呈血红色。则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条件下H2燃烧生成了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物质
B.水凝固形成20℃时的“暖冰”所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C.该条件下凡燃烧的产物中可能含有一定量的H2O2
D.在电场作用下,水分子间更易形成氢键,因而可以制得“暧冰”
二、实验题
10.(2022•北京通州•统考三模)物质的大小会对其性质有极大影响。
⑴纳米金:具有高电子密度、介电特性和催化作用。纳米金的制法:将0.01%的HAUCl4
溶液煮沸,迅速加入1%的柠檬酸钠()溶液,持续煮沸7~10分钟。
制备时溶液会因为加入的柠檬酸钠的量不同而产生不同的颜色,如下表所示。
纳米金颗粒大小(nm)颜色
2~5黄
10-20红
30-80紫
资料:HAUCI4的溶液呈黄色,其酸性比柠檬酸强。
①在制备过程中,存在如下反应,已知产物C5H,Q5是柠檬酸脱去一个竣基得到的,核
试卷第4页,共10页
磁共振氢谱显示其有4组峰。请补全并配平下面的反应方程式(要写出CsUOs的结构简
式)•
+□(C5HftO5)+□CO2+□HCI
②柠檬酸钠的作用是,如果一段时间后的液体仍为黄色,则可以(填操
作)来检验是否生成纳米金。
(2)微米水:可以高效诱导分子的还原反应,且不需要任何的外加还原剂或外加电荷。科
学家使用!上述方法制取纳米金时,引入了不加柠檬酸的对照组。令人惊奇的是对照组也
发生了反应,他经过猜想与论证,最终将目光锁定在水身上,用如下装置(如图1所示)
猜想成立。
②发现随着丙酮酸浓度的增加,还原效率会迅速降低,图2与图3中丙酮酸浓度均为
IOmolZLo
0
雾化气体压强6080100120140160180
雾化气体压强/(PSi)
图2图3
还原效率会随着雾化气体压强的增大而增大的原因是。
③为探究还原反应的具体过程,继续设计实验:向水中加入一种指示剂R,这种指示剂
正常状态下不显色,R在遇到一定浓度的H+与还原剂后会显示红色荧光,过程可以表
示为:示无色)雄鼠>R*(红色荧光)。加入R后观测到的现象如图4所示。
(已加入指示剂R)
图4
结合图4和上述实验,你可以得出什么推论?o
(3)综合上述内容,你对物质有了哪些更深入的认识?。
11.(2021.北京通州.统考一模)某实验小组研究KI和酸性KMnO4溶液的反应。
实
验
IIl
序
号
逐滴滴加0.0ImOI∙LKMn(Il溶液逐滴滴加2mL0.1mol∙L^'KI溶液
实(H2SO4酸化至PH=I)
I
验1—
操
__2mL0.0ImOl∙LTKMn(‰溶液
作1
I—2mL0.lmol∙L-Kl溶液5(H2SO4酸化至PH=1)
实
验
KMnO4溶液的紫色褪去,溶液变为棕KMnO4紫色溶液迅速变为棕褐色悬浊液,
现黄色然后沉淀消失,溶液变为棕黄色
象
资料:i.Mn在酸性条件下最终被还原为Mr?+
ii∙酸性条件下氧化性:KMnO4>KIO3>l2
(1)实验I中溶液呈棕黄色,推测生成了;
(2)实验小组继续对实验∏反应中初始阶段的产物成分进行探究:
试卷第6页,共10页
①经检验,实验II初始阶段r的氧化产物不是I2.则“实验现象a”为
②黑色固体是
③经检验,在“紫色清液”中存在IO,,写出生成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下列实
验方案中,可用于检验“紫色清液”中IO3的是(填字母);
A.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紫色清液”滴在淀粉一碘化钾试纸上,观察试纸是否变蓝色。
B.取少量“紫色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溶液不变蓝,再加入过量
NaHSo3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蓝色。
C.取少量“紫色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入几滴硝酸银溶液,观
察是否生成黄色沉淀。
(3)探究实验II中棕褐色沉淀消失的原因。
加入2ml0.1mol∙L^l加入2滴2mol∙L-1
过滤,洗涤Kl溶液,振荡H2SO4溶液
----------->-------------->---------------------------A
保留固体
