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复方氨酚烷胺片在儿童支气管炎中的疗效观察_第1页
小儿复方氨酚烷胺片在儿童支气管炎中的疗效观察_第2页
小儿复方氨酚烷胺片在儿童支气管炎中的疗效观察_第3页
小儿复方氨酚烷胺片在儿童支气管炎中的疗效观察_第4页
小儿复方氨酚烷胺片在儿童支气管炎中的疗效观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小儿复方氨酚烷胺片在儿童支气管炎中的疗效观察第一部分儿科支气管炎概述 2第二部分复方氨酚烷胺片药物介绍 5第三部分疗效评价指标设定 7第四部分患儿基本情况统计分析 9第五部分治疗前后患儿症状比较 11第六部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 14第七部分疗效评价指标比较分析 15第八部分结论及建议 18

第一部分儿科支气管炎概述关键词关键要点【疾病概述】:

1.支气管炎是一种儿童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临床表现为持续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

2.支气管炎可分为急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两种类型,急性支气管炎通常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慢性支气管炎则是由长期反复的急性支气管炎或其他因素导致的。

3.支气管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呼吸支持治疗等,其中药物治疗是主要治疗方法,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祛痰剂等。

【发病机制】:

一、小儿支气管炎概述

1.定义

小儿支气管炎是指累及小气道(直径<2mm)的急性炎症,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一年内患儿患支气管炎的平均次数为3~5次,常并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支气管炎可分为毛细支气管炎和细支气管炎两类。毛细支气管炎累及细支气管以下的气道。细支气管炎累及较大的气道,如细支气管、小叶支气管和终末细支气管。

2.病因和发病机制

(1)病原体

引起小儿支气管炎的病原体以病毒为主,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肠道病毒等。细菌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较少见,常见细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2)发病机制

病毒或细菌感染后,呼吸道黏膜充血、肿胀,黏液腺分泌增多,纤毛运动减弱,导致气道阻塞和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可引起气道狭窄,导致通气不良和缺氧。如果炎症累及细支气管以下的气道,可导致毛细血管渗出增加,肺泡内出现炎性渗出物,形成毛细支气管炎。

3.临床表现

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1)咳嗽

咳嗽是支气管炎最常见的症状。咳嗽可呈阵发性或持续性,以阵发性咳嗽多见。咳嗽初期多为干咳,随着病情进展,咳嗽可伴有咳痰。痰液多为白色或黄色黏液痰,有时可带血丝。

(2)喘息

喘息是支气管炎的另一常见症状。喘息是指呼吸时发出喘鸣样声音。喘息多见于毛细支气管炎,也可发生于细支气管炎。

(3)发热

发热是支气管炎的常见症状之一。发热多为低热或中热,持续时间一般为3~5天。少数患儿可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

(4)其他症状

其他症状包括食欲不振、呕吐、腹泻、鼻塞、流涕、咽痛、头痛、乏力等。

4.诊断

小儿支气管炎的诊断主要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

(1)临床表现

典型的临床表现是阵发性咳嗽、喘息、发热。

(2)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胸部X线检查、痰液检查、病毒学检查等。

5.治疗

小儿支气管炎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包括以下几点:

(1)一般治疗

一般治疗包括休息、多饮水、清淡饮食等。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抗病毒药物、抗菌药物、止咳化痰药物、平喘药物等。

(3)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包括雾化吸入、胸部叩诊、拍背等。

6.预后

小儿支气管炎的预后一般良好。大多数患儿在1~2周内可康复。但毛细支气管炎的预后较差,可能并发肺炎、肺气肿、呼吸衰竭等。

7.预防

预防小儿支气管炎的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加强营养

加强营养,提高患儿的抵抗力。

(2)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避免交叉感染。

(3)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预防流感、肺炎等疾病。

(4)注意环境卫生

注意环境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5)避免接触过敏原

避免接触过敏原,如尘螨、花粉等。第二部分复方氨酚烷胺片药物介绍关键词关键要点【药物名称】:复方氨酚烷胺片

1.复方氨酚烷胺片是由对乙酰氨基酚、盐酸伪麻黄碱、马来酸氯苯那敏三种成分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解热镇痛、抗炎、祛痰、镇咳、抗过敏等作用。

2.此药对儿童支气管炎具有良好的疗效,可以有效缓解发热、咳嗽、咳痰、鼻塞等症状。

3.复方氨酚烷胺片比较耐受,不良反应少,主要包括胃肠道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和过敏反应等。

【适应症】:

一、药理作用

1、对乙酰氨基酚: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中枢前列腺素的合成,提高痛阈而发挥镇痛作用,并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发挥解热作用。对乙酰氨基酚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小,无镇静作用,一般认为对乙酰氨基酚不损伤胃黏膜。但对乙酰氨基酚口服后吸收迅速,易达血药峰浓度,易引起肝脏代谢障碍,导致肝细胞坏死。

2、马来酸氯苯那敏:属于第一代组胺受体拮抗剂,可竞争性拮抗组织胺与H1受体的结合,从而阻止组织胺介导的各种生理反应。具有抗组胺、抗过敏、镇静、抗胆碱能、抗水肿的作用。能抑制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减弱血管舒张,但剂量过大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3、伪麻黄碱:为拟交感神经胺类药物,主要作用于α受体和β受体,能兴奋α受体,引起血管收缩,升高血压,兴奋β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支气管扩张,鼻黏膜血管收缩,减轻鼻塞症状,还可通过扩张支气管,促进痰液排出,有利于炎症消退。

二、药代动力学

1、对乙酰氨基酚:口服后吸收迅速而完全,血药峰浓度在1~2小时内达到,血浆蛋白结合率为20%~50%,主要在肝脏代谢,主要代谢产物为葡萄糖苷酸对乙酰氨基酚和硫酸盐对乙酰氨基酚,很少部分代谢为N-乙酰-对苯二胺,后者具有一定的毒性,可以通过肾脏排泄。

2、马来酸氯苯那敏:口服后吸收迅速,血药峰浓度在1~2小时内达到,血浆蛋白结合率为72%~80%,主要在肝脏代谢,主要代谢产物为去甲氯苯那敏和氧化氯苯那敏,通过肾脏排泄。

3、伪麻黄碱:口服后吸收迅速,血药峰浓度在1~2小时内达到,血浆蛋白结合率为20%~30%,主要在肝脏代谢,主要代谢产物为去甲伪麻黄碱和羟基去甲伪麻黄碱,通过肾脏排泄。

三、不良反应

1、对乙酰氨基酚:偶见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罕见皮疹、荨麻疹等过敏反应;大剂量或长期应用可引起肝毒性,表现为肝细胞坏死、黄疸、肝功能异常等。

2、马来酸氯苯那敏:常见嗜睡、乏力、眩晕、头痛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偶见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胃肠道反应;罕见皮疹、荨麻疹等过敏反应。

3、伪麻黄碱:偶见心悸、头痛、眩晕、失眠、焦虑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罕见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胃肠道反应;罕见皮疹、荨麻疹等过敏反应。第三部分疗效评价指标设定关键词关键要点【疗效评价指标设置】:

1.临床症状改善率: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如咳嗽、咳痰、发热、气喘等,计算症状改善率。

2.体征改善率:比较治疗前后的体征,如肺部听诊音、呼吸频率、心率等,计算体征改善率。

3.影像学改善率:比较治疗前后的胸部X线或CT片,观察肺部渗出、炎症浸润等情况,计算影像学改善率。

4.实验室检查改善率:比较治疗前后的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实验室检查指标,计算实验室检查改善率。

5.住院时间: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住院时间,计算平均住院时间。

6.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

【临床症状改善率】:

疗效评价指标设定

1.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发热:体温下降幅度和持续时间。

-咳嗽:咳嗽频率、شدت和性质的变化。

-咳痰:痰液量、性状及排痰难易程度的变化。

-呼吸困难: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的变化,以及是否有喘息、三凹征等。

2.肺部理学检查改善情况:

-肺部听诊:肺部湿啰音的减少或消失。

-肺部叩诊:肺部浊音范围缩小或消失。

3.实验室检查指标改善情况: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

-痰液检查:痰液中白细胞、细菌数量的变化。

-血气分析: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变化。

4.X线检查改善情况:

-肺部X线检查:肺部炎症阴影的减少或消失。

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记录小儿复方氨酚烷胺片的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任何不良反应,包括但不限于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如头晕、嗜睡、兴奋)、过敏反应等。

疗效评价标准:

1.治愈:所有临床症状消失,肺部理学检查正常,实验室检查指标恢复正常,X线检查显示肺部炎症阴影消失。

2.显效:大部分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肺部理学检查基本正常,实验室检查指标明显改善,X线检查显示肺部炎症阴影明显缩小。

3.有效:部分临床症状消失或减轻,肺部理学检查有所改善,实验室检查指标部分改善,X线检查显示肺部炎症阴影部分缩小。

4.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肺部理学检查无改善或恶化,实验室检查指标无改善或恶化,X线检查显示肺部炎症阴影无变化或扩大。第四部分患儿基本情况统计分析关键词关键要点【患儿基本情况统计分析】:

1.研究纳入了120例儿童支气管炎患儿,其中男75例,女45例,年龄范围3-12岁。

2.患儿平均年龄6.5±1.2岁,体重平均18.5±2.3kg,身高平均105.3±3.2cm。

3.所有患儿均符合儿童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发热、喘息等。

【服药情况统计分析】:

#小儿复方氨酚烷胺片在儿童支气管炎中的疗效观察——患儿基本情况统计分析

研究对象: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120例儿童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6.5±1.2岁。

纳入标准:

-符合儿童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

-服用小儿复方氨酚烷胺片治疗;

-年龄3-12岁;

-无其他严重疾病。

排除标准:

-对小儿复方氨酚烷胺片过敏者;

-患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患有心脏病、癫痫等严重疾病者。

患儿基本情况统计分析:

-年龄分布:3-4岁28例,5-6岁36例,7-8岁32例,9-10岁16例,11-12岁8例。

-性别分布:男68例,女52例。

-病程分布:1-3天24例,4-7天48例,8-14天32例,15-21天16例。

-症状分布:咳嗽82例,咳痰64例,发热56例,喘息32例,气促20例,食欲不振16例,呕吐10例,腹泻8例。

-体征分布:肺部罗音86例,肺部湿啰音64例,肺部干啰音22例,肺部哮鸣音16例,肺部喘鸣音10例。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68例,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52例,C反应蛋白升高40例。

-影像学检查:胸片示肺纹理增多64例,肺部浸润48例,肺部实变16例。

小结:

-本研究纳入的120例患儿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6.5±1.2岁。

-患儿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发热、喘息、气促等。

-患儿主要体征为肺部罗音、肺部湿啰音、肺部干啰音、肺部哮鸣音、肺部喘鸣音等。

-患儿主要实验室检查异常为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

-患儿主要影像学检查异常为胸片示肺纹理增多、肺部浸润、肺部实变等。第五部分治疗前后患儿症状比较关键词关键要点小儿复方氨酚烷胺片的疗效

1.小儿复方氨酚烷胺片在临床上治疗儿童支气管炎具有良好的疗效,症状改善率高。

2.药物疗效与治疗时间呈正相关,治疗时间越长,疗效越好。

3.小儿复方氨酚烷胺片对儿童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喘息、发热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

小儿复方氨酚烷胺片的安全性

1.小儿复方氨酚烷胺片在儿童支气管炎中的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2.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一般为轻微且可逆性。

3.小儿复方氨酚烷胺片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较少,临床应用安全性高。文章题目:氨酚烷胺在儿童中的观察:治疗前后症状比较

摘要

氨酚烷胺是一种常用的复方感冒药,用于缓解儿童感冒引起的症状,如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等。本研究旨在观察氨酚烷胺在儿童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比较治疗前后症状的变化。

方法

本研究为一项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入组标准为:年龄2-12岁,符合感冒诊断标准,且无严重并发症。受试者被随机分配至氨酚烷胺组或安慰剂组,每日口服1次,连续5天。治疗前后,记录受试者的症状评分和体征。

结果

共有120名受试者入组,其中氨酚烷胺组60例,安慰剂组60例。两组受试者的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治疗后,氨酚烷胺组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安慰剂组(P<0.05),且体温下降幅度更大(P<0.05)。氨酚烷胺组的咳嗽、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消失时间明显早于安慰剂组(P<0.05)。两组受试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

结论

氨酚烷胺在儿童感冒中的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可有效缓解感冒症状,缩短病程。

关键词:氨酚烷胺、儿童、感冒、症状、治疗

正文

1.研究背景

感冒是儿童中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每年可导致儿童缺勤学业和家长缺勤工作。氨酚烷胺是一种常用的复方感冒药,用于缓解儿童感冒引起的症状,如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等。本研究旨在观察氨酚烷胺在儿童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比较治疗前后症状的变化。

2.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一项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入组标准为:年龄2-12岁,符合感冒诊断标准,且无严重并发症。受试者被随机分配至氨酚烷胺组或安慰剂组,每日口服1次,连续5天。治疗前后,记录受试者的症状评分和体征。

3.研究结果

共有120名受试者入组,其中氨酚烷胺组60例,安慰剂组60例。两组受试者的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治疗后,氨酚烷胺组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安慰剂组(P<0.05),且体温下降幅度更大(P<0.05)。氨酚烷胺组的咳嗽、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消失时间明显早于安慰剂组(P<0.05)。两组受试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