棕褐色黑色固体无明显变化固体溶解,溶液
悬浊液变为棕黄色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中棕褐色沉淀消失的原因:`
(4)实验后的反思:导致实验I和实验II中KI和酸性KMno4溶液反应产物变化的因素
是(写出两点):
三、原理综合题
12.(2022•北京通州・统考三模)用零价铁(Fe)去除含氮废水中的硝酸盐(NOI)是环境修
复的重要方法。一种去除NO;的过程如下。
(1)∏中充分反应后,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是
(2)II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实验发现,在II中补充一定量的Fe"可以明显提高NO;的去除率。向两份含氮废水
[n(NO;)^8.1xlO-5mol]中均加入足量Fe粉,做对比研究。
实验序号iii
所加试剂粉5
FeFe粉、FeCl2(3.6×10^mol)
NO;的去除率≈50%≈100%
分析ii中NO;的去除率提高的原因:
a.Fe?+直接还原NO;了。
通过计算说明电子得、失数量关系:,证明该原因不合理。
b.研究发现:FeQ4(导电)覆盖在铁粉表面;随着反应的进行,产生FeO(C)H)(不导电),
它覆盖在FeQ4表面,形成钝化层,阻碍电子传输。
2+
c.Fe能与FeO(OH)反应生成Fe3O4。
用s'FeCL做同位素示踪实验,证明该原因合理。
d.C「破坏钝化层。
将ii中的FeCl°替换为,NO;的去除率约为50%,证明该原因不合理。
(4)i、ii中均能发生Fe+2H+=Fd++H3T.该反应明显有助于i中NO,的去除,结合
方程式解释原因:。
(5)测定NO;含量
步骤[取VmL含氮(N0;)水样,加入催化剂、VlmLClmO1∙L7IFeSO4标准溶液(过量),
再加入稀HzSO-
l
步骤2.用c?mol∙LKQG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Fe"(Crq;被还原为Cr"),终点时消
耗v2mLo
2++3+
已知:3Fe+NO;+4H=NO↑+3Fe+2H2O
①水样中NO;的含量为mol∙L-'。
试卷第8页,共10页
②溶液中。2影响测定。向步骤1中加入适量NaHCo3,产生C0?驱赶0?,否则会使测
定结果(填“偏大”或“偏小”)。
四、工业流程题
13.(2022•北京通州・统考模拟预测)磷酸亚铁锂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采
用湿法治金工艺回收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除LiFeP0」外,还含有Al箔、少量不
溶于酸碱的导电剂)中的资源,流程如图:
II—>⅛i∣tιI
ILiFcfO4INeOH港港I----------1
—Ll一向了**化叫一叵1
L-JβriiaI
11
r-一I...一I一
In.1«51----,*°,-ΛJ*iN>,CO,Λrt
v
I——∙[——JItiO-HOf,J,JA,,LIOXNaι∣COι4f>*
I_IΓVMWN海
FePO4∙IM)
资料:碳酸锂在水中溶解度:
温度/℃020406080100
溶解度/g1.541.331.171.010.850.72
(I)I步操作是粉碎废旧电极,其主要目的是。
(2)11步加入过量NaOH溶液后,滤液1中存在的主要阴离子是。
(3)111步浸取加入的氧化剂最佳选择是。(填字母)
A.HNO,B.酸性KMnO4C.H2O2D.NaClO3
(4)浸出液中存在大量HFO;和HPO),从平衡移动的角度解释IV步中加入3θ%Na2CO3
溶液沉铁的主要原理是o
(5)滤液2中C(Li+)=4mol∙L;,加入等体积的Na*。,溶液后,ɪʃ的沉降率达到90%,
3
母液中C(Con="溶液混合后体积变化忽略不计,Ksp(Li2CO3)=1.6×IO]
(6)为将粗品LiWO,提纯,Vl步使用(填“热"或"冰”)水进行洗涤操作,理由
是。
(7)工业上将回收的Li2CO3、FePO4粉碎与足量的炭黑混合高温灼烧再生制备LiFePO4,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4.(2021.北京通州.统考一模)磷酸铁(FePO4)常用作电极材料以硫铁矿(主要成分是
FeS2,含少量AI2O3、SiCh和Fe-QQ为原料制备磷酸铁的流程如下:
试剂R∕H2SO4