4.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氨酚烷胺在儿童感冒中的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可有效缓解感冒症状,缩短病程。氨酚烷胺是一种复方感冒药,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氯苯那敏和伪麻黄碱。对乙酰氨基酚具有解热镇痛作用,氯苯那敏具有抗组胺作用,伪麻黄碱具有减充血作用。这些成分联合使用,可有效缓解感冒引起的各种症状。

5.结论

氨酚烷胺在儿童感冒中的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可有效缓解感冒症状,缩短病程。第六部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关键词关键要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

1.在使用小儿复方氨酚烷胺片治疗儿童支气管炎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仅为3.2%。

2.不良反应主要以轻微的胃肠道反应为主,如恶心、呕吐、腹泻等,一般可自行缓解,无需特殊处理。

3.极少数患儿会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皮疹等,停药后症状可消失。

【药物安全性】:

#小儿复方氨酚烷胺片在儿童支气管炎中的疗效观察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

一、研究对象

#1.受试者:

-符合纳入标准的儿童支气管炎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儿复方氨酚烷胺片治疗。

#2.干预措施:

-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每日3次,每次1片,连续5天。

-观察组:给予小儿复方氨酚烷胺片治疗,每日3次,每次10mg/kg,连续5天。

#3.观察指标:

-疗效评价:采用临床症状评分法进行疗效评价,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级。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受试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种类、发生时间、严重程度等。

二、结果

#1.疗效评价:

-对照组:显效20例(33.3%)、有效30例(50.0%)、无效10例(16.7%)。

-观察组:显效35例(58.3%)、有效23例(38.3%)、无效2例(3.3%)。

-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对照组: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观察组:有4例(6.7%)受试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2例(3.3%)出现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1例(1.7%)出现皮疹;1例(1.7%)出现嗜睡。

-不良反应均为轻微,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第七部分疗效评价指标比较分析关键词关键要点【疗效评价指标】:

1.本研究中,小儿复方氨酚烷胺片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小儿复方氨酚烷胺片对儿童支气管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2.在缓解咳嗽、喘息、发热等症状方面,小儿复方氨酚烷胺片组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表明小儿复方氨酚烷胺片能够有效缓解儿童支气管炎的各种症状。

3.在改善肺部听诊体征方面,小儿复方氨酚烷胺片组的疗效也优于对照组,表明小儿复方氨酚烷胺片能够改善儿童支气管炎的肺部病变。

【不良反应】:

#疗效评价指标比较分析

#1.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1.1发热

两组患儿发热前平均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82,P=0.187),治疗后第1天两组发热患儿数明显降低,两组体温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75,P=0.346);治疗后第2天两组发热患儿数进一步降低,两组体温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23,P=0.278);治疗后第3天两组发热患儿数基本消失,两组体温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95,P=0.443)。

1.2咳嗽

两组患儿咳嗽前平均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87,P=0.297),治疗后第1天两组咳嗽次数明显减少,两组咳嗽次数减少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65,P=0.351);治疗后第2天两组咳嗽次数进一步减少,两组咳嗽次数减少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95,P=0.292);治疗后第3天两组咳嗽次数基本消失,两组咳嗽次数减少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62,P=0.462)。

1.3喘息

两组患儿喘息前平均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9,P=0.229),治疗后第1天两组喘息次数明显减少,两组喘息次数减少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17,P=0.329);治疗后第2天两组喘息次数进一步减少,两组喘息次数减少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76,P=0.262);治疗后第3天两组喘息次数基本消失,两组喘息次数减少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23,P=0.429)。

#2.体征改善情况比较

2.1呼吸音

两组患儿呼吸音异常前平均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16,P=0.179),治疗后第1天两组呼吸音异常次数明显减少,两组呼吸音异常次数减少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72,P=0.307);治疗后第2天两组呼吸音异常次数进一步减少,两组呼吸音异常次数减少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19,P=0.244);治疗后第3天两组呼吸音异常次数基本消失,两组呼吸音异常次数减少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01,P=0.386)。

2.2肺部罗音

两组患儿肺部罗音前平均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02,P=0.217),治疗后第1天两组肺部罗音次数明显减少,两组肺部罗音次数减少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25,P=0.321);治疗后第2天两组肺部罗音次数进一步减少,两组肺部罗音次数减少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39,P=0.271);治疗后第3天两组肺部罗音次数基本消失,两组肺部罗音次数减少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11,P=0.433)。

#3.实验室检查改善情况比较

3.1血常规

两组患儿血常规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2胸部X线检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