硫FeO(NH4)2HPO4
铁
焙
酸
矿氧
浸还过除沉
烧--FePO
粉原滤铝化铁4
末
空气滤渣1滤渣2滤渣3
已知几种金属离子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
金属氢氧化物
Fe(OH)3Fe(OH)2Al(OH)3
开始沉淀的PH2.37.54.0
完全沉淀的PH4.19.75.2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滤渣3的主要成分是(写出化学#):
⑵用FeS还原Fe3+的目的是加入FeO的作用是(用离子方程式
表示);
(3)试剂R宜选择(填字母);
A.高锦酸钾B.稀硝酸C.双氧水D.次氯酸钠
(4)检验“氧化”之后溶液是否含Fe2+的操作是;
mntn
(5)已知沉淀溶解平衡:MmA,,(s),mM"(aq)+nA"(aq),Ksp=c(M)∙c(A'")0常
温下,KSP(FePoJ=I.3x1(严,“沉铁,,中为了使C(FeM)WlxlO'mol∕L,C(Po:)最小为
mol∕Lo
试卷第10页,共10页
参考答案:
ɪ.C
【详解】A.用S02的水溶液吸收Br2,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利用其还原性,选
项A错误;
B.用Zn块防止钢铁船体腐蚀,是利用其还原性,B错误;
2+2+
C.用FeCl3溶液腐蚀铜板发生的反应为2Fe3++Cu=2Fe+Cu,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
还原,利用其氧化性,选项C正确;
D.用Fe粉防止FeSO4溶液氧化,利用其还原性,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2.B
【详解】A.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A正确;
B.NOX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到0价,发生还原反应,CO中碳元素化合价升高到+4价,发
生氧化反应,B错误;
C.由图示可知,Co转化为CO2时,碳元素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则CeO2反应时应得电子化
合价降低转化为CeO2,m,C正确;
D.催化剂对特定反应具有催化作用,故催化剂对化学反应有选择性,D正确;
答案选B。
3.B
【详解】A.根据反应方程式分析硝酸根中氮由+5价降低到+4价,IOmol硝酸根离子完全
被还原转移IOmOl电子,由反应可知生成2molH3AsO4转移Iomol电子,则生成Imol
H3AsO4,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5mol,A正确;
B.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分析化合价知As2S3中元素化合价均升高,应在负极,故可
选用硝酸作电解质溶液、石墨作正极、As2S3作负极,B错误;
C.NCh会污染环境,因此反应产生的NCh可用NaOH溶液吸收,C正确;
D.雄黄(As4S4)中AS化合价为+2价,雌黄(As2S3)As化合价为+3价,故雄黄转化为雌黄
过程需要氧化剂,D正确;
故选B。
4.C
【分析】铉铁硼废料中主要含Nd、Fe、B,由信息及流程可知,加入稀盐酸,硼不与酸反
答案第1页,共10页
应,则滤渣是硼,Fe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为氢气,Nd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反应为
Fe+2HCl=FeCb+H2J2Nd+6HCl=2NdCl3+3H2↑,然后加过氧化氢可氧化亚铁离子,加NaOH
调节PH使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滤液2中加草酸生成Nd2(C2O4)3-IOH2O在氧气下焙
烧得到Nd2O3,以此来解答。
【详解】A.Fe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为氢气,硼不与酸反应,则气体的主要成分是H2,滤
渣是硼和其他不溶性杂质,A正确;
B.往滤液1中加入H2O2的目的是将Fe?+氧化为Fe",pH=4时Fe?+已经完全沉淀,则反应
2++
方程式为,2Fe+H2O2+4H2O=2Fe(OH),J+4H,B正确;
C.若“调pH仪4”与“氧化”顺序颠倒,即先氧化此时溶液显酸性,反应为
2++3+
2Fe+H2θ2+2H=2Fe+2H2O,此时生成Fe3+并未完全沉淀,且Fe3+能够催化H2O2的分解,
从而减小了H2O2的利用率,C错误;
1QQ
D.由图可知,设质量为IOog,含结晶水为IoOgX忘≈24.6g,则110℃时完全失去结晶水,
然后Nd2(C2O4)3在氧气中加热导致固体质量减少,此时剩余固体的摩尔质量为
732g∕mol×51.9%=379.91g∕mol,Nd2O2CO3的摩尔质量为380g∕mol,则500C时剩余固体的主
要成分是Nd2O2CO3,D正确;
故答案为:Co
5.D
【详解】A.24g镁与硝酸反应失去2mol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生成的NH4NO,为
:mol=0.25mol,同时生成ImOIMg(NO31,根据氮原子守恒消耗的硝酸为
5—(—3)
0.25mol×2+1mol×2=2.5mol,A正确;
B.生成等物质的量的各种还原产物时需要电子最少的是NO?,因此消耗消耗等量的镁生成
的还原产物物质的量最多的是NO?,B正确;
C.硝酸浓度较大时硝酸根的氧化性强于氢离子,因此会得到含氮的还原产物,生成氢气时
硝酸浓度应该很小,C正确;
D.生成等物质的量的NO和Nq需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5-1)*2=3:8,因
此消耗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8,D错误;
故选D。
6.C
答案第2页,共K)页
【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6H2O生24N∏3÷3θ2o
LDH
【详解】A.存在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断裂(H-O极性键、N-N非极性键)与形成(H-N极性
键、OQ非极性键),故A正确;
B.2N2+6H2O劈4NH3+3θ2为吸热反应,反应过程中存在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故B正
LDH
确;
C.催化剂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使用LDH,可同时提高反应速率,但不能提高N2的转化
率,故C错误;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6H2O型如4NH3+3O2,由于氮元素从O价降为-3价,所以
LDH
每生成1molNH3转移电子数为3mol,反应生成1.7g(即0∙lmol)N&时转移电子数目为
0.3mol,故D正确;
故选C。
7.D
【详解】A.CC½的结构式为O=C=O,标况下11.2LCO2中含有共用电子对数目为
0.5molx4xNA=2NΛ,故A正确;
B.反应②、③需要用酶作2催化剂,反应②、③无法在高温下进行,故B正确;
C.反应②中,3.2gCHQH生成HCHo时转移电子数目为赢扁x2XNA=O.2NA,故C
正确;
D.DHA含有2个羟基,ImolDHA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可消耗2mol乙酸,故D错误;
选D。
8.B
【分析】由曲线变化图可知,随反应进行N2的物质的量增大,CKy的物质的量减小,故N2
是生成物,CIO一为反应物,则N出+应是反应物,N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具有氧化性的ClO
为反应物,由氯元素守恒可知Cr是生成物,则反应的方程式应为
+
3CIO-+2NH4+2OH=N2↑+5H2O+3C1-,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根据分析,反应的方程式应为3C1O-+2NH4++2OH-=N2T+5H2O+3C1-,
答案第3页,共10页
A.由方程式可知,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N?为氧化产物,故A错误;
B.由方程式可知,NH4+被CIo-氧化成N2,NH&+是还原剂,ClO一是氧化剂,故B正确;
C.N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价,则消耗Imol还原剂,转移3mol电子,故C错误;
D.反应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消耗OH,反应后溶液的碱性减弱,故D错误;
答案选B。
9.B
【详解】A.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燃烧生成了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含有少量KSCN的
FeCI2溶液呈血红色,说明燃烧生成了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故A正确;
B.水凝固形成20。C时的“暖冰”,只是水的存在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产新的物质,所发
生的是物理变化,故B错误;
C.该条件下H2燃烧生成了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物质,该物质可能是双氧水,故C
正确;
D.在电场作用下,水分子间更易形成氢键,因而可以制得“暖冰”,否则20℃时•,水分子不
能瞬间凝固形成冰,故D正确;
答案选B。
io.(1)
还
原剂丁达尔效应
(2)2—羟基丙酸水蒸气的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还原效率增大微米水
制备纳米金时,反应体系显酸性,且体系中存在还原剂;
(3)物质的大小会对其性质有极大影响
【分析】本题是一道无机物制备类的实验题,本题采用了两种方法制备纳米金,选择了两种
还原剂,一种是柠檬酸,一种是微米水;同时要注意在本题中,两种方法中都有水存在,但
是作用不完全相同,故本题也证明了物质的大小会对其性质有极大影响,以此解题。
【详解】(1)①根据题目中给的信息可知C5H(Q5的结构简式为:
答案第4页,共10页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元素守恒可知方程式为:
②在该反应中,AU的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柠檬酸钠中碳的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由
纳米金形成分散系,属于胶体,可以用丁达尔效应来检验;
(2)①通过题中信息可以发现,丙酮酸发生了还原反应,应该生成2—羟基丙酸;
②丙酮酸浓度相同,雾化气体压强越大,说明水蒸气的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还原效率
增大;
③图4显示红色,说明溶液中存在氢离子和还原剂,故可以得到结论是:微米水制备纳米金
时,反应体系显酸性,且体系中存在还原剂;
(3)题中两种制备纳米金的方法中,反应体系中都有水,但是水的状态不同,水发挥的作
用也不是完全相同的,通过微米水实验可知,该状态下水本身也可以还原2HAUC14制备纳米
金,故对物质更深刻的认识是:物质的大小会对其性质有极大影响。
H.h溶液分层,下层液体无色MnO22MnO:+r+2H+=2Mnθ21+
+2+
10;+H2OBMnθ2+2I+4H=Mn+I2+2H2O试剂的相对用量(滴加顺序)
溶液酸性强弱
【详解】(1)实验I中Kl溶液过量,Mn0,在酸性环境中最终被还原为Mn2+,而低浓度碘水
的颜色为黄色,所以可以推测生成了12单质;
(2)①实验II初始阶段r的氧化产物不是I2,则有机溶剂四氯化碳中未溶解I2而呈无色,但四
氯化碳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导致液体分层;
②Kl和酸性KMneU溶液反应的黑色生成物能催化H2O2分解,则可联想到固体黑色固体为
MnC)2;
③根据题目所给信息,该条件下酸性高镒酸钾溶液将r氧化为IOʊ自身被还原为MnO2,
+
根据电子守恒和元素守恒可得离子方程式为2MnO4+I+2H=2MnO2i+IO3+H2O5
答案第5页,共10页
A.试纸若变蓝说明有碘单质生成,但氧化剂不一定是10;,也可能是剩余的残留的高镭酸
钾,A不符合题意;
B.开始时溶液不变蓝,说明不含碘单质,滴加NaHSO3溶液后变蓝,说明原溶液中含有10;,
被NaHSo3还原生成碘单质,B符合题意;
C.硝酸不能还原IO;,所以无论是否含有IO-都不会有黄色沉淀生成,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i
®KI和酸性KMno4溶液的反应生成KIO3和Mno2,根据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写出的
离子方程式为2MnO4+r+2H+=2MnO2l+IO3+H2O;
(3)根据实验现象可知MnO2、KI和硫酸反应生成的棕黄色溶液中含有I2,根据化合价升降
规律可知还生成MnSo4,结合酸性条件和守恒思想、配平、写出的离子方程式为
+2+
MnO2+2I+4H=Mn+l2+2H2O;
(4)由实验I和实验II的现象得到:所得产物成分与试剂的相对用量(滴加顺序)有关,由探究
实验∏中棕褐色沉淀消失原因的实验可知,所得产物成分与溶液酸性强弱有关,实际上,物
质的变化主要与其自身的性质有关,还与外界条件,如浓度大小、用量多少、溶液的酸碱性
等因素有关,故答案为:试剂的相对用量(滴加顺序)、溶液酸性强弱。
12.⑴过滤;
+
(2)3Fe+NO3+2H+H2O=Fe3O4+NH;;
(3)还原NO]所需电子:3.24×10-4mol,Fe?+最多提供的电子:3.6×10-5moLFe?+失去的
电子数明显小于NO;所需电子数;7.2xlO-5nκ)lNaCl;
2+
(4)Fe+2FeO(OH)=Fe3O4+2H÷,Fe?+破坏了钝化层;
(5)2当;偏大。
【详解】(1)由步骤∏得四氧化三铁和废水,因为四氧化三铁难溶于水,可得步骤Il的分
离操作为过滤;
故答案为:过滤;
(2)由步骤II反应产物为四氧化三铁和NH;,且铁粉和NO]在酸性条件下发生该反应,所
答案第6页,共10页
以该氧化还原反应为3Fe+NO3+2H++HQ=FeQ4+NH:;
+
故答案为:3Fe+N0;+2H+H2O=Fe5O4+NH:;
(3)根据物质得失电子的计量关系,可知Fe2+~Fe3+~l/,Fe2+最多提供的电子:
3.6×10-5mol,NO;~NH:~8e"N0;所需电子:3.24xl0^4mol,Fe?+失去的电子数明显小于
NO;所需电子数;为说明是否是Cl-破坏钝化层,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将
3.6x1OfmOlFeC4(即n(Cl)=7.2XlOTmol)替换为氯离子物质的量相同的氯化钠,即
7∙2xl(PmolNaCl看是否能达到同样的去除率,若不能达到同样的去除率说明Cl不能破坏
钝化层,反知为Fe?+破坏了钝化层;
故答案为:还原NO-所需电子:3.24×10-4mol,Fe?+最多提供的电子:3.6xlO⅛ιol°Fe?+失去
的电子数明显小于NOa所需电子数;7.2×10⅛olNaCl;
(4)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生成的FeQ4(导电)覆盖在铁粉表面;随着反应的进行,产生
FeO(OH)(不导电),它覆盖在FeQ4表面,形成钝化层,阻碍电子传输。而
Fe"+2FeO(OH)=FeQ4+2H+,破坏了钝化层有利于内层的铁能继续与硝酸根反应;
2t+
故答案为:Fe+2FeO(OH)=Fe3O4+2H,Fe?+破坏了钝化层;
(5)步骤1.取VmL含氮(N0;)水样,加入催化剂、vlmLc,mol∙口FeSO,标准溶液(过量),
2++3+
再加入稀H2SO4。发生3Fe+NO;+4H=N0T+3Fe+2H2O,
,
步骤2.用c?mol-rLCrq,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Fe2+(Cr2θ;被还原为Cr"),终点时消耗
v2mL»发生6Fe"+G2θf+14H+=6Fe"+2Cr"+7Hq,根据K2CrQ7标准溶液的用量求得剩
余的FeSO4的物质的量=6c2V2Xl(Pmol,则参与步骤I反应的FeSO」的物质的量
()2++3+
=CIVI-6C,V2×10⅛O1,根据该反应3Fe+NO;+4H=N0T+3Fe+2H2O可得反应消耗的
硝酸根物质的量n(NO、)=纪ɪ色"UtmOl,所以原水样中NO;的含量
3
c(NO1)=(CM-6叱2):10-3m。]/L=9尸「6。#2)mol/L;因为溶液中0?存在,也会消耗FeSO4r
3v?10-33v
所以Kwrq7用量偏小,由于FeSo4总量一定,所以参与步骤I反应的FeSO,物质的量会偏
答案第7页,共10页
大(计算造成的误差),自然计算出来的水样中NO;的含量也偏大;
故答案为:①;②偏大。
3v
13.(1)增大接触面积,提高溶解效率
⑵OH-、AlO,
⑶C
⑷co;结合H+,使c(H*)减小,H2PO;HPo:+H=,HPO;PO;+H*两个电离
平衡均向右移动,C(Pc);)增大,与Fe?+结合形成磷酸铁
(5)0.04mol∙r'
(6)热温度升高,碳酸锂溶解度减小,热水可减少溶解损失
高温
(7)Li,C03+2FeP01+2C2LiFeP0l+3C0t
【分析】正极片经碱溶可得到NaAlo2溶液,含有磷酸亚铁锂的滤渣1加入盐酸、氧化剂浸
取,可除去不溶于酸碱的导电剂,得到含有P、Fe,Li的浸出液,加入30%Na2CCh溶液沉
铁,生成沉淀FePO/2凡0,滤液2在60~8(ΓC条件下,加入饱和Na2CO3溶液沉锂,可生
成碳酸锂沉淀。
(0
废旧电极LiFePo”为不溶于水的块状物质,为了加快和NaoH的反应速率,需要将其研磨成
小颗粒,增大接触面积,从而达到目的,故答案为:增大接触面积,提高溶解效率。
(2)
废旧电极含有铝,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NaAlo2,从而与LiFePO4相分离,
则∏步加入过量NaOH溶液后,滤液1中存在的主要阴离子是OH、AIO;,故答案为:OH、
AlOJo
(3)
A.HNO§作氧化剂的还原产物为氮的氧化物,为有害气体,故不选A;
B.酸性KMnO,能和Hcl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酸的用量增大,且生成氯气为有害气体,
答案第8页,共10页
故不选B;
C.H2。2作氧化剂的还原产物为H2O,不引入杂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故C选;
D.NaClo3能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不宜选用,故不选D;
故答案选C。
(4)
加入NaWQ溶液后,Coj可结合H+,使c(H+)减小,从而使HzPO;.HPO^÷H+,
HPO;PO;+H*,两个电离平衡均向右移动,则C(Po增大,与Fe3+结合形成磷酸
铁,故答案为:COj结合H+,使c(H+)减小,H2PO」HPoj+H+,HPOjPO;+H*
两个电离平衡均向右移动,C(P0,)增大,与Fe"结合形成磷酸铁。
(5)
滤液2中C(Li+)=4mol∙L1加入等体积的Na^O;溶液后,lʃ的沉降率达到90%,混合溶
液中含有的C(Li+)=4mol∙L√x(l-90%)xg=0.2mol∕L,已知:
2+3
Ksp(Li2CO3)=c(Li)∙c(CO;-)=1.6×10,则母液中
,,、K(LLCOJ16x10-3.
CCo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产品代售合同范本
- 私人住宅地基购买合同
- 设备采购分期付款协议合同
- 销售合同附加协议书范本
- 个人按揭贷款还款合同
- 二手车交易合同新版:标准文本
- 企业融资合同书范本2025
-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4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 《婴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 思考与练习答案汇 苏大版1.1-7.2
- Brand KPIs for ready-made-food Alamesa in Mexico-外文版培训课件(2025.2)
- 医疗机构安全管理制度与实施细则
- 针刺伤预防与处理-2024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 2023年安徽公务员乡镇岗位面试真题及解析
- GB/T 12939-2024工业车辆轮辋规格系列
- 携程在线能力测评真题
- 7.1文化的内涵和功能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 2024-2025学年上海中学高三下学期3月一模考试英语试题含解析
- 02几何压轴小题-【黄金冲刺】考前10天中考数学极限满分冲刺(浙江专用)原卷版+解析
- 数字乡村网络课程设计
- 基于STM32的智慧农业监测系统设计
- 厂房施工进度计划